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明了一種綠色的水
1. 節能問題已成為社會一大熱點.上海中學生慎悅發明一種新型節能鍋,在第六屆中國國際發明展覽會上被中外專
(1)節省的煤氣體積: v=0.3m 3 -0.2m 3 =0.1m 3 , 節省煤氣的質量: m=ρ 煤氣 v=0.6kg/m 3 ×0.1m 3 =0.06kg; (2)水吸收的熱量: Q 吸 =c 水 m△t =4.2×l0 3 J/(kg?℃)×3kg×50℃ =6.3×10 5 J. 答:(1)煮等量的綠豆,節能鍋比普通鍋節省的煤氣質量是0.06kg; (2)水吸收的熱量是6.3×10 5 J. |
2. 西方世界稱,水稻是「東方魔稻」,它的發明被譽為「第二次綠色革命」。雜交水道的發明人是
袁隆平
袁隆平,農學家、雜交水稻育種專家。江西德安人。1930年9月7日生。1953年西南農學專院農學系畢業。歷任研屬究員、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湖南農科院名譽院長、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袁隆平長期從事雜交水稻育種理論研究和制種技術實踐。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復系」三系法利用水稻雜種優勢的設想並進行科學實驗。1970年,與其助手李必湖和馮克珊在海南發現一株花粉敗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為突破「三系」配套的關鍵。 1972年育成中國第一個大面積應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號A」和相應的保持系「二九南一號B」,次年育成了第一個大面積推廣的強優組合「南優二號」,並研究出整套制種技術。1986年提出雜交水稻育種分為「三系法品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兩系法亞種間雜種優勢利用到一系法遠緣雜種優勢利用」的戰略設想。被同行們譽為「雜交水稻之父」。
3. 美國斯坦福大學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一種「水「電池,這種電池能利用淡水與海水之間含鹽量的差別進行發電.(
(1)納米材料具有較強的吸附性能,能加大吸附面積,該電池用二氧化錳納米棒為正極材料可提高發電效率,故答案為:較強吸附能力(或較大表面積);
(2)根據電池的總反應: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失電子的是金屬銀,而原電池的負極上發生的是失電子的氧化反應,所以負極反應是Ag+Cl--e-=AgCl↓,生成1molNa2Mn5O10時消耗金屬銀2mol,轉移電子2mol,故答案為:Ag+Cl--e-=AgCl↓;2;
(3)根據反應:MnO2+C2O42-+4H+=Mn2++2CO2↑+2H2O,2MnO4-+5C2O42-+16H+=2Mn2++10CO2↑+8H2O,得到關系式:5MnO2--5C2O42---2MnO4-,設二氧化錳的物質的量式n,則
5MnO2--5C2O42---2MnO4-
5 2
n 10×0.02mol?L-1×0.02L
即
5 |
n |
2 |
10×0.02mol?L?1×0.02L |
0.01mol×87g/mol |
1.2g |
答:該軟錳礦中MnO2的質量分數為72.5%.
4. 研究人員最近發明了一種「水」電池,這種電池能利用淡水與海水之間含鹽量的差別進行發電,在海水中電池反
(1)根據電池總反應:5MnO2+2Ag+2NaCl=Na2Mn5O10+2AgCl,可判斷出Ag應為原電池的負極,負極發生反應的電內極方程式為:容Ag+Cl--e-=AgCl,故答案為:Ag+Cl--e-=AgCl;
(2)在原電池中陰離子向負極移動,陽離子向正極移動,所以鈉離子向正極移動,故答案為:正;
(3)根據方程式中5MnO2生成1Na2Mn5O10,化合價共降低了2價,所以每生成1molNa2Mn5O10轉移2mol電子,則外電路每通過4mol電子時,生成Na2Mn5O10的物質的量是2mol,故答案為:2mol.
5. 人們根據青蛙游水發明了什麼
人們根據青蛙游水發明了腳蹼。
游自由泳、仰泳或蝶泳時,踝關節的靈活性及其運動幅度對游速影響很大。測試表明,運動員穿腳蹼訓練一段時期後,踝關節的靈活性及運動幅度均顯著提高,比普通運動員(不帶腳蹼)踝關節的靈活性及運動幅度提高25%—35 %。
因此當改進自由泳、仰泳及蝶泳打腿時,可藉助腳蹼改進技術。此外,在訓練時,利用腳蹼對於發展運動員腿部、腰部及背部肌肉都有較好效果,所獲得的力量能直接為運動員在水中游泳時運用。
專業游泳運動員的曰常訓練中經常使用到腳蹼。同樣,普通游泳愛好者也可以藉助腳蹼提高游泳水平,但在使用之前必須明確以下幾點:
1、在使用腳蹼之前,游泳者須確定自己已經具備了正確的打腿技術。
2、訓練時,穿戴腳蹼的游距不宜過長,且使用之前一定做好充分的熱身和准備活動,剛開始時發力要輕柔,否則可能導致肌肉痙攣。
3、穿戴腳蹼會影響游泳者足部對水的感覺。解決辦法是脫掉腳蹼後繼續游上一段距離,尋找丟失的水感。
(5)中國發明了一種綠色的水擴展閱讀
腳蹼材質主要有橡膠、熱塑、玻璃纖維、碳纖維。
1、橡膠質腳蹼:由於橡膠的彈力,密度偏大等特點,非常適合初學者,在水肺潛水中占統治地位。
2、熱塑腳蹼:由於塑料製品的成型方式使其具有造型多變,色彩絢麗,輕便,便宜等特點,所以是自由潛初學者和漁獵愛好者的最好選擇。
3、玻璃纖維腳蹼:性價比高,耐用度高,回彈性與碳纖維相比較差。
4、碳纖維腳蹼:是價格最貴的,韌性以及回彈性更好,提供更好的動力,重量低,基本都是為專業選手、高級發燒友所准備。它能給使用者帶來的愉悅感,也確實不是前三種材質所能比擬的。
6. 西方船隻的隔水艙技術是模仿中國的還是他們自己獨立發明只是比中國遲而已
不是獨復立發明的,中國唐代的船就有了制水密隔艙,歐洲在18世紀才有的水密隔艙。
中國船舶採用的水密隔艙結構,很早就受到國外的贊賞。元代義大利施行家馬可·波羅在他的《游記》中,對中國的船舶作了詳細的描述。
英國的本瑟姆曾經考察過中國的船舶結構,並且對歐洲的造船工藝進行了改進,引進了中國的水密隔艙結構。公元1795,他受英國皇家海軍的委託,設計並且製造了六艘新型的船隻。在他所寫的論文中說,他所造的船"有增加強度的隔板,它們可以保護船隻,免得進水而沉沒,正像現在中國人做的一樣。"後來,本瑟姆夫人在為丈夫所寫的傳記中指出:"這不是本瑟姆將軍的發明,他自己曾經公開地說過,'這是今天的中國人,一如古代的中國人所實行的'。"從此,中國先進的水密隔艙結構,逐漸被歐洲乃至世界各地的造船工藝所吸取,至今仍是船舶設計中重要的結構形式。
7. 中國台卅王以才發明代替汽油的水燃料是真的嗎
水變油事件是一個曾經在中國名躁一時的騙局,此技術的發明者王洪成是一名哈爾濱的司機,他在1984年3月聲稱其原理是在水中加入極少量的「可燃炔」制劑,充分溶解,成為「水基燃料」,之後水就可以作為燃料,成本極其低廉[1]。此技術及相關文章一度刊載在各種媒體上,1985年冬天,王洪成從大慶到北京、河北、浙江、上海等地表演。
1987年中國國家計委撥款60萬元人民幣給王洪成在河北省定州勝利客車廠生產燃料。不久王洪成拿走了錢,在哈爾濱買了兩套住宅[2]。1992年11月22日,「洪成新能源澎化劑有限公司」成立,1993年1月28日,《經濟日報》發表《水真能變成油嗎?》的文章,稱此是繼傳統四大發明以來的中國第五大發明。後來水變油技術被認為是騙局和偽科學,1998年王洪成因為利用水變油技術和其他一些犯罪被判處10年有期徒刑。
2005年浙江金義集團董事長陳金義帶來了「水變油」的新版本,他對媒體揚言,金義集團總工程師王先倫開發的一種名叫「金倫油」新型高能燃料,真正實現了「水變油」。後證實為乳化燃油。金義集團投資一億元研發乳化燃油,有媒體稱:陳金義進一步是「油神」,退一步是騙子。
2006年2月20日,東北人王承東號稱研發「合成環保植物液體燃料油」,被稱為「中國第五大發明」。
事到如今,水變油是化學課的考題之一,旨在考察學生對質量守恆定律和能量守恆的理解。
望採納!
8. 為了節能減排,科學家發明了一種以某種鎂硅酸鹽礦石[主要成分Mg3Si2O5(OH)4]為原料的新型綠色水泥.全
(1)傳統水泥和綠色水泥的生產過程分別涉及以下反應:C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