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肺炎應防範措施
① 商業、服務業經營場所的經營者應當如何預防及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並採取有效措施
北京市規定,賓館、飯店、文化娛樂場所、商場超市、公共交通場站等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和地鐵、公交等公共交通運營管理單位應當增加場所、交通運輸工具的清潔與消毒頻次,做好清潔消毒工作記錄和標識,保持良好通風狀態;科學合理控制人流規模和密度;有條件的,在入口處採取體溫檢測措施,
嚴格執行體溫篩查制度,對拒絕接受體溫檢測以及體溫異常的,有權拒絕其進入;對體溫異常的,協助、引導其到就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就診。對未佩戴口
罩的,進行勸阻。並對進入公共場所、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人員進行提醒和防控知識的宣傳教育。建築施工單位要加強對施工人員生活居住場所的防控管理,落實防控措施,嚴格人員登記。
公共場所和其他人員密集場所的經營管理單位應當為職工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並要求職工全程佩戴口罩,加強個人防護。
賓館、旅店等提供住宿服務的經營單位應當如實對旅客姓名、來源地、聯系方式等信息進行登記,為旅客提供早晚體溫監測服務,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向當
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報告,並按照當地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的指導採取相應防控措施;有條件的,要為來自疫情發生地區的人員提供單獨就餐區域。旅客應當配合,
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此外,針對本次疫情,鐵路、航空運輸和部分在線旅遊平台經營者針對疫情地區和確診、疑似患者及密切同行人員及時推出了相應退改費用減免措施。交通、旅遊、餐飲、住宿、娛樂等相關行業組織、經營者以及平台經營者,在特殊時期更應嚴格履行法定責任、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及時採取有效措施,妥善處理相關消費者合理訴求,減少各方損失。相關行業組織也應起到加強監督、依法維權的作用。
② 家中出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可疑症狀後,該採取何種消毒措施
當家庭成員中出現可疑症狀者後(可疑症狀包括發熱、咳嗽、咽痛、胸悶、呼吸困難、輕度納差、乏力、精神稍差、惡心嘔吐、腹瀉、頭痛、心慌、結膜炎、輕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等),家庭其他成員應做好隔離防護,並根據病情進展及時送其就診,就診時應避免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前往;在有症狀的家庭成員就診後,應對其隔離的房間和接觸物品(如居室地面、衛生間、傢具檯面,門把手,餐(飲)具等)進行消毒。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預防措施
想要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在日常生活中就要戴好口罩,不過要選擇外科醫用口罩,不要選擇普回通的口罩,普通口答罩沒有任何預防作用。新型冠狀病毒主要是通過飛沫傳播,戴口罩是能阻隔細菌進入鼻腔,從而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而且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個人衛生,要勤洗手,勤換洗衣物,同時不要到人多的地方去,以免誘發感染。但是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後,就要盡快得到醫院就醫,同時患者所用的個人物品都要進行消毒。
對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預防以切斷傳播途徑為主。上述疾病可以通過飛沫及日常接觸進行傳播,所以避免和疑似人群進行接觸,可以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如果發現存在發燒症狀及存在疫區來往的人,需要及時向有關部門進行報告,上述人群很有可能屬於傳染源,對於傳染源的隔離也是預防疫情的一個有效辦法。另外飲食方面建議以瓜果蔬菜為主,少吃肉類食物,尤其是野生動物。健康人還要注意勤洗手、佩戴口罩、室內多通風,可以適當的選擇醫用消毒劑進行消毒,常用的比如醫用酒精、84消毒液等。
④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監獄如何防控
監獄新冠肺炎防控技術方案
1.監獄衛生管理 2.預防性衛生措施 3.個人防護 4. 疫情應對⑤ 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時,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應採取哪些措施
《傳染病防治法》第四十條規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發現傳染病專疫情或者接到傳染病疫情報告屬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施:
(一)對傳染病疫情進行流行病學調查,根據調查情況提出劃定疫點、疫區的建議,對被污染的場所進行衛生處理,對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並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
(二)傳染病暴發、流行時,對疫點、疫區進行衛生處理,向衛生行政部門提出疫情控制方案,並按照衛生行政部門的要求採取措施;
(三)指導下級疾病預防控制機構實施傳染病預防、控制措施,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對傳染病疫情的處理。」
(全國普法辦編寫)
⑥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常見問題有哪些
哪些疾病是糞口傳播的?糞口傳播的傳染病較多,常見的有甲肝、戊肝、傷寒、霍亂、手足口病,還包括一些寄生蟲疾病,比如絛蟲病、蟯蟲病、蛔蟲病。
新型冠狀病毒可通過糞口傳播嗎?
近期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研究,在部分省份報告的確診病例中糞便標本檢測到病毒核酸陽性,提示新冠肺炎有糞口傳播的可能性,但是現在還不能確定能不能通過進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感染或傳播。當前防控工作已經充分考慮了糞口傳播途徑的風險,在國家衛健委2月6日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中已經對實驗室的檢測、密切接觸者的管理、特定人群的防護和特定場所的消毒提出了相應的措施和要求。
新型冠狀病毒糞口轉播怎麼預防?
1.對於公眾,尤其是餐飲從業人員,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保持手衛生,飯前便後、接觸容易污染的物品後要洗手。
2.2. 水果和蔬菜食用前應清洗干凈。
3. 不要生食,蔬菜、肉類應炒熟吃,水果的話最好削皮,處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並注意及時洗手。
4. 提倡喝開水,不要喝生水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如廁後怎麼做?
如廁後,建議先蓋上馬桶蓋,再沖馬桶。
便後要認真洗手。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衛生間該如何清潔?
1. 如果家裡沒有確診患者、無症狀感染者、密切接觸者,一般的保潔衛生就可以
2. 如果家裡有密切接觸者,最好使用單獨的衛生間,若沒有條件,可以每天用含氯消毒液(如84消毒液)清潔廁所,並用消毒液擦拭「高頻接觸」的部位,如馬桶按鈕、馬桶圈墊、馬桶內部和廁所門把手進行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普通公眾是否需要分餐、公筷?
公眾居家,如無疑似或感染患者,無需特別進行分餐和公筷,可按自家既往習慣進行。不必要對碗筷消毒,如果實在不放心,只需要把碗筷集中蒸一下,水開後蒸10分鍾就行了。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患者的嘔吐物和糞便怎麼處理?
1. 少量污染物可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如紗布、抹布等)沾取5000 mg/L一 10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濕巾/干巾)小心移除
2. 大量污染物應使用含吸水成分的消毒粉或漂白粉完全覆蓋,或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覆蓋後用足量的5000 mg/L一l0000mgIL的含氯消毒液澆在吸水材料上,作用30分鍾以上 (或能達到高水平消毒的消毒干巾), 小心清除干凈。
3. 清除過程中避免接觸污染物,清理的污染物按醫療廢物集中處置。患者的排泄物、分泌物、嘔吐物等應有專門容器收集,用含20000mg/L含氯消毒劑,按糞、葯比例1:2浸泡消毒2小時。
4. 清除污染物後,應對污染的環境物體表面進行消毒。盛放污染物的容器可用含有效氯5000mg/L的消毒劑溶液浸泡消毒30分鍾,然後清洗干凈。
⑦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期間兒童要注意什麼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你問我答-兒童篇
新型冠狀病毒兒童佩戴口罩應注意什麼?建議兒童選用符合國家標准GB2626-2006KN95,並標注兒童或青少年顆粒物防護口罩 的產品。兒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項:
1. 兒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長幫助下,認真閱讀並正確理解使用說明,以掌握正確使用呼吸防護用品的方法;
2. 家長應隨時關注兒童口罩佩戴情況,如兒童在佩戴口罩過程中感覺不適,應及時調整或停止使用;
3. 因兒童臉型較小,與成人口罩邊緣無法充分密合,不建議兒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
對小於1歲的孩子,主要是以被動防護為主,即靠父母、家人、看護人的防護來間接保護孩子。 看護人第一要戴好口罩,第二不要對著孩子打噴嚏、呼氣。如果咳嗽和打噴嚏時,要用紙巾捂住您的口鼻,如果來不及就用手肘捂住口鼻,然後再去清洗手肘。另外,捂住口鼻的紙巾別忘了丟棄,再洗手。看護人在接觸兒童餐具、玩具、日常生活用品等物品前,或與兒童交流玩耍前,一定要洗凈雙手。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有哪些需要特別注意保護孩子的地方?
1. 盡量減少孩子出門,尤其是公共場所和密閉的空間。如需要外出,要為孩子做好個人防護,如戴好口罩等。盡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和其他人保持一定的距離,至少在1米以上。
2. 用餐時要注意,不跟孩子共用餐具;給孩子餵食,不要用嘴吹食物,也不要用嘴嘗試食物再喂給孩子,更不要用嘴咀嚼完食物再喂給孩子。
3. 孩子要保持手部清潔,孩子的物品、玩具和餐具要定期消毒。
4. 和孩子玩耍和抱孩子之前一定要認真洗手,保持手衛生。
5. 回家時應該把外面穿的衣物換掉,洗手以後再抱孩子。
6. 家裡做到定期的通風,一般每天要通風2-3次,每次20-30分鍾。通風時要把孩子移出通風的房間,可以逐間房間進行通風。
7. 如果家長出現可疑症狀(發熱、咳嗽、咽痛、 胸悶、呼吸困難、乏力、惡心嘔吐、腹瀉、結膜炎、 肌肉酸痛等),應及時就醫。
8. 保障兒童的營養和睡眠,為孩子安排豐富有趣的家庭游戲和鍛煉,提高兒童的身體抵抗 力。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帶孩子外出,公共娛樂設施可以玩嗎?
1. 盡量避免外出,不去室內游樂場、商場兒童玩具區等公共娛樂場所玩。
2. 如一定要玩,去戶外的公共娛樂設施並做好防護,包括正確佩戴口罩,戴手套接觸公共設施設備表面等。避開人多的時候,並盡量縮短逗留時間。不在公共場所吃喝東西或脫掉外 罩手套等。
3. 回家後及時脫去外套,洗凈雙手,如需再次使用的口罩,可懸掛在潔凈、乾燥通風處, 或將其放置在清潔、透氣的紙袋中,做好手套等物品消毒。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能帶孩子打疫苗嗎?
關注當地兒童預防接種門診的工作動態,和預防接種門診醫生去溝通孩子的具體情況,我們 建議單獨預約,分散接種。
新生兒首針乙肝疫苗和卡介苗,應按照國家免疫規劃程序在助產機構及時接種。乙肝表面抗 原陽性母親所生新生兒的第2劑和第3劑乙肝疫苗,建議與接種單位預約後及時接種。狂犬病、破傷風用於暴露後預防的疫苗,無論是否處於疾病高發地區,均需按疫苗接種程序及時接種。
如所在社區發生社區傳播性疫情,可暫停除上述4種疫苗以外的其他疫苗接種,並需注意在疫情結束後及時為兒童盡早補種。如果所在社區未發生社區傳播疫情,則可根據所在地衛生行政部門或疾控機構具體要求及接種單位的時間安排選擇接種。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孩子慢性病復查需要改期嗎?
在當前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慢性病患兒復查是否可以改期一定要遵循主治醫師對患兒病 情的評估,切不可擅自做主。如果醫生可以通過線上形式和家長溝通,做好患兒疾病的監測、 療效的判定並保持治療的延續性和有效性,可以減少到醫院就診的次數。但如果病情不允許, 或出現變化甚至惡化,則應及時就診。就診時,患兒和家長均應做好防護,尤其是應全程戴好口罩、不到處亂摸、不潔凈的手不觸碰眼口鼻等。 如果可以的話,也可以就近進行一些必要項目的檢查,然後將檢查結果通過線上途徑發給主治醫生,以指導接下來的治療。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帶孩子接種疫苗或看病如何防護?
接種疫苗應遵循題4的原則安排接種。在疫情流行期間,應減少兒童去醫院就診的次數,如果遇到家長無法處理的情況,必須要去的話,盡量選擇兒童醫院或者綜合性的醫院兒科門診,減少在成人門診或呼吸科接觸到成人患者的風險。
通過提前預約門診號等方式減少在醫院的逗留時間。如果只有急診,可以帶上水杯、退燒葯、 小毛巾小毯子、消毒酒精棉片、口罩、醫保卡。
候診時盡量帶著孩子在通風處進行等待,和其他候診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離。
家長應全程佩戴口罩,兒童的口罩選用和佩戴原則參看問題1。家長和孩子都盡量不要觸摸醫院的物品,同時注意手衛生,去公共場所或觸摸公共設施後要注意洗手,避免用手揉眼睛, 鼻子和嘴。比如用免洗洗手液等,及時清潔孩子的小手。
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期間如何幫孩子應對壓力?
家長對於疫情的談論、媒體的宣傳等都可能使兒童產生一定的緊張或心理壓力。面對壓力, 兒童的表現往往與成人不同,例如他們可能會變得固執、焦慮、膽怯、生氣或焦躁不安等。 大人需要用支持的方法應對孩子的反應,傾聽她的擔憂並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和愛。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解釋當前的情況,並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清楚地告訴他們如何做可以降低被感染的風險。此外,還需要告訴他們有可能發生的情況,例如,家庭成員和/或孩子可能 因為感到身體不適,需要去醫院一段時間,醫生可以幫助他們的身體恢復健康等,使兒童能 夠對未來有所預期,從而減輕心理壓力。
盡量讓孩子與父母或家人在一起,避免孩子與監護人分開。如果孩子不得不與家人分開(例 如住院),請確保通過電話等方式定期與孩子聯系讓他們安心。
盡可能保持正常的日常生活習慣,或在新的環境中幫助他們建立新的生活習慣,包括上課或 學習以及安全地玩耍和放鬆。
孩子咳嗽發燒,如何區分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或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臨床表現與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沒有明顯不同,對於普通群眾,僅通過 症狀識別這三種疾病比較困難。目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需要結合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測結 果進行診斷。目前全國兒童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報道較少,如果兒童出現咳嗽、發熱,可 以首先考慮是否存在其他病因。如果存在以下3 種情況之一,需做好患兒和家庭成員的預防措施,根據病情及時就醫:
1. 近14天內曾接觸過疑似或確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病例;
2. 居住社區有疑似或確診病例報告,且曾在無防護的條件下去過公共場所、乘坐過公共交通工具;
3. 家人中出現類似可疑症狀。
孩子有點腹瀉,是感染了新型冠狀病毒嗎?
腹瀉只是可能的一種臨床症狀,如需鑒別需進行實驗室檢測。
現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兒童病例數量有限,目前已經確診的病例主要症狀包括發熱、咳嗽、 乏力,也可以有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
兒童腹瀉,家長應考慮是否有其他常見病因。如腹瀉合並多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可疑 症狀,家中出現可疑症狀或確診病例,推薦就醫檢查。
⑧ 醫療保健機構、衛生防疫機構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時應當及時採取哪些隔離防控措施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醫療機構發現甲類傳染病時,應當及時採取下列措
施:
(一)對病人、病原攜帶者,予以隔離治療,隔離期限根據醫學檢查結果確定;(二)對疑似病人,確診前在指定場所單獨隔離治療;(三)對醫療機構內的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觸者,在指定場所進行醫學觀察和採取其他必要的預防措施。拒絕隔離治療或者隔離期未滿擅自脫離隔離治療的,可以由公安機關協助醫療機構採取強制隔離治療措施。
醫療機構發現乙類或者丙類傳染病病人,應當根據病情採取必要的治療和控制傳播措施。
醫療機構對本單位內被傳染病病原體污染的場所、物品以及醫療廢物,必須依照法律、法規的規定實施消毒和無害化處置。
2020年1月2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方案 (第三版) 》要求,醫療機構應按照《醫療機構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預防與控制技術指南(第一版)》的要求,重視和加強隔離、消毒和防護工作,全面落實防止院內感染的各項措施,做好預檢分診工作,做好發熱門診、急診、及其他所有普通病(房)的院感控制管理。對肺炎病例(包括疑似病例和確診病例)以及感染者中的輕症病例實行隔離治療,疑似病例應當進行單間隔離治療。如當地發生強度較大流行,醫療資源緊張時,輕症病例和無症狀感染者可採取居家治療和觀察。
⑨ 重點單位如何加強防控工作,單位和個人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應如何報告
北京市規定如下:
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中小學校、學前教育機構等敏感人群單位,應當嚴格控制訪客;嚴格落實清洗、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做好老人、幼兒每日的體溫監測;發現體溫異常的,及時採取隔離措施,並送就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應當加強對職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為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督促其做好自我防護。各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本系統的防控工作方案,嚴格履行責任,確保防控工作無死角。
提倡錯峰上下班等彈性工作制;鼓勵採用電話、網路等靈活辦公方式;召開會議優先採取視頻方式,現場會議要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加大座位間
隔、保證會場通風。
供水、供熱、供電等公用事業單位,市內公共交通經營管理單位和超市、便利店等生活必需品經營單位,應當保障正常服務,不得擅自停業歇業,滿足市民日常生活。
街道(鄉鎮)和社區(村)應當嚴格執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方案(試行)》,加強人員健康監測,摸排人員往來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防控措施,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輸入。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