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論

創造論

發布時間: 2020-11-22 01:53:32

❶ 是不是所有基督教徒都堅定相信創造

哈弗小子林書豪,NBA明星,他把一切榮耀歸於天主(上帝),他謙遜低調有著高學歷!邀請你看他的視頻分享!
林書豪分享上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NzA5NDQw.html
林書豪分享下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Q2NzQ0MDE2.html
一位嚴肅的科學家形象的比喻說進化論,就象在餐桌上放一袋麵粉一袋糖和幾個雞蛋;等到許多意外事故相繼發生完了以後(排除人工智慧合成),你就發現餐桌上變出一盆蛋糕。 (智障都知道這是不可能的事,那些腦洞們還在嚷嚷著自然會自動生成,天地是自性幻現的,這不符合科學邏輯)!實際上按隨機概率來計算,你就等到天荒地老,地球毀滅也沒法吃到這盆蛋糕的。為什麼不肯信上帝或者說天主創造了海洋、天空、陸地和我們呢?

❷ 請問進化論創造論哪個是對的我感覺進化論有點不科學的

三個方面不支持進化論:
1)化石不支持進化論.
6億年前的寒武紀,90%生物突然出現
2)基因不支持進化論,基因突變產生畸形或死亡,不是進化
3)人的良心和道德觀不支持進化論.
一個有良心, 先人後己,把食物給別的同類,自己挨餓的猿猴有機會生存並進化嗎?
結論: 神按自己的形象和樣式造男造女,( 聖經,創始紀的記載)

樊錘傑

❸ 創造論是什麼意思 《法語助手》法漢

Créationnisme
創造論或創世論、神創論(Creationism)常見於古代人類紀錄與「外來」智能對話的典籍記載。創造論者普遍相信人類、生物、地球及宇宙是由超自然力量或超自然的生物創造,通常為神、上帝或造物主,亦有關於外星人的創世論。另有說法認為,只要是時間或空間上的連續實體即具有創造的可能。不同宗教典籍及民族都各有創造論的敘述。
觀點
神創論觀
「神創論」是創造論的一種,「創造論」也可以指創世神話。
物理觀
廣義來說,它涵蓋了所有被理解為有超自然力量干預自然世界的信仰,與「神學」相對應的被視為「蒙學」(人類自為的啟蒙學)原本稱為占星、煉金(例如:牛頓)、巫術、葯毒等其它學術,人類生活從山野進入城市化後,感(知)性下降理(解)性抬頭,這些蒙學(或稱為哲學)派生出諸如天文學、物理學、精神科學(心理學、腦神經學)、生物學等強調驗證的科學,當提到創造論與進化論的爭議的時候,「創造論」一詞就概括地指反對自然生物過程(特別是演化論)作為地球上生物的歷史、多樣性和復雜性的解釋,並以古代典籍(古代科學)或是宗教化思想為根本的理論。在西方世界,這種創造論通常是建基於聖經《創世紀》第一及第二章,然而其他宗教也有各自的創世「神話」,並且與之可能頗有差距。
物理觀的政治沖突
基督福音被羅馬帝國政治曲解「神的國」、設立教宗(神的代理者)並過度宗教化的天主教制度(非天主教本身)式微後,在許多國家,隨著古典科學理論不斷對宇宙及其中的生物有更「自然」的解釋,使得越來越少人相信創造論(根據美國憲法修正,在公立學校里講述創造論及否定演化論屬於違憲。)。某些創造論者完全駁斥科學理論,而其餘則相信其他與科學發現部分相符的理論。當主流科學研究得出一個於創造論宗教典籍有明顯差異的結論,一些人就會反對此項研究的結論、其科學理論或其推論方法。創造論科學和智設論常被主流科學界視為偽科學。最值得注意的有爭議科學理論有:演化論對生物發展的影響、共同起源理論、地球的地質歷史、太陽系的形成和宇宙的起源。而過往很多相信創造論的科學家則為此提出多種解釋,嘗試找出宇宙的來源。
外星創造觀
地球生物是由其他星球上的生命或存在者創造的,而不是「神」造的。

❹ 進化論和創造論哪個是真的啊世界上真的有上帝嗎

我認為有,我覺得宇宙萬物是創造出來的,如果沒有一個超越時間空間的設計者,先有雞還是先有蛋你都解釋不了何況如此精妙的宇宙,大爆炸是否成立先不管,總得有個外力去引爆它才能爆炸,這是最基本的邏輯,小到一個細胞也不能忽然憑空出現,人造的和神造的區別太明顯,飛機起飛程序復雜還得跑道,但是你看小到一個蒼蠅都是直接起飛,想停哪停哪。人造不出活物因你本就是被造物。

❺ 《聖經》中的創造論!概述。

歷史悠久的創世記仍然可信嗎?
「誰能說明萬物的由來?誰能憶述創世的經過?」這兩個問題引自一首詩,叫做《創世之歌》,是三千多年前用梵語作的,收進了印度教聖典《梨俱吠陀》里。詩人懷疑,連印度教的許多神靈也不知道「創世的經過」,因為「神靈本身也是在創世之後才有的」。——強調字體本社所排。
巴比倫和埃及的文獻也有類似的神話,敘述宇宙先前已經存在,他們的神靈才出生。值得留意的一點是,這些神話說不出宇宙當初是哪裡來的。可是,有一份創世文獻卻截然不同。這份文獻稱為聖經,它開宗明義說:「起初,上帝創造天地。」——創世記1:1。
摩西在大約三千五百年前寫了這句簡單有力的話。這句話的焦點是創造萬物的上帝。上帝凌駕於物質宇宙之上,因為宇宙是他造的,未有宇宙之前已經有了上帝。同一本書透露,「上帝是個靈」;這就是說,他的形體是人的肉眼無法看見的。(約翰福音4:24)今天,要理解這種看不見的形體的存在,也許比以前較為容易,因為科學家發現宇宙有強勁的中子星和黑洞;這些東西都是隱形的,但卻可以憑著它們所產生的效果而察覺出來。
耐人尋味的是,聖經報道說:「有天上的身體,也有地上的身體;不過,天上身體的榮耀是一種,地上身體的榮耀又是一種,是不同的。」(哥林多前書15:40,44)所謂「天上的身體」,指的不是天文學所研究的隱形宇宙天體,而是有智力的靈體。你也許會問:「除了造物主以外,誰擁有屬靈的身體呢?」
天上隱形的受造物
據聖經透露,首先被造的,並不是人眼可見的事物。這份歷史悠久的創世文獻指出,上帝最先創造的是一個靈體,就是他的頭生兒子。這個兒子是「一切創造物里的頭生子」,是「上帝創造物的開頭」。(歌羅西書1:15;啟示錄3:14)這位最先被造的個體是獨一無二的。
只有他才是上帝直接創造的。上帝賦予他極大的智慧。事實上,後來一位以智慧著稱的國王,把上帝這位兒子稱為「工匠」,因為後來上帝任用他創造其餘萬物。(箴言8:22,30,新譯;參閱希伯來書1:1,2。)公元1世紀一位名叫保羅的教師談到他說:「其他一切,天上的和地上的,能見的和不能見的,……都是借著他而創造的。」——歌羅西書1:16;參閱約翰福音1:1-3。
造物主通過他的兒子在天上創造了什麼隱形事物呢?天文學家說,天上有億萬星辰和隱形的黑洞,可是聖經所指的是數以億計的靈體生物。 也許有人會問:「上帝為什麼要創造這些有智力的隱形生物呢?」
人研究宇宙,就可以多點了解造物主;同樣,人研究聖經,就能知道多點跟聖經的偉大作者有關的事。例如,聖經告訴我們,他是「快樂的上帝」,他的一切意念和行動都出於愛心。(提摩太前書1:11;約翰一書4:8)因此,按理來說,上帝刻意創造了其他有智力的靈體,就是要跟他們交往,同時讓他們享受生趣。每個靈體生物都有心滿意足的工作可做,不但能造福群體,也能達成造物主的旨意。
我們沒有任何理由以為,這些靈體好像機械人一樣,對上帝只能惟命是從。相反,上帝賦予他們智慧和自由的意志。聖經表示,上帝樂於讓他們享有思想和行動的自由。上帝深知這樣的自由並不會對宇宙的和諧協調造成任何永久的威脅。保羅提到造物主在《希伯來語聖經》里的私有名字,說:「耶和華就是靈;耶和華的靈在哪裡,哪裡就有自由。」——哥林多後書3:17。
天上看得見的事物
上帝通過他的首生子創造了什麼看得見的事物呢?這些東西包括太陽、其他億萬星辰和構成宇宙的所有物質。上帝從無有創造出萬物,他所用的是什麼方法,聖經有沒有透露呢?讓我們從現代科學的角度去看看聖經怎麼說。
在18世紀,科學家拉瓦錫研究物質的重量。他留意到,每逢發生化學作用之後,生成物的重量等於原本各種成分的總重量。例如,如果把紙在氧氣中燒掉,紙灰和氣體的重量就等於原紙和氧氣的重量。於是拉瓦錫提出一條定律,稱為「質量守恆定律」,又稱為「物質不滅定律」。1910年,《不列顛網路全書》解釋這個定律說:「物質既不能創造,也不能毀滅。」這個想法看來頗合理,起碼在當時看來合理。
可是,1945年原子彈在日本廣島市的上空爆炸,拉瓦錫定律的一個毛病就給暴露出來了。這場爆炸涉及超臨界質量的鈾,爆炸後產生了不同類型的物質,但這些物質的總重量卻少於原本的鈾的重量。為什麼重量減少了呢?因為一部分鈾化為巨大得驚人的能。
1952年,拉瓦錫的物質不滅定律出現了另一個破綻。在那一年,科學家引爆了一個熱核裝置(氫氣彈)。爆炸的時候,氫原子結合成氦。可是,所產生的氦輕於原本的氫。原來氫的一部分已化為能,爆炸出來。這場爆炸比在廣島投擲的原子彈威力大得多。
這些爆炸證明,小量的物質蘊含著巨量的能。物質和能之間的這種關系,可以解釋太陽為什麼能夠發出巨量的能,維持人類的生命。物質和能之間有什麼關系呢?廣島事件之前約四十年,愛恩斯坦在1905年已經預測物質和能之間關系密切。許多人都知道他所發現的方程式:E=mc2。 愛恩斯坦用方程式說明了這種關系之後,其他科學家就能解釋,為什麼太陽一直照耀了億萬年。太陽內部不斷發生熱核反應。這樣,太陽每秒鍾把5億6400萬噸氫化為5億6000萬噸氦。這表示有大約400萬噸物質轉變為太陽能,其中一小部分達到地球上,維持各種生物的生命。
很重要的一點是,這個過程也可以倒過來。《世界圖書網路全書》解釋:「亞原子粒子以高速碰撞,產生較重的新粒子,於是能就轉變為物質了。」科學家能夠以小規模把能轉成物質。他們用巨型機械,稱為粒子加速器,使亞原子粒子以極高速相撞,產生出物質來。獲頒諾貝爾獎金的物理學家卡洛·魯比亞說:「人可以把能轉變為物質,不外是重復宇宙的奇跡之一罷了。」
話說回來,這跟聖經的創世記載有什麼關系呢?其實,聖經雖然不是科學教科書,內容卻並不落後,而且符合科學事實。聖經自始至終指出有一位主宰創造宇宙萬物,他可說是最偉大的科學家。(尼希米記9:6;使徒行傳4:24;啟示錄4:11)聖經也清楚指出了能與物質之間的關系。
例如, 聖經請讀者「向上舉目,看誰創造這萬象,按數目領出,他一一稱其名;因他的權能,又因他的大能大力,連一個都不缺」。(以賽亞書40:26)聖經顯示,造物主是個極為巨大的能量來源,這樣的大能產生了物質宇宙。這種說法跟現代科技完全吻合。僅因為這一點,聖經的創世記載就值得我們深深尊重了。
造物主和他的頭生子創造了天上看得見和看不見的東西之後,就把注意集中在地球上。地球是哪裡來的呢?上帝也許把無限的能轉變為物質,直接產生了地球上林林總總的化學元素。今天物理學家認為這是做得到的。此外還有別的辦法。許多科學家相信,地球可以通過超新星的爆炸而形成。當然,上帝創造地球,可能同時採用上述兩種方法,或者採用科學家還沒有發現的其他方法也說不定。不管用的是什麼方法,造物主所擁有的巨大能量無疑可以產生地球的各種元素,包括人類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各種礦物。
你大概明白,要創造地球,並不只是按正確比例供應物質原料就行的。地球的大小、旋轉速度、跟太陽的距離、軸心的傾斜度、環繞太陽的軌道(幾乎呈正圓形),這些因素都必須恰到好處,跟目前的情況絲毫不差才行。顯然,造物主設立了各種自然循環,讓地球上的活物生生不息。這一切實在令我們嘆為觀止。上帝在天上的靈體兒子們,目睹地球受造、眾生繁衍,必然多麼興奮!聖經說,他們「一同歌唱」,齊聲「歡呼」。——約伯記38:4,7。
探討創世記第1章
上帝分幾個重要步驟,預備地球讓人安居。聖經頭一章記述了部分過程,但沒有詳述一切細節。有些細節反正是古代讀者無法明白的,聖經就略去了。我們讀這個記載的時候,不應該因為經文省略了一些具體事項,就對全部記載不屑一顧。例如,摩西寫這一章,並沒有提到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水藻或細菌所起的作用。到了16世紀發明了顯微鏡之後,人類才首次看見這些微生物。摩西也沒有具體提到恐龍。到了19世紀,恐龍的化石出土,人類才知道古代曾有恐龍存在。摩西在上帝靈示之下,用當日的人能看懂的詞語去敘述創世的經過;不過,這些詞語的意思其實是很准確的。
創世記從第1章第3節起,把創造的過程分為六個創造「日」。有些人聲稱,「日」應該照字面意思去理解,指的是24小時;如果這樣,全宇宙和地上的生物,不到一個星期就通通創造出來了!可是,讀者不難看出,這其實並不是聖經的主張。創世記是用希伯來語寫的。希伯來語說一「日」,指的是一段時期,既可以指很長的時期,也可以指實際的24小時。創世記內也把這六「日」當做一段長時期,說這段時期是「耶和華上帝造天地的日子(單數)」。(創世記2:4;參閱彼得後書3:8。)聖經透露,創造「日」(又可叫創造期)其實長達幾千年。
從聖經論到第七「日」的話,就可以看出這一點。頭六「日」的每一日結束,聖經都說,「有晚上,有早晨,這是頭一日」等。可是,論到第七「日」,就沒有這句話了。四千多年後,聖經在公元1世紀表示,這第七「日」(安息日)還沒有完結。(希伯來書4:4-6)由此可見,第七「日」是一段長達幾千年的時期。憑這一點推斷,前六「日」的長度也跟第七「日」相等。
第一「日」和第四「日」
看來,上帝展開特別創造活動的六「日」(或叫六段時期)之前,地球已經循著軌道環繞太陽運行;當時地球是受水覆蓋的,「淵面黑暗」。(創世記1:2) 在這個階段,必然有些東西阻礙陽光照射到地球表面,障礙物也許是水蒸氣、其他氣體和火山灰的混合物。聖經描述第一段創造期說,「上帝於是說:『要有光』;光就逐漸產生」,意思就是透射到地球表面。——創世記1:3,轉譯自J.W.瓦茨的英譯本。
「逐漸產生」這個片語准確地表達希伯來語的動詞形態,表示行動是逐漸進行的,要過一段時間才完成。讀者如果懂希伯來語,就能在創世記第1章看見這個動詞形態出現了大約四十次。這是明白創世記第1章的關鍵。在每段創造期,上帝所造的起初好像「晚上」,後來逐漸明朗,直到「早晨」來臨。 此外,上一段時期開始造的,不一定先全部完成,才開始下一段時期。舉例說,在第一「日」,光開始逐漸照透,可是到了第四段創造期,日月星辰才清晰可辨。——創世記1:14-19。
第二、第三「日」
造物主在第三個創造「日」使旱地露出來之前,先把一部分水提升到空中。結果,地球周圍有了一層水汽幕。 創世記這份古代文獻並沒有描述上帝用什麼方法使水幕形成,其實也沒有必要描述。聖經所著重的是,在空中的水和地面的水之間,出現了大氣,稱為天。直到今天,人還是把這個有飛鳥和飛機翱翔的大氣叫做天。過了相當時候,上帝使空中充滿了生物生存所不可或缺的各種氣體。
可是,在創造「日」期間,地球表面的水退了,於是露出陸地來。現在仍舊有地質力量推動地球的地殼板塊,當時上帝也許利用這種力量叫海底山脈隆起,形成各個大陸。這樣,水面以上有旱地,海洋底下有深谷。現代的海洋學家已給海底制了圖,而且積極進行研究。(參閱詩篇104:8,9。) 形成旱地之後,另一件令人驚訝的事發生了。聖經的記載說:「上帝說:『地要發生青草和結種子的菜蔬,並結果子的樹木,各從其類,果子都包著核。』事就這樣成了。」——創世記1:11。
本書的上一章(「奇妙的萬物顯示什麼?」)提到,光合作用是植物不可或缺的。綠色植物的細胞有一些較小的成分,稱為葉綠體,可以從陽光吸取能量。《地球行星》說:「這些小到用顯微鏡才能看見的『工廠』能製造糖和澱粉。……人所設計的工廠,沒有一家比葉綠體效率更高,產品需求更大。」
事實上,要不是先有葉綠體,後來創造的動物就不能生存了。此外,如果沒有綠色植物,地球大氣內的二氧化碳就會過多,於是氣溫過高,氧氣不足,人就活不下去了。各種生物都要靠光合作用才能生存。有些專家提出了匪夷所思的理論,嘗試解釋這種奇妙的作用是怎樣發展出來的。例如他們說,水裡的單細胞有機體開始缺乏食物,「後來一些很有創意的細胞發明了解決方法,就是光合作用」。這怎麼可能呢?光合作用非常復雜,目前科學家還在嘗試了解究竟是怎麼回事。生物能滋生繁殖,藉助光合作用,你認為是無緣無故、自然而然的嗎?還是像創世記所說,這一切是用智慧、有目的地創造出來的?你認為哪一個說法更合理呢?
第三個創造「日」結束以後,不一定就不再有新的植物品種出現了。也許到第六「日」還有新的植物品種產生,因為當時造物主在「伊甸立了一個園子」,「使各樣的樹從地里長出來,可以悅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創世記2:8,9)再者,正如上文所說,地球的大氣到第四「日」才變得澄清,讓日月星辰的光輝更能透射到地球上來。
第五、第六「日」
在第五個創造「日」,造物主著手創造一種新類型的生物,遍滿海洋天空。這些生物稱為「有生命的物」(又譯「活物」),特性跟植物不同。值得注意的是,生物學家也把生物分為植物界和動物界,然後再分為更精細的類別。所謂活物的「物」字,希伯來語的本義是「能呼吸的東西」。聖經也說,這些「活物」是有血的。所以我們可以斷定,在第五段創造期出現的,是許多既有呼吸系統,又有循環系統,能在海洋或天空活動的生物。——創世記1:20;9:3,4。
到第六「日」,上帝轉而創造陸地上的生物。他創造了「牲畜」和「野獸」。這樣的區分在摩西寫創世記的時代特別貼切。(創世記1:24)陸上的哺乳類動物是在第六段創造期產生的。可是,人類又怎樣呢?
創世記這份古老的文獻透露,後來造物主定意在地球上創造一種與眾不同、獨一無二的生物。他對天上的愛子說:「我們要照著我們的形像、按著我們的樣式造人,使他們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地上的牲畜,和全地,並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蟲。」(創世記1:26)所以,人能反映造物主的精神面貌,有他的各種品格特徵。人也能吸收大量知識,憑智力做事,智慧比任何動物更優越。此外,人做事不像動物一樣,動物主要受本能支配,人卻有能力憑自由意志行事。
近年來,科學家廣泛研究人類的基因。他們比較過世界各地人類基因的模式,發現了明確的證據,證明全人類有共同的始祖;世上活過的每一個人,以至目前在世的每一個人,都有共同的DNA來源。1988年,《新聞周刊》報道專家研究的結果,報告書的書題是《追溯亞當夏娃》。研究對象是一種線粒體DNA,這種遺傳因子是惟獨由女方傳授給後代的。 1995年,科學家就男性DNA發表研究報告,結論也一樣。《時代》雜志報道說:「人類是有共同祖先的,可以叫做『亞當』。這個始祖的遺傳特質包含在[Y]染色體里,是現今世上所有男子所共有的。」 不論上述研究結果是不是在所有細節上都准確無誤,這至少表明創世記里的歷史是十分可信的。畢竟,當初創世的時候,聖經的偉大作者曾親自在場。
上帝採集了地上的一些元素,造出了他在人間的第一個兒子,名叫亞當。這的確是創世偉舉的高潮!(路加福音3:38)聖經歷史透露,創造地球和眾生的造物主把人安置在一個美如花園的地區,叫他「修理,看守」。(創世記2:15)當時造物主可能仍在創造更多新品種的動物。聖經說:「耶和華上帝用土所造成的野地各樣走獸和空中各樣飛鳥都帶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麼。那人怎樣叫各樣的活物,那就是它的名字。」(創世記2:19) 聖經絕沒有暗示第一個人亞當只是個神話人物;相反,聖經表明亞當是個實在的人物,是個有思想有感覺的人。亞當能夠在樂園家鄉工作,從中尋得很大樂趣。亞當對造物主所造的東西、他的特質和品格,一天比一天了解得更清楚。
後來,過了一段未經透露的時間之後,上帝創造了第一個女人給亞當做妻子,而且把一個深具意義的任務授予他們,使他們的生活更有意義。上帝吩咐他們說:「要生養眾多,遍滿地面,治理這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魚、空中的鳥,和地上各樣行動的活物。」(創世記1:27,28)造物主宣布,他的旨意是要使整個地球成為樂園,讓人類遍滿全球,安居樂業,不但人間有和平,而且人跟動物也和平共處。沒有什麼事能夠改變造物主的這個旨意。
物質宇宙,連同地球和其上的生物,清楚反映出上帝的深廣智慧。他顯然能夠預見,以後可能有些人要獨立自主,反叛上帝;這些人會不承認他身為造物主和賜生命者的權威。這樣的反叛行為自然會妨礙造物主落實他那建立全球樂園的偉大計劃。聖經透露,上帝給亞當夏娃設了一個簡單的試驗,好提醒他們人是要服從造物主的。上帝說,人如果忤逆,就會喪失他先前賜給他們的生命。造物主為了人類著想,才告誡人不要誤入歧途,免得破壞全人類的幸福。——創世記2:16,17。
到第六「日」結束的時候,造物主為了實現自己的旨意而必須做的事,都已經做完了。他有充分理由宣告,他「所造的都甚好」。(創世記1:31) 這個時候,聖經指出另一段重要時期開始了。聖經說上帝「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創世記2:2)既然造物主「並不疲乏,也不睏倦」,為什麼聖經說他要安息呢?(以賽亞書40:28)這表示上帝停止了在地上創造物質的工作。再者,他能夠放心安息,因為他深知什麼都不能阻止他的偉大旨意實現;哪怕天上地上有反叛的事件發生,也不會令他的旨意落空。上帝滿懷信心,賜福給第七個創造「日」。因此,一切有智力而忠於上帝的生物,不論是人還是隱形的靈體,都可以確信到第七「日」完結的時候,全宇宙都會充滿和平福樂。
創世記靠得住嗎?
不過,這份創世文獻和裡面提出的希望真的可信嗎?上文說過,現代遺傳學的研究,所得的結論跟聖經早已聲明的事越來越吻合。此外,有些科學家留意到創世記所敘述的各事,次序非常合理。例如,著名的地質學家華萊士·普拉特說:「創世記原本是寫給純朴的農民看的。我身為地質學家,如果有人請我向這樣的農民講話,要我簡單介紹一下現代地質學對地球起源和生物由來有什麼說法,最好的辦法還是大致依照創世記第一章的說法去講。」普拉特也指出,創世記敘述先有海洋,後有陸地,然後有海洋生物、飛鳥、哺乳類動物相繼出現,這個先後次序跟地質學上各大時期的次序基本相同。
請想想:摩西要不是有天地的造物主和設計師親自提供的資料,又怎麼能在幾千年前就懂得這個正確的次序呢?
聖經說:「由於信心,我們知道宇宙是借著上帝的話造成的;這樣,那看得見的是從那看不見的造出來的。」(希伯來書11:3,現譯)許多人不願意接受這件事實,反而寧願相信宇宙眾生是憑機遇或某種盲目的過程產生的。 但是我們在上文看出,我們有許多不同理由相信,宇宙和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在內,其實源於一個有智力的本原,源於一位造物主,源於上帝。
聖經很直率地指出,「信心不是人人都有的」。(帖撒羅尼迦後書3:2)可是,信心並不等於輕信,而是以事實為本的。下一章進一步提出有力的理由,說明為什麼我們可以相信聖經,相信偉大的造物主關心我們每一個人。
[腳注]
能等於質量乘以光速的平方。
照希伯來人的演算法,從傍晚開始,到下一個日落,就是一天。
造物主可以利用各種自然方法把水提升到空中而不落下來。在挪亞的日子,水就傾瀉下來了。(創世記1:6-8;彼得後書2:5;3:5,6)這件歷史大事叫生還的人祖祖輩輩永誌不忘。人類學家證實了這一點。世界各地的民族都有洪水傳說,憶述這場浩劫。
如要進一步探討地球生物的歷史,可參閱《生命——從何而來?進化抑或創造?》,紐約守望台聖經書社出版。

❻ 進化論與創造論哪個更可靠

創造論,創造的主體是誰,是神創論,也叫特創論。在自然界,進化論,指生存競爭,物競天擇,這是動物本能,與神創論無關。
在社會歷史領域,歷史唯物主義認為,群眾是歷史的主體,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
人類社會的發展進步,人民群眾是決定力量。

❼ 求一些有趣的觀點

兩點之間直線最長 曲線最短 雪峰 兩點之間直線最短,這是數學常識,我無異意。我只是站在另一個角度思考問題。 我試圖把北京和紐約這兩個點用直線連接起來,因為兩點之間直線最短,但折騰了半天,發現:兩點之間直線最長。原理在於,地球是圓的,任何一點與另一點之間都無法直線連接,一旦想直線連接,連線必然沿切線直飛出去,很難與另一點連接在一起。唯有曲線連接,才是最短的距離。 我拿了一個可口可樂瓶子,在瓶面上取兩點,想把這兩點用直線連接起來,結果失敗,結果依然證明:兩點之間直線最長,曲線最短。 百般思索和試驗的結果發現:所謂兩點之間直線最短的結論僅僅適合於二維平面之中,超出二維平面,這個結論失效。此外,這個結論在理論上成立,在實際中不成立。 這就是說,不在同一維度中兩點之間無法直線連接,越想用直線連接,距離會越遠。同時,理論上正確的,實際中無法應用。 把這個發現引伸到其他領域結果會如何呢? 在思想領域,兩點之間也無法直線連接,比如耶穌、佛陀、老子、穆罕默德、馬克思列寧毛澤東、奧修、賽斯等等的思想相互之間無法用直線連接,最短的距離是曲線連接。 在社會領域,比如美國和中國的制度,這兩點之間也無法直線連接,唯有曲線最短。 在信仰領域,比如無神論和有神論,進化論和創造論,唯心論和唯物論,都無法直線連接。 在人文領域,比如東西方文化,尤其是其價值觀,也無法直線連接。 在情愛方面,越是直線連接,壽命越短,「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越曲,越心驚肉跳,越有滋味。 在幸福快樂方面,越想直線獲得幸福快樂,越得不到幸福快樂。許多人走了一輩子,最後會發現越直接的路是離幸福快樂最遙遠的路,且不通向任何目的地。 其實,中國人是最懂曲線道理的,行賄不直接向本人行,而是通過其夫人或七大姨八大姑行賄,也不一定直接行物行錢,而是提供獲利方便。辦事不直接到辦公室說,而是先請到酒店意思意思。心急火燎卻裝得沒事人似的。什麼「欲擒故縱」、「圍魏救趙」、「瞞天過海」、「聲東擊西」、「暗渡陳倉」、「借屍還魂」、「指桑罵槐」、「偷梁換柱」、「美人計」、「反間計」等等,等等就是在搞「曲線救國」。 人生的路越曲越好,越直接越不好。一出生,什麼都不感受體驗,就直達墳墓,有什麼好的?今天談戀愛,明天就結婚,後天生孩子,大後天就壽終正寢,有什麼好的?吃飯、上班、睡覺,再吃飯、再上班、再睡覺,有什麼好的?從一而終有什麼好的?偉人說過,「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把這句話倒過來說就是一個真理:道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起碼是更有意義的。 生命領域同樣如此,如果師父直接告訴我們生命的奧秘,明天就去仙島群島洲,一是反而去不了,二是錯過了豐富多彩的人生體驗。如果樂著、笑著、打鬧著、嘻嘻哈哈著、感受著、經歷著、體驗著,看起來是曲線,不直接,但實際情況是:兩點之間直線最長,曲線最短。 我喜歡反常思維,把正常的看作不正常,不正常的看作正常,結果,思維可以向無限陌生無限寬廣的領域延伸,常常有「山窮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受。 常常反過來想想。常常倒過來看看!就靈活了。嘻嘻!

麻煩採納,謝謝!

❽ 創造論與進化論:哪個是人類真正的起源

從科學的角度,是進化論。因為創造論並不科學,至少不符合剃刀原理,出現了一個不知所雲的「創造者」,是純存在於猜想中的一個事物,沒有任何證據證明它的存在,所以這個不科學。
創造論目前最大的一個論點就是生物化學方面的,說的是生物的細胞中的一個個蛋白質分子就像非常精密的零件一樣組裝在一起,有一點差距就會全部崩潰,這么精密的東西怎麼會是自然出現的呢?但是事實上自然界數億年的時間里,什麼樣的組成可能不會出現?就算從概率上來說出現的概率再小,是數萬億分之一,但是也是有可能突然就碰上了的,畢竟基因突變的概率也同樣低,但同樣會有出現。而細胞類生命只要出現了第一個,就能夠分裂出現兩個、三個乃至更多。所以這只是一個沒有證據的猜想,只不過被古老的神創論引以為外援,所以才會出現廣泛的支持者。科學家沒有辦法否認進化論是不完善的,是存在問題的,但是不存在沒有問題的科學理論,牛頓力學不照樣不能解釋高速運動?因為科學的必要條件就是可以證偽,就是可以找到來證明其錯誤的部分,有這個部分,再去修正他,逐步修正得越來越接近事實真相,但是沒有任何辦法得到完全的真相。只不過,對於一個真實長度是1.8214562米高的人,說他只有一米八又有何不可?

❾ 綜合創造論名詞解釋

綜合創造論是指關於我國未來的文化、美學和文學理論的建設和發展的問題,引起了眾多學人的廣泛關心和討論。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