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發明
美國麻省理工大學米切爾發明了一個怎樣的軟體?這個軟體應該是很常用的一個軟體
Ⅱ 什麼是全息化
「全息」是1948年物理學家蓋伯(Gabor)和羅傑斯發明了光學全息術後提出的一個概念,即光波波前的全息記錄與再現。全息技術是實現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該圖像稱作全息圖。和其他三維「圖像」不一樣的是,全息圖提供了「視差」。視差的存在使得觀察者可以通過前後、左右和上下移動來觀察圖像的不同形象--好像有個真實的物體在那裡一樣。可應用於:全息顯示、全息存儲、全息元件、全息干涉計量等方面。 全息顯示新產業:全息術的發明使得這種現象成為復雜波面編碼(全息圖)的解調方式,從而可以達到營造虛幻空間、管理可見光波、美化可見光場、創造全息色彩的作用,形成以波動光學為基本理論、顯示全息為核心技術、衍射光場為表現形式的全息顯示新產業。全息發展簡史1948年:英籍匈牙利科學家Gabor發明全息術,獲諾貝爾物理學獎。1962年:美國科學家Leith、Upatnieks和Denisyuk分別發明了離軸全息和反射全息,實現了三維物體的波前再現。1962-1969:圍繞降低成本,實現明亮的白光再現全息圖掀起了第一輪顯示全息研發高潮,出現了第一批熱衷於顯示全息的科學家、工程師和藝術家。1969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Stephen Benton發明了彩虹全息術,掀起以白光顯示為特徵的全息三維顯示新高潮,並帶來了當前風靡世界的模壓全息產業,掀起了以防偽為宗旨的印刷包裝新革命。1970-1980年:以Stephen Benton為首的熱衷於顯示全息的科學家、工程師和藝術家的人數逐漸增加,同時,模壓方式批量復制全息圖的工藝和設備正在逐步成熟。1980-1985年: 1984年ABNH公司為美國NATIONAL GEOGRAPHICS封面製作的三維雕刻鷹全息圖,以及為信用卡防偽製作的VISA MASTER模壓全息防偽標識,標志著以防偽為中心的模壓全息產業的開始。顯示全息的研究開始變得更加理性化和學術化,Benton1984年創建媒介實驗室(MIT MEDIA LAB)潛心顯示全息技術的研究。TJ(張中漢先生)在1982年美國森林湖創辦第一屆國際顯示全息會議(ISDH---INTERNATIOAL SYMPOSIUM OF DISPLAY HOLOGRAPHY);中國郵電大學教授-80歲高齡的徐大雄院士曾多次參加該會,被譽為中國的顯示全息大使;BENTON也在1986年創建SPIE分會。在中國也出現了一大批熱衷於顯示全息的研究人員,他們的代表是:原北京工業學院的於美文教授,原北京郵電大學的徐大雄教授,蘇州大學的姜亞光教授,四川大學的郭履容教授等。1984年在北京舉辦了第一次中國人自己的顯示全息展覽會。1986-1990:模壓全息引入中國,1986年,中國人自己舉辦的第一屆國際顯示全息展覽會在北京獲得轟動效應。青島琦美圖像有限公司,深圳大學反光材料廠相繼成立,邁出了中國模壓全息產業的第一步,開始了以防偽為中心的第一輪顯示全息產業化的歷程。1991-1995:中國掀起了激光全息防偽商標生產線的狂熱投資浪潮。1993年國際全息製造商協會IHMA(INTERNATIONAL HOLOGRAM MANUFACTURER ASSOCIATION)成立,標志著模壓全息已成產業,並在全球范圍內蓬勃發展。MIT在數碼全息的基本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中國的顯示全息研究幾乎全面捲入了模壓全息的產業化,出現了停滯不前的狀況。1996-2000年:一方面激光全息防偽商標在中國逐漸喪失公眾信心走向泛濫,另一方面模壓全息開始向寬幅面印刷和包裝材料發展。 1996年,ZEBRA IMAGE成立,在數碼全息領域占據先機。1999年,AFC成立,牢牢抓住全息顯示的研發,不惜血本追求卓越。2001-2005:模壓全息和印刷的結合產業在中國發展強勁,中國成為全世界防偽印刷包裝產業的中心。2005年IHMA的全息印刷與包裝的第十次年會在深圳五洲賓館舉行,獲得空前成功。2006年7月:第七屆國際顯示全息學術會議在英國的北威爾士召開。會議圍繞三大主題:數碼全息(包括數碼全息列印設備和數碼全息信息採集系統),銀鹽材料,彩色顯示。徐大雄院士和范誠博士前往參會。
Ⅲ 什麼是萬維網
萬維網,常簡稱為Web,中文名字為「萬維網」,"環球網"等。
分為Web客戶端和Web伺服器程序。 WWW可以讓Web客戶端(常用瀏覽器)訪問瀏覽Web伺服器上的頁面。 是一個由許多互相鏈接的超文本組成的系統,通過互聯網訪問。
在這個系統中,每個有用的事物,稱為一樣「資源」;並且由一個全局「統一資源標識符」(URI)標識;這些資源通過超文本傳輸協議(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傳送給用戶,而後者通過點擊鏈接來獲得資源。
萬維網並不等同互聯網,萬維網只是互聯網所能提供的服務其中之一,是靠著互聯網運行的一項服務。
(3)麻省發明擴展閱讀:
萬維網、網際網路的區別:
1.網際網路於1969年誕生於美國。最初名為「阿帕網」(ARPAnet)是一個軍用研究系統,後來又成為連接大學及高等院校計算機的學術系統,則已發展成為一個覆蓋五大洲150多個國家的開放型全球計算機網路系統,擁有許多服務商。
普通電腦用戶只需要一台個人計算機用電話線通過數據機和網際網路服務商連接,便可進入網際網路。但網際網路並不是全球唯一的互聯網路。
2.萬維網是無數個網路站點和網頁的集合,它們在一起構成了網際網路最主要的部分(網際網路也包括電子郵件、Usenet以及新聞組)。
它實際上是多媒體的集合,是由超級鏈接連接而成的。我們通常通過網路瀏覽器上網觀看的,就是萬維網的內容。關於萬維網以及瀏覽萬維網的一些世界語術語,我將在以後所發的帖子中陸續作些介紹。
參考資料:
網路-www
Ⅳ 麻省理工天才普拉納夫的第六感發明現在怎麼樣了
兩三年之內 進入市場 「三星和LG都很感興趣」
Ⅳ 排球運動是1895年在美國美國馬薩諸塞州(舊稱麻省)霍利約克市,一位叫威廉摩根的體育工作人員發明的.
【答案】D
分析:
球被墊起後由於慣性能在空中向上運動。
球上升到最高點:只受版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權,沒有處於平衡狀態。
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體間相互作用的一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條直線上。
球下落時受重力作用,球下落的越來越快,運動狀態不斷改變,是重力改變了球的運動狀態。
解答:
A、球墊起後,在空中能向上運動,是因為球具有慣性,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故A說法錯誤。
B、球墊起後,上升到最高點時,受到重力作用,受力不平衡,沒有處於平衡狀態,故B說法錯誤。
C、墊球時,手對球的作用力與球對手的作用力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它們大小相等,故C說法錯誤.
D、球所受的重力使球下落後越來越快,說明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故D說法正確.
故選D.
點評:
1、物體保持原來的勻速直線運動狀態或靜止狀態的性質叫慣性,只能說物體具有慣性,物體受慣性力、物體受到慣性的作用等說法都是錯誤的。
2、物體的平衡狀態有兩種:靜止或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處於平衡狀態時所受合力為零,這是判斷物體是否處於平衡狀態的方法之一。
Ⅵ 計算機的發展階段
計算機的發展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第一代電子計算機(電子管計算機)
第一代電子計算機是從1946年至1958年。它們體積大,運算速度低,存儲容量不大,並且價格昂貴,使用也不方便。這一代計算機主要用於科學計算,那個時候只有在重要部門或科學研究部門使用。
Ⅶ 印度那位麻省理工大學學生的發明
只是概念而已,不實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