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筆創造感悟
『壹』 毛筆字獲獎感言怎麼寫
獲獎感言 一、定義:
獲獎感言是指在獲獎後所發表的講話。
二、精彩案例: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朋友們:
大家好!作為一名工作不久的新員工,有機會參加比賽並獲獎,我很高興,也非常激動。此時次刻,我想用三個詞來表達我的心情。
第一個詞是感謝。我要感謝單位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信任、支持和鼓勵,我由衷地感謝你們!(鞠躬)
第二個詞是自豪。人們常說,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植根於沃土,才能生機無限;而一名員工,只有置身拼搏創業的氛圍,才能蓬勃向上!我非常自豪在人生的韶華之年,來到工行光明支行這片沃土。在她的培養、造就下,在領導的信任和同志們的幫助下,小小的我才得以成長,我人生的畫屏上才塗下了一抹最絢爛的色彩。
第三個詞是行動。為了感謝領導和同志們對我的信任,為了回報光明支行對我的培養,我將把這份感謝與感恩化作行動,將自己的全部智慧與力量奉獻給光明支行,勤奮敬業,激情逐夢,在做大做強企業的道路上執著前行,努力做到更好!
謝謝大家!
摘自文若河著《會說話,得天下》轉載請註明出處。
可以仿照下文
看看書—寫寫字,寫寫字—看看書,這已成了自己的一種生活方式,而且越來越滿足和安樂於這種方式生活了。
把平時寫的字,自己分成了三類:一類是把在現有水平局限內自我感覺良好的放在一起,這類作品一年內能有那麼個三張五張、十張八張的,則算是好年景、好收成了,自己留著出版作品集和參加比較重要的展覽,或者偶爾贈予痴情書法且能賞識她的知音朋友;二類是把雖談不上精品力作也還不算多差的收在一起,拿這些作品換些柴米油鹽、養家糊口、改善生活,說文雅堂皇些是以文養文,以書養書;三類便是大堆大堆寫廢的作品,作為自己和同樣喜愛著筆墨的老婆作練功的「器材」,正反兩面「吊嗓子」般的一遍一遍重復練習。當然,前面的一類作品過些日子變成了二類作品,二類作品過些日子又變成了三類作品,也是常事。
獲獎的這件應該是2007年春節前後寫的那批中的作品,自己想趁著現在多多少少也算有了點經驗積累和創作能力,而且體質精力也還算富強的年齡階段里,寫一些大作品,當然這「大」不單是指作品的尺寸,主要是想寫幾件多文字、大篇章內容的作品,因為我總覺得對以渾厚蒼茫、雄強朴茂、古拙凝重、雍容淵穆為篆書主脈特徵的書體而言,有震憾力的作品還應該是交響詩史般的抗鼎之作。而且金文中是否能書寫長篇巨制或許可以說是一個古文字書法作者功力和難度的體現。這次獲獎內容的作品當時寫了三件。一件中間有漏掉的字擱置一邊了,挑選了一件裝裱後參加了省里舉辦的中國書法蘭亭獎河南獲獎作者的作品聯展,展覽結束後作品還是自己的。後來又拍了反轉片收進《中國美術館當代名家系列作品集·書法卷》的個人作品集中。剩下的便是獲獎的這件了。本來想在徵稿期間再寫寫,讓線質再勁健凝煉些,讓虛實枯潤對比再增強些,讓用筆變化再豐富些,讓章法的起承轉合節奏感再分明些,包括落款的小行書也能寫得再果敢、從容、沉著和簡約些。然而那些日子正趕上一些雜七雜八卻又難以推辭排解的煩心事,終沒能找到適合的創作狀態和大塊的創作時間。到截稿時間了,也就只能這樣把原來的這件折疊好裝進信袋中……
雖然自己已過了雄姿英發、激情四溢的年齡,雖然這么多年來大大小小也獲過一些獎項,雖然已不可能再找到當年第一次入展和第一次獲獎時徹夜難眠的那種興奮,但自己在近年來心態漸趨沉靜淡定、悠然從容中,就這么由著自己性子寫的這些字能在這次展覽中獲獎,仍然應該算是一件令人開心的事情,如果這能從一個側面說明些許自己的藝術感覺還沒有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流逝,自己的思維審美還沒有隨著頭發的蒼白而蒼白,則應該是暗自慶幸的了。
寫個字於社會、於眾生究竟能有多少裨益,在那些匡時濟世有抱負、有作為人士的心底究竟算不算得上是一種事業,這些且不去管他,而對於胸無大志的一介凡夫俗子,寫個字竟能寫成自己的立身之本,這無論如何都應該感恩書法。——不只是自己把所有的一切都交付給了書法,更多的則是書法給予了自己所有一切的一切。
感恩書法,也感恩所有在書法藝術這條「漫漫其修遠兮」的道路上以不同方式和不同程度給過自己關愛、支持和幫助的人們。
『貳』 和毛筆很像,是什麼筆寫出毛筆字的感覺
是軟筆。
軟筆有很多類(比如軟筆(橡膠頭的)、毛筆、水粉筆這些都屬於軟筆,軟筆是相對硬筆而言,主要指筆頭的部分。)毛筆主要能變化出豐富的線條,比方說通過筆的高低起伏,按筆與提筆,畫出不同形態的線,有粗細的變化。中國畫的表現以及書法藝術離不開這種工具。
毛筆和軟筆是兩種不同的筆毛筆寫字的時候可能要你的腕力 臂力其拿握的姿勢不一.硬筆可以整體的去練比毛筆相對容易毛筆想練好就要從筆畫一筆一筆的練近代誕生了硬筆書法,相對而言,我們稱古代的為毛筆書法,嚴格地講,並沒有所謂的軟筆書法,再者書法的靈魂是相通的,不在於硬筆還是毛筆。
(2)毛筆創造感悟擴展閱讀
一、練習書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素養。審美素養是一個人人文素質的重要內容。著名美學家宗白華先生說書法「像中國畫,更像音樂,像舞蹈,像優美的建築。」
練習、創作、欣賞書法作品的過程就是感悟美、創造美和醞釀美的過程。因此,開展書法藝術教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好途徑、好方法。
二、練習書法可以培養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學習書法,要從一筆一畫做起,有規有矩,如起筆、行筆、收筆都十分講究,這好像做事,起筆像做事的開端,行筆恰似做事的過程,收筆如做事的結尾。
通過練習書法,可以鍛煉一個人做事認真、沉穩、有始有終的品格。日復一日,學生的良好行為習慣便會在不知不覺中養成。
三、練習書法可以強身健體。書法不僅僅是一門藝術,而且還是一種養生之道。
四、練習書法可以增強學生的綜合素質。
『叄』 寫毛筆字感受
寫毛筆字,可以磨練心智。感受那要自己去體會。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肆』 通過學習毛筆感悟到人處世的道理
毛筆的筆桿是筆直直挺的,想人的脊樑一樣,直挺著!
『伍』 關於毛筆的唯美句子
1. 筆酣墨飽:筆墨運用得很暢快,很充分。多形容書法、詩文酣暢渾厚。筆走龍蛇版:筆下龍蛇騰躍權。形容書法筆勢雄健灑脫。也代指揮毫寫字。
2. 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
3. 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於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4. 書法里融入了儒家的堅毅,果敢和進取,也蘊涵了老莊的虛淡,散遠和沉靜閑適,還往往以一種不求豐富變化,在運筆中省去塵世浮華以求空遠真味的意味。
5. 觀其力而不失,身姿展而不誇,筆跡流水行雲。
6. 杜氏傑有骨力而字畫微瘦,若霜林無葉,瀑水進飛。
7. 群鴻戲海,舞鶴游天(梁武帝蕭衍評王羲之)
8. 飄若浮雲,矯若驚龍。鐵書銀鉤,冠絕古今。
9. 懷素如壯士撥劍,神采動人,而迴旋進退,莫不中節。
望採納,謝謝!
『陸』 寫毛筆字的感受
我們開始練毛筆字。首先要把毛筆沾濕,接著,拿出一個煙灰鋼,在裡面內倒進一半墨汁,再把容衣袖套帶上。桌子上放一張報紙,在報紙上放一張紙,就一切准備就訓了。
不久,我們拿起筆,一畫一畫的練,一開始,我還不知道要寫多粗多長,寫了大概有3-4厘米長,只寫了不到5厘米的粗度,七厘米長,一厘米粗,頓筆收筆都有模有樣,真是名副其實的我練了十幾個橫書法家,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於是,我有些進步,只是頓筆的時候不太熟,我們雖然對毛筆字了解的少,但是只要天天認真地練,我想不管成績有多麼地差,只用用心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俗話說的好,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無論在何時何處,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只要下功,就會有收獲。
『柒』 寫毛筆的感受作文200字
漢字書法是一門獨特的藝術。古往今來,我國涌現出許多著名的書法家,他們的書法作品是藝術中的瑰寶。
現在已經有許多人在模仿他們的作品練習,當然我也不例外。
上個星期天,媽媽給我買了一本楷書字帖,讓我在家裡練字。字帖剛買回來時,我興趣十足,拿起筆在紙上寫了幾個字,歪歪扭扭、大小不一,一點也不好看。媽媽走過來,先都我握筆的姿勢:用食指和中指握緊筆桿,大拇指壓住筆桿前方,不讓毛筆從手中滑落,再用無名指小指向外頂以穩住筆桿。學著媽媽的樣子,我試了幾次,才算學會拿筆,感覺手還有點酸。「剛開始學,先練基本功,從橫和豎開始學吧」,媽媽說。我心裡一想,說:「練橫和豎也太簡單了吧。」然而等我開始寫時就沒有那麼容易了,寫毛筆字要講講究運筆和頓筆,我天生是個急性子,哪來這閑功夫,我在紙上飛筆速寫,一會兒便完成任務,媽媽語重心長地說道;「你這樣是練不成功的,干什麼事都圖快,敷衍了事,不動腦,不下苦功夫,難成大事。」我聽了媽媽的話,我靜下心來接著練起毛筆字來。可是每當我提起筆下筆字時,手就發抖,總是寫不好,看著我寫得橫和豎像一個個彎曲的小蜈蚣,我十分生氣,真是不想練了。這時,我想到了王曦之寫字連木頭都入了三分。我想我也決不能放棄,又專心致致地練起來。
從寫毛筆字我體會到:生活中做什麼事都要專心,要持之以恆。干什麼事就干好,不能放棄,這樣你就離成功的彼岸不遠了。我一定要堅持,堅持,再堅持!
『捌』 寫毛筆字 心得
答:
1、初學者學習顏體、柳體為佳,一是因為這兩個體是正楷的,二則兩個體本身就是書法中的精品(顏筋柳骨)。
2、楷:選顏體、柳體,即:顏真卿、柳公權。
行:選王羲之的,蘭亭序最佳。
草:選張旭、懷素。(號稱「顛張醉素」)
3、只要堅持認真練習,一般練一個多月就能感覺出效果。(毅力很重要)
4、初學最好選硬毫,因為硬毫挺實,(軟毫太軟,等有功力的時候再使用也不遲,另外軟毫適合寫隸書)。
5、寫的字長寬在5厘米以內,不要太大。
6、紙不是隨意的。初學者最好使用廢報紙,一則吸墨,二則經濟。 等你練好了再用宣紙也不遲。
(這是我的個人意見,同時我的知識有限,不足之處請批評)
補充:顏體特點敦實,柳體特點方正,趙體圓潤,歐體險峻深沉.
筆有「四德」,即「尖、齊、圓、健」,下面逐一介紹:
尖:指筆毫聚攏時,末端要尖瑞。筆尖則寫字鋒棱易出,較易傳神。作家常以「禿筆稱自己的筆,但筆不尖則成禿筆,做書神彩頓失。
選購新筆時,毫毛有膠聚合,很容易分辨。在檢查舊筆時,先將筆潤濕,毫毛聚攏,便可分辨尖禿。
齊:指筆尖潤開壓平後,毫尖平齊。毫若齊則壓平時長短相等,中無空隙,運筆時「萬毫齊力」。因為需把筆完全潤開,選購時就較無法檢查這一點。
圓:指筆毫圓滿如棗核之形,就是毫毛充足的意思。如毫毛充足則書寫時筆力完足,反之則身瘦,缺乏筆力。筆鋒圓滿,運筆自能圓轉如意。 選購時,毫毛有膠聚攏,是不是圓滿,仔細看看就知道了。
健:即筆腰彈力;將筆毫重壓後提起,隨即恢復原狀。筆有彈力,則能運用自如;一般而言,兔毫、狼毫彈力較羊毫強,書亦堅挺峻拔。
關於這點,潤開後將筆重按再提起,鋒直則健。
四德指的是筆本身的功能,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也。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殺雞焉用牛刀了。
『玖』 毛筆的寓意
請看網路對毛筆的解釋:毛筆(Chinese brush,writing brush),是一種源於中國的傳統書寫內工具,也逐漸成為容傳統繪畫工具。毛筆是漢族人民在生產實踐中發明的。隨著人類社會的不斷發展,勤勞智慧的漢民族又不斷地總結經驗,存其精華,棄其糟粕,勇於探索,敢於創新。幾千年以來,它為創造漢族民族光輝燦爛的文化,為促進漢民族與世界各族的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毛筆是漢民族對世界藝術寶庫提供的一件珍寶。
『拾』 練毛筆字的心境的句子
1、只見他行雲流水,落筆如雲煙,一氣呵成。
2、他不愧是書法大家,筆走龍蛇,頃刻間就完成了一幅作品。
3、觀其色,其形,其濃淡枯濕,其斷連輾轉,粗細藏露皆變數無窮,氣象萬千。
4、一筆而下,觀之若脫韁駿馬騰空而來絕塵而去;又如蛟龍飛天流轉騰挪,來自空無,又歸於虛曠,這近乎癲狂的原始的生命力的沖動中包孕了天地乾坤的靈氣。
5、老師的字,朴實無華而兼納乾坤。
6、面前的這幅書法,筆走龍蛇,鐵劃銀鉤。
7、他的字張揚跋扈,絲毫不受束縛,甚至整行一筆而下,有如神仙般的縱逸,來去無蹤。
8、時時只見龍蛇走,左盤右蹙旭驚電。
9、他行筆迅捷,用筆有力,發力沉重。
10、他結字造型或倚或正,或重或輕,有「來如雷霆收震怒」之美。
拓展資料:
毛筆字是指按傳統法度書寫的字,而不是用毛筆隨意寫出的字。書法是線條造型藝術。所謂毛筆筆法主要的就是怎樣創造理想線條的用筆方法。
毛筆作為一種書寫工具,其歷史非常久遠,早在新石器時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毛筆描繪的痕跡。雖然西周以前迄今尚未見有毛筆的實物,但從史前的彩陶花紋、商代的甲骨文等上可覓到些許用筆的跡象。東周的竹木簡、縑帛上已廣泛使用毛筆來書寫。由此可知毛筆起於殷商之前。
學寫字應先從楷書或隸書入手。掌握各種筆法後再學其它書體就有了基礎。臨帖是練好字的必需手段。不臨帖,全憑自己想法隨意寫,是上不了路子的。學寫毛筆字一定要有恆心與毅力,要持之以恆,戒驕戒躁,不能一曝十寒。常言說得好:「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