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神創造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神創造我們的目的是什麼意思是什麼意思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1-01-16 01:34:02

1. 基督教說神創造了我們那誰創造了神神說他也是被創造出來的。

推薦你看一本書《木心文學回憶錄》在上冊中對神作了十分完美精闢的解釋、北京圖書館可以買到。

2. 凡人: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 也不靠神仙皇帝! 要創造人類的幸福, 全靠我們自己! 神明: 我們要奪回勞動

覺醒來世界是唯一真神明真主源設定的 宇宙和物質世界是神明創造的勞動果實 而不是被創造者弄出來的 所以 凡人征服宇宙是不被允許的 真主道成肉身當然要拿回自己創造的勞動果實 真主當然合情合理都應該成為最大至大至高無上的真神仙皇帝來統治 所以人間當然要由真主大帝來統治

3. 神的創造與我們的關系

「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1:1)

既說創造,創造是從無到有的。從有的到有的,那是製造。
從無到有的創造,顯明上帝是一切事物的本源。宇宙萬物,當然也包括人。
人是上帝的傑作。
人被造是按照神的義、聖潔、愛的形象。
人被造有神的形象,這是人超越一切地上受造物的特質。

但人離棄神,自以為神(這就是罪),從光明中墮落成為罪人。
但上帝愛人,憐憫人,差耶穌到世上來替人的罪去死,第三天復活。
藉著上帝的拯救,我們信他就可以重新恢復原有的形象。
認識起初創造天地的上帝。

4. 造物主神為什麼要創造我們

單單創世神和造復物主來比,創世神更牛制。創世神從無到有,從混沌創造出整個世界,造物主只是創造這個世界裡具體事物和東西。但是我覺得能憑空虛構創造出「創世神」和「造物主」的形象,並且很有耐心的幫「創世神」和「造物主」編背景故事和各種事跡,還要編得能讓人信服能忽悠人的那些人,才是真牛逼,我們一般人都沒辦法隨便虛構一個神出來讓世人膜拜。

5. 神的創造和我們的人發明有什麼不同

您好:
兩者相比:
神的創造,是從唯心主義角度認識的;
我們人的發明是從唯物主義角度認識的。
神的創造,是指事物由神所創造,明顯違背了事物的邏輯發展,與科學相違背。這是唯心主義的特點。
所以我們應該摒棄唯心主義,用唯物主義看待世界!

6. 上帝創造人類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傳宗接代觀看自己的子民的生活讓自己後繼有人()拿我們做實驗

很好的問題。
請您先思想喬布斯創造蘋果手機的目的是什麼?喬布斯自己說是為了改變世界。但是從他的產品就可以看出他的榮耀。喬布斯因為他的產品而得榮耀。

同樣上帝創造人類是,是讓人類榮耀神。從亞當犯罪墮落以後就不能理解上帝的創造了。
以下是一些文獻希望你能從中得到幫助。

被造的目的源自創造者
現在一起來思想,人可不可能找到他被造的目的?這是不可能的!貝多芬寫第五交響曲,貝多芬是站在創造的地位,第五交響曲是處在被造的地位。這首曲子是因貝多芬而存在,不是貝多芬為這首曲子而存在。第五交響曲,是貝多芬將他整個生命投影在其中,他用的工具是聲音的組合,他把自己生命中的經歷,藉聲音的組合流露出來,「命運交響曲」就此產生了!但這「第五交響曲」之被造,難道沒有目的嗎?當然有!貝多芬之創作,在表現他的才能,不但如此,也表現自己的生命,所以創造者與被造物之間有一共同點。
當我們看米開朗基羅的圖畫時,會發現這幅畫的作者,必是注重力量、注重人性嚴肅的人。在他的畫中,很少有微笑的臉孔,只有奮鬥力的表現。但是我們看達文西的畫時,就會發現一種輕輕的、神秘的微笑,這種微笑幾乎在每一幅畫中都顯出來。這兩種畫之不同,就看出創造者的生命。米開朗基羅是個痛苦的人,所以將力表明在他的生命中;而達文西的藝術,是將智慧表現在他的微笑之中,那種智慧是隱藏的、無聲的、耐人尋味的,那種智慧是令人用有限的藝術眼光所不能了解的。所以達文西的藝術,是智慧的表現;米開朗基羅則為生命力之表現。至於拉斐爾又不一樣,在圖畫中可以看到絕對美感的表現。這三個人就將文藝復興的美、智、力三種生命表現出來了。
所以一部書,其中最感人的地方,就是他生命的表現。一個人生命的表現,是可以藉著創造力表明出來的。但當人創造一件東西時,會發現一個隔閡,就是一個人創造的本能會和他創造的心意有一點距離。換句話說,就是人所表達的,往往受工具、智能、時間所限制。所以康德最重要的書,他想要寫的書還沒寫出時,他已經離世;貝多芬「第十交響曲」,他想作,但還未作出就死了;休謨所作最好的第八交響曲,尚未完成,他就離世了。因此人受時間的限制,空間的限制,能力的限制,人是一種有限制的活物。
由人創作與作品之間所受種種的限制,來看人與神之間的關系,就會發現更奇妙的一件事,那就是上帝造人是照著自己的形像和樣式造的。
神有兩種:一是造人的神:上帝造人,是造人之神。二是人所創造的神。不是神造人,就是人造神。神造的人和人造的神究竟有何不同?神造的人是活的,人造的神是死的。所以神所造的人,比人所造的神還偉大。我們常常看到人站在創造神的地位,然後敬拜自己所造者,這是人的愚昧,由此也會產生很大的矛盾。
通常人所造的神有三種:①偶像之神——將木頭、石頭……都當作神;②英雄之神——把歷史上的偉人、政治、哲學人物當成敬拜的對象;③理性之神——也就是人用頭腦想出來的神。這神是比人低或是比人高呢?這就產生矛盾,因為人可以想像一個很大的神,但那隻是想像中很大,只證明想像力大,而非神大。所以那樣的神還是在想像之中一種受限制的神。
而聖經告訴我們,神創造人,這與人創造神究竟有何不同呢?上帝造人,是使人與神有相同的形像,所以上帝所造的人,原先是完滿、聖潔、公義、良善的,當人稍微領略這層道理時,會說「人之初,性本善」。但自從人犯了罪以後,人就變成不完全,有缺欠;不聖潔,有罪惡;不公義,有自私;不良善,有邪惡了。
因為人有了這些,所以人造神時,就以神造人之本能與方法,按著人自己的形像和樣式來造神。神造人,是按神的公義、聖潔、良善來造人;人犯罪之後,就按人的自私、邪惡來造神,所以古希臘之神經常妒忌、打架。上帝造人,是按他的形像和樣式,按剛才所說,創造者就將他的生命流露在被造者的身上。但上帝造人到底有什麼目的呢?聖經里提到神造人有四個目的:
1.人被造為要管理宇宙
對世界來說,人被造,為要管理宇宙。聖經說上帝要人管理天上的、地上的、地底下的活物。這樣看來,神創造的中心是人,人被造成為天上、地上、地底下一切活物的中心。對物質世界來說,人是創造的中心。但人的地位到底為何?人是在神之下,物之上,所以人應駕乎物質,不應走唯物論的道路,不應使自己在物質的牽制之下,為物質而服務。像耶穌所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但今天許多人已忘了那尊貴的身份,而甘願屈服於物質之下,作了物質的奴僕。
不但如此,人的生命在一切生命中是至高的,因有上帝的靈氣吹在里頭,所以人在上帝之下,物質之上,做著代表替神管理物質的事,人有這尊貴的地位,是告訴我們這地位不是由物質而來,而是由神而來。所以我們的牙齒不如老虎,耳朵不如一隻狗,眼睛不如一隻貓,按物質來說,我們沒有一樣可與動物相比的,就連人兩只腳所站的地盤,也只有四隻腳的動物的一半。但為什麼人被稱為萬物之靈呢?那是因我們有一些屬靈的部分。
唯物?唯心?到底怎樣?有人贊成唯心,以心靈為一切!有人贊成唯物,以物質為一切,弄得頭昏腦脹,不知人到底在什麼地方?聖經告訴我們,人有屬靈的部分,上帝造人時,將他的靈放在人的心裡。但也同時帶有物質的身體,所以我雖是萬物之靈,卻跟狗一樣,狗要吃,我也要吃;貓要睡,我也要睡,除了這些,人還要穿衣服。在人與物質、動物之間的享受方面,人雖優越,但需要的實在比它們更多。
不但如此,人所以駕乎萬物之上,是因人有永遠的靈魂,而這永遠的靈魂放在人里頭,使人不但有理性,且有德性。若人單有這些悟性而沒有靈性,則人和禽獸一樣;單有理性而沒有德性,也和禽獸一樣。聖經將人更高的地位、人的價值告訴我們,換句話說,人不但有悟性、理性、德性,人還有靈性。這是人與萬物間最大之區別,因人有靈性,才能管理萬物。
我想,上帝按他的形像造人的第一方面,就是有靈的位格,這是何等尊貴的事。上帝造人,人雖小,但很尊貴,因他有上帝的形像。這小小的人,能將道德、智慧顯明出來。我可征服大山,但大山不能征服我,我雖幾十公斤,卻有上帝的形像,是何等尊貴與榮耀。聖經上說:亞當叫一切的飛鳥、走獸到面前來,一一給它們名稱,人給動物起名稱,人能管制動物,所以我們說,人代替上帝管理自然。人雖犯罪,但直到今天,這個本性仍未失去,人仍能管理一切。
聖經記載:亞當管理萬物,不但這樣,當人真正進到耶穌救贖的新天地時,在千禧年時,人還是要管理萬物,這個管理萬物的權柄是上帝賜給人才有的。老虎為何要吃人?有人說:是因飢餓。但我認為老虎吃人,因它怕人,所以人不必怕虎,虎應怕人。世上只有動物園,而無人園。人可以克服動物,這權柄是很大的,但當人犯罪之後,就失去這權柄了。今天與大家思想被造的目的,乃是要大家發現人的尊貴與榮耀,為何人兩腳站在地上,比動物地皮少了一半,而仍有這尊貴之地位呢?因為人不但有屬地的一部分,還有屬天的一部分。
上帝造人時,就將人造成有靈的活人,可以管制萬物,這尊貴、榮耀的地位是人的地位,也就是神造人的目的。今天我們達到這目的沒有?管制這些沒有?沒有!今天人要征服大山、大海、月亮、太空,但人為什麼征服不了自己裡面犯罪的靈?當我們嚴肅地思想上帝造人的目的時,我們想一想,我們究竟征服了什麼?我們上高山,登月亮,但卻征服不了犯罪的良心。人愛犯罪,知道不好的,不應該做的,卻偏偏去做,而認為好的事卻做不出來,人到底管制了什麼?
人管制了一切,卻管制不了自己,當人管不了自己時,他就是有管制一切的權柄也永不會滿足,這就是人賺得全世界,失去自己的痛苦,所以海明威在得到金錢、地位、聲譽之後還是自殺了。蘇格拉底(Socrates,469 BC-399 BC)說:「認識自己」,人能知道一切,而不知道自己時,他一定痛苦,人能管一切而不能管自己時,他的存在一定沒有方向。
今天我們中間哪個人真正能管制自己呢?人與動物不同處即在此。今天人要用文化、教育,來維護這一切能自我控制的事,這證明文化和教育,是人犯罪後才需用的。但二十世紀,有些無神學派、語言分析家,開始把道德放棄了,回復到禽獸的生活。但大家都知道狗是狗,人是人,胡適很聰明,但聰明之中有些笨,他說生一個人和生一隻狗是一樣的。生人、生狗是一樣的嗎?不一樣!因為人是人,狗是狗,狗不是人,人也不是狗。人有倫理、有智慧,人要管理、控制自己,這是人的價值,人不但要管理一切,還要管理自己,這是第一方面上帝造人的目的。
2.人被造為要表彰神的榮美
上帝造人的目的,為要在德性上表彰他的榮美,把神的聖潔、慈愛、公義表彰出來。上帝照他自己的形像和樣式造人,是什麼意思?是說人的靈不但有管制的權柄,靈的權能還有一種,就是上帝之德。以弗所書第四章24節告訴我們,人在基督里就成為新造的人,是照著神的形像造的,有真理的仁義和聖潔。人之所以為人,因為人知廉恥,知信義,講究愛,知道愛與欲。
但今天的世界,是講愛最多但對愛知道得最模糊的。年輕人就懂得講「我愛你」,但多少人把愛和欲混在一起,分不清楚。真正的德性,是能把那屬肉慾的愛和真正升華高處的愛分別出來的,雖然愛中有欲,但欲不等於愛,這種的分法是上帝給我們的本能。上帝把上帝的仁義、聖潔給人,使人來判斷各樣的理智,判斷各樣的感情。
青年人,今天的世界是邪惡淫亂的世界,人心詭詐,充滿各種污穢、罪惡的思想。聖經說人終日思想的盡都是惡,耶和華的心憂傷。希臘文的「基督徒」意謂小基督,有基督的樣子,但今天多少青年人不像上帝像魔鬼。上帝造人時是為著要表彰他的榮美,但人所表現出來的卻是嫉妒、惡毒、貪婪、邪惡、污穢、詭詐。德國哲學家康德很誠實的說:「有兩件事令我愈想愈害怕,一是閃爍星空(stany heaven),一是裡面說話的良心(speaking conscience)。」為何人裡面有良心在責備他呢?為何它指揮人應做這件事,不應做那件事呢?挪威有位神學家哈列斯比(Ole Hallesby,1879—1961)說:「當人違背良心做事時,人的良心採取三個步驟。第一步,當人未犯罪前,良心說不要做;當人不聽時,第二步,它躲在一旁,任憑人去犯罪;當人做完之後,第三步,它嚴厲地向你說,你有罪了。」你們可曾思想過,為何人會有這些呢?聖經上說:「人的靈是耶和華的燈,鑒察人的心靈。」上帝將那燈放在我們裡面,為要我們過聖潔的生活。
今天多少青年人看道德的書,是在找知識,找犯罪的理由,使他們在犯罪時不受責備。今天若寫一本書說:「結婚前要守身聖潔」,絕對賣不出去,但若寫「結婚前可以亂來」,書就馬上售罄。當今天人離棄良心,過離開良心的生活時,德性已被人破壞。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心理學已侵犯了道德范圍,把一切解釋成人與物質、人與動物沒有分別,認為良心的功用已不是先天的,也不是神賦予的。這樣說來,今天世界正走在沒有道德,沒有教育的罪惡道路之中。但今天若有人對罪有敏銳的感覺,這個人是有福氣的,青年人千萬不要跟人走罪惡的道路,若是回到神的面前,過著你被造目的去生活,受聖靈的指揮,這樣你在年老時,會得到很大安慰。
當我小時候,以為神照著他的形像和樣式造人的意思是說:上帝和人一樣,不過上帝大,而人小。其實不是的!上帝是個靈,靈的形像只有藉著靈才能明白。大家聽到貝多芬的音樂,裡面有力量、有奮斗、掙扎、爭戰,就知道不是莫扎特的音樂,因為莫扎特的音樂是輕松、快樂的。上帝造人,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的,為要表彰他的榮美。青年人,你們有沒有彰顯神的榮美?
3.人被造為要享受神的恩愛
上帝造人是要人享受他的恩愛。舉一個例子,這支筆是我的,筆屬於我,我與這筆的關系是——我屬於筆,筆屬於我。但這關系中有一點不同,就是我喜歡我的筆,但我的筆不能喜歡我;我愛、欣賞我的筆,但我的筆不能愛我、欣賞我。
這樣的關系是不夠的,我們需要生命的交流,這種生命的交流是超過了物質的價值。許多青年人談戀愛前,有許多嗜好,但談戀愛時,什麼嗜好都不要了,最大的嗜好就是愛人。當你跟一位最愜意的朋友談話時,會發現世界上沒有一樣東西會攔阻你,除了那愛的交通。你的父母愛你,自從生你以後,你成為他們的盼望、計劃的中心,是他們生命的交流,從你那裡他們得到安慰。同樣,上帝造人,將人造成有容量的,這容量使人與上帝之間有交通,這是人的價值和被造的目的。
若人沒有發現第三樣的目的,他一定會變態,這變態不是世界方面的,也不是心理、生理方面的,而是靈裡面的變態。我借用了這個新名詞,但為何要這樣說呢?人的變態有兩方面的因素:第一方面,這是心理學告訴我們的——失去了身份。你問一個孩子:「你媽媽是誰?」他瞪著你。你又問,結果他說:「不要問!」奇怪,為何不要問呢?你又問:「孩子,你媽媽是誰,告訴我!」到了他不得不講時,他心裡痛苦,聲音凄涼地說:「我媽媽是個背離家庭,作妓女,沒有婦道的女人。」他說這話時需要同情,他失去了尊榮,他的心害羞,因他失去了他的身份。但當你問另一個小孩:「你父親是誰?」,他笑笑:「你問我父親嗎?」奇怪,這兩個孩子不一樣。你又問,結果他說:「你問我父親嗎?難道你不知道他是誰,真是儍瓜!」「你父親到底是誰?」「我父親是總統,真是有眼不識泰山,我父親姓什麼我不知,我父親名叫泰山!」他講這話時,因他是總統的兒子,他找到了一個身份。所以當一個人找不到家、社會地位、國際身份時,這個人即有了心理變態。
第二方面的因素,是因沒有交往。每一個人都有一張嘴,所以我們需要與好朋友交談心裡的痛苦。但我們不要隨便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別人,因為人不可靠。也許你說:「不要緊,他是我最好的朋友。」這樣就錯了!
你也許不是他最好的朋友,而他是你第一好的朋友,但你可能只是他第二好的朋友,所以你將一切告訴他,他就得到了閑談的資料。若你真能找到知心朋友,你告訴他,他告訴你,在你們中間有一種個別的交通,這時你會發現,世界上不只你一人處在痛苦之中,於是這樣的交通使人不致心理變態。
上帝造人時,不是把人造在絕對的狀態之中,而是在相對的狀態中。在我們生命中需要一個他,而這個他的關系更密切時,就變成了你。哲學家所討論的上帝是用「它」(It),用討論粉筆的方法來討論上帝,可以嗎?真正的信仰是超過理性的,卻不是沒有理性的。保羅知道自己犯罪時,說:「禰是誰?」但他逼迫耶穌時,說逼迫「他」。大衛在詩篇二十三篇說到「耶和華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他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領我在可安歇的水邊。他使我的靈魂蘇醒,為自己的名引導我走義路。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禰與我同在。」從「他」轉到「禰」,這種宗教經驗,就像祈克果告訴我們,人生分三個階段:①美學階段,②倫理階段,③宗教階段。人與神的關系是不求證明,而求交通的;不求理性的詮釋,而求生命的經歷,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靈。當我們還是嬰孩時,心中的你是「媽媽」;媽媽就是一切。到了初中、高中,那個你不再是媽媽,而是他的愛人,想到他,談到他;到了戀愛階段,「他」就變成了「你」。到了老年,不幸有一人先死,他失去了「你」,便將一切寄望在他兒子身上說:「兒啊!我跟你。」但兒子說:「我要她,不要你。」因此就失去了你。
青年人!如果這個「你」是生命的需要時,則沒有一個「你」會滿足於你。除了主的同在,沒有一個「你」會使你滿足,因為上帝造人,是要人享受他的恩愛,上帝造你為要你來到神面前。但今天許多人不願意來到神面前,我們跪下禱告時,在禱告什麼?教堂里什麼也沒有,到底是拜誰呢?我們乃是拜一位「永恆的你」,那「不改變的你」。禰是我的上帝,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上帝,也是我的上帝,不是藉理性的分析,也不是討論的結果,乃是藉生命的經歷。祈克果說:「上帝明明在這里,你不去接受他,反而去分析討論他,豈不是給神一個大侮辱?」
4.人被造為要遵行神的旨意
神造人的目的,是要人遵行他的旨意。換句話說,人被造是有計劃的,人被造,是有上帝的旨意在他中間。青年人,上帝對你有一個美好的旨意和計劃;而撒但所做的工作就是從你身上將上帝的旨意撕碎,它說:「你不必遵行神的旨意,沒有神,你可以任意生活、犯罪。」撒但使你的生活支離破碎。
請問那些心裡沒有神的人,你生活的目的是為什麼?如果不是耶穌的血洗凈我的罪、救贖我,我今天不會站在這里。我從前接受唯物論、無神論、進化論的思想,我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如果不是耶穌基督的憐憫,我就像其他青年人一樣害人,但我在最危險時,他拯救了我!
青年人,你的靈魂在哪裡?

7. 聖經的第一句話告訴我們有關神的什麼事

「起初,神創造天地」。這是聖經的第一句話。雖只有短短的七個字,卻包含極其豐富的內涵。它是上帝聖神庄嚴的宣告:我是天地的創造者,是天地的主宰。

以下從四個方面與大家分享:1〉起初;2〉神;3〉創造;4〉天地。

1、起初

「起初」表明上帝創造天地有一個開始。它也表明這個被創造的「天地」將會有一個終了。何時開始,何時終結,我們不知道。只有創造它的主才知道。正像《聖經》所講的「隱秘的事歸耶和華」!那些企圖推算出世界末日日期的人,都是徒然,將成為別人的笑柄。
我們所熟悉的熱力學第二定律說:當物質處於最混亂、最無序時,它的能量最低,而這個狀態也是它最穩定的狀態。任何物質都是在向它最穩定的狀態發展;反過來,如果我們想讓物質變成有序的狀態,外在就必須按照一定方式給它提供一定的能量。例如,我們想讓一堆亂磚頭變成排列有序的一棟大樓,人們就必須付出一定的勞動。在外力的作用下,如地震或強沖擊,這種有序排列的磚頭(樓房)就會向無序、更穩定的狀態發展,變成(倒塌)一堆混亂的磚頭。今天我們所居住的地球, 與它相關或不相關的其它所有星球,都是在嚴格地按照所定的規律,在自己的軌道上有規律地運行著。這就使得我們的科學家能夠准確的算出,那一個星球、什麼時候、會在什麼位置或發生什麼現象,例如日食、月食等;也可推算出過去什麼時候發生過日食、月食或其它天文現象。面對如此浩瀚、奧妙、復雜而又按規律運動的眾星體,我們就無法否定在其背後有一股巨大的能量在支持著它們;我們也無法否定,當這能量完結的時候,它們必然要向更穩定的無序狀態去發展。正如《聖經》所講:眾星都要墜落。
現代科學的發展,也幾乎證明了這一點。那就是被當今科學界普遍接受的並因此兩度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大爆炸理論。以下由「神州傳播協會」製作的《福音》專題片之影像片斷,或許可以幫助你進入那奇妙的創造之中。
2、神
神在此只用了很少的幾個字,簡單地告訴我們:有一位神,而這神就是天地的創造者。在緊接著的聖經經文中,神相對比較詳細地告訴我們他創造人類和與創造我們有關之「自然界」的過程。但是,沒有任何其它更進一步的解釋。

我認為這里有兩點值得我們去思考:
一方面,我們人類的小腦袋,是根本無法理解神是如何創造我們能看見的天地萬物、更無法理解整個宇宙的創造。這些顯然是「屬於耶和華神」的隱秘事。我們所當作的就是一個字「信」。
另一方面,這是神對人的一個宣告。自始祖亞當犯罪以後,人類因罪的緣故,便開始遠離神、反對神,以至忘掉神,自己做神。面對自己無法創造的自然界,便自欺欺人地認為,那是天然固有的。

一個天地的創造主,對我們又意味著什麼呢?我認為:
創造主對被造之物擁有絕對的主權。我們不能抱怨神為什麼把我們造成這個樣子,而不是那個樣子。我們只能俯伏在神的權柄之下。
創造主對被造之物擁有絕對的控制能力。聖經中記錄了很多這樣的例子。在此僅舉一例。聖經約書亞記中記載:約書亞帶領以色列人進入迦南(現以色列地)後,有一次,約書亞領軍正在與當地的迦南人征戰,當以色列人正在乘勝追擊、大舉反攻的時候,太陽已經西斜了。約書亞趕緊禱告天上的神,祈求讓太陽止住。結果神允准了約書亞的禱告,太陽果真在天上停住一天之久,直到以色列人大獲全勝。如果你去問一個天體物理學家,他一定會告訴你,聖經所記錄的這一事實與用現代科學理論知識所推算的結果是吻合的。

3、創造
「創造」在聖經原文裡面是指:從無到有的創造,無就是什麼都沒有。就好比變魔術一樣。魔術師兩手空空,突然就會冒出一隻鴿子,一束鮮花等。他/她到底是怎麼變的呢?自然只有他知道。當然,神創造天地絕非象變魔術那麼簡單。
「創造」也把「神」與「天地」緊緊地聯繫到一起,讓我們看到兩者之間是有特定關系。那就是創造與被創造的關系,很顯然,這種關系的主導者就是神而不是被創造的天地。

4、天地
「天地」在聖經原文中是「諸天和地」。「天」包括天空、太空,聖經哥林多後書又提到「第三層天」(林後十二2)。到底還有多少「其它的天」,我們不知道。「地」就是我們所生存的大地。當然這其中也包括我們這些具有神形象的「人」和天與地之間的「百物」。而人被造是讓其管理和享受神所造的「百物」。就像創世紀中所講: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人和百物既然屬「被造物」,那麼他們所能做的就是絕對地服從造他們的主,作他被造時所預定他做的工。否則,其結局就是被棄和被毀。就好像有一個人製作了一個精美的茶幾,把它放在客廳的沙發前,以備招呼客人之用。主人對它真是呵護有加,打掃得乾乾凈凈,每逢看見就心裡喜悅,因為它呆在了它本來應該呆的地方。有一天,這個茶幾想,我不能老是呆在房屋下面,我要到外面有陽光的寬闊之地去,於是它就來到了一個大的停車場,感覺好極了。忽然,天下大雨,他就成了落湯雞。它感覺還好,就好像洗了一個澡。緊接著雲散日出,烈日之下它頓感煎熬,它的表面開始粗燥脫皮,各連接處也開始松動,腿腳也變得不那麼靈活了,也忘記了回家的路。有個人來停車,看見車位被它佔領,便甚腦怒,因為那不是它該呆的地方,就將它一腳踢倒一邊,毫無憐惜,因為他不是它的主人。到了晚上,清掃的人來了,就把它丟到垃圾堆里去了。這只茶幾是幸運的,它的主人找到了它,付了贖價,將它重新修造成更精美一個,它也樂意守住本位、被主人使用、蒙家主喜悅!
朋友們,我們人類今天所處的光景正如這個私自逃到停車場上不聽話的茶幾,受盡「風雨」、患難,且得不到憐恤。感謝神!賜恩典憐憫給我們,造我們的主已經賜下他的獨生愛子耶穌基督,為我們付清了贖價,只等著我們回頭,接受他的重新陶造,使我們變成更精美的「茶幾」,歸回我們的本位、重得他的保守、慈愛。
朋友們,如果你願意被神重新陶造,就請你去一個有著純正基督信仰的教會,或找一個你所認識的基督徒,將你的心願表明,你就一定會得到從神而來的新生命。因為神早已應許「凡尋找的就尋見,叩門的就給他開門」。願我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平安與你同在!阿門!

8. 說說整個宇宙和我們所知的世界神創造的有什麼意義

先說意義吧,存在就是一種意義,或許存在是為了演化的開端,或者存在只是為了存在自身而存在又或者是為了別的存在而存在,所以我確定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意義,即是基礎。

9. 創世紀第一章26到28集神造人的啟示你覺得人生的意義方向是什麼

【創一26】「神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
﹝原文字義﹞「形像」像,形狀,模樣,此字包含可見與不可見、實質與抽象的;「樣式」像,形狀,模樣,此字只指可見的;「管理」統治,管轄,轄制,監管。
﹝文意批註﹞「神,」原文是單數詞,而「我們」則為復數代名詞;這里再一次暗示神是三位一體的。
本節暗示三一神對於創造人,態度相當慎重,為此特地開了一個神格會議。
「形像,」指裡面的性情,包括心思、情感和意志。
「樣式,」指外面的體格。
神是用地上的塵土「造作」出人的身體(創二7)。
﹝靈意批註﹞本節說出神造人的目的有三:1.要人彰顯神;2.要人代表神管理萬物;3.要人對付神的仇敵──爬物(路十18~19)。
﹝話中之光﹞(一)「我們要」三個字說出,人乃是神所需要的。
(二)信徒該效法基督的模樣(羅八29),在凡事上像神。
(三)將來有一天,我們必要完全像他(約壹三2)。

【創一27】「神就照著自己的形像造人,乃是照著他的形像造男造女。」
﹝原文直譯﹞「神就照他的形像創造人,他照神的形像,創造他;他創造他們男和女。」
﹝文意批註﹞前節是說到神對於創造人的會議,本節是說到神對於創造人的執行。
「自己的形像」和「他的形像」是指子神的形像,因為三而一的神中,只有第二位格有形像──基督是神的形像(西一15),所以人乃是照著主耶穌造的。因此亞當乃是主耶穌的像(羅五14)。
本節的「造」字在原文是「創造」,不是「造作」,因為本節重在指人的靈性,它是神吹氣創造而成的(創二7)。
【創一28】「神就賜福給他們;又對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
﹝原文字義﹞「治理」壓制,制服,欺壓;「管理」統治,管轄,轄制,監管。
﹝文意批註﹞「治理這地」和「管理...活物」是神託付給人的工作。神在此要人在地上代表他掌權。
「管理海里...空中...地上...,」按現代的說法,就是神設立人做海、空、陸軍的統帥。
﹝話中之光﹞(一)「又對他們說,」這話表明人是神說話的對象,因為只有人有靈,能與神交通,能聽從神的命令。
(二)神在造人之前,先造了天地萬物,使人可以享用萬物,一無所缺,可見人是神造物的中心與目的。
(三)神要人「生養眾多,遍滿地面,」這說出人是地存在的意義,沒有人的地是何等的虛空!

10. 為什麼要信仰 主說自己是萬物之神 創造了我們 可他自己怎麼來的

因為奶奶以前生活得很苦,沒吃沒喝沒吃穿的,現在老了不愁沒吃沒喝沒吃穿的了,又發愁活不長命了,奶奶想長命百歲,自己又沒有辦法,只能請天主耶穌可憐我可憐她了!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