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備新發明
A. 我有一個有關設備的專利,已同時申請發明及實用新型,發明還包括了使用方法,現在又開發了一個類似的設備
你好,我正好是專利代理工作的,我就簡單談談我的意見吧。
首先先談談設備的問題,你要明專確你設備的改屬進是否具有創造性和新穎性,如果具有,那你完全可以再針對改進後的設備申請專利,對你的改進之處進行保護,而你之前的專利就看其對於你來講是否重要了,如果在你改進之後,之前的專利沒有用處了,那完全可以直接放棄,如果之前的專利比較重要,那就繼續申請,前後專利是不沖突的。如果你的改進點創造性不足,但是又想保護,目前可以通過要求國內優先權來做,沒有什麼問題。
對於方法而言,首先要看之前的專利是否保護了這種發明構思,也就是你說的原理,如果保護了你這種原理,那你如果再重新專利,在先申請是會構成你在後申請的抵觸申請的,所以此時不建議重新申請,浪費財力,不過話說回來,如果在先申請已經有意識的保護到該原理,你也沒有必要再就方法申請專利了。其實有沒有對發明人要保護的方案進行適當的上位,是鑒別代理人水平的一個方法之一,現在很多代理人是發明人給什麼就寫什麼,是對發明人的一種不負責任。
以上僅是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B. 中國發明了什麼設備
火葯設備還有指南針|印刷的火字印刷|九章算術|小數點後面的第七位|抓具設備|獸醫設備|孫思邈的中醫葯
C. 發明了一種設備,應該申請哪種專利,希望專業人士解答
能達到新的效果,建議通過實用新型專利或者發明專利保護。需要將先有技術與改進技術進行對比,如何更有效果,如何適於實用,創新性在哪兒等等,從而來撰寫專利權利要求書,提交申請。
D. 我公司發明了新設備,是不是該申請專利
是啊,申請專利才使無形資產真正屬於自己,我去年在滑鼠網申請了屬於自己的專利。
E. 我有一個有關設備的專利,已同時申請發明及實用新型,發明還包括了使用方法,現在又開發了一個類似的設備。
首先,第二個設備是類似,不是完全相同,那麼兩者區別之處只是常回規技術上的普通變化答還是有有新的發明創造因素在裡面?
如果是常規技術的普通變化,那麼即使這種技術方案在原申請中已包括了,也無需申請分案,因為只是常規技術的變換,即使申請分案也沒有授權前景。
如果有新的發明創造因素,那麼也首先需要原申請中包括了這種技術方案,才能申請分案。可以同時對發明和實用新型申請分案,但不建議對實用新型申請分案,因為如果將來發明授權的話,實用新型還是要放棄的,否則發明就不給授權。
如果原申請沒包括這種技術方案,那還是重新申請好了。
F. 我重慶有個公司做機械設備,有個新發明專利怎麼向政府申請創新科技發明的補助啊!該找哪個部門合適啊求
發明專利證書,申報到批下大概需要三年時間,保護20年。
實用新型保護5年。
拿到證書去當地科技局詢問。
申報項目審核流程自己網路
G. 最近的新發明
迄今為止,桌子防搖器已經售出了48萬件,借著目前的勢頭,戈登期望今年的銷售業績能突破100萬件
31歲的英國人安德魯·戈登最近成了名人,他的故事一次又一次地見諸報端。有媒體報道,他的一件小發明為他在2年間賺了500萬英鎊,而那個東西只是能夠防止桌子搖晃的八瓣軟膠墊片,無甚特別。戈登的故事好像具備了一切財富奇跡的元素,但和過去那些「奇跡」不同的是,人們看完他的故事後不再說「他就運氣好」而是「這個我也行」。
「搖擺不定的日子一去不復返」
2年前的一個晚上,許多英國人一如往常坐在沙發上看著BBC商業頻道的王牌節目「龍潭」(Dragons'Den)。這是一檔商業真人秀,有創業夢想的人們帶著自己的計劃報名參加節目。而節目組則會安排一些商界大賈、風險投資人來做出判斷,優勝者則有機會得到一筆啟動資金。這和國內的「創智贏家」、「贏在中國」節目有些類似。
這天晚上,一個來自卡伯利的年輕人戈登帶來了他的創業計劃———桌子防搖器。它由8瓣軟膠墊片組成,墊片一頭固定,可以旋轉調節。戈登如此介紹他的防搖器:「不論是一張飯桌、洗衣機、書櫥還是花架,搖擺不定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但隨著節目辯論環節展開,事情並沒能往好的方面發展。戈登的計劃受到了評委們的質疑,一位評委奚落他說:「啤酒(杯)墊子能有什麼用!」另一名評委企業家瑞秋·埃爾諾則在節目中表示,桌子防搖器是她聽說過的最可笑的發明。
讓戈登滿地找縫的瑞秋·埃爾諾絕不會想到,這個「最可笑的發明」竟在短短的2年間成了全英國的搶手貨,他的產品甚至進入了皇室居住的肯辛頓王宮。宜家、百安居也在最近給了他令人羨慕的訂單。31歲的戈登沒靠風險投資客們的一分錢就掙到了自己的第一個一百萬英鎊。
桌子防搖器成功了!媒體競相報道,大家都在試圖解釋,戈登到底是怎麼實現這個創業奇跡的,這2年裡他到底做了什麼?《星期日新聞晨報記者》記者通過電子郵件聯繫到了戈登本人,他向記者詳細敘述了他的創業故事。
一切都要從4年前的一個晚上說起。那是英國倫敦一間吵鬧的酒吧,年輕的銀行職員戈登正和他的兩個好朋友道克、艾斯本一塊兒收看一檔有趣的電視節目。「那期電視節目說的是一個哥們如何在互聯網上靠賣鈴聲賺到了100萬英鎊」,戈登向《星期日新聞晨報》記者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酒過三旬之後,戈登和他的朋友都有點「高」了,大家嚷嚷著「這有什麼呀!」然後大家各自說了些不著邊的致富計劃。
幾杯吉尼斯酒的後勁過後,戈登發現剛剛大夥說的那些沒有任何可行性,反倒是他們面前一直搖晃、桌腳墊了紙巾的餐桌讓戈登來了精神。電光火石間,一個日後價值上百萬英鎊的創意浮現在戈登眼前:人們需要一種能防止桌子搖晃的東西。
中國夥伴挽救「奇跡」
在此後的一年裡,戈登開始在英國各地尋找能與他合作的夥伴———一家願意生產這種桌子防搖器的供應商。戈登花了大量精力拜訪了100多家生產廠商,但這些英國生產商都對戈登說了「不」。理由很簡單,沒有人認為這個東西會有市場價值。
幸運的是,一個偶然的機會挽救了戈登的計劃。他通過網路找到了一家遠在中國的公司,並最終與其達成合作協議。幾經聯系,記者找到了這家位於寧波的貿易公司,該公司負責人馮旭東告訴記者,在他的記憶里,應該是4年前他們通過網路搜索找到了戈登。對於馮旭東的公司來說,當時戈登的桌子防搖器只是一單小生意,但和戈登同齡的馮旭東也對這個富有生活創意的小發明很感興趣。
馮旭東告訴記者,4年前戈登腦子里只有一個概念,但至於最後的產品是什麼樣的,戈登心裡也沒譜。馮旭東向他提供了十多個設計方案,來來回回地試,最後才確定了今天我們看到的旋轉結構和軟膠材質。
有意思的是,直到現在,戈登至仍與馮旭東未曾謀面,一直以來他們只是通過電子郵件溝通,但卻相當順利地合作至今。假設戈登如果生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那今天的財富奇跡也就化為泡影了。
在找到了供應商後,下一步就得想法子推銷和吸引資金,於是戈登想到了「龍潭」。如今戈登坦言,2年前參加「龍潭」節目是一個糟糕經歷:「當時他們對我持批評態度,經管他們把桌子防搖器稱作『可笑、愚蠢』的,但後來我覺得他們的觀點也是具有建設性的,這是一個極好的經驗,我在那裡認清了前面的方向。」
由於戈登成了英國的名人,人們也質疑起這類創業真人秀,為什麼會錯過這個能方便大家生活的小發明?BBC電視台不得不在今年4月做出回應:「評委們是根據自己的判斷作出決定。雖然他們當時沒有選擇支持戈登的創意,但戈登這種執著的精神是值得贊許的。」
桌子防搖器也能進王宮
「龍潭」的經歷讓戈登的士氣受挫,但很快,硬幣的另一面也讓戈登得到了實惠。
雖然無法統計到底有多少觀眾收看了那期節目,但此後的幾個月里,桌子防搖器網站的點擊率超過了一百萬次,這替白手起家的戈登省下了一大筆廣告費。
同時,戈登也開始注意起自己的商業模式,他做了更嚴格的財務規劃以及客戶分析。這樣的好處是,桌子防搖器吸引到了像肯辛頓王宮(黛安娜王妃故居)和英國考試協會這樣在英國有影響力的采購者。英國考試協會向戈登預定了4000件桌子防搖器,因為戈登可以在這些墊片表面印上考試協會的標記以推廣他們的品牌。
戈登的銷售系統非常有趣,他沒有在電視、平面和網路上花過一分廣告費,但僅憑著人們口耳相傳,在剛剛過去的8個月里,有15萬件桌子防搖器件被顧客買去。在獲得了英國本土市場認可後,戈登也開始考慮向海外進軍,戈登告訴記者:「我剛剛簽下了一個澳大利亞代理商,已經有10000件桌子防搖器賣到了那裡,目前我正在開拓的市場還有美國、德國、南非、加拿大、土耳其和瑞士。」
迄今為止,桌子防搖器已經售出了48萬件,借著目前的勢頭,戈登期望今年的銷售業績能突破100萬件。
科學家發明晶元大小冰箱 身材迷你功能強大
--------------------------------------------------------------------------------
美國國家標准與技術研究所的科學家研製出一種體積只有晶元大小的冰箱,它身材雖小,但卻能把大型物體的溫度降到最低0.1開氏度,可以用來冷藏半導體故障分析或天文研究等超敏感設備的低溫感測器。
這種最新型迷你冰箱長25毫米、寬15毫米,是由普通金屬、絕緣體和超導金屬組成的一個「三明治」,加上電壓之後,正常金屬上的最熱電子會通過絕緣體流向超導金屬,從
而導致普通金屬的溫度迅速下降,吸收被冷卻物體的電子和能量。研究人員使用四個這樣的「三明治」冷藏一個邊長450毫米、厚0.4毫米的硝酸硅膜,膜上粘了一個邊長為250毫米的鍺立方體,它的體積是小冰箱的11000倍,相當於讓一個普通冰箱冷藏自由女神像。研究報告中稱,兩個被冷藏的物體溫度下降到了0.2開氏度,如果對技術進行進一步改進的話,溫度還能更低。
這種冷藏器的製作方法與普通晶元類似,可以很容易地與其他小設備直接相連。與用來將溫度降到0.1開氏度的傳統設備相比,這種新型設備體積更小,成本更低。一些低溫感測器只有在低溫下才能實現最佳性能,探測到納米級粒子放射出的X射線的細微變化。
水霧製成電腦顯示屏
這不是什麼尖端的等離子,而是由水霧製成的互動的電腦顯示屏。它的神奇不僅在於屏幕巨大,通過激光掃描儀的幫助你還可以用手指點擊屏幕,甚至在其中自由地穿行。
推出這項新發明的是芬蘭的一家高科技公司,但他們表示其實這裡面並沒有高深的科技,靈感來源於普通的投影儀。整個設備使用一台安裝在頂部的空氣吹制機,用來產生垂直的、沒有任何波動的空氣,形成空氣牆,牆中的空氣以穩定的速度連續流動但不會發生混
合;高頻率的音響震動器將水分蒸發成微小的含水顆粒,經壓力泵被送入空氣牆中。雖然氣流難以處於絕對的穩定狀態,但由於將水霧混在空氣中,就能幫助穩定這個系統。水霧連續不斷地被送入空氣牆中,所以即便人從屏幕中穿越,幾秒鍾後顯示的圖像就能快速恢復。
科學家表示,這樣的顯示屏價格較低,不僅可以用於大場景的展示,還可以用於科學實驗,因為它有一些諸如不怕水珠飛濺等的特性。
法國科學家最新發明:玻璃外牆可當熱水器
據新華社電 法國國家實用技術研究所最近發明的一種建築外牆玻璃可以同時起到太陽能熱水器的作用,這一研究成果非常適合目前法國提倡的建築節能要求。
這家研究所提供的相關材料介紹說,這是一種雙層中空玻璃,其40%的面積是透明的,餘下部分被盤旋狀的可以通水的銅管以及銀反射管所覆蓋,覆蓋物位於玻璃內層。這種雙層中空玻璃可以吸收太陽能,並利用它把水加熱。對於一個大樓來說,僅僅利用外牆玻璃
就能把熱水問題解決,每年可以節省大量的電力或煤氣。此外,新型玻璃在保持屋內溫度、防止過多陽光進入屋內等方面與普通建築外牆玻璃無區別,因此有很強的市場競爭力。
研究人員指出,由於這種玻璃並非是完全透明的,因此它不是用來取代窗戶玻璃的,而是用來替代除窗戶外的其他各種建築外牆玻璃。
H. 「新技術發明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國家」是哪幾個國家
第一次工業革命(英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主要是歐洲,美國)
二次工業革命興起的共同背景
政治
資本主義制度在英國確立
資本主義制度在世界確立
經濟
英國資本主義經濟的迅速發展
資本主義的競爭上升到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水平
科技
工場手工業,積累了豐富和生產技術知識
自然科學取得了重大進展
市場
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
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基本形成
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成就
(1)哈格里夫斯在1765年發明珍妮紡紗機(2)瓦特在1785年改良蒸汽機(3)史蒂芬孫在1814年發明蒸汽機車
(1)電力的廣泛應用(2)內燃機和新交通工具的創制(3)新通訊手段的發明(指導學生劃書)
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特點
(1)發明機器的大都是具有實踐經驗的工人和技師(人類進入了蒸汽時代)
科學和技術開始密切結合,技術發明以科學進步為基礎(人類進入了電氣時代)
(2)首先發生在英國,以英國為中心緩慢向周邊地區擴展
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並迅速傳播
(3)英國首先完成工業革命,法美其次,德意日俄尚未完成
在一些尚未完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國家形成,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
(4)工業革命開始於輕工業部門,紡織,機器製造,冶金,採煤,交通運輸等部門成為資本主義工業的五大支柱
側重於基礎工業,重工業,能源工業部
區別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
工人、技工勞動經驗總結,發明工具
完全以科技為基礎
源於英國,各國多引進英國設備
各國都有發明創造、美、德居多
以棉紡織等輕工業為主
以重工業、電力、通訊等領域為
①自然科學同工業生產的迅速結合;(科技結合)②新技術發明幾乎同時發生在幾個國家;(同時發生)③一些國家兩次工業革命交叉進行(交叉進行)
I. 未來會有哪些新科技發明,能夠徹底改變世界
如今是科技大爆炸的時代,科學技術的快速更迭帶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各種高科技發明和創作已經對人類的日常生活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不僅如此,人工智慧進步,讓那些科幻電影或書籍中智能機器人被製造出來,為人類服務。同時人類在自己身上也開始植入AI晶元,把自己改造變成了半人和半機器的身體,擁有真正的超能力,可以輕易地變成了超級人類。這些發明創造,足以讓人類有能力去探索宇宙里的奧秘。
J. 世界上最新最新的七大發明是什麼
二十世紀影響人類的七大發明
1、蒸汽機:推動了整個工業革命的發展
傳統的馬力或者水力無法提供工業革命所需的動力,蒸汽機能量的開發為世界帶來了一種更有效更強大的動力。雖說古人在公元前2世紀就已經開始這方面的探索,但直到瓦特的蒸汽機面市後,才真正開啟了蒸汽機的商業價值。許多歷史學家認為,蒸汽機的開發是工業革命最重要的發明之一,因為蒸汽機的出現帶動了冶金、煤礦和紡織業的發展。蒸汽機的出現及紡織業的機械化,提高了工業的用鐵量。由於英國擁有豐富的鐵礦和煤礦,需求量的增加刺激了冶鐵技術和煤礦業的改進,同時加快了工業化的步伐。1804年出現的蒸汽機火車和1807年出現的蒸汽機輪船大大改善了運輸條件,輔助了工業革命的發展。
2、電話:掀開人類通訊史的新篇章
「沃森先生,請立即過來,我需要幫助!」這是1876年3月10日電話發明人亞歷山大·貝爾通過電話成功傳出的第一句話,電話從此誕生了,人類通訊史從此掀開了一個全新的篇章。
人類進行無線通訊的夢想則是1973年在美國紐約實現的。當時,這台世界上第一個實用手機體積大,重達1.9 公斤,是名副其實的「大哥大」。26年後的今天,世界最小的手機也誕生了,它只有尋呼機那麼大,也比第一代手機輕了不少。
1964年是人類通訊史上另一個重要轉折點,這年夏天,全世界成千上萬的觀眾通過電視第一次收看由衛星轉播的日本東京奧林匹克運動會實況。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通過電視屏幕同時間觀看千里之外發生的事,人們除了感嘆奧運精彩壯觀的開幕式和各種比賽外,更驚嘆於科技的進步。這一切都歸功於哈羅德·羅森發明的地球同步衛星。
1969年夏天,國際互聯網的雛形在美國出現,它由四個電腦網站組成,一個在加州大學分校,另三個在內華達州。1972年,實驗人員首次在實驗網路上發出第一封電子郵件,這標志著國際互聯網開始與通訊相結合。到了90年代,國際互聯網開始轉為商業用途。1995年網路發展到第一個高潮,這一年被稱為國際互聯網年。在電子商業浪潮的推動下,國際互聯網在21世紀對人類社會的影響將更加深遠。
3、汽車:載著時代向前奔駛
汽車改變了人類的整個交通狀況,擁有汽車工業成了每一個強大工業國家的標志。
汽車走過這樣一段歷史:1771年,法國人居紐設計出蒸汽機三輪車;1860年,法國人雷諾製造出了以煤炭瓦斯為燃料的汽車發動機;1885年,德國人本茨和戴姆勒各自完成了裝有高速汽油發動機的機車和裝有二沖程汽油發動機的三輪汽車,並且成功企業化;1908年,美國人福特採用流水式生產線大量生產價格低、安全性能高、速度快的T型汽車。汽車的大眾化由此開始;1912年,凱迪拉克公司推出電子打火啟動車,使婦女也開始愛上汽車;1926年,世界第一家汽車製造公司戴姆勒·本茨公司成立;1934年,第一輛前輪驅動汽車面世;1940年,大戰令許多汽車製造商停產,歐洲車商開始轉向生產軍用車輛;50年代,德國沃爾沃的甲殼車轎車一經推出就成為最受歡迎的汽車;1970年到2000 年,日本車在亞洲走俏,豐田、本田、三菱以及日產特高技術小型車入侵歐美市場,改寫了歐美牌子壟斷的局面。
實際上,汽車的發明使人類的機動性有了極大的提高,使20世紀人類的視野更加開闊,更追求自由。當然,汽車工業的發展也帶來了道路網擠占土地資源、大氣污染和高昂的車費等問題,但不管怎麼說,汽車確實載著人類向前發展,向前奔駛。
4、電視:人類自己創造的「魔鬼」
現代人可以一天不吃飯,不喝水,但不能一天沒有電視。
電視的設想和理論早在1870年就出現過。1884年,德國發明家保羅?尼普科夫設計了全個穿孔的「掃描圓盤 」,當圓盤轉動的時候,小孔把景物碎分成小點,這些小點隨即轉換成電信號,另一端的接收機把信號重組成與原來圖像相同但粗糙的影像。1926年,蘇格蘭人約翰·貝蒙德採用尼普科夫的「大圓盤」製造了影像機。
真正製造出畫面穩定的電視是從俄羅斯移民到美國的拉基米爾·佐里金和出生在美國猶它州的菲洛·法恩斯沃思。在 1939年的世界博覽會上,世界第一台真正清晰的電視開播,電視真正誕生了。
5、登月:人類航天史上邁出一大步
美國宇航員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剎那所說的名言「對個人來說,這只是一小步;對人類來說,這是邁出一大步」牢牢銘記在地球人的心上。
1969年7月20日下午4時,全世界5億電視觀眾都看到了「黑黝黝」的畫面,畫面深處傳來一個來自外太空的聲音:「休斯頓,這里是靜海基地,鷹艙已經登陸!」接下來,美國「阿波羅11號」登月宇宙飛船上的兩名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和奧爾德林問休斯頓宇航中心:「我們不想休息四小時,我們想馬上登月。」休斯頓回答:「同意立即登月!」接著,阿姆斯特朗背朝外,開始從九級梯子緩緩爬下。全世界5億人都看到了這一場景。
登月確確實實是人類航天科技的一大進步,因為正如最後一名登月者塞爾南上校所說的:「在月球遙望地球,我看不到任何國界,我覺得地球就是一個整體,我的整個思想也就開闊了。」
6、電腦:人類未來的希望
1946年2月4日,美國軍方和政府部門的代表、著名的科學家一起擠在賓夕法尼亞大學的一個房間里。當一位陸軍將軍輕輕按下電鈕後,占滿整整三堵牆的機器立即亮了起來,人們熱烈鼓掌,高聲歡呼:「ENIAC活了!」並且向總工程師埃科特祝賀。「ENIAC」就是世界上第一台電腦。
7、基因:破解生命的千古密碼
10多年前,科學界就預言說,21世紀是一個基因工程世紀。人類基因工程走過的主要歷程怎樣呢?1866年,奧地利遺傳學家孟德爾神父發現生物的遺傳基因規律;1868年,瑞士生物學家弗里德里希發現細胞核內存有酸性和蛋白質兩個部分。酸性部分就是後來的所謂的DNA;1882年,德國胚胎學家瓦爾特弗萊明在研究蠑螈細胞時發現細胞核內的包含有大量的分裂的線狀物體,也就是後來的染色體;1944年,美國科研人員證明DNA是大多數有機體的遺傳原料,而不是蛋白質;1953年,美國生化學家華森和英國物理學家克里克宣布他們發現了DNA的雙螺旋結果,奠下了基因工程的基礎;1980年,第一隻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誕生;1996年,第一隻克隆羊誕生;1999年,美國科學家破解了人類第 22組基因排序列圖;未來的計劃是可以根據基因圖有針對性地對有關病症下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