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發明鬼片的
Ⅰ 誰發明了恐怖片
恐怖片都是利用了人的心理才獲得成功。每個人在心裡總是有害怕的東西,有些東西就算原來不怕,聽過看過之後,會在腦海里留下一些印象,就是潛意識。再加上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畫面和音效,就讓人的沉浸在一種恐懼的心理中。也許就是對死亡的恐懼,那是最本能的心理。這個通常是驚悚片里用來折磨人精神承受里方法。
自電影誕生之日起,恐怖片就利用其特殊的聲、像的魅力挖掘人內心深處恐怖的潛意識,成為各種類型片中最具特色的一支。自前幾年《驚聲尖叫I》以一千五百萬成本在好萊塢狂收上億美圓後,恐怖片又重新成為了好萊塢關注的焦點,而緊緊抓住這棵搖錢樹不放。於是,《我知道你去年夏天幹了什麼》I、II,《驚聲尖叫》I、II,《老師不是人》,以及剛剛在美國捷報頻傳的《深海狂鯊》和《陰魂不散》,和票房過億的《第六感》和《女巫布萊爾》挾著一股陰風和白花花的美圓刮遍全球,後者以其僅數萬美圓的投資成為美國歷史上回報率最高的影片。而日本的《午夜凶鈴》和《催眠》等影片更是以其獨特的懸念和心理恐怖的描寫手法獲得了大量的亞裔觀眾的口碑,而成為了今夏香港票房排行的冠軍。據說《午夜凶鈴》劇組特意為此兩年前拍攝的老片召集了原班人馬拍攝了該片兩個不同風格的續集《病毒感染》和《貞子纏身》,以期在票房上取得慣性效應,而《驚聲尖叫》III的即將推出更是成為今年聖誕無數年輕影迷的期盼,看來這股「陰風」真的是欲刮欲烈了。
其實,恐怖片的起源可以上溯到1910年第一部只有16分鍾的恐懼片《弗蘭肯施坦》的問世,此時的德國表現主義的影片風格極大的影響著全世界,默片的無聲和黑白的畫面正好為恐怖氛圍的塑造起了很好的鋪墊,再加上表現主義特有的對於人物形象的誇張和變形,使那時候在德國誕生了一批優秀的里程碑性質的恐怖片,象《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表現人物雙重性格《布拉格大學生》(1913年)、描寫中世紀猶太傳說中泥人變活的《泥人哥連》(1914年)以及最具代表性的描寫古老的吸血鬼德拉庫拉傳說的《諾斯費拉圖》,而該吸血鬼的形象和著名的弗蘭肯施坦設計的科學怪人成為了歷史上最經典的恐怖片角色,分別都被重拍過幾十次,其中尤以近年來弗朗西斯·科波拉(《教父》)導演的《吸血僵屍驚情四百年》,尼爾·喬丹(《哭泣游戲》)的《造訪吸血鬼》和有莎士比亞專業戶美譽的肯尼斯·布拉納的《弗蘭肯施坦》最為聞名和為國內觀眾熟悉,它們以其精緻的畫面和有創意的改編贏得了觀眾的口碑,看來自斯坦利·庫布里克讓人瞠目結舌的《閃靈》之後,玩一把恐怖片也是大導演們一生追求的夢想。
Ⅱ 第一個發明恐怖片的人是誰
世界公認的第一部驚悚片:1920年 德國 《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
導演 Robert Wiene 編劇Hans Janowitz
Ⅲ 是誰發明的鬼片啊
我覺得這不是誰發明不發明的問題,應該是世界潮流吧!不可避免的會影響一些人,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只要父母引導得當,相信自己的孩子會健康成長的。
Ⅳ 電影是誰發明的
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
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愛德華·麥布里奇(Edward Muybridge)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快門上。
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極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
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所有蹄子都騰空。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4)誰發明鬼片的擴展閱讀:
電影是19世紀美國國家生活水平上升大眾產生新需求的娛樂產物。
電影根據視覺暫留原理,運用照相(以及錄音)手段把外界事物的影像(以及聲音)攝錄在膠片上,通過放映(同時還原聲音),用電的方式將活動影像投射到銀幕上(以及同步聲音)以表現一定內容的現代技術。
電影是一種視覺及聽覺藝術,利用膠卷、錄像帶或數位媒體將影像和聲音捕捉,再加上後期的編輯工作而成。
電影是一種綜合的現代藝術,亦正如藝術本身,有著復雜而繁多的科系。電影有很多類型,也有多種分類方法。
電影從有聲電影開始發展,目前已經到了電影的特技時代了。運用大量的電腦特技製作出來的電影,受廣大中年以下的朋友歡迎。
國外電影廣告在美國和英國的電影廣告中,有這樣八種標記:
(1)美國X——禁止未成年者觀看的影片,G——所有觀眾可看片,R——十七歲以下禁止觀看,PG——一般觀眾可看。
(2)英國U——內容正派片,A——一般觀眾可看片,X——18歲以下青少年禁看片,AA——少年兒童禁看的兇殺片。
參考資料:網路電影
Ⅳ 求一部美國早期的恐怖片,時間估計是80年代的,故事內容大概是科學家發明了1個什麼機器可以穿越還是什麼的
活魔人
劇情梗概: 一名科學家創造了一副機器,可以透視第四空間的所有猛鬼版幽靈,但他權始料不及的、卻是這副機同時使這一雙雙的猛鬼變成餓鬼,最後連自己也產生變化,變成一個「活魔人」。
恐怖片吧歡迎你~~~
Ⅵ 誰是第一個提出電影界中應該要有恐怖電影又是誰第一個發明並導演了第一部恐怖電影
第一個無從查證,但是希區柯克應該算是恐怖片的鼻祖了。
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1899年8月13日-1980年4月29日)[1],出生於英國倫敦,導演、編劇、製片人、演員,擁有英國和美國雙重國籍。
1920年以字幕設計員的身份進入電影界[2]。1922年執導個人首部電影《第十三號》。1925年開始獨立執導電影。1926年自編自導的懸疑片《房客》成為奠定其拍片風格的作品[3][4]。1929年執導的驚悚片《訛詐》成為英國首部有聲電影[5]。1935年執導的懸疑片《三十九級台階》為間諜驚悚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6]。1938年憑借愛情懸疑片《失蹤的女人》獲得紐約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導演獎[7]。1939年赴美國發展電影事業。1940年執導的懸疑片《蝴蝶夢》奠定其在好萊塢的地位[8],並獲得第13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獎[9]。1941年拍攝驚悚片《深閨疑雲》,影片獲得日本電影旬報獎最佳外語電影獎。1948年獨立製作個人首部彩色片《奪魂索》[10]。
1954年拍攝驚悚片《電話謀殺案》,並首度採用立體電影技術[11]。1955年憑借懸疑片《後窗》獲得第27屆奧斯卡獎最佳導演獎提名[12]。1958年自導自演的懸疑劇《希區柯克劇場第一季》獲得第15屆金球獎電視類最佳劇集獎。1959年執導懸疑片《西北偏北》,該片獲得聖塞巴斯蒂安國際電影節銀海貝獎。1960年執導的驚悚片《驚魂記》標志著心理驚悚片成為恐怖電影的一個亞類型[13]。1968年獲得第40屆奧斯卡獎歐文·撒爾伯格紀念獎[14]。1971年獲得法國榮譽軍團騎士勛章。1979年獲得奧斯卡獎終身成就獎[15]。1980年被授予爵士封號[16]。2007年被英國電影雜志《Total Film》選為「史上百位偉大導演第一位」[
Ⅶ 一部恐怖片記得剛開始時太空試驗站裡面新發明的怪物把科學家們都吃了 裡面有羅伯特克耐普和德威恩約翰遜
毀滅戰士? 嗯 對就是毀滅戰士!變成超人是改變了染色體的!
Ⅷ 恐怖片是誰發明的
這個找不到,不過最早的恐怖片可以找到1980年,十三號星期五系列的,水晶湖底有小強
Ⅸ 求一部恐怖片的名字,大概劇情就是一個人發明了電腦游戲,裡面的人物都是他和周圍的朋友,然後他們在游戲
可能是《生存游戲》吧,2006年的恐怖片
不過劇情和你說的有所出入
簡介
一個資深內游容戲測試玩家偶然得到一套地下發行的神秘電腦游戲。不久,他被發現莫名慘死在緊鎖的房中。死者的生前好友(男主角)前來參加葬禮時,死者的妹妹將死者的一些遺物(一些死者的游戲光碟)交給了他,其中就有那套讓她哥哥慘死的游戲:stay alive(以16世紀歐洲一位臭名昭著的貴族殺人狂:「伊麗莎白·巴托麗」為題材的死亡生存游戲),這群超級游戲迷自然迫不及待地展開游戲。
游戲一開始,便回溯「血腥貴婦」殘殺成百名少女並用她們的血沐浴以求青春常駐的邪惡典故。興奮於以假亂真的游戲環境中的夜貓子們沒想到,他們每一步操作都在把自己的生命引向死亡,更沒想到從他們隨著游戲開始念出的咒語時,他們便已經被死亡的陰影層層籠罩。
隨著游戲無法中止地進行,所操縱角色在游戲中死去的玩家一個接一個在現實中以對應的方式被殺,傳說中的「血腥貴婦」似乎跨過了虛擬與現實的界限大開殺戒。剩下的玩家只有盡快得到攻略,對抗恐怖的「血腥貴婦」,在這場布滿血與詛咒的游戲里勝出,得以生存。
Ⅹ 第一個發明鬼片的人是誰
你問的問題和有人問 語言誰發明的一樣 根本就無從考證 太難回答了朋友 不是不幫你 我雖然很喜歡看恐怖電影 但是 對歷史還是有些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