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創造與挑戰

創造與挑戰

發布時間: 2020-11-21 14:04:39

Ⅰ 為什麼說敢於挑戰現實才能創造未來

生活中最令人歡欣鼓舞的體驗之一莫過於與刺激的挑戰正面相遇。然而,許多人卻習慣將挑戰看作麻煩。他們忌諱挑戰,將其視為通向成功之路上的絆腳石。

其實,挑戰意味著機遇。挑戰為你營造了學習人生重大課程的環境,使你能同時經歷成功和失敗,體驗勝利和挫折。每一次新的挑戰都能帶給你比上一次更多的教訓,更豐富的經驗。每經歷一次挑戰,你都將距離你的目標更近。

你可以把挑戰當作一項游戲來接受,學會主動去尋求挑戰。你所接受並參與的每一個挑戰都能教給你書本上沒有的學問,教會你處理事情的彈性和靈活度。挑戰能成就幸福快樂、刺激精彩的人生。

不要成為那種一生都將挑戰拒之門外的人,否則,你將一無所獲,碌碌無為。

打算和計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只說不做。放手去干!激活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意氣風發地去接受生活的挑戰,去體驗人生的每個細節,去追逐新的目標。

你的生活其實蘊含了無數種可能性,當你領悟到這一點,你就能到達一個嶄新的境界,一個風光無限的全新世界將展現在你面前。所有你以前從未設想過、甚至從不敢奢望的東西都將出乎意料地得以實現。所有現在困擾著你、令你心力交瘁的限制和束縛都將不值一提。一旦你真正懂得如何去生活,並敢於挑戰現實,那麼,一切人際關系和健康方面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你還能更好地改進事業和生意方面的規劃。你對未來的生活擁有選擇的絕對權力,它就在你的手中。

敢於挑戰現實,使你能夠駕馭你的生活,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你體內蘊藏著無限潛能,它能使你獲得想要的一切。你正塑造著你的思想、行為,雕刻著你的現實人生。你所有的經歷都是你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它能教會你如何從中采擷頗具價值的教訓,怎樣學會成長,以及如何去發掘降臨在你身上的機遇,並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擴展這些機會。

挑戰使你通過一切經歷和體驗,得以一點一滴地創造自己的命運。你不會因為暫時的逆境而焦慮萬分,即使是天塌下來也不會讓你覺得不堪重負,更不可能使你軟弱無力地聽任逆境擺布而停止前進的腳步。你會將每一種境遇都看成學習和領悟人生的過程,哪怕是遭逢逆境,也會將壓力變作動力和激勵。

在現實生活中,你遭受過的每一次痛苦經歷,例如失業或是遭遇情感的打擊、痛失一段戀情……在痛苦的煎熬過去以後,你會從痛苦中領悟到,正是這段痛苦的經歷賜予了你彌足珍貴的教訓,讓你足以鼓起勇氣向現實挑戰,它的發生是上帝對你最好的安排。使你能在失業之後找到一份更有發展潛力、更有樂趣的新工作,或者找到一個更合適的對象開始一段新的戀情。

敢於挑戰使你能夠冷靜沉著地面對不幸和逆境,從中吸取教訓,積極努力地尋求改善人生的機會。每當不幸和厄運降臨,你不會自視為可憐凄慘的受害者,終日以淚洗面,萎靡消沉,敢於挑戰使你從現在起就立下了要改變這種消極狀態的決心。使你面對逆境時總是思考:「我怎樣才能從這次挫折中受益?我該從中吸取怎樣的教訓才不至於重蹈覆轍?」

敢於挑戰使你學會反躬自省,在自己身上發現改變逆境的力量,而不是試圖從別人那裡或外界去找尋這種力量。要想獲得內心的安寧祥和,就不要去評判他人,或機關算盡地企圖操控別人,而要盡力去幫助他人也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當你感到遭受了他人的不公正對待或污衊時,不要讓仇恨和痛苦充塞和折磨你的心靈,因為仇恨和痛苦只會阻滯你的快樂心境。破釜沉舟的復仇心態只會生發消極負面的情緒,蒙蔽你的雙眼和心靈,使你看不到世界蓬勃生機的一面,感受不到樂觀向上的情感。只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有助於你主宰自己的命運,才能使你敢於挑戰現實。

當你敢於挑戰現實時,你的心態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的工具和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你必須掃除頭腦中消極的想法,擯棄對失敗的恐懼心理,消除對前途的憂心忡忡的疑慮態度。不要害怕給你的常規生活帶來一些改變,你應該努力超越你的局限。當然,保持現有的穩定的狀態,可以保證生活更加舒適,但是長此以往,會因為生活的平淡無奇而心生厭煩。恐懼是最折磨人、消磨人意志的情緒之一。無論是突然遭遇的驚恐,或是長期慢性的憂懼都會嚴重挫傷人們的主觀能動性。當與困難對抗時,恐懼心理往往會壓抑人們的積極性,在恐懼的陰影下,他們會妄自菲薄,自卑地認為自己不具備解決難題的能力。接踵而至的情形是:喪失了自信心。

積極樂觀、敢於向現實挑戰的心態,是人類所擁有的最具威力的力量之一。它能幫助人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要想獲得這種心態,你必須專注於長期的目標設置和計劃,心無旁鶩地朝著你渴望的成功進發。你的思想指導著你的行動,而行動又決定著你的命運。所以,你一定要從積極的方面思考問題,賦予自己敢於向現實挑戰的決心和勇氣,然後你才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人生路上的一切挑戰。

Ⅱ 如何理解當代世界形勢給中國帶來的機遇與挑戰

一.跨世紀中國的可貴有利機遇

1.美蘇兩極雅爾塔體制解體後、世界加快向多極化方向發展, 在世界和平主潮中可望繼續保持國際和平環境所提供的機遇

在這個當今世界和平大潮中, 盡管局部戰爭增多, 但是新的世界大戰的現實可能性總的說來不是越來越大了, 而是相對縮小了。中國有可能贏得更長的世界和平的國際環境, 來建設社會主義的四個現代化大業。在新的格局形成中, 一個超級大國為所欲為的時代已經結束, 多極共存中新興力量發展機遇增多, 有可能突破舊格局的傳統框架開創新的局面, 問題在於能否及時捕捉機遇。鄧小平1990年3月在談到國際形勢時說:「我們可以利用的矛盾存在著, 對我們有利的條件存在著,機遇存在著,問題是要善於利用。」國際形勢在利弊相較的總體上說是利多弊少的。

2.新科學技術革命引起的新產業革命同步發展的機遇

當代世界的新技術革命在世紀之交已進入新的突破時期, 以信息高速公路、生物工程等高新技術為先導將會引起了一場新的產業革命, 從而帶動整個產業結構和社會生活方式的新的革命性的變化。在這場大變革中固然現代化強國、科技大國佔有基礎和實力等多方面的優勢。但是和前兩次科技革命時引起的變化一樣, 後起之秀往往會異軍突起的。面對世界科技革命日新月異,產業結構調整步伐加快,國際經濟交往與合作更加密切, 經濟全球化趨勢加大的總形勢, 發達國家和包括我國在內的有一定基礎的發展中國家在這場新的大變革中, 在一定程度上是站在同一個起跑線上的。這就給處於起飛時期中的中國現代化提供了新的開發生產力的難得機遇。

3. 經濟和科技競爭為主要形式的提供的機遇

和1945-1990年代時的美蘇兩極冷戰格局以激烈的政治、軍事較量不同, 走向21世紀的冷戰後多極化格局, 轉向了以軍事、政治斗爭為後盾而以經濟和科技競爭為主要內容的基本形式。國際經濟競爭日趨激烈, 意識形態的較量雖然一直存在, 但是它實際上並在許多情況下是以退居後台的形式表現的, 並不總是將意識形態因素或什麼「反共主義」作為處理國際的和國家關系的固定不變的原則基礎的。不同社會制度國家和平共處、求同存異, 各國有選擇發展制度、發展模式的自由、不幹涉它國內政等原則已越來越為國際反對霸權和強權政治的國家和友好國家所肯首。盡管西方國家不喜歡我們堅持社會主義道路, 我們也不喜歡西方國家堅持資本主義道路並把他們那一套制度和價值觀強加在中國和世界人民頭上。然而這並不是說, 我們警惕西方國家的「沒有硝煙的第三次世界大戰」就意味著要把意識形態因素誇大到其他因素之上, 以至忽略了導致蘇東解體和新中國在一個相當長時期里發展不快的關鍵性原因。實際上對於不同會制度國家來說都不容以意識形態作為處理國家關系劃線的准則, 都在實際上以利於國家利益的和平與發展為准則。在這種情況下生產力的發展和速度、社會的和諧與保持穩定情況實際上是至關重要的。在跨世紀的90年代, 世界經濟在起伏中保持增長勢頭, 而站在發展浪尖上的是亞太地區, 這對處於亞太地區中心地位之一我國來說, 顯然是一個有利的發展機遇。

4.西方國家周期性危機陰影的斷續困擾、前蘇東國家解體後尚未擺脫困境和某些發展中國家政局動盪危機客觀上提供了中國的發展機遇

鄧小平在1983年說:「要抓住西歐國家經濟困難的時機」1985年又說:「我們要抓住時機, 現在是改革的最好時機。」1991年說:「現在世界發生大轉折, 就是個機遇。......機會難得阿!」1992年他又說:「抓住時機,發展自己, 關鍵是發展經濟」「要抓住時機, 現在就是好機會。」別國的困難或動盪自然會影響自身的發展及其在國際上的競爭力。當然, 這樣的機遇並不總是常在的。我們不能把自己的發展建立在別國的困境和大發展緩慢的基礎下, 而主要靠自身的政策調整和改革。在當代世界的改革潮中, 我國正是在世紀末改革潮中後來居上, 從這個意義上說, 我國在改革開放政策調整上有較充分的迴旋餘地。

5.振興民族和文化新精神提供的新機遇

在當代世界經濟全球化、區域化和多樣化並存的時代, 有一個在新的條件下再創民族文化新精神並在全球發揮影響的問題。中華民族創造過燦爛的古代文明, 有過舉世公認的輝煌。自15世紀中葉以來中國開始落後了。正如鄧小平同志說:「如果從明朝中葉算起, 到鴉片戰爭,有三百多年的閉關自守,如果從康熙算起, 也有近二百年。長期閉關自守, 把中國搞得貧窮落後,愚昧無知。」我們知道15世紀前後正是歐洲文藝復興時期, 這個一個由中世紀轉向近代世界的時代,在這個關鍵時期的反差是中華民族迄今仍深受它的影響, 整整500多年的被動和挨打局面是我們永遠難忘的。在走向21世紀的今天,人類社會似乎正面臨著一場文化崛起的新浪潮。它的影響要比文藝復興時期要廣泛和深遠得多, 但是人們對這場已悄然到來的真正意義上的文化大革命的認識還相當滯後。這對於一個走在全世界全方位開放前列的中華文化無疑帶來了一個極其難得的機遇。它既要在新的條件下充分發揚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傳統, 又可以充分地借鑒近現代西方和世界其它國家的優秀文化, 從而創造新文化,推動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一個團結振興的新興中華民族,在民族矛盾激化的當代世界具有競爭力;一個改革開放的中華文化,更具有競爭力。相形之下, 基督文化在總體上已經走過了它的高峰期, 而伊斯蘭文化在一些方面與現代化的協調和創造生機的活力方面還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二. 跨世紀中國面臨著嚴峻的挑戰

盡管中國發展的機遇難得, 但是面臨的挑戰和潛在危機同樣是不能掉以輕心的。這里涉及社會生產力能否保持持續快速發展的勢頭、能否建立經濟發展,生態環境和人口增長,政治經濟社會改革協調的良性循環機制、能否真正實現一部分人先富起來的同時,共同富裕,縮小貧富差距的目標、能否保持和發展健康富有活力的民族精神、以及開創有利於自身發展的國際環境等問題。客觀地說,在這些方面同樣面臨這十分嚴峻的挑戰。

1.實現2000年的「小康」目標是一個需要全力以赴的艱巨任務

我黨第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多次提出到本世紀末達到人均800美元的「小康」目標。這是按GNP10年翻一番的速度來計算的。 據1995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公布1994年全年GDP總值是43,8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增長11.8%〖10〗按當時1美元等於8.45人民幣的美元比價匯率和全國人口12億計算為人均GDP3,650元,合432美元。而按1995年10月的通常1美元等於8.31人民幣的美元比價匯率計算為439美元。從1995年1月1日到1999年12月31日結束後的2000年只有5年。以1995年的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同樣是11.8%來預測, 則到1995年底為48,968萬億人民幣。這樣「原定到2000年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的任務將於1995年提前完成。」

按此測算, 1980年時的國民生產總值13,686億人民幣左右。1979年時我國大陸總人口為97,542萬。據此當時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411元人民幣。<<建議>>提出:要在「2000年, 在我國人口將比1980年增長3億左右的情況下,實現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比1980年翻兩番。」 這一目標經過努力是完全可以實現的。因為,按「九五」計劃年增8%的速度計算, 則到2000年時國民生產總值預計達74,483億元人民幣, 按到1999年底我國人口預計12.75億計算則人均5,841人民幣, 超過比1980年翻兩番的5,644元。而如果「九五」年增速在9%--11%之間, 則超過更多。

然而, 形勢還是不容樂觀的, 第一, 控制人口增長是個嚴重的任務, 原定2000年人口控制在12億, 現在到1995年初就被突破, 如果2000年全國大陸人口到13億形勢就相當嚴峻。

第二, 這是按人民幣計算的, 但如果按美元計算,則人均800美元的目標則就相當困難了。如到進入2000年時人民幣和美元的匯率比價為8:1計算, 則應為人均6400元人民幣, 則12.75億人口共81600億人民幣。按「九五」年增11.8%的速度計算, 到2000年時為76,505億人民幣, 實際人均750美元, 而如果到2000年時為12億人口則人均為797美元了。而人民幣和美元匯率如何直接影響到人均人民幣和人均美元的計算。第三, 還有一個相當嚴峻的通貨膨脹問題, 即必需把通貨膨脹率控制在一位數之內, 因為連年的兩位數通貨膨脹率使11.8%的GNP增長率大打了折扣。當然, 到2000年時香港已經回歸我國, 按全國人均計算會有所提高但是原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翻兩番的目標並未計算香港在內。

2. 實現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的目標是一項新的攻尖任務

中共中央14屆5中全會<<建議>>提出今後15年「為下世紀中葉基本實現現代化奠定堅實基礎」的宏偉目標。這是一項世代人夢寐以求的偉大事業。現代化的內含在不同歷史時期標準是不同的, 有近代時期的現代化, 本世紀五六十年代時期的現代化, 90年代的現代化水平, 也有根據預測下世紀中葉時的現代化水平。根據世界銀行歷年提供的全世界低收入國家、中等收入國家和高收入國家三類GNP和GDP來分析, 至少達到上中等國家發展水平時才夠格稱基本實現了現代化, 而在現代化國家中又有上中等國家、發達國家和最發達國家之區別。這裡面的幅度和彈性是相當大的。中共中央<<建議>>:「2010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奮斗目標是: 實現國民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一番」。為實現這一目標在保持年均增長率7.2%的情況下就可達到。這時如設定2,000年是GNP為8萬億人民幣, 人民幣與美元比價為8:1不變, 則到2010年時為16萬億人民幣合2萬億美元。這個數字比1992年的德國GDP的數字
17,893億美元要多. 比日本當時的36,701億美元要少。但是按預測2010年時人口控制在14億, 則人均GNP只有1,429美元。(未把香港的GNP計算進去), 而1992年時在中等收入國家中的上中等收入國家和下中等收入國家是按1992年人均GNP2,695美元劃分的, 上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均GNP是4.020美元, 全世界人均GNP是4,280美元。

我們不妨以達到1992年時上中等收入國家的人均GNP是4.020美元為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如果人民幣和美元匯率比價不變, GNP年均增長率保持7.2%不變, 人口在10年間增長1億不變, 則2020年時為GNP 4萬億美元, 人均2,667美元; 2030年時為GNP 8萬億美元, 人均5,000美元。2040年時為GNP 16萬億美元,人均9,412美元。這超過了1992年時高收入國家人均GNP在8,356美元的標准。如果把香港、澳門的GNP計算在內, 如果在下世紀上半期內實現和台灣的統一, 無疑是大大增強了我國的綜合國力。

但是, 第一人口的增長控制每年增長在1%內, 2040年前穩定在不超過17億人口是十分艱巨的任務。第二, 連續60年保持年增長率為7.2%以上的增長速度,這在世界歷史上, 包括美國和日本的經濟發展史上是沒有先例的。美國最快發展階段的1869-1901年GNP在30年間翻了兩番, 即15年翻一番。第三, 保持人民幣和美元的穩定比價,使人民幣成為國際上的硬幣同樣是十分艱難的。第四, 通貨膨脹率務必控制在兩位數以下, 否則GNP和人均GNP的實際增長率在相當程度上被抵消了。最後還有一個國際激烈競爭因素, 世界在發展, 中國的經濟發展不是以包括發達國家的停滯發展為條件的,世界銀行幾乎每年都提高了劃分上中等國家人均GNP的標准。1983年上中等國家人均GNP標准為2,050美元,1992年為4,020美元,幾乎翻了一番。因此要到達21世紀中葉時的中等發達國家水準, 當付出更加艱巨的努力才行。

上面說的只是GNP和GDP數字, 還有一些指標是同樣需要重視的。如:能源使用石油當量人均用量1992年中國600千克, 美國7,662千克, 全世界平均為1,447千克, 我國為世界平均數的41.5%; 1970年每個醫生負擔的人口中國為1,500人, 美國為630人; 高等教育占年齡組的百分比1991年中國為2, 美國為76; 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1970年為18,1992年為27, 在22年中增加9個百分點,據此速度城市人口超過50%將在21世紀的40 年代, 而美國1920年城市人口即佔全國的51%, 1970年為74%1992年為76%。

現代化最發達國家當推美國, 把中國的GNP和美國作一比較。1992年我國的GNP是5462.34億美元, 而美國是59,355美元, 中國是美國的9.2%。按美國GNP年增長率為2%計算則36年翻一番。這樣2028年時美國的GNP為118,510億美元, 2030年時為123,298億美元, 這時,中國的GNP為美國的65%。2040年時美國的GNP為150299億美元, 中國為美國的106.45%, 超過了美國。但是如果美國的GNP年增長率為3%, 則24年翻一番, 2016年GBP為118,510億美元, 2040年為237,020億美元, 那時中國為美國的67.5%。2050年時, 美國的GNP為318,535億美元, 那時中國的GNP為32億美元, 略超過美國。不過美國人口只為中國的五分之一, 所以按人均GNP來說只是美國的20%左右。盡管如此, 再經過半個世紀的持續奮斗拼搏, 到2140-2150年間,在NGP方面超過美國, 這是中華民族世代英靈夢寐以求重振中華的宏偉大業!

Ⅲ 創造與挑戰boss怎麼做

創造與挑戰,boss肯定首先要增加自己的實力,然後再去挑戰。

Ⅳ 改革開放帶給我們的機遇和挑戰

一、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的機遇有:

1、就國際地位而言,毫無疑問,中國現在的國際角色,和半個世紀前不可同日而語。五十多年前它是國際共產主義陣營一員,三十多年前它加入了聯合國1878年鄧小平啟動了中國經濟的改革開放,

使得這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經濟、政治、外交和軍事等各方面重新融入國際社會。過去十年到十五年,中國國際地位的提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著。

其主要原因,是出口產業的壯大推動了貿易的擴張。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全世界的發展中國家起一個帶頭作用,為促進建立一種可持續發展、公平、嶄新的世界經濟秩序而努力。

2、就綜合國力而言,今天的中國是名符其實的東方巨龍。幾十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既把改革開放推進到新的階段,又有效治理了通貨膨脹,克服了亞洲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不景氣的影響,遏制了通貨緊縮的趨勢,避免了經濟增長的大起大落,保持了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2010最新統計數據表明中國GDP已經以5.75萬億美元位居世界第二。改革開放激發了各行各業的活力,使中國的生產力不斷得到發展。一個個新興城市拔地而起。一項項重大科技成果得到製造和開發。而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前提。

為此國家投入大量經費建設國防軍事力量。改革開放以前,技術、裝備落後,改革開放後恢復高考,國家有了更多的技術科技人才,自主研發,獨立創新。目前我國在建設好陸海空的基礎上,正自主研發導彈,航空母艦,衛星系統,宇宙飛船,現代化核力量,技術已達世界領先水平。

3、就人民生活質量而言,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快速增長,全體國民創造出了巨大的社會財富,與此同時,全體居民共享改革成果,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家庭財產由無到有,由少到多,跨越了溫飽、小康兩個生活階段,逐步向富裕邁進。

同時,改革開放還極大地提高了全體國民的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質。改革開放給中國人民面貌帶來的歷史性變化,還不僅僅是在生活水平的提高,還有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巨大轉變。

幾十年改革開放的一個最大變化就是打破了過去那種單調、統一的帶有個人崇拜和違背人性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模式,精神和文化生活日趨多樣化,思想觀念日益多元化。

人的思想從僵化、半僵化走出來了,國家也從封閉、半封閉走向了開放和自信。精神生活和思想觀念的變革調動了億萬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突飛猛進的局面。

二、改革開放為中國帶來的挑戰有:

幾十年發展的巨大成就,充分證明了改革開放之路的無比正確性。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對外開放在帶來國外先進管理理念和經驗的同時,也會帶進一些糟粕。

改革開放的中國是矛盾、挑戰同在,風險與機遇並存的。沒有一個改革是萬無一失的。中國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著不少的的困難和問題。

1、總體來講,中國面臨的挑戰,首先是制度環境問題,這是個大問題。中國很擅長工業化,所以部分地解決了這一個問題,但制度建設沒有跟上,這非常必要。

2、其次,從長遠來看,我認為中國將急需面臨人口方面的難題。中國現在人口相對年輕,但將迅速老化。屆時,社會保障、退休、醫療成本等各種問題將日益嚴峻。

3、第三個挑戰是,中國需要面對人民日益增長的期望。隨著對世界的了解越來越多,個人成就越來越大,人們傾向於提出更多的要求。政府需要不斷地做出回應以維持社會穩定。

(4)創造與挑戰擴展閱讀:

改革開放存在的問題

40年來,我國改革開放事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時也存在著缺乏頂層設計、謀子不謀勢和不注重改善國際發展環境等問題,迫切需要加強各方面改革開放措施的系統集成。

以開放促改革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基本經驗,其成功秘訣在於通過主動融入世界市場為公司治理、政府治理引入外部監督從而提高治理效率。

但是,40多年來無論是宏觀中觀還是微觀層面改革創造的外部監督都不是真正的外部監督,監督主體一定程度上只是治理者的化身、不是來自治理體系外部的主體,效率低下問題仍得不到根本解決,亟待全面深化改革。

「一帶一路」戰略既是今後我國對外開放的總綱領,也理應成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鑰匙。通過融入國際治理和開展國企的跨國產權合作,

「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在有效避免「西方經驗」局限、防止治理本身被「短視」市場消解和堅持「四項基本原則」的同時,將為我國經濟治理、國家治理、社會治理進一步引入來自治理體系之外的監督主體,

創造強有力、更有效的外部監督,從根本上解決治理效率問題。當前,在經濟新常態和改革「空轉」情況下,迫切需要加強以「一帶一路」戰略為引領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全面統籌促進國內各領域改革發展特別是供給側改革。

國企改革

國企改革當中出現了企業大量破產和管理人員侵吞國有資產的行為,部分國有企業被管理者收購,從而導致大量工人下崗。

教育改革

1998年大學擴招後,因為中國處於第二產業和以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市場需求大量工人,而不是大學生、技工,從而導致大量大學畢業生失業。另外改革開放後,由於中西部地區的經濟實力弱,導致優秀師資大量流向東部沿海發達地區。

住房改革

90年代中期福利分房的取消,中國商品房市場開始高速發展。伴隨1993年稅制改革,中央將地方70%的稅收收取,但義務教育、基建、醫療的支出還在地方,地方只能靠大量拍賣土地填補財政不足。在土地財政、銀行資金大舉湧入等因素下,房價暴漲。

貧富差距

根據英國路透社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中國基尼系數2012年已達到0.474,而2008年是0.49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GDP出現爆發式增長,但是工資佔GDP比重不停下降,從1985年56.18%降到2007年43.12%,連續22年下跌 。

因為貧富差距導致眾多群體性事件,例如貴州甕安事件,湖州織里事件。

Ⅳ 創新與挑戰的作文800字

如果你是一名顧客,你一定想見識最新產品;如果你是一位觀眾,你一定想欣賞最新劇目;如果你是一位歌手,你一定想唱新歌;如果你是一位運動員,你一定想嘗試一套新動作。對於,愛寫作的你,你一定想用新的寫作思路去堆砌作文大道。
聽我舉了這么多例子,知道我想說什麼了吧。
沒錯,就是——求新。
求新,是人類的本能。創新地推動我們的社會向前發展。從人類誕生的那一天起,創新的腳步就從未停止過。歷史從古埃及的紙草文字中走過,從中華的四大發明中走過。從牛頓的三大定律中走過,從克隆綿羊「多利」中走過。一串串創新的成果在歷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輝。試想遠古的蠻荒原野中,我們的老祖先沒有敢第一次撿起石塊和樹枝,今天的蒼穹下還會有滿目的繁榮文明嗎?
為什麼要創新?古人說得好:「流水不腐,戶樞不蠹。」只有求新求變,事物才會有生命力,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於是我們不能抱死昨天的眼光來看待今天和明天。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抱殘守缺就意味著失敗。只有不斷採用新方法、新技術,不斷地有新發明、新創造,不斷地產生新成果,我們的事業才能興旺發達。
然而創新也是不易的。每一個新事物要得到人們的理解、肯定與支持,總是需要一個過程的。90年代初期,內地開始出現了咨詢顧問業,個人辦的「點子公司」、「調查公司」應運而生,但許多人笑他們是不務正業,靠動歪腦筋要嘴皮子騙錢的小混混,時至今日,咨詢顧問業在社會中的作用已越來越大,再沒有人把他們看做「三流九教」了。但是,最初的創業者往往很容易被流言蜚語嚇倒。倘若他們沒有敢於堅持的勇氣,能有今天的業績嗎?當然不。
因此我們要說,在創新過程中,「敢為天下先」的勇氣是最重要的。固然,我們也需要卓越的 想像力,兢兢業業的精神、堅忍不拔的毅力和冷靜的頭腦,但王二麻子敢舉第一面大旗,我們首先要為他喝彩,於是面對從未有人穿越,而今終於被拋在身後的大西洋,哥倫布能感慨地說:我敢做了,去做了,終於做到了。
魯迅先生說:我們要感謝敢於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的,如果你是歌手,去唱新歌吧!如果你是運動員,去做新的騰越吧!我們大家將為你喝彩!

Ⅵ 有關於「」挑戰與機遇」為話題的作文題目嗎

機遇是留給時刻做准備的人的.世上沒有空等的機會,只有靠自己努力去爭
取、去創造機會,把握機遇,只有這樣,當機遇來臨的時候,我們才能狠狠抓住,那麼我們應該才能抓過機遇呢,不讓它與我們擦肩而過,隨即流逝呢?
首先,我們要擁有一顆執著的心,給自己明確定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後左右怎麼走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朝著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進,還要不斷的充實自己,尋找自己哪方面還有欠缺,哪方面不足.及時找到出口,來填補不足中的空缺.時時刻刻准備著,這樣機遇你就會悄悄向你走來.
例如:公司實行了裁員制,一些技術不過硬,知識不夠強的幾個員工被裁掉了,而後來在他們當中一個因業務部空缺而留下來做業務工作,他們垂頭喪氣的報怨老闆的狠毒沒有同情心.那麼你沒有想過自己原因呢?總是滿足於現狀,卻不為自己以後打算,而這位員工懂得利用時間,為自己的理想無時的准備著,他一邊工作一邊學習業務上的報價,利用這次機會他卻在這幾名員工中被留下站住了腳,可見,他做好了准備,在機遇面前他牢牢的抓住了.
為了機遇而時刻准備著,抓住機遇,需要的是勇氣,更需要的是信心,就像我們參加的成考一樣,也許來上學沒有太多的想法,也許考上了真正拿到了畢業證書也不會改變什麼,但是我們還是要對自己有信心,對未來有信心,我們只有定格在如果這個點上.當機遇如果真的來臨的時候,我們才能游刃而上,才不會讓自己徒留「為時已晚」的空餘恨的慘局.因為我們沒有空等,我沒能被機遇所左右,成功離不開機遇,更離不開自己的不斷努力.總之一句話,你努力多少,機遇就會有多高.
那麼讓我們從現在做起,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把握現在,做一個時時刻刻有準備的人,做好了充足的准備,當機遇來的時候,狠狠抓住它,胸有成竹的去迎接它,釋放全部的力量發揮出自己的一大亮點.

Ⅶ 創造與挑戰怎麼設置關卡解鎖比如我需要一個星星來解鎖關卡傳送門,沒有星星就進不去

不知你是想來解鎖隱藏關卡還是下源一級的主線關卡。哎,熱心腸沒辦法,都給你說說吧解鎖隱藏關卡:主線關卡全部三星可啟(1-30關有一個隱藏關卡,1-45關有一個,1-60又有一個……依此類推)解鎖下一級主線關卡:①你不想讓朋友幫你或壓根你就沒加過朋友,再或者你朋友不夠多隻有1-2個朋友同意幫你解鎖。這樣的話你就得靠自己去賺星星了,不是三個星的關卡玩到有三個星。②想走捷徑那就邀請好友吧。不會?沒關系 我教你。點擊那把鎖會出來提示的 點擊求助好友,有多少好友選多少好友,全部選上,發出求救。等1-3小時就差不多了。

Ⅷ 創造與挑戰的星星在哪裡

你玩的是編輯器,對吧? 點擊右邊的T,或者看見中間下邊的獎勵,都可以找到星星,別問我怎麼知道的,因為我經常做坑向地圖

Ⅸ 敢於挑戰現實才能創造未來嗎

生活中最令人歡欣鼓舞的體驗之一莫過於與刺激的挑戰正面相遇。然而,許多人卻習慣將挑戰看做麻煩。他們忌諱挑戰,將其視為通向成功之路上的絆腳石。

其實,挑戰意味著機遇。挑戰為你營造了學習人生重大課程的環境,使你能同時經歷成功和失敗,體驗勝利和挫折。每一次新的挑戰都能帶給你比上一次更多的教訓,更豐富的經驗。每經歷一次挑戰,你都將距離你的目標更近。

你可以把挑戰當做一項游戲來接受,學會主動去尋求挑戰。你所接受並參與的每一個挑戰都能教給你書本上沒有的學問,教會你處理事情的彈性和靈活度。挑戰能成就幸福快樂、刺激精彩的人生。

不要成為那種一生都將挑戰拒之門外的人,否則,你將一無所獲,碌碌無為。

打算和計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要只說不做。放手去干!激活你身上的每一個細胞,意氣風發地去接受生活的挑戰,去體驗人生的每個細節,去追逐新的目標。

你的生活其實蘊含了無數種可能性,當你領悟到這一點,你就能到達一個嶄新的境界,一個風光無限的全新世界將展現在你面前。所有你以前從未設想過、甚至從不敢奢望的東西都將出乎意料地得以實現。所有現在困擾著你、令你心力交瘁的限制和束縛都將不值一提。一旦你真正懂得如何去生活,並敢於挑戰現實,那麼,一切人際關系和健康方面的問題都將迎刃而解,你還能更好地改進事業和生意方面的規劃。你對未來的生活擁有選擇的絕對權力,它就在你的手中。

敢於挑戰現實,使你能夠駕馭你的生活,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你體內蘊藏著無限潛能,它能使你獲得想要的一切。你正塑造著你的思想、行為,雕刻著你的現實人生。你所有的經歷都是你寶貴的經驗和財富,它能教會你如何從中采擷頗具價值的教訓,怎樣學會成長,以及如何去發掘降臨在你身上的機遇,並最大限度地利用和擴展這些機會。

挑戰使你通過一切經歷和體驗,得以一點一滴地創造自己的命運。你不會因為暫時的逆境而焦慮萬分,即使是天塌下來也不會讓你覺得不堪重負,更不可能使你軟弱無力地聽任逆境擺布而停止前進的腳步。你會將每一種境遇都看成學習和領悟人生的過程,哪怕是遭逢逆境,也會將壓力變作動力和激勵。

在現實生活中,你遭受過的每一次痛苦經歷,例如失業或是遭遇情感的打擊、痛失一段戀情……在痛苦的煎熬過去以後,你會從痛苦中領悟到,正是這段痛苦的經歷賜予了你彌足珍貴的教訓,讓你足以鼓起勇氣向現實挑戰,它的發生是上帝對你最好的安排。使你能在失業之後找到一份更有發展潛力、更有樂趣的新工作,或者找到一個更合適的對象開始一段新的戀情。

敢於挑戰使你能夠冷靜沉著地面對不幸和逆境,從中吸取教訓,積極努力地尋求改善人生的機會。每當不幸和厄運降臨,你不會自視為可憐凄慘的受害者,終日以淚洗面,萎靡消沉,敢於挑戰使你從現在起就立下了要改變這種消極狀態的決心。使你面對逆境時總是思考:「我怎樣才能從這次挫折中受益?我該從中吸取怎樣的教訓才不至於重蹈覆轍?」

敢於挑戰使你學會反躬自省,在自己身上發現改變逆境的力量,而不是試圖從別人那裡或外界去找尋這種力量。要想獲得內心的安寧祥和,就不要去評判他人,或機關算盡地企圖操控別人,而要盡力去幫助他人也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當你感到遭受了他人的不公正對待或污衊時,不要讓仇恨和痛苦充塞和折磨你的心靈,因為仇恨和痛苦只會阻滯你的快樂心境。破釜沉舟的復仇心態只會生發消極負面的情緒,蒙蔽你的雙眼和心靈,使你看不到世界蓬勃生機的一面,感受不到樂觀向上的情感。只有積極樂觀的心態才有助於你主宰自己的命運,才能使你敢於挑戰現實。

當你敢於挑戰現實時,你的心態是你所擁有的最重要的工具和利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你必須掃除頭腦中消極的想法,擯棄對失敗的恐懼心理,消除對前途的憂心忡忡的疑慮態度。不要害怕給你的常規生活帶來一些改變,你應該努力超越你的局限。當然,保持現有的穩定的狀態,可以保證生活更加舒適,但是長此以往,會因為生活的平淡無奇而心生厭煩。恐懼是最折磨人、消磨人意志的情緒之一。無論是突然遭遇的驚恐,或是長期慢性的憂懼都會嚴重挫傷人們的主觀能動性。當與困難對抗時,恐懼心理往往會壓抑人們的積極性,在恐懼的陰影下,他們會妄自菲薄,自卑地認為自己不具備解決難題的能力。接踵而至的情形是:喪失了自信心。

積極樂觀、敢於向現實挑戰的心態,是人類所擁有的最具威力的力量之一。它能幫助人們攻無不克,戰無不勝。要想獲得這種心態,你必須專注於長期的目標設置和計劃,心無旁鶩地朝著你渴望的成功進發。你的思想指導著你的行動,而行動又決定著你的命運。所以,你一定要從積極的方面思考問題,賦予自己敢於向現實挑戰的決心和勇氣,然後你才能夠無所畏懼地面對人生路上的一切挑戰。

Ⅹ 創造與挑戰極限小跳怎麼開啟

極限小跳嗎?打開編輯器,看見右上角的游戲屬性沒?把它拉到中間,雙擊允許極限小跳,把那個f改為t就好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