硝酸的發明
㈠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的「黑火葯」主要是由硝酸鉀、硫磺、木炭組成,它屬於() A.純凈物 B.混
「黑火葯」主要是由硝酸鉀、硫磺、木炭三種物質組成,屬於混合物. 故選B. |
㈡ 德國人弗里茨哈伯(Fritz Haber)由於發明了合成氨的方法而獲得1918年諾貝爾化學獎,他的發明大大提高了
A.工業復合成氨的條件:N2和H2在高制溫、高壓、催化劑的條件下合成氨,在點燃或光照條件下不可合成氨,故A錯誤;
B.硝酸也是共價化合物,故B錯誤;
C.氨氣遇到濃鹽酸揮發出氯化氫發生反應生成氯化銨,產生白煙,故C正確;
D.由氨製取硝酸過程:①4NH3+5O2=4NO+6H2O,②2NO+O2=2NO2,③3NO2+H2O=2HNO3+NO,氮元素的化合價在升高,被氧化,故D錯誤;
故選C.
㈢ 硝酸是怎麼發明
硝酸和硫酸一樣由公元8世紀阿拉伯煉金術士阿布·穆薩·賈比爾·伊本·哈揚(Jabir ibn Hayyan)在干餾綠礬和硝石混合物時發現
㈣ 著名的發明家諾貝爾經過長期的研究與實驗,終於發明了安全炸葯三硝酸甘油酯。三硝酸甘油酯的化學式為C 3
(1) N 2 (2)質量守恆定律 |
㈤ 諾貝爾發明炸葯的故事
諾貝爾於19世紀60年代在法國進行炸葯的研究。在一次事故中,他的弟弟被炸死。父親受重傷。浴室他租了一條駁船在馬拉倫湖上開啟了炸葯的新研究。
一次試驗中,一隻裝有硝化甘油瓶破碎,流出的硝化甘油被瓶底下用來減少震動的惰性粉末硅土吸收。諾貝爾意外地發現,硝化甘油與硅土混合物不僅使炸葯威力不減,而且生產、使用和搬運更加安全。後來,他用木槳代替了奎土,製成了新的烈性炸葯稱為達納炸葯,。
1887年,諾貝爾用硝化甘油代替乙醚和乙醇,也製成了類似的無煙火葯。他還將將硝酸銨加入達納炸葯,代替部分硝化甘油,製成更加安全而廉價的 「特種達納炸葯」,又稱 「特強黃色火葯」。諾貝爾的眾多發明,使他無愧於 「現代炸葯之父」的贊譽。
(5)硝酸的發明擴展閱讀
炸葯的歷史發展
炸葯經過苦味酸、黑索今等的發展,逐漸成為C4塑料炸葯。1771年由英國的P·沃爾夫首先合成苦味酸。1899年由德國人亨寧發明的黑索今是在原子彈出現以前是威力最大的炸葯。
C4塑膠炸葯原產捷克,現在美國也是主要生產國。這種炸葯能輕易躲過X光安全檢查,這一點是恐怖分子喜歡使用的原因。未經特定嗅識訓練的警犬也難以識別它。正是由於C4的這些性質,所以它一般都是各國軍隊使用的,普通民間難以得到。
㈥ 著名化學家諾貝爾發明的安全炸葯--硝甘炸葯,其主要成分是三硝酸甘油酯(化學式為C3H5O9N3),這種炸葯發
(1)由4C3H5O9N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