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發明視頻
A. 微電子學的發展經歷了那幾個階段,每個階段技術發明人分別是誰,又有誰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微電子技術發展的理論基礎是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期間建立起來的現代物理學。這期間的重要發現包括1895年德國科學家倫琴發現的X射線、1986年亨利·貝克勒發現放射性、1897年英國科學家湯姆孫發現電子、1898年居里夫人發現鐳、1900年普朗克建立量子論、1905年和1915年愛因斯坦提出狹義相對論和廣義相對論等。正是這一系列的發明和發現揭示了微觀世界的基本規律,導致了海森堡、薛定諤等建立起量子力學的理論體系,為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革命奠定了理論基礎。位於摩爾工程學院的ENIAC。(美國軍方圖片) 電信號處理工業始於由Lee Deforest在1906年發現的真空三極體。[1]真空三極體市的收音機、電視和其他消費類電子產品成為可能。它也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大腦,這台被稱為電子數字集成器和計算器(ENIAC)的計算機於1947年在賓西法尼亞的摩爾工程學院進行了首次演示。這台電子計算機和現代的計算機大相徑庭。它占據約1500平方英尺的面積,重30噸,工作時產生大量的熱,並需要一個小型發電站來供電,花費了1940年時的40萬美元。ENIAC的製造用了19000個真空管和數以千計的電阻及電容器。然而這個龐然大物的運行速度只有每秒5000次,存儲容量只有千位,平均穩定運行時間只有7分鍾。真空管有一系列的缺點,如體積大,連基礎容易變松導致真空泄漏、易碎、要求相對較多的電能來運行,而且元件老化很快。ENIAC和其他基於真空管的計算機的主要缺點是由於真空管易燒毀而導致運行時間有限。這些問題成為許多實驗室尋找真空管替代品的動力,這個努力在1947年12曰23日得以實現。貝爾實驗室的三位科學家——John Bardeen,Walter Brattin和William Shockley,演示了由半導體材料鍺製成的電子放大器件。這個器件不但有真空管的功能,而且為固態(無真空),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耗電低並且壽命長的優點,起初命名為「傳輸電阻器」,而後很快更名為晶體管。這三位科學家也因此被授予了1956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晶體管是20世紀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它對人類社會的所有領域,包括生活、生產、甚至戰爭都產生了並且還正在產生著深遠的影響。同時晶體管的發明也拉開了電子時代的序幕,從1947年開始,半導體工業呈現出在新工藝和工藝提高上的持續發展
B. 微生物學家巴斯德發明了什麼和什麼
發明預防接種方法而聞名,為第一個創造狂犬病和炭疽的疫苗的科學家。
發明「旋光性原理」,這種旋光性的發現對許多不對稱分子的研究,如:聯合結晶學、化學、光學…把化合物的結晶型態、化學組成及對偏極光的反應關系做了一個重大的進展
巴斯德首先研究了酒的發酵過程。他發現發酵是因為微生物(酵母菌)的增長造成的。酒變酸和發酵類似,不過是由不同的微生物引起的。巴斯德的發現改變了以往認為微生物是發酵的產物,發酵是一個純粹的化學變化過程的錯誤觀點。同時,巴斯德通過大量實驗提出:環境、溫度、pH值和基質的成分等因素的改變,以及有毒物質都以特有的方式影響著不同的微生物。他隨後創立了「巴斯德消毒法」(60~65攝氏度作短時間加熱處理,殺死有害微生物的一種消毒法)並應用在各種食物和飲料上。
- 1862年,巴斯德經多次實驗,終於以鵝頸瓶進行實驗,證明煮沸的肉湯內,不會增長細菌;因此否定認為「生物隨時可由非生物發生」的自然發生說(無生源論、自生論)。他提出「一切生物來自生物」的結論(即生源論),是第一位了解微生物存在於食物中及其作用的科學家。證明其不是由腐敗的物體產生,而是細菌將物體腐化,打破了牛頓等人長久以來的觀點。
每一種傳染病都是一種微菌在生物體內的發展:由於發現並根除了一種侵害蠶卵的細菌,巴斯德拯救了法國的絲綢工業。
1857年發表的「關於乳酸發酵的記錄」是微生物學界公認的經典論文。
C. 愛德華·羅伯茨於1975年發明了第一台微機叫什麼名字
第一台個人計算機Altair
個人電腦英文中的縮寫是PC,我們現在使用的微機都內可以稱為是容"個人電腦",但我們經常使用的IBM PC兼容機並不是世界上第一次出現的個人電腦。其實,世界第一台PC是個人電腦的鼻祖-Altair,在它的身後有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
D. 微波爐的發明過程是怎樣的
使用微來波來烹飪食物的方法首先是源由美國的斯本塞想到的,他過去為專門製造電子管的雷聲公司工作。1945年,斯本塞觀察到微波能使周圍的物體發熱,在他經過一個微波發射器時,身體會有熱感,裝在口袋內的糖果也被微波溶化。雷聲公司受斯本塞實驗的啟發,決定與他一同研製能用微波熱量烹飪的爐子。幾個星期後,一台簡易的爐子製成了。斯本塞用姜餅做試驗,在烹任時他屢次變化磁控管的功率以選擇最適宜的溫度,經過若干次試驗,食品的香味飄滿了整個房間。
1947年,雷聲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微波爐。但因成本太高,壽命太短,從而影響了微波爐的推廣。1965年,喬治·福斯特對微波爐進行大膽改造,與斯本塞一起設計了一種耐用和價格低廉的微波爐。從此,微波爐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由於用微波烹飪食物又快又方便,不僅味美,而且有特色,因此有人詼諧地稱之為「婦女的解放者」。
E. 微波爐的發明人是誰
【微波爐的發明】
微波爐的發明者是美國的斯本塞。斯本塞於1921年生於美國亞特蘭大城。1939年,他參加了海軍,半年後因傷而退役,進入美國潛艇信號公司工作,開始接觸了各類電器,稍後又進人專門製造電子管的雷聲公司。由於工作出色,1940年,他由檢驗員晉升為新型電子管生產技術負責人。天才加勤奮的結果,他先後完成了一系列重大發明,令許多老科學家刮目相看。其時,英國科學家們正在積極從事軍用雷達微波能源的研究工作。伯明翰大學兩位教授設計出一種能夠高效產生大功率微波能的磁控管。但當時英德處於決戰階段,德國飛機對英倫三島狂轟亂炸。因此,這種新產品無法在國內生產,只好尋求與美國合作。1940年9月,英國科學家帶著磁控管樣品訪問美國雷聲公司時,與才華橫溢的斯本塞一見如故,相見恨晚。在他努力下,英國和雷聲公司共同研究製造的磁控管獲得成功。在一個偶然的機會,斯本塞萌生了發明微波爐的念頭。1945年,他觀察到微波能使周圍的物體發熱。有一次,他走過一個微波發射器時,身體有熱感,不久他發現裝在口袋內的糖果被微波溶化。還有一次,他把一袋玉米粒放在波導喇叭口前,然後觀察玉米粒的變化。他發現玉米粒與放在火堆前一樣。第二天,他又將一個雞蛋放在喇叭口前,結果雞蛋受熱突然爆炸,濺了他一身。這更堅定了他的微波能使物體發熱的論點。雷聲公司受斯本塞實驗的啟發,決定與他一同研製能用微波熱量烹飪的爐子。幾個星期後,一台簡易的爐子製成了。斯本塞用姜餅做試驗。他先把姜餅切成片,然後放在爐內烹任。在烹任時他屢次變化磁控管的功率以選擇最適宜的溫度。經過若干次試驗,食品的香味飄滿了整個房間。1947年,雷聲公司推出了第一台家用微波爐。可是這種微波爐成本太高,壽命太短,從而影響了微波爐的推廣。1965年,喬治·福斯特對微波爐進行大膽改造,與斯本塞一起設計了一種耐用和價格低廉的微波爐。1967年,微波爐新聞發布會兼展銷會在芝加哥舉行,獲得了巨大成功。從此,微波爐逐漸走入了千家萬戶。由於用微波烹飪食物又快又方便,不僅味美,而且有特色,因此有人詼諧地稱之為「婦女的解放者」。
F. 瑞典微型醫用機器人是誰發明的
一點都微型機器人,是不是去除血管里邊那種血栓的那個機器人啊?
G. 有個電影是動畫片,說是講一個小男孩發明了一個微型機器人,然而被一個公司偷走了,那公司的一個人還放火
就是超能陸戰隊啊
就因為這部電影讓大白迅速火了
H. 誰的發明掀起微電子工業革命一種固體半導體器材
整流器件發明的很久,但是真正的革命要從1947年肖克萊發明了點接觸式二極體開始。
I. 誰發明了微處理器
1969年6月,復美國物理學博士霍夫決定製開發設計微處理器,即一種全新的微型的通用計算機晶元。他夜以繼日地超負荷工作,身體都瘦了一圈。
有一天,霍夫連續工作了10多個小時,准備休息一會兒。他抬起頭來,忽然看到了貝爾的格言:「有時需要避開常走的大道,潛入森林,這樣你肯定就會發現前所未有的東西。」這時,忽然有一個念頭從他腦海中閃過:「在一個存儲晶元的復雜內容結構中,存儲一個控製程序。」
霍夫就按照這個思路,在晶元上裝上了中央處理器,於是出現了微處理器。他把兩塊晶元附到這種微處理器上,一塊用來向中央處理器輸入和輸出數據,另一塊提供驅動中央處理器的程序。這樣,就製成了一台初具雛形的通用計算機。
經過不懈的努力,霍夫在1971年1月終於製成了世界上第一枚能運轉的微處理器。他的發明轟動了整個計算機界,霍夫也被尊稱為「微處理器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