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發明人
不可以的,地方只是產權局不能申請專利,你需要去國家知識產權局。
專利申請流程很復雜內,周期較長,見容下表
下面是申請文件清單
1、必要文件
1)發明專利請求書;
包括:發明人姓名、第一發明人身份證號碼;申請人為個人時的姓名、身份證號碼、住址、聯系電話和聯系郵箱;申請人為單位時的單位名稱、法人代碼、經營地址、聯系電話和聯系郵箱等信息;
2)說明書摘要;
3)權利要求書;
4)說明書;
2、選擇提供
1)說明書附圖;
2)摘要附圖;
3)費用減緩請求書及證明;
4)實質審查請求書;
5)專利代理委託書。
內容來自小象知產,另外你也可以考慮去小象吧,線上平台,在家就可以做
㈡ 天水市葯物專利申請流程
天水市申請專利的最佳步驟: 1。申請專利是一種法律程序,申請專利的發明人要想快而穩妥地獲得專利權,取得法律上的保護,可委託專利事務所的專利代理人為你提供法律和技術上的幫助,發明人一旦與專利代理人建立委找代理關系,專利代理人則是你的技術顧問和專利律師。 2。發明人與專利代理人建立代理委託關系後,應按照代理人的要求提供撰寫專利文件所必須的詳細技術資料;詳細技術資料包括發明創造的目的、新舊技術對比、主要技術特徵及實施發明創造目的的具體方案,以及能說明發明創造目的的圖紙等。 3.。如發明人不會制圖或不能提供必須的詳細技術資料,可直接向專利代理人口述,專利代理人可根據發明人的發明意圖為你完成專利申請的全過程,直到獲得專利權4.。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申請專利的程序 委託專利代理機構申請專利一般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一、咨詢: 1、 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是否屬於可以申請專利的內容; 2、確定發明創造的內容可以申請哪一種專利類型(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 二、簽定代理委託協議 此時簽定代理協議的目的是為了明確申請人和專利代理機構之間的權利和義務,主要是約束專利代理人對申請人的發明創造內容負有保密的義務。 三、技術交底 1、申請人向專利代理人提供有關發明創造的背景資料或委託檢索有關內容; 2、申請人詳細介紹發明創造的內容,幫助專利代理人充分理解發明創造的內容。 四、確定申請方案 1。代理人在對發明創造的理解基礎上,會對專利申請的前景做出初步的判斷,對專利授權可能性很小的申請將建議申請人撤回,此時代理機構將會收取少量咨詢費,大部分申請代理費用將返還申請人。 2.。若專利授權前景較大,專利代理人將提出明確的申請方案、保護的范圍和內容,在徵得申請人同意的條件下開始准備正式的申請工作。 五、准備申請文件 1、撰寫專利申請文件; 2、製作申請書文件; 3、提交專利申請並獲取專利申請號。 六、審查 中國專利局會對專利申請文件進行審查,在審查過程中專利代理人會進行專利補正、意見陳述、答辯、變更等工作。如有需要,申請人應該配合專利代理人完成以上工作 七、審查結論 中國專利局根據審查情況將會作出授權或駁回審查結論,這一過程的時間一般為:外觀設計6個月左右,實用新型10-12個月左右,發明專利2-97年。 八、辦理專利登記手續或復審請求: 如果專利申請被授權,則根據專利授權通知書的要求辦理登記手續,領取專利證書。 如果專利申請被駁回,則根據具體的情況確定是否提出復審請求。 至此,專利申請過程即結束詳情咨詢 北京中聖暉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㈢ 中國四大發明中
中國四大發明:造紙求、印刷術、指南針、火葯。
㈣ 十二生肖中的動物各怎麼讀
十二生肖的讀音為:
1、Zǐ (子)Shǔ (鼠 )
2 、Chǒu(丑) Niú (牛)
3、Yín (寅)Hǔ(虎)
4、Mǎo(卯) Tù (兔)
5、Chén (辰)Lónɡ (龍)
6、Sì( 巳) Shé(蛇)
7、Wǔ (午)Mǎ (馬)
8、Wèi(未) Yánɡ (羊)
9、Shēn (申)Hóu(猴)
10、Yǒu(酉) Jī (雞)
11、Xū(戌) Gǒu (狗)
12、Hài (亥)Zhū(豬)
(4)天水發明人擴展閱讀:
關於十二生肖的由來:
歷史上的記載是:我國自帝舜時代就開始使用天干十個符號和地支十二個符號相配合的「干支紀年法」。
十二生肖最早見於世界上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詩經·小雅·車攻》曰:「吉日庚午,既差我馬 」。又見於《禮記·月令·季冬》:「出土牛,以送寒氣」。
十二生肖之說,究竟產生於何時?有史料雲:它最晚應形成於漢代。其依據是東漢王充《論衡·物勢篇》雲:「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
又雲:「午,馬也。子,鼠也。酉,雞也。……申,猴也」。共提出十一種生肖名。加上東漢趙曄《吳越春秋》中有「吳在辰,其位龍」。恰好補上了「辰龍」,而成全了十二生肖。可見在東漢十二生肖已經形成。至於十二生肖的使用,至少在南北朝時代就已經出現。
十二生肖的來歷與傳說從文獻記載來看,黃帝時代就有十二地支,它跟白羊、金牛、雙子、巨蟹等十二星座有關[此處有誤,據考證,十二星座最早於唐朝傳入中國,有敦煌壁畫為證;至宋代方流傳在宮廷和知識分子之間。
見新版《中國古代文化常識》。最早的十二地支、十二星座都代表著每年十二個不同的月令、節令。殷商時期發明了甲、乙、丙、丁等十個計算與記載數目的文字,後來研究命理的人把它稱為天干,並使之與地支結合運用,如甲子、乙丑等,用於計年、月、日、時。
相傳以十二種動物取代十二地支,來代表十二個月令,是漢朝東方朔的傑作。有明確記載的是東漢王充所寫《論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種動物的名稱。用十二生肖來計年,也起於東漢。清朝趙翼所著《陔余從考》也指出這一史實。
至於為什麼要選定十二種動物作標志,最早可能與圖騰有關。古代各部落都選一種特別懼怕或特別喜愛的動物,以其圖案作為本部落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