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壽衣誰發明

壽衣誰發明

發布時間: 2021-01-27 05:52:07

⑴ 為死人穿壽衣的講究

一般情況下,著壽衣的順序是:

  1. 著壽襪—— 兩人各著一隻。

  2. 著壽褲——

    (1)、上手左手從褲口伸至褲腰,右手捏住褲腰,如有腰帶一並捏住,下手則反之。

    (2)、兩人退於遺體腳踝處,上手人員至手抬起遺體左腳,配合自己右手,抓住腰帶,將壽褲穿進,下手人員相同動作同時進行。然後兩人配合,同時拎起遺體,把壽褲穿至遺體腰際。

  3. 系腰帶由下手為遺體系腰帶。

  4. 著上衣——

    (1)、先把套好的衣服正面平鋪於遺體身上,上手人員先將左手從袖口伸進袖管,握住遺體左手,右手捏住衣領,順式穿入。

    (2)、下手人員左手托起遺體後頭頸,右手抓住遺體下顎以下部位,兩手配合將遺體抬起,上手隨即將上衣甩向右側後,將遺體向自己方向側翻。(3)、下手將遺體右手臂套入袖管。然後,兩人同時將上衣拉平。

  5. 著壽鞋—— 兩人各著一隻,關鍵注意區分好左、右鞋。

  6. 整理—— 更衣的最後一步是整體整理,包括系扣、整理頭發、戴帽等。更衣結束後,遺體接運工需再次核對一遍各種單據,確認所著衣服與顧客要求是否一致。

拓展內容:

為什麼死者要穿壽衣?

  1. 屍體腐爛的問題。棺材裡面的屍體久了會腐爛,會流 出液體來,並還可能透過棺材滲漏出來。為了防止滲漏,除了在棺材裡面放上草木灰、草紙一類吸水的東西,還要多穿衣服,亦為了能吸水分。人的內臟在上身,腐爛時水分比下身更多些,因此上身要比下身多穿些。

  2. 宗教信仰。 道教認為,死亡只是一個開始。人體只是一個軀殼。而寄居在這個軀殼裡面的就是靈魂。人死,意味的只是靈魂離開軀殼,去另一個世界。而那個世界就是靈界。 壽衣只是一個形式,只是一個象徵,只是為了讓別人能夠清楚的認知一個事實——死亡。

⑵ 做壽衣有什麼講究

壽衣,俗稱「老衣裳」。人亡後,兒女為其穿壽衣,死者為男性,通常由兒子和女兒來料理,死者為女性,則由女兒和兒媳來料理。壽衣一般不用皮毛和綢緞做,怕來生變成獸類和斷子絕孫,多用絹棉做成,取「眷戀」、「緬懷」之意。衣褲的件數,忌雙喜單。博山居民為死者做壽衣一般須要「五領三腰」,即五件上衣,三件裙褲。無論何時亡故,都要以棉衣為主。 壽衣選擇 選擇壽衣的關鍵要注意搭配,也就是說衣、褲、鞋、帽、被的款式、色彩、圖案要協調,要呼應。在款式上尤其要將中式和西式區別開來,切不可上穿西裝下著布鞋,中不中西不西,顯得不倫不類;色彩的選擇更要注意整體的調子,將零碎的色彩統一在大調子中,不可使用大面積的對比色,不然會顯得雜亂、刺眼;圖案同樣有古典的、現代的、中式的、西式的之分,在風格上要協調、統一。此外,面料的選擇還牽涉到"殯"禮的檔次,一般緞織料的壽衣較為貴重,家屬應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合的壽衣。 如今所謂壽衣,或說原是明代一般人平時穿用的衣褲,後來因清朝統治者不讓漢人穿明代的服裝,人們只好改變原來的習慣。據說有人向清政府提出「生變死不變」的要求。即生時穿清朝的衣服,死時穿明代的衣服。清政府見民眾要求強烈,只好答應下來,於是明代服裝便成了死人的壽衣了,後來雖然清政府被推翻了,以明代衣服為壽衣的習俗卻一直傳下來。 大多綉五蝠捧壽圖案。壽衣顏色,一般為藍、褐色,年輕婦女用紅、粉或蔥白色。此外,還配以被褥,通常鋪黃、蓋白(意為鋪金蓋銀),被面常綉「八仙」。少數鄉村還沿用這類壽衣,但多數農村和城市移風易俗,辦喪事一般給死者穿整齊干凈的日常生活服裝,習慣上仍稱壽衣。 壽衣知識老年人生前就做好死後要穿的衣服,美稱壽衣,寓為健康長壽之意。在慶陽,老人一般過了六十歲以後,兒子要及早想法為父母做壽衣。壽衣包括帽子、衣褲、鞋襪等,衣褲至少要做夠三套,套數均要單數,忌雙數。做壽衣一般要在古歷閏年做,因古歷閏年比平年多一個月,俗稱閏年做壽衣,可以為老年人增壽。所做的布料要用棉線織的布。古時,從被褥鞋帽到內衣、外衣、袍子、鞋襪,均要女子親手做。新時代,一般人家除過做外衣,內衣和鞋帽等都從商店購買,大衣取代了袍子。 舊時做壽衣,有許多講究。外衣里子用紅布做,子孫後輩會紅火。帽子上邊綴紅頂子,亦象徵後輩兒孫紅火。男人壽衣外面多為杏黃色,女人外衣多為青藍、古銅色為主。壽衣無論內外衣,一律不用紐扣,只用小條布帶。以帶子代替紐扣,暗喻會帶來兒子,後繼有人。

⑶ 老人死後的壽衣由誰買

一般都是老人的另一半,也可以是大兒子

⑷ 梅艷芳的壽衣是誰設計的求答案

遺體來將穿上一件象牙白的自結婚禮服,這件禮服依然由梅艷芳的親密友人劉培基設計,和梅艷芳最後的演唱會上穿的那件西洋結婚禮服不同的是,這件壽衣中西合璧,有點像旗袍,但又有極為西式的披紗,非常精緻漂亮。梅艷芳的親密友人劉培基設計.

⑸ 梅艷芳的壽衣是誰設計的

梅艷芳的親密友人劉培基設計.
希望採納

⑹ 婆婆的壽衣由誰做

正常情況下老人的壽衣是有女兒做靈盒兒子買,當然老人沒女兒就得兒子全包了

⑺ 老人的壽衣誰給買

對於給老人購買的壽衣,放在年輕人的家裡,這個是沒有多大關系的,沒有什麼忌諱,當然是可以放置了。這個沒有什麼講究的。

⑻ 人死後由誰來穿壽衣

關於老人死後壽衣由誰穿上,每個地方的風俗會有不同,
但總的來說一般專是親近的人,屬最好是自己的直系親屬穿,如果穿不了可以找專門穿衣的人給穿,
注意老人孩子或穿壽衣的人給老人穿衣之前,老人孩子一定要提前給暖衣(把老人的衣服穿在自己身上試一下)。
給老人准備的壽衣是老人在陰間穿的,說白了就是幾百上千年傳下來的一種殯葬文化。

⑼ 什麼是壽衣

裝殮死者的衣服
是指為去世人員准備穿戴的衣服
人死了要將身體洗凈,內然後穿上新容的干凈的衣服,也就是穿上壽衣。在閩南一帶,在給死人穿壽衣時,老人的親屬要先來個象徵性的試穿。試穿之後用一根沒有秤錘的秤來秤一下,並在人面前說一句:「這是子孫用錢買來的。」表示子孫的孝心。死人穿的壽衣通常都是奇數的,上下相差二,如上七下五或上九下七,最多是上十一下九,即穿十一件上衣,九條褲子(女的可用裙子代褲)。夭壽者,亦即不到五十多歲而死的人,一般只能穿三件。死者的年齡愈大,愈可多穿,表示有福有壽。 老人死了為什麼要穿那麼多的衣服呢?這因為,過去人死了總是先裝在棺材裡,而棺材往往要在家裡停放一些時候。大體死者年歲愈大的停放時間愈久。有的因為墳地未選擇好,一時無法安葬,一直放在家裡停幾年的都有。這就必然出現一個問題,棺材裡面的屍體久了會腐爛,會流 出液體來,並還可能透過棺材滲漏出來。為了防止滲漏,除了在棺材裡面放上草木灰、草紙一類吸水的東西,還要多穿衣服,亦為了能吸水分。人的內臟在上身,腐爛時水分比下身更多些,因此上身要比下身多穿些。夭壽者通常在死後很快埋葬入土,所以可以少穿衣服。後人相襲成俗,一直沿用下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