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還是服從
㈠ 人應該服從命運的安排嗎
世界上沒有無源之水,沒有無本之術,一切的一切,都是有前因後果的。我設想把時間分成一個個連續的瞬間,想像在每個瞬間整個宇宙為一個狀態,宇宙在不斷地從一個狀態步進到下一個狀態,重要的是,每後一個狀態是由前一個狀態決定的,狀態的過渡由各種各樣的規律決定,也許就是,各種各樣簡單或者復雜的規律決定了宇宙的發展。比如,石頭拋向空中後一定會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回到地面,把可燃物加熱到一定溫度就一定會燃燒,光激發出來後一定會以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傳播,人的基因決定了人長成什麼樣子,等等。今天的宇宙是昨天的宇宙按固有規律演變過來的,今年的宇宙是去年的宇宙按固有規律演變過來的,一百萬年的宇宙決定了一萬年前和今天的宇宙,可以說今天的一切在一百萬年前、一億萬年前或者更早更早以前就決定了,或者說永遠就是決定了的。
有人會反對我的觀點,他們認為人是有能動性的,人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做事,因而可以改變世界和宇宙發展的軌跡。但是,別忘記了,人的意識是怎麼形成的?沒有大腦的物質基礎,沒有以往的知識和經驗積累,你哪來的意識?人的思維活動實際上也是大腦細胞運動的結果,腦細胞的運動不管多復雜,可以肯定也是有規律的,你「突然」想到什麼,正是你大腦細胞運動的結果,一秒鍾以前你大腦的狀態和你環境的作用產生了你一秒以後的想法,一切的一切都不是偶然的。世界上就沒有偶然性,一枚硬幣拋向空中再掉下來是正面朝上或反面朝上也不是偶然的,它是由你的拋擲方式、空氣性質和地面狀態決定的。之所以有「偶然」的事情,只是因為我們還不能認識宇宙之間的所有規律。而且,人類永遠也不可能掌握宇宙間的所有規律,但這並不能就因此說明宇宙之間會有偶然事件。
人是宇宙的一部分,宇宙的一切都在按固有規律發展,人也是一樣。人也在進行狀態演進,而且所有人的狀態都是宇宙狀態的一部分。人的一生在出生的時候就定了,甚至更早更早就定了,只是我們無法知道,和我們無法事先判斷硬幣的正反面一樣。所以說,每個人的命運都是註定的,但是無可預知。
除非有一個例外,那就是世界上有非物質的靈魂存在,靈魂可以不服從物質變化的規律改變人的意識,這才能產生不可預知的命運。但是,人有靈魂嗎?我想很多人都認為人是沒有靈魂的,但無法證明,我也無法證明,作為唯物論者,作為科學崇尚者,我們只能認為沒有非物質的靈魂存在。
還有人會認為,你這種思想未免太消極。既然人的命運早就註定了,那麼人就不用努力地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了,人就會變得非常沉淪。但是別忘了,既然人的命運是註定的,就不可能從積極變消極。我今天寫這些並發展在論壇上是註定的,如果你「不巧」讀到我寫的文章也是註定的,你讀後相信與否也是固定的,如果能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也是註定的,不能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也是註定的。我很多年前就有了這樣的思想,我對工作和生活從來也沒有因此而消極過。
如果你相信命中註定的思想,也會受益很多。首先,你不會因為人生中的一些得失而高興過度或失去信心,總能保持一種平和的心態,特別是你更能平靜地經受各種挫折,因為這是你必須經歷的;在名利面前你也能更加冷靜,因為本來屬於你的不會失去,本不屬於你的你也爭不到;你也能夠變得更能理解別人,更善於處理人際關系,因為你知道他之所以這樣是他的環境條件決定的,或許不是他想這樣。人永遠是世界的一部分,也永遠是渺小的,生命也是短暫的,讓我們坦然地經過!
㈡ 真理往往掌握再少數人手裡,那麼民主是少數服從多數,那麼它到底是退步,還是進步
人無法創造真理。人只能發現物質的真理。
人際關系是沒有真理的,包括人神之間也沒有真理,只有權勢。掌握了權勢的人,就把權勢稱為真理,以讓他獲得更大的權勢。人是趨炎附勢的,為了權勢,那些人就集在一起,創造真理,也就是創造權勢。所謂少數『服從』多數,『服從』就是屈服在權勢之下,而不是真理之下。
既然人際之間沒有真理,也就無所謂進步和退步了。
聰明?聰明是以還境來稱托的,由於人際關系沒有真理,何來聰明?是聰明一時,還是聰明一世?有聰明萬世的嗎?
既然是意見,意見是主觀的,不管是大多數人的意見還是少數人的意見,在此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權勢的增長過程中,少數人的意見不被尊重而已,而這也是自然的過程。
㈢ 一個人創造了你 養著你並給你帶來痛苦😖你就該無條件服從他嗎
鳥兒羽翼豐滿就應該高飛經歷風雨;人長大了就應該自己去撐起一片天,老生活在別人的影子里你見不到陽光雨露,會發育不良的!
㈣ 人可以創造所有服從性的機器人,但是,一旦有一個機器人有了自我意識,覺醒了,他就會成為主宰者,統治其
很抱歉,你所說的機器人的自我意識是無法實現的。機器人只會按照其程序運行,即使故障,也無法擁有自我意識。
㈤ 被動服從是什麼認知偏差
若我們給別人打工,必要的服從是應該的,但被動就不要了,應該積極主動做事才好。
雪峰文集 勵志篇
被動潛藏著被淘汰的危機
雪峰
被動意味著枯寂和消沉,意味著缺乏生命的活力,只有主動,才能將生命的內涵綻放到極致,發揮到淋漓盡致;被動是對人生的不負責,是對生命的壓抑,只有主動,人生才能領略大千世界的精彩紛呈,生命才能彰顯勃勃生機。
人生一世,青春的光華轉瞬即逝,大好年華如滔滔江水一去不返,若不及時彰顯生命的風采,待時過境遷,任何的遺憾將演變成塵渣積淀在生命的河床里,所有的悔恨將演變成荊棘毒草生長在心靈的花園里。
被動是黑暗,主動是光明,被動的人生只能與消極和悲觀相伴,主動的人生與積極和樂觀為伍,被動的人生只能聽憑命運的擺布在無盡的苦難中輪回,主動的人生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克服前行路上的重重困難朝著最理想的前景行進最終擺脫命運的軌跡而到達自由的天地。
錢存在銀行里最終會遭遇被貶值的結局,人的智慧和才華不及時展現最終會遭遇毫無價值的命運,鮮花要及時綻放,果樹要及時結果,昆蟲要及時繁衍,母雞要及時下蛋,否則必將遭遇被淘汰的結果。
一個民族,要主動地向全人類介紹和展示自己的文化特色,固守一隅因循守舊抱殘守缺最終必然會消亡,一個有才乾的人,要主動地尋找良機或創造機會充分地及時地展現自己的才能,否則,待到時空變化時過境遷就永遠也沒有機遇展現自己的聰明才智,就像大自然中的草木春天不發芽,就再也沒有多少機會伸展綠葉開花結果了。
要主動,要把自己的心願和理想告訴盡可能多的人們,「君子之心事,天青日白,不可使人不知,」要創造機遇施展自己的才華,要使自己的存在最大限度地造福於人類,造福於社會和大自然,即使愛一個人,也要積極主動地向愛的對象表明心跡,不要被動地等待,等待會蹉跎良機,成千古遺憾。
鮮花不論生長在荒野僻壤里,還是生長在懸崖峭壁上,不論生長在御花園里,還是生長在草叢荊棘中,它們都會不失時機地綻放自己的美艷。人,應該像花卉那樣,不論身處何方,不論是在家裡公司里,還是在歌舞場地電腦網路或旅途中,都應該積極主動地把自己的真善美愛信誠品質彰顯出來並發揮到極致。
不要等待明天,當下就綻放,該說的話現在就說,該做的事現在就做,今天不綻放,今天就是空白,日日空白,一生空白,明天升起的太陽已經不是昨天的太陽,明天的自己已經不是昨天的自己,日日充實,一生充實,每一步光華燦爛,萬里路途上留下的都是燦爛的光華。
造物主創造的一切都有它的價值和作用,萬物只有充分地彰顯自己存在的價值和作用才能延年益壽為造物主所悅納,如果一個果樹不結果,將會被砍伐;如果一個母雞不下蛋,將會被宰殺。人,生來是有價值和作用的,充分地彰顯自己存在的價值和作用,才能成為有用的人,才能有機會獲得升華,如果一個人沒有了任何價值和作用,那麼,必將被流放到生命的垃圾場——地獄中去。
凡事被動的人沒有升華的機會,總是彷徨徘徊消極等待的人就像燃燒不起來的木頭只能等待腐爛的結局,被動隱藏著被淘汰的危機,悲觀絕望屬於消極被動者,樂觀希望屬於積極主動者,不論你處於什麼境地,哪怕深陷重重困境中,也要主動,只有主動,才能有希望克服一切困難和阻力進而創造出柳暗花明的世界來。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要主動,要把自己融入千帆中,融進萬木春中,走一路,灑下一路金色的年華,讓自己的人生充滿活力,充滿勃勃生機,充滿生命的交響樂章,充滿五彩繽紛的絢麗色彩,直到到達生命的最高妙境——極樂界仙島群島洲。
2011/8/15
㈥ 伊斯蘭教名詞解釋
伊斯蘭系阿拉伯語(ISLAM)的音譯,意為「順從」、「和平」,指信仰和服從創造宇宙萬物的唯一主宰——安拉,追求今後兩世的平安與幸福。信奉伊斯蘭教的人通稱為穆斯林(MUSLIM ),意為「服從者」、「和平者」。伊斯蘭教這個命名來自《古蘭經》,這個命名極富哲理,它高度蘊涵了萬物存在的基本規律——順從、和平。
眾所周知,宇宙萬物——無論是宏觀世界或是微觀世界,也無論是物質領域或是精神領域——無不受制於一定的規律,萬物都在無聲無息地服從著這些規律,只有服從這些規律,萬物才能平安生存,否則的話,就沒有平安。
以宏觀世界來說,宇宙天體,日月星辰都有各自運行的規律,而且,這些規律精密絕倫,宇宙只有順從這些規律,有條不紊地運行,我們才有平安的宇宙和平安的生存環境。就微觀世界來說,原子、質子、粒子、電子及誇克等所有微觀粒子,不僅結構精絕,而且還都有精密的運動規律,人類只有掌握了它們的規律,才能安全地利用它們。
我們人類自身也是如此,比如我們的體溫、血壓、脈搏跳動、血液循環以及細胞的新陳代謝等生理機制,乃至人的生老病死,都有一定的規律,我們只有服從這些天生的規律,才會有健康的身體。而一旦身體出現異常,比如體溫升高,或血壓不正常等症狀,就應該馬上調整、治療,以便盡快恢復健康。
如果說物質世界是這樣,那麼精神和道德世界更是如此。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家有家規,校有校規,國有國法。人們的言談舉止,為人處世,禮尚往來,乃至社會上的各行各業,都必須服從一定的道德規范、規章制度和價值標准,否則,人們就無法安居樂業,社會就不會有安寧與和平。
因此,就廣義的伊斯蘭來講,每個人,乃至宇宙萬物都是穆斯林(服從者)——無論他(它)們意識到還是沒有意識到、自覺還是不自覺、願意還是不願意,因為他(它)們離開真主制定的客觀規律就無法平安生存。所以,從這種意義來說,任何人,只要他願意遵紀守法,恪守道德規范和高尚的價值標准,順從真主制定的常道,他就是廣義上的穆斯林。
足見,「伊斯蘭」這個名字具有廣泛的號召力。與伊斯蘭相比,其它宗教的名稱大都帶有明顯的局限性,它們不是以某個人命名,就是以某個種族命名。比如基督教(Christianity)之名來自創始人耶酥基督(Jesus Christ),佛教(Buddhism)之名來自創始人佛陀(Buddha)釋迦牟尼,意為釋迦族的先知,都明顯帶有個人崇拜的性質。至於猶太教和印度教,其本身就是明顯的種族性宗教。
而伊斯蘭教則不可以稱穆罕默德教,以免搞個人崇拜,也不可以稱阿拉伯教,以免帶有種族色彩。「伊斯蘭」這個名稱跨越了個人、種族、膚色等人間藩籬,它既不屬於某個人,也不為某個民族所專有,它屬於全人類。
㈦ 孩子需要的是管教還是尊重
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都是從我們父母那裡學來的,這些教育又會受到文化和環境的影響,所以哪怕現在時代變了,我們還是在沿用過去的教育方式,認為教育孩子就是管教。
這里我要告訴大家,尊重孩子才是愛孩子和教育孩子的基礎。
有的父母會問,你讓我尊重孩子,孩子經常打人,孩子不喜歡學習,孩子經常撒謊,難道還讓我去尊重他?難道順著他縱容他才是對孩子好嗎?
生命是依靠愛來生存發展的,兒童的成長經歷決定了他成人後的人格狀態,婚姻生活也決定了他面對這個世界的狀態。孩子人格的高度,來源於他得到過的尊重,這種尊重體現在每一天,每一個生活的細節當中,更重要的是還是通過成人的尊重,建立起強大的人格和心理力量。
尊重兒童就是尊重孩子成長的自然規律,尊重孩子的自我發展的意願和激情,尊重孩子的成長過程。而這一切的過程,決定孩子未來會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
㈧ 「正確的做事」與「做正確的事」的區別
1、意義不同抄
做正確襲的事是指事情已經確定,只是是否按照要求去做,以已經確定的事情為標桿,按照流程或是規定去處理一件事情,正確的做事帶有一定的主觀能動性,有自己的判斷存在。
2、工作方式不同
把事情做對是一種被動的、機械的方式,不考慮目標的實現。工作只對老闆負責,對過程負責,領導叫做什麼就做什麼,盲目服從,鐵了心,是制度的奴隸,是被動的工作狀態。
做正確的事不僅要注意程序,更要注意目標。這是一種積極而有活力的工作方式。對目標負責,獨立工作,善於創新。
3、目的不同
做正確的事更多的是做事,強調執行;正確的做事需要先想好後再做,強調思維。做正確的事時有選擇地做事,而正確的做事是把當前要做的事做得很滿意令很多人認可,但是把事情做得完美是有一定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