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學森發明導彈的故事
A. 錢學森為什麼發明導彈
火箭推進器與制導戰斗部結合在一起稱為導彈。錢學森是火箭專家,導彈也不是他發明的。不過錢學森是我國導彈研製的組織者,對中國導彈事業做出不朽的貢獻。
B. 求故事完整版:在讀者上看到過的,關於錢學森把導彈送上天後三則故事
錢學森
錢學森(1911.12.11--)應用力學、航天技術和系統工程科學家。生於上海版市,原籍浙江省杭州市。權1934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1936年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獲碩士學位。1938年獲加州理工大學博士學位。1955年回國。曾任中國力學學會、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中國宇航學會理事長、名譽理事長等職。現任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研究員。早年在應用力學和火箭、導彈技術的許多領域都做過開創性的工作。獨立研究以及和馮.卡門合作研究提出的許多理論,為應用力學、航空工程和火箭導彈技術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回國後長期擔任火箭、導彈和衛星研製的技術領導職務,為創建和發展我國的導彈、航天事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工程式控制制論、系統工程和系統科學、思維科學和人體科學以及馬克思主義哲學等許多理論領域都進行過創造性研究,作出了重大貢獻。195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85年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1991年被國務院、中央軍委授予「國家傑出貢獻科學家」榮譽稱號和一級英模獎章。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C. 錢學森何時發明導彈
1935年8月,錢學森赴美深造.1935年9月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1936年回9月獲麻省理工學答院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後轉入加州理工學院航空系學習,成為世界著名的大科學家馮·卡門(Theodore von Kármán)的學生,並很快成為馮·卡門最重視的學生。
他先後獲航空工程碩士學位和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錢學森在美國從事空氣動力學、固體力學和火箭、導彈等領域研究,並與導師共同完成高速空氣動力學問題研究課題和建立「卡門-錢學森」公式,在二十八歲時就成為世界知名的空氣動力學家。
1939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航空、數學博士學位。1943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助理教授。1945年,任加州理工學院副教授。1947年,任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D. 錢學森發明了導彈還是原子彈要准確的答案,簡潔點。謝謝。
中國第一顆原子彈是鄧稼先領導設計製造的.中國第一枚彈道導彈是錢學森領導設計製造的.
E. 錢學森是怎樣發明導彈的
他在當年也不是世界上首屈一指,領軍人物。導彈是德國人發明的,中國人輪不版上號。
他不會氣體權保護焊、模擬計算機、高能推進劑、光學冷加工、光學鏡頭設計、復合材料與結構、冶煉技術、大地測量等等專業,不要誇張他了。
F. 錢學森什麼時候發明導彈
1958年5月29日聶榮臻元帥同黃克誠、錢學森一起部署了我國第一枚近程導彈的製造工作。同年,中國科學院成立了以錢學森為組長,趙九章、衛一清為副組長的領導小組,負責籌建人造衛星、運載火箭以及衛星探測儀器和空間物理的設計、研究機構。同年,錢學森任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力學系主任。
主要成就介紹
1956年初,錢學森向中共中央、國務院提出《建立我國國防航空工業的意見書》。同時,錢學森組建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所——國防部第五研究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他主持完成了「噴氣和火箭技術的建立」規劃。
參與了近程導彈、中近程導彈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研製,直接領導了用中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近程導彈運載原子彈「兩彈結合」試驗,參與制定了中國第一個星際航空的發展規劃,發展建立了工程式控制制論和系統學等。在錢學森的努力帶領下,1964年10月16日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1967年6月17日中國第一顆氫彈空爆試驗成功,1970年4月24日中國第一顆人造衛星發射成功。
(6)錢學森發明導彈的故事擴展閱讀
錢學森在20世紀40年代就已經成為航空航天領域內最為傑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成為二十世紀眾多學科領域的科學群星中極少數的巨星之一;錢學森也是為新中國的成長做出無可估量貢獻的老一輩科學家團體之中,影響最大、功勛最為卓著的傑出代表人物,是新中國愛國留學歸國人員中最具代表性的國家建設者,是新中國歷史上偉大的人民科學家。
錢學森一生默默治學,但無論在什麼時代,什麼地方,他所選擇的,既是一個科學家的最高職責,也是一個炎黃子孫的最高使命。他一生的經歷和成就,在中國的國家史、華人的民族史和人類的世界史上,同時留下了耀眼的光芒,照亮了來路。作為中國航天事業的先行人,他不僅是知識的寶藏、科學的旗幟,而且是民族的脊樑、全球華人的典範,他向世界展示了華人的風采。
G. 錢學森回國後在國內研究導彈的故事
一次北大一教授向錢請教一力學問題,錢認為太簡單,不禁斥責他,教授離開後專,錢的妻子說,人家再屬怎麼說也是個教授,屈身問你卻被訓斥,你太不禮貌了,錢大感慚愧,向其道歉,以後再沒斥責前來請教的人
錢在離世前幾年,曾提出一個引發深省的問題,為什麼中國培養不出創新型人才,因為中國的大學不能因材施教,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這邊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