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四十八
⑴ 大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這話最早出自哪啊原文是
出處:《周易.系辭上傳》
原文節選: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 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扐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扐而後掛。
譯文:
大演天地之數以卜筮,是用五十根蓍草,(無則用竹代之,一加至十減五行為五十。)其用唯四十九根而已。
(留一不用,放會袋中以象太極。)任意分為二堆以象兩儀,從右手堆中取一根掛於左手小指無名指間以象三才,以四根四根分之,以象四時的運行,先以右手取左手的蓍草,以四根四根數之,將其餘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掛於無名指與中指間,以象農歷的三年一閏,再以左手取右手堆的蓍草用四四分之,將其餘數或一或二或三或四,掛於中指與食指間,以象農歷的五年兩閏。
如是將掛於左手的蓍草取出,非五即九,即成一變,是謂再扐而後掛。
(1)創造四十八擴展閱讀
這句話的意思是:天地之間,事物的運行和發展規律總共有五十,只能衍生出四十九,被遁去的其一便是天機!而實際生活中天機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它們顯現的時候比較少且不易被人察覺,才會讓人感到天機難尋!
對《易經》的基本原理,《系辭》進行了創造性的闡述和發揮,他認為「一陰一陽之謂道」,奇偶二數、陰陽二爻、乾坤兩卦、八經卦、六十四卦,都由一陰一陽構成,沒有陰陽對立,就沒有《周易》。
它把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的陰陽觀念,發展成為一個系統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
⑵ 創造營2020和青春有你2裡面SNH48的成員最後會有什麼樣子的結果
2020還沒有開始播,48對於路人來說就是不太認臉,因為2020還沒有播,青二裡面就只有版許佳琪進前十,青權春有你許佳琪肯定會出道的,創造營2020還不一定哦!因為青春有你看熱度出道,但創造系列大多是實力
⑶ 四十八套刑具都有哪些
一、動物行刑
這是羅馬的暴君Nero Claudius Caesar時代的一種殘酷的刑罰。這些女人都是給斗獸場的獅子、豹子等野獸作為食物的。
二、割喉刑
割喉始終是古羅馬所特有的刑罰,因此有"羅馬刑"之稱。它的要旨就是割斷喉嚨。與砍頭刑不同的是:在此刑中,頭和軀干並不分離,但這兩種刑的行刑原則是一樣的,因為犯人主要是由於窒息、失血過多以至腦部失血而死,其直接原因在於頸動脈和主動脈被切斷。割喉刑用的是匕首。但羅馬的刑罰中卻從未將「割喉刑」列為主要的死刑手段。
三、剖腹刑
該刑是用利刃刺入犯人的肚腹並拉開口子,導致內臟受損而死。希臘和羅馬僅是整死人便罷手了,但在古波斯,割開肚腹之後,還要從中揪出六到八米的腸子,纏在絞車上,而日本的割腹刑則是由自己來執行,用於證明自己的忠誠、找回失去的榮譽。在剖腹的同時,一頂有英雄特徵的桂冠便戴到了死者的頭上。所以,並非一般的市井之民也有資格剖腹。他們一般是被砍頭的。在日本,砍頭不僅意味著剝奪生命,還有污辱靈運魂魄的意向。
四、投擲刑
該刑的關鍵在於讓犯人從高處跌落。當然,在沒有高處的地方,便不能夠執行,例如沙漠里……
五、餓刑
如果單純讓犯人飢渴致死,便體現不出施刑者的創意與匠心了。在中世紀的歐洲,最常使用的是"飢餓面具",當面具扣到人臉上後,犯人的口腔里會被塞進一條鐵舌頭,用於強迫他進行呼吸,如此,即便滿地食物,犯人也無法進食,直至餓死。圖片說明:立枷,犯人多有被活活餓死的。
六、十字架刑
該刑在古埃及時便有,在地中海沿岸及中東國家運用得十分普遍。一般說來是用於懲罰社會地位較低的人,如奴隸、乞丐。為了羞辱罪大惡極的犯人,有時也用十字架刑。
七、活埋
活埋一般用於大規模屠殺。在中國的戰國時期,秦將白起一次便活埋了趙國降卒四十萬,秦始皇的坑儒行動只是小巫見大巫。圖片說明:日本的水刑——剛開始人還可以勉強將頭探出水面,到後來……
八、木樁刑
對於此刑,19世紀的《大網路全書》下了這樣的定義:"將人類的殘忍性發揮到極致的創造之一"。行刑方法在於將木樁插入犯人身體,最常見的是插入肛門,任其死去。1958年,伊拉克國王的舅舅因同性戀被處木樁。
九、活剝
活剝即揭人皮,可以是局部、也可以是全部。 在古印度,活剝又稱"小火去細毛",即用火把灼燒皮膚,把身體烤熟到三分。這時,活肉徹底附著在身體上的皮膚分離。然後「置犯人的叫喊於不顧,將他的皮整個地揭下來……他的肌肉完全呈現,血管清晰外露,可以看見內臟在搏動,光線照在他的胸前,肌肉纖維熠熠生輝」。
十、肢解
該刑意味著乾脆地剁下四肢。但發展到一定時期後,
施刑者認為「乾脆」太便宜犯人,於是,有了許多種花樣
波斯人別出心裁的做法是先從手指下刀,然後切腳趾,再砍手、臂、踝、腿、耳朵、鼻子……
中國人的玩法是截去四肢後用金創葯止血,用布包住傷口、再塞入一隻大瓮中,置放在廁所里,犯人要痛苦很久才會死去。到了漢以後,凌遲刑代替了肢解刑,也許在行刑者看來,凌遲刑更痛苦也更精妙……
如今,某些國家依然規定,對小偷可以採用截肢刑,巴基斯坦的法典規定:"第一次犯偷竊罪者將被從手腕關節處砍去右手;第二次犯者將被砍去左腳。"但藉此刑剝奪犯人性命的事幾乎沒有了。
亞洲和中東的民族尤為偏好此刑。該刑的關鍵在於將人體零敲碎打,直至死去。
十一、碎身刑
這是典型的西方死刑,與西方人酷愛擺弄機械密切相關。犯人赤裸著身體被固定在一隻帶鐵釘的大輪盤上,通過搖動手柄,輪盤可以繞軸旋轉,輪盤每轉一圈,固定在地面上的鐵刺就會剮下一條肉來,轉個十來圈,犯人基本上就被扯碎了。圖片說明:解剖刑——從聲帶至乳房,一塊塊地切割,與中國的凌遲有異曲同工之妙。
十二、碾刑
碾刑大致可以分為三類:一是用一種固定的重物壓死;二是將犯人放在中間,兩邊同時用力並逐漸加碼;三是用帶有利物的東西軋碎或扯爛。在羅馬和埃及,常會把犯人鋪在尖刺上,然後用巨石碾過,如此犯人決無活機。圖為夾棍刑。
十三、壓杠子
日耳曼人的碾刑用的是沉甸甸的木頭大盤,由馬拖著來回地碾壓,直到犯人變成血肉模糊的 一片醬沫。在波斯,犯人則被塞入那種用來榨葡萄和橄欖的壓榨機中,被這般處理過的犯人,形狀全無
十四、火刑
用火燒人是最原始蠻荒的做法,古代的西方和東方都對火刑津津樂道。
十五、烤刑與炙刑
這兩種刑均為常用的處死方法,它們與火刑的區別在於:對犯人一定要用"小火"來處理。將爐火控制在某種范圍內,其目的在於讓犯人在清醒狀態下斃命。
十六、鋸刑
這是一種特別的分解具是鋸。據說東方人喜好橫鋸,而西方人酷愛直鋸。在基督教傳入日本後,日本人也熱衷於直鋸,他們慣常是從頭頂開鋸,而西方施刑者則倒行逆施,從兩腿之間腹股溝的位置開鋸,這樣做的後果最可怕,因為在切到肚臍的位置前,犯人的意識都非常清醒。為了延長受難過程,往往會讓犯人保持頭沖下的姿式,這樣腦部可以得到充分的氧氣,可以避免血流失過快而死。鋸刑史上最後的"傑作"是由某些患有狂躁症的蓋世太保來完成的。他們有各種型號的鋼鋸,在他們手裡,人變成一棵可以恣意妄為的樹,想鋸那個部位都成。圖片說明:16世紀德國多見的一種酷刑——鋸刑,在到達要害之前受刑者絕對意識清醒。
十七、箭刑與貫穿刑
大家看到她的第一感覺是什麼?說出她的用途你大概就會倒吸一口冷氣了,這就是有名的紐倫堡之「鐵處女」。她是一個可以開合的容器,內部布滿銳利的鐵釘,人只要被放到裡面,隨著她的關閉,那將會是地獄的風光。
十八、毒刑
從很早的年代始,服毒致死就是執刑方法之一。
有記錄本案的早期毒殺是對哲學家蘇格拉底的死刑執行。蘇氏因得罪雅典的權貴而被毒死。當毒葯送到後,他問劊子手:"好吧,我的勇士,告訴我該怎麼做?"後者告訴他,喝下毒葯後不要在房間里走動,因為運動會減緩毒葯的發作,延長死亡的時間。也要盡可能地少說話,否則就需喝下兩倍以上的劑量。據說蘇氏都接受了。那時的希臘,多是用歐洲普遍可見的毒芹中提取出來的毒芹鹼來做毒葯。
而在古中國,則多用從動物、昆蟲、礦物、植物中的提取毒物,似乎比起西方,毒死人的渠道要多得多。
現代社會出於對有效性和人道的考慮,又開始使用先民的方法了。毒氣室、安樂死注射似乎都是一種延續。
圖為蘇格拉底之死。
十九、吊刑
它有別絞刑,方法是將犯人雙手反剪,再用繩子捆住手腕吊升到行刑架的頂端,然後,驟然松開繩子使其下落,停頓在高於地面僅數十公分處。在降落停止產生的沖力作用下,犯人的雙臂會被拉得脫臼。
經過重量設計的吊刑則更為殘酷,有記錄表明,如果受刑人腿上捆上超過60公斤的重物受刑,就會連雙腿都會拉脫臼。如果超過100公斤,那麼在沖力作用下,全身的骨頭都會碎裂,就算是肚皮綻開,五臟六腑溢出的現象也並不罕見。
19世紀中葉,中國的清政府曾用吊刑處罰過天主教的傳教士,並將吊刑作為一種合法形式的刑罰普遍運用
二十、鞭刑與棒刑
鞭刑存在於歷史上的各個時期。現代社會文明程度高而鞭刑狠的國家首推新加坡。
二十一、車輪刑
這是一種將人綁在車輪上活活打死的刑罰。
二十二、磔刑
就是中國的「五馬分屍」,該刑的特殊之處在於犯人的四肢要同時遭受"力的作用"……
二十三、扼殺
扼殺即勒死,它和絞刑一樣是一種使人窒息的刑罰。但它不主要依賴犯人本身的重量,而是通過某種作用在脖子上的外力來致死。扼殺曾被亞洲和歐洲的許多民族所施用,但在歐洲若乾地方有規定,不允許處女遭受扼刑,於是劊子手在用繩索或其他刑具套住犯人的脖子之前,要先使處女失身。
二十四、絞殺
絞殺並非絞刑。它與扼殺的原理十分相似,可以說是一種手工死刑的機械化。
最初的絞殺是讓犯人坐在一塊平台上,手系在腹前背靠著一根豎著的木樁,劊子手從木樁上的窟窿中放進去一根麻繩,編成環將犯人脖子套住,再將麻繩的兩端在樁的另一面打結,從中插入一根棍。當轉動棍子時,環收緊使犯人被勒死。這種方式絲毫不傷頸動脈,卻造成人慢慢窒息而死。
後來,出現了用金屬製造的絞殺機、鐵項圈代替了繩套,可以旋轉的螺絲讓鐵環的收縮更加容易。
不太全……
⑷ 曾仕強講易經第四十八卦井卦
講的不怎麼地啊,別聽了。
看看我做的水風井卦吧。
井卦水風井
《井》(下風上水) 第四十八
人生無常隨時遷,喪得不拘落井泉;
有泥無水難食用,溢塘養鯉德不全。
飽學君子濟世志,靜候伯樂引薦言;
胸襟坦盪藏慧根,清心寡慾建家園。
【原文】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井汔qì至,亦未繘jú井,羸léi其瓶,凶。
【譯文】 井卦:改建邑落而不改建水井,等於什麼也沒有干。人們往來井邊汲水,水井乾涸淤塞,不去加以淘洗,反而將吊水罐打破,這是凶險之象。
往來井井,謂反復不斷的取用井水。汔(qì),《說文》:「水涸也。」至,借為窒,淤塞,到底。「繘」,提水之繩,「繘jú井」淘井」。「羸」 léi,通作「儡」,《說文》:「儡,相貶也。」毀壞、破敗之意。「瓶」,古代用以從井中汲水之尖底陶罐。淘井。羸其瓶,猶言將打水的瓶弄破了。
古者穿地取水,以瓶引汲,謂之為井。井卦為修德之卦,以井為喻,闡明君子應修德養民,有常不變,始終無改,而養物不窮。先以城邑村裡可以遷移,而水井不可徙移,以喻井德之有常不變。次以井水汲之不竭,注之不盈,所謂無喪無得,再喻井德之有常不變,始終無改。又以居民來來往往,不斷的取水為用而賴以為生,以喻井德之養物不窮。
水在澤下,澤竭故困 ;水在澤中,汲之不窮;故而互兌為井。
劉沅曰:邑者,身之所居;水者,生之所賴。邑有時更,井無時息。此不得井利而喪其器者也,凡俢身治世之道,利濟無窮而功不終者,皆若此。
2、3、4互「兌」,佔地理為『缺池、廢井』為「井」。九二和九五居中無應,如果九二爻當位上應,則外卦為「坤」;「坤」佔地理為『國』為「邑」。初如果上行往坤中與四爻位有應,2、3、4就不是互「兌」,而是互為「乾」,即便二上行和五居中爻有應,外卦也不是「坤」,所以稱為「改邑」。因兩爻無應,二至四仍兌,與本卦體相同,因此稱謂「不改井」。 井,以不變為德者也。
李中正曰:黃帝始經土設井,以塞爭端。八家為井,開四道而通八宅,鑿井於中。歷唐虞夏商以迄於周,邑隨時有改,而八家為井之制,則一定而不改。
爻位無應不改變,本卦沒有發生變化,所以稱「無喪無得」。初至四卦象為正反「兌」,所以稱謂「往來井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此言井水隨取隨來,日日取而不見其少,久不取用亦不見其多,故謂「無喪無得」。往來,指汲水之出為往與井水的地下補充為來;井井,前井為汲水之井,其水被取用。後井為蓄水之井,其水去而又來,仍保持著原狀,故謂「往來井井」。
李士鉁曰:先王之制,因井為邑,改邑以就井者有之,不能改井以就邑也。蓋政有損益,得隨時而改,而建中於民之精義,百世不改也。井汲之而不涸,故無喪;注之而不盈,故無得。凡物有得喪者,不可久,井無得喪,所以久而不改。木下汲則水上升,升降往來,循環不已,故往來井井。
內「巽」占靜物為『繩』在下,2、3、4互「兌」為井在上,為井繩提到井上還沒有離井口的卦象,所以爻象稱為「汔至亦未繘井」。
3、4、5互「離」占人物為『大腹』為「瓶」;3、4、5互兌占靜物為『毀折之物』為毀折為「羸」,古時羸累通用,「羸其瓶」是水瓶為井甓所拘羸鉤掛的現象。瓶既為井甓所掛礙,非覆即破,因此稱「凶」。
邱富國曰:改邑不改井,井之體也;無喪無得,井之德也;往來井井;井之用也:此三句言井之事。汔至亦未橘井,未及於用也;羸其瓶,失其用也:此二句言汲井之事。
李士鉁曰:水不自出,因物而出。道不自行,待人而行。井無得喪,有得有喪者,人也;性無成虧,有成有虧者,習也。瓶本以汲水,一間不至則喪矣,學所以復性,一簣未成則虧矣,可不竟其力乎?
井,即水井。《周易》以水井能夠養人之意,比喻君子應當修美自身,惠物無窮。初六柔卑無應,如井底沉滯污泥而不出水,故無養人之用;九二陽剛居中,但上無應,井水雖清,而無人汲,終不能濟人之用;九三陽剛得正,如井水已清,但下無可據之陰,故有無用之嘆;六四陰柔得位,但無所應,宜靜修以待;九五居尊得正,如甘泉之能養人;上六處《井》卦之終,井道大成,施用無窮。井不修則無養人之用,人不修則無濟人之德,故《象傳》說,君子應當效法此象,勸勉百姓互相資助。
「《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汔至,亦未繘jú井,羸其瓶,凶。」「邑」,古代8家為1井,4井為1邑,屬邑可改,屬井卻不可遷,「改邑不改井」即此意,這里藉以喻「井道」不移。人任何時候都離不開具體環境,凡具體環境就要以井道處之,對身邊人不可得罪過甚,否則地位再高都可能遭遇困險,譬如嘉靖皇帝差點被幾個宮女勒死。「無喪無得」,井水取之不竭,存之不盈,以此喻井道之恆久。「往來井井」,是說人來人往皆井之以井,此喻井道之秩序及普遍性。卦辭後一句意即水井都淤塞見底了,還不清理淘挖,以至把汲水陶罐都碰碎了,這是很兇險之事。卦辭勸誡人們面對或預防困境,要時時關注具體、基本生存環境,這是人安身立命之本。卦說為「井」,實際是以井借指基本生存之必需物品的生產和存儲,比如儲糧備荒,意義廣延無窮。
上卦「坎」是水,下卦「巽」是入,水桶進入於井中汲水,所以象徵井。村落可能有變遷,但井不會變動,人們來來往往汲水,而井水則依然潔凈不變。汲水的瓦瓶,幾乎到達水面時,因為吊繩沒有完全伸開,以致阻擾,使瓦瓶翻覆破裂,所以凶險。亦即,用賢的道理永遠不變,用賢無功也不會有過,人事管道。應暢通無阻,造福人民的工具,不可毀棄;引伸為處理事務,應當遵循過去的成例,不可以任意變更,這樣,就是沒有功,也沒有過,進退就不會有改變。另一方面,也應當謹慎小心,貫徹始終,不可功虧一簣。
水風井異卦相疊(巽下坎上)。上卦為坎,坎為水;下卦為巽,巽為木。上坎下巽,有樹木得水滋潤而蓬勃生長之象。水為人類生存的重要條件,水井是居民的重要生活設施。《易卦》以井為卦名。
用來集中反映勞動與生活,自然條件與人類生存的依賴關系。這種關系用《易經》的語言,可以概括為「養」。在《彖辭》與《象辭》看來「養」具有著兩方面的含義,一方面,指自然對人類提供的生養條件,另一方面批人類對自然生存環境的愛惜養護,形成了「並養」與「養井」這一對特殊的概念。
枯井破費已多年,一朝流泉出來鮮,資生濟渴人稱羨,時來運轉喜自然。
井卦,闡釋用賢的道理。當在窮困中,就必須起用賢能,方足以振弊起衰。賢能被遺棄在民間,是莫大的人才浪費,但卻往往人事管理阻塞,以致不能任用;因而,當政者必須時刻留意發掘人才,蔚為國用,以造福全民。而賢能的人,也應當誠心誠意,不斷進修,充實力量,以服務人民為己志;否則,也會因不合時宜而被淘汰。
《通典》所述井田制十大德用,正是「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井養而不窮也」。井田制原是洛書九宮八卦在農業制度、營造規劃制度的具體應用,後來演化成為三代時期「洪範九疇」治國根本大法。
井卦六爻以三陽為井水、三陰為井身。初六為井底,此井剛鑿出,尚未安置木質井盤,故「井泥不食」。九二、九三為井水,井字木盤襯砌,水已澄清,九二下比初六,其向下行,故「射鮒,瓮敝漏」,九三仍處下卦而不能汲用於上,故「行惻」而「求王明」。六四為井壁,上比君王,修德如以瓦砌築井壁,「井甃」可證西周王室發明陶瓦井。九五井水合中正之德,故「井洌,寒泉食」。上六至於井口,水井功成,「井收,勿幕」,邑人可受福澤矣。
陳夢雷曰:以六爻之序言之,初泥而二谷,井之地,在下未見於用者也。三渫而四甃,在人位,則人事盡可以待用矣。五洌而上收,則得乎天,功用及物,井道大成矣。
黃壽祺曰:後漢李尤「井銘」曰:「井之所尚,寒泉冽清,法律取象,不槩自平,多取不損,少取不盈,執憲若斯,何有邪傾。」此銘將寒泉視為清廉公允的象徵,稱頌井水不損、不盈之質量,寄託作者對政治清明的殷切期望。
黃壽祺又曰:井卦將井予以人格化,先以井「改邑不改井,無喪無得,往來井井」之特性,描繪一個守恆不渝,大功無私之君子形象:再以「汔至,亦未橘井,羸其瓶,凶。」告誡君子者俢德惠人,要有始有終,不可功敗垂成。
【原文】 《彖》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井養而不窮也。「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往來井,井汔qì至,亦未繘jú井」,未有功也。「羸léi其瓶」,是以凶也。
【譯文】 《彖辭》說:本卦下卦為巽,巽為木;上卦為坎,坎為水。水下浸而滋潤,樹木得水而生長,這是井卦的卦象。井以水養人,經久不竭,這是井卦的品德。卦辭說「改進邑落而不改建水井」,因為九二、九五陽爻分居下卦、上卦的中位,位象相合,像水井適用,不用改造。「眾人往來井邊汲水,水井乾涸淤塞,也不去加以淘洗」,是說長此以往水井將對人們失出功用。「打破吊水罐」,自毀壞生活用具,所以是凶險之象。
什麼是井?彖曰「巽乎水而上水」,這就是井。即順乎水之性,將其取上來。水性下,居亦下,今則將其取之於上,如何取?以繩系瓶深入水下,往來汲之。卦上坎為井中水,下巽為繩索,互離為瓶,繩、瓶落入水下為汲水象。巽為順為入,坎為水,巽下坎上,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上卦「坎」占天時為『水』,下卦「巽」占靜物為『繩』為『直物』,水在下汲水需放繩汲水使上,故稱謂「巽乎水而上水」。
馬其昶曰:雨雪消化之水,滲入土石,積聚而成泉源,由地開孔以通泉謂之井。故曰:巽乎水而上水,井。
鄭玄曰:坎,水也。巽,木,桔槔也。互體離兌,離外堅中,虛瓶也,兌為暗澤,泉口也。言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
荀爽曰:木入水出,《井》之象也。
孔穎達《正義》曰:此就二體釋「井」之名義。此卦坎為水在上,巽為木在下,又巽為入,以木入於水而又上水,井之象也。
來知德曰:凡井中汲水,井上用一轆轤,以井索加於其上,用桶下汲,方能取上。是以桶入乎其水方能上也。故曰「巽乎水而上水」。
「井養而無窮」,任由取用而不枯竭。此比人身與萬物中之道物,日日耗損而卻又能隨之再來,去之多則來之多,去之少則來之少,如井水相似「無喪無得」。井水用以養人取之不竭,故稱謂「井養而不窮」。
二爻五爻皆為剛不當位,兩爻居中「剛中」為敵應,故而稱「不改」。
改邑不改井,言村落可以改建遷移,但是井則不可。易以井喻生命之根,言萬物之生命,其根既定再也不能改變,而其形體外表則能遷移或發生種種變化。彖曰「改邑不改井,乃以剛中也」,此言所以不改井之故,即因剛居中。剛即陽,即是生命之根;居中則即生命具有可靠的牢固根基,此根基既定便不能改動,動則性命難保,故不改。所以,《系辭傳下》曰「井,德之地也」,德即道,性命之根;地即此根所居之所。
孔穎達曰:嘆美井德愈汲愈生,給養於人無有窮已也。而井體有常,由於二、五也,二五以剛居中,故能定居其所而不改變也。不釋往來二句者,以「無喪無得,往來井井」皆由以剛居中,更無他意,故不具舉經文。
汔至亦未繘,汔,水涸,汔至即到了井水枯竭時。繘,用以提水的繩索,亦未繘即是「提水的井繩也就不能再用來提水了」,此繘為動詞,用繩提水義。
井羸其瓶凶,羸,掛住、卡住、夾住諸義;瓶為盛水之器。盛水之瓶被卡在井裡,水取不上來,有水用不上,井也就徒有井之名,失去井之實,所以凶。
前三言為井的性質、作用,後二言為井失去井的作用後果。井枯無水,比為道物耗盡,提不出水來就是生命沒有了道物,生命也便隨之毀滅;井雖有水,但取水之具出了故障,也提不出水來,生命自然也不能再存在下去。這兩種情況,都是萬物所以毀亡的根本原因。
未繘故無功。井拘累其瓶使水覆。故凶。繘所以出水通井。今居初未得應五。故放繩汲水「未繘」,所以稱為「未有功」。
「井」是稱謂二爻,「瓶」 是稱謂初爻,兩爻不當位剛爻佔中位,初爻欲應五爻,為二爻所拘「羸」,所以稱為「羸其瓶是以凶」。
劉沅曰:人必資水以生,以其為生生之本,汲水將至,遽敗其瓶,則失井養之功,並失上水之用,是以凶也。孟子曰:掘井九仞而不及泉,猶為棄井也,意從此出也。凡修身治世之道,可以利濟於無窮,而不終其功者,皆類此。
【原文】 《象》曰: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
【譯文】 《象辭》說:本卦下卦為巽,巽為木;上卦為坎,坎為水。水下浸而樹木生長,這是井卦的卦象。君子觀此卦象,取法於井水養人,從而鼓勵人民勤勞而互相勸勉。
《井》上卦「坎」為『水』,下卦「巽」佔地理為『木』,因此稱謂「木上有水」。
上「坎」占人物為『江湖之人』為眾為「民」為「勞」,故而稱謂「勞民」。二至四互「兌」為言,故稱謂「勸相」。是指以言語勸導,使「勞民」有所勉。
下巽木、上坎水,故有木上有水之象,木上有水言樹木體中有水分津潤,由根莖而向上運行,猶如井水被汲上以養人。君子者觀察井卦木上有水,井水汲上,以養萬民之象,悟知當教導人民,效法井德往來井井之勤勞,勤於耕稼以奉養其上,並勸民相友、相助、相扶持,以廣益於民。
朱熹曰:草木之生津潤皆上行,直至樹末,有木上有水之意。 鄭玄曰:桔槔引瓶,下入泉口汲水而出,井之象也。桔槔,古人以橫木架於井上,一端掛汲水器,另一端系重物,以杠桿原理上下運動而取水。
吳如愚曰:君子觀井象而以為井田之法,使民服田力穡,勸勞以奉養其上,又勸其相助而不敢惰。
張洪之曰:井田之制,未足盡井田之實義,溝洫外當掘井以備不虞,資灌溉,加以友助扶持,井養之意乃盡。
馬其昶曰:木上有水即桔槔之象,井之用也。桔槹運轉不已,亦有勞相之義。
李心傳曰:勸相亦為井田而設,即相友、相助、相扶持。
井通也,下水上達。德之地也。井為汲水所用,人類須臾不離水之滋養。故井當穩定而不可遷移,《周易》以此形象告誡世人定要修養道德。即便必須改變之際亦當堅守正道,善始善終。故曰:井,德之地也;井居其所而不易位。井卦象辭曰:君子以勞民勸相。井者通也,下水上達。通者,通民意也,將民意上通於治國者;治國者當尊重民意,順應民意,如此方可始天下恆久。所謂「勞民勸相」故曰:井以辨義。此義之義,乃謂深明大義也。
孔穎達疏:「勞謂勞賚lài賞賜也;相,猶助也。井之為義,汲養而不窮,君子以勞來之恩勤恤民隱,勸助百姓使有成功,此則養而不窮也。」
朱子(朱熹)曰:「勞民者,以君養民;勸相者,使民相養,皆取井養之義。」
有關水井的發明歷史,古文獻中有「黃帝穿井」與「伯益作井」二說,二者並不相違。《周書》:「黃帝穿井」,《世本》:「黃帝見百物,始穿井。」《世本·作篇》、《呂氏春秋·勿躬》、《淮南子·本經訓》:「伯益作井」。「黃帝穿井」主要是指比較原始的水井,故曰「穿井」,而伯益是水利專家,「伯益作井」是說水井修造工藝的成熟,考古也證實了這一點。
黃帝造井重在創立「井田制」的理想制度,井田制是君子「勞民勸相」的具體措施。杜佑《通典·食貨典·鄉黨》雲:
昔黃帝始經土設井以塞諍端,立步制畝以防不足,使八家為井,井開四道而分八宅,鑿井於中。一則不泄地氣,二則無費一家,三則同風俗,四則齊巧拙,五則通財貨,六則存亡更守,七則出入相司,八則嫁娶相媒,九則無有相貸,十則疾病相救。是以情性可得而親,生產可得而均;均則欺凌之路塞,親則斗訟之心弭。既牧之於邑,故井一為鄰,鄰三為朋,朋三為里,里五為邑,邑十為都,都十為師,師十為州。夫始分之於井則地著,計之於州則數詳。迄乎夏殷,不易其制。
上述井田制有十大德用,正是「勸相」之意。「迄乎夏殷,不易其制」即卦辭「改邑不改井」,《周禮·地官·小司徒》雲「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村邑的規劃是以井為定則,故曰「改邑不改井」。
井田制將農業規劃、城鎮規劃和社會治理完美地統一在一起,締造了孔子所說的三代時期小康社會的主體制度,深深地影響了中國城鎮、建築的名物制度,城鎮名稱有:市井、井邑、井國、井曹、浩特(蒙語:井);聚落名稱有:鄉井、桑井、井廬、井墟,井閭,井裡;街道名稱有:井巷、井裡、胡同(源自元代蒙語:井);宅院名稱有:井屋、井廬、井庭、井院、天井;裝修名稱有:井闌、井床、井眉、綺井、藻井、龍井;等等。「井井有條」一詞,源自井田制規劃的條理;「背井離鄉」一詞,源自井田制規劃村邑以井為中心,井便有了家的概念。
井田制完全符合洛書九宮八卦格式,這不是偶然的,伏羲畫八卦奠定了華夏文化的根基,5500年前的凌家灘含山玉版已有九宮八卦格式,這比黃帝早了700年,黃帝創立井田制是繼承了華夏文化的道統。
《尚書》曰:「禹乃嗣興,天乃錫禹洪範九疇,彝倫攸敘。」《尚書·洪範》孔傳:「天與禹,洛出書,神龜負文而出,列於背,有數至於九。禹遂因而第之,以成九類。」
洪範即根本大法,「疇」本義為耕地(耕、畊,從井,「田」古文為井字格,此皆是井田制在古文字上的遺存),九疇原義為九宮格井田制,後來把九疇引申為國家的綜合社會制度。
《說文》曰:「刑,從刀丼。《易》曰:『丼者,法也。』」段玉裁註:「此引《易》說從井之意,『井者,法也』蓋出《易》說,司馬彪《五行志》引《易》說同。」愚以為:「井者,法也」當是源自井田制,其不見於今本《易傳》,應屬古《易傳》遺文。
刑字古文從井,此「井」旁當是指類似木質井盤的桎梏刑具,黃帝時已有桎梏,《山海經·大荒南經》:「有木生山上,名曰楓木。楓木,蚩尤所棄其桎梏,是謂楓木。」郭璞註:「蚩尤為黃帝所得,械而殺之,已摘棄其械,化而為樹也。」
《莊子·天運》:「九洛之事,治成德備。」 陸德明《釋文》曰:「其即謂禹所受之《洛書》九類乎!」 王先謙《集解》引楊慎雲:「九洛,《九疇洛書》。」
《漢書·五行志上》:「劉歆以為虙羲氏繼天而王,受《河圖》,則而畫之;八卦是也。禹治洪水,賜《洛書》,法而陳之,《洪範》是也。」
從伏羲開始,洛書九宮八卦文化一直影響著華夏文明的方方面面:井田制推行兩千多年,「茫茫禹跡,畫為九州」的疆域劃分,明堂九宮制度,四合院中間空地稱為「天井」正是井田制文化之遺存,《內經》有九宮八風、九針之法,數以九為至尊,劉徽《九章算術注》說:「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九章是也。」《周易》的陽爻稱為九,術數學中的奇門、太乙以及堪輿玄空之學皆是以洛書九宮為象數模式。
困卦 是生命事物得不到足夠的給養,存在受到威脅,更談不到發展上升。究其根本原因,第一是保證生命安全的澤水下滲、下流損失了,第二是保留下來的水分也被阻塞、分隔,不能盡其所能。井卦剛好相反,如那些生長在乾涸的羅布泊里胡楊林,用很深很深的根,能夠汲取地下深處的水分,運輸到枝稍,還能夠吸收利用沙漠中晝夜溫差形成的露水,形成木上有水的狀態,也就是能夠得到水、能夠保障生命給養的狀態。對於人來說,河流湖泊乾涸了,仍在原地要活命,只得打井,通過打井,古代通過木製的轆轆或者水車,將水汲取到地面,也呈現出水在木車上、木桶上的井卦形象。無論是樹伸根、人打井,都是利用地下深處的水,使之上升,保障給養。都是解困的根本智慧。第一,將下滲損失的水提升上來了,第二,將原來阻塞隔離的狀態打通了。
井卦 的主題是講解困得養的智慧。從水井保障民生用水發展出井養一詞。井養:
第一層,是水井可以保障飲用水;
第二層,有水就有農業,就可以保障農業生產;
第三層,農業發展了,才可能保障其它行業發展,引起社會精細分工,形成工業和商業集中的地方,也就是市井,滿足民生更廣泛更高級的需要;
第四層,遵守社會規則的人,在安全有序的環境中,才能夠保障生活、生產和交換,這樣,就產生了人類社會組織中的管理者、保衛者、教育者。只有這樣,人民才能夠真正享受勞動成果、享受社會井養之福;
第五層,人民需要物質享受,也需要精神享受,需要文化藝術享受,這樣就又形成了人類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不同狀態,人正是生活在這種文明狀態中,飢渴的頭腦才能夠得到得到井養,不斷激發勞動創造的活力;
第六層,井養不只是求一時一地,井養力求持續廣泛並獲得不斷提高。只有進入理想的大同境界,才有可能。
這六層井養的狀態,與人類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相對應。對於原始人而言,只要有水就有命。屬於第一層井養狀態。對於產生了農牧業生產勞動的社會,屬於第二層井養狀態。對於產生了手工業和低級商品交換的社會,屬於第三層井養狀態。對於產生了機器大生產的現代社會而言,屬於第四層井養狀態。對於科學和諧民主富有的理想社會而言,屬於第五層井養狀態。進入理想狀態了,人類又會產生新的更高級的追求,那就是第六層井養的社會狀態了。
作為個體的人,都會在井養的自然狀態和社會狀態中居於一個層次和地位,都是在天地自然社會的井養中獲得生存和發展上升的。在獲得井養的同時,也對於井養的環境產生著或者正面、或者負面的影響,這樣,每一個人就獲得了不同的人生價值。
「木上有水,井,君子以勞民勸相」,這里的君子,指社會上層、處於管理地位、保障社會安全地位和教育地位的人,屬於社會的上層建築部分的人。這些人不直接從事物質生產,又必須享用物質成果,也就是必須木上有水,得到井養,他們的井養如何保障呢?只有通過服務於經濟基礎,保障社會勞動生產正常進行,只有通過勸即教育人民掌握勞動本領又能夠相、即互相幫助,人民安居樂業了,他們就可以獲得稅收,也才能過上得到井養的幸福生活了。
勞民,讓人民勤勞致富,這個本身沒有錯。然而,在古代,由於腦體分工,限制了勞動人民享受文化藝術和優越的井養條件,君子們處於統治地位,處於小看體力勞動和勞動人民的偏見中,只知道勸老百姓進行體力勞動,而不會激發他們的精神文化創造功能。現代的君子,應該為追求勞動人民知識化的境界而努力。勸相,教育人民相互扶助,這本身也是正確的。然而,在古代,也有虛偽說教的一面。因為存在著事實上的剝削和被剝削,窮幫富、窮養富才是剝削社會的本質。窮幫窮是自然的,富幫窮也應該、也很好,都應該提倡。對於只是為富不仁、不願意幫助窮人的人,看不起窮人的人,只是欺騙窮人的人,窮人可不能只聽他們虛偽的勸說,在困苦的境界中夢想求神保佑來世的幸福。現代社會的君子,應該與勞動人民同呼吸共命運,才可能得到理想的井養,享受到為人民服務的崇高榮譽和地位。
⑸ 秦良玉作為一個女將軍,她為何能擁有四十八座墳墓
我國歷史上有很多巾幗英雄,雖然花木蘭,穆桂英等女英雄也不輸男兒氣概,但是能稱得上女將軍的應該就是明末清初的秦良玉了,秦良玉一生戎馬征戰40年,是唯一一位被載入正史憑戰功封侯拜相的女將軍。而且在她死後,有48支送葬隊伍送葬,並葬了48座墳,由此可見秦良玉對國家的貢獻之大。
秦良玉的一生可以說絲毫不輸於其他的大將軍。並且她對國家的貢獻也是功不可沒的,我覺得這才是她擁有48座墳墓的原因。
⑹ 阿彌陀佛四十八大願是什麼 完全解釋
〔第一願〕,願我剎中,無地獄餓鬼禽畜以至蜎飛蠕動之類。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願〕,願我剎中,無女人,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來生我國者,皆於七寶水池蓮華中化生。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七寶者,金、銀、璃璃、玻璃、硨磲、碼瑙、赤真珠也。) 〔第三願〕,願我剎土中人慾食時,七寶缽中,百味飲食,化現在前。食已,器用自然化去。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願〕,願我剎土中人所欲衣服,隨念即至,不假裁縫搗染浣濯。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五願〕,願我剎土中,自地以上至於虛空,皆有宅宇宮殿樓閣,池流華樹,悉以無量雜寶,百千種香,而共合成,嚴飾奇妙,殊勝超絕,其香普熏十方世界,眾生聞是香者,皆修佛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六願〕,願我剎土中人,皆心相愛敬,無相憎嫉。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七願〕,願我剎土中人,盡無淫泆嗔怒愚痴之心。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八願〕,願我剎土中人,皆同一善心,無惑他念;其所欲言,皆預相知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九願〕,願我剎土中人,皆不聞不善之名,況有其實。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願〕,願我剎土中人,知身如幻,無貪著心。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一願〕,願我剎土中雖有諸天,與世之人異,而其形容,皆一類金色,面目端正凈好,無復丑異。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二願〕,願假令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皆得為人,皆作緣覺、聲聞,皆坐禪一心,共欲計數我年壽,幾千億萬劫,無有能知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 〔第十三願〕,願假令十方各千億世界,有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皆得為人,皆作聲聞、緣覺,皆坐禪一心,共欲計數我剎土中人,數有幾千億萬,無有能知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四願〕,願我剎土中人壽命皆無數劫,無有能計知其數者。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五願〕,願我剎土中人,所受快樂,一如漏盡比丘。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漏盡,謂生死之漏盡也。) 〔第十六願〕,願我剎土中人,住正信位,離顛倒想,諸根寂靜,盡般泥洹。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般泥洹,即般涅盤,華言滅度。) 〔第十七願〕,願我說經行道,十倍諸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十八願〕,願我剎土中人,盡通宿命,知百千億那由他劫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那由他,華言萬億。) 〔第十九願〕,願我剎土中人,盡得天眼,見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願〕,願我剎土中人,盡得天耳,聞百千億那由他諸佛說法,悉能受持。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一願〕,願我剎土中人,得他心智,知百千億那由他世界眾生心念。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二願〕,願我剎土中人,盡得神足,於一念頃,能超過百千億那由他世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三願〕,願我名號,聞於十方無數世界。諸佛各於大眾,稱我功德及國土之勝。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聞我名號,慈心喜悅者,皆令來生我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四願〕,願我頂中光明妙勝,如日月之明百千億萬倍。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五願〕,願我光明,照諸無數天下幽冥之處,皆當大明。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見我光明,莫不慈心作善,皆令來生我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六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蒙我光明觸其身者,身心慈和,過諸天人。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七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有發菩提心,奉持齋戒,行六波羅蜜,修諸功德,至心發願欲生我國。臨壽終時,我與大眾,現其人前,引至來生,作不退轉地菩薩。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波羅蜜,華言到彼岸。六波羅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不退轉地者,謂行與位皆不退也。) 〔第二十八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燒香散花,然燈懸繒,飲食沙門,起立塔寺,齋戒清凈,益作諸善,一心繫念於我,雖止一晝夜,亦必得生我國。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二十九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至心信樂,欲生我國。十聲念我名號,必遂來生,惟除五逆,誹謗正法。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五逆者,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和合僧也。) 〔第三十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以至蜎飛蠕動之類,前世作惡,聞我名號,即懺悔為善,奉持經戒,願生我國。壽終不經惡道,徑遂來生,一切所欲,無不如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一願〕,願十方無數世界諸天人民,聞我名號,五體投地,稽首作禮,喜悅信樂,修菩薩行,諸天世人,莫不致敬。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五體者,頭及兩手兩足也。) 〔第三十二願〕,願十方無數世界,有女人,聞我名號,喜悅信樂,發菩提心;厭惡女身,壽終之後,不復為女。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三願〕,願凡生我國者,一生遂補佛處。惟除本願,欲往他方,設化眾生,修菩薩行,供養諸佛者;即自在往生,我以威神之力,令彼教化一切眾生,皆發信心,修一切善行。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四願〕,願我剎土之人,欲生他方者,如其所願,不復墜於惡道。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五願〕,願我剎土中菩薩,以香華幡蓋真珠纓絡種種供具,欲往無量世界,供養諸佛者,一食之頃,即可遍至。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六願〕,願我剎土中菩薩,欲以萬種之物供養十方無數諸佛,即在其前,供養既遍,是日未午,即還我剎。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七願〕,願我剎土中菩薩,受持經法,諷誦宣說,必得辯才智慧。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八願〕,願我剎土中菩薩,能演說一切法,其智慧辯才,不可限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三十九願〕,願我剎土中菩薩,得金剛那羅延力,其身皆紫磨金色,具諸相好,說經行道,無異於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那羅延,華言金剛。) 〔第四十願〕,願我剎土清凈,照見十方無量世界,菩薩欲於寶樹中見十方一切嚴凈佛剎,即時應現,猶如明鏡,睹其面相。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一願〕,願我剎土中菩薩,雖少功德者,亦能見我道場樹高四千由旬。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由旬,華言限量,或四十里,或六十里,或八十里。) 〔第四十二願〕,願我剎土中諸天世人及一切萬物,悉皆嚴凈光麗,形色殊特,窮微極妙,無能稱量者。眾生雖得天眼,不能辯其名數。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三願〕,願我剎土中人,隨其志願所欲聞法,皆自然得聞。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四願〕,願我剎土中菩薩、聲聞,皆智慧威神;頂中皆有光明,語音鴻暢,說經行道,無異於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五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皆逮得清凈解脫三昧。住是三昧,一發意頃,供養不可思議諸佛,而不失定意。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梵語三昧,華言正定。) 〔第四十六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皆逮得普等三昧,至於成佛,常見無量不可思議一切諸佛。不得是願,終不作佛。(普等者,謂於一切法皆平等也。) 〔第四十七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至不退轉地。不得是願,終不作佛。 〔第四十八願〕,願他方世界諸菩薩,聞我名號,皈依精進,即得至第一忍,第二忍,第三忍。於諸佛法,永不退轉。不得是願,終不作佛。(三忍,即忍位中上忍、中忍、下忍也。)
⑺ 創造101火箭少女對戰SNH48,誰是中國第一女
我是snh48的粉,但我從公正的角度上來說
第一,中國那麼多o2o的女團最後都是面臨解散,而snh48卻生存下來其主要原因就是snh48通俗點來說就是有錢,能撐得起場子,而且是中國第一個o2o女團(也有人說藍寶石少女是第一個)
第二,snh48到現在成立有六年時間了,積累一定的根深蒂固的粉絲,也就是說根基穩
第三,火箭少女畢竟只是個盈利的臨時女團,到期就不復存在了,
所以綜上所述,單從女團方面來說snh48會更持久,就像日本akb一樣,akb到今年已經成立13年了,從女團角度來說日本可以說是無人能及
⑻ 創造與魔法為什麼一直停在四十七級為什麼不能升到四十八級
因為你不把經驗弄滿,再過一天就可以升級
⑼ 諸葛亮48代傳人創造的福字代表什麼意思
不知道諸葛亮的第48代傳人是誰,真不真實。據史書記載,諸葛亮死後,其子諸葛瞻和其孫諸葛尚戰死綿竹,諸葛一門只傳到諸葛京,也就是諸葛亮的玄孫,之後就沒有記載了,斷代好幾百年,到了元代有個叫諸葛大獅的,自稱是諸葛亮第21代孫,他憑藉手中流傳下來的八陣圖,建造了八卦村,只要外敵進入村內,就會迷路失去方向,從而被村民捕獲。這個村就是現在的蘭溪市諸葛村,至於是不是諸葛亮後裔聚集地,史學家無法定論,有待考證。
⑽ 用最有靈性的木質 造最神聖的佛陀 庄嚴、清凈、平等,發四十八大願,積功累德,靜待有緣人
我是無神主義者,此物收藏可以,讓我信仰扯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