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發明網頁

發明網頁

發布時間: 2021-01-17 18:16:18

① 世界上的發明網站有那些啊

http://cn.qikan.com/gbqikan/mag.asp?issn=1003-1049

② 誰知道哪些網站是關於發明創造的呢

網路一下抄 你就知道 查查http://tieba..com/f?kw=%CE%D2%B0%AE%B7%A2%C3%F7&fr=ala0
貼吧我愛發明吧
http://www.1st.com.cn/中國專利信息網

③ 國際互聯網是誰發明的世界上第一個網頁是什麼網址是什麼

1836年
-- 電報誕生。 Cooke和Wheatstone為這個發明申請了專利。這個發明和互聯網有什麼關系呢?
她在人類的遠程通訊歷史上走出了第一步。
採用了用一系列點、線在不同人之間傳遞信息的Morse碼,雖然速度還比較慢,但這和當今計算機通訊中的二進制比特流已經相差不遠了。
1858年-1866年
-- 跨海電纜誕生。允許大西洋兩岸之間實現直接快速的通訊。她的重要性體現在:
當今聯系各大洲的樞紐仍然是海底光纜。
1876年
-- 電話誕生。Alexander Graham Bell 向世人展示了這個新發明。
她的意義在於:

當今的Internet網路依然有很大程度上是架構在電話交換系統之上的。
Modem具有數模信號轉換的功能,實現了計算機接入互聯網的功能。
1957年
-- USSR(前蘇聯)發射了的一顆人造衛星,她的重要性在於:
在全球通訊領域邁出了第一步。今天許多信息實際上都在通過衛星傳輸。
美國設立了與之競爭的ARPA機構(高級研究規劃署),並作為國防部的一部分,為美國軍方科技應用打下基礎。
1962年 - 1968年
-- 包交換網路(Packet-switching (PS) networks)誕生,她的意義在於:
互聯網就是基於包交換來傳輸信息的,這一點後面我們將會清楚地看到。
為實現網路信息傳輸安全提供了最大可能,這正是美國軍方的本意。
數據被分成一個個小包傳輸,可以讓他們經過不同路由到達目的地。
增加了對數據的竊聽的困難(因為數據被分割成了包)。
路由冗餘,提高可靠性。即使某個路由中斷,通訊依然可以保持。
網路可以經得起大規模的破壞(比如核子攻擊,可以這也是冷戰的產物)。
1969年
-- 互聯網誕生
美國國防部授權ARPANET進行互聯網的試驗。

這件事的意義在於:

先後建立了四個主Internet節點:UCLA大學(洛杉磯),緊接著是斯坦福研究所、UCSB(聖巴巴拉)和U(猶他州立)。
1971年
-- 人們開始通過互聯網交流。
在ARPANET網上建立了15個節點(共23台主機)
電子郵件——一個通過分布網路傳送信息的程序——被發明了,這個發明和互聯網的關系是:
電子郵件今天依然是互聯網上人與人溝通的主要方式。
本文後面會用一小段文字解釋如何收發電子郵件。
在以後的生活中,電子郵件將與你息息相關。
1972年
-- 計算機可以更加簡便的接入互聯網
第一個展示ARPANET功能的公開演示網建立,共接入了40台主機。
互聯網工作組(INWG)建立,並開始討論建立各種協議的問題。
這個工作組對互聯網產生的影響在於:

起草了Telnet協議規范。
Telnet協議是當今大多數主機之間互操作的主要方式。
1973年
-- 全球性的互聯網開始浮現
首批連入ARPANET的其他國主機出現,他們是:英國倫敦大學和挪威的皇家雷達機構。
乙太網的最初模樣被勾畫出來——這就是現在區域網聯網的最早形式。
互聯網思想開始流傳。
舊金山的一家大酒店第一次架設了具有網關結構的網路。網關結構明確了一個網路規模究竟能有多大(網路內部可以是異構的)
文件傳輸協議(FTP)被制定,使得聯網計算機可以收發文檔數據。
1974年
-- 包交換網路傳輸成為主流
傳輸控制協議(TCP)被制定,互聯網的基石——包交換網路奠定。
Telenet,ARPANET的商業化運作網路向社會開放,這是第一次向社會提供包數據傳輸服務。
1976年
-- 網路規模迅速膨脹
伊麗莎白女王進行了發送電子郵件的嘗試。
UUCP(Unix to Unix CoPy)協議由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並在UNIX群體中發布。
這個協議的重要性在於:

UNIX當今依舊是各個大學和科研究構的主流操作系統。
這些UNIX主機可以透過互聯網「交談」。
網路開始向全球用戶開放。
1977年
-- 電子郵件服務蓬勃興起,互聯網正在變為現實
聯網主機數量突破100。
THEORYNET網為100多名計算機領域的研究人員提供了電子郵件服務,這個系統使用了一個自己開發的電郵系統和TELENET接入網路為用戶提供服務。
起草電子郵件標准
第一個在 ARPANET/無線網/SATNET 互聯的演示網通過網關和互聯網協議連接的演示網。
1979年
-- 新聞組誕生
旨在研究計算機網路的計算機科學部在美國建立。
基於UUCP協議的USENET網建立。
她的意義在於:

USENET今天依然非常興旺。
產生了各種討論組、新聞組。
當年年末建立了3個新聞組。
現在幾乎所有的話題都有相應的新聞組。
1979年 (續)
第一個MUD(多用戶土牢)多人交互操作站點建立。這個站點包含了各種冒險游戲、棋類游戲和豐富詳盡的資料庫。
ARPA建立了互聯網配置白板(ICCB)
包交換無線電網(PRNET)在ARPA的資助下開始試驗。許多無線電愛好者在這個網路上進行了無數的通訊實驗。
1981年
-- 各種網路重新融合
誕生於紐約城市大學的BITNET(Because It's Time NETwork)開始運行,並與耶魯大學進行了首次連接。
除了文件傳輸服務(FTP)以外,他們還提供電子郵件和郵件組的服務。
CSNET(Computer Scienc NETwork)項目開始啟動,並向那些不能連入ARPANET的各大學的科學家們提供電子郵件服務。CSNET實際上就是後來的計算機科學網的前身。
1982年
-- TCP/IP締造了未來的網路通訊模式
DCA和ARPA網制訂了網路傳輸控制協議(TCP)和網際協議(IP),這個協議組一般被簡稱為TCP/IP協議。
這個協議的重要意義在於:

首先將互聯網定義為使用TCP/IP協議互聯的一個網路集合,互聯網就是通過TCP/IP互聯的一個大網路。
1982年 (續)
由EUUG創建的EUnet(歐洲UNIX網)開始提供電子郵件服務和新聞組服務。並實現了最初的荷蘭、丹麥、瑞典和英國之間的互聯。
外部網關協議(EGP)的草案被制訂,並開始運用在各種不同體系結構的網間互聯上。
1983年
-- 互聯網越來越壯大了
開發出了域名服務系統
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滿足了大量網路節點的需要
避免了各種難以記憶的地址
採用了人們習慣中易於記憶的名稱
桌面工作站開始成為現實
她的意義在於:

許多基於Berkerley的UNIX系統都內建有IP網路的相關軟體
促使從用單個分時的超級計算機連入Internet的模式過渡為通過區域網連入Internet。
1983年 (續)
作為ICCB的替代物,IAB(Internet Activities Board)開始建立。
Berkeley發布了他們最新的4.2版的BSD UNIX系統,其中內建了TCP/IP的實現。
歐洲科研網(EARN)採用與BITNET類似的線路開始運營。
1984年
-- 互聯網繼續保持增長
主機數量突破1,000台
域名服務系統(DNS)正式啟用
代替了點分十進制的地址,如 123.456.789.10
域名更容易為大家記憶
www.myuniversity.mydept.mynetwork.mycountry( e.g. www.cs.cf.ac.uk).

英國建立了JANET(Joint Academic Network)(聯合科研網)
可控的新聞組服務被引入
1986年
-- 互聯網的威力開始顯現
連入了5,000台主機,建立了241個新聞組。
主幹有56K速率的NSFNET建立
NSF建設了5個地區網路中心,都由超級計算機向用戶提供高性能的服務。——這促使了網路連接數的爆漲,特別是在大學。
新聞傳輸協議(NNTP)被設計以提高基於TCP/IP的新聞組服務性能。
1987
-- 商業化的互聯網誕生
聯網主機數量達到28,000台
在Usenix的資助下,UUNET創立並著手提供商業化的UUCP和Usenet接入服務。
1988年
USFNET主幹升級到T1級(即1.533M)
網路中繼聊天服務(IRC)被開發出來
1989年
-- 互聯網獲得巨大的增長
接入主機數突破10萬台
出現了第一個在商業電子郵件運營商和互聯網之間的中繼服務
互聯網工程任務組(IETF)和互聯網研究任務組(IRTF)在IAB中成立了
1990年
-- 互聯網的膨脹在繼續
30萬台主機接入量,1千個新聞組
ARPANET退出歷史舞台
FTP服務中的文檔開始可以根據名稱檢索和獲取。
World comes on-line公司(world.std.com)成為第一個商業性的經營電話接入的ISP。
1991年
-- 現代互聯網模式開始形成
商業互聯網信息交換協會(CIX)成立並繼NSF之後進一步突破了網路中商業運作的種種障礙。
廣域網中的信息服務誕生(WAIS) ,她的重要性在於:
提供了一套互聯網中信息檢索和獲取得機制
大量知識在網路中出現:電子郵件信息、文本信息、電子書籍、各種帖子、代碼、圖片、聲音甚至資料庫。
這些信息就是我們今天在互聯網中檢索信息的基礎。
關鍵字檢索,這種強有力的檢索技術被逐步完善。
1991年 (續)
-- WWW方式的友好用戶界面開始出現
明尼蘇達州大學的Paul Lindner和Mark P. McCahill發布了他們的Gopher工具。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基於文本、菜單驅動的界面簡化了互聯網中資源獲取的方法
不用用戶去記憶繁瑣的操作命令,用戶界面更為友好。
這個方式今天已被現在更為方便的WWW瀏覽所代替。
1991年 (續)
-- 目前看來依然意義重大的發明
由Berners 和 Lee開發的WWW瀏覽器在CERN發布。她的重要意義在於:
這個工具最初被用於提供分布多媒體服務
方便用戶更快捷的訪問世界各地的信息。
開始是非圖形的界面(1993年後,隨著MOSAIC的出現開始有了圖形支持)
使得我們的生活方式和通信方式發生了革命。
USFNET的主幹帶寬提高到T3級(即44.736M)。NSFNET的主幹上每個月有1萬億位元組,或者說100億的包流量。
英國的JANEAT開始基於TCP/IP提供IP服務
1992年
-- 多媒體改變了互聯網的模樣
聯網主機數突破100萬,新聞組達到4千個
特許成立了互聯網協會(ISOC)
3月實現了網上的音頻多播,11月實現了視頻多播。
「網上沖浪」一詞由Jean Armour Polly首次使用。
1993年
-- WWW革命真的開始了
聯網主機數突破2百萬,出現了600個WWW站點。
NSF建立的InterNIC機構開始提供以下服務:
目錄資料庫服務
注冊服務
信息查找服務
商業和媒體開始關注互聯網
白宮和聯邦政府開始在互聯網上安家
Mosaic給互聯網帶來一場風暴,她的意義在於:
用戶友好的圖形用戶界面成為互聯網的最前端。
基於此開始設計日後風靡一時的Netscape瀏覽器。
促使WWW用戶激增
1994年
-- 商業化運作正式開始
聯網主機數達到3百萬,建立了1萬個WWW站點,1萬個新聞組。
ARPANET/Internet慶祝誕辰25周年
社區開始通過線纜連入了英特網
美國參議院和國會開始在互聯網上提供信息服務
超市、銀行開始步入互聯網
開始建立一種新的生活模式
在美國人們可以在線訂購必勝客的Pizza餅了。
第一個虛擬數字銀行開始運營
NSFNET每月的網路流量超過10萬億位元組
WWW超過Telnet,仍遜於FTP,成為第二位的網路流行服務(這是根據NSFNET發布的流量數據統計結果分析得出的結論)。
英國的HM Treasury在線網站運營(http://www.hm-treasury.gov.uk/)
1995年
-- 商業介入互聯網進展神速
650萬聯網主機,10萬WWW站點
NSFNET恢復為一個科研網路,整個主幹網的運行依賴各大網路之間的互聯合路由。
根據包流量,三月WWW服務首次超過FTP服務,成為網上流量最大的服務;而若根據位元組流量,到四月的時候,WWW服務也超過了FTP。
傳統的撥號入網系統(如Compuserve、美國在線、Prodigy公司等)開始提供網路接入服務。
許多網路相關公司在Netscape的帶動下紛紛公開上市。
域名注冊服務不再免費
網路技術年:WAIS開發了WWW、搜索引擎等技術
新的WWW技術開始浮現:
分布環境運行技術(Java、Javascript、ActiveX)
虛擬環境技術(VRML)
網際協作工具技術(CU-SeeMe)
1996年
-- 微軟進入互聯網產業
1千2百萬主機接入互聯網,50萬WWW站點建立
網路電話業務受到美國電話公司的關注,甚至上訴到國會要求禁止此技術以保證傳統業務的利潤。
WWW瀏覽器的戰斗主要在Netscape和Microsoft之間展開,在用戶迫不及待的需求下兩個軟體不斷地發布新版本並相互進行競爭。
1997年
-- 未來將會怎樣
1千9百50萬主機連入,1百萬WWW站點,71,618個新聞組。

④ 誰最先發明的網站

蒂姆·伯納斯-李
維基網路,自由的網路全書
Jump to: navigation, search
蒂姆·伯納斯-李爵士(1955年6月8日出生於英國倫敦)是萬維網的發明者,不列顛帝國勛章佩戴者,英國皇家學會會員。與羅勃·卡力奧一起他是監視萬維網發展的萬維網聯盟的主席。

目錄
1 早年生涯
2 萬維網的建議和原型
3 第一個網站
4 通向萬維網標準的路
5 免版權
6 《織網》
7 其它
8 獎勵

早年生涯
伯納斯-李的父母都是數學家,兩人都在建造世界上最早的電腦之一(Manchester Mark I)的小組里工作。伯納斯-李在汪茲沃斯上學,在牛津大學王後學院畢業。他用焊烙鐵、晶體管-晶體管邏輯門、一塊Motorola 6800微處理器和一台舊電視機製作了一台電腦。後來他在牛津時因與一個朋友私自闖入其它電腦系統被禁止使用大學的電腦。

從1976年開始他在私人公司里做編程員,1978年他在另一個公司里研究排編程序和操作系統。

萬維網的建議和原型
1980年伯納斯-李在歐洲核子物理實驗室工作時建議建立一個以超文本系統為基礎的項目來使得科學家之間能夠分享和更新他們的研究結果。他與羅勃·卡力奧一起建立了一個叫做ENQUIRE的原型系統。

1984年伯納斯-李重返歐洲核子物理實驗室,這次作為正式成員。他恢復了他過去的工作創造了萬維網。為此他寫了世界上第一個網頁瀏覽器(WorldWideWeb)和第一個網頁伺服器(httpd)。

第一個網站
蒂姆·伯納斯-李建立的第一個網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網站)是http://info.cern.ch/(這里有一個保存),它於1991年8月6日上網,它解釋了萬維網是什麼,如何使用網頁瀏覽器和如何建立一個網頁伺服器等等。蒂姆·伯納斯-李後來在這個網站里列舉了其它網站,因此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個萬維網目錄。

通向萬維網標準的路
1994年伯納斯-李在麻省理工學院創立了萬維網聯盟,它由不同的原意建立萬維網標准和提高萬維網質量的公司組成。

2004年12月接受了南安普敦大學電腦學院的教授職位,他在那裡研究語義網。

免版權費
構成萬維網的各個組成部分都很簡單,伯納斯-李的功績是將它們有效地組合在一起使它們發揮出最大的效用。他最大的貢獻可能是無償地將他的主意提供出來而不收費。2003年萬維網聯盟決定所有由聯盟提出的技術都是無償的,所有人都可以簡單地使用。

《織網》
在他的書《織網》中他提到他對萬維網的一些考慮:

非常重要的是編輯網頁應該與瀏覽網頁一樣方便
電腦可以被用來完成背後的工作,而人則可以以此更好地協作工作
互聯網的每個功能都應該象一個網一樣,而不象一個級別系統。唯一的例外是目前由ICANN管理的域名系統
電腦科學家有一個技術上的和道德上的責任

其它
因為伯納斯-李曾經在英國東多塞特郡居住,他於2001年接受郡古跡信託會的名譽保護人的職位。

他目前與他的妻子和兩個孩子住在美國波斯頓。

獎勵
南安普敦大學於1996年授予伯納斯-李榮譽博士學位,他目前是該大學電子和電腦希的主席。他是麻省理工學院3Com公司發明家教授的第一位就職人和麻省理工學院的高級研究員。他是英國計算機協會的傑出會員,英國電氣工程師學會的榮譽會員和美國國家藝術與科學院院士。

1997年他獲得不列顛帝國官佐勛章,2001年英國皇家學會會員,2002年獲日本國際獎。

2002年他與勞倫斯·羅伯茨、鮑伯·卡恩和文頓·瑟夫分享阿斯圖里亞斯親王獎。

2004年4月15日伯納斯-李因發明萬維網被提名為芬蘭的千禧技術獎第一名得獎者。6月15日芬蘭總統塔里婭·哈洛寧在赫爾辛基授予他這份獎,其價值為一百萬歐元。

2004年7月16日伊麗莎白二世封他為第二等的高級英帝國勛爵士。

2005年1月27日他因他的成就和他對最典型的英國特徵(「羞怯、決心、敏銳的幽默感和適應性」)而提名為2004年最偉大的英國人。

1999年《時代》將他列入20世紀最有影響的100名英國人之一。

來自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92%82%E5%A7%86%C2%B7%E4%BC%AF%E7%BA%B3%E6%96%AF%EF%BC%8D%E6%9D%8E

(頁面分類: 英國計算機科學家 | 1955年出生)

⑤ 誰發明了網站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衛星,使美國人感到震驚。美國的一個反應是建立高級研究工程中心(簡稱ARPA),來保證美國的技術跟得上蘇聯。
六十年代後期,構造了一個實驗性的計算機網路,叫做Arpanet。這個網路使用一種叫做「包交換」的傳輸信息的新技術,後來成為Internet的標准。

包交換是這樣工作的:為了在網路上傳輸信息,它首先被分割為「包」。不是在源計算機和目標計算機之間建立直接連接(打電話的方式),每個包通過不同計算機之間的不同線路進行傳送。每個包包含它的目的地址,並且可以找到到達目的地的通路,在目的地這些包被重新組裝。這個系統對美國政府最大的吸引力是:如果核彈擊毀了軍事網路的一部分,數據仍然能很聰明地通過未被破壞的網路找到自己的路徑。
Arpanet在七十年代中期發展迅速(雖然此時它以花費數十萬美圓)。在1975年,美國軍方加強了對網路的控制,把它限制在軍事用途的范圍內,這就驅使使用Arpanet的非軍事機構決定組成他們自己的網路。

電子郵件產生與1972年,雖然它的用處經過一段時間後才顯現出來。

ARPA促進了一種叫做TCP/IP(傳輸控制協議/Internet協議)的包交換協議的發展,這種協議允許不同網路的互連,Arpanet在1983年開始使用TCP/IP。TCP/IP軟體是免費的,而且任何人都能用,它有能力把獨立的網路連接起來,形成我們今天成為"Internet"的網路。Internet如今還在使用TCP/IP。
1984年,國家科學基金會開始投資NSFNET的創建,很大程度上改善了Internet。

Internet在八十年代持續增長,在1990年,最初的玩家 -Arpanet被關閉。

不過要記住,當Internet有很多獻身者時,還沒有World WideWeb,沒有點擊Internet的辦法,沒有觀看圖片的方法 - 除非下載它們,然後用圖形程序打開它們。
很多幫助人們分類、查找和找回信息的工具(著名的包括Archie、gopher和Veronica)出現了,但是最大的突破出現在1992年,當Tim Berners-Lee,一個在CERN(位於瑞士的歐洲粒子物理實驗室)工作的物理學家,發明了World Wide Web來輔助他的物理研究。他為自己使用發明了這種東西,但是很快就成為燎原之勢。

Berners-Lee使用一種叫做SGML的標記語言,使在網頁中包括超文本連接成為可能。第一次,不管你是否理解計算機語言,你可以通過瀏覽器在信息世界裡漫遊。

1992年,在國家計算機應用中心(NCSA)工作的MarcAndreessen和他的同胞創建了第一個強大的網路瀏覽器,叫做Mosaic。Mosaic可以看圖片,播放聲音,使用gopher、FPT、電子郵件和新聞組。它是一個集成的使用Internet的方案,通過漂亮的圖片使它完善。
其餘的,實際上也是一部歷史。瀏覽器已經進化到可以處理流式音頻視頻和各種其它令人爽快的特徵。

為了說明網路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增長,按照Hobbes'Internet Timeline的說法,Internet主機(基本上是直接連接到Internet上的)的數量從1984年的1,000增長到1992年的一百萬,再到1997年的一千六百萬。

最近幾年Internet以猶豫不決的步伐成長,modem的速度增長了,很多Internet應用程序可以使用的帶寬數量也增長了。
為了防止未來的交通阻塞,在世界范圍內,一些主要的Internet工程正在進行。

美國兩個最大的工程是下一代互聯網(NGI)和Internet 2,預計比Internet快100至1,000倍。這兩個工程在1986年被注入600萬美圓。這兩個項目都將首先為教育和政府研究提供高帶寬。
這兩個網路如何連入Internet目前還不清楚,雖然它們依賴Internet傳送電子郵件和其它功能。

⑥ 求一些關於小發明的網站

這里有個很好的英文網站,上面有很多外國網友自己製作的小發明等。很多都具有極強的創版新性權,是現在網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小發明交流網站。

http://www.instructables.com/

如果閱讀有困難,你可以下載金山詞霸輔助閱讀
http://www.52z.com/soft/803.html

希望能幫上你~~~

⑦ 科技發明都有哪些網站

中國期刊網 中國專利局

⑧ 有沒有網站是專門展示那些創意小發明的

酷唷是一來個允許匿名的創自意分享、心靈交流、情感傾訴、創意探索的社區,在這里可以傾吐自己的心聲,傾聽別人的故事,一起感悟與成長。眾「神」雲集的美麗角落,您可以向陌生人說出自己的心裡話,kuyeo,在這里創造世界。

⑨ 有沒有專門介紹世界各地的最新小發明的網站

這里有個很好的英文網站,上面有很多外國網友自己製作的小發明等。很多都具有極強內的創新容性,是現在網路上一個不可多得的小發明交流網站。

http://www.instructables.com/

如果閱讀有困難,你可以下載金山詞霸輔助閱讀
http://www.52z.com/soft/803.html

希望能幫上你~~~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