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斯坦李創造

斯坦李創造

發布時間: 2021-01-27 19:57:58

A. 死侍是誰創作的 斯坦李嗎

1、
美國漫威漫畫公司角色
漫威漫畫(Marvel)旗下的著名漫畫《X戰警》[1] 的衍生系列的角色之一,在X戰警中數度出場。本名韋德·威爾遜,原本是一個身經百戰的特種兵,後來得了癌症,為了治癒癌症和獲得金剛狼的基因而加入「Weapon X」(X武器)計劃得以延續生命。成為死侍後容貌被毀。後因滅霸的詛咒而成為不死之軀,暗戀著「死亡女神」。使得一手雙刀,雙槍,擁有比金剛狼還強的自愈的能力。屬於反英雄類型的角色。首次出現於《New Mutants》#98 (February, 1991年)。是最近漫威最活躍的英雄角色,其出名的原因在於和金剛狼、懲罰者(Punisher)等一樣都是使用暴力血腥的方式解決敵人的角色。吸引大量讀者的原因還包括他在日常生活中,無論在打鬥或在什麼地方都會自各的說一些俏皮話。甚至他最吸引人的一點就是他擅長在作品中打破「第四面牆」。在IGN的超級英雄票選中被選為第31名最受喜歡的角色



2、
死侍(暴雪動視出品動作格鬥類游戲)編輯
死侍(Deadpool)是由暴雪動視(Activision)根據漫畫改編的ACT巨制,是一款第三人稱動作格鬥游戲。
本作和High Moon工作室合作,由來自《神秘海域》系列"德雷克"的Nolan North為主角配音,發布日期定於2013年底。登陸平台暫定為PS3和XBOX 360。游戲中無臉俠依舊是一副悠哉悠哉虐敵的狀態,好似這一切都是日常生活必經的繁雜瑣事一般輕松!如漫畫一樣,死侍盡顯搞怪。同時死侍遵從了Marvel創作的漫畫中的人物設定,雙武士刀、手槍以及一張不停廢話的臭嘴。
該作將於2013年暑期發售。死侍(Deadpool)曾經是一名特種兵,不幸得了癌症從而自願參加Weapon X計劃,希望得到金剛狼的自我癒合能力來治好他的癌症,受盡各種折磨;後來遇見死亡女神(Death)而愛上她,故事從此展開。他精通各種格鬥武器,擁有超強的槍法,還有幾乎不死的自愈能力,爆破、狙擊和空手搏鬥他的樣樣在行,同時性格俏皮頑劣,讓我們一同期待2013年暑期即將登場的死侍將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精彩體驗。

3、
死侍(2016年瑞安·雷諾茲主演福克斯出品電影)
漫威漫畫(Marvel)旗下的著名漫畫《X戰警》的衍生系列的角色之一,在X戰警中數度出場。本名韋德·威爾遜,原本是一個身經百戰的特種兵,後來得了癌症,為了獲得X戰警金剛狼的基因治癒能力才加入「Weapon X」(X武器)計劃得以延續生命,電影版預計2016年2月12日登上電影院。

4、
死侍(《龍族》中的死侍

B. 求斯坦李創作的所有漫畫人物

1、美國隊長

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於《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 Comics)第1期(1941年3月),由喬·西蒙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被視為美國精神的象徵。

2、神奇四俠

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的超級英雄團隊,初次登場於《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第1期(1961年11月),由神奇先生、隱形女俠、霹靂火、石頭人四名具有超能力的人組成。

3、蜘蛛俠

彼得·帕克,即蜘蛛俠(Spider-Man),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由編劇斯坦·李和畫家史蒂夫·迪特科聯合創造,初次登場於《驚奇幻想》(Amazing Fantasy)第15期(1962年8月),因為廣受歡迎,幾個月後,便開始擁有以自己為主角的單行本漫畫。

4、雷神托爾

雷神托爾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於《神秘之旅》第83期(1962年8月),由斯坦·李、傑克·科比和拉里·利伯聯合創造。

5、綠巨人浩克

綠巨人浩克(Hulk)是美國漫威漫畫旗下超級英雄,初次登場於《不可思議的浩克》(The Incredible Hulk)第一期(1962年5月),由斯坦·李和傑克·科比聯合創造。

C. 英雄形象都是斯坦李設計的嗎

斯坦·李不是畫家,他沒有親自一筆一畫地把蜘蛛俠、鋼鐵俠、神奇四俠畫出來回。事實上斯答坦·李的模式被稱為「神奇模式」——這是他在創造《神奇四俠》時候被正式確立的,斯坦·李負責編劇,而他的搭檔傑克·科爾比則是負責繪畫部分,史蒂夫·迪托更多負責是填充所有人物的對白和情節上的修改。

D. 斯坦李對電影界的貢獻和宮崎駿對動漫界的貢獻,你覺得有可比性嗎為什麼

首先這兩位大師的國際地位都非常高。但是倆人從事的領域不一樣。
斯坦李更多的是作品商業化的利益回饋。斯坦李是英雄系列的開創者,他是一個巨匠。漫威英雄之父,他是漫畫創作者、演員、編劇於一身得藝術家。漫威英雄系列已經享譽全球,幾乎家喻戶曉。
漫威系列前期是靠出品漫畫後再慢慢搬上熒幕,走的是商業化路線。可以說是斯坦李創造了這些英雄,然後這些英雄最終回饋斯坦李,成就了他的地位。
宮崎駿的地位更多的是來源於作品的思想。宮崎駿作品主要是動畫電影,人物形象幾乎是同人,而且主角以女性居多。他的作品更多的是強調宏達的母題,比如愛、環保、反戰等現實主題。給人更多的是人性的反思。
宮崎駿一生只為動畫而奮斗,非常專一,就連動畫作品也是一如既往的採用傳統二維方式製作。宮崎駿是日本唯一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動畫電影。也是第一個憑動畫電影獲得奧斯卡獎的藝術家。他更多的是給人一種由衷的尊敬、偉大先驅的形象。

E. 再見了漫威之父 Stan Lee,你最喜歡老爺子創造的哪個漫威英雄

這是一個讓復我痛心的消制息,完全始料未及,沒想到漫威之父竟然離開了我們,而且是永遠離開了我們,說他為我們創造了諸多的超級英雄,那些英雄的角色深深的印在我們很多人的心中,如果說最喜歡老爺子的哪個漫威英雄角色,肯定就是正義的化身蜘蛛俠啦!



蜘蛛俠這個經典的超級英雄,無論是過去多少年,他在我心中的印象一直都不會抹去,雖然現在有了很多的漫威英雄,但是蜘蛛俠在我心中永遠是獨一無二的,他的才華,他獨特的能力是令我十分嚮往的。

F. 美國威漫是什麼時候開始出現在歷史舞台又是怎麼出現的是誰創造了它們

創始之初:

Marvel公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939年。當時公司名漫威為時代漫畫(Timely Comics);1951年更名為亞特拉斯漫畫(Atlas Comics),而在1961年正式更名為Marvel Comics,並確定了正式的標記:

在漫畫封面的左上角,設置一個長方框,裡面有著當期主角的形象,下面是「Marvel Comics Group」的字樣。因為Marvel有「驚奇、奇跡」的意思,所以在中國一度被稱為「驚奇漫畫」,2010年9月Marvel將中文名稱正式定為「漫威」。2011年4月29日,在第七屆中國國際動漫產業博覽會B館漫威展區里,Marvel宣布其中文名「漫威」正式登陸中國。


漫威的創立者是出版商馬丁·古德曼,古德曼早先致力於創辦通俗雜志,題材涵蓋西部故事、偵探、冒險和科幻等許多方面。到1938年,他決定尋找新的發展方向——新奇,華麗,還要有引人入勝的激烈場面——漫畫正是這樣的東西。盡管當時DC漫畫公司已經搶得了先機,推出了兩大王牌角色超人和蝙蝠俠,不過憑借新奇的點子和精彩的創意,漫威還是獨辟蹊徑,創造出了令人難忘的新角色。


《Marvel Comics》

1939年,一本叫做《Motion Pictures Funnies Weekly》的漫畫在電影院作為贈品發行,Namor the Sub-Mariner(海王子納摩)在其中初次登場。他是人類與魚類的結合體,可以在水下生活。這是漫威的第一位超級英雄——比公司的成立還要早半年。之後,這個故事經過少許擴展,被重新收錄在一個新出版的系列中。而這個新的漫畫刊物的名字將成就一個漫畫帝國的英名——《Marvel Comics》。


其實,納摩並不像超級英雄,反倒像是英雄們常常對抗的怪物。他父親是人類,母親是水下世界的公主。半人半魚的他不僅外貌怪異,其行為也頗值得推敲:長大成人的納摩因為他那美麗的王國被毀,誓要向「地面人」展開復仇。他年輕、危險,而且憤怒。他可不管地面人的死活——他毀壞了大樓和船隻,可以說是近乎屠殺。


《Marvel Comics》第一期還推出了許多別的英雄:Human T

Marvel Comics

orch(霹靂火)、Ka-Zar、The Angel等。初代霹靂火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的人類,而是一個人造人,是一位科學家在巨型試管里製作出來的造物,同氧氣接觸時就會冒出熊熊的火焰,他所接觸到的一切都會燃燒。


人們出於自身的安全考慮,將他密封在混凝土中;但是一絲裂紋卻給了他氧氣以及逃生的機會。火焰人沖出囚籠,爆發出憤怒的烈火。匪徒試圖利用他,但他不願受人控制。最終,他毀滅了創造他出來的科學家。


納摩和火焰人雖然各有各的獨立連載,但是也曾經一起合作,甚至還互相有過一場大戰。這種互相串場的情況後來被稱作crossover——最後發展成universe的概念。不過,真正讓所有的英雄都投身其中的事件並不是虛構的故事,而是讓全世界都捲入其中的二十世紀最大危機——第二次世界大戰。

美國隊長的誕生:

雖然在歐洲和亞洲戰場戰事已經進行得如火如荼,但是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尚未正式參戰。不過英雄們面對法西斯主義橫行的世界局勢,早已擺明了自己的態度,也對美國的對外政策提出了挑戰——早在1940年,納摩就摧毀了納粹的潛艇;火焰人也開始了對抗法西斯的行動。然而,最為著名的反法西斯漫畫英雄,恐怕要數美國隊長(Captain America)了。


美國隊長從來沒有在別的刊物上試行,而是直接推出獨立漫畫,這在當時是不尋常的——古德曼剛剛見到這個人物的設定稿,就斷定他一定會大獲成功,於是立刻給了美國隊長獨立表現的機會。事實證明,這是完全正確的,充滿美國主義色彩的美國隊長漫畫在推出後大受歡迎。

美國隊長是一名土生土長的「真實」美國人。他名叫斯蒂夫·羅傑斯(Steve Rogers),原本是一個瘦弱的青年,為了報效國家,他自願參加軍方的秘密計劃,服用了一種秘密葯物,成為超級士兵。納粹間諜殺害了發明葯物配方的教授,讓斯蒂夫成為唯一的超級戰士。在政府的安排下他以普通大兵的身份作為偽裝,在軍中同敵人作戰。美國隊長不是天生的英雄,也沒有不死之身,他只是比一般人堅強、勇敢、機智。他直面德意日軸心國敵人,

讓漫畫的主題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當美國真的宣布參戰之後,這些描寫英雄們打擊敵人的漫畫書也同補給一起送到了前線,常成為軍中的精神食糧,激勵著士兵們英勇奮戰。這個漫畫形象的成功也讓漫威公司從此和DC分庭抗禮。

而隨著戰爭的結束,美國隊長彷彿失去了戰斗的目標。他淡出了漫畫世界,一直到了60年代才真正重新回到漫畫中來。但是社會情況已經同他所熟悉的善惡分明的世界不一樣了,愛國主義也已經被賦予了不同的意義。盡管他歷經了許多不同的戰斗,但這個真正的美國英雄對抗法西斯敵人的事跡依然為人們所懷念。

斯坦-李出世:

同樣在1941年,古德曼妻子的表弟,16歲的斯坦利·萊伯(Stanley Lieber)加入了漫威。但同他的本名相比,他的筆名更加知名——斯坦·李(Stan Lee)。作為編輯和主要作者,他不僅創造了80%的漫威知名角色,也伴隨漫威公司歷經了六十多年的滄桑。可以說,是斯坦·李真正創造了漫威的奇跡,他也因此被稱為美國漫畫界的龍頭老大。

50年代,美國漫畫遭受了最大的挑戰,」漫畫有害論「開始風行,1954年春,參議院專門針對漫畫出版召開了聽證會。漫畫公司不得不自我設限,同時社會上也掀起了反對漫畫的運動。

出版社紛紛關閉,一年之內,漫畫書的銷量下降了75%。漫威的創始人古德曼不堪虧損,將當時名為Atlas的公司關閉了。盡管它的漫畫還在出版——只剩下一間小小的辦公室,而且喪失了所有的發行渠道,不得不借用競爭對手DC漫畫公司的渠道來發行少數僅存的漫畫。

創作神奇四俠:

漫威瀕臨崩潰邊緣徘徊,漫畫業看來毫無前途,以至於在逆境中苦苦奮斗多年的斯坦·李幾乎決定退出這一行,另謀高就。然而,1961年,一件事的發生改變了這一切。漫威老總古德曼和DC老總萊波維茲打高爾夫球時,萊波維茲提到DC公司剛剛推出了大受歡迎的「正義聯盟」,這是一個集合了所有明星角色的戰隊;

受到啟發的古德曼作出了一個將會永遠改寫漫畫歷史的決定:他要建立屬於自己的戰隊。他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斯坦·李。斯坦·李原本就打算在退出漫畫界之前寫一部他心目中的作品。聽了古德曼的要求,他想出了一個故事大綱,然後同畫家傑克·科比一道,創造出了一個新的英雄組合:神奇四俠(Fantastic Four)。正是這本漫畫導致了漫威的復興。

神奇四俠創刊號:

因為漫威手頭沒有任何活躍著的英雄,斯坦·李便自創了四名角色:英俊成熟、卻有點嘮叨和沉悶的科學家裡德·理查茲;他的好友本·格瑞姆;他的女友蘇珊·斯托姆;還有蘇珊的弟弟約翰尼。

他們四人乘坐的試驗飛船穿越了一場宇宙射線亂流,讓他們每個人都具有了不同的超能力:里德能夠讓身體自如的伸長,被稱為神奇先生(Mr Fantastic);本的外形變成了粗蠻的巨人,擁有了超強的力氣,自稱石頭人(The Thing);蘇珊有了隱形能力,

成為隱形女俠(Invisible Woman);約翰尼則能夠在體外產生火焰並驅動他飛行——他承繼了從前Marvel Comics第一期里那個渾身被火焰包圍著的人的名字:霹靂火(Human Torch)。他們四人自此便成為了神奇四俠,這不僅是一個戰隊,更是一個家庭。

綠巨人浩克:

神奇四俠和其他一些英雄漫畫的成功,讓漫威意識到:超級英雄再度成為了漫畫的主流。接下來,斯坦·李和傑克·科比又再度聯手合作,創造出了另一位反英雄式的角色:綠巨人浩克。

浩克體現了漫威從正在逐漸放棄的驚悚漫畫向英雄漫畫的過渡。故事的主角是一個年輕的科學家布魯斯·班納,他為軍方從事研製「伽馬炸彈」的工作。在一次實驗中,為了救一個少年,班納遭到大量伽馬射線輻射,結果變成綠色的大塊頭——浩克,蠻力強勁,但是卻難以保持人類的理智。在《綠巨人》里,主角同軍隊站在了對立面。這正是60年代的潮流:對權威,尤其是官方力量的質疑。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核能威脅的恐懼。

蜘蛛俠:

迅速崛起的漫威收到了不少讀者來信。許多是十幾歲的少年,也有大學生。據此,斯坦·李認為塑造一個年輕的英雄將會受到讀者歡迎。在此之前,少年們通常是作為大英雄的助手出現的;這一次,斯坦·李要創造一個獨立的、全新的年輕角色。他和畫家斯蒂夫·迪特科共同創造出了一個平凡的學生形象,他的名字叫彼得·帕克(Peter Parker)——他就是蜘蛛俠。


許多新的人物也不斷被創造出來,其中大部分都是斯坦·李的傑作:雷神托爾,鋼鐵俠,還有蟻人、黃蜂俠、超膽俠、特工尼克·弗瑞……

復仇者聯盟:

1964年,斯坦·李和傑克·科比樹立起了漫威歷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他們創造了漫威的全明星陣容:復仇者聯盟。

復仇者聯盟創刊號:

復仇者初戰的對手是邪神洛基,盡管這主要是雷神托爾的敵人,但是蟻人、黃蜂俠、鋼鐵俠、綠巨人等都捲入了。在戰斗勝利之後。他們決定定期會面,以團隊的形式共同對敵。這就是復仇者的由來。由於難以控制自己力量的綠巨人並不適合團隊合作,所以第二期就退出了;其他成員在找尋途中發現了被冰封在北海里的美國隊長,他也成為了這支戰隊的領導人物。不久,由身為巨富的托尼·史塔克出資,在曼哈頓設立了復仇者總部。

由於當時漫威的發行渠道有限,每個月只能出版少量的漫畫,所以他們覺得讓已有獨立漫畫的明星們再佔一本書有點不合算。

於是,漫威在第16期撤走了除美國隊長以外的全部主要角色,代之以三名「改過自新」的反派:神箭手鷹眼,變種人快銀和緋紅女巫姐弟,他們長期留在復仇者聯盟中。當漫威終於走出發行困境後,原本的創立者們(除了綠巨人)也都回來了。復仇者的成員變動也很大,不少漫威人物都曾經在其中呆過一段時間。

到1985年,它的人數變得極其龐大,就算除去非活躍成員,也難以容納在一本書的篇幅里。因此鷹眼在洛杉磯另建了分部——「西海岸復仇者」,這一分部一直持續到1994年。紐約總部則至今仍在繼續運行中。

X-MEN:X戰警:

X戰警創刊號:

同一時期誕生的團隊還有X戰警。故事發生在由X教授建立的變種人學園,它的目的一方面是訓練年輕的變種人正確運用自己的能力,一方面也是保護世界不被邪惡一方的變種人侵害。故事從新學生琴·葛蕾來到學園開始,加上鐳射眼、野獸、天使和冰人,一共五名成員。他們一開始的對手便是萬磁王。

此時的X戰警成員都身著統一的制服,非常年輕,不過比起別的戰隊,其最大的特色是有一位並不參與實戰的領導——輪椅上的X教授。漫畫引入了「學習和控制超能力」的思想,這是同一貫的超級英雄概念所不同的。

既然活動地點是學校,難免和校園青春劇一樣,加入感情戲等「文場」,並不是一味的打鬥,這是當時其他的漫畫戰隊很少涉及的。

漫威時代:靈魂人物斯坦-李

漫威的大部分英雄都靠斯坦·李一個人來編寫,這樣繁重的工作量是常人難以想像的。有時甚至連斯坦·李自己都不記得寫過的人物,

為了方便記憶,他在為筆下人物取名時故意把姓和名都選取相同的首字母——彼得·帕克 (Peter Parker)、布魯斯·班納(Bruce Banner)、馬特·默多克(Matt Murdock)……同時,他發明了「漫威式創作法」:

第一步:編劇和編輯討論,提出故事梗概和大綱;

第二步:畫家接到大綱後,決定故事的步調和重心,畫成指定頁數的漫畫;

第三步:編劇拿到畫家鉛筆稿後,以其作為指導,撰寫最終的劇本,包括人物對話和標題;

第四步:描字、墨線和上色的工序。這種做法相當於編劇們只提供創意,由畫家們發揮自己的創造進行創作,然後編劇再來「看圖說話」,減弱了編劇的勞動,而增加了畫家的工作,所以同漫威編劇們配合的畫家們就尤為重要。

靠著這一大批出色的人物,到了1968年,漫威已經追上甚至超越DC,成為漫畫業的又一巨頭。同時,漫畫行業也終於走出了困境,高速發展起來。這個時代也被稱為漫威時代。

金剛狼:

1974年,漫威又推出了一個同過往的英雄都大不一樣的神秘人物:他個子不高,脾氣火爆,狂野、危險,手背上能伸出鋒利的鋼爪,所受到的任何損傷都能迅速復原。沒有人知道他的來歷,人們只知道他叫做金剛狼(Wolverine)。他作為加拿大政府的特工「Weapon X」,在《The Incredible Hulk》第180期的最後一頁上登場,並在緊接著的第181期中得到了集中表現。

此時X戰警已經停刊了好幾年。金剛狼的出現為這部漫畫帶來了新的生機。漫威決定保留一部分原有的成員,另外再加入一批新鮮血液。1975年,《Giant-Size X-men》特刊出版。它既為老隊員提供了發揮的空間,也為新加入的成員安排了特別任務讓其得以表現。

一支全新的隊伍誕生了。X-戰警成為最流行的英雄漫畫之一,而金剛狼始終是新的X戰警里最吸引人的角色,他看上去既是英雄又是反派,似乎天生就是要將對手剖殺似的。但是在他的野性之中,又有著頑強的意志力和驚人的自製力——多年以來,許多作者都將他描寫成集狂暴的殺手與自製的典範於一身的人物。在團隊之中,金剛狼也總是偏向於獨行俠的角色——他冷酷,頑強,沉默寡言,而他神秘的過去也總是一個謎。漫畫里偶爾透露出他的經歷的一鱗半爪,反而更加勾起讀者的好奇心。直到2002年,漫威才在《Origin》(起源)一書中詳細披露了他的來歷。

八十年代:

進入八十年代,為了順應美國漫畫讀者趨於青年化的形勢,漫威對《超膽俠》(Daredevil)進行了改造,擔綱的是在讀者中呼聲很高的弗蘭克·米勒(Frank Miller)。這位既是編劇又是畫家的年輕作者,徹底改變了這個原本平平無奇的故事的基調和發展方向。米勒帶來了驚險的武打場面,鮮明的表現主義畫法,現實而黑暗的劇情,以及新的敵人Elektra,她既是超膽俠的前女友也是殺手。於是,米勒筆下的超膽俠漫畫並非簡單的正邪大戰,而混合了超級英雄和硬漢派偵探小說的風格,立刻引起了巨大的反響。在這個時期,漫威讓自己的角色變得更加黑暗、冷血,塑造了懲罰者等「反英雄」。

漫威的前身雖然在四十年代就存在,但真正確立方向並開始發展是在六十年代初,一個從美國夢中覺醒,並開始將夢幻打破的時代。因此也造就了漫威的特點:走現實路線,80%以上的故事都發生在紐約市,英雄們是被排斥的對象,《號角日報》頭版整天掛著批判蜘蛛俠的高論。漫威的英雄不是完美的,他們展現給我們的,是我們這個世界的缺陷:媒體的誇大事實、政府的不負責任,還有階級與種族的沖突——X戰警就是代表。這群受人歧視的英雄,本身就是對傳統的英雄主義的顛覆。蜘蛛俠則始終被媒體視為眼中釘,並被受輿論左右的警方當作殺人兇手。他們活在一個殘酷的世界中,不得不全力求存,並且同罪惡對抗。漫威雖然也充滿了魔法、太空冒險和日本忍者,但它紮根在一個醜陋、骯臟的現實背景中,因此顯得更為「真實」一些。

終極宇宙:

在漫威的漫畫中,經常可以看到不同系列的人物互相串門:蜘蛛俠跑去和綠巨人戰斗,金剛狼和美國隊長一起搭救了年幼的黑寡婦。這是因為他們雖然各自有不同的漫畫,但只要屬於同一公司,就都是一個「世界」(Universe)里的人物。

所謂Universe,—般就是同一公司的角色在漫畫中所生活的龐大、復雜的「世界」。在同一世界裡的人物雖然有各自的主打漫畫(包括但不限於英雄漫畫),但互相之間有所關聯,並可以發生互動。而漫威的主世界即為Marvel Universe(也被稱為地球616/ Earth-616,意為1961年6月建立)。「世界」概念的重要性,就是保證同一公司出品的漫畫在一定范圍內的整體連續性。假如一個事件在一本書里犮生,那麼同一世界裡的所有人物都有可能受到影響。

這種做法有它的好處,就是故事有連續性,雖然是不同的編劇和畫家共同創作,但大家都在同一個大背景下,所以不會亂;但也有缺點,那就是面對浩如煙海的背景劇情,一個新讀者很難明白來龍去脈,也不太可能去把幾十年的漫畫都補習一遍。因此,美國漫畫界發現自己處在這樣一個矛盾的境地:新讀者越來越少,漫畫店越來越小眾。

重新出發的平行宇宙:

2000年的世紀之交,漫威針對這種情況,開始著手進行一個大膽的計劃:何不幹脆丟掉過去的歷史包袱,從頭講述英雄們的故事?這些角色經過重新包裝,在21世紀背景下將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吸引新的讀者投入其中。

首先被列為實驗對象的是漫威最熱門的系列——蜘蛛俠,隨後是X戰警。這兩大王牌獲得成功之後,其他英雄系列如神奇四俠等也逐漸加入進來,開創了漫威的一個重要分支。它被稱為終極宇宙(Ultimate),編號為地球1610(Earth-1610)。所有標題中有「終極」字樣的漫畫都屬於這個世界,其本意是從頭開始講述一批主流英雄的故事,吸引新讀者。這些英雄一開場就被設定在了21世紀,其身世經歷與正傳既相似又不同,貼近當代人的生活。終極系列發展到後來,與主線的差別已經很大。

終極系列的初衷是吸引新讀者,但老讀者同樣也會從這些新的演繹中獲得樂趣:他們所熟悉的情節發生了哪些改變?「增強版」的某某角色將會是個什麼樣子?對於從前某些飽受批評的橋段,作者和讀者雙方都相當於獲得了第二次機會——他們知道從前錯在哪裡,這一次重新講述的故事將會更好。

「終極宇宙」和正傳世界之間的差異,本身就是這個系列的最大賣點。畢竟,正傳里的角色多半都是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產物,在「80後」「90後」讀者面前,當年令他們的父母贊嘆不已的神作,如今已經成了古董:蜘蛛俠和X戰警誕生的年代流行的是輻射,如今時髦的則是納米和基因;伽馬射線在漫畫里是創造綠巨人的可怕射線,今天伽瑪刀在醫院並不罕見;而曾經揮拳痛揍希特勒的美國隊長,更是曾祖父級的人物了。

在終極宇宙里,我們的英雄不僅回到了原點,甚至比正傳里他們登場時還要年輕——神奇先生里德·里查茲不再是兩鬢斑白的科學家,而是僅僅二十一歲的天才青年;終極版的怪奇博士是原怪奇博士的兒子,法力經常出問題,還喜歡在媒體上拋頭露面……

終極宇宙雖然由各個英雄自己的系列構成,互相之間相對獨立,但都或多或少地牽涉到一條暗線:各國政府製造超級士兵的企圖。就連絕大部分時間獨往獨來、自成一體的《終極X戰警》也不例外,雖然他們作為變種人,很少干涉一般人的糾紛,但旨在將變種人洗腦作為武器的「Weapon X」計劃,始終是X戰警們要面對的陰影。

漫威世界裡早就有了現成的超級士兵——美國隊長。不過美國隊長被製造出來之後,發明超級士兵配方的科學家就被德國間諜暗殺了,於是獨此一家別無分號。可是這樣一個樣板擺在那裡,誰都會覺得有一就有二。所以各國都在努力想製造自己的超級士兵出來,就連美國也從未停止重新製造一位新的隊長的試驗。

換言之,整個終極系列的重要背景就是各國之間的基因競賽。綠巨人是科學家布魯斯·班納試圖使用自己的基因製造超級士兵的產物;那隻咬彼得·帕克的蜘蛛,原是綠魔諾曼·奧斯本的實驗品,目的是臝得軍方的超級士兵訂單;還有沙人、克隆蜘蛛俠……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為了繼美國隊長之後,再度打造一個完美的超級人類。各國都有自己的研究項目。歐洲各國甚至模仿美國隊長造出了代表自己國家的「隊長」。

盡管如此,在終極宇宙里,按照美國法律,未經政府許可而故意改造人類基因依然是非法的。這也是變種人遭到排斥的原因之一:雖然他們的基因變異是與生倶來,不算在法律限制之內,但他們也和在正傳里一樣,為人們所畏懼和歧視。

這是一個世俗的世界。在終極宇宙里,托比·馬奎爾主演的《蜘蛛俠》電影正在上映,終極戰隊的成員則在討論布拉德·皮特和約翰尼·德普誰會出演他們的影片;美國隊長率領美軍進入伊拉克,普京總統聲明俄羅斯和入侵美國的超能部隊沒有關系……但它比同樣標榜現實的正傳要高明:它不是因為「黑暗」才顯得現實,而是真正讓人感到它無論是政治、經濟還是生活,都發生在我們身邊。這個世界裡也存在魔法、平行世界、時間旅行,但同正傳比較起來無論是范圍還是強度都要低得多——與之形成對比的是,戰斗所造成的破壞規模則要大得多。綠巨人動不動就毀掉整個街區,死傷數千人,這在正傳里甚少提及,彷彿正傳里的戰斗不是發生在人口稠密的紐約一樣。

終極戰隊:

《終極戰隊》源自正傳中的戰隊「復仇者聯盟」,卻沒有採取「終極復仇者」這樣的標題,而是直接用整個系列的名字稱呼自己:The Ultimate。它由馬克·米拉編劇,布萊恩·希治繪畫,是終極宇宙最華麗耀眼的明星——它不僅讀者年齡段更高,政治戲更多,場面也更宏大、更有電影感,堪稱漫威的豪華版大製作。這個系列從2002年開始出版。

在二戰時代,斯蒂夫·羅傑斯成為了美國隊長,但在勝利前夕消失在海中;另一個被改造的黑人士兵尼克·弗瑞活了幾十年沒有衰老,逐漸成為美國安全機構神盾局的總指揮,他召集了一批科學人才試圖再次創造超級士兵,結果研究伽馬射線的布魯斯·班納在自己身上做實驗,成了難以自控的綠巨人,導致了同事帕克夫婦死亡(他們的兒子就是蜘蛛俠彼得·帕克);漢克·皮姆開發了可以把物體變大變小的技術(蟻人),實際上是利用了他妻子珍(黃蜂俠)的血樣;富有的托尼·斯塔克從小就接受了父母的改造,身體覆蓋著一種可再生人造神經組織,長大後則開發出了「鋼鐵俠」機甲。

一直准備建立超級部隊的美國政府,為了擺脫超人類在公眾心目中的負面印象,指派尼克·弗瑞組建一支「英雄的」超能戰隊——終極戰隊。和神盾組織有長期合作關系的軍火商兼發明家托尼·史塔克當然不會錯過這次機會;自稱雷神的托爾也被招攬進來,盡管他向來看不慣美國的對外政策;前克格勃成員「黑寡婦」、神射手兼武器專家「鷹眼」、萬磁王的兒女快銀和緋紅女巫也加入了進來……最終,人們發現了二戰時期就被冰封在北海中的美國隊長,他的歸來為這支戰隊貼上了最輝煌的金字招牌。

不同於正傳中獨立行事的復仇者戰隊,終極戰隊里的英雄們都是聽命於政府的士兵,或者用漫畫里的話來說「大規模殺傷性人類」。同正傳相比,所有的人都更暴力、也更強硬。這是一支高調行事的隊伍,由於一開始的目的就是把他們樹立成「樣板」,所以最大限度地操作媒體資源,將他們進行明星化包裝也就是成了戰斗之外最重要的事情——綠巨人的女友負責公關部,整天周旋於媒體之間。盡管如此,人們最終還是發現,終極戰隊建立之後最常做的事情不是打擊敵人,而是為自己人捅的婁子善後:不是綠巨人暴走轟碎了N個街區,就是家庭矛盾鬧得滿城風雨;人們還在懷疑托爾到底真的是神還是妄想型精神病,隊伍內部又出了引狼入室的叛徒。

此時正值美國出兵中東某國,美歐的眾多超級戰士被用於在該地的工作,東方幾國在不安之下集合了本國的超級士兵,得到洛基的幫助,用計謀使終極戰隊分裂。黑寡婦作為他們的間諜,殺害了鷹眼的妻兒,嫁禍美國隊長,又勾引鋼鐵俠,破壞他的裝備;敵對國家組建的超能力軍隊進攻美國,立國以來從未遭受攻擊的美國本土,在超級聯軍進攻下不堪一擊——華盛頓正在燃燒!

眼看美國面臨亡國之危,關鍵時刻托爾從天而降,手中的雷神之槌雷霆萬鈞,逆轉了戰況。以美國隊長為首的英雄們也展開了反擊,連綠巨人也來助戰,聯軍的超級士兵紛紛被擊敗,只剩下一個力量類似雷神的佩壬(Perun,斯拉夫神話中的雷神)選擇了投降。洛基召喚了大批魔怪下凡作亂,托爾帶著仙宮的英靈大軍與終極戰隊一起擊潰了魔軍。從此世人才相信他確實是傳說中的那個神。黑寡婦被鋼鐵俠擒獲後,鷹眼親手殺死了她。

G. 斯坦·李的人物評價

斯坦·李在美國漫畫界是元老級人物,他筆下的英雄角色是陪伴無數美國人長大的親密戰友,包括《X戰警》、《蜘蛛俠》、《神奇四俠》、《綠巨人》等,他的成就已成為美國文化中重要的一部份,由於他為神奇漫畫公司帶來了無數商機,公司里90%以上知名的角色都是他所創造的,他的漫畫己在全球75個以上的國家以25種不同語言印刷,超過20億冊 。斯坦·李將肥皂劇、幽默、道德困局和政治揉進漫畫作品,以實現他所追求的「現實感」。在漫畫創作中,斯坦·李還喜歡使用日常用語中不常見的三音節或多音節等復雜詞彙,以鼓勵孩子們學習新詞彙。斯坦·李筆下的英雄像普通人一樣有著壞脾氣、虛榮心,也有抑鬱和貪婪的時候,他們彼此之間會發生爭吵,也會像凡人那樣為賬單發愁,他們的身體也並非鐵打的,偶爾也會染上一場小疾 。(深圳商報、騰訊娛樂評)
盡管漫威的版權被賣到多家公司,但唯有「漫威之父」斯坦·李可以橫跨各個宇宙,亂入到各個平行世界中。他是漫威王國的最主要締造者之一,也是漫威電影中的「老頑童」 。

H. 漫威之父斯坦李去世,你對他筆下那些動漫英雄人物最印象深刻

我之前也沒有怎麼關注過漫威的電影,唯一印象深刻就是蜘蛛俠這個角色了,而且其中很專大的原因可屬能是我的偶像的偶像是蜘蛛俠,然後我就找來了漫威中關於蜘蛛俠的電影都看了一遍。

看完之後的感覺就是這是一個理想主義中的超級英雄。我們小時候總是覺得自己的爸爸是超級英雄,長大之後知道這個世界不存在什麼超級英雄,所以斯坦李就創造出了這么一個角色。正是這樣完美的角色,我們才能接受他是一個超級英雄。但是我覺得這只是一種理想主義,只存在於我們的幻想中。

我認為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在生活中能夠擁有這種精神吧,不是讓你去拯救世界,而是說在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就比如過馬路扶老太太,撿起地上的垃圾,這都是力所能的事情。但是,我覺得做到了這些,你就是自己的超級英雄。

I. 斯坦·李的人物經歷

斯坦·李原名斯坦利·馬丁·利博,1922年12月28日出生在紐約的一個小公寓里,他的父母都是來自羅馬尼亞的猶太移民。斯坦利的父親是個裁縫,在上世紀30年代美國發生經濟大蕭條後,就只能零星地攬點活干。受生活所迫,斯坦利跟著父母頻繁搬家。9歲時,弟弟拉里出生,一家四口擠在一室一廳的小公寓里,兄弟倆享受著唯一的卧室,父母卻只能睡在客廳的折疊式睡椅上。從小,斯坦利就喜歡閱讀神秘小說和冒險故事。求學期間,他跳過幾次級,所以總是班裡年齡最小的學生。高中時代的斯坦利是個文學青年,熱愛寫作,當地一家報紙曾組織徵文比賽,由於斯坦利獲獎的次數太多,這家報紙不得不改變評選規則以阻止他再次參加比賽。為了補貼家用,小斯坦利到處找活干。他曾給報紙長期寫過訃聞,幫美國國家結核病中心寫過新聞通稿,幫餐館送過三文治外賣,做過制褲公司的雜工,做過百老匯大戲院的引座員,還做過《紐約先驅論壇報》的訂報員。
1939年,16歲的斯坦利從高中畢業。在舅舅的介紹下,斯坦利跟當時的通俗雜志和漫畫書出版商馬丁·古德曼見了一面。古德曼同意讓斯坦利到自己的Timely漫畫公司做助理,周薪是8美元。而Timely就是神奇漫畫公司的前身。 1941年,斯坦利生平第一部作品問世,它就是《美國隊長》系列漫畫的第三部,斯坦利負責填寫內容,漫畫由別人來畫。他開始第一次使用筆名「斯坦·李」。就在他的作品問世的同一年,總編喬·西蒙因與老闆古德曼發生沖突而辭職,並帶走了一些得力干將。時年30歲的古德曼任命僅僅19歲的斯坦·李為臨時總編,並很快被扶正,在總編職位上一直幹了30多年,同時兼任藝術總監。1972年,他成為神奇漫畫公司的發行人和董事長。
1942年,斯坦·李應征入伍。在美國陸軍,他主要是寫寫訓練手冊、宣傳口號,還間或畫些宣傳的卡通畫。他的正式軍職是「劇作家」。1945年,二戰結束,斯坦·李回到紐約,重操舊業。
20世紀50年代末,斯坦·李開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感到不滿,並萌生了退出漫畫界的想法。恰在那時,神奇漫畫公司的對手DC漫畫開始進軍超級英雄題材。古德曼要求斯坦·李也在漫畫中創造出一個超級英雄組合。
在搭檔漫畫家傑克·科比的協助下,1961年11月,漫畫史上的另外一個超級英雄組合誕生,他們就是《神奇四俠》。在隨後的日子裡,他在漫畫家傑克·科比、史蒂夫·迪托的協助下創作出了《鋼鐵俠》、《綠巨人》、《雷神托爾》、《X戰警》、《奇異博士》、《超膽俠》等漫畫角色,他也是《蜘蛛俠》的主創。斯坦·李以及傑克·科比、史蒂夫·迪托創造出了後來被稱為「神奇模式」的漫畫創作流程。這一流程一般是主創斯坦·李提出故事的大綱和結構,畫家傑克·科比負責繪畫和對一些小場景和情節的修改,寫手史蒂夫·迪托負責所有的對話和最終的一些情節上的修改。
1972年,斯坦·李成為神奇漫畫公司的發行人和董事長,從此開始慢慢淡出具體創作。1998年,他離開了神奇漫畫公司。他第一次在熒屏上露臉是1989年的電視電影《無敵浩克的審判》。20世紀90年代末,斯坦·李成立了「斯坦·李傳媒」公司,希望可以製作各種娛樂產品,包括游戲和網路漫畫,但由於經營不善,這家公司於2001年破產。 2000年,他客串出演了《X戰警》。2002年,他與人合作創辦了POW!娛樂公司 ;同年,他出現在電影《蜘蛛俠》中。接下來,他又相繼客串出演了《超膽俠》、《綠巨人》、《蜘蛛俠2》、《神奇四俠》、《X戰警3》、《神奇四俠2》、《蜘蛛俠3》、《鋼鐵俠》、《無敵浩克》、《生活大爆炸第三季》、《鋼鐵俠2》等電影。
2010年4月,迪士尼和斯坦·李宣布共同推出三部電影,都將由POW!娛樂公司製作拍攝 。同年7月,他宣布推出漫畫系列《超級七人組》 。
2011年1月4日,88歲的斯坦·李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成為第2428位在星光大道留名的名星 。之後,他又相繼客串出演了《雷神》、《美國隊長》、《復仇者聯盟》、《超凡蜘蛛俠》、《雷神2》、《美國隊長2》、《超凡蜘蛛俠2》、《銀河護衛隊》等電影 。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