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一零
『壹』 0是誰發明的
個人見解:就0的概念最早提出來的是瑪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人發明的。
材料1.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它的發明與使用比亞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論點:這里提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了。
材料2. 「0」的發明和傳播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終於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在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0」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的最早的記載。
後來,這套數字元號傳到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人將這套數字介紹到歐洲。歐洲人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
之前歐洲人使用的是羅馬數字。當「0」傳到歐洲時,羅馬教皇認為「0」是「異端邪說」,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羅馬學者從一本天文書中見到了阿拉伯數字,對「0」的作用十分推崇,專門在他的日記本上記下了「0」在記數和運算中的優越性。後來,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說他玷污了上帝創造的神聖的數,將他逮捕入獄,還對他施行了拶刑。但迫害無法阻擋先進知識的傳播,「0」不僅在歐洲傳播開來,還迅速地傳遍了全世界。
它們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十三世紀。但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在《詩經》中,零的含義被解釋成為「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計數中把零作為「沒有」看待。中國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注《九章算術》時,已明確地將「0」作為數字了,使用過程中,開始用「口」表示,後來把方塊畫成圓圈。到了十三世紀,南宋數學家正式開始使用「0」這個符號。由此可見,中國是「0」的發源地。
論點:由此可知,最早提出的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
『貳』 誰發明創造了0-9數字元號
古印度人 古印度與古埃及、古巴比倫、中國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地域范圍包括今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印度是一個文化的大熔爐,這個國家獨特的歷史背景使得它包含了從遠古到現代、從西方到東方、從亞洲到歐洲等多種文化潮流。再加上它是一個由五大民族構成的國家,本身就像一個大大的文化博物館。首都新德里西岸的孟買是文化的中心。古印度雖然是一個多種姓的、歷史包袱較沉重的國家,但依然為世界文化留下了獨特風格的遺產。
『叄』 數字0是那個國家創造的
數字元號的起源
數學除了記數以外,還需要一套數學符號來表示數和數、數和形的相互關系。
數學符號的發明和使用比數字晚,但是數量多得多。現在常用的有200多個,初中數學書里 就不下20多種。它們都有一段有趣的經歷。
例如加號曾經有好幾種,現在通用"+"號。
"+"號是由拉丁文"et"("和"的意思)演變而來的。十六世紀,義大利科學家塔塔里亞用意 大利文"più"(加的意思)的第一個字母表示加,草為"μ"最後都變成了"+"號。
"-"號是從拉丁文"minus"("減"的意思)演變來的,簡寫m,再省略掉字母,就成了"-"了。
也有人說,賣酒的商人用"-"表示酒桶里的酒賣了多少。以後,當把新酒灌入大桶的時候, 就在"-"上加一豎,意思是把原線條勾銷,這樣就成了個"+"號。
到了十五世紀,德國數學家魏德美正式確定:"+"用作加號,"-"用作減號。
乘號曾經用過十幾種,現在通用兩種。一個是"×",最早是英國數學家奧屈特1631年提出 的;一個是"· ",最早是英國數學家赫銳奧特首創的。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認為:"×"號象拉 丁字母"X",加以反對,而贊成用"· "號。他自己還提出用"п"表示相乘。可是這個符號現在 應用到集合論中去了。
到了十八世紀,美國數學家歐德萊確定,把"×"作為乘號。他認為"×"是"+"斜起來寫,是 另一種表示增加的符號。
"÷"最初作為減號,在歐洲大陸長期流行。直到1631年英國數學家奧屈特用":"表示除或 比,另外有人用"-"(除線)表示除。後來瑞士數學家拉哈在他所著的《代數學》里,才根據群 眾創造,正式將"÷"作為除號。
平方根號曾經用拉丁文"Radix"(根)的首尾兩個字母合並起來表示,十七世紀初葉,法國 數學家笛卡兒在他的《幾何學》中,第一次用"√"表示根號。"r"是由拉丁字線"r"變,"--"是 括線。
十六世紀法國數學家維葉特用"="表示兩個量的差別。可是英國牛津大學數學、修辭學教授 列考爾德覺得:用兩條平行而又相等的直線來表示兩數相等是最合適不過的了,於是等於符號"="就從1540年開始使用起來。
1591年,法國數學家韋達在菱中大量使用這個符號,才逐漸為人們接受。十七世紀德國萊 布尼茨廣泛使用了"="號,他還在幾何學中用"∽"表示相似,用"≌"表示全等。
大於號"〉"和小於號"〈",是1631年英國著名代數學家赫銳奧特創用。至於≯""≮"、"≠"這三個符號的出現,是很晚很晚的事了。大括弧"{ }"和中括弧"[ ]"是代數創始人之一魏治德 創造的。
『肆』 0是誰發明的
個人見解:就0的概念最早提出來的是瑪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人發明的。
材料1.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它的發明與使用比亞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論點:這里提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了。
材料2. 「0」的發明和傳播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終於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在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0」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的最早的記載。
後來,這套數字元號傳到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人將這套數字介紹到歐洲。歐洲人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
之前歐洲人使用的是羅馬數字。當「0」傳到歐洲時,羅馬教皇認為「0」是「異端邪說」,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羅馬學者從一本天文書中見到了阿拉伯數字,對「0」的作用十分推崇,專門在他的日記本上記下了「0」在記數和運算中的優越性。後來,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說他玷污了上帝創造的神聖的數,將他逮捕入獄,還對他施行了拶刑。但迫害無法阻擋先進知識的傳播,「0」不僅在歐洲傳播開來,還迅速地傳遍了全世界。
它們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十三世紀。但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在《詩經》中,零的含義被解釋成為「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計數中把零作為「沒有」看待。中國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注《九章算術》時,已明確地將「0」作為數字了,使用過程中,開始用「口」表示,後來把方塊畫成圓圈。到了十三世紀,南宋數學家正式開始使用「0」這個符號。由此可見,中國是「0」的發源地。
論點:由此可知,最早提出的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
『伍』 創造101可以讀成創造一百零一嗎
一般不是這樣讀。
讀成:創造一零一。
『陸』 創造了包括"零"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從而使十進位法完善起來的是那國人
印度人發明了在內的9個數字元號,零用一個點代替.阿拉伯人完善了"零"在內的10個數字元號!
『柒』 是誰創造了0
個人見解:就0的概念最早提出來的是瑪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人發明的。
材料1. 據歷專史記載,瑪雅人有屬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它的發明與使用比亞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
『捌』 創造指令是/gamemode 1 生存指令是/gamemode 0 給別人自己弄是/op
在我的世界復(Minecraft)內,/gamemode 1可以制讓你改變為創造模式,但需要開啟作弊模式。
創造模式可以讓你瞬間破壞方塊,無限制的放置方塊,同時還有其它的模式,例如:/gamemode 0 將模式改變為生存模式,/gamemode 2 將模式改變為冒險模式,在1.8以上的版本內是無法破壞和放置任何方塊的。還有1.8版本才有的模式:/gamemode 3、/gamemode sp 將模式改變為觀察者模式,可以穿梭於方塊之間。
『玖』 當明星的團隊每天應該練什麼,我那一個團,想像創造一零一一樣出道
唱歌、跳舞
『拾』 數字0是誰發明的
個人見解:就的概念最早提出來的是瑪雅人,而真正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人發明的。
材料1. 據歷史記載,瑪雅人有一個被稱為「人類頭腦最光輝的產物」的數學體系,瑪雅人(或他們的歐梅克祖先)獨立發展了零的概念,它的發明與使用比亞非古文明中最早使用「零」的印度還要早一些,比歐洲人大約早了800年。 並且使用二十進制的數字系統;數字以點(・)代表1,橫棒(-)代表5。碑文顯示他們有時會用到到億。
論點:這里提的零並不是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但這應該是最早含有0的概念的數字了。
材料2. 「0」的發明和傳播
大約在公元前三世紀,古印度人終於完成了數字元號1到9的發明創造,但此時還沒有「0」。「0」的出現,是在1到9數字元號發明一千多年後的印度笈多王朝。剛出現時,它還不是用圓圈,而是用點來表示。至於何時由點轉為圓,具體時間已無從考證,但在公元876年,人們在印度的瓜廖爾地方發現了一塊刻有「270」這個數字的石碑。這也是人們發現的有關「0」的最早的記載。
後來,這套數字元號傳到阿拉伯,然後由阿拉伯人將這套數字介紹到歐洲。歐洲人誤認為是阿拉伯人發明的,所以稱它們為阿拉伯數字。
之前歐洲人使用的是羅馬數字。當「0」傳到歐洲時,羅馬教皇認為「0」是「異端邪說」,下令禁止使用。有一位羅馬學者從一本天文書中見到了阿拉伯數字,對「0」的作用十分推崇,專門在他的日記本上記下了「0」在記數和運算中的優越性。後來,這件事被教皇知道了,說他玷污了上帝創造的神聖的數,將他逮捕入獄,還對他施行了拶刑。但迫害無法阻擋先進知識的傳播,「0」不僅在歐洲傳播開來,還迅速地傳遍了全世界。
它們傳入中國的時間,大約在十三世紀。但據英國著名科學史專家李•約瑟博士的考證,「0」產生於中印文化,是中國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進了零的出現。印度是在中國籌算和位值制的影響下才創造「0」的。中國遠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期,就採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9)」等數字,明確地使用了十進位。在《詩經》中,零的含義被解釋成為「暴風雨末了的小雨滴」,計數中把零作為「沒有」看待。中國魏晉時期的數學家劉徽在注《九章算術》時,已明確地將「0」作為數字了,使用過程中,開始用「口」表示,後來把方塊畫成圓圈。到了十三世紀,南宋數學家正式開始使用「0」這個符號。由此可見,中國是「0」的發源地。
論點:由此可知,最早提出的我們所用的阿拉伯數字0是印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