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飲發明者
Ⅰ 冰激凌是誰發明的呢
中國人
早在3000多年前,聰明的中國人就已經利用天然冰在夏天消署。周朝的時候內,政府里有專門容負責取冰、用冰的官員——「凌人」。唐朝時,京城長安出現了專門靠冰發財的商人。一本叫《杜陽雜俎》的書里,詳細記載了當時製造冷飲的方法。到了宋朝,冷飲的品種很多,比如「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等。這時還出現了果汁摻奶汁,再放上冰塊製成的冷飲佳品。元世祖忽必烈時,政府開始了冰激凌的生產。為了保守製作工藝的秘密,王室以外的人禁止製造冰激凌。馬可·波羅千方百計得到了製造冰激凌等冷飲的工藝方法,並將它帶回義大利,隨後傳到英法等國。14世紀初期,歐洲也出現了雪糕等冷飲。
Ⅱ 冰淇淋是哪國人發明的
冰淇淋的起源 最早冰製冷飲起源於中國,那時帝王們為了消暑,讓奴隸們在冬天把冰取來,貯存在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享用。大約到了唐朝末期,人們在生產火葯時開采出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從此人們可以在夏天製冰了。以後逐漸出現了做買賣的人,他們把糖加到冰里吸引顧客。到了宋代,市場上冷食的花樣就多起來了,商人們還在裡面加上水果或果汁。元代的商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已是十分相似了。
製造冰淇淋的方法直到13世紀才被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帶到義大利。後來義大利有一個叫夏爾信的人,在馬可·波羅帶回的配方中加入了桔子汁、檸檬汁等,被稱為「夏爾信」飲料。
1553年,法國的國王亨利二世結婚的時候,從義大利請來了一個會做冰淇淋的廚師,他花樣翻新的奶油冰淇淋使法國人大開眼界。後來,一個有膽量的義大利人把冰淇淋的配方傳到了法國。1560年,法國卡特琳皇後的一個私人廚師,為了給這位皇後換口味,發明了一種半固體狀的冰淇淋,他把奶油、牛奶、香料摻進去再刻上花紋,使冰淇淋更加色澤鮮艷、美味可口。以後冰淇淋的種類越來越多,成為大家所喜歡的一種食品。
冰淇淋,國人總認為它是「外來品」,其實,最早的冰製冷飲卻起源於中國。當時,帝王們為了消暑,把冬天的冰貯存在地窖里,到了盛夏再拿出來享用。大約在唐朝末年,人們在生產火葯時,使用大量硝石,發現硝石溶於水時會吸收大量的熱,可使水降溫到結冰。於是國人在夏季也可以製冰了,當時在蓮子綠豆湯或薄荷百合湯中放入冰粒是很流行的飲品。到元代,聰明的商人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出售,這和現代的冰淇淋已經很近似了。
1533年馬可波羅將這種冰淇淋的配方帶回義大利,歐洲人才有機會嘗到冰淇淋。當時的冰淇淋是昂貴的奢侈品。1560年,法國卡特琳皇後的私人廚師發明了以牛奶、冷凍水果、新鮮蛋黃、脂肪為主料的半固體狀冰淇淋並刻上花紋,使冰淇淋更加色澤鮮艷而且美味可口,才逐漸發展為現在我們食用的冰淇淋。在大廚眼裡,入口綿密、內容扎實、香味十足、滑不膩口,尤其是接觸空氣後不會太快溶解是一個好冰淇淋的標准。
如今,市場上的冰淇淋不但品牌繁多而且種類也更是日新月異。從幾角錢的到幾十元甚至上百元的,從清爽水冰型的到濃重奶油型的,香香、甜甜、滑滑、嫩嫩的冰淇淋不僅再是人們祛暑降溫的甜品,而且為人們增添了許多品嘗的樂趣,特別是那些造型別致的冰淇淋更是孩子們四季的最愛。在西方國家,冰淇淋是家庭餐桌必備的食品。
蛋卷冰淇淋的來歷
1904年,大馬士革的糕餅商哈姆威,在這個博覽會上出售一種薄波斯蛋奶烘餅。在他附近的一個攤子上,有一個用小碟子盛賣冰冰的。由於這一天生意特別好,冰淇淋的賣主碟子用完了。哈姆威看到這種情況,就拿出一塊熱乎乎的蛋奶餅,捲成錐形。待錐形蛋奶餅涼了以後,哈姆威就舀起一勺冰淇淋啪地扣在錐餅里,還美其名曰:世界博覽會三角包——後人稱之為「蛋卷冰淇淋」。
新奇的國外冰淇淋
辣味食品是居住在美國的墨西哥後裔等少數民族難以舍棄的愛好。由此,美國一些墨裔聚居區就出現了辣味冰淇淋,其色澤像辣椒般火紅,形狀如同一枚朝天椒,看上去別有情趣。
大蒜食品目前在美國大有市場。商人們又靈機一動,推出了大蒜冰淇淋,而且為了解除食者的後顧之憂,還特別配製有一種「除臭液」,顧客在吃了大蒜冰淇淋後,只要用「除臭液」漱漱口,難聞的口臭便盪然無存。
南極冰在一些美國人心中為「聖潔」的代名詞。南極冰由飛機空運到美國本土,需要付出較大的費用,因而用其製成的冰淇淋也身價倍漲。
隨著西方各國飲茶風的漸漸興起,美國的冰淇淋設計大師們也趁此「飲茶效應」,紛紛推出了各種茶葉冰淇淋,其中尤以綠茶製作的「綠色」冰淇淋最受寵愛。
茄子冰淇淋一改過去番茄、黃瓜、萵苣等「果蔬冰淇淋」的口味,而將茄子所獨具的澀味融入了冰淇淋之中,使人吃後領略到一種獨特的口感,因而上市後很快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不少美國人開始對中醫刮目相看,於是利用人參、天麻、田七、枸杞等中葯製成的冰淇淋也應運而生,滿足了人們的保健需求。
應如何品嘗冰淇淋才算行家呢?一般來說,有六大步驟。首先是「回溫」。所謂回溫是指當人們從冷凍櫃里將冰淇淋挖到盤子的過程中,最好能擺上約1~2分鍾,讓冰淇淋的味道散發至最大,增加整體的風味。接下來觀看冰淇淋的色澤和質感。看它是否具「吸引力」。冰淇淋的風味來自所有感官所產生的印象,不單純是口感。「善用湯匙」,挖一小匙冰淇淋,將湯匙翻轉過來,使冰淇淋直接碰觸舌頭。經驗證明,這是讓冰淇淋風味直達味蕾的最佳方法。在舌頭上含滿一層冰淇淋,輕舔嘴唇,讓多層的味道散發出來,這樣就體會到整體的「口感」。最後閉起嘴巴,將冰淇淋香味帶到鼻子,用嗅覺去感覺其「香味」。當你已經很清楚地品嘗到冰淇淋的風味後,就可將它吞到喉嚨「完成品嘗」。
冰淇淋的保存
若保存於-25℃的環境中,可保存一年以上。購買回家的冰淇淋必需保存於18℃以下,否則容易喪失風味與品質。冰淇淋的組成不外乎是蛋黃、脂肪、牛奶、乳化安定劑、水果,一般市場上出售的冰淇淋均含有添加乳化劑,以增加冰淇淋的穩定性。所以,購買後,最好盡快回家冷凍,否則冰淇淋溶化再凍結會產生冰晶,使口感變粗糙。
冰淇淋的製造過程如下:首先將原料混和、經過殺菌、均質的過程,讓冰淇淋變得綿密細致,接下來打入適量的空氣,創造出獨特的綿密口感並且使其方便挖取。然後透過冷卻、熟成、調味、凍結,再裝入容器中成形,放置於-25℃以下低溫凍結即可。
與家人或和朋友聚會時,親自動手製作一款特色冰淇淋待客,將會頗顯殷勤好客之道。以下是幾款典型的果味冰淇淋的作法:
皇冠冰淇淋
主料:適合個人口味的冰淇淋
配料:新鮮水果如香蕉、獼猴桃等;果汁
Ⅲ 冰淇淋起源於那個國家
冰激凌起源於中國。
冰激凌最早是中國人發明的。相傳,數百年前,中國人就知道將冬天結成冰的河水,切割成塊,儲存於地窖,待夏天取出,同搗碎的水果攪拌後食用。元代開始生產冰激凌,為了保守製作工藝的秘密,元世祖忽必烈頒布了一條除王室外禁止製造冰激凌的敕令。
馬可·波羅在《東方見聞》一書中說:「東方的黃金國里,居民們喜歡吃奶冰。」所謂奶冰就是在元朝人冰點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冰激凌,元人將平常食用的果醬和牛奶混入其中,這樣凝成的冰像沙泥一樣,比冰塊要柔軟很多,入口即化。
(3)冷飲發明者擴展閱讀:
冷飲在古時被稱為「冰食」。冷食的傳統源遠流長,至今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早在《詩經·豳風·七月》中,就有這樣的詩句:「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這是當時的奴隸們唱的一首農事詩,二之日、三之日指的是舊時的十二月和正月。翻譯過來就是:十二月,把冰鑿得通通的響。
到了春秋末期,冰的用途就更廣泛。諸侯喜愛在宴席上飲冰鎮米酒。《楚辭·招魂》中有「挫橫凍飲,酹清涼些」的記述,贊賞冰鎮過的糯米酒,喝起來既醇香又清涼,可見當時冷飲製作的水平相當高。
Ⅳ 最早發明冰淇淋的人是哪個國家的呢
冰淇淋作為大家非常喜愛的食品,尤其是夏天到的時候,特別受到大家的追捧,不僅要是好看,而且口感也分常的好吃,特別喜歡吃甜食的人,一定非常喜歡吃冰淇淋,其實最早八名冰淇淋的是中國,生活在500,多年前就已經掌握了智冷技術,在當時也是非常容易買到的,是不是非常的厲害。
在《東方見聞》一書中說:「東方的黃金國里,居民們喜歡吃奶冰。」所謂奶冰就是在元朝人冰點的基礎上做出來的冰激凌,元人將平常食用的果醬和牛奶混入其中,這樣凝成的冰像沙泥一樣,比冰塊要柔軟很多,入口即化。
公元1295年,在中國元朝任官職的馬可·波羅從中國把一種用水果和雪加上牛奶的冰食品配方帶回義大利,於是歐洲的冷飲才有了新的突破。
宋人楊萬里對「冰酪」情有獨鍾,有詩詞:「似膩還成爽,如凝又似飄。玉來盤底碎,雪向日冰消」。
Ⅳ 冰淇淋是哪個國家發明
中國
1.唐朝末期,人們開始在夏天製冰。
2.宋代,商人們開始在冷食里加上水果或果汁。
3.元代,有人甚至在冰中加上果漿和牛奶。
4.13世紀,馬可•波羅將製造冰淇淋的方法帶到義大利,義大利人再把它傳到法國。法國人發明了一種半固體狀的冰淇淋———把奶油、牛奶、香料摻進去再刻上花紋,使冰淇淋更加色澤鮮艷、美味可口。
5.至此,冰淇淋的種類越來越多,成為大家所喜歡的一種食品。
在炎炎夏日中鋪天蓋地的冰涼廣告中,總有一款讓你心動的冰淇淋,它就在那裡,永遠充滿誘惑,永遠不可替代。
製造冰淇淋的方法直到13世紀才被義大利的旅行家馬可.波羅帶到義大利。後來義大利有一個叫夏爾信的人,在馬可.波羅帶回的配方中加入了桔子汁、檸檬汁等,被稱為「夏爾信」飲料。
1553年,法國後來的國王亨利二世結婚的時候,從義大利請來了一個會做冰淇淋的廚師,他花樣翻新的奶油冰淇淋使法國人大開眼界。後來,一個有膽量的義大利人把冰淇淋傳到了法國。1560年,法國卡特琳皇後的一個私人廚師為了給這位皇後換口味,發明了一種半固體狀的冰淇淋,他把奶油、牛奶、香料摻進去再刻上花紋,使冰淇淋更加色澤鮮艷、美味可口。
冰淇淋很有可能是由風味水冰發展而來的.公元前四世紀,亞歷山大一世用冰和雪冰凍他的葡萄酒.公元62年羅馬皇帝內羅(NERO)派他的奴隸到山上採集冰和雪用來合果肉和蜂蜜一起冰凍. 在馬可.波羅遠東旅行的眾多發現中,就有其中包括牛奶的冰凍甜點的配方.
盡管這些早期的調製品很象冰類,霜類和露類,但他們對冰淇淋的產生有著很深的影響.在十六世紀的歐洲第一次出現冰淇淋這個事實已為廣大公眾所接受.然而,沒有一個人是被證實發現了這一美味.
第一次有冰淇淋記載是出現在1769年的英格蘭.在十九世紀中期,在巴爾蒂莫的一個牛奶經銷商傑科波.法瑟(Jacobfussell)決定通過製作冰淇淋來處理他過量的奶油.不久他發現他的冰淇淋生意遠比他的牛奶生意的利潤好的多,於是他把他的全部設備都用來製作冰淇淋並開設了其它幾個冰淇淋廠.在今天,他被認為是美國批發冰淇淋之父.
1、國外情況
冷飲的發展必須從製冷技術的發展談起,最早發明製冷技術的是英國人費爾肯,十九世紀初他製造了世界上第一台以乙醚為製冷劑的壓縮機隨著早期英國殖民者進入美國,也把冰淇淋生產技術帶入,1851年美國始建冰淇淋廠;1860-1872年間,法國人卡菜、美國人波菜和德國人林德相繼發明了以氨為製冷劑的壓縮機,從此冷凍儲藏與冷凍飲品的生產技術發生了根本變毫不久瑞典人拉伐發明稀奶油分離機,這對生產高脂冰淇淋起了決定性作用1890年美國人巴布考克發明巴氏脂肪瓶,對檢測牛乳、稀奶油及冰淇淋中的含脂量起到了推動作用,1909-1912年,法國人戈林製造出第一台高壓均質泵,對改善冰淇淋的組織狀態與膨脹率起了關鍵作用;1917年英國瓊尼爾兄弟公司發明測定冰淇淋膨脹率的技術,對膨脹率的提高起了指導作用到1920年冰淇淋的口感和營養價值已被普遍公認,從那時起冰淇淋已經開始非常受大眾歡迎;1921年日本開始生產美國式冰淇淋;1926年美國食品研究所對混和料的殺菌方法作了進一步的研究,又由於冷藏的改進、運輸的發達、家用冰箱的推廣、包裝的改良、連銷銷售網的建立以及冰淇淋配料標準的改進,已使消費者隨處可買冰淇淋,冷飲在世界各地到處開花。
目前生產手段已經完成由電腦控制,實現了自動化。世界上專業生產冷飲設備的著名廠家有美國APV公司成員GLACER公司和CREPAC0公司,瑞典ALFA-LAVAL集團的HOYER公司,義大利的MAKE公司等。目前世界最大的冰淇淋生產國是美國,年產量達800多萬噸,人均40多公斤。我國近二年來冷飲產量在120萬噸上下徘徊,人均0.9公斤左右,離發達國家相距甚遠,有發展前景。
2、國內情況
我國冷飲工業的發展大致可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階段(1927-1950年)
1927年美商海寧生在上海開設海寧洋行,並用機械方法生產棒冰,這是我國最旱的冷飲廠家。當時產品為圓柱形,日產量只有2000-3000根。1932年該廠把棒冰模具改為扁長形,棒冰品種除果味外,還生產赤豆、綠豆棒冰、2000g馬口鐵聽裝冰淇淋、320g三色和香草大冰磚及雙色紙杯、紫雪糕等。
1948年,該廠轉售給偽後勤部(即現益民食品一廠),後又與英商怡和蛋廠合資開設海和有限公司,繼續生產以上產品,注冊商標為"美女牌"。班產棒冰和雪糕12噸,冰淇淋2噸以上。這是解放前我國最大的冷飲廠,產量佔全國的70%以上。
第二階段(1951-1980年)
全國各地相繼擴大冷飲食品工業,在全國開展技術交流,冷飲年產量達到8萬噸左右,可稱為生產發展,技術交流階段
第三階段(1981-1990年)
許多廠家引進國外先進設備,增加花色品種,年產量達到54.4萬噸,此階段技術引進和技術咨詢相當活躍,可稱為廣泛交流,推陳出新階段。
第四階段(1991-現在)
外商紛紛來華投資、合資,聯營企業紛紛成立,私營企業涉足,年產量達到120萬噸,品種三千多種,此階段可稱為飛速發展階段。
目前國內冷飲市場三分天下:三資企業占據大部分高檔市場,固有企業居中檔,大部分鄉鎮企業、私營企業佔領低檔市場。廣東、北京、上海是目前產銷量最集中的三大地區,佔全國銷量的25%
Ⅵ 冷飲是如何發明的
盛夏暑熱難禁時,屋子裡放幾塊冰,口裡含一塊冰磚,該多麼愜意啊!每當這時,人們往往會發生一個錯覺,以為這是在現代才辦得到的。其實遠在三四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能做到這一點了。《詩經?七月》說:「二之日鑿冰沖沖,三之日納於凌陰。」這句話翻譯一下就是「臘月里鑿冰沖沖響,正月里來往冰窖里藏」。二之日、三之日指周歷的二月、三月,相當於夏歷的十二月和一月,此時正是三九寒天,人們在結了厚冰的河水裡,鑿下大冰塊來,貯藏於冰窖里,到了夏天再拿出來用。歷代皇宮中都在夏天放置冰塊消暑,還吃冰塊。據清代《帝京歲時紀勝》和《燕京歲時記》記載,每年臘月,御河起冰,就開始貯藏,冰窖多建在護城河邊,便於夏天運出。冬至三九冰凍得正堅實,於夜間鑿之,聲音好象打石之聲,北京人稱為打冰。三九以後,陽氣已生、冰雖堅也不能用了。每年夏天,自暑伏日起到立秋日止,各衙門按例將冰賜於文武大臣,按官階高低分賜,多寡不等。賜冰給文武大臣,始於明朝。藏冰需要大冰窖,一般老百姓是建不起的。所以在古代能在夏天吃到冰、用冰降溫的,恐怕也只有王公貴族富豪階級才辦得到。
又據《周禮?天官》載有所謂「六清」的飲料,其中除了普通的水和各種酒之外,還有醋水、梅漿和用粥調配的「酏」。周代有一種銅鑒,既用作水缸,同時也作冰箱,冰鎮各種飲料。唐杜甫詩雲:「青青高槐葉,采掇付中廚,經齒冷於雪,勸人投比珠」,描寫的就是有名的「槐葉冷淘」。宋代則有「甘菊冷淘」,都是用米、面等先做成稀薄粥湯,再加入作為香料的槐、菊,用清涼井水降溫而成。至於現在還廣泛流行的酸梅湯、綠豆粥、蓮子羹,歷史也都很悠久。
Ⅶ 古代的「冷飲」出現於何時
冷飲,在我國已有近3000年的歷史。但「冷飲」一詞其實是現代的流行說法,古人多稱為「涼飲」。古時候沒有製冷設備,「飲」、「冰酪」、「冰鮮」等等都是怎麼製作出來的呢?
「冷飲」的發明人是誰?
先秦《周禮·天官》「漿人」條稱:「漿人掌共王之六飲」
製作冷飲的關鍵是冷源,古代沒有製冷設備,冷源從何而來?古人首先想到利用四季恆溫的井水和天然冰。其中利用天然冰是較講究的一種手法。
但天然冰如何能保存到高溫季節?古人想到了保溫和熱阻隔方法,發明了冰鑒、冰井、冰窖(凌陰、凌室)等用於專門存儲冰塊和飲食的裝置與設施,從而解決了製作冷飲時所需的冷源問題。
冷飲最早是誰發明的?據《周禮·天官》「漿人」條,「漿人掌共王之六飲」、「凡飲共之」,意思是漿人負責製作和供應周天子所用的六種飲料,凡是飲料,均有漿人供應。
周天子冬飲六漿、夏飲六清。東漢鄭玄認為,「六清」即水、漿、醴、涼、醫、酏,這些都是夏天流行的低溫飲品,其中的「水」是薄荷水,而「涼」是一種用乾梅或炒米或飯製作的冰鎮飲品,故也寫做「 」,又稱為「寒粥」,可見先秦時人們夏天已食用冷飲了。
由此可見,冷飲的發明人應為先秦時周王室的「漿人」。實際上,冷飲製作技術的發明人應該更早,可惜無文字記載。
到漢朝,人們對天然冰的利用更加廣泛,皇宮里都建有不止一處凌室,以供製作包括冷飲在內的低溫食品時使用。西漢時,製作冷飲的手法和利用冷源的技術同步提高。當時,宮廷中有一種很高檔的冷飲是用「走獸泉英」(乳汁)、水果、蜂蜜等與雪混在一起製成的 「雪糕」。
Ⅷ 冰激凌是誰發明的
中國人
早在復3000多年前,聰明的中國制人就已經利用天然冰在夏天消署。周朝的時候,政府里有專門負責取冰、用冰的官員——「凌人」。唐朝時,京城長安出現了專門靠冰發財的商人。一本叫《杜陽雜俎》的書里,詳細記載了當時製造冷飲的方法。到了宋朝,冷飲的品種很多,比如「雪泡豆兒水」、「雪泡梅花酒」等等。這時還出現了果汁摻奶汁,再放上冰塊製成的冷飲佳品。元世祖忽必烈時,政府開始了冰激凌的生產。為了保守製作工藝的秘密,王室以外的人禁止製造冰激凌。馬可·波羅千方百計得到了製造冰激凌等冷飲的工藝方法,並將它帶回義大利,隨後傳到英法等國。14世紀初期,歐洲也出現了雪糕等冷飲。
Ⅸ 冰淇淋是哪國人發明的
關於冰淇淋,(ice cream,又名冰抄激襲凌、甜筒等)的起源有多種說法。 草莓冰淇淋
在中國很久以前就開始食用的「冰酪」(或稱「凍奶」,英文「Flozen Milk」,現稱冰淇淋,英文「Ice Cream」)。真正用奶油配製冰淇淋始於我國,據說是馬可·波羅從中國帶到西方去的。公元1295年,在中國元朝任官職的馬可·波羅從中國把一種用水果和雪加上牛奶的冰食品配方帶回義大利,於是歐洲的冷飲才有了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