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論文
Ⅰ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這是一個需要中美雙方,包括社會各界共同來探討和實踐的系統性工程,同時也是一個需要雙方保持政治定力,持之以恆、不懈推進的長期事業。
首先,我們要不斷增進戰略互信,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牢固的基石之上。中方始終強調,中國的發展是和平的發展,我們從來都沒有想要挑戰甚至取代美國地位的戰略意圖,而是真心實意地希望和包括美國在內的各國共同維護和平,共同實現發展。我們注意到,美方近年來也反復表示不把中國視為威脅,無意遏制中國,樂見中國走向強大,保持穩定。這是對的。只要中美各自都能秉持上述戰略取向並將其付諸行動,就一定能夠建立起戰略互信,不斷夯實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基礎。
第二,我們要大力促進務實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深厚的利益紐帶之上。中美建交以來,快速發展的經貿關系不僅給兩國各自的發展都帶來了巨大紅利,也成為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但始終破浪前行的壓艙石。
第三,我們要積極加強人文交往,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堅實的民意基礎之上。國與國的關系,歸根到底還是人與人的關系。當今時代,民意越來越成為影響甚至左右兩國關系走向的重要因素,人民相互友好,國家之間就友好,反之亦然。因此,能否成功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看能否得到兩國多數民眾的理解、參與和支持。為此,我們應鼓勵和擴大兩國各領域、各界別民眾,包括家庭、社區、學校、民間團體等社會基層民眾之間的相互往來,讓他們增進相互了解和感情;我們應深化文化交流,使雙方在交流與碰撞中逐漸實現彼此包容與融合。我們還應積極引導各自民意,讓支持中美友好合作成為主流聲音,不斷壯大中美關系的社會基礎。
第四,我們要不斷加強在國際地區熱點及全球性問題上的合作,使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建立在更加緊密的共同責任之上。美國是全球最大的發達國家,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們在維護地區和國際形勢穩定、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等重大問題上有著越來越多的利益交集,承擔著越來越大的共同責任。中美如能攜手為世界的和平穩定、人類的文明進步作出貢獻,不僅符合國際社會對中美兩國的期待,也理應是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應有之義。中國已准備好與美國在地區和全球層面展開全方位合作,我們不是要搞所謂「兩國共治」,而是優勢互補,各擅所長,中國願意承擔與自身國力及國情相適應的國際責任,與美方一起,為國際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公共產品。中美在任何問題上都可以合作,盡管我們有時候立場不盡相同,但這並不影響我們之間的溝通與對話,只要我們真正從兩國共同利益出發,從地區與世界的穩定繁榮出發,中美間的立場一定能夠越來越接近,中美戰略互信也一定會不斷得到深化。
Ⅱ 對中美新型大國關系解讀論文1500字
論文常被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
論文格式封面論文常指用來進行科學研究和描述科研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討問題進行科學研究的一種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進行學術交流的一種工具。它包括學年論文、畢業論文、學位論文、科技論文、成果論文等,總稱為論文[1]。論文格式就是指進行論文寫作時的樣式要求,以及寫作標准。直觀的說,論文格式就是論文達到可公之於眾的標准樣式和內容要求。
結構
論文一般由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和附錄等部分組成,其中部分組成(例如附錄)可有可無。論文各組成的排序為:題名、作者、摘要、關鍵詞、英文題名、英文摘要、英文關鍵詞、正文、參考文獻、附錄和致謝[2]。
題目
1.題名規范
題名應簡明、具體、確切,能概括論文的特定內容,有助於選定關鍵詞,符合編制題錄、索引和檢索的有關原則。
2.命題方式
簡明扼要,提綱挈領。
3.英文題名方法
①英文題名以短語為主要形式,尤以名詞短語最常見,即題名基本上由一個或幾個名詞加上其前置和(或)後置定語構成;短語型題名要確定好中心詞,再進行前後修飾。各個詞的順序很重要,詞序不當,會導致表達不準。
②一般不要用陳述句,因為題名主要起標示作用,而陳述句容易使題名具有判斷式的語義,且不夠精煉和醒目。少數情況(評述性、綜述性和駁斥性)下可以用疑問句做題名,因為疑問句有探討性語氣,易引起讀者興趣。
③同一篇論文的英文題名與中文題名內容上應一致,但不等於說詞語要一一對應。在許多情況下,個別非實質性的詞可以省略或變動。
④國外科技期刊一般對題名字數有所限制,有的規定題名不超過2行,每行不超過42個印刷符號和空格;有的要求題名不超過14個詞。這些規定可供我們參考。
⑤在論文的英文題名中。凡可用可不用的冠詞均不用。
Ⅲ 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新型中美大國關系首先是一種拋棄傳統大國沖突對抗邏輯,利益攸關兩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國關系;其次是一種超越和包容意識形態、社會制度和發展階段差異的關系;再次是一種在現有國際體系下,既能共創和共享制度,又能共同承擔國際責任的關系;最後,新型中美大國關系是一種互利共贏、穩定和可持續發展的關系.
一是創新思維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創新思維。拋棄冷戰思維,創新相處之道,是目前解決中美大國關系的重要思路。中美關系的本質不是任何一種短期行為,而是一種更為持久的長遠利益。中美關系是一種開放性結構,要求中美兩國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新思維,不斷開拓創新
二是相互信任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相互信任。國與國之交應以誠信為本。戰略互信是實現中美關系長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戰略互信的缺失、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疑慮,成為當前中美關系前進征途上面臨的重要障礙。防止中美戰略誤讀、誤解甚至誤判,雙方更加客觀、理性、真實地看待和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培植深厚的戰略互信,是推進中美關系前進的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
三是平等互諒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平等互諒。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中美兩國在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歷史背景和發展水平等方面都不同,兩國對問題的看法有差異、有分歧甚至有矛盾都是正常的,問題是如何面對這些分歧並富有智慧地超越分歧、尋求共識、找到共同利益。
四是積極行動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積極行動。隨著兩國關系的深入發展,關乎中美雙方利益的議題不斷增多,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兩國不斷深化合作。不論是在合作領域的擴大,還是在合作程度上的加深,深化合作是發展兩國關系的強大動力。我們要採取扎實有效的行動,加強各方面的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讓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切實享受中美合作帶來的好處。
五是厚植友誼。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厚植友誼。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國社會各界交流交往,讓更多人成為中美友好合作的參與者、支持者。這就要求雙方都應推進中美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進行戰略協調,妥善處理新問題、新挑戰,發展相互尊重、互利共贏、合作競爭、聚同化異的新型大國關系。
Ⅳ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具體內涵是什麼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內涵:
一是不沖突、不對抗。就是要客觀理性看待彼此戰專略意圖,堅持做夥伴、不做屬對手;通過對話合作、而非對抗沖突的方式,妥善處理矛盾和分歧。
二是相互尊重。就是要尊重各自選擇的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求同存異,包容互鑒,共同進步。
三是合作共贏。就是要摒棄零和思維,在追求自身利益時兼顧對方利益,在尋求自身發展時促進共同發展,不斷深化利益交融格局。
Ⅳ 論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構建的必要性和對策
兩國元首就建設新型大國關系這一目標達成共識,兩國之間仍然存在諸多分歧和摩擦,但雙方均能以非對抗性方式處理。為推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進程,中國應提倡中美在亞太互動中要有創新思維與行動,提出中方之亞太願景,嘗試制定共同的行為准則,設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試驗項目。
首先,提倡中美在亞太互動中要創新思維與行動。中方應在與美方的互動中強調,中美要發展新型大國關系,首先都要謀求成為新型大國,包括要秉持開明的心態( 不以零和的眼光看待其他國家的發展) 、接納進步的思維( 在處理雙邊關系和地區問題時要與時俱進,而不是抱殘守缺) 、採取積極的舉措( 通過建設性的行動向對方發出積極信號、開啟與對方的良性互動) 。
就當下中美各自的國際政治觀而言,中國的崛起是在後冷戰時代經濟全球化、地區化加速發展,國際合作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實現的,因此中國更容易接受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等理念,也在有意識地吸取歷史上一些大國所犯的戰略錯誤,真誠地希望走一條新型大國之路。美國則不然。美國是藉助第二次世界大戰而躍居世界舞台的中心,並通過冷戰在世界范圍內建立起其權力結構的。華盛頓的戰略思維更看重軍事手段和地緣政治因素,追求軍事力量優勢,熱衷於權力政治,習慣於零和思維,這既不符合21 世紀國際政治的新趨勢,更不利於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構建。因此,中方必須加大對美工作力度,在理念上予以引導,在行動上積極示範,幫助美國甩掉歷史包袱,克服政策慣性,與中方一道「共同進化」。
其次,提出中方之亞太願景。鑒於美方擔心中國會隨著力量的壯大不斷拓展在亞太的利益和影響力,甚至謀求排擠美國和挑戰美國,中方應有針對性地提出中國亞太政策的目標就是推動建立亞太合作共同體,該共同體的特點是:謀求發展共同利益,講究利益均衡( 相互尊重對方的核心利益和正當利益) ,共同制定和遵守公正合理的行為規范,合作建立開放、包容的地區機制。
第三,嘗試制定共同的行為准則。奧巴馬政府強調國際政治中規則的重要性,企圖在美國力量相對下降的背景下繼續掌握規則的制定權,鞏固美國的主導地位。亞太是美國推動制定新的經濟與安全規則的重要區域,其要旨是規制力量不斷壯大的中國的行為。中方可以抓住美國的這一心理,提出願意與美方一道制定共同的行為准則,通過這些新的規則達到制約美國亞太行為的目的。例如,可以考慮以下規則:
( 1) 為了亞太地區的和平、穩定和善治,雙方謀求擴大在本地區的合作,共同為本地區提供公共物品;
( 2) 相互通報各自在對方周邊地區的外交活動:美國向中國通報其與中國周邊國家的互動,中國向美國通報中國與北美和拉美國家的互動;
( 3) 不挑撥離間,不在他國面前詆毀、含沙射影攻擊對方;
( 4) 一方在西太平洋舉行重大軍事演習預先通報對方,如是多邊演習則應邀請對方派員觀察;
( 5) 在自己的盟國和夥伴向對方採取挑釁行動時,要積極勸阻,而不是推波助瀾,從中漁利。
第四,設立發展新型大國關系試驗項目。結合問題的重要性和雙方的共同關注,可以考慮把兩軍關系、朝鮮半島問題、海上安全問題作為優先考慮領域。雙方在這些領域的有效合作,將有助於增進互信,擴大合作面,增加中美關系發展的動力。
Ⅵ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及意義
從歷史經驗教訓來看,在崛起大國與霸權國的戰略博弈中,霸權國往往掌控著更多的戰略資源,擁有明顯的戰略優勢,如果真的發生「大國政治悲劇」,霸權國在兩敗俱傷的結局中會傷得輕一些,或者傷得不那麼致命。中國要順利走好和平發展道路,實現和平崛起,就必須避開、跨越「修昔底德陷阱」。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無疑是確保兩國關系健康發展,避免「大國政治悲劇」的最佳路徑。當然,中美不重演「大國政治悲劇」,對美國也是好事,對世界更是幸事。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如果成功,將開創大國關系的歷史。 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作為新理念並不僅僅是一個良好願望,而是有著相當厚實的現實基礎。這個現實基礎就是現存的中美關系。中美自建交以來,雙邊關系雖然歷經風風雨雨,但總體上是不斷向前發展的。兩國不僅沒有全面沖突、對抗,而且還在諸多領域不斷深化合作共贏。可以將現存的中美關系看成是「准新型大國關系」。這種「准新型大國關系」為新型大國關系構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後者是在前者基礎上進化而來,而不是橫空出世。
Ⅶ 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意義是什麼
一、中美兩國近年狀態來分開看
中國,通過改革開放30多年的大發展大繁榮,綜合國力經歷了發達國家用上百年時間才能發展到的成果。不論經濟文化政治軍事,可以說一個國家所有大的方面的內容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同時經濟發展的勢頭雖有所減緩,但是整體發展勢頭從目前來看仍然不可阻擋的再向上走。
美國,世界一哥地位長久霸主。世界經濟力量、軍事力量最強,政治影響力最大(軍事力量作支撐,不大都不行)。不過這些年,其經濟增長疲乏,伊拉克、阿富汗戰爭不僅僅牽扯了其主要精力,還浪費了巨量的資源,嚴重拖累了美國經濟,也因此對國家其他大的方面造成了不良影響。
二、從中美兩國關系結合看
政治上來說,社會主義仍然是世界上的少數,與以美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國家從國家性質上來看始終是存在的根本性矛盾的,過去中國的經濟、軍事力量弱小,社會主義陣營在世界上的力量孱弱,資本主義盡管警惕,不過還是屬於上不了檯面的一股力量。通過中美建交、中國對外展現出的和平友好等動作,資本主義國家基本上部分放開了對華通話的窗口,警惕性相對有所下降。而後隨著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快速發展,中國綜合實力的巨大提升在資本主義國家眼裡又使得中國的威脅等級逐步提升,但是中國國力的提升,特別是經濟發展所帶來的紅利又讓以美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雙方的經濟聯系越來越緊密,對付中國變成了一個頭疼的選項了。美國當了世界警察很久,在美國眼裡任何試圖挑戰其的選項都是不被允許的,而中國的迅速崛起,相當於挑戰其地位的直接對手。當然中國實際上並沒有這個想法,為什麼這么說,因為新型大國關系這一論調就是由中國提出來的。
三、中美新型大國關系意義
多極化的世界趨勢不可逆,然而美國當了太久老大,原來是老子天下第一,現在要變成開常委會決議,必然不可能那麼痛快,需要一個過程。但這個過程是中國和美國,特別是經濟、軍事這兩個大頭,另外又有著社會制度的根本性不同,如何求同存異(真正的求同存異不可能,但是可以向這個方向無限趨近),如何避免中國崛起與美國相對衰弱這個過程中雙方不發生大的分歧和武裝沖突,是當務之急。所以中國提出了新型大國關系這一論調。新型大國關系的具體內容就不多說了,總而言之就是拓寬對話機制,互相有所包容,出現問題各自有所讓步等等。這一提議不僅對於中美,對於世界的和平發展也是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的。世界第一強國和世界第一新興國家的和平相處必然是最有利於雙方和世界的。
另:盡管中國有很大的誠意,但目前從美國來看,他們對此還抱有質疑,甚至包括對話友好的專家智庫,說成功還早,拭目以待吧。
Ⅷ 如何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一.創新思維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創新思維。拋棄冷戰思維,創新相處之道,是目前解決中美大國關系的重要思路。應該看到,要讓中美兩國實現長期的良性互動,中美兩國就需要打破傳統大國爭霸思維,創新兩國的相處之道。 中美關系的本質不是任何一種短期行為,而是一種更為持久的長遠利益。中美關系是一種開放性結構,要求中美兩國進一步解放思想,樹立新思維,不斷開拓創新。當今世界發生了深刻變化,必須與時俱進,因時而變。走出一條符合世界發展潮流、符合本國國情和中美關系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新型大國關系之路。
二.相互信任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相互信任。國與國之交應以誠信為本。戰略互信是實現中美關系長遠、健康、穩定發展的基石。戰略互信的缺失、對彼此戰略意圖的疑慮,成為當前中美關系前進征途上面臨的重要障礙。防止中美戰略誤讀、誤解甚至誤判,雙方更加客觀、理性、真實地看待和理解對方的戰略意圖,培植深厚的戰略互信,是推進中美關系前進的刻不容緩的重要任務。中美友好與合作,只能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中美要採取切實增進雙方互信的實際行動.防止中美陷入疑慮的漩渦。增進互信的重要渠道就是加強彼此了解。中美要充分利用業已形成的60多個對話磋商機制,並讓兩國更多的民眾、更多的團體、企業、智庫和媒體,加入到推進中美新型大國關系的宏偉事業中來,廣泛深入地開展對話、交流、溝通和合作,把中美戰略互信這個偉大工程打造得更加堅實。
三.平等互諒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平等互諒。中美兩國國情不同,不可能在所有問題上都意見一致。中美兩國在價值觀念、意識形態、文化傳統、宗教信仰、歷史背景和發展水平等方面都不同,兩國對問題的看法有差異、有分歧甚至有矛盾都是正常的,問題是如何面對這些分歧並富有智慧地超越分歧、尋求共識、找到共同利益。歷史證明並將繼續證明,中美之間有分歧並不可怕,只要雙方相互尊重,通過對話交流,增進理解,妥善處理,善於縮小分歧、積極化解分歧、不斷超越分歧、有效管控分歧、妥善處理分歧,在中美雙方共同關心和面臨的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中,廣泛凝聚共識。最大限度地尋求共同利益,不斷擴大彼此合作領域,中美新型大國關系就會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四.積極行動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積極行動。前中美兩國之間已經建立了六十多個合作機制,這些合作機制為中美之間各領域合作起到良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隨著兩國關系的深入發展,關乎中美雙方利益的議題不斷增多,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兩國不斷深化合作。不論是在合作領域的擴大,還是在合作程度上的加深,深化合作是發展兩國關系的強大動力。 中國有句古話,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們要採取扎實有效的行動,把雙方達成的各項共識落到實處,推動廣泛領域務實合作,加強在國際和地區問題上的協調,促進亞太地區乃至世界和平穩定,讓兩國人民和各國人民切實享受中美合作帶來的好處。
五.厚植友誼 發展中美新型大國關系,需要厚植友誼。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我們要積極推進兩國社會各界交流交往,讓更多人成為中美友好合作的參與者、支持者。加強對話,擴大共識,增進互信,深化合作,增進互信、加強友誼、深化合作」,這是中方對構建新型大國關系和厚植友誼的巨大誠意,無疑對進一步促進中美兩國人民相互了解和友誼堅定了重要的意義。
Ⅸ 新形勢下如何理解中美新型大國關系
中國和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貿易經濟體,不管在政治上、軍事上如何對抗,只要不專是發生戰爭,屬這是兩個大國之間的經濟關系定位。美國遏制中國的戰略是一貫的,美國既盼望中國強大以承擔更多是全球責任,又害怕中國的強大,但無論如何,一個強大的中國是發展趨勢,歷史潮流滾滾向前,不可阻擋,美國對此沒有十足的認識,這是中美間不斷有各方面沖突的根源。合作是主流,離開中國去談論其他,無論在政治上、經濟上、全球問題上,美國同樣會不堪,誰也離不開誰。中美間的對抗會持續,中美間的合作也會持續,這就是兩者大國之間的關系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