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創造者
1. 贊美的話簡短精闢
1、謝謝您,領導!對於您教誨的苦心,我無比感激,並將銘記於心!踏遍心田的回每一角,踩透答心靈的每一寸,滿是對您的敬意。沒有您的慷慨奉獻,哪有我收獲的今天。
2、我也許不是您最出色的員工,而您卻是我最崇敬的領導!
3、人生旅程上,您豐富我的心靈,開發我的智力,為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謝謝您,領導!對於您教誨的苦心,我無比感激,並將銘記於心!
4、領導,你的關懷,在我生活里就像一盞燈,照亮了我的心靈,使我的生命有了光彩!
5、領導,你是我見過最美麗的樹葉,讓我的森林為你凋謝;你像一首旋律讓我的生命多和諧,我只能用小小聲音說感謝,小到只有你能了解!
6、老大,多謝你給我這樣的合作機會,這個小組因為有你所以空前的團結,你的堅定和鼓舞給了我們莫大的支持。謝謝你!
7、踏遍心田的每一角,踩透心靈的每一寸,滿是對您的敬意。沒有您的慷慨奉獻,哪有我收獲的今天。十二萬分地感謝您,敬愛的領導。
2. 王一博都主持過哪些節目
他主持《天天向上》還有《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
一檔節目的主持人,特別是一檔大熱節目的主持人,對於一個明星或者一個藝人,在初期能夠受到大家廣泛的關注,本身來講絕對是一件好事。那之後該如何發展,是進還是退,還是有更多的選擇,這基本上遵循著娛樂圈中那個原則,就是小紅靠捧,大紅靠命。
希望王一博不要失去初心,繼續在節目里做真實的的自己,千萬不要因為別人的話語而刻意地表達自己,我們也希望這個大男孩發展得越來越好的。
大家覺得呢?
3. 電影《大話西遊》為什麼被評為經典
一、大膽改編西遊題材
我們都知道《西遊記》作為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國人民最喜歡的一個,已經被無數人翻拍成影視,甚至以往每一年都會有一部西遊的作品。但很多作品都在西遊基礎上稍作修改,沒有展現出自己的特色,而周星馳真正做到了。在《大話西遊》里劇情和西遊正統劇情基本不差邊,它主要講述孫悟空轉世成人的故事,因為不喜歡啰嗦的唐僧而反叛,最後在人世間頓悟重新皈依我佛的故事。《大話西遊》改編非常大,孫悟空轉世會成人,唐僧非常啰嗦,八戒和沙僧基本全程打醬油。最重要的是《大話西遊》大膽地為孫悟空這個英雄引入了感情線,讓孫悟空這個形象更加貼近人。
二、周星馳個人喜劇的展現
《大話西遊》是周星馳導演的作品,它本身就非常具有周星馳個人的特色。周星馳喜歡「小人物」成長的路線,而在《大話西遊》里孫悟空的轉世至尊寶就是一個非常小的山賊,如果不是春十三娘的到來,他仍舊以一個小小的山賊為生。《大話西遊》也是周星馳「無厘頭」喜劇的巔峰,裡面劇情地跌宕起伏,總不經意給你帶來笑點。但周星馳自己的作品從來都是「樂極生悲」,在最後至尊寶為了拯救愛人不得不變成孫悟空,而代價則是不能再談情說愛,尤其是最後孤獨離去的樣子讓人心生悲傷。周星馳也曾說過其實他拍得很多都是悲劇,只是大家都以為是喜劇。
三、塑造最人性的孫悟空
很多朋友說六小齡童版的孫悟空最有人性,小編覺得六小齡童的孫悟空有靈性,但卻沒有周星馳版孫悟空通人性。我們知道人性無外乎親情和愛情,並且《西遊記》原著里孫悟空也是有婚娶的,對女人並不是那麼懵懂。周星馳的孫悟空因為轉世經歷成人,和蜘蛛精以及紫霞仙子相愛過,所以更具有人的一面。而人往往是經歷了人世間的情感才會真的頓悟,這也很合理解釋孫悟空從反叛唐僧到願意保護唐僧。最後孫悟空看著至尊寶和紫霞相擁離去,正是他人性最大的升華,他成為了一個肩負重擔而放下個人情感的英雄。
四、經典台詞無數
《大話西遊》能成為經典的一大因素是因為它的台詞實在太經典了,尤其是「曾經有一份真誠愛情擺在我的面前,但是我沒有珍惜,等到了失去的時候才後悔莫及,塵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如果上天可以給我一個機會,再來一次的話,我會對那個女孩子說我愛你。如果非要把這份愛加上一個期限,我希望是一萬年」這一句,在電影中重復了兩次,在第二次時令無數人感動和記住了它。並且《大話西遊》的台詞放在今天依舊不過時,是很多人平時總喜歡脫口而出的句子,甚至有些台詞已經成為如今戀人間最美好的情話。
五、劇情貼近年輕人的經歷
《大話西遊》之所以能在網路上重新崛起,很多因素是因為受到了無數年輕人的喜愛和推崇。那麼為什麼《大話西遊》這么受年輕人喜愛呢?一方面因為題材魔幻又穿越,非常新鮮,另一方面就是劇情非常貼近年輕人。《大話西遊》里的至尊寶何嘗不是一個普通年輕人,但是他遇到了愛情開始明白自己的追求,甚至為了愛變成無所不能的英雄,但是條件是要放棄自己的愛。現在很多人都喜歡說「帶上金箍就不能愛你,不戴金箍卻不能拯救你」,很多年輕人也是,遇到最愛的人時卻正在事業最艱難的時候,因為事業沒法投入愛情,但如果放棄事業最後也得不到愛人。
4. 一位優秀的演講者應當具備的素質有哪些
演講是指演講者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環境中,以有聲語言為主要手段向公眾就某一問題或事件發表自己的觀點。演講在實質上是一種宣傳活動,其最終目的是說服、教育、感召和激勵廣大聽眾。演講的過程就是演講者以自身的「演」和「講」使聽眾產生與自己的期望相一致的態度轉變的過程。無疑,演講者的素質是演講成功的決定因素。演講者的思想品德、文化涵養等對演講的效果有著莫大的影響。那麼,成功的演講對演講者的心理素質有哪些要求呢?本文將從心理學的「知、情、意」三大心理過程來分析演講者應具備的心理素質結構,相信這對演講者完善自身的素質結構會有所啟發。
首先,從「知」即認識過程來看,演講者應當具備以下心理素質。
1、豐富的想像力。在撰寫演講稿和試講的准備階段,演講者在進行思維和記憶活動時,若能同時對演講時的情景(如聽眾的反應、場上的氣氛等)進行一定的想像,並據此進行調整(如設計不同的開場白),不但有助於提高講稿的質量,而且可使演講更加貼近現場氣氛。很多成功的演講者在演講的准備階段都善於對實際演講的情景進行大膽想像,有一些演講者在演講過程中表現出來的「急智」實際上不是急中生智而是事先設想到某一情況的結果。
2、良好的記憶品質。演講者對所講的內容必須瞭然在胸,這是人所共知的常識。對講稿的熟悉是增強演講效果的基本條件,但是記住要講的內容不等於背誦講稿。如果把演講視為背誦講稿,就等於對聽眾的反應視而不見,而且一個常見的惡果是過分依賴講稿,當演講者突然忘記內容時頭腦將一片空白。英國前首相丘吉爾在年輕時就曾因為在英國國會之前大背演講詞而使自己陷入困境。記住演講內容的技巧是把稿子由始至終按邏輯思路整理出一條線索,如開頭,要表達的主要意思,結尾,而對一些細節是無須強記的。只記住要點留下一定的空間在實際演講時再作發揮,這樣才能迫使演講者一邊講一邊思考,而只有這樣才像是在「講」而不是在「背」。此外,還要求演講者有以下良好的記憶品質:精確性———不會張冠李戴;持久性———不是一記就忘;准備性———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及時把各種有用的信息提取出來。
3、良好的思維品質。思維能力是人類最重要的認識能力,也是人的智力的核心。「言為心聲」,演講的內容就是演講者對問題思考的結果。演講者能否以理服人受制於其思維品質的優劣。作為演講者的良好思維品質主要包括:思路清晰、邏輯嚴密,讓人聽後不會覺得前後矛盾;有一定的獨立性和靈活性,特別是在同一主題的演講中,獨到的思維角度將給入耳目一新的感覺,能很好地吸引聽眾的注意力,思維的靈活性與獨立性密切相關,表現為善於從不同角度立論,對能說明論點的例子達到信手拈來般的嫻熟,在論證手段上不拘一格;同時良好的思維品質還表現為思維活動迅速正確,能機智處理各種發生在演講過程中的偶發事件。女作家諶容在美國某大學演講時,在場聽眾向她提出了一個挑釁性的問題:「聽說你至今還不是中共黨員,請問您對中國共產黨的私人感情如何?」諶容機敏地回答道:「你的信息很准確,我確實還不是中國共產黨員。但是我的丈夫是個老共產黨員,而我同他共同生活了幾十年尚無離婚的跡象,可見我對中國共產黨的感情有多麼深。」這一席話語驚四座,體現了諶容良好的思維品質和雍容大度。(人際心理http://www.gaoyn.com)
4、敏銳的觀察力。成功的演講離不開對聽眾心理的洞察,這是對演講者觀察力的考驗。演講者在撰寫講稿時,首先做的就是要了解所要面對的聽眾有什麼心理特點和哪些共同的需要和興趣,這要靠平時的觀察積累。曲嘯同志生前曾到過沈陽大北監獄給罪犯作演講,其內容是讓罪犯認罪伏法接受改造。在演講開始的稱呼上曲嘯考慮到犯罪的人最討厭「罪犯」這個稱謂,經過一番苦心思考,他用了這樣的一個稱呼:「觸犯了國家法律的年輕的朋友們」。可以想像這一稱呼對罪犯們來說是多麼親切,「親其師而後信其道」,接下來的演講自然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此外,在進行現場演講時,演講者還要細心觀察聽眾的反應。那種把演講理解為是演講者在唱獨角戲的觀點是大錯特錯的。演講與上課一樣,是雙方互動交流的過程。一個有經驗的演講者不但能意識到自己是主角,而且也一定認識到在演講過程中應時時注意到聽眾的反應。聽眾的反應是演講者調整演講內容和策略的依據,也是評價演講成敗的最重要指標。
其次,從「情」即情感過程來看,演講者應當具備以下素質。
1、高尚的情操。雖然說高尚的情操不是由一次演講就可以觀察得出的,但是高尚的情操作為個人人格魅力的表現,必將在演講活動中投射出來。聽眾可以從演講的內容和演講者的精神面貌領略到演講者的思想境界。演講者的高尚情操既可保證演講內容的思想性,又可使聽眾對演講者產生敬佩之情,從而產生情感的「泛化」,對演講的內容變得容易接受。演講者的高尚情操要體現在一個「愛」字上:愛生活,愛生命,愛周圍的人,同時也愛自己,時時以肯定和悅納的目光看待一切事物。「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演講的目的即是說服和影響他人,故可以說「沒有愛就沒有演講」,只有把聽眾視為朋友和知音,演講者與聽眾之間才會產生同悲共喜的效果。此外,高尚健康的情感還要求演講者具有幽默感,即善於用詼諧的語言表達情感。列寧就曾指出過幽默是一種優美的健康的品質。在演講中運用幽默,不但可以增加生動性,而且有時還起到緩和氣氛的作用。如美國著名的黑人律師約翰羅克曾在其《要求解放黑人奴隸的演說》中,設計了這樣的開場白:「女士們,先生們,———我到這里來,與其說是發表講話,還不如說是給這一場合增添一點顏色。」這是幽默的最高境界,既有趣可笑又有深刻的含義。
2、對演講的內容充滿激情。著名演講家艾伯特·胡巴德魯說:「在演講中贏取觀眾信任的,是演講的態度而不是講稿的內容。」演講者在演講時表現出來的激情對演講的成功起著關鍵性的作用,尤其在「風暴演講」這一靠激情震撼聽眾的演講法中。這首先是因為演講者對演講的熱情將對他自身的行為產生巨人的動力作用,可以讓演講者完全投入到演講當中;另一方面是因為演講者一走上台便成為全場注目的焦點,此刻聽眾的情緒盡握手中,由於情感具有感染功能,因此演講者的感情投入是帶動全場氣氛的關鍵一環。聞一多先生的《最後一次演講》之所以吸引鼓動人,正是因為他把自己燃燒的情感、火熱的激情訴諸演講當中。一提起馬丁·路德·金《我有一個夢想》的著名演說,人們頭腦中浮現的也首先是演講者那感情熾熱、激情澎湃的面容。
3、善於運用各種表情手段。演講者要讓聽眾了解自己的思想,與自己的情感產生共鳴,除了利用語言這一手段之外,還要善於運用各種表情手段。人的表情有三種: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言語表情。這三種表情在人際溝通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面部表情來說,應做到順乎自然而富於變化,一顰一笑、一蹙一情,都能和演講的內容和拍,尤其要注意發揮眼睛的作用,做到能用眼睛說話。從身段表情來說,主要應做到能配合演講的內容運用各種手勢動作,這首先要了解各種手勢的作用。一般來說,自然而平穩的手勢可助演講者平靜地說明問題,急劇而有力的手勢可助演講者升華感情,穩妥而含蓄的手勢可助演講者表明心跡。言語表情主要是指語調的高低、語速的快慢,聲音是演講者與聽眾的媒介,演講者要善於結合演講內容和聽眾的反應,讓感情決定聲音的變化起伏,達到「以情托聲」的目的並緊緊吸引住聽眾的注意力。
最後,從「意」即意志過程來說,成功的演講要求演講者有良好的意志品質。
這是因為演講作為一種相對高強度的活動,其實質是一種意志行動。意志的良好品質包括:自覺性、自製力、果斷性和堅持性。可以說這四種品質對完成一次成功的演講都是必須的。演講者對演講的目的有著深刻的認識,這是自覺性的表現;為了達到目的主動克服各種內部和外部困難,如抵制無關刺激的干擾,調節自己的情緒服從演講的需要,機智處理演講過程中的突發事件,這是自製力、果斷性和堅持性的集中表現。演講者要有較高的情商———對聽眾和自身的情緒狀態能及時適當地把握並能施以有效的調控,使演講朝著自己期望的方向順利進行。一個情商高的人其實就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
以上從知、情、意三方面說明了演講者必備的心理素質結構。在實際生活中,這三個心理過程是渾然一體互相滲透的,演講者在加強自己某一方面的心理素質時,無形中對其它心理素質也會起到促進作用。如要做到演講時飽含激情,需要一定的想像,也離不開意志的參與。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演講成功的基礎,而心理素質的完善主要靠後天的磨練。沒有人生來就是演講家,從古希臘的德摩斯梯尼到前文提到的丘吉爾,及至我們熟知的一些演講家,他們的經歷都告訴我們,只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和有計劃的訓練,獲得成功的演講並非難事。演講是一個人的知識才華和心理素質的大展現,而知識是經過後天的積累而後淵博起來的,心理素質更是在實踐鍛煉中才能得到完善。所以,要成為一個成功的演講者,還需要具備「自信」這一性格特徵:相信你自己,只要有心,並練之有法,你一定會做得更好!
5. 說明時間過得快的好句
1、指縫很寬,時間太瘦,悄悄從指縫間溜走。
2、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3、時間是一個偉大的作者,它會給每個人寫出完美的結局來。
4、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5、辛勤的蜜蜂永沒有時間的悲哀。
7、時間是世界上一切成就的土壤。時間給空想者痛苦,給創造者幸福。
8、在所有的批評中,最偉大、最正確、最天才的是時間。
9、時間是偉大的導師。
10、時間就是能力等等發展的地盤。
11、天可補,海可填,南山可移。日月既往,不可復追。
12、忘掉今天的人將被明天忘掉。
1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14、沒有方法能使時釧為我敲已過去了的鍾點。
16、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過隙,忽然而已。
17、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來老將至。朝看水東流,暮看日西墜。百年明日能幾何,請君聽我明日歌。
18、我們看到的,都只是過去,只是這個過去,離我們很近很近而已。
19、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若言姑待明朝至,明朝又有明朝事。為君聊賦今日詩,努力請從今日始。
20、時間最不偏私,給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時;時間也是偏私,給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時。
6. 《海賊王》擁有眾多強者的東海,出現了哪些人物
要說東海是整體實力最弱的海域,那也只是從海賊數據方面來看的,有的強者並不是海賊,而且年輕一代還沒有成長起來。東海走的可是精英路線,海賊王羅傑誕生的海域,豈是那麼簡單的。今天就來看看,來自東海的10大強者。
路飛
要說東海的強者,怎麼能少了我們的主角路飛呢?從一個只會使用蠻力的小朋友,成長為海上的第五皇,伴隨了我們整個的青春。每次路飛全力挑戰的,都是遠比自己強大的對手,在普通人看來,勝利的機會非常渺茫。可是結果卻總是在人們的意料之外,路飛不斷地超越自我,創造者一個又一個的奇跡,追逐著成為海賊王的夢想,最終成為一個巔峰強者。
7. 《童年》手抄報資料 內容 可以寫些什麼(高爾基) 求一些作者簡介 主要內容 創作背景 精彩片段(短一些)
《童年》是蘇聯作家馬克西姆·高爾基以自身經歷為原型創作的自傳體小說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其他兩部分別為《在人間》、《我的大學》)。
該作講述了阿廖沙(高爾基的乳名)三歲到十歲這一時期的童年生活,生動地再現了19世紀七八十年代沙俄下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寫出了高爾基對苦難的認識,對社會人生的獨特見解,字里行間涌動著一股生生不息的熱望與堅強。
內容簡介
阿廖沙三歲時,失去了父親,母親瓦爾瓦拉把他寄養在外祖父卡什林家。外祖父家住在尼日尼——諾弗哥羅德城。外祖父年輕時,是一個纖夫,後來開染坊,成了小業主。阿廖沙來到外祖父家時,外祖父家業已經開始衰落,由於家業不景氣,外祖父變得也愈加專橫暴躁。阿廖沙的兩個舅舅米哈伊爾和雅科夫為了分家和侵吞阿廖沙母親的嫁妝而不斷地爭吵、斗毆。在這個家庭里,阿廖沙看到人與人之間彌漫著仇恨之霧,連小孩也為這種氣氛所毒害。阿廖沙一進外祖父家就不喜歡外祖父,害怕他,感到他的眼裡含著敵意。一天,他出於好奇,又受表哥慫恿,把一塊白桌布投進染缸里染成了藍色,結果被外祖父打得失去了知覺,並害了一場大病。從此,阿廖沙就開始懷著不安的心情觀察周圍的人們,不論是對自己的,還是別人的屈辱和痛苦,都感到難以忍受。他的母親由於不堪忍受這種生活,便丟下了他,離開了這個家庭。但在這個污濁的環境里,也還有另外一種人,另外一種生活。這里有樂觀、純朴的小茨岡,正直的老工人葛利高里。每逢節日的晚上,雅科夫就會彈吉他,奏出動人心弦的曲調。小茨岡跳著民間舞,猶如恢復了青春。這一切使阿廖沙既感到歡樂又感到憂愁。在這些人當中,外祖母給阿廖沙的影響是最深的。外祖母為人善良公正,熱愛生活,相信善總會戰勝惡。她知道很多優美的民間故事,那些故事都是憐憫窮人和弱者,歌頌正義和光明的。她信仰的上帝也是可親可愛,與人為善的。而外祖父的上帝則與之相反,它不愛人,總是尋找人的罪惡,懲罰人。
童年
後來,外祖父遷居到卡那特街,招了兩個房客。一個是進步的知識分子,綽號叫「好事情」,他是阿廖沙所遇到的第一個優秀人物,他給阿廖沙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另一個是搶劫教堂後偽裝成車夫的彼得,他的殘忍和奴隸習氣引起了阿廖沙的反感。
母親在一天早晨突然回來了,她的變化使阿廖沙心裡感到十分沉痛。開始,她教阿廖沙認字讀書,但是,生活的折磨使她漸漸地變得漫不經心,經常發脾氣,愁眉不展。後來母親的再婚,使得阿廖沙對周圍的一切都失去了興趣,竭力避開大人,想一個人單獨生活。就這樣經過了一個夏天思考之後,他終於增強了力量和信心。
母親婚後生活是不幸福的,她經常挨後父打。貧困和疾病,吞蝕著她的美麗。由於她心境不好對阿廖沙常常表現出冷酷和不公平。
阿廖沙在家中感受不到溫暖,在學校也受歧視和刁難。因此,在阿廖沙的心靈中,「愛」的情感漸漸被對一切的恨所代替。由於和後父不合,阿廖沙又回到外祖父家中,這時外祖父已經全面破產!他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苦。為了糊口阿廖沙放學後同鄰居的孩子們合夥揀破爛賣。同時,也感受到了友誼和同情。但這也招致學校的非難。他以優異的成績讀完了三年級,就永遠地離開了學校課堂。
這時候阿廖沙母親逝世,他埋葬了母親以後,不久便到「人間」去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