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社魯迅
⑴ 魯迅、殷夫、郁達夫、柔石哪個屬於創造社
創造社是「五四」來新文化運動初源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
。。。。。。。。。。。所以類······················
⑵ 如何評價魯迅與創造社之間的論戰
論戰本身沒抄什麼意思,倒是論戰之外的其他有意思。
魯迅說不存在革命文學,只存在革命家文學,革命是拋頭顱撒熱血的事,哪兒有空來搞文學,等到革命家們成了功,所謂革命文學者,要麼是書生的痴想,要麼馬屁精的阿諛奉承,「等到陶淵明寫悠然見南山」的時候,也許已經有了些許醉意了,何況他也未必拿鋤頭。
魯迅後來又說,文藝和政治總是說不到一起去的,文藝家總是敏感,大眾還在忍耐的時候,文藝家已經起來大鬧了,這自然為政治家所不許,所以無非是迫害,流放,甚至殺頭,等到大眾終於覺悟,起來革命時,才發現文藝家所說的不錯,將文藝家尊為先賢,但等到革命完成,革命者成了政治家,則不多時文藝家又不滿了,又出來說話,這反倒是革命者~~也就是現在的政治家們所不滿的,於是照樣的殺頭,流放,迫害。事後看來,魯迅每一個地方都說中了。
⑶ 求創造社成員葉靈鳳漫畫《魯迅先生》
http://www.srcs.nctu.e.tw/joyceliu/mworks/mw-interart/NationalistAvantgarde/image/image025.jpg
效果不是很好,湊合著看吧。
你是不是也要專考試?屬
⑷ 8. 下面的作者屬於「創造社」的是() A. 魯迅 B. 郁達夫 C. 梁實秋
是郁達夫.
1921年7月中旬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
⑸ 魯迅認為創造社作家都是文學專業出身,才子氣過重。對
魯迅說他們才子加抄流氓,才氣是有些的,然而只會音譯一些誰也看不懂的新名詞,用來恐嚇加辱罵。他們起初也確乎如此,以後學養也就越來越好了,但是像郭沫若,老來大名是有了,寫文藝批評還是乏得很,恐嚇加辱罵的壞脾氣始終改不徹底。
⑹ 魯迅沒有參與哪個社團組織
【創造社】它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7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日本東京成立。前期的創造社反對封建文化、復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張自我表現和個性解放,強調文學應該忠實於自己「內心的要求」,是其文藝思想的核心命題,表現出浪漫主義和唯美主義的傾向。郭沫若的詩集《女神》,郁達夫的小說《沉淪》及郭沫若的譯作《少年維特之煩惱》(歌德),是該社最有影響的作品。以其獨特的文學主張和鋒芒畢露的文學活動,成為五四以後新文學一支生力軍,特別在文學青年中激起強烈共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創造社主要成員大部分傾向革命或從事革命實際工作。隨後,表現出「轉換方向」的態勢,並有新從日本回國的李初梨、馮乃超、彭康、朱鏡我等思想激進的年輕一代參加,遂發展而為後期創造社。後期創造社與太陽社一起大力倡導無產階級革命文學。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樹》、成仿吾的《從文學革命到革命文學》、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李初梨的《怎樣地建設革命文學》等文章,要求文學適應革命形勢的需要,面向工農大眾,作家要獲得無產階級意識;對五四以後的文學和魯迅等作家,卻作為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意識代表進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關於「革命文學」的論爭。1929年2月,創造社為國民黨政府封閉。
⑺ 魯迅沒有參加過的進步團體是
【創造社】它是「五四」新文化運動初期成立的文學社團,是中國現代文學團體。
1921年7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沒有魯迅
⑻ 下列屬於創造社的成員的是( ) ① 郭沫若 ② 冰心 ③ 茅盾 ④ 郁達夫 ⑤ 魯迅
下列屬於創造社的成員的是(①④ )
① 郭沫若
② 冰心
③ 茅盾
④ 郁達夫回
⑤ 魯迅
中國現代文學團體.1921年答6月由留學日本歸來的郭沫若、成仿吾、郁達夫、張資平、田漢、鄭伯奇等人在上海發起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