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研究報告
⑴ 威海文登交通運輸局全面部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1月22日上午,區交通運輸局黨組書記、局長侯志強主持召開緊急會議,對全系統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面部署。會後,區交通運輸局印發《關於做好防範新型冠狀病毒有關工作的緊急通知》,制定《文登區交通運輸局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由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交通運輸系統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強化對疫情防控工作的領導。設立疫情防控辦公室,實施疫情防控每日專報制度。
及時宣傳引導
將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緊迫性,及時傳達各交通運輸企業特別是公交、客運、出租、貨運企業,要求各企業高度重視防控工作,針對疫情展開相應的前期防控准備工作。要求各企業加強對業戶疫情知識宣傳教育,讓每位從業人員都能掌握新型病毒感染肺炎的相關知識,便於防控。同時,要求公交、出租、客運車輛駕駛員做好乘客宣傳引導,引導發熱乘客主動報告。通知計程車LED屏等全區交通運輸宣傳媒介做好准備,如有需要,按照區里統一安排,及時播發宣傳標語。
加強防護力度
車輛防護方面,督促企業及時對公交、客車、出租等道路旅客運輸車輛進行全面的殺菌消毒並加強通風,並為駕駛員和汽車站一線工作人員配備一次性口罩等防護物品,做到勤洗手、戴口罩。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⑵ 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中,單位和個人有哪些義務
《傳染病防治法》第十二條規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一切單位和個人,必須接受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有關傳染病的調查、檢驗、採集樣本、隔離治療等預防、控制措施,如實提供有關情況。」
第三十一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突發事件應對法》第五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編造、傳播有關突發事件事態發展或者應急處置工作的虛假信息。」
第五十六條規定:「受到自然災害危害或者發生事故災難、公共衛生事件的單位,應當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救援隊伍和工作人員營救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到威脅的人員,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並採取其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措施,同時向所在地縣級人民政府報告;。
突發事件發生地的其他單位應當服從人民政府發布的決定、命令,配合人民政府採取的應急處置措施,做好本單位的應急救援工作,並積極組織人員參加所在地的應急救援和處置工作。」
第五十七條規定:「突發事件發生地的公民應當服從人民政府、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或者所屬單位的指揮和安排,配合人民政府採取的應急處置措施,積極參加應急救援工作,協助維護社會秩序。」
(全國普法辦編寫)
⑶ 重點單位如何加強防控工作,單位和個人發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或疑似病人應如何報告
北京市規定如下:
養老機構、兒童福利院、中小學校、學前教育機構等敏感人群單位,應當嚴格控制訪客;嚴格落實清洗、消毒、通風等防控措施;做好老人、幼兒每日的體溫監測;發現體溫異常的,及時採取隔離措施,並送就近的醫療衛生機構發熱門診就診。
機關、企業事業單位、社會組織等應當加強對職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提示,為其配備必要的防護用品,督促其做好自我防護。各行業主管部門應當制定本行業、本系統的防控工作方案,嚴格履行責任,確保防控工作無死角。
提倡錯峰上下班等彈性工作制;鼓勵採用電話、網路等靈活辦公方式;召開會議優先採取視頻方式,現場會議要減少參會人數、縮短會議時間、加大座位間
隔、保證會場通風。
供水、供熱、供電等公用事業單位,市內公共交通經營管理單位和超市、便利店等生活必需品經營單位,應當保障正常服務,不得擅自停業歇業,滿足市民日常生活。
街道(鄉鎮)和社區(村)應當嚴格執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社區防控工作方案(試行)》,加強人員健康監測,摸排人員往來情況,有針對性地採取防控措施,發現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並採取相應的防控措施,防止疫情輸入。
《傳染病防治法》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發現傳染病病人或者疑似傳染病病人時,應當及時向附近的疾病預防控制機構或者醫療機構報告。
⑷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經費夠用嗎
財政部:
截至2020年1月29日下午5點,各級財政累計下達疫情防控補助資金273億元,確保疫情防控經費需要。各級財政部門要不折不扣按照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合理調度資金,確保不因經費問題影響疫情防控工作。
各級財政累計投入273億元用於疫情防控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記者 申鋮)財政部網站30日發布消息稱,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各級財政部門積極支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截至1月29日下午5點,各級財政累計下達疫情防控補助資金273億元,確保疫情防控經費需要。
財政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日前召開第四次會議稱,要密切關注疫情發展態勢,進一步加強財政支持措施研究,及時完善疫情防控財稅措施,加大財力保障;各級財政部門要不折不扣按照中央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的部署,合理調度資金,確保不因經費問題影響疫情防控工作。
⑸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流行期間應急物資能「一路暢通」嗎
交通運輸部:
各地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建立實施應急物資運輸與公路保通保暢公開電話制度,面向社會公開,24小時開通並安排人員值守,受理和解決防疫應急物資運輸車輛辦理《通行證》,督促各地嚴格貫徹落實對疫情防控物資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保障優先通行」的政策,確保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及時運輸。
交通運輸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通知
(第13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交通運輸廳(局、委):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重要決策部署,為打贏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擊戰提供堅強的應急物資保障,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應急物資運輸保障工作,經交通運輸部同意,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建立實施應急物資運輸與公路保通保暢公開電話制度
各地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建立實施應急物資運輸與公路保通保暢公開電話制度,面向社會公開,24小時開通並安排人員值守,受理和解決防疫應急物資運輸車輛辦理《通行證》,督促各地嚴格貫徹落實對疫情防控物資運輸車輛「不停車、不檢查、不收費、保障優先通行」的政策,確保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及時運輸。請各地省級交通運輸部門於1月31日15時前,將本省份應急物資運輸與公路保通保暢公開電話號碼報部(運輸服務司/物流保障辦公室),由部統一向社會公開發布。同時,請各地建立並嚴格實施所公開電話值班值守制度,保證24小時開通並有人員接聽服務;請各地通過行業協會、新聞媒體、互聯網等媒介手段加強對疫情防控應急通行政策、有關公開電話進行廣泛宣傳、廣而告之,確保一線貨運經營者掌握政策、知曉公開電話。部將對各省份公開電話開通、值守情況進行不定時監督抽查,並將對監督抽查情況進行通報。
二、建立健全疫情防控應急運輸車隊及車輛台賬
各地省級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要在前期已開展疫情防控應急車隊建設、應急車輛統計台賬的基礎上,進一步建立健全、扎實落實本省份疫情防控應急運輸車輛的底數和台賬。要在對本省份已統計造冊的應急運輸車輛台賬和實際情況再摸底、再核實的基礎上,建立疫情防控應急運輸車隊;要建立詳細車輛台賬,具體到車輛號牌、車輛類型和駕駛員。要充分發揮大中型客貨運輸企業的組織優勢和運力優勢,在應急車隊建設中發揮骨幹示範作用;要督促應急保障車輛做好車輛技術維護,確保車輛技術狀況良好;要建立順暢的車隊通訊聯絡機制,發揮衛星定位導航車載終端作用,確保上下聯絡順暢,隨時掌握最新運力動態分布。各地省級交通運輸部門要在1月31日晚9時前,將本省份應急運輸車隊的有關情況信息報部運輸服務司/物流保障辦公室(信息報送格式見附表)。
聯系人及聯系方式: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物流保障辦公室:
余興源、曹磊,(010)65292831,傳真(010)65292830。
附 表: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道路客、貨運輸應急運力統計表
交通運輸部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
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協調組
(交通運輸部應急辦代章)
2020年1月30日
⑹ 臨汾市客運處召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會
1月23日,臨汾市客運處召開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會。會議由市客運處處長湯曉傑主持,市客運處各科室負責人參加會議。
首先,會議傳達了臨汾市城市客運處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工作安排。
隨後,湯處長作重要講話。他強調,要高度重視此次疫情應對工作,強化責任,加強應急值守,落實值班制度,一旦發現疫情第一時間啟動響應機制,堅決果斷處置,嚴防疫情擴散蔓延,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公交車、計程車駕駛員及一線人員必須佩帶口罩上崗。公交車、計程車要做好車輛衛生整潔、消毒、通風工作,落實公交車「日消毒」和「每班次通風」要求。企業如發現從業人員發熱或咳嗽等症狀,應及時安排就醫,嚴禁帶病上崗。計程車駕駛員對在醫院周邊的訂單要提高警惕,加強自我保護,自身如遇發熱、咳嗽等症狀,應立即停止運營,及時就醫並向公司報備。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⑺ 我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為什麼會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我國在抗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的原因:
第一,有中國共產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有戰勝疫情的堅定信念和必勝信心,有正確的應對方法措施。
第二,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國政府、中國人民不畏艱險,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第一位,按照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的總要求,堅持全民動員、聯防聯控、公開透明,打響了一場抗擊疫情的人民戰爭。
第三,中國社會的動員能力及科研力量極其強大,並在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經驗。
第四,注重科學防控,加大科學投入,加強對病毒檢測試劑的研發與生產,中西醫協同配合結合,使中國更有抵抗風險的能力。
第五,全國人民一呼百應,堅信國家的措施正確有效。充分發揮體制優勢作用,有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有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成為中國戰勝疫情的中堅力量。
第六,加強嚴格診斷與全面監測。在疫情流行的幾個月中,中國開發出一種智能手機監測程序——電子「健康碼」,可對用戶健康數據進行科學統計與跟蹤,顯示居民的不同健康狀態,在抗「疫」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第七,隔離成為正確戰略。美國媒體此前抨擊中國「封城」措施,如今中國的這些疫情防控經驗正得到包括美國在內的西方多國借鑒,成為切實有效的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