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創造語言
⑴ 是誰創造了語言和人為什麼要創造
1語言是人類為了交流和適應生產力的發展的必然的產物
2中國的語言傳說是一個叫倉頡的人發明專的屬,我認為語言最先的創造是又人類在實際的生活中創造的,最先的語言只是一個音的表達,後來人們慢慢習慣了稱呼這個東西的固定發音,加之時間的打磨變形成了現在的語言
3人是群居的動物,在遠古也不例外,人群居在一起就有人去領導去管理去支配,語言就是因此而統一的
⑵ 誰創造了語言
目前有四種比較主要的理論解釋語言誕生。第一種觀點提出人類語言來自模仿,比如古人類看到荒野中的狗在叫,人類學狗的叫聲叫「汪汪」,以後慢慢便用「汪汪」聲來指代狗。第二種觀點是19世紀初出現的「叮當理論」,即自然主義理論。這種理論認為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本質,本質發出聲音來都會出現回聲,這種回聲創造很多詞彙,比如英文中的ball,b代表彈性,all代表一種圓滾滾的物體。第三種觀點是我們熟悉的馬克思主義語言起源理論,認為勞動創造語言,最初的語言是在勞動中從號子發展而來。第四種觀點提出語言產生於感情,在表示憤怒、愉快等感情沖擊下,強大氣流通過聲帶產生語言,並認為人類基本感情喜怒哀樂發出的聲音,形成最基本的詞彙。
⑶ 語言是誰創造出來的
計算機語言是人創造出來,這個具體你可以查相關資料,人類的語言是經過千年文明的沉澱,慢慢形成的
⑷ 古代三大語言創造者
(1)象形文字,由古代埃及人創造,主要使用者是僧侶和書吏。埃及象形文字對以後的字母文字產生了重要影響。 (2)楔形文字,由蘇美爾人創造,後被西亞各民族所採用。楔行文字為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3)腓尼基文字,由腓尼基人創造, 經過長期發展與演變,形成了22個字母,為以後歐洲的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礎。
⑸ 世界上最早的語言是是誰創造的
人類最早的語言 2.5萬年前,當克羅馬農人在位於現在的法國和西班牙的山洞深處 畫下豐富多彩的動物圖案時,他們說的是什麼語言?你能相信現在有 科學家正在努力尋找這個答案嗎? 如何才能找到答案呢?古人為我們留下了他們的骨頭、工具,甚 至藝術品,但沒有留下任何語言的記錄。他們本來可以用文字記載, 只是文字在約5000年前才得以發明。 盡管如此,通過一種方式,他們還是留下了語言的記錄,因為各 種語言並不是完全獨立的。比如,葡萄牙語、西班牙語、加泰羅尼亞 語、普羅旺斯語、法語、義大利語,還有(不管你是否相信)羅馬尼 亞語,就有相似之處。這些語言被稱為羅曼諸語言,因為它們不僅彼 此相似,而且與古羅馬語即拉丁語相似。 這不難理解。古羅馬帝國時期,拉丁語曾是西歐國家的通用語。 羅馬帝國滅亡後,教育及文明的其他方面都衰落了,原來帝國不同地 區的拉丁語方言相互分離,最終形成了各種新語言。不過,你仍能從 詞彙及語法中找到這些語言的相似之處。 現在假設拉丁語已經完全消亡,而且我們也沒有任何相關的記錄, 而只剩下這些羅曼諸語言。是不是就不可能由這些語言的共性構造出 衍生這些語言的一種通用語言呢?要是能構造出來,它是否可能不太 像拉丁語? 假如想追溯得更早,我們還可以發現拉丁語與希臘語的相似性。 古羅馬人認識到這一點,也在自己的語言中採用希臘語中一直使用的 較復雜的語法規則。那麼,難道就一定不存在一種衍生出希臘語和拉 丁語的更古老的語言了嗎? 18世紀英國開始統治印度時,這問題就有了一個令人驚奇的答案。 英國人進入印度主要是想通過貿易獲得財富,但他們中間自然也有許 多對印度文明本身感興趣的學者。威廉·瓊斯(William Jones)爵士 就是其中一個,他研究一種古印度語——梵語。梵語和拉丁語一樣已 不再使用,但它產生了許多變種。 梵語在古代史詩和宗教作品中還保存著,然而瓊斯在研究時發現, 它的詞彙及語法與希臘語和拉丁語有相似性。更讓人吃驚的是,梵語 與古日爾曼諸語言如哥特語、古高地德語、古斯堪的納維亞語,甚至 與波斯語和凱爾特語也有相似之處。 於是,瓊斯在1786年得出結論,從愛爾蘭到印度分布著一支「印歐」語系,它們可能源於同一個語言。我們可以想像,大約公元前 7000年,在現在的土耳其附近,生活著一支「印歐部落」,後來他們 帶著自己的語言分散到四面八方。這些語言在不同的地區進化發展成 了完全不同的語種。難道就不可能通過研究所有這些語言的相似性, 構造出一種確實與公元前7000年這支古老部落語言相似的通用語—— 「原始印歐語」嗎? 很有可能做到這一點,因為在19世紀,一些人發現了語言隨時間 變化的規則,其中包括以搜集童話故事聞名的格林兄弟。 還有一些與印歐語系不同的語言:閃語族,包括阿拉伯語、希伯 來語、阿拉米語和亞述語;含語族,包括一些早期的埃及語、埃塞俄 比亞語和北非語言;烏拉爾-阿爾泰語群,包括土耳其語、匈牙利語和 芬蘭語(就算土耳其是印歐語系的發源地,但是由於歷史的變遷,如 今那裡的人們說的已是非印歐語言)。 另外還有許許多多的語言,如美洲土著語、非洲黑人語、漢語及 各種其他東亞語、波利尼西亞語、澳洲土著語等等。 甚至還有與其他任何語言都毫無聯系的語言,如古蘇美爾語和現 代巴斯克語。 要是把這些語言都研究下來,是不是能構造一種衍生出所有語種 的最基本的語言?這將是一項龐大的研究工作,但對語言學家來說, 卻魅力無窮。 在1989年召開的一次歷史語言學家會議上,密歇根大學的維塔利 ·謝沃羅什卡婭(Vitaly Schevoroshkia)對該題目進行了探討,她 一直從事此項課題的研究。 同樣,這也是一項非常有用的研究工作,因為如果你能了解人類 語言進化的過程,就能同時了解早期「智人」的遷徙及活動情況。
記得採納啊
⑹ 是誰創造了語言和人為什麼要創造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語言是符號系統。 其在社會現象中的地位如下:語言三和一種社會現象,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和進行思維的工具。 語言是人類的創造,只有人類有真正的語言。許多動物也能夠發出聲音來表示自己的感情或者在群體中傳遞信息。但是這都只是一些固定的程式, 不能隨機變化。只有人類才會把無意義的語音按照各種方式組合起來,成為有意義的語素,再把為數眾多的語素按照各種方式組合成話語,用無窮變化的形式來表示變化無窮的意義。 人類創造了語言之後又創造了文字。文字是語言的視覺形式。文字突破了口語所受空間和時間的限制,能夠發揮更大的作用。 語言和文字是人類自己創造的,可是在語言文字的神奇作用面前,人們又把它當做神物崇拜起來。他們用語言來祝福,用語言來詛咒。他們選用吉利的字眼做自己的名字,做城市的名字,做器物和店鋪的名字。他們甚至相信一個人的名字跟人身禍福相連,因而名字要避諱。皇帝的名字、長官的名字、祖宗和長輩的名字不能叫,一般人也都在「名」之外取一個「號」,彼此不稱名而稱號。在後世,認為這是禮貌;在遠古,這是人身保護。現代各地口語里也常常有些詞語起源於避諱;不久以前,很多行業有各自的避諱字眼。從前有些人家,因為小孩兒不懂得避諱,在堂屋裡貼一張紙條「童言無忌」,意思是小孩兒說的話不算數。 文字的發明, 古人更加認為是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淮南子》里說:「昔者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最能表示文字的神力的是符□,這是跟口語里的咒語相當的東西。一般的文字也都沾上迷信的色彩,有字的紙不能亂扔,要放在有「敬惜字紙」標簽的容器里,積聚起來燒掉。文字里邊當然也有避諱,嘴裡不能說的名字,紙上也不能寫;必得要寫就得借用同音字,或者缺一筆。
⑺ 每種編程語言各由誰創造的
語言這么高級的東西可不是一個人創造的啊。
C 和 C++ 都是貝爾實驗室創造的。
⑻ 語言和文字是誰發明創造的是由何而來的
沒有誰。一切都是自然的造化。不過正因為有你這樣的好奇心,人類也才能進步
⑼ HTML語言是誰發明的
HTML的歷史
* 超文本置標語言(第一版) -- 在1993年6月發為互聯網工程工作小組 (IETF)工作草案發布(並非標准)
* HTML 2.0 -- 1995年11月作為RFC 1866發布,在RFC 2854於2000年6月發布之後被宣布已經過時
* HTML 3.2 -- 1996年1月14日,W3C推薦標准
* HTML 4.0 -- 1997年12月18日,W3C推薦標准
* HTML 4.01(微小改進) -- 1999年12月24日,W3C推薦標准
* ISO/IEC 15445:2000("ISO HTML")--2000年5月15日發布,基於嚴格的HTML 4.01語法,是國際標准化組織和國際電工委員會的標准
* XHTML 1.0 -- 發布於2000年1月26日,是W3C推薦標准,後來經過修訂於2002年8月1日重新發布
* XHTML 1.1 -- 於2001年5月31日發布
* XHTML 2.0 -- W3C工作草案
HTML 沒有1.0版本是因為當時有很多不同的版本.有些人認為蒂姆·伯納斯-李的版本應該算初版,這個版本沒有IMG元素.當時被稱為HTML+的後續版的開發工作於1993年開始,最初是被設計成為"HTML的一個超集".第一個正式規范在為了和當時的各種HTML標准區分開來,使用了2.0作為其版本號. HTML+的發展繼續下去,但是它從未成為標准.
⑽ 是誰創造了語言
在中國,是女媧;在外國,是耶和華(上帝)。
女媧創造了人類,所以也就創造了語言;
耶和華創造了人類,也就創造了語言。
這種問題也來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