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新型創造 » 兒童與發明

兒童與發明

發布時間: 2020-11-21 13:39:46

❶ 兒童與發明讀後感300字

《詹天佑》一文主要寫了在1905年,清政府提出由本國工程人員獨立修築鐵路干線「京張鐵路」。在多數帝國主義國家的要挾下,詹天佑毅然接受了修築京張鐵路的艱巨任務並提前完成。在勘測過程中,詹天佑經常勉勵工作人員:「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把他修好。否則,不但惹那些外國人譏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掉信心。他總是把這句話作為前進的動力,所以他遇到困難總是毫不畏懼。這讓我不得不敬佩他。經過八達嶺、居庸關、青龍橋三大困難的考驗。這不但是詹天佑的內心獨白,還是支撐著詹天佑不被擊垮的「頂樑柱」,要是沒有這根「頂樑柱」,就沒有京張鐵路,就不會給貌視中國的帝國主義者一個有力的回擊,這根「頂樑柱」讓千千萬萬的炎黃子孫不被嘲笑,也不被輕蔑!文中的一句句話語,一個個片段充分表達了詹天佑對工程的負責,身先士卒的精神,和一顆愛國心。再想想我們自己,如果在學習生活上遇到困難也像詹天佑那樣有毅力,也不退縮的話,那麼還有什麼完成不了的任務和學不會的知識呢?如果我們也像詹天佑一樣事事為國家,為集體著想,身邊會有多少活雷鋒出現呢?如果我們在學習中也像詹天佑那樣有著精密的要求,還會有因為粗心出現的錯誤么?雖然我們不能像詹天佑那樣有那麼偉大的業績,但我們要學習他的精神和他的優秀品質,讓「中國近代工程師之父」——詹天佑的偉人事跡和他那不屈不撓,身先士卒的精神,一代代流傳下去。
河北唐山路北區龍華小學六

愛國文章讀後感:《詹天佑》讀後感_500字
一天下午,我認認真真的把《詹天佑》這篇文章讀完。這篇文章講了詹天佑爺爺主持的京張鐵路是怎樣修築的,說明了詹天佑是個傑出才乾的愛國工程師。這篇課文給我的印象是多深刻啊!
讀完《詹天佑》我感覺到:「遇到困難,他總是想:這是中國人自己修築的第一條鐵路,一定要修好;否則,不但惹外國人嘲笑,還會使中國的工程師失去信心。」讀著讀著,我不由地贊嘆,多愛國的詹天佑爺爺啊!他那強烈的愛國心是無法用文字完全表達出來的。在有困難時,他居然還想著國家,想著要為祖國爭光。他對工作及其負責,要不,他怎麼會提早兩年京張鐵路就全線竣工呢?詹天佑不但有對工作一絲不苟的態度,而且還有創新精神。詹天佑的創新精神來源於實踐、勤奮。是啊,我們不正正需要這種精神嗎?
在課文中,我最喜歡的詞語是:「不怕困難、不怕嘲笑」這些,雖然才幾個字,可是裡面蘊含著什麼,你可能不知道?但是在現實生活當中,我們要以詹天佑為榜樣!例如:有些人總以為自己很聰明,很了不起,整天顧著玩,不把心思放在學習上或工作上。那些勤奮的人即使沒有聰明的人那樣聰明,但只要有堅強的意志,不斷地努力,一定會趕上聰明的人。不是有一句話是「聰明在於勤奮」嗎?我們還要多實踐,多留心觀察周圍的事物,做生活的有心人,到時候,我們就會像詹天佑一樣,有創新的精神!
詹天佑,我要以你為榜樣。我要像你一樣愛國,為祖國做出貢獻,要有勇於實踐,創新的精神,做事要一絲不苟。我為中國有詹天佑這樣的工程師而感到驕傲!

❷ 和兒童有關的發明

好動動出經復式活塞

100多年前,英國有個名叫漢弗萊·波特的少年,被別人僱傭看守一台蒸汽機。他的任務是每當蒸汽機的操縱桿下落時,就把蒸汽放掉。小孩生性好動,難以枯燥乏味地久坐在一台機器旁,於是盯著蒸汽機動起腦筋來。

後來,波特終於有了辦法,他在機器上裝上幾根鐵絲和一些螺栓,使閥門能夠藉此自動開關。如此一來,他不但可以脫身走開,玩個痛快,而且還使蒸汽機的工效提高了1倍。就這樣,波特發現了經復式活塞原理。

貪睡睡出帶刺鐵絲網

很久以前,美國有個名叫傑福斯·懷特的男孩,為一個農場主放羊。他每天都得把羊群趕到牧場放牧,並且看管它們不得越過周圍的鐵絲柵欄去相鄰菜園吃菜。

一天上午,氣候宜人,微風吹拂,懷特在牧場里不知不覺睡著了。突然,一陣怒罵聲將其驚醒,他睜眼一看,只見農場主對他大發雷霆:「該死的傢伙!羊群已經把菜園踐踏得亂七八糟,而你卻舒舒服服地在這里睡大覺!」小牧童知道錯了,低著頭一聲不吭。

自從出了這件事後,懷特就琢磨起來,如何才能讓鐵絲柵欄圈住羊群呢? 他想起牧場西邊長有玫瑰,可羊群卻從來不去那裡,原來它們怕的是玫瑰上的刺。小牧童高興地拍了拍大腿,自言自語地說:「有辦法了,只要在鐵絲上加一些刺,就可以把羊群擋住!」

於是他弄來一些鐵絲,把它們剪成5公分長的小段,然後將其結在牧場周圍的鐵絲上當「刺」。完工後,羊群仍然想像過去那樣設法越過鐵絲柵欄,吃菜園里的青菜。可是鐵絲柵欄上的「刺」刺得它們疼痛難忍,在嘗了多次苦頭之後,羊群就變得老老實實,再也不試圖越過鐵絲柵欄了。

半年後,傑福斯·懷特申請了專利,隨後,這種帶刺的鐵絲柵欄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

投訴訴出「小男生」香水

幾年前,年僅9歲的美國男孩布倫登·克拉克為了去參加同學的聚會,在身上噴灑了父親的香水。然而此舉卻遭到非議,周圍的鄰居投訴了克拉克的母親,說她兒子身上的香味過於濃烈,讓未成年人受不了。事實上,當時市場上銷售的香水都是成人用的。

克拉克一氣之下,決心開發出一種適合男孩使用的香水。於是他找來包括清潔劑、兒童香皂和香精油等在內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在母親和一位化學家的鼎力相助下,終於製成了一種香水。該香水香味清淡,如同新鮮空氣一樣,克拉克高興地將其命名為「小男生」香水。

經過4年的努力後,克拉克組建了「布倫登公司」。他在申請專利後,把自己的產品賣給了美國一家大的零售業公司。「小男生」香水自投放市場以來,備受青少年顧客的青睞,一直暢銷不衰。

貪吃吃出「姆佩姆巴效應」

1963年夏季的一天,一位名叫姆佩姆巴的坦尚尼亞中學生將糖加進牛奶,想做一份自己愛吃的冰淇淋。

當時,還有幾位同學也准備製作這種好吃的冰淇淋。他想,如果等到自己的熱牛奶涼了之後再放入冰箱,那時別的同學早就將冰箱佔得滿滿的。為了佔位置,姆佩姆巴搶先把裝有熱牛奶的杯子放進冰箱。出乎意料的是,與別人的冷牛奶相比,他的熱牛奶結冰的速度竟然快得多。然而,當時他的同學和老師對這一發現很不以為然,有的還將其作為笑料。

面對大家的嘲笑,姆佩姆巴並沒有輕易放棄。他來到達累斯薩拉姆大學,向物理學教授奧斯·博內爾博士請教。這位專家動手做了相同實驗,結果完全一樣,證明這種自然現象確實客觀存在。這一發現引起世界許多科學家的興趣,後被稱作「姆佩姆巴效應」。 <收起

❸ 有關兒童與發明的故事

被愛迪生孵蛋啟發 人工孵蛋 哈哈

發明不清楚,有個關於 大海為什麼是藍色的問題確實是受到兒童的啟發的千真萬確的!!!

列車上,兒童問母親,海為什麼是藍色的?母親無法回答,看向一個男子。男人正好是科學家(啊啊啊啊啊,名字我忘了,好像是西亞的人,啊啊啊啊,地方也記不清了),給小乖講大海是由於反射藍天的光線變成藍色的。

回到家,科學家對自己的回答並不認同。於是仔細的研究,竟然發現,發現什麼沃野忘了,反正是個顛覆性的重大發現!

當時偶對這個記得很深的,忘了現在。

❹ 和兒童有關的發明與創造性思維靈感來自於兒童的發明和創造

玩耍玩出望遠鏡
16世紀末,荷蘭有一位名叫詹森的眼鏡商,或許是受家庭影響,他的兩個兒子也與眼鏡結下了不解之緣,常常拿著眼鏡玩耍。
有一天,調皮的大兒子擺弄著一根鋼管,把一塊凹透鏡和一塊凸透鏡分別裝在鋼管的兩頭。然後用來看書,結果發現密密麻麻的字變得又大又清楚。弟弟見哥哥看得津津有味,馬上把鋼管搶了過來,然後用它朝遠處望去,發現遠方的景物似乎被拉到眼前,十分清晰。兄弟倆頗感新奇,把這件事告訴了父親詹森。詹森嘗試用鋼管向遠方觀望,發現果真如孩子們所說,於是他動手製造出一架望遠鏡。後來,這架望遠鏡成為著名科學家伽利略研製科學望遠鏡的基礎。

❺ 有哪些和兒童有關的發明

好動動出經復式活塞

100多年前,英國有個名叫漢弗萊·波特的少年,被別人僱傭看守一台蒸汽機。他的任務是每當蒸汽機的操縱桿下落時,就把蒸汽放掉。小孩生性好動,難以枯燥乏味地久坐在一台機器旁,於是盯著蒸汽機動起腦筋來。

後來,波特終於有了辦法,他在機器上裝上幾根鐵絲和一些螺栓,使閥門能夠藉此自動開關。如此一來,他不但可以脫身走開,玩個痛快,而且還使蒸汽機的工效提高了1倍。就這樣,波特發現了經復式活塞原理。

貪睡睡出帶刺鐵絲網

很久以前,美國有個名叫傑福斯·懷特的男孩,為一個農場主放羊。他每天都得把羊群趕到牧場放牧,並且看管它們不得越過周圍的鐵絲柵欄去相鄰菜園吃菜。

一天上午,氣候宜人,微風吹拂,懷特在牧場里不知不覺睡著了。突然,一陣怒罵聲將其驚醒,他睜眼一看,只見農場主對他大發雷霆:「該死的傢伙!羊群已經把菜園踐踏得亂七八糟,而你卻舒舒服服地在這里睡大覺!」小牧童知道錯了,低著頭一聲不吭。

自從出了這件事後,懷特就琢磨起來,如何才能讓鐵絲柵欄圈住羊群呢? 他想起牧場西邊長有玫瑰,可羊群卻從來不去那裡,原來它們怕的是玫瑰上的刺。小牧童高興地拍了拍大腿,自言自語地說:「有辦法了,只要在鐵絲上加一些刺,就可以把羊群擋住!」

於是他弄來一些鐵絲,把它們剪成5公分長的小段,然後將其結在牧場周圍的鐵絲上當「刺」。完工後,羊群仍然想像過去那樣設法越過鐵絲柵欄,吃菜園里的青菜。可是鐵絲柵欄上的「刺」刺得它們疼痛難忍,在嘗了多次苦頭之後,羊群就變得老老實實,再也不試圖越過鐵絲柵欄了。

半年後,傑福斯·懷特申請了專利,隨後,這種帶刺的鐵絲柵欄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

投訴訴出「小男生」香水

幾年前,年僅9歲的美國男孩布倫登·克拉克為了去參加同學的聚會,在身上噴灑了父親的香水。然而此舉卻遭到非議,周圍的鄰居投訴了克拉克的母親,說她兒子身上的香味過於濃烈,讓未成年人受不了。事實上,當時市場上銷售的香水都是成人用的。

克拉克一氣之下,決心開發出一種適合男孩使用的香水。於是他找來包括清潔劑、兒童香皂和香精油等在內的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在母親和一位化學家的鼎力相助下,終於製成了一種香水。該香水香味清淡,如同新鮮空氣一樣,克拉克高興地將其命名為「小男生」香水。

經過4年的努力後,克拉克組建了「布倫登公司」。他在申請專利後,把自己的產品賣給了美國一家大的零售業公司。「小男生」香水自投放市場以來,備受青少年顧客的青睞,一直暢銷不衰。

貪吃吃出「姆佩姆巴效應」

1963年夏季的一天,一位名叫姆佩姆巴的坦尚尼亞中學生將糖加進牛奶,想做一份自己愛吃的冰淇淋。

當時,還有幾位同學也准備製作這種好吃的冰淇淋。他想,如果等到自己的熱牛奶涼了之後再放入冰箱,那時別的同學早就將冰箱佔得滿滿的。為了佔位置,姆佩姆巴搶先把裝有熱牛奶的杯子放進冰箱。出乎意料的是,與別人的冷牛奶相比,他的熱牛奶結冰的速度竟然快得多。然而,當時他的同學和老師對這一發現很不以為然,有的還將其作為笑料。

面對大家的嘲笑,姆佩姆巴並沒有輕易放棄。他來到達累斯薩拉姆大學,向物理學教授奧斯·博內爾博士請教。這位專家動手做了相同實驗,結果完全一樣,證明這種自然現象確實客觀存在。這一發現引起世界許多科學家的興趣,後被稱作「姆佩姆巴效應」。

❻ 哪些發明和兒童有關

法國醫生,雷內克,好一位心臟病患者的家中去看病由於病人過度肥胖傳統的版叩診無法測得准權確的心率可是又不便直接用耳朵貼在患者胸部,聽診,回家的路上,他看見一群小孩子在圓木的一頭用針亂刮,而另一群小孩子把耳朵貼地原木的另一頭聽出於好奇他頭上前去也把耳朵貼到原木上起青經清晰地聽到了圓木那他的聲音,這件事啟發了他,聽診器問世了

❼ 兒童的奇想與發明閱讀答案

1、作者的觀點:任何一項發明創造都離不開創造靈感。而孩子們天真無邪的問題和常人眼中的「異想天開」,在發明者看來卻是創造的源泉。

2、口琴的發明、聽診器的發明、隱形眼鏡的發明。

3、啟示:我們要勇於創新,善於從生活中發現創新。生活中到處都有發明創造的契機。只要你有一顆敏銳的心和善於發現的眼睛——即善於觀察,抓住契機就可以有所發明有所創造。

(7)兒童與發明擴展閱讀

答題技巧:

1、在做閱讀之前將思緒放平,仔細的閱讀這篇文章,盡可能地去了解文中的意思,慢慢摸清文章的主旨。因為文中極有可能出現後面題目的答案,我們要做的就是細心,一字一句地研讀,將文中關鍵的語句記下來,方面之後我們再回來尋找。

2、其實,這是閱讀理解最有技巧的地方。基本上每個題目都會固定的回答格式。比如,題目是:文中提到的「XX」詞語可不可以更換成其他的詞?一般這樣的答案都是不可以,後面敘述原因。

❽ 與兒童活動有關的發明故事

《蔡倫造紙》介紹蔡倫造紙的過程,以及為什麼要造紙。

蔡倫那個年代,人們已經學會了養蠶取絲,他們把煮好的蠶繭用棍子敲爛,鋪在席子上,就成了絲綿。人們把絲綿取下後,將留在席子上的一層薄薄的纖維曬干,就成了紙。

有人發現絲紙可以書寫文字,用起來比竹簡方便多了。但這種絲紙還不能算是真正的紙,而且這種紙的原材料是絲,產量少,價錢昂貴,一般人用不起。所以那時候讀書寫字實在好苦。

蔡倫學問很高,在皇宮里做官,經常用到紙。日子久了,蔡倫覺得絲紙的用量太大,花費太多,心裡很煩惱。

有一天,宮廷里來了一位新的工匠,叫黃昌,是從出產蠶絲的江南來的。蔡倫找到他,說:「我一直想知道,絲紙是怎樣做出來的?能不能請你把詳細的方法告訴我?」黃昌便一五一十地告訴他。從此,蔡倫就天天動腦筋想有沒有其他便宜的東西來代替絲做紙。

一天,蔡倫把黃昌叫來,問他:「絲紙是做絲綿剩下的纖維嗎?」黃昌說:「是一層很薄的纖維。」蔡倫說:「如果我們用其他有纖維的東西來代替絲,是不是也可以做出紙呢?」

於是,他們開始了實驗。蔡倫找來樹皮、麻葉,全部放到大鍋中,加上水煮,黃昌還抱來了破布、破漁網放入鍋中,蔡倫說:「好啊,只要有纖維的東西,我們都可以試試。」等到鍋中的水沸騰,兩個人就合力把亂七八糟的東西到入大石臼,再用木棒「篤篤」地搗了起來。等石臼中的所有東西都被搗爛混合成漿狀,黃昌便用漂白劑漂白,然後把漿平鋪在席子上,鋪得又薄又平有均勻,最後把紙撕下,高興地大叫:「這的確是張完整的紙啊!」

蔡倫在紙上寫上字看效果,興奮地說:「成功了,這張紙比原來的絲紙吸墨快,而且不容易散開,這才能算是真正的紙啊!」

蔡倫造紙成功後,全國各地開始大量製造、使用這種紙。直到現在,我們使用的宣紙、綿紙還沿用著當初蔡倫造紙的方法,只是現在用的材料已經變成了竹子、木材等。

❾ 兒童與發明中心思想

對學生發明創造能力是素質教育的中心。它不僅能培養學生善於動腦,勤於動手的實踐操作能力,而且能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認真觀察積極思維的能力以及富於創造的能力.怎樣在教學實踐培養學生的創造發明能力呢?一、積極引導、培養科技意識激發興趣在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接軌的過程中。大多數學生還沒有走出應試教育的誤區去真正理解和參與素質教育,他們思想中的科技意識淡薄,動手能力差。所以從青少年時就要培養一種正確的科技意識和濃厚的科技興趣。首先,教師要積極引導制定出切實可行的計劃向學生普及科技知識,傳授科技發明的一般知識,讓學生覺得創造發明並非天方夜潭、遙不可及,樹立學生發明創新信心,激發學生創造發明的興趣。必要時把學生的小製作,小發明、創造作品集中起來一個展覽,評出好的給以獎勵。其次,「興趣」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因為興趣是知識之母,是創造的天然動力。如果學生對所學知識不感興趣。就根本談不上創造性,反之強烈的創造意識會進一步支持興趣的發展,使創造的思維水平逐步提高,進而並使學生的創造熱情繼續下去。二、培養善於觀察、思維的能力。青少年的科技發明創造能力。濃郁的科研興趣要從小培養。科技成果的發明和創造來源於細心的觀察和活躍的思維。要引導學生從觀察中發現知識,產生聯想,突發創造奇跡。讓學生了解學習生活處處有真知,身邊處處有創造,只有認真詳細地觀察並且大膽想像,才能發現奧妙。青少年的注意力、觀察力往往比較分散,缺乏專注性,對事物常會「走馬關花。」缺乏深入的了解。這就失去了發現奧秘的機遇。我們平時都看到蘋果從樹上落下,可是有誰會由此而發現「地球引力?」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缺乏認真的觀察。為了培養學生觀察善於思維能力,我組織他們參加動物到大山上瀏覽自然風光。但在參觀瀏覽之前。必須把此次活動的目的告訴他們,並布置相關作業。回來後要寫參觀瀏覽記等。把看到的東西寫出來。而且要寫出特點。這樣學生觀察時就會認真細致。從而抓住事物最本質的東西。慢慢地就會養成認真觀察、勤於思維的習慣,並從中得到啟發獲取知識。三、培養勤於動手,大膽想像的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明創造能力的另一個主要方面就是鼓勵學生大腦想像和勤於動手。讓學生找出自己接觸的事物中存在著那些缺陷和不足,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在這種發明構思初步形成之後,運用所學知識對這種構思進行分析論證,即考慮他的可行性,使其具有新穎性,創造性,和使用性,避免重復勞動和簡單的製作勞動,以完成發明項目的最後構思。作為一個教師,在輔助學生構思的過程中也必須教給學生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如讓學生了解一些機械的基本知識和工作原理並實地操作觀察:買一些兒童玩具叫他們拆開然後組裝、在科技製作課上,教師先讓學生模仿去做,慢慢到看圖和說明書並會實際操作以達到會製作的基本能力。發明無處不有,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平時認真觀察,大膽思維,大膽想像,勤於動手。就會有所創造。我們應該讓學生明白,創造發明屬於那些善於開動腦筋的人。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