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還需要辦醫療卡嗎
A. 新農村合作醫療卡已發下來,而那本新農村合作醫療證還有用嗎
到村委問一下就知道了,我們原來是村委統一弄的
B.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醫保卡嗎
一、農村合作醫療是新農合的前身,是建立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堅實的理論基礎。
二者區別:
1、發起人不同: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由我國農民(農業戶口)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
2、二者的資金來源不同:
新農合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農民自己交的保險。
3、保障范圍不同:
新農合以大病統籌為主的醫療保障制度。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保障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
二、社會醫療保險卡(簡稱醫療保險卡或醫保卡):
是醫療保險個人帳戶專用卡,它以個人身份證為識別碼,儲存記載著個人身份證號碼、姓名、性別以及帳戶金的撥付、消費情況等詳細資料信息。
醫保卡一般由當地指定代理銀行承辦,是銀行多功能借計卡的一種。參保單位繳費後,地方醫療保險事業部門在月底將個人帳戶金部分委託銀行撥付到參保職工個人醫保卡上。
(2)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還需要辦醫療卡嗎擴展閱讀:
新農合保障內容:
1、保障對象。
大病保險保障對象為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的參保(合)人。
2、保障范圍。
大病保險主要在參保(合)人患大病發生高額醫療費用的情況下,對城鎮居民醫保、新農合補償後需個人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給予保障。高
額醫療費用,可以個人年度累計負擔的合規醫療費用超過當地統計部門公布的上一年度城鎮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為判定標准,具體金額由地方政府確定。
合規醫療費用,指實際發生的、合理的醫療費用(可規定不予支付的事項),具體由地方政府確定。
3、保障水平。
以力爭避免城鄉居民發生家庭災難性醫療支出為目標,合理確定大病保險補償政策,實際支付比例不低於50%;按醫療費用高低分段制定支付比例,原則上醫療費用越高支付比例越高。隨著籌資、管理和保障水平的不斷提高,逐步提高大病報銷比例,最大限度地減輕個人醫療費用負擔。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社會醫療保險卡
C. 農村社保卡出來後,新農合本還有用嗎
有的,它們的用途不同。農村合作醫療,僅僅是個醫療保險,而且還是繳納一年保一年,繳費年限不累計。
社會保障卡(社保),包含: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五險。繳費到規定年限法定退休年齡後,退休享受退休養老金,終身享受醫療保險。
社會醫療保險(包括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和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農合原則上只能參加一種,不能重復參加。如重復參加,也只能享受一種醫療費用報銷補償待遇,不得重復享受。至於享受何種醫療保障待遇,由當事人自行選擇。所以社保報銷費用後,剩下的費用新農合是報銷不了的。
新農合指的是醫療保險,一般居民繳納的是城鎮居民醫保,員工繳納的是職工醫保。這兩種醫保都比新農合報銷比例要高。因此買了社保是沒必要購買新農合的。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簡稱「新農合」,是指由政府組織、引導、支持,農民自願參加,個人、集體和政府多方籌資。以大病統籌為主的農民醫療互助共濟制度。採取個人繳費、集體扶持和政府資助的方式籌集資金。
(3)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還需要辦醫療卡嗎擴展閱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參合辦理主要有三種方式:
1、鄉、村幹部上門集中收繳方式:農民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戶口薄》到本村、組指定的地點辦理參合登記,填寫《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2、村集體經濟代繳方式:鼓勵村集體經濟好的村,實行由村集體經濟統一交納參合資金。村負責人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冊、戶口登記冊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填寫、匯總《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3、農民主動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繳納方式:農民持《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戶口薄》到鄉鎮新農合經辦機構辦理參合登記,填寫《參合人員繳費參合登記表》,經辦人員審查,收繳農民個人參合資金,同時開具由省財政廳統一印製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收款收據。
D.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報銷的具體流程和條件。
流程:
1、醫療費用實行現場報銷,由定點醫療機構按規定在收費時進行減免,由醫院開具報銷發票;
2、等待出院通知;
3、將病歷(加蓋醫院公章);
4、由醫院開具費用匯總清單、醫院等級證明、診斷證明、醫保卡等報銷部門需要的其它資料。
5、等待醫院按月對減免情況進行公布,接受群眾監督,通過後即可報銷。
6、參保者出院後,將經患者本人簽字或蓋章的住院發票、出院記錄、費用清單、轉診證明及本人身份證復印件或戶籍證明繳本鄉鎮合管所,經審核後集中統一送交市農保業務管理中心。
二、報銷條件:
1、參加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因患各種疾病在本縣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所發生的按規定可報銷的費用。
2、參加縣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人員,在務工、經商、出差、探親期間,在縣外當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所發生的按規定可報銷的費用。
3、特殊病種醫療費和在縣外當地醫保定點醫療機構門診、住院治療的費用先由本人墊付,醫療終結後,憑有關資料回戶籍所在鄉鎮申報。
(4)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還需要辦醫療卡嗎擴展閱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基金支付設立起付標准和最高支付限額。醫院年起付標准以下的住院費用由個人自付。同一統籌期內達到起付標準的,住院兩次及兩次以上所產生的住院費用可累計報銷。超過起付標準的住院費用實行分段計算,累加報銷,每人每年累計報銷有最高限額。
以下情況不列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報銷范圍:
(一)非區內定點醫院門診醫療費用(特殊病種門診治療費用除外)、未按規定就醫、自購葯品所產生的費用;
(二)計劃生育措施所需的費用,違反計劃生育政策的醫療費用;
(三)鑲牙、口腔正畸、驗光配鏡、助聽器、人工器官、美容治療、整容和矯形手術、康復性醫療(如氣功、按摩、推拿、理療、磁療等)以及各類陪客費、就診交通費、出診費、住院期間的其他雜費等費用;
(四)存在第三方責任的情況下,發生人身傷害產生的醫葯費依法由第三責任方承擔,如交通事故、醫療事故、工傷等。
E. 如何辦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
可以在當地社保處繳納費用然後領醫保卡。
F.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卡如何開通
辦理流程如下:
1、根據政府組織引導、農民自願原則,以戶為單回位,符合條件家庭答成員全部參加方可參合。參合人員每人提供近期一寸正面免冠照片一張。按時間要求到村委會登記並交納費用。
2、村委會負責填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登記表」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大病統籌醫療證」的基本情況部分,並將本村參保人員情況匯總,填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花名冊」。
3、鎮(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負責審核各村參保人員情況並頒發醫療證。
4、各鎮(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結算中心在規定時間內將參合人員花名冊報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備案。
5、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為一人一證一編碼,醫療證由區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統一印製,鎮(鄉)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填寫完整,蓋章生效並負責發放。
G. 第一次辦理農村合作醫療需要什麼證件
1、個人申請 :農村居民攜帶戶口簿、二代居民身份證原件和復印件到戶籍所在地村(居)委會提出參加新農保申請,選擇繳費檔次,填寫《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登記表》(以下簡稱《參保登記表》)一式二份。
2、村協理員檢查。 村協理員負責檢查《參保登記表》、《農村戶籍老年人家庭社會關系表》是否填寫完整,填寫的姓名、二代身份證號碼等信息是否准確,是否有個人簽字或蓋章、按手印,檢查參保人員提供的相關材料是否齊全。
檢查無誤後,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村委會公章,附上參保人員本人居民二代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然後上報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
3、鄉鎮初審 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對村裡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進行初審,審核無誤後,經辦人員在《參保登記表》上簽字,加蓋鄉鎮保障所公章,及時將參保人員的基本信息錄入新農保信息系統,將《參保登記表》、二代居民身份證和戶口簿復印件等材料上報縣農保中心。
4、縣農保中心復核 縣農保中心收到鄉鎮上報的參保登記有關材料及時進行復核,無誤後,對鄉鎮勞動保障事務所錄入的參保人員基本信息進行確認,為參保人員建立個人賬戶;在《參保登記表》簽字、蓋章,將有關材料歸檔備案。
(7)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證還需要辦醫療卡嗎擴展閱讀: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卡辦理
1、無卡戶及新增戶卡的辦理:持戶口本、戶主身份證,有合醫本、一本通的,帶上合醫本、一本通,到鄉合醫辦開具開卡證明,再到鄉信用社(銀行)開卡,開好卡後回鄉新農合辦完成卡的激活。
掛失補卡:參合農戶持戶主身份證和戶口本到鄉合醫辦出具補卡證明再到信用社掛失,開好卡後(掛失補辦一般一周才可以辦理新卡)回鄉新農合辦完成卡的激活。
2、合醫交費
有一本通,且以前扣款成功的,第二年的合醫費用將在一本通上扣取,不需要存錢到合醫卡上,若發現一本通扣款扣多或是扣少的,請在當年11月20(陽歷)日前,持戶口本、一本通,合醫卡到鄉合醫辦登記,縣合醫辦統一返款。
從2015年開始,一本通扣款只能扣戶主當戶(其子女如果在合醫系統中分戶的,不能在其父親一本通上扣款)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由我國農民(農業戶口)自己創造的互助共濟的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緩解農民因病致貧和因病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