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論創造性

論創造性

發布時間: 2020-11-22 01:19:24

① 文中是如何論證創造性思維必須要活用知識和進行各種嘗試這一觀點

創新思維
創新與創新思維。什麼叫創新呢?創新是對當今世界,在我們國家出現頻率非常高的一個詞,企業家、政府官員,我們大學教授,我們在座的同學,幾乎都念念有詞地創新,同時,創新它又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詞。在英文中,這個創新Innovation,它這個詞起源於拉丁語。它原意有三層含義,一個,更新。第二,創造新的東西。第三,改變。那創新作為一種理論,它的形成是在20世紀的事情。由一個學經濟學、學管理學,大家比較熟悉的一個人,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熊彼特,他在1912年,第一次把創新引入了經濟領域。換句話說,從經濟的角度他提出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要建立一種生產函數,實現生產要素的從未有過的組合。他從企業的角度提出了創新的五個方面。

一個產品創新,就是生產一種新的產品,要採取一種新的生產方法。工藝創新,要開辟市場,市場開辟,市場開拓創新。要採用新的生產要素,要素創新。第五,制度、管理體制、管理機制,制度的創新,他提出了五個方面。美國另外還有個管理大師,學經濟 學管理的,大家非常熟悉,這個人叫德魯克。他第一次在20世紀50年代,上一個世紀的50年代,把創新引進管理領域,有了管理創新。他認為創新就是賦予資源以新的創造財富能力的行為。現在「創新」兩個字擴展到了社會的方方面面。比如我們講的理論創新、制度創新、經營創新、技術創新、教育創新、分配創新。我們同學們的學習方法也要創新。

那麼對創新我們有多方面的理解,對創新我們有多方面的理解,說別人沒說過的話叫創新,做別人沒做過的事叫創新,想別人沒想的東西叫創新。我們有的東西之所以叫它創新,就是因為它改善了我們的工作質量,改善了我們生活質量,有的是因為它提高了我們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為它鞏固了我們的競爭地位,有的是對我們經濟,對社會、對技術產生了根本影響。所以我們叫它創新,但是創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東西,我舊的東西以新的形式包裝一下,包裝舊的東西叫創新。我舊的東西以新的切入點叫創新,我總量不變改變結構叫創新,結構不變改變總量叫創新。

那麼我下面講一個案例,有那麼一個公司,它通過很多方法提高勞動生產率。就發現這四個車間呢,勞動生產率採取很多方法,提高提高提高。提高到一個臨界點,再一提高非常難。怎麼提高勞動生產率,有的人給他出了這個主意,就分析這四個車間的員工的構成。就發現第一個車間都是男孩,好,就加了幾個女孩進去,效率提高。我們經常有人說的叫男女搭配,工作不累。第二個車間都是一些青年人,加了幾個中老年進去,老成持重。加進去效率提高。第三個車間都是中老年人,加了幾個年輕人進去,有新鮮活力,效率提高。那麼第四個車間呢?老的少的,有男的女的,都有,怎麼提高效率?他們分析就發現,這個車間都是本地人,都是本地人,加幾個外地人進去,都拚命地干,效率提高。還是這么多人,就把結構變換一下,這就叫創新呢,這就是創新。所以同學們,創新到處有,創新就在我們身邊。

那下面我講第二個問題,創新思維,剛才我們講了什麼叫創新。我們知道了創新思維,什麼叫做思維呢?指向理性的各種認識活動,創新思維它有很多特點。比如它有理性的、非理性的。有相同的、相異的。我們認為創新思維,它最大的特點是什麼。相異性、差異性,非常突出。同樣一個問題,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維,不同的人他有不同的思維,同樣一件事,不同的人他有不同思維的。

我們舉一個案例,兩個推銷人員到一個島嶼上去推銷鞋。一個推銷員到了島嶼上之後,氣得不得了,就發現這個島嶼上每個人都是赤腳。我們重慶話叫做打光腳板,赤著腳沒有穿鞋的。他氣餒了,沒有穿鞋的,推銷鞋怎麼行,這個島嶼上是沒有穿鞋的習慣的。馬上發電報回去,打手機回去,鞋不要運來了,這個島上沒有銷路的,每個人都不穿鞋的,這是第一個推銷員。第二個推銷員來了,高興得幾乎昏過去了,不得了,這個島嶼上的鞋的銷售市場太大了,每一個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個人穿一雙鞋,不得了。那要銷出多少雙鞋出去,馬上打電報,空運鞋來,趕快空運鞋。同樣一個問題,你看,不同的思維得出的結論是不同的。

那麼我們剛才講了,思維它有相異性的特點,還有很多特點,我們不去過多地談它。思維它有多種形式,思維有多種形式,有抽象思維、概念思維、邏輯思維、形象思維、意象思維、直感思維、社會思維、靈感思維、反向思維、相關思維等等。創新思維,思維有很多很多種形式,創新思維是其中一個。那什麼叫做創新思維呢?我把創新思維的概念,比較長一點。我把它奉獻給各位朋友、各位同學。我們說的創新思維就是不受現成的常規的思路的約束,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性的解答和方法的思維過程。不要受什麼約束,要全新的。尋求對問題的全新的獨特的這樣的解答,這樣的方法尋找出來,這樣的思維過程,我們叫創新思維。創新思維它是相對於傳統性思維,創造性思維是所有人都有的。我們在座的每一位同學,你們都有創造性思維,你們都有創新思維。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夠用它,大量的創新思維被埋沒了。比如小孩、小學生問老師,老師,天上有一個太陽,會不會有兩個太陽?老師說,瞎說。「國無二君,天無二日」,怎麼會兩個太陽。完了,小孩的創新思維就被泯滅了,天上可能就有兩個太陽,五個太陽。宇宙無限,銀河系太陽系可能有很多,這個創新性思維就被埋沒了。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平常人他是傳統性的思維,常規性的思維佔主導,所以它的創造力發揮不出來。

第三,為什麼要有創新性思維,為什麼要創新思維。我們江總書記對創新,對創新思維對創造力,他有很多重要的講話。比如,江主席江總書記講的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江總書記還講了,迎接未來的科學技術挑戰,最重要的是堅持創新,勇於創新。2001年江總書記又多次提出要理論創新,制度創新,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我們都知道,有一個偉大的科學家,相對論之父愛因斯坦。愛因斯坦在1936年10月15日,在美國高等教育紀念高等教育300周年的紀念大會上,他有一段講話。他說,沒有個人獨創性和個人志願的統一規格的人所組成的社會將是一個沒有發展可能的不幸的社會。管理大師德魯克他說,對企業來講,要麼創新要麼死亡。我們人類社會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創新的歷史,就是一部創造性思維實踐,創造力發揮的歷史。那創新的重要性,我具體說。

第一, 前提。它是一個重要的前提,創新。什麼前提?創新思維是創新實

踐,是創造力發揮的前提。思路決定出路,格局決定結局,思維、思路,思路決定出路。舉個簡單的案例,大家看過美國的大片《泰坦尼克號》,《泰坦尼克號》一個致命的思維錯誤。它錯誤錯在哪兒呢,它認為船造得越大就越不會沉,越不會翻船,是船都有可能沉。當然我這里要補充一下,有兩種情況下一般船它不會沉。一種情況這個船造得挺大,大得跟那個水塘一樣大,它就不會沉了,是吧,不會翻船了。第二,這個船呢。有一次國際上有一個海戰,甲方打乙方,打這艘船,再怎麼打,打無數個炮彈都有了,就是打不沉。什麼原因?它擱淺了,它擱淺了不會沉吧。一般講是船都會沉的,所以《泰坦尼克號》它犯了個致命的缺點錯誤,認為船造得越大就不會沉。在這個思維前提錯誤的情況下,所以必要的救生艇救生衣它沒帶夠的。你看翻船了,傾斜了,沉船了。救生艇救生衣不夠,望冰山的望遠鏡沒帶的,肉眼看到冰山了,方向轉不過來。因為它認為船不會沉,它這個思維前提,這是個前提。所以我們說,創新思維是創造性實踐的前提,是創造力發揮的前提。

非原創 ,不知對你是否有用 。

② 簡述論文的科學性和創造性

好的你什麼時候要,我寫好怎樣發給你

③ 談創造性思維論述了一個什麼問題

知識只是一種新創意的素材,至於這些素材能不能形成新的創意,則有賴於人們組合和利用素材的方式和方法、態度和意識.如文中所述「發揮創造力的真正關鍵,在於如何運用知識.創造性地思維,必須有探求新事物,並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在此基礎上,持之以恆地進行各種嘗試.」作者還給出了兩個實例:一是約翰·古登貝爾克將原來毫不相關的兩種機械葡萄機和硬幣打制器組合起來,開發出了印刷機和排版術;一是羅蘭·布歇內爾把電視接收器作為試驗對象,發明了對戰型的乒乓球游戲,從此開始了游戲機的革命.通過這兩個實例,將其論點進一步形象化地再現在了讀者面前,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和文中論點的說服力,可謂匠心獨運.
接著作者通過一個問題,即「不過,這種創造性的思維是否任何人都具備呢?是否存在富有創造力和缺乏創造力的區別呢?」,引出了創造性思維的第三大要素——非凡的靈感(即頓悟).為了說明人人都具有創造性思維的能力,人們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高下之分,只在於人們善不善於抓住極細微的「非凡的靈感」(當然也要考慮其他創造性思維的因素),作者引出了某心理學專家組的調查結論:「富於創造力的人,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缺乏創造力的人,不認為自己具有創造力.」他指出「不言而喻,在創造的宇宙里,貝多芬、愛因斯坦、莎士比亞是光輝燦爛的明星.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是他們,也並非輕而易舉就能獲得如此非凡的靈感.相反,這種非凡的靈感,往往產生於這樣的過程:關注極其普通、甚至一閃念的想法,並對它反復推敲,逐漸充實」,並提出了區分一個人是否擁有創造力的主要根據之一,就是「擁有創造力的人留意自己細小的想法.」反觀之,那些由於沒有自信或對自己的創造性思維能力沒有自我意識和自我發掘的人,常常因為壓制了自己的思維潛能,使很多「非凡的靈感」與自己擦肩而過,從而喪失了一次次發現、發明的重大機遇.

④ 談創造性思維的論證思路是什麼

1段:以一個選擇題為引子,引發下文的議論。
2段:說明選擇題的答案不是唯一的。
3段:由數學問題推而廣之,說明「事物的正確答案不止一個」。
4段:過渡段,承上啟下。上句總領前文;下句發問,引出對創造型思維必備條件的論述。
5段:論述創造性思維要有淵博的知識,因為知識的組合能形成新的創意。
6段:論述創造性思維要有探求新事物,並為此而活用知識的態度和意識以及持之以恆地進行各種嘗試的毅力。
7段:列舉谷登堡發明印刷機和排版術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創造性思維在於不斷運用新知識、探求新事物的意識和態度的觀點,增強說服力。
8段:列舉羅蘭•布歇內爾發明游戲機的事例。具體有力地論證了創造性是思維在發明創造中的作用。
9段:用兩個問句過渡,重在明示作者進一步論述的內容。
10段:引用某心理學專家小組調查研究的結論,說明

⑤ 談創造性思維的論點和論題有什麼關系

創造性思維呢,就是要發散思維,讓自己有獨特的觀點,讓自己不受束縛和限制就好了。

⑥ 創造性的主要理論觀點

創造性的主要理論觀點。創造性的主要聯絡觀點主要是以創新為主,創新就代表進步,代表先進。

⑦ 論創造性的培養

1.
養成主動思考的習慣

只要是有生命的人,
都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思維,
但這種思維經常是不隨意的、
自動的過
程。創造性思維訓練中要求學生有主動思考的習慣,凡事都問再三,而不是習以為常。
主動
思維習慣的養成,可以幫助我們捕捉思想中閃光的火花。

2.
創造意識的培養

培養創造意識,
主要是增強創造的動機、
慾望,
在教育策略上,
就是經常的鼓勵和引導。
例如,
當學生在某個方面有獨到的見解時,老師應及時地給予肯定、鼓勵,
使其維持濃厚的
興趣與較高的動機水平,
長時間地把注意力維持在有關的活動上。
另一方面,
當學生的想法

4
異想天開時,不是進行指責、諷刺挖苦,
而應當首先肯定其大膽的設想,然後對其進行合理
的引導。

3.
掌握創造性思維策略

創造性思維策略主要有:
①集體激勵策略,
也叫頭腦風暴法,
意即像暴風驟雨一樣給頭
腦以思想沖擊,在相互激勵、相互啟發、相互感染的集體氛圍中,擺脫固有觀念的束縛。逃
出僵化的習慣思維,
煥發想像力。
②類比思考策略,
即根據兩個對象的相似關系受到啟發而
產生類推的一種解決問題的思考方法。③對立思考策略,即從事物完全對立面來考慮問題,
得出新的觀點。
④轉換思考策略,
是一種在沒有直接解決問題的通路時,
走間接的通路巧妙
繞過問題解決障礙而實現問題解決的方法。
也就是平常說的
「換個角度想想」

「另闢蹊徑」
等。如曹沖稱象,不是直接稱象,而是先稱石頭,最後達到稱象的目的,就是一個轉換思考
策略的典型例子。⑤移植思考策略,即將某個領域的原理、技術、方法滲透、運用到其它領
域,而產生新發明、新事物。⑥及時整理「思想熱線」,趁熱打鐵,把思維引向深入。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