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發明欄
1. 中國文學獎主要有哪些,
1、茅盾文學獎(始於1981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四年頒發一次。茅盾文學獎是根據茅盾生前遺願,為鼓勵優秀長篇小說的創作、推動我國社會主義文學的發展而設立的。單項獎金為1萬元。
2、莊重文文學獎(始於1987年)
香港著名人士莊重文先生倡議出資,由中華文學基金會主辦的一項青年文學獎。主要用來獎勵在文學創作、文學評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年輕作家和優秀的青年文學刊物。現每兩年頒發一次。
3、曹禺戲劇文學獎(始於1994年)
專就劇本創作所進行的全國性評獎,代表了中國戲劇文學創作最高水準,其前身是中國戲劇家協會於1980年創辦的全國優秀劇本獎,1994年更名為曹禺戲劇文學獎,由中國文聯、中國戲劇家協會主辦。每年評選一次,每屆評出10個正式獎和10個提名獎。
4、魯迅文學獎(始於1995年)
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中國文壇最高榮譽之一。每兩年舉行一次(實際大約每三年一次)。設有中篇小說、短篇小說、報告文學、詩歌、散文雜文、文學理論評論、文學翻譯作品等七項獎項,每項可評5部作品。上一屆單項獎金均為2000元人民幣,今年這一屆均為一萬元。
(1)全國發明欄擴展閱讀
世界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首次頒獎時間為1901年,由瑞典文學院評定,根據瑞典化學家、發明家、軍工裝備製造商和硝酸甘油炸葯的發明者諾貝爾的遺囑設立。知名獲獎作品有:《百年孤獨》、《老人與海》,《局外人》、《荒原狼》等。
【普利策獎】-首次頒獎時間為1917年。該獎項根據美國報業巨頭約瑟夫-普利策的遺願設立。現在,不斷完善的評選制度已經使普利策獎成為全球性的一個獎項,被稱為「新聞界的諾貝爾獎」。知名作品有:《飄》、《殺死一隻知更鳥》、《純真年代》
2. 現代中國愛國事例
1、詹天佑為國不來計名與利源,著名工程師詹天佑,在國內一無資本、二無技術、三無人才的艱難局面面前,他以忘我的吃苦精神,只用了500萬元、4年時間就修成了外國人計劃需資900萬元、需時7年才能修完的京張鐵路。
2、華羅庚回國為國家效力,大數學家華羅庚,在「七·七」事變後,從生活待遇優厚的英國回到抗日烽火到處燃燒的祖國,不為金錢和學位,回國後積極參加抗日救國運動。
3、愛國英雄楊靖宇,楊靖宇21歲參加革命,1940初,他被日軍圍困,身負重傷,啃不動樹皮,只能將棉衣里的棉花和著冰雪吞下去充飢,日軍勸降不成,便放亂槍,年僅35歲的楊靖宇壯烈犧牲。
4、錢學森回國為國家做貢獻,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的成立使客居美國的錢學森心潮澎湃,10多年的辛勤准備,終於到了報效祖國的時候。他向夫人蔣英說:「祖國已經解放,我們該回去了。」
5、伍修權,1950年11月29日,安理會會議討論美國誣蔑中國的所謂「侵略朝鮮案」,南朝鮮的代表第一個發言。隨後蔣介石的代表蔣廷黻接著發言,這時伍修權為了伺機予以反擊,又坐回到了會議席上。
參展資料:
網路-詹天佑
網路-華羅庚
網路-錢學森
3. 中國現代名人有哪些
首先中國並沒有「數十億人口」,根據最新統計數字,中國香港人口743萬;中國澳門人口66.7萬人;中國台灣省人口2358萬人;中國大陸人口140005萬人。中國歷史上,也從未出現「數十億人口」的規模,解放前中國有四億五千萬人口;1950年達到5.44億人;1970年超過8億人口;1990年全國人口是11.55億;而2010年為13.41億人口。
年輕人對名人比較關注,中老年人對名人並不感冒,這主要是因為年輕人喜歡新鮮事物,而且沒有養家的煩惱,所以更容易關注此類事情,而中老年人更需要面對現實問題,所以對名人極少關注,這也是「名人」群體無法在中老年市場打開局面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