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地震儀誰發明的

地震儀誰發明的

發布時間: 2020-11-22 02:56:15

❶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是誰發明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是張衡發明的
滿意請採納

❷ 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我國漢朝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這架儀器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樽,四周有八個龍頭,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八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各自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有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儀器的內部中央有一根銅質「懸垂擺」,柱旁有八條通道,稱為「八道,還有巧妙的機關。當某個地方發生地震時,懸垂擺撥動小球通過「八道」,觸動機關,使發生地震方向的龍頭張開嘴,吐出銅球,落到銅蟾蜍的嘴裡,發生很大的聲響。於是人們就可以知道地震發生的方向。 經過公元134年的甘肅西南部的地震試驗,完全證實了它檢測地震的准確性。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的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可惜的是東漢地動儀早已失傳,現在我們看到的地動儀都是後人根據史籍復原的。 由於地動儀只是記錄了地震的大致方向,而非記錄地震波,所以相當於是驗震器,而非真正意義上的地震儀。

❸ 東漢時期的誰發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是中國東漢時代的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候風地動儀.但此地震儀與現今各國使用的地震儀不同,只能稱之為「驗震器」.
候風地動儀是中國古代偵測地震的儀器,也是世界最早的地震儀.由東漢時期,南陽天文學家張衡在漢順帝永建七年(132年)發明.


張衡(78年[1]-139年),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省南陽市石橋鎮)人,中國東漢天文學家.


後漢書記載該儀器曾經測出隴西方向有地震,官員立即上奏皇上,但當時並無地震訊息,立時遭眾臣誹議.三日後六百里加急來報:「甘肅發生大地震」,眾人乃信服.



候風地動儀模型,考古學家王振鐸於1951年復原
強震儀是一種測量強烈活動的的地震儀,簡單而言就是用於測量地震的加速規.它們通常裝在一個盒子里,並且已經連接到互聯網上.


強震儀可以用來測量一些地面運動非常強烈,而致超出一般地震儀測量范圍的地震.它們會被放置在主要的斷層附近,所得的資料(如斷層破裂前緣的前進速度)並非一般地震儀所能查量得到.

❹ 古代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張衡,東漢建初三年(公元78年)生;永和四年(公元139年)卒。字平子,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漢族。他是我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制圖學家、詩人、漢朝官員,為我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曾將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另外,歷史中的三國、隋朝時期,以及現代都有與張衡同名的人物。

❺ 誰發明了地震儀

地震儀是一種監視地震的發生,記錄地震相關參數的儀器。我國東漢時代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地震儀

現代地震儀最重要的發展是應用地震檢波器組合。這種組合,有些由幾百個地震儀組成,都連接到一個單獨的中心記錄器上。通過對不同地點產生的地震波圖的進行比較,研究者可以確定震中位置

❻ 地震儀最早是誰發明的

在地震觀測史中,張衡於公元132年發明的地動儀無論如何是一座不能繞過 的里程碑.在很多教科書,公眾讀物,甚至科學著作中,主要根據《後漢書》的 記載,有些是根據李約瑟先生的介紹,指出這一發明屬於一種檢測已經發生了地 震的"驗震器",並且比西方的類似發明早一千五百年以上.這一介紹基本上反 映了張衡地動儀的實際情況,然而,由於在這一介紹中,我們習慣於單線條地以 近代地震儀作為參照來介紹這一探測地震的精巧裝置,在不進行特別說明和仔細 討論的情況下,我們很可能低估了這一偉大發明的意義. 不少地震學家看來早就注意到了這一問題.傅承義先生在《地球十講》一書 中曾特別提到,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表明張衡已經了解地震是從遠處一定方向傳 來的地面振動,而這是近代地震觀測的一個基本原理.Bruce Bolt教授在他早期 的著作中,最初也是沿用"驗震器"的思路以近代地震儀作為參照來介紹張衡地 動儀的.然而在他後來的著作中,盡管仍對地動儀的靈敏度有所懷疑,卻特別提 到了公元138年地動儀檢測到發生在甘肅省內的一次地震的記載.陳運泰院士在 《數字地震學》一書中使用了完全相同的表述方式來介紹地震學發展史上的兩個 重要的歷史事件,暗示它們具有同等重要的科學意義:公元138年張衡地動儀記 錄到隴西地震,"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地震儀器檢測到遠處發生的,但在儀 器所在地無感的地震";1889在波茨坦記錄到日本的一次地震,"這是人類歷史 上第一次用近代地震儀記錄下遠震".

❼ 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我國西漢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地動儀。

❽ 地震儀是誰發明的

中國漢朝的科學家張衡,在公元132年就製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 這架儀器是銅鑄的,形狀像一個酒壇,四周鑄著八條龍,龍頭對著東、南、西、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8個方向。龍嘴是活動的,都銜著一顆小銅球。每一個龍頭下面,又放了一個張大了嘴的銅蛤蟆。要是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正好對著這個方向的龍嘴會自動張開,銅球恰好落在銅蛤蟆嘴裡。 地動儀製成後,安置在當時的京都洛陽。在公元138年的一天,洛陽和往常一樣,周圍並沒有什麼動靜,但正對西方的龍嘴突然張開,銅球落了下來,說明洛陽的西方發生了地震。可是洛陽人卻沒有感覺到,一些學者和官僚們紛紛議論,有的人還譏笑張衡的地動儀不靈。過了幾天,隴西(現在的甘肅省西南部)有人來報告,那一天當地發生了地震,大家才贊嘆地動儀真是靈敏、准確。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開創了人類使用科學儀器測報地震的歷史。長期以來,中外科學家一直給予極高的評價,認為它是利用慣性原理設計製成的,能探測地震波的主沖方向。在科學技術還很落後的2世紀初能做到這一點,確實是難能可貴的。它比歐洲創造的類似地震儀,早了1700多年。
採納哦

❾ 我國歷史上誰發明了地震儀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儀是在公元前132年,我國科學家張衡發明的,叫做侯風地動儀。
近代的地震儀在18世紀90年代才製作成,其原理與侯風地動儀基本相似,地震儀發展很快,種類繁多,現有長、短周期等各種類型,並已實現了無線遙測、磁帶記錄、數字化等。靈敏度從放大幾倍到千倍、萬倍、十萬倍乃至百萬倍不等,周期范圍從0.05秒到100

❿ 最早的地震儀器是誰發明的

張衡(78年—139年),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今河南南陽市石橋鎮)人[1] ,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在東漢歷任郎中、太史令、侍中、河間相等職。晚年因病入朝任尚書,於永和四年(139年)逝世,享年六十二歲。北宋時被追封為西鄂伯。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2] (科聖),由於他的貢獻突出,聯合國天文組織將月球背面的一個環形山命名為「張衡環形山」,太陽系中的1802號小行星命名為「張衡星」。後人為紀念張衡,在南陽修建了張衡博物館。
資料來自網路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