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冰
1. 誰發明冰箱
19 世 紀 中, 美 國 有 了 較 原 始 的 冰 箱, 它 也 是 用 冰 來 制 冷 的。 以 後 人 們 開 始 研 究 人 造 冰。1822 年, 英 國 物 理 學 家 法 拉 第 發 現 有 些 氣 體 加 壓 會 變 成 液 體, 而 常 溫 常 壓 下 就 會 汽 化, 同 時 吸 收 大 量 的 熱。 不 久, 德 國 化 學 家 林 德 利 用 這 一 原 理 制 成 了 冷 凍 機, 他 是 用 氨 氣 來 制 冷 的。1876 年, 制 成 了 第 一 艘 用 氨 制 冷 的 冷 藏 船「 羅 薩 姆 號」, 船 里 裝 滿 了 羊 肉, 沒 想 到 船 剛 從 澳 大 利 亞 的 悉 尼 港 起 航, 卻 因 鹽 水 冷 卻 管 漏 水, 制 冷 系 統 失 靈 而 造 成 羊 肉 變 質。 但 人 們 並 沒 有 就 此 罷 休,1879 年, 經 改 進 的 冷 藏 船「 斯 特 拉 斯 列 文」 號 滿 載40 噸 牛 羊 肉, 從 悉 尼 港 向 倫 敦 進 發 了, 歷 時 幾 個 月 才 到 達 目 的 地。 當 打 開 船 艙 時, 牛 羊 肉 還 凍 得 硬 邦 邦 的, 一 點 也 沒 有 變 質。 制 冷 設 備 的 研 究 從 此 取 得 了 成 功。
本 世 紀 初, 電 冰 箱 向 家 用 化、 小 型 化 發 展,1921 年, 瑞 典 的 蒙 特 斯 和 馮 · 普 拉 騰 首 先 發 明 了 電 冰 箱。 我 國 的 電 冰 箱 發 展 於80 年 代, 如 今 正 在 向 節 能、 不 污 染 環 境 的 方 向 發 展。
集體的智慧吧..
2. 冰箱是誰發明的
電冰箱: 有關電冰箱的發明有很多種說法,比如:1913年誕生於美國芝加哥的名叫Domelre的家用電冰箱是第一台。比較多的說法是瑞典工程師柏拉騰 (Balzer von Platen ) 和孟德 (Carls Munters) 率先製成首台電冰箱,並將專利權賣給美國家榮華公司,但他們發明冰箱的年份卻分別有1921、1923、1926年之說。
3. 為什麼要發明冰箱
電冰箱 有關電冰箱的發明有很多種說法,比如:1913年誕生於美國芝加哥的名叫Domelre的家用電冰箱是第一台。比較多的說法是瑞典工程師柏拉騰 (Balzer von Platen ) 和孟德 (Carls Munters) 率先製成首台電冰箱,並將專利權賣給美國家榮華公司,但他們發明冰箱的年份卻分別有1921、1923、1926年之說。 歸根結底,冰箱主要還是用來保存食物的,以及保護食物內的營養。眼下,消費者對於冰箱的保鮮功能越來越苛求:保鮮時間要長久、營養不能流失、隔斷之間不能串味、冷藏室不能有異味等,都成為購買冰箱的最基本要求。近些年,各個冰箱品牌都致力於提升保鮮效果,正所謂「各村有各村的高招兒」:雙循環、-7℃、減少溫差……但目的只有一個——保鮮,還是保鮮! LG:P2071BCQ 主打保鮮方式:一體循環 避免溫差 所謂「一體循環方式」是指由一個蒸發器、一個壓縮機和一個控制箱來調控溫度的製冷方式。蒸發器為冷凍室製冷,然後冷凍室內的冷氣流動到冷藏室,在冷藏室內有一個控制箱,控制箱可根據冷藏室內的溫度決定是否送冷風。該產品還採用了立體循環製冷,它的送風口被設置在冰箱的側壁。這樣的設計避免了冰箱中的大容器擋住後壁送風口送出的冷氣從而造成前後產生溫差,並且保證了前側吧台的冷度。 大中電器的銷售人員介紹,該產品的拉絲材質面板成本比鈦合金和鏡面的成本要小,同樣容積鏡面面板的產品價格要高一萬元左右。在產品性能完全相同的情況下,這也許是消費者為什麼選擇它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三星:RS21NLTR 主打保鮮方式:雙循環製冷 經過店員的一番講解,筆者明白了這種雙循環的製冷方式比普通方式究竟優在何處。普通制式的單循環冰箱看似冷藏冷凍分隔,實則它們是相通的,冷藏室的溫度是由冷凍室帶起來的,如果打開冷藏室的門,則致使冷凍室的冷氣外流,這樣的循環方式不但費電而且容易串味,有時候冷藏室會出現冷凍室的生肉味就是因此而致。這種雙循環製冷冰箱設有一個壓縮機,冷藏室和冷凍室各自擁有一套獨立的製冷用蒸發器,各自製冷,保溫效果好、不串味而且省電。為了盡量減少溫差,冷藏室內的每一層都設有送風口,立體冷流,比風口在上方的送風方式減少了溫差,從而提升了保鮮效果。 海爾:BCD-252WBCS 主打保鮮方式:-7℃概念 針對肉類 海爾的這款冰箱在中間設有變溫室,其溫度可在零下18℃至10℃之間任意調節,用戶可根據需要隨意把這個機動空間變成冷藏室或冷凍室。而其獨有的-7℃概念,則是用來儲存肉類的最佳溫度。在低於-7℃的環境下,細胞壁將會被刺破,水分和營養都無休止的流失。從普通冰箱的冷凍室拿出來的凍肉在解凍以後流出的是血水,就是細胞壁被刺破營養流失的證據。而從-7℃的環境下取出的凍肉不但松軟易切,並且解凍後不流血水,細胞壁完好無損,營養也完好無損。 西門子:KK28F76 主打保鮮方式:0℃保鮮 蔬果最佳 據西門子廠商的專業人士介紹,讓保鮮室擁有相對穩定獨立的、非常接近0℃的溫度環境,使食物既不結冰又長時間儲存是一個技術上的難題。-7℃是保存肉類的最佳環境,而0℃則是保存蔬菜水果的絕妙溫度,它令水分和營養「一個不少」。在西門子冰箱的0℃保鮮室內分為兩個區域,溫度都趨近於0℃,而濕度則有所不同:上面的儲肉區可將肉類存放7-10天;下面的儲蔬果區可將蔬菜水果存放15天。
採納哦
4. 冰箱是誰發明的
早3000年前 中國人就用雪來保存食物。在18世紀 baghdad就有貴族會在牆壁夾層中塞雪來使房間降溫。而冰箱是1879年由卡爾·馮·林德第一次定型沒錯。而普及是在1920年的美國。
電冰箱:
有關電冰箱的發明有很多種說法,比如:1913年誕生於美國芝加哥的名叫Domelre的家用電冰箱是第一台。比較多的說法是瑞典工程師柏拉騰 (Balzer von Platen ) 和孟德 (Carls Munters) 率先製成首台電冰箱,並將專利權賣給美國家榮華公司,但他們發明冰箱的年份卻分別有1921、1923、1926年之說。
現代冰箱的發明人是雅格布-帕金斯
1834年:冰箱
現代冰箱的發明人是雅格布-帕金斯??一位居住在倫敦的美國馬薩諸塞人,由帕金斯注冊專利的機器同我們今天的冰箱非常接近:都是採用壓縮液體,然後利用其蒸發吸收熱量,冷卻物體,今天冰箱在美國和中國城市的普及率已經超過了9 0%。
——這是一個冰冷的倉庫,耗用的是電能,散發的是氟里昂(現在有所改觀),浪費的本來不應該浪費的食物,人類自從有了它,開始習慣於不吝嗇浪費了!
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就懂得,冷的環境最有利食品的保藏。但直到 19世紀末,只有專門造了冰庫的富人才能享受到這種好處。絕大多數人奢望的只是一個冷藏櫃。
一個在英格蘭工作的美國人雅可比·帕金斯有了一個新發現,這一發現導致了冰箱的發明。1834年他發現當某些液體蒸發時,會有一種冷卻效應。帕金斯要求一群技工來製造一個可證實這個想法的工作模型。
果然,這個裝置在某個晚上真的產生了一些冰。技工們興奮地拿著冰,跳進一輛馬車,飛速駛向帕金斯的住房,向他展示所取得的成果。上圖:冰箱最重要的用途之一是在輪船上。大型冷藏庫意味著船舶能夠在長距離航行中運載食用鮮肉,例如羔羊肉能從紐西蘭出口到歐洲。
帕金斯此時已上了年紀,他沒有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發明物。出售發明物的人的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蘇格蘭印刷工—約翰·哈里森。
哈里森很可能在並不了解帕金斯成果的情況下發現了冷卻效。他用醚來清洗金屬印刷鉛字,某一天注意到了物質的冷卻效應。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哈里森還在維多利亞本狄哥一家啤酒廠里設置了第一個製冷車間。
德國工程師卡爾·馮·林德在1879年製造出了第一台家用冰箱。但在20世紀20年代電動冰箱發明出來之前,冰箱並沒有大規模進入家庭
5. 第一個發明冰糕的人
你可知道,現在大眾化食品中的雪糕,在70多年前,還只是王公大臣及貴族才吃得起的美食呢!
雪糕
據說,雪糕的大眾化,始於1904年。那一年,在聖路易斯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首次 出現了美國生產的即制即售雪糕機。有人說美國人在19世紀末葉已開始有雪糕吃了。相傳1789年華盛頓就任美國總統時,曾重金禮聘一位精於制雪糕的黑人,專門為他製作宴會上所需的雪糕。這們黑人制出來的雪糕,華盛頓大加贊賞。於是這位黑人從此身價百倍。後來他自己設店製造雪糕出售,門庭若市。
可是後來有人認為,英國比美國更早有雪糕,那是17世紀初,據說英國國王查理斯一世大設宮遷宴席,派人從法國請來「雪糕專家」製作雪糕。那麼,法國又似乎比英國更早有雪糕了。據說,公元1550年,巴黎一家咖啡館的食譜上最先出現了「雪糕」這一品名。問題卻又來了,這家咖啡店是一個義大利貴婦開設的。
於是,許多人便又認為雪糕最早出自義大利,那時的雪糕是以牛奶、雞蛋等為原料冰凍而成。
其實,最早有雪糕的還是我們中國。那還是2000年以前的事。《詩經·豳風》上說:「二之曰?鑿冰沖沖,三之曰納之凌陰。」「凌陰」就是貯冰的室。周朝時,人們已用冰祭祀及饗賓客,故《周禮》說:「凌人掌冰,以供祭祀賓客。」我們的祖先並非冬天吃冰,而是將冬季的冰貯藏至夏天才拿來食用,所以才有「冰室」及專管貯冰的「凌人」。這在《左傳》里就說得更明確了:「古者曰在北陸而藏冰,西陸朝覿而出之,其藏之也,深山窮谷,涸陰互寒。其用之也,祿位賓客喪祭」。
古代義大利著名旅行家馬可·波羅曾到中國旅行,在他的游記中,就有關於他在13世紀見到中國奶冰的記載,可見當時已有人用牛奶造雪糕了。義大利人之所以有雪糕,很可能是從馬可·波羅記載的內容中得到啟發而來的。
參考資料:網路
6. 古代沒有發明冰箱之前,人們是如何在夏天獲取冰塊的呢
冰盆內沉李浮瓜,涼亭上偎紅倚翠。
清人蘭陵笑笑生著作《金瓶梅》第二十七會記述:炎炎夏日,西門慶命令下人去准備酒食。不一會兒,下人便送來了冰鎮在盆里的李子、西瓜。讓人看的,好不快活。
最近幾年氣候變暖,夏天一年比一年熱,有許多地方夏天最高溫度恐怕都已經破了記錄。好在現在有冰箱空調,炎炎夏日來一杯冰飲多麼幸福。試問,古人的夏季生活中,是否也有冰塊的身影呢?遍查古籍,有文字記載的儲冰,最早出現在到周朝。在《周禮·天官·凌人》記錄有“凌人”一職,是專門負責斬冰儲冰的官員。如果夏日裡,君王賜給臣下一杯冷飲,這臣子還不待高興的飛起。
結語:
古代的人們,熱愛生活、勤於思考。先是取冰於自然之中,而後借冰製冰,最後能夠做到無中生有、人工製冰。足矣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是無窮無盡的。至於製作冰飲,更是讓人佩服。不知看官,您還知道古人哪些高超智慧呢?
7. 如何發明冰箱的
如今,每個家庭都有保持食品新鮮的冰箱。很長時間以來人們就懂得,冷的環境最有利於食品的保藏。但直到19世紀末,只有專門造了冰庫的富人才能享受到這種好處。絕大多數人奢望的是一個冷藏櫃。
一個在英格蘭工作的美國人雅可比·帕金斯有了一個發現,這一發現導致了冰箱的發明。1834年他發現當某些液體蒸發時,會有一種冷卻效應。帕金斯要求一群技工來製造一個可證實這個想法的工作模型。
果然,這個裝置在某個晚上真的產生了一些冰。技工們興奮地拿著冰,跳進一輛馬車,飛速駛向帕金斯的住房,向他展示所取得的成果。
帕金斯此時已上了年紀,他沒有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發明物。出售發明物的人是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蘇格蘭印刷工--約翰·哈里森。
哈里森很可能在並不了解帕金斯成果的情況下發現了冷卻效應。他用醚來清洗金屬印刷鉛字,某一天注意到了物質的冷卻效應。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哈里森還在維多利亞州本狄哥一家啤酒廠里設置了第一個製冷車間。
另附:德國工程師卡爾·馮·林德在1879年製造出了第一台家用冰箱。但在20世紀20年代電動冰箱發明出來以前,冰箱並沒有大規模進入家庭。
8. 除了發明冰窖,古代人還發明了哪些黑科技讓食物保鮮呢
古代由於各種條件有限保存食物的方法都有限,更別提保鮮了。
冰窖,是只有王公貴族等特權階級才能享受到的待遇,平常百姓家想都別想。周朝的王室還會在夏天賞賜給下屬冰塊,誰能夠得到冰塊也是一種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所以可想而知冰窖的稀有。
3.自然晾曬,利用陽光和風,把各類食物放置在通風和光照強的地方晾曬風干,也可以長久保存。這個方法就是古代的脫水法。
4.用柴火等熏制,多用於儲存短時間吃不完的肉類,製成熏肉等,方便食用。
5.密封,就是讓食物處於與氧氣隔絕的狀態,利用二氧化碳的濃度來抑制食物的呼吸作用,從而達到保鮮的效果。
其實經過以上方法儲存的食物會影響口感和營養,但是對於條件有限的古人,要保存比較珍貴的食物也是比較好的方式了。
9. 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中在唐宋之際發明冰用的
火葯是中國漢族煉丹家發明於隋唐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了。火葯的研究開始於古代道家煉丹術,古人為求長生不老而煉制丹葯,煉丹術的目的和動機都是超前的,但它的實驗方法還是有可取之處,最後導致了火葯的發明。
10. 冰箱是誰發明的哪一年
有關電冰箱的發明有很多種說法,比如:1913年誕生於美國芝加哥的名叫Domelre的家用電冰箱是第一台。比較多的說法是瑞典工程師柏拉騰 (Balzer von Platen ) 和孟德 (Carls Munters) 率先製成首台電冰箱,並將專利權賣給美國家榮華公司,但他們發明冰箱的年份卻分別有1921、1923、1926年之說。
比較公認的說法是現代冰箱的發明人是雅格布-帕金斯,發明時間是1834年。
一個在英格蘭工作的美國人雅可比·帕金斯有了一個新發現,這一發現導致了冰箱的發明。1834年他發現當某些液體蒸發時,會有一種冷卻效應。帕金斯要求一群技工來製造一個可證實這個想法的工作模型。
果然,這個裝置在某個晚上真的產生了一些冰。技工們興奮地拿著冰,跳進一輛馬車,飛速駛向帕金斯的住房,向他展示所取得的成果。帕金斯此時已上了年紀,他沒有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發明物。出售發明物的人的生活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蘇格蘭印刷工—約翰·哈里森。
哈里森很可能在並不了解帕金斯成果的情況下發現了冷卻效。他用醚來清洗金屬印刷鉛字,某一天注意到了物質的冷卻效應。到1862年,他的第一批冰箱就上市了。哈里森還在維多利亞本狄哥一家啤酒廠里設置了第一個製冷車間。
德國工程師卡爾·馮·林德在1879年製造出了第一台家用冰箱。但在20世紀20年代電動冰箱發明出來之前,冰箱並沒有大規模進入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