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中國創造奇跡

中國創造奇跡

發布時間: 2020-11-21 16:37:35

⑴ 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所創造奇跡

長城、兵馬俑、都江堰、布達拉宮、蜀道、 敦煌莫高窟 京杭大運河等等

⑵ 創造奇跡的名人故事,我想看中國的

著名詞人張先在80歲時娶了一個18歲的小妾。當時與張先常有詩詞唱和的蘇軾隨回著答眾多朋友去拜訪他,問老先生得此美眷有何感想,張先於是隨口念道:「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紅顏我白發。與卿顛倒本同庚,只隔中間一花甲。」風趣幽默的蘇東坡則當即和一首:「十八新娘八十郎,蒼蒼白發對紅妝。鴛鴦被裡成雙夜,一樹梨花壓海棠。」

這么大的夫妻年齡差簡直就是個奇跡==

⑶ 新中國七十年創造的二十個奇跡

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進步、民生改善、社會長期穩定、實現民族獨立、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三大改造、制度創新、改革開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多復變函數論、陸相成油理論、人工合成牛胰島素、「兩彈一星」、超級雜交水稻、高性能計算機、「一國兩制」、納米科技、中微子物理等。

1、實現民族獨立、人民解放,是走向民族復興的前提。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徹底結束了中華民族100多年的屈辱歷史,實現了中國人民最迫切、最深沉的願望,中華民族獲得了歷史性新生。從此,中國人民將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2、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

新生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窮二白、百廢待興。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以宏大的歷史氣魄,開基創業,立綱立紀,確立了人民民主專政的國體,建立了人民代表大會制度的政體,

3、進行了極富創造性的社會主義三大改造。

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確立,實現了中國歷史上最深刻最偉大的社會變革,新中國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巨大的發展潛力,各項事業如火如荼。

4、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

中國經濟發展的偉大奇跡,植根於新中國前30年艱苦卓絕的探索,得益於改革開放的偉大歷史抉擇。新中國成立後,我們在不長的時間里建立起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工業體系和國民經濟體系。

5、民生改善的偉大奇跡。

我們黨始終把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根本宗旨,堅持讓人民群眾共享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成果。經過70年不懈努力,人民生活水平從解決溫飽到實現總體小康,正在邁向全面小康。

⑷ 中共之所以能創造奇跡的原因

集中力量辦大事:中國式真理

新聞來源:廉政瞭望

文/毛昭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准。當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審視萬里長城時,應當能夠得出這樣的結論: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經典史詩。

同樣,建國後「兩彈一星」的政治意義,正如鄧小平所說的:「如果六十年代以來中國沒有原子彈、氫彈,沒有發射衛星,中國就不能叫有重要影響的大國,就沒有現在這樣的國際地位。」換言之,「兩彈一星」是在政治環境異常嚴峻、經濟條件異常艱苦的條件下,舉全國全民之力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歷史豐碑。2008年震驚中外的四川汶川大地震,更充分驗證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在重大危機狀態下的巨大價值。在中國這塊土地上集中力量辦大事,既是歷史的真實寫照,又是社會發展的客觀必然。但是,在當前復雜多變的經濟、政治和社會環境下,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的內涵是什麼?能否放之四海而皆準,還是中國式的真理?又如何防範其實施中的理性異化?值得我們深思和探究。

有所為,有所不為

集中力量辦大事具有濃厚的政治性和時代性色彩,它迸發於中國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既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凝聚,又是中華民族治國智慧的濃縮。因此,從科學發展觀的視角,立足於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改革路徑,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進程中,把握其要義,是有必要的。

「集中」的內涵。一方面,「集中」既包括數量意義上的集中,如集中財力、物力和人力建設三峽工程,也包括公共資源配置意義上的聚集,如有效配置各省資源,構建地震災區「對口支援機制」。另一方面,「集中」的理論層面蘊含著「二八法則」。即集中主要力量解決百分之二十最為重要的問題。對何為百分之二十最重要的問題,將是價值觀引領下的優先權排序問題。

「力量」的內涵。一方面,「力量」既包括財力、物力和人力,也包括人文精神力量,即弘揚人性與構建人格活動的意識與情懷。「力量」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國家的軟實力,即這個國家的文化、道德、形象和感召力等。另一方面,新的歷史時期集中力量辦大事,不是要把決策主體與實施主體的觀念行為統一化,而是以「泰山不拒細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的胸懷,接納融合各種力量。

「大事」的內涵。一方面,「大事」既是一個政治問題,也是一個治理問題,更是一個民生問題。從政治視角,奧運會是大事;從治理層面,抗震救災是大事;從民生層面,穩定房價、控制物價,縮小貧富差距,當然也是大事。可見,真正意義上的大事,是具有政治、治理和民生等共生價值的「大事」。另一方面,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邏輯起點並非「大事」,而是「應當集中力量」才能辦得了的「大事」。故此,集中力量辦大事的范圍應當是有限度的,「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尤其應當警惕和防範打著辦大事之名,辦虛事、假事和勞民傷財之事。

中國的路徑選擇

可以說,非均衡發展戰略是鄧小平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構成,同時也是當前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路徑。非均衡發展戰略是在保持整體穩定的前提下,實現有限力量的有效集合和運用,在局部突破和擴大改革成果的基礎上,帶動中國經濟社會的整體發展。可見,非均衡發展戰略的核心是力量整合和局部突破。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既是非均衡戰略的重要選擇,同時也是解決非均衡發展問題的有效手段。

政府治理結構的有效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組織基礎。我國政府治理結構的實質是憲政結構與黨政結構的二元統一。憲政結構,是指以憲法為依據,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與中央政府(國務院)、地方人民代表大會與地方政府為核心所構建的施政體系;黨政結構,是指以中國共產黨黨章為依據,以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委員會和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地方黨的各級代表大會與與黨的常務委員會為核心所構建的施政體系。從表面上看,憲政結構與黨政結構表現出互相鑲嵌與平行的結構形態,但實質上,執政黨掌握著國家重大經濟政治社會發展問題的最終決策權、各級國家機關的最高領導權、國家強制性機器的最高指揮權和國家重大事項的最終否決權。因此,中國政府治理結構和決策體制,在政治動員、力量整合、政策推進等方面所具有的強大力量,是世界上任何國家都無法與之相比的。

「大一統」政治文化的歷史傳承性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文化基礎。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思想「大一統」,與之形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特質,「忠、孝、誠、信、禮、義、廉、恥」的現代語義之一是「統一、服從、集中、秩序和規范」,即「定於一」,這為集中力量辦大事倫理精神的轉化提供了現實沃土。

解決「部門政治」強勢化是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方法論基礎。當前,「部門政治」強勢化是不容迴避的現實。一些公共政策的制定者甚至有可能與某些資本集團合謀,以公共利益的名義損害大眾利益,背離社會公平正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治理模式,是一種超常規、動態化的公共利益調適器,通過集中力量辦大事,能夠有效整合、分化和調整不同的利益訴求,實現利益的再分配,達到削弱強勢利益集團,強化弱勢利益集團的政策目的。

防範治理變異

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是中國特色民主制度的生動實踐,是民主集中制原則在既定狀態下的靈活運用。這次抗震救災的集中力量辦大事治理模式的有效性,充分見證了應急狀態下「積極國家」的正當性。美國發生的卡特里娜颶風,反證了自由主義「消極國家」的缺陷,而「有限政府是最好的政府」、「公共問題化整為零」和「充分的社會自治」等價值觀,在緊急、非常態化條件下的失靈和失控,印證了最合理的國家應當是「消極角色」與「積極角色」配置均衡的國家。

但是,不可否認,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公共治理模式,也是一把雙刃劍。政治權力的過度使用,必然帶來政治權力結構和運作方式的畸變,從而導致「消極角色」與「積極角色」之間的不均衡加劇。故此,我們必須探索集中力量辦大事公共治理模式下,引發超限度集權和人治慣性的應對之策。簡而言之,應對的路徑有兩條:一是以法治化的手段強化民主決策機制的剛性,使民主決策機制真正成為防範集中力量辦大事公共治理模式濫用的控制閥;二是構建效能型政府,使常態化政府治理模式能夠應對多變的公共管理環境。(作者為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

⑸ 2020年中國能否創造奇跡

人們想知道為什麼中國經濟在過去30年裡發展如此迅速,他們認為這樣的發展速度簡直是一個奇跡。而在我看來,這樣的快速發展是經濟規律的必然結果。

中國經濟迅速發展的背後有三個重要的基礎動力,這些動力和二戰後促使日本經濟崛起,以及「亞洲四小龍」(中國香港、新加坡、中國台灣和韓國)在上世紀60年代到80年代經濟騰飛的原因是一樣的。它們是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以及經濟發展正處於早期階段從而給予經濟更多上升的空間。

下面讓我依次詳述這些動力。

一、人力資本的含義是人在社會上的能力,包括勞動者的技術和職業道德水平,以及企業家的創新精神和整合資源的能力。人力資本的素質是社會歷史和文化傳統的一部分,不是10年或者20年能夠塑造的。經濟學家已習慣用受教育的時間來衡量人力資本的多少,但這樣的方法並不準確,因為它未能把職業道德和人的創造智慧考慮進去,而這些是文化傳統熏陶的結果。這些特質在一代又一代人身上繼承和完善,有一部分是通過家庭教育得以傳承。

對於中國工人的技術,我們通過古代青銅器、絲綢刺綉、瓷器和明代傢具就可見一斑,更不用說西安的秦始皇兵馬俑的精妙。中國毫無疑問擁有相當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其他國家如日本、德國、韓國、新加坡和美國也擁有高素質的人力資本,只不過表現的形式不同。一些國家未能實現經濟快速發展,一個主要原因就是人力資本短缺。

二、第二個動力是一套運作良好的市場機制。中國在1978年改革開放之前有同樣高素質的人力資本,但還沒有市場機制,因此未能迅速發展起來。市場機制能夠讓優秀的人才通過辛勤工作更好地實現自身價值,從而為自己也為社會創造財富。市場機制使得經濟活動因為勞動有償而得到充分激發,也因為資源根據市場供求原理流向最需要的地方而得到有效配置。

中國政府把經濟機制一步一步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在這一點上他們功勛卓著。我在我的書《中國經濟轉型》(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年)中詳細記錄了這一轉變。但是,市場機制如果沒有中國的人力資本,也不能成就這樣快速的經濟發展。

有些人指出中國市場機制的許多缺點,如銀行體系和法律制度,但這些制度在不斷改善。必須說明的很重要的一點是,在市場機制還不完善時,經濟也可以得到迅速發展,這充分表現在中國過去30年的歷史經驗中。此外,即使政府不採取行動,經濟體制本身也可以在市場經濟的環境中得到改善和發展。一個典型的例子是,上世紀80年代應國民經濟的需要而興起的鄉鎮企業的成長過程。市場經濟體制也可以生成其他的市場機制。今天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和上世紀30年代的上海證券交易所都是在沒有政府參與的情況下誕生的。

值得一提的是人力資本和市場機制的互動。如果市場經濟條件下,每個人都有平等的機會參與市場競爭,而且能者會勝出,那麼市場機制就能運作良好。但是平等機會往往在一個成熟的市場經濟中無法實現,因為成功人士的孩子必然擁有更好的機會。而中國社會在1978年改革開始時大多數公民有幾乎相等的機會。都能白手起家,沒有人可以繼承財富而得到創業資本。所有學生都有平等的機會讀大學或研究生,更有能力和更努力工作的人會被選入大學或研究生院。我在上世紀80年代還幫一些優秀的研究生進入北美的研究生院,他們中很多人就來自貧窮的家庭和農村。

三、第三個有助於經濟快速增長的因素是發展中國家和最先進國家之間的技術差異。這使發展中國家通過採用先進的技術可以迅速發展起來。

了解了這三個因素,我們可以預言,中國經濟將繼續增長,因為這三個經濟引擎會繼續發力。隨著技術差距縮小,中國增長速度將逐步放緩,但在至少未來10~1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里,經濟每年增長速度仍將高於8%。

⑹ 為什麼中國總能在生死戰創造奇跡

一,是因為技術.二,是因為運氣.三,是因為配合.四,是因為我們有一種堅持到底的精神.這就是我們中國人!!而中國男籃繼承了我們中國傳統永不放棄的精神,當然運氣也是贏球的一個因素,但是試問有哪支球隊完全是靠技術贏球的,即使夢七隊有時候也要靠運氣來贏球,所以運氣也是其次,而配合也是極為重要的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我們的民族英雄們——中國男籃心中有這樣的一團火,一種精神,所以我們總能在生死戰中創造奇跡。

⑺ 你相信中國人能創造奇跡嗎,現代

現代中國人創造的人間奇跡太多了,沒有辦法去數啊,數也數不過來啊。回

改革開放三十年,百島巨變答創新天。

莫言夢想出奇跡,奇跡更比夢超前。

跨海大橋凌空架,八島擁抱長相戀。

扁舟苦渡成追憶,長堤馳輿島陸連。

偏僻漁村開港埠,物流長運聚財源。

中心漁港新布局,漁商工貿集休閑。

百里引水清泉涌,十萬人民不愁旱。

交通連網布海內,道路寬暢保安全。

新城建設連廣宇,大廈高樓置景觀。

人居環境神仙住,舒適生活日子甜。

萬千變化說不盡,黨恩政德重如山。

⑻ 誰知道烏克蘭:為什麼中國能創造奇跡

近日,烏克蘭外長康斯坦丁·格里先科表示,中國對向我國投資十分感興趣。因此,烏克蘭政府將加強與中國的關系。也就是說,未來烏克蘭將不會向西方,而是向東方尋找投資。筆者希望弄清楚,我們是否可以仿效中國現代化的經驗?是什麼阻礙我們創造經濟奇跡? 中國取得成功主要有5個原因:一是工作、工作、再工作。在1991年蘇聯解體時,中國的經濟規模只與俄羅斯相當。20多年過去了,烏克蘭的經濟水平還未達到1990年前的水平,而中國卻一躍成為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烏克蘭分析中心主任奧赫里梅科表示,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而烏克蘭作為獨立國家存在只有短短20年。因此,烏克蘭人與中國人的思維方式存在很大的差別。當中國開始實施改革時,烏克蘭還墨守成規,許多人不願從事私有經營活動。是信仰幫助了中國公民,英明的孔子鼓勵人們辛勤勞動。 資料圖:99式主戰坦克 資料圖:中國航母服役想像圖 二是自己的投資者。為建立最大的經濟體之一,中國吸引大量投資者,海外華僑提供巨大的幫助。奧赫里梅科稱:「中國在海外有大量華僑。因此,第一批投資者主要是來自美國、歐洲和澳大利亞的華僑,之後大量外國投資者才來到中國。中國僑民發揮了主要作用,正是他們創造了中國的奇跡。而烏克蘭不具備這一條件。居住在國外最富有的烏克蘭人不願向國內投資。」 三是聰明的官員。無論中國華僑多麼愛國,他們仍希望能賺到錢,因此投資者都是十分謹慎的。為此,中國首先要保障他們投資安全。中國政府向他們保證,誰也不會從他們手中搶走生意,這保證外國投資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而烏克蘭卻有大量資金外流。烏克蘭官員腐敗行為嚴重,卻很少有人受到起訴,結果擠走投資者。 四是生意規則。在烏克蘭,做生意一直受到政府更替的影響。因此,投資者不願向現代化生產領域投資。但在中國,投資者遵守一些不成文規定。他們明白,中國人並不擔心外商向現代化領域投資。 五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中國政府明白,投資總有停止的時候,資源也不是無限的,要成為世界強國,應當不斷地學習。中國每年向國外派出大批留學生,這也是中國成功的經驗之一

⑼ 為什麼說制度成功創造中國奇跡

中國的制度是世界上最有效率的。

⑽ 為啥中國經濟總是能創造奇跡

中國是一個很神奇的國度,中國人的優點很多,比如吃苦耐勞,聰明等優點,你看看漢唐盛世,前朝末年的戰亂那麼嚴重,經濟破壞嚴重,為啥經過幾十年的修生養息,就成了盛世呢?很重要一點—輕徭薄役,就是不給老百姓增加多少負擔,給老百姓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老百姓自己自然發展,黃金就在地上,關鍵看人去不去挖,去不去發現黃金。中國人還很善於發現機會和學習(樓主不要拍磚,中國的山寨能力其實很強大的,清末北洋時期,中國的科技人才極其缺乏,但是依然能仿造出諸如ZB26機槍,毛瑟手槍,克虜伯山炮之類的具有當時先進水平的武器,引進專利固然有幫助,但是專利技術需要消化。很多中國人在蘇聯解體後往俄羅斯賣東西,或者是在內地和香港之間倒賣日用品,當倒爺,發了大財。)中國的經濟奇跡是在改革開放之後才開始的,說明只要給老百姓一個發財的機會,他們自然會去努力創造財富,即使機會不大。(現在很多華人富商當時都是冒著極大風險起家的)還有,中國人多,中國13億人,每人賺一塊錢,總量就抵得上美國每人賺三塊錢(美國4億多人),在80,90年代,西方產業結構調整,將紡織,日化,造船等勞動密集型產業挪到了中國,這些產業門檻低,容易賺錢,溫州很多大老闆都是靠著賣皮鞋,衣服等輕工業產品起家的,從現在世界各地都可見到的「中國製造」就可以看出來,中國就算啥都缺,就不缺人!美國人,德國人穿的衣服,鞋子都是中國工廠生產的,很多發達國家都買中國的民用船隻。中國產品的性價比高,非洲很窮,阿富汗戰亂,中國的輕工業產品就因為價廉物美而廣受歡迎。最後用一句話總結:中國的經濟奇跡,離不開中國龐大的人口基數和中國人堅韌,吃苦耐勞,聰明等優點!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