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國家關系
1. 新型大國關系的介紹
新型大國關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合作夥伴關系為核心特徵的大國關系,是崛起國和既成大國之間處理沖突和矛盾的新方式。2012年5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雙方將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主題,這一概念被高調推出。中美雙方為此都作出努力。2012年11月,未來中美關系的走向成為國際主流媒體關注的焦點,新型大國關系更成為各界關注的熱點。
2. 新型大國關系新在哪裡
當前,人類已進入21世紀第二個十年。我們的思想、政策、行動應該與時俱進,以創新的思維、切實的行動,打破歷史上大國對抗沖突的傳統邏輯,探索經濟全球化時代發展大國關系的新路徑。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一是需要創新思維;二是需要建立相互信任;三是需要平等互諒;四是需要積極行動;五是需要培植友誼;六是大國要擔負全球性的責任,共同面對全球性的困難課題;七是消除分歧,杜絕對立,爭取合作共贏。
中國、美國、俄羅斯要以戰略遠見,決定建設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美中合作夥伴關系,符合雙邊國家和各國人民的共同利益,這無疑具有重大歷史意義,是一條正確的道路。
進入21世紀以來,中、美、俄組成三對新型大國的微妙關系: 我們現在看得出來中、美、俄關系似乎真的出現了一些微妙的變化。中國在跟俄羅斯建立這么一個關系的時候,中國也維持跟美國之間的一個平衡的對等關系,我覺得中國現在試圖在俄羅斯跟美國兩方面維持一個等距的一個現象,我們把它叫做兩組新型大國關系,或者這兩組G2。
非常有趣的是,所謂新世紀的新三國演義,其實它的內涵就是建立新型的大國關系。
而且新型大國關系也可以說兩組或者三組,中俄、中美或者美俄,換句話說新世紀三國演義就在三組的新型大國關系或者是三組的G2上,而且還有出現這樣一種很有趣的現象。你可以看到在體制上中國跟俄羅斯比較接近,在經貿上中國跟美國比較接近,在軍事上中國跟俄羅斯又比較接近,在心態上美國跟俄羅斯有一種共同的心態。
3. 推動建設什麼的新型國際關系
黨的十九大報告論述對外政策的內容,引起國際社會的普遍關注和積極回應。其中,「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與「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並列,成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內容。
中國將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恪守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的外交政策宗旨,堅定不移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
(3)新型國家關系擴展閱讀
中國倡導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也是基於自身的傳統、實力與需求。中國傳統文化倡導「和為貴」、「天下為公」,講的是「強不執弱」、「富不侮貧」,正如習主席所指出的,中華民族的DNA里沒有侵略他人、稱霸世界的基因。
中國擁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是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二大經濟體,是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具有世界影響的大國。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人民的夢想同各國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實現中國夢離不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
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不但是中國大國情懷和國際擔當的體現,也符合中國的根本利益和長遠發展利益。
4. 新型大國關系與其他大國關系有何不同
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系,與其他大國關系的不同點在於「新」字上,「新」在「平等、互利和對實力的認可」等三個方面:
1、平等
從二戰結束以來美國一直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其在與他國的交流中總是處在主導和強勢的地位,其他國家則是處在被動和弱勢的境地,因此其在處理國與國關系時總是將美國的利益置於首要考慮的位置,從而導致了實質上的不平等,並由於國力之間的懸殊,其他國家只有向美國哀嚎:要求平等交流,但因沒有實力做後盾,這種哀嚎美國是不會理睬的。
但隨著中國經濟力量的不斷壯大,國防能力亦得到長足的發展,中國經濟、軍事實力已今非昔比,已有較強的實力後盾。基於這個事實,中國此時向美國提出建立「平等」的國家關系,意在提醒美國從新評估雙方力量對比,不要下錯棋來傷害中國利益,因為這種傷害不再是以往只傷害對方不傷害美國的單項傷害模式,而是一種只要傷害中國就必然會傷害美國的聯動傷害模式。這既是一種要求、也是一個警醒,基於中國已經崛起這個基本事實美國一定會有理性考量的;
2、互利
國與國交往中互利是一個基本前提,美國以往與他國交往處於強勢地位,其他國家多數是有求於它,因此過去這種交往中總是美國獲益較多的一方,但今天的中美關系是一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並不存在主、從或依、附的因素,因此只有互利這種交流才能得以健康、有序和持續;
3、實力的認可
一個國家的經濟、軍事實力在國與國交往關系中起到的是一種保障作用,有了這種保障你就享有了較強的話語權。孫子兵法強調「不戰而屈人之兵」為用兵上策,因此可以說:中國強大後用軍事手段解決國與國爭端的可能性相反更小了,因為一般勢力已無法撼動中國的力量,所以它若是理智的,就絕不會主動向中國挑釁,即使有些挑釁也會顧忌中國的反應,它也會將這種挑釁控制在不至於引起中國強烈反應的范圍內。而中國實力提升這一現實不管美國承認或不承認它都應該會意識到的;
5. 大國為什麼需要並能夠建立新型國家關系
(1)①新型大國關系的特點是「不對抗、不結盟、不針對第三國」,這反映了當代國家關系的新變化。
②大國關系是國際關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國關系的性質制約著當前邊際形勢的走向。
③新型大國關系的鞏固和發展,反映了當前國際形勢的總趨勢是由緊張趨向緩和,由對抗轉向對話。
(2)①大國需要建立新型的國家關系,是因為:
A.國家利益是國家關系的決定因素,各大國調整其對外政策都是為本國的生存和發展,為維護本國國家利益服務的。
B.國家力量是一國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是確立一國在國際社會中的地位,發揮其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因素。
②大國能夠建立新型的國家關系,是因為:
A.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世界的共同發展,是世界人民的共同願望。這是大國建立新型國家關系的前提。
B.兩極格局被打破,單極格局被扼制,多極化格局開始形成。當前國際競爭的實質是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世界正在形成若干個政治經濟力量中心。這是大國建立新型國家關系的基礎。
(3)①我國與有關國家建立的新型雙邊關系,是以不依附於任何大國,不同任何大國或國家集團結盟,不搞軍事集團,不聯合一國反對另一國為根本原則的。這反映了獨立自主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立場。
②我國與有關國家建立的新型雙邊關系,符合我國國家利益和世界人民求和平、求發展的願望。這反映了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目標是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
③我國與有關國家建立的新型雙邊關系,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異同來決定,而是以共同的利害關系,以平等互利共同發展為基礎的。這反映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政策的基本准則。
④我國與有關國家建立的新型雙邊關系,是在國際形勢出現新特點的條件下,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促進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這反映了堅持對外開放,加強國際交往是我國的基本國策。
6. 形勢與政策:新型大國的關系特點是什麼
新型大國關系特點:
新型大國關系,意味著對傳統大國關系模式的摒棄,是國際關系理論和實踐的重大創新。它准確命中了中美關系發展的現實需要,也為中國發展與其他大國關系以及其他大國之間發展關系提供了思路。
新型大國關系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系為核心特徵的大國關系,是崛起國和既成大國之間處理沖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6)新型國家關系擴展閱讀:
近年來國際關系發生了很大變化,有兩個問題值得關註:
一是隨著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國際關系中出現很多變數,中美俄三國關系走勢存在不少不確定因素;
二是近幾年「逆經濟全球化」與「反對貿易自由化」思潮日趨發展。我們需要以新的大的國際視角去研究問題,深入分析在新的國際背景下,「一帶一路」在推進中俄經貿合作中有何影響與可能遇到的問題。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戰略構想意圖與目的,從國際背景來看,有利於我國推進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與加強區域經濟合作的進程。一帶一路」在推動國際合作與深化開放經濟有其重要作用,也能促進經濟全球化與貿易自由化的發展。
根據國家發改委提出的行動方案,指出了「『一帶一路』是要以區域合作的精神提升全球貿易的體制,藉以提倡經濟要素的自由流動、高效率的資源分配以及深化市場整合,進而共同一個開放的、包容的以及均衡的區域合作網路,以尋求新的國際合作與全球經濟治理的模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型大國關系
7. 如何理解新型國際關系 新型大國關系
新型國際關系。
是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繼承與發揚,也是對傳統國際關系的超越和創新,對國際社會具有重要啟示意義。該關系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的理念,系統地提出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具體途徑,為國際關系的發展提供新理念,開辟新願景。
新型大國關系
新型大國關系是以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合作夥伴關系為核心特徵的大國關系,是崛起國和既成大國之間處理沖突和矛盾的新方式。
8. 我國公民與國家的新型關系
公民與國家的關系是和諧統一的新型關系,
由
產生,
來源於人民,人民是國家的主人.在法律上是權力與義務的關系.原因是由我國的
的
決定的.
9. 新型大國關系是什麼
一,新型大國關系概念解釋:
按照中方的說法,它是以相互尊重、互利共贏的合作夥伴關系為核心特徵的;按照美方的說法,它是對「崛起國與守成國必然沖突」這一歷史魔咒的打破,是以「新答案」解決「老問題」
二,新型大國關系提出的背景:
1,從2012年到2024年左右是中美關系最危險的十餘年。如果處理不好,中美兩國會發生摩擦,甚至兵戎相見。
2,在此階段,雙方戰略互疑上升,戰略部署會以對方為假想敵,小國的挑釁可能會把中美帶入軍事沖突之中。
3,過了這段時間,中美兩國會有一個「新」的發現:美國會發現,中國在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經濟體以後,美國在綜合國力方面仍是遙遙領先,不必擔心喪失老大地位,而中國既沒有能力也沒有政治意圖挑戰這一地位;中國則會發現,美國未能遏制中國和平崛起,因為在全球化時代,美國無法通過組成聯盟實現遏制中國發展。
4,中美兩國重新認識對方,重新定位雙邊關系,將使雙邊關系發展進入新的良性互動時期
三,新型大國關系提出後現階段收獲成果與作用:
1,雙方達成了多項具體成果和合作意願:相互承諾要用好現有的對話機制,在一些議題上取得了某種共識。
2,其中雙方承諾就互聯網安全制定共同的規則,將建立工作組,這樣就把一個爭議問題變成了一個合作點了,是處理得非常成功的。
3,另外中國將應邀參加2014年的環太平洋軍演,雙方要建立新型軍事關系,也是一個大的進展。此外,雙方就朝核問題達成了充分的共識,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同意加強合作,特別是減少被稱為「超級溫室氣體」的氯氟烴(破壞臭氧層,空調冰箱中常見)。所以美國在會前擺了五大問題:朝核問題、亞洲海洋沖突(南海與釣魚島問題)、軍事交往、網路安全、氣候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