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消毒
A. 新型冠狀病毒醇類消毒劑怎麼用
一、應用范圍用於復手和皮膚消毒,也可制用於較小物體表面的消毒。
二、使用方法
1. 手消毒:均勻噴霧手部或塗擦揉搓手部1-2遍。
2. 皮膚消毒:塗擦皮膚表面2遍。
3. 較小物體表面消毒:擦拭物體表面2遍。
三、注意事項
1. 不可用於空氣消毒,不宜用於脂溶性物體表面消毒。
2. 外用消毒劑,不得口服,置於兒童不易觸及處。
3. 易燃,存放、使用時遠離火源。
4. 避光,置於陰驚、千操、通風處密封保存。
5. 對酒精過敏者慎用
6. 如單一使用乙醇進行手消毒,建議消毒後使用護手霜
B. 現在都用什麼新型消毒滅菌設備啊
現在有一種丹麥進口的DCW次氯酸發生器消毒設備比較好。這種設備使用專鹽和水電解生成次屬氯酸殺菌溶液,次氯酸氧化性好,可以快速、廣譜的殺滅各種細菌、病毒、真菌、芽孢等微生物。使用鹽和水電解生成的次氯酸無毒,對人體無害,殺菌後可降解成鹽和水,無殘留、無腐蝕。
C. 現在食品上用的新型的消毒劑有什麼
奧克泰士消毒劑是食品級消毒劑。安全、環保、無殘留。無色無味。特別好的消毒劑。
D. 當前醫院污水處理有什麼新型的消毒劑嗎
醫院污水處理的新型消毒劑目前主要有兩種:
二氧化氯。目前主要應用於醫院污水消毒、自來水消毒、食品加工廠環境消毒等化工領域,是一種強氧化劑,非含氯消毒劑,投加後無三致物產生,是一種環保綠色消毒劑。目前高含量的二氧化氯固體粉劑含量高的可達48%。
活性氧消毒劑。一般又稱之為過硫酸氫鉀復合鹽,以秀霸活性氧為例,是以單過硫酸氫鉀復鹽、檸檬酸、氯化鈉為主要原料的消毒粉,單過硫酸氫鉀含量為:18%-25%,氯化鈉含量為5%-6%,活性氧含量13%±1.3%。可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致病性酵母菌等醫院感染常見細菌和細菌芽孢。
此外,目前的紫外線殺菌和MBR的一體化污水處理也是在污水殺菌處理中能日常看到的殺菌技術。
E. 只要是消毒劑都能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嗎
有很多網友認為:只要是消毒劑,日常生活中都能有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其實這個說法並不正確。
病毒本身很脆弱,在空氣中或者附著在非生物表面也容易失活,那麼「所有的消毒劑都可以殺滅新冠病毒」這一說法理論上沒有錯。但是,並非所有消毒劑都可以在短時間內使新型冠狀病毒滅活。因此,我們應該從日常消毒劑消毒原理、適用條件和消毒效率等角度考慮,選擇合適的消毒劑實現高效殺滅新型冠狀病毒。
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2020年3月4日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對新型冠狀病毒毒理和防控方案已做出明確說明,該方案指出:「對冠狀病毒理化特性的認識多來自對SARS-CoV和MERS-CoV的研究。病毒對紫外線和熱敏感,56°C 30分鍾、乙醚、75%乙醇(消毒酒精)、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劑均可有效滅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滅活病毒。」
盡管以上消毒劑都對新型冠狀病毒具有較好的滅活效果,但作用原理並不完全一樣。冠狀病毒屬於有包膜的親脂類病毒,乙醚、乙醇、氯仿等脂溶劑通過使病毒表面的蛋白質變性,並破壞病毒的脂包膜結構來殺滅新冠病毒。而含氯消毒劑和過氧乙酸則是通過深度氧化病毒達到消毒目的。
由上可知,日常生活使用消毒劑如:消毒酒精、過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劑都可以用於有效滅活病毒。而乙醚、氯仿等脂溶劑由於具有強易燃性和對人體有較大的危害,不適用家庭日常消毒。
大家可能也注意到,氯己定和含氯消毒劑名字裡面都帶「氯」,但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卻說氯己定沒有病毒滅活效果,這又是為什麼呢?
這里需要跟大家補充說明一下,並非名字里含「氯」的消毒劑都是含氯消毒劑。含氯消毒劑是指溶於水中能產生次氯酸(次氯酸鈉)的消毒劑。因此,含氯消毒劑的主要殺菌成分應為次氯酸(次氯酸鈉)。如市售的84消毒液和漂白粉,其主要有效成分為次氯酸鈉和次氯酸鈣,水溶液有效殺菌成分為次氯酸(次氯酸鈉),屬於典型的含氯消毒劑。因此,這些日常用消毒劑可用於高效滅火新型冠狀病毒。雖然含氯消毒劑的殺滅病毒能力強,但刺激性也強,不能直接對人體進行消毒。在使用時,一定要注意避開皮膚和口鼻,且應在通風良好的區域配置和使用。
市場上常見的幾類名字含「氯」消毒劑:氯間二甲苯酚(又名:對氯間二甲苯酚、氯二甲酚)和對苯扎氯銨,其實都不是含氯消毒劑。氯間二甲苯酚則是一種酚類化合物,通過使蛋白質變性達到殺菌效果。苯扎氯銨化學名稱為氯化二甲基苄基烴銨,是一種季銨類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也是廣譜殺菌劑,它主要是通過改變細菌胞漿膜通透性,使菌體胞漿物質外滲,阻礙其代謝而起殺滅作用。這兩種名字帶「氯」的消毒劑都不是含氯消毒劑。
氯己定化學名為雙氯苯雙胍己烷,與苯扎氯銨一樣也屬於陽離子表面活性劑,並非含氯消毒劑,且在高濃度時才呈現殺菌作用。因而,氯己定並不適用於高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
綜上,日常生活使用的消毒劑由於消毒原理和適用條件的差別,並非都能高效滅活新型冠狀病毒。選用日常生活消毒劑殺滅新型冠狀病毒,應充分了解消毒劑消毒原理和適用條件。歸根結底,是否能有效滅殺新型冠狀病毒需要實驗室驗證或者在實際應用中驗證。普通家庭日常消毒可使用消毒酒精、過氧乙酸和含氯消毒劑等滅活病毒。苯扎氯銨、氯己定等消毒劑並不能高效滅活病毒。消毒酒精使用方便,價格低廉,建議作為日常殺滅新型冠狀病毒首選,但應注意勿將酒精大量噴灑在嬰幼兒和成人身體上,防止酒精過敏,且注意明火,防止火災。
辟謠專家:袁智勤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
復核專家:曹鼎 北京化工大學副教授
F. 食品殺菌新型無毒無殘留消毒劑有哪些
以前食品加工使用的很多氯系消毒劑或多或少都會產生有害殘留,如果要真正內做到無毒無殘留,可以使用丹麥容DCW生產的次氯酸發生器。這種設備使用飽和鹽水電解產生次氯酸溶液,殺菌後可分解成鹽和水,真正做到了無毒無殘留。
G. 請問預防新型冠狀病毒的消毒液是什麼消毒液
根據不同的消毒場景可以選擇不同的消毒液,常見的可以選擇:75%酒精、乙醚、氯仿、甲醛、含氯消毒劑、過氧乙酸和紫外線均可滅活病毒。,具體如下:
1、手的消毒
目前WHO推薦的手消毒劑為含量70%—75%的乙醇,在沒有明顯污物的情況下,使用七步洗手法用乙醇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有明顯污物的情況下,要用流水和洗手液清洗,擦乾後再使用手消毒劑進行手消毒。
2、物體表面的消毒
建議使用泡騰消毒片或者84消毒液。泡騰片每片含有效氯500mg,能在水中自溶,使用比較方便,一般1升水中放1片或者2片,就可以用於此次疫情的物體表面消毒。
84消毒液要仔細按照說明書來配製,有效氯濃度要達到500mg/L—1000mg/L。
3、空氣的消毒
空氣消毒在呼吸道傳染病控制中效果有限,在確診病例或疑似病例轉走後的終末消毒時有意義,建議由專業的衛生人員在無人狀態下使用過氧乙酸或者過氧化氫處置或移動式紫外線消毒處理。
(7)新型消毒擴展閱讀
公眾預防方式
1、勤洗手
包括在制備食品之前、期間和之後;咳嗽或打噴嚏後;照護病人時;飯前便後;手臟時;在處理動物或動物排泄物後,立刻用肥皂、含有酒精的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2、主動防護
在自己咳嗽或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或袖口或屈肘將口鼻完全遮住,並將用過的紙巾立刻扔進封閉式垃圾箱內,並洗手。易感人群應盡量避免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可佩戴口罩減少接觸病原風險。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病人密切接觸,避免觸摸其眼、口、鼻。同時注意保持家庭和工作場所開窗通風,環境清潔。
3、避免密切接觸
盡量避免在未加防護情況下與養殖或野生動物近距離接觸;避免與生病的動物和變質的肉接觸;避免與生鮮市場里的流浪動物、垃圾廢水接觸。
4、良好安全飲食習慣
將肉和蛋類徹底煮熟食用,處理生食和熟食之間要洗手,切菜板及刀具要分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