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倉頡創造漢字

倉頡創造漢字

發布時間: 2021-01-20 11:18:04

㈠ 為什麼倉頡能創造漢字

因為倉頡擅於學習,不怕吃苦,敢於創新.
倉頡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鳥的足跡,於是他模內仿鳥的足跡創造容了字的筆畫.後來,他又根據龜紋,蟲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狀或動態,創造了文字.
我們要學習倉頡的這種可貴品質.

㈡ 傳說漢字是皇帝的史官倉頡創造的,這種說法對嗎

其實抄不是很對,「傳說漢襲字是黃帝的史官倉頡創造」那畢竟說明是傳說,發明漢字不可能是一個人可以完成的,說白了是人們在長期勞動實踐中發明創造的,真正的發明者是勞動人民,只是把它歸功於倉頡而已。中國人自稱是黃帝子孫,黃帝偉大嘛!Do you understand?

㈢ 漢字是由倉頡創造的,

不全是.
追溯每一個字的來源是一件龐大的工程,只能說當年倉頡造了一批字,我們現專在所看到的龐大的屬文字系統和眾多文字是歷代在應用中不斷添加與完善的.
除了字體、字形、字音的演變外,也有新的文字不斷加入.
不過,這還是不能否認倉頡的偉大,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倉頡這個可能存在人給我們留下的或許是一種『造字思維』,我們依循著這個模式不斷的進行創新與修進.

㈣ 倉頡是怎麼創造出文字的

倉頡,古籍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版期黃帝的左史官權 ,倉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興起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沮誦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 。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
倉頡以此造出的形象,遂稱為文字。倉頡所創的文字有六類大意,一類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 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注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一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㈤ 漢字真是倉頡創造的嗎

漢字創造者—倉頡

傳說:中國人(實際上遠不止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是倉頡所創造的專。如今,在屬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多種電腦漢字輸入法當中,就有一種名為「倉頡漢字輸入法」。作為「中華文字鼻祖」,幾千年來,倉頡不但受到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於商丘市虞城縣王集鄉的倉頡墓每天都迎來絡繹不絕的國內外遊客。

倉頡為黃帝的史官。為了記載事情,傳遞信息,黃帝命他造文字。倉頡首先發明了象形文字。後來因象形文字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他又發明了會意字、形聲字等。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黃帝對倉頡發明和推廣文字的功勞非常看重,倉頡死後,他命人將其懸棺而葬之。如今的倉頡墓前,枝葉繁茂的古柏掩映著一座大殿,殿門兩旁的木柱一有副對聯:「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師」。

㈥ 歷史上漢字真的是一個叫倉頡的人創造的嗎

史書上來說:「倉帝生而自能書。及受河圖錄字,於是窮天地之變,仰觀奎星圓曲之勢,俯察龜紋鳥羽山川指掌而創文字。天為雨粟,鬼為夜哭,龍乃潛藏。」(《黃氏逸書考》輯《春秋元命苞》)。其實,這只是古人對倉頡的一種盲目崇拜,又經歷代文人和史學家炒作,倉頡便成了中國文字發明的始祖。
文字的發明和流傳,不是一人之力和一時之功所能完成的,承載著更多祖先的智慧,歷經反復篩選,最終走向規范化,被人們所接受。把倉頡作為漢字的發明者,僅是諸多的為漢字發明做出貢獻的「 智者」的代表和象徵。

㈦ 倉頡造的字是什麼文字

漢字的誕生非一人一手之功,是先民長期累積發展的結果。近代考古發現了3600多年前商朝的甲骨文、約4000年前至7000年前的陶文、約7000年前至10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質的龜骨契刻符號。流傳下來的倉頡造字的傳說,說明倉頡應當是在漢字發展中具有特別重大貢獻的人物,他可能是整理漢字的集大成者。

㈧ 倉頡創造了多少字

發奮造字
倉頡是黃帝的史官,開始一直用祖傳結繩記事的老辦法記載史實。但時間一長,那些大大小小,奇形怪狀的繩結都記了些什麼,連倉頡自己也沒法辨認了。
有一次,黃帝要和炎帝談判,命倉頡整理幾年來炎帝侵境殺民的事實。倉頡在記史的庫房裡泡了幾天,泡得頭昏眼脹,耳鳴目眩,仍然出了差錯,使黃帝的氏族受了損失,為此遭到黃帝的指責。
這件事使倉頡受到了很大的刺激。他決心要搞出一種簡單易記的符號,讓大眾都能用符號表達思想,傳授經驗,記載歷史。他想了又想,一直未想出辦法來。後來,母親勸他到父老鄉親中去開開眼界,妻子送他上了陽關道。他跑了九九八十一個村落,翻了七七四十九座大山,趟過八八六十四條河流,拜訪了九百九十九個善思會道的人。腿跑腫了,臉餓瘦了,汗水淌幹了,頭腦終於開竅了。他回到家鄉的白水縣楊武村,躲進村西頭的山溝里,著手整理從大眾中采訪收集的材料,創造代表世間萬事萬物的各種符號。為了不受外界干擾,他不讓親朋知曉,不讓妻子近身,連吃飯也不回家,讓母親送飯也只放在約定的地方。
這樣連續兩年時間,他一直鑽在山溝里不肯露面。有一天,母親去山溝送飯,事先不打招呼,悄悄走進了兒子住的地方。到那兒一看,母親大吃一驚,只見滿溝滿岔的石豬石羊唉喲唉喲地馱石頭,數不清的石人吭哧吭哧地砌樓房。母親驚訝地喊道:「乖乖看把石人累壞了,石豬石羊多可憐,快讓他們歇歇吧」話音剛落,石人撲倒在地,石豬石羊也都卧倒了,山溝立即變得寂靜無聲。倉頡聽到母親的聲音,急忙跑出山洞,見此情景,干著急而沒有辦法。
原來,倉頡孤身住在山溝內,日夜忙著創造新的符號,為了叫起來方便,他給每一個符號都起了名字,這種符號的名字就是字。這些字是仿照萬物的形態造出來的。比如:「日」字,是照著太陽紅圓紅圓的模樣畫的;「月」字是仿照月亮牙兒的形態描的;「人」字是端祥看人的側影畫的;爪字是觀察著鳥獸的爪印塗的……。倉頡就是這樣細心觀察萬事萬物,辛辛苦苦創造著字兒,時間長了,他造的字越來越多。那時,世間還沒有現在使用的筆墨紙硯,他就折來溝岔里的樹枝,把字寫在山洞的牆壁和地上,一個山洞寫滿了,他又挖出第二個山洞繼續寫。他的這種精神感動了玉皇大帝。玉皇大帝給倉頡托夢說:「人間沒有字,萬古如黑夜。你快點造字吧,不要擔心沒處寫,我給你造一座石樓,能把你造的字全部藏在裡面。」第二天,倉頡出門一看,只見石人挖地基打夯,石豬石羊馱石頭,心知天神在暗助他,十分高興,造字的勁頭更大了。等他把第二個山洞畫滿後,石樓已砌了一半了,倉頡又挖出第三個山洞,正在緊張地造字。不料母親貿然進來,一句話泄露了天機,破了仙氣,石樓沒有修成。至今,楊武村西頭的溝仍叫樓子溝,石樓東西兩邊的腿子還能看到痕跡。據說,石樓修成後,在樓頂可以俯視西安,卧看北京,能聽見天宮群仙聚會時的說話聲,可招來百鳥繞樓齊鳴,白水附近地方,也要出三石六斗油菜籽多的官呢。
倉頡造出的三窯字因此無處妥善保存,只好全部記在心裡。然後,他走出山洞,回到村莊,去教給兄弟姐妹們。但是,家鄉的人習慣用老辦法記事,他們不肯學慣用字記事。倉頡一氣之下,跑到外地給人們教字去了。據說,倉頡在長安的張宮村設館收徒,教出了數千名會寫字的學生,還到河南、山東、河北各地去過,在那裡辦過教人寫字的學堂。
後來倉頡又回到故鄉,那時他已年過半百,眼睛昏花了。家鄉的子弟這時也都覺悟了,求他教字。他高興地坐在凳子上,伏著桌子,一個字一個字地教,終於使家鄉的子弟學會了寫字。不過,他年輕時是站著懸腕寫字,寫得龍飛鳳舞,筆力雄勁,教出的學生也是站著懸腕寫字。而教家鄉子弟時,因為他年紀大了,是坐著伏在桌子上寫,家鄉的人也只會這樣寫字。這件事,使倉頡很傷心。
倉頡到底創造了多少字,據說有一斗油菜籽那麼多。而人們卻沒有學全,就是後來的孔聖人也只學了七升,還有三升沒有記全。倉頡就將它們撒到邊遠之地了,這才使外國人有了文字。
倉頡造「法」字
倉頡造了那麼多字,卻為一個「法」字憂愁了好久,想來想去,仍不得要領,煩得實在不行了,就到村外去散步。忽然,一隻狀如山牛、頭長一犄角的怪獸,從他身邊跑過,跑到一片小樹林子里,就用自己尖利的觸角去頂那些長得七扭八歪的樹,頂倒一棵,又頂一棵,樣子十分兇狠。不一會兒,那些不端正的樹都被它頂倒了,獨獨剩下一些端正高大的法樹。倉頡感到奇怪,悄悄地跟在野獸後邊,看它要干什麼。
怪獸休息了一會兒,滿意地看了看樹林子後,便悠哉游哉地走去了。正走著,前邊突然傳來吵鬧的聲音,怪獸便停下來,警惕地豎起耳朵靜聽。聽了一會兒,又憤怒地向吵鬧的地方奔過去。倉頡嚇懵了,驚呆了,及至醒轉過來,慌忙尾隨其後,緊追不舍。他正要大聲警告吵鬧的人趕快避開,但是,還沒等他跑到跟前,那怪獸已用獨角把一個彪形大漢頂落在溪水中,還要頂時,只見那大漢跪在水中作揖磕頭,口裡不住地呼叫求饒。而岸邊站著個人手裡死死抓著一頭野豬,眼看著怪獸攻擊落水者,他絲毫也不害怕,更沒有搭救落水者的表示,臉上還流露著得意之色。倉頡看到這些,對這個見死不救的人心裡產生了憎恨的情緒。他把落水者救上岸來,讓他上岸快逃。誰知落水者不但不逃,還給站在旁邊看笑話的那人作揖說好話。倉頡感到非常奇怪。原來,這兩個人同住在一個村子裡,清早間作伴上山打獵。落水者懶惰,走到半路不走了,躺下來睡大覺。站著的那位獨自進山打獵,冒死打回一隻野豬,費力背了回來。而落水者見到後,非要分一半不可。站著的那位不給,倆人便吵了起來,那彪形大漢正要動手打人,怪獸過來一角把大漢頂倒水中,要不是大漢知錯求饒,恐怕連命也難保了。倉頡好奇地問:「那野獸不傷人嗎」站著的那位說:「不傷好人,專傷壞人。如果它見到有人爭執,就攻擊邪惡的一方,聽到有人爭論,就咬不正的一方,公正允當,不出偏差。」聽到這兒,倉頡感慨萬分,問那野獸叫什麼名字,兩人都回答說叫音豸。
就這樣,在倉頡的頭腦里留下了良好的印象。當他回到家裡,又要造「法」字時,便不由得又想起了。他想,法是應該端正的,端正得像法樹那樣;法也是公正允當的,見邪惡就要敢於攻擊,像那樣正直公道。我何不從這樣的角度來造「法」字呢?於是,他終於想出了一個理想的寫法:「」。這個寫法的意思是,頂不正的人和物,一直把他頂倒,使世界變得公平,平得像水一樣。因此,「法」字為「」字下邊一個「去」字,左旁加三點水兒。以後,才逐漸把它演變簡化成今天這種寫法。
倉頡造「夠」字
夠字咋造,倉頡一時想不明白,於是就去問黃帝。黃帝是個大智大勇的人,當時也被難住了,於是就和倉頡一起商量。他問倉頡:「天下的事情,什麼使你感到滿足了,什麼使你感到不滿足」倉頡回答說:「食能飽腹,衣可蔽體,我就感到滿足了,而知識再多,卻永遠感到不能滿足。」黃帝說:「食僅飽腹,衣僅可蔽體,這只是最起碼的要求,而我作為黃帝,其目標是使天下人不僅能吃飽,還要能吃好,不僅要穿暖,而且還要穿得體面好看。你對衣食感到滿足,是因為你一門心思想著造字,別的事顧不得去想,而我是一族首領,總感到我們民族在這方面還很缺乏,感到還不夠。」倉頡問:「那什麼使你感到厭煩了呢」黃帝答:「大臣們議事,口羅哩口羅嗦,我聽著他們說那些多餘的話,心裡厭煩極了,再多說一句話,我就感到煩得不行了。」
黃帝這么一說,倉頡的頭腦立即開竅了,忙蹲下身子,用指頭在地上寫了兩個不同的字,一個是「多」左「句」右,一個是「句」左「多」右,這兩個字哪一個作為夠字,他一時拿不定主意。黃帝看了看,想了想,說:「就讓這兩種寫法都存在吧,叫人們記住,少說廢話。」就這樣,夠字造出來了,且有兩種寫法。
倉頡造字鬼哭龍藏
倉頡生活的那個時代,山鬼成精,到處害人,妖龍魔法更大,動不動發一場大水取樂,百姓遭殃,只得用整豬整羊整牛敬獻它們,祈禱它們可憐百姓。山鬼妖龍更加猖狂,作惡不止。
倉頡創造了文字,就能把世間所有的善行惡德統統記下來,傳之後世,讓人們記住它們乾的壞事。山鬼聽到這個消息,心裡發慌,惟恐自己的醜行被記錄下來,便四處尋找倉頡,想把倉頡害死,但尋來尋去沒有找到倉頡。於是就去聯絡妖龍。妖龍聽了山鬼的話,滿不在乎地哈哈大笑,說:「讓我給你顯點本領,管保他十個倉頡死掉五雙。」說罷,妖龍喝來蝦兵蟹將,掀起巨浪狂濤。剎那間,千百里地面立即變成了汪洋大海。山鬼高興得手舞足蹈,料定倉頡死路一條。
但是,妖龍高興得太早了。倉頡不但沒有被淹死,還被玉皇大帝請去赴了一次蟠桃宴會。宴會上,玉帝還表揚了倉頡造字的功績,並下令天宮諸路神仙和金童玉女都要學會倉頡創造的文字。這樣以來,倉頡的名聲更大了,而且處處都有神仙保佑。
待到倉頡返回人間,只見赤地千里,人死房塌,心中好不悲傷。他知道這是妖龍在作惡,心裡憤恨極了,決心把他的醜行記錄下來。但是,他看到人間生民全都被害而亡,悲痛欲絕,便昏昏沉沉地走到一處懸崖上號啕大哭,哭得天昏地暗,冷風颼颼。哭罷之後,他便躍身准備從懸崖上跳下去。說也奇怪,他跳下懸崖,卻像浮在水上,怎麼也落不下去,他又走上懸崖,舉起一塊三楞巨石,要把自己砸死。當他舉起巨石,正要朝自己頭上砸下去時,卻不知誰在空中把巨石接走了,他抬眼去看,四海茫茫,無有一人,他正覺奇怪,忽聽空中有人說話:「蒼生已經復甦,一切恢復原貌。你還不快點回去。」話音剛落,他看見全村男女老幼向他奔來。他問鄉親:「這是怎麼回事我在陰間還是在陽世」鄉親們都說是在陽世哩。他又問:「你們不是被大水淹死了嗎怎麼能跑到陽世來呢」大家都說沒有發大水,是做了個夢,夢中聽見有人喊:「快去救倉頡。」他們這才跑來了。他們又問倉頡為什麼尋短見,是不是碰見啥不順心的事了倉頡說了事情的原委,大家方知是玉帝在天顯靈,使他們死而復生,便爬起來朝天叩拜了一番,才返回村子去了。
這件事傳到山鬼妖龍那裡,使他們大大地吃了一驚,但他們仍不甘心,認為不除掉倉頡,以後永遠不得安生。經一番計劃,他們依計分頭活動去了。
有一天,倉頡正在整理他造的字書,忽聽有人叫他,抬頭看時,只見一妙齡女子站在身邊,天真活潑,含羞帶笑,幾番啟動朱唇,欲言又止。倉頡是個正派人,見此行動,不由惱怒,沉下臉問她有什麼事。那女子忽然低下頭去,可憐巴巴地說,他家住在後山,久聞倉頡造字,全村人都想學。她走親戚路過這里,想請先生一道同行去給他們教字,只怕先生不肯答應,故欲言又止,萬望先生切勿見怪。倉頡信以為真,轉怒為喜,好言安慰後,便背上書捆,和那女子一同朝後山走去,走到深山處,盡是骷髏跳舞,死鬼唱歌,倉頡一看不好,急忙轉身要逃,卻見那女子癱軟在地。倉頡急忙用手去攙,那女子卻就地一滾,騰空而起,轉眼變成了另一副模樣:口如血盆,舌頭吐出一尺多長,只見她哈哈大笑,聲震崖壁,一雙長長的干骨頭手指伸來,一把抓走了倉頡的書捆。眼看一生的心血將要毀於一旦,倉頡心中十分著急。正在這時,那書捆中突然飛起一團火球,直朝那女子身上飛去,待到挨近女子,忽然烈焰騰空,火勢強猛,直燒得那女子痛聲慘叫,丟下書捆,逃入山洞。而丟在地上的書捆,雖經大火,依舊完好。倉頡掙扎著爬到書捆旁,一把抓住,雙手緊緊地抱在懷里,好像護著心肝寶貝一樣。但是,他渾身發軟,不管怎樣掙扎都爬不起來,心裡既著急又害怕。正在這時,半空中傳來聲音:「倉先生,不要怕,有本山神在此,料他山鬼把你無可奈何。快隨我走。」話音剛落,倉頡像被人攙上雲端似的,一股清風從身後吹來,不一會兒就飄飄悠悠地回到了家中。這件事一經傳開,人們都說字是寶貝,能避邪氣,能鎮山鬼,學寫字的勁頭更大了。
又有一天,倉頡正在給一群青年後生教字,突然一股旋風吹來,旋風中夾裹著灰土沙石,打得人抱頭縮身,不敢睜眼。待到風靜之後,倉頡睜開眼睛一看,卻見書頁被風卷上半天。追了一天一夜,追到濁浪騰空的黃河岸邊,卻無法前進了。這時,旋風突然停止,書頁紛紛落進水中。倉頡一急,索性捨出性命去水中搭救書頁。這時河水暴漲,浪如山峰。但倉頡觸礁不死,撞樹不傷,他眼看就要抓住一頁書字了,卻見一條大魚像座小房子一樣游過來,口張得像城門洞一樣大。倉頡害怕地急忙後退,那魚卻把頭向他伸過來。正在這千鈞一發之際,忽然一聲巨響,大魚頓時消失,河水分開一條金光大道。倉頡沿著大道前行,行至一座金碧輝煌的寶殿之內,卻見一捆書擺在黃金鑲邊的珍珠書案上,上前一看,正是自己被風捲走的那捆書,他喜出望外,抱書出殿,不一會兒就回到河岸上。他回頭看時,卻不見了金光大道,依舊是茫茫黃浪,大水一片。他細細一想,方知是妖龍作怪,不知是那路神仙顯靈相救,才倖免一場大災。於是他朝空中九叩八拜,以謝神靈。從此,天下多年未遭水災。人們高興地說,倉頡造字震撼天地,連妖龍也嚇得藏起來了。
這兩件事一經傳開,便越傳越廣,越傳越奇,以至於傳出了字能避邪的說法。直到現在,一些老年人還說,晚上睡覺枕一本書,鬼神不敢近身,連噩夢也不會做。他們還說,讀書人身上有一股正氣,能避禍消災,逢凶化吉,壽命比不識字的人長得多。
倉頡姓氏的兩種寫法
古書上關於倉頡的姓氏出現過兩種寫法,一種是不帶草頭的倉字,一種是帶草頭的蒼字,到底哪一種寫法正確呢?其實,倉頡本不姓倉,復姓侯岡,單名頡,叫侯岡頡。他創造了文字之後,普天下的人都把他當作神仙敬重,黃帝從內心深處更感到自己遠不如他的才能。為了表彰侯岡頡,也為了提倡這種創造精神,黃帝想給侯岡頡賜一個姓氏。賜什麼姓氏呢他想來想去,終於在侯岡頡創造的字書里找到一個倉字。於是,他把侯岡頡叫來說:「你創造了文字,功並日月,利在萬代,這世上沒有能和你並肩而站的人,我也不敢和你相比。因此,我賜給你一個倉字為姓,想說明你是君王上面的一個大寫的人,而在你這個大寫的人字底下,才有我這個君王註:繁體字倉字的寫法是君上一人,人下一君的倉。我請你不要推辭,從今天起,就把姓改過來吧」倉頡一聽,慌忙跪倒在地,連聲說,使不得,使不得。大王你的才能就像大海一樣,深不可測,寬無邊際。我侯岡頡的才能像大海的一滴水,永遠也不敢和大王相比。這個姓,我千萬不敢領受。黃帝說,此事我已決定了,你不必再多說了,照辦就行了。說罷,便自寫告示曉諭天下。於是,人們見了侯岡頡,就叫他倉頡了,漸漸地忘記了侯岡這個姓氏。
倉頡自感才能不及君王,始終自己不敢寫這個倉姓,但時間長了也不是個辦法。於是,他靈機一動,在倉字上邊加了個草字頭,表示自己是一介草民。這樣既接受了君王的恩賜,也表達了自己的真誠心意。由於倉頡經常把自己的名字寫成蒼頡,這就在古書上出現了倉頡姓氏的兩種寫法。但世代相傳的過程中,人們仍把倉頡看作聖人,認為黃帝賜的這個倉姓很切合實際,因此,百分之九十的人都認為他姓這個倉而不是這個蒼。這就是倉頡姓氏兩種寫法。

㈨ 倉頡創造的漢字像什麼

倉頡所創的文字抄有六類大意,一類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 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注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一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㈩ 倉頡是怎麼創造出文字的

倉頡,古籍抄中稱倉頡「龍顏四目,生有睿德」。相傳為中國原始社會後期黃帝的左史官
,倉頡為左史。沮誦為右史。據歷史記載:軒轅黃帝興起之後,黃帝的史官倉頡、沮誦受鳥獸足跡的啟迪,集中了勞動人民的智慧,嘔心瀝血數十載,搜集、整理流傳與先民中的象形文字元號並加以推廣和使用
。繩結雖有大小和形狀區別,但年久月深,難於辨識。後倉頡仰觀奎星環曲走勢,俯看龜背紋理、鳥獸爪痕、山川形貌和手掌指紋,從中受到啟迪,根據事物形狀創造了象形文字。
倉頡以此造出的形象,遂稱為文字。倉頡所創的文字有六類大意,一類是指代事情的字,如「上、下」,二是指形象字,如「日、月」。三是指形聲字,如「江、河」,四是指會意字,如「武、信」。五是指轉注字,如「老、考」。六是指假借字,如「令、長」。
指事情的文字,在上為上,在下為下。指象形的文字,日滿月虧,仿照其形也。形聲的文字,以類為形,配以聲。會意的文字,止戈為武,人言為信也。轉注的文字,以老壽考也。假借的文字,數言同字,其聲雖不一樣,文意相同。所以自黃帝到夏商周三代,文字一直沿用未曾做改動。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