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傳統壁畫
Ⅰ 中國古代最有名的壁畫是什麼 六年級的小侄子問我的,慚愧,我只知道敦煌壁畫卻不知道是不是最有名的~求答案
你好,我曾在敦煌研究院接待部當過兩年的講解員,最有名的壁畫還是比較清楚的。希望我的回答能使你滿意。
1、敦煌被稱作「飛天的故鄉」,因為莫高窟中幾乎每個洞窟都有飛天。另外,莫高窟最具代表的形象是『反彈琵琶伎樂天』,代表作在112窟,故敦煌市中心的城標建築就是反彈琵琶伎樂天的塑像。
2、莫高窟的壁畫內容大致分為經變畫(由佛經演變而來的壁畫)、本生故事畫(描述佛祖前生故事的壁畫)、因緣故事畫(描述一些具有佛緣的人或物的前世今生來世因果輪回的壁畫)、供養人畫像(出資修建洞窟的人的畫像)等等。
3、最具代表性的故事壁畫當屬本生故事,譬如《九色鹿》、《薩埵太子捨生飼虎》等。
至於更詳盡的資料,建議購買相關書籍進行學習。
Ⅱ 中國壁畫的代表作品
護烏桓校尉幕府圖
壁畫繪滿全部墓壁及墓頂,共46組,總面積百餘平方米,是已發現漢墓中壁畫最多的。墓中還有墨書題榜240多條。壁畫以出行圖的形式,表現墓主從舉孝廉到為郎而進入仕途,直至最後官至使持節護烏桓校尉。畫面連車列騎,冠蓋相望,聲勢煊赫。其中寧城護烏桓校尉幕府圖描繪了墓主接見烏桓首領的壯觀場面。此外,還有墓主日常生活、庄園財富、庖廚宴飲、樂舞百戲、農耕放牧等圖畫,以及雲氣、仙人、四神等圖像。壁畫對研究東漢晚期的社會生活、庄園經濟、邊疆地區生產、東漢王朝與烏桓等北方民族的關系等有重要意義
遼陽漢壁畫墓
中國東漢末和漢魏之際的石室壁畫墓群。最晚的延續至西晉。集中分布在遼寧遼陽太子河兩岸。20世紀初發現,50年代後發掘20多座。墓主多數是當時割據遼東的公孫氏政權的達官顯貴。墓室用石板支築,平面略成方形,為多室墓。一般大型墓邊長7米左右,小型墓邊長4~5米左右。壁畫直接繪在石壁上,主要以墓主仕宦經歷和日常生活為題材。有車騎出行、百戲樂舞、宴飲、庖廚、門閥、宅院和門卒、門犬等。墨彩平塗、色澤鮮艷,形象生動。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它位於山西省芮城的永樂宮,其藝術價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永樂宮壁畫是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里。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
《永樂宮壁畫》
三清殿,又稱無極殿,是供「太清、玉屬、上清元始天尊」的神堂,為永樂宮的主殿。殿內四壁,滿布壁畫,面積達403.34平方米,畫面上共有人物286個。這些人物,按對稱儀仗形式排列,以南牆的青龍、白虎星君為前導,分別畫出天帝、王母等28位主神。圍繞主神,28宿、12宮辰等「天兵天將」在畫面上徐徐展開。畫面上的武將驍勇驃悍,力士威武豪放,玉女天姿端立。整個畫面,氣勢不凡,場面浩大,人物衣飾富子變化而線條流暢精美。這人物繁雜的場面,神采又都集中在近300個「天神」朝拜元始天尊的道教禮儀中,因此被稱為「朝元圖」。純陽殿,是為奉祀呂洞賓而建。
純陽殿內,壁畫繪制了呂洞賓從誕生起,至「得道成仙」和「普渡眾生游戲人間」的神話連環畫故事。純陽殿內對扇後壁的「鍾、呂談道圖」,是一幅極為珍貴、人物描寫極為成功、情景相融得非常好的一幅壁畫。
重陽殿,是為供奉道教全真派首領王重陽及其弟子「七真人」的殿宇。殿內出採用連環畫形式描述了王重陽從降生到得道度化「七真人」成道的故事。
朝元圖
壁畫《朝元圖》,共畫天神289身,是大型儀仗朝拜陣容。帝後主像高達2.85米,玉女的身高也在1.95米以上,超過了一般真人的高度。整個畫面氣勢雄偉,眾神男女老幼形態各異,衣冠服飾各不相同。人物的神情面貌極富變化,有須發巍立、橫眉怒目的神王,也有持花微笑、凝眸欲語的玉女,有神態恭謹的仙侯,也有恂恂儒雅的學士。種種情態雜居一畫,使人感到變幻而無窮。當真是生動逼真,富有韻味。
壁畫《朝元圖》復原圖
在藝術上巧妙地利用了寓動於靜的構圖方法,組成宏闊的構圖,形象之間顧盼有神,表現出傳統線描藝術的高度成就。線條圓渾有力,豪放灑脫,各種質地的服飾器物,各種自然景觀,都得到絕妙動人的表現。尤值一提的是壁畫輝煌燦爛的色彩效果。在富麗堂皇的青綠色基調下,有層次地以少量紅、紫、藍等色,加強了畫面的主次和素描的盥洗,構成了節奏的變化,使得畫面更為活潑跳躍。其色方法以平填為主,色塊並列,或深淺一動,除雲彩暈染外,其它暈染很少。畫中的石青、石綠,到近700年的今天依然艷麗奪目。
敦煌壁畫
敦煌壁畫泛指存在於敦煌石窟中的壁畫。敦煌壁畫包括敦煌莫高窟、西千佛洞、安西榆林窟共有石窟552個,有歷代壁畫五萬多平方米,是我國也是世界壁畫最多的石窟群,內容非常豐富。敦煌壁畫是敦煌藝術的主要組成部分,規模巨大,技藝精湛。敦煌壁畫的內容豐富多彩,它和別的宗教藝術一樣,是描寫神的形象、神的活動、神與神的關系、神與人的關系以寄託人們善良的願望,安撫人們心靈的藝術。 因此,壁畫的風格,具有與世俗繪畫不同的特徵。但是,任何藝術都源於現實生活,任何藝術都有它的民族傳統;因而它們的形式多出於共同的藝術語言和表現技巧,具有共同的民族風格。著名的敦煌壁畫有九色鹿救人、釋迦牟尼傳記、薩錘那捨身飼虎等著名的壁畫故事。 現代著名壁畫
我國現代新興壁畫運動始於1979年北京國際機場壁畫群的落成,迄今,壁畫在中國已完成了從衰落走向復興的演變過程。創造了許多具有濃郁時代生活氣息,鮮明民族藝術特色,獨特個性風格的現代壁畫。這些壁畫的位置和幅面納入了建築物的整體設計規劃之中。為適應陳設的環境氣氛,著重強調作品的裝飾性和視覺的愉悅感。使用的材料有聚丙烯顏料、陶瓷釉上彩繪、陶板等。張仃的《哪吒鬧海》,袁運甫的《巴山蜀水》,祝大年的《森林之歌》,肖惠祥的《科學的春天》,李化吉和權正環的《白蛇傳》,袁運生的《生命的贊歌》等。之後,大型公共建築的設計者開始把壁畫考慮在設計方案之中,壁畫藝術的專業隊伍也逐漸形成。在短短的幾年中,各城市賓館、飯店等公共建築中至少有五百幅作品問世,其中有許多突破性的出色力作。他們在借鑒傳統壁畫,學習西方壁畫,吸收民間美術,探求不同材料的特色和處理壁畫與建築的視覺諧調等方面各有不同建樹。當今新一代壁畫家力圖使中國壁畫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新的形式,使壁畫藝術走向更廣闊的公共場所。
景德鎮
1700多年來,中國景德鎮在歷史發展的長河裡,窯火從未間斷,為陶瓷文化藝術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令景德鎮登上了陶瓷藝術的聖殿,從古至今不斷演繹著博大精深的藝術傳奇。世界各地沒有哪一區域象景德鎮這樣,具有豐厚的陶瓷藝術文化底蘊,博大精深的陶瓷文化藝術氛圍,嫻熟而全面的工藝技術,豐富多樣的陶瓷材料。陶瓷彩繪壁畫、陶瓷色釉壁畫、陶瓷刻雕、浮雕、捏雕、鏤雕壁畫以及綜合裝飾壁畫一直處於領先地位。
景德鎮陶瓷壁畫
至於世界瓷都——景德鎮的陶瓷壁畫,是到了上世紀五十年代才著稱。那時,中國工藝美術大師王錫良,在康家鍾等陶瓷藝術家的支持配合下,創制了以《井岡山》為題材的陶瓷浮雕加彩壁畫,充分體現了中國人民的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的《西江月》的詞意,用於裝飾當地政府禮堂,這可算是世界瓷都——景德鎮解放後最早問世的一幅大型陶瓷壁畫,這也可以說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幅陶瓷壁畫;而用於裝飾我國首都人民大會堂江西廳的以《井岡之春》為題的陶瓷壁畫,則為另一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松茂所創作,其繪制也是出自世界瓷都——景德鎮陶瓷彩繪名人集體之手,都是以其雋永的藝術魅力,在壁畫家族和陶瓷藝苑中獨領風騷。從此,創制和復制陶瓷壁畫在世界瓷都——景德鎮形成一股熱,並影響到全國各地陶瓷產區都來創制和復制陶瓷壁畫。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座落在中國瓷都——景德鎮的我國輕工業部陶瓷工業科學研究所,大興創制陶瓷壁畫之風,一次展出大小陶瓷壁畫競達二十幅之多,使陶瓷壁畫創制進入旺盛時期。被譽為「瓷國明珠」的景德鎮市藝術瓷廠,是一家兼營創制和復制陶瓷壁畫的企業,中央工藝美術學院教授祝大年製作的《森林之歌》就曾得到該廠一批陶瓷彩繪高手復製成陶瓷畫,高3米3,寬21米,它是由景德鎮24位工藝師費時3個月在3000片瓷板上用新彩精緻的描繪,燒制而成。那宏大幽深的意境,貼近生活自然氣息,以及清新雅緻的藝術風格,寫實中帶裝飾意味的藝術表現手法,均體現了設計者的藝術追求和創造能力,作者根據有名風景「小鳥天堂」,並集中灕江、瀾滄江等名勝創作,很好地表現了亞熱帶雨林、萬木叢生、百花爭榮、百鳥喧嘩、生意盎然的景象,奏響了一麴生命之歌,鑲嵌在首都國際機場,受到國際友人的高度贊賞。王學仲設計的,也是該廠一批陶瓷彩繪高手復製成的,我國首次出口日本的《四季繁榮圖》大型新彩陶瓷壁畫,色彩柔和,清秀雅緻,畫面上呈現出中日人民在美麗的櫻花盛開時,游覽壯觀的日本古典式上野村,歡快的大熊貓在大口地吃翠竹,象徵吉祥的騰龍飛鳳在富士山前舞盪。這幅壁畫鑲嵌在上野火車站的廳壁上,與環境非常和諧,顯得氣勢格外雄偉,使人頓生「人在廳前立,身在畫中游」之感。
壁畫界的奇葩——余工陶瓷壁畫
當前,要談陶瓷壁畫不得不談余工陶瓷壁畫,余工陶瓷壁畫是一支集陶藝師、建築師、景觀師、室內設計師和工藝師、工程師為一體的環境陶藝團隊,由余炳鋒教授擔任藝術總監,藝術設計一流,技術力量雄厚,製作工藝精湛,陶瓷材質獨特、豐富、精良,設有業務部、設計部、製作一室、製作二室、工藝材料研究室及施工隊,門下有陶瓷壁畫有限公司、景觀瓷廠等。
僅2011年重點工程有:由張婧婧教授設計、余炳鋒教授擔任藝術總監,為政府工程,集旅遊購物為一體的陶瓷古街——景德鎮紅店街設計製作的世界上首幅106平方米的高溫(1220攝氏度)快燒釉中彩陶瓷壁畫《景德鎮紅店街》,已成為紅店街最亮麗的景點;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政府工程,景德鎮一江兩岸設計製作的高8米、長542米的4336平方米的高溫(1320攝氏度)燒成巨幅釉下彩陶瓷壁畫《景德鎮瓷與茶》,以一幅長卷的形勢倘佯在世界瓷都的昌江河畔,為家鄉人民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政府工程,景德鎮沿江西路設計製作的陶瓷景觀《瓷源》鑲嵌在昌江兩岸十八渡的山體上,「匠從八方來,器成天下走」陶瓷壁畫與實物相結合,古代工匠挖掘瓷礦石,釉果的勞動場景以壁畫形式描繪,而山體上的瓷石、坯房、窯房、窯爐、窯材、匣缽、青花瓷均以實物再現了古代制瓷過程,受到陶藝界的一致贊賞;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景鷹高速設計製作的世界上最大(高4.7米、肚徑1.5米)的青花梅瓶(已申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證書)和最大(直徑4.5米)的鏤空青花八角瓷盤,成為高速上獨特的景觀;由余炳鋒教授設計、擔任藝術總監,為湖南科技學院美術樓設計製作的1377平方米的世界上最大的高溫(1220攝氏度)快燒釉中彩陶瓷壁畫《陽明山》(正在申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紀錄)。相信余工陶瓷壁畫能創制和復制越來越多的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心的陶瓷壁畫來;祝願余工陶瓷壁畫朝著洋溢時代精神,弘揚陶瓷文化,堅持藝術品味,擁有觀念效應的目標,繼續走下去,再上新台階。
Ⅲ 中國四大石窯哪個以壁畫著名
莫高窟
Ⅳ 世界上知名的油畫類壁畫和天頂畫
達·芬奇 (1452—1519年)
列奧納多·達·芬奇是人類智慧的象徵,他懷有神靈般的無限理想,試圖重新創造世界的美,量度世界的廣大無垠,解釋世界的奧秘。可是他只有常人的生命和力量。他的抱負是發現一切、研究一切、創造一切。他的生命是一條沒有走完的道路,路上是撒滿了崇高的未完成作品的零章碎片,他在臨終前心酸地說過:「我一生從未完成一項工作。」列奧納多生於佛羅倫薩郊區的芬奇小鎮,因此取名叫芬奇,5歲時能憑記憶在沙灘上畫出母親的肖像,同時還能即席作詞譜曲,自己伴奏自己歌唱,引得在場的人贊嘆不已。父親安東尼奧律師認識到兒子的繪畫才能,決定送他進佛羅倫薩藝術家委羅基奧工作室學習。在那裡,他不僅接受繪畫、雕刻、建築藝術的教育,還受到其他科學的影響。芬奇在委羅基奧工作室曾經研究過雞蛋的明暗變化關系,發現了明暗漸進畫法。他在委羅基奧工作室度過了6個年頭,成長為具有現代科學思想和勇於探索的人類智慧的典範。芬奇在佛羅倫薩是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能的,他一心想要把他的藝術和智慧帶進現實世界,光彩照人。他在31歲那年寫信給米蘭大公魯多維柯·斯弗查,在信中列舉了自己的各種才能,最後他還表示可為大公的父親塑造一座騎馬像,成為世界上前所未有的巨 型雕像。大師41歲時完成這一巨作的土製塑像,因沒有足夠的銅鑄造而使巨作終未完成,1499年法軍入侵時被毀,否則將成為世界一大奇跡。大公對他的天才和辛勤勞動酬謝不是金幣,而是金言玉語,這使芬奇十分不安,大公為了安慰他,請他為米蘭格雷契寺院食堂畫幅畫,這就是《最後的晚餐》。如果說《最後的晚餐》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畫,那麼芬奇在 51歲時自米蘭重返佛羅倫薩而作的 《蒙娜麗莎》則無愧為世界上最著名、最偉大的肖像畫。這兩件譽滿全球的作品使達·芬奇的名字永垂青史。達·芬奇獨特的藝術語言是運用明暗法創造平面形象的立體感。他曾說過:「繪畫的最大奇跡,就是使平的畫面呈現出凹凸感。」他使用圓球體受光變化的原理,首創明暗轉移法(亦稱明暗漸進法),即在形象上由明到暗的過渡是連續的,像煙霧一般,沒有截然的分界,《蒙娜麗莎》是這種畫法的典範之作。瓦薩利認為這種明暗畫法是繪畫藝術的一個轉折點。芬奇的一生始終在探索藝術的高貴氣質,只有在美的創造中他才能感到心滿意足。15世紀義大利的科學與理智、美的追求與創造,由於達·芬奇而登峰造極。可是大師的才能到了晚年並沒有受到重視和賞識,教皇的冷漠使他十分傷心。1515年法蘭西國王弗朗索瓦一世重新佔領米蘭時,邀請大師赴法國定居克魯堡,應聘為宮廷畫家。大師1519年客死異國,終年67歲。他的學生佛朗西斯柯·穆埃基說:「芬奇的死,對每一個人都是損失,造物主無力再造一個像他這樣的人了。」
《 蒙娜麗莎》(約1503-1506)(木板油畫 77 x 53厘米)
據說,法國著名的盧浮宮有三件寶:一是《米洛斯的阿芙羅狄德》;二是《薩莫色雷斯的勝利女神》;三是《蒙娜麗莎》。前兩件作品出於誰人之手一般人並不確知,但是,《蒙娜麗莎》出自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達·芬奇卻幾乎家喻戶曉。"蒙娜麗莎"那神奇而專注的目光,那柔潤而微紅的面頰,那由內心牽動著的雙唇,那含蓄、模稜兩可的微笑,總讓人琢磨不透……
據史料記載,"蒙娜麗莎"是當時佛羅倫薩著名的銀行家佐貢多的妻子。達·芬奇為了喚起她發自內心的情感,曾經請到了鋼琴師為她演奏、丑角為她表演。但是,這個見多識廣,冷漠、理性的女人並沒有使畫家得到他想要捕捉到的東西,為此,畫家不得不將畫作斷斷續續地延遲了三年。有一天,這個富貴人在翻閱畫家草圖的時候,忽然發現了畫著鴨掌的圖畫,她感到非常疑惑。畫家說,這是他為研究和設計飛行器而畫的,因為水流和氣流;水浮力和大氣浮力;鴨子在水中滑行和飛禽在空飛翔有某種相似之處。鴨掌滑水動作雖然簡單,但隱藏著飛行器飛行的某種秘密。這個冷漠、理性的女人聽到這番話,又想到飛行器一旦設計成功,人類將可以在空中自由飛翔的情景……頓時,引起了很大震動,並由衷地發出了微笑。這一難得而發自內心深處的微笑立即被達·芬奇捕捉到了,並把它成功地塑造了出來。 其實,達·芬奇筆下的這一使人難忘的"微笑"已不是具體的佐貢多夫人的表情了,而是一種具有抽象意義、普遍意義和典型意義的,是"蒙娜麗莎"所有的,是達·芬奇所有的,也是我們大家所共同擁有的人性特質的某種精微的東西。也許,這就是《蒙娜麗莎》巨大魅力的所在。非常明顯,達·芬奇的《蒙娜麗莎》繼承了希臘古典主義莊重、典雅、均衡、穩定和富有理想化、理性化的表現規范;但它又進一步突破了希臘古典藝術在人本特質上的局限,為使後來的藝術更進一步走向現實,走向客觀,走向更深層,更內在,更微妙的表現樹立了楷模。
《最後的晚餐》(約1498)(壁畫 460 x 880 厘米)
在慶祝逾越節的前夜,耶穌和他的十二門徒坐在餐桌旁,共進慶祝逾越節的一頓晚餐。 餐桌旁共十三人,這是他們在一起吃的最後一頓晚餐。
在餐桌上,耶穌突然感到煩惱,他告訴他的門徒,他們其中的一個將出賣他;但耶穌並沒說他就是猶大,眾門徒也不知道誰將會出賣耶穌。
義大利偉大的藝術家列奧納多.達.芬奇的《最後的晚餐》,是所有以這個題材創作的作品中最著名的一幅。這幅畫,是他直接畫在米蘭一座修道院的餐廳牆上的。 沿著餐桌坐著十二個門徒,形成四組,耶穌坐在餐桌的中央。他在一種悲傷的姿勢中攤開了雙手,示意門徒中有人出賣了他。
大多數門徒在激動中一躍而起,而耶穌的形象卻是那麼的平靜。我們可以看到他明晰的輪廓襯托在背景牆的窗子里,通過窗子,我們看見恬靜的景色,湛藍的天空猶如一隻光輪環繞在耶穌的頭上。
在耶穌右邊的一組中,我們看到一個黑暗的面容,他朝後倚著,彷彿從耶穌前往後退縮似的。他的肘部擱在餐桌上,手裡抓著一隻錢袋。我們知道他就是那個叛徒,猶大.伊斯卡里奧特。
猶大手中的錢袋是他的象徵,它使我們想起,他就是為耶穌和其他門徒保管錢財的人,錢袋裡裝著出賣耶穌得來的三十塊銀幣的賞錢。
即使他沒有拿著那隻錢袋,我們也能通過達.芬奇的繪畫方式,辨別出這個罪惡的敵人猶大。
猶大的側面陰影旁是聖.彼得,我們也可以看見他一頭銀絲與一副白晰的手,他向年輕的聖.約翰靠去。彼得垂在臀部的右手握著一把刀,彷彿在偶然中,刀尖對著猶大的背後。 聖.約翰的頭朝彼得垂著。在所有門徒中,他是耶穌最喜愛的一個。約翰象耶穌那樣平靜,他已經領悟了他主人的話。
耶穌左邊是小雅各,他力圖去理解他所聽到的可怕的話,他兩手攤得大大的驚叫了起來。
從小雅各的肩上望去,我們看到了聖托馬斯,疑惑不解的托馬斯,他懷疑的神色通過他豎起的手指表現出來。
小雅各的另一邊,聖.菲利普往耶穌靠去,雙手放在胸前似乎在說:」你知道我的心,你知道我是永遠不會出賣你的。」他的臉由於愛和忠誠而顯出苦惱的神情。
圍著耶穌的這六個門徒,處於故事的發生的中心。
巴塞洛繆與老雅各的身體向他們傾著,而他們身旁的老安德魯並沒有站起來,但他想聽聽,於是便舉起手似乎要求安靜。
右邊還剩下最後三個門徒,他們正在討論有關耶穌說的那句話,他們的手指也指向餐桌的中央。
他們所看到的這一切,均發生在這幅偉大的作品之中,但每次當我們欣賞它時,都會從門徒的感情與性格中獲得新的含義。
《岩間聖母》(約1503-1506)(祭壇畫189.5 x 119.5厘米 )現藏倫敦國立美術館。
此畫是應一宗教團體之請而為米蘭的聖弗朗切斯科教堂的一間禮拜堂作的祭壇畫。此畫以聖母居圖中央,她右手扶嬰孩聖約翰,左手下坐嬰孩耶酥,一天使在耶酥身後,構成三角形構圖,並以手勢彼此響應,背景則是一片幽深岩窟,花草點綴其間,洞窟通透露光。此畫雖屬傳統題材,然表達手法和構圖布局皆表明達.芬奇的藝術水平之高深。人物,背景的微妙刻畫,煙霧狀筆法的運用,科學地寫實以及透視,縮形等技術法的採用,表明了他在處理逼真寫實和藝術加工的辯證關系方面達到了新的水平。這幅畫是標志達.分奇盛期創作開始的作品。
列奧納多·達·芬奇和他的畫
蒙娜麗莎
最後的晚餐
聖母子和聖安妮
抱貂女郎
岩間聖母
母與子
米開朗琪羅(1475~1564)
Michelangelo
義大利文藝復興時代雕刻家,畫家,建築師。1475 年3月6日生於阿雷佐附近的卡普雷塞,1564年2月18日卒於羅馬。早年在佛羅倫薩畫家D.吉蘭達約的作坊當學徒,後因愛好雕刻轉入以保存古雕刻遺物最多的美第奇庭園工作。早期作品是17歲時創作的浮雕《階梯旁的聖母》和《山陀兒之戰》,粗朴壯實,沉靜莊重,深得古典風格的真髓,表明他一開始就追求強烈運動中的人體表現。
米開朗琪羅雕像
1494~1499年米開朗琪羅游學威尼斯 、羅馬所作《 酒神像》、《哀悼基督》更顯露其卓越才華,以致整個羅馬藝壇都難以相信這些傑作是出自他的手。1501~1505年主要在佛羅倫薩,雕像《大衛》和市政廳壁畫《卡西納之戰》、《神聖家族》都是不朽之作。其中《大衛》凈高 4.1米,以完全的裸體表現傳說中猶太少年英雄大衛戰勝敵人哥利亞的故事。大衛體態壯偉,有堅如鋼鐵之意,寓意力抗強權、捍衛祖國的佛羅倫薩人民,具有顯明的政治意義。此作原計劃置於大教堂作為裝飾雕塑,但因塑造極為成功,政府決定將其安放在市政廳大門前,作為城市的象徵;後為保護原作,已移至佛羅倫薩美術博物館 。1505 年米開朗琪羅應邀赴羅馬,為教皇尤里烏斯二世設計和製作陵墓雕刻,因計劃幾經變遷,雖為此斷斷續續工作約40年而未能完成,這是他終身的一大遺憾。
1508年米開朗琪羅接受教皇和政府任務,為西斯廷禮拜堂頂壁繪制壁畫。為了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經過多次斗爭,使教皇保證不再干擾他的工作 , 在取得充分創作自由之後,他以無比的激情投入創作 。整個壁畫以宏偉的建築結構作邊框 ,把整個長方形大廳的屋頂劃成中央和周圍兩大部分,並以中央為主,全部繪以宗教故事和人物形象 。中央是取材於《聖經》中從開天闢地到洪水方舟故事的 9 幅畫,周圍是12男女先知、摩西、大衛等,全部繪畫面積 500 多平方米,塑造了多數比真人還大的343個人物形象。在長達4年的繪制過程中,他拒絕助手協作,一切親自動手。艱苦的創作獲得了高度評價。壁畫揭幕之後,舉世公認為空前之作。藝術界更認為他所塑造的氣魄宏偉、體態健壯、具有強力意志與力量的眾多人物形象,是文藝復興盛期美術最完美的創造。
西斯廷小禮堂頂畫
他的建築設計,大膽運用古典柱式,開創了一代新風,並且善於突出柱式結構的立體感,對日後的巴洛克建築有很大影響。
米開朗琪羅晚年除負責聖彼得大教堂的建築工程外,還參與了法爾內塞宮、皮亞城門和卡皮托廣場的建築設計。其中代表作是為聖彼得大教堂大廳設計的大圓頂。這個大圓頂底座以古典風格裝飾,檐部屏板雕以花環,給人以堅實富麗之感;圓頂本身外形曲線富有生氣,是他在建築設計方面體現固有的雄偉有力的藝術風格的典範之作,為以後歐美各國的大教堂和政府大廈的屋頂建築樹立了樣板。其他重要作品還有晚年創作的祭壇畫《最後審判》和為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陵墓所作雕刻;這座陵墓雖未完成,但許多雕刻卻是他最成熟的作品,如《摩西》、《垂死的奴隸》以及其後為美第奇家族墓室雕刻的《晝》與《夜》和《旦》與《夕》等。
PHAELraphaell
拉斐爾
拉斐爾(1483~1520) Raphael 義大利畫家。1483年4月6日生於烏爾比諾 ,1520年4月 6日卒於羅馬 。原名拉法埃洛·聖喬奧 。自幼隨父(烏爾比諾公爵的宮廷畫師)學畫,後又轉入佩魯吉諾門下,1500年出師。 拉斐爾早期作品就顯露出非凡的天才。21歲時畫的《聖母的婚禮》不僅表明他充分吸收了佩魯吉諾的藝術精華,而且後來居上,無論構圖與形象塑造都有所創新。尤其是畫面的平衡,背景的描繪,聖母瑪利亞及其夫約瑟形象的端莊、文雅,均為前輩畫家作品中所罕見。
1504 ~1508 年他居留佛羅倫薩,那裡一度恢復的共和政治、民主精神和人文主義思想影響了他。同時他對各畫派大師的藝術特點均認真領悟,博採眾長,特別傾心學習達·芬奇的構圖技法和米開朗琪羅的人體表現及雄強風格,使其獨具古典精神的秀美風格日趨成熟,從而迅速取得了和達·芬奇、米開朗琪羅鼎足而立的巨大成就。他的一系列聖母畫像,和中世紀畫家所畫的同類題材不同,都以母性的溫情和青春健美而體現了人文主義思 想。其中最有名的是《帶金鶯的聖母》(藏佛羅倫薩烏菲齊美術館)、《草地上的聖母》(藏維也納美術史博物館)和《花園中的聖母》( 藏盧浮宮博物館)。1512~1513年繪成的大型油畫《西斯廷聖母》,人物形象和真人大小相仿,由聖母、聖徒組成的三角形構圖,莊重均衡,聖母和耶穌的體態健美而有力量,表現了母愛的幸福與偉大。另一幅更為高大的是祭壇畫形式的《福利尼奧的聖母》和稍後創作的《椅中聖母》、《阿爾巴聖母》,都堪稱是他完美無缺的作品 。
1509年後,他被羅馬教皇尤里烏斯二世邀去繪制梵蒂岡皇宮壁畫,其中簽字廳的壁畫最為傑出。這批遍布大廳四壁 和屋頂的繪畫,分別代表了人類精神活動的4個方面:神學、 哲學、詩學和法學,作品除發揮了他特有的繪畫風格外,還特別注意到了繪畫表現與建築裝飾的充分和諧,給人以莊重顯明、豐富多彩之感。這期間重要作品還有為埃利奧多羅廳繪制的《埃利奧多羅被逐出神殿》和《波爾申納的彌撒 》,為火警廳繪制的《波爾戈的火警》和為法爾內西納別墅繪制的《加拉泰亞的凱旋》等。這些作品的形象塑造和光色運用 都達到了新的境界,被譽為古今壁畫藝術登峰造極之作。拉斐爾23歲時自畫像《西斯廷聖母》 他的肖像畫也有很高成就。特點是形神兼備,氣韻盎然。 多採用微側半身姿態,將背景隱去,唯以人物自然親切的神態突出於畫面。代表作為《卡斯蒂廖內像 》和《披紗女子像》。前者描繪一位學者,其優雅的風度和深厚的學識表現得淋漓盡致。後者描繪的是一位女郎,她的容貌和作者筆下的聖母形象近似,但典雅的服飾,健美的體態,恰如其分地表現了生活中的女性。1520年春 ,他已患重病 ,仍在繪制《基督變容》,雖未能完成,但出自其手的部分仍光輝照人,氣勢磅礴,表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他還在不斷探索、豐富和完善自己的風格。
博蒂切利(1445~1510)
Botticelli,Sandro
義大利畫家。佛羅倫薩畫派代表人物之一。生於佛羅倫薩,1510年5 月17日卒於同地。原名亞歷山德羅·迪·馬里亞諾·菲力佩皮,博蒂切利是其綽號。早年學金銀工藝,後在A.波拉尤奧洛和A.del韋羅基奧工作室當助手 ,很快顯示出繪畫才能。1470年開設了自己的繪畫工作室。作品在內容 和形式上都反映了文藝復興時期的美術水平,並具有明顯的個人風格。他用人文主義思想表現宗教內容,使宗教畫充滿世俗精神。15世紀70年代描繪基督生平以及聖徒、聖經人物畫像的作品,構圖新穎,頗為人們贊賞。之後他的作品主要由美第奇家族訂制,其中《春》、《維納斯的誕生》、《維納斯和馬爾斯》等,都強調女神的秀美與清純,神情卻微帶憂傷,富於含蓄之美,是西方藝術中第一批成功的古典題材美術作品。80年代接受羅馬教皇之邀,在梵蒂岡為教皇宮中的西斯廷禮拜堂繪制大型壁畫。還用單線條為但丁的《神曲》作插圖 , 顯示了他在素描方面的精深造詣 。他秀逸的風格,明麗絢爛的色彩和流暢的線條,雖在文藝復興諸大家中獨樹一幟,但在西方美術史上很長時期未獲承認,直到19世紀浪漫主義和英國拉斐爾前派運動中,人們才開始認識他,並推崇他為文藝復興前期的大師之一。
克里木特
同勃克林一樣,奧地利分離派畫家克里木特的作品中,也帶有濃厚的憂傷色彩,曾經受到一部分評論家的非議。但作為19世紀末歐洲社會動盪不定的情勢在人們心理上的反映,這是帶有普遍性的傾向。
居斯塔夫‧克里木特(Gu stav Nimt,1862—1918)1862年7月14日生於維也納一個製作金銀首飾的世家,家傳的金工技藝對畫家一生的道路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5歲時,他和兄弟一起進入維也納工藝美術學校,在那裡接受了系統的繪畫技巧的訓練。畢業後,參加維也納建築師公會,承擔壁畫和建築裝飾工作。1888年他為維也納城堡劇院繪制壁畫《戲劇的歷史》,受到公眾的肯定。後又為藝術博物館繪制樓梯通道壁畫《藝術的保護神一一雅典娜》,構圖巧妙多變。這時,克里木特雖然較多地運用裝飾手法,但風格仍然是古典主義的。
1897年為維也納大學創作的壁畫,是他風格的大轉變。這組壁畫按維也納大學的3個系繪制,分別為《醫學》、《法學》、 《哲學》。 畫面利用象徵手法, 描繪了人世的苦難相,帶有消極厭世的灰暗色調,作品完成後遭到大學院士會的非難,被拒絕接受。在這個時期,克里木特和一部分激進的青年畫家從古典主義把持的美術家協會中分離出來,被稱為「維也納分離派」。它和南歐的「新藝術運動」、德國的「青年風格」都傾向於追求裝飾性和形式感,是促進歐洲工藝美術設計事業的重要力量。
1900年,克里木特把被維也納大學退回的壁畫在巴黎博覽會展出,受到青年藝術家的熱烈贊譽。從而奠定了他在奧地利畫壇的領導地位。1902年,和雕塑家克林格爾一起承擔貝多芬音樂廳的裝飾工作,主雕像《貝多芬》由克林格爾完成,雕像背後的牆壁上,由克里木特創作了裝飾性飾帶《音樂》,十分成功。1909年,克里木特為布魯塞爾斯托克萊特公寓的餐廳創作的壁畫《生命之樹》,大膽而自由地運用各種平面的裝飾紋樣,形成富有東方色彩和神秘意境的效果。
克里木特雖然沒有到過東方,但對東方藝術,尤其是中國的民間木版彩印年畫卻具有濃厚的興趣。他搜集了許多民間年畫,反復揣摹。據說,在他的書房裡就掛著中國木板水印的「門神」畫。他對木板年畫的強烈色彩尤其喜愛,曾經在許多幅人物肖像作品中使用年畫中的戲曲人物作背景,顯得別有情趣。
東方風格加上祖傳的金銀首飾工藝技巧,使克里木特的裝飾藝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他大膽地在作品中運用瀝粉、貼金箔、嵌螺鋇、貼羽毛等等特殊技巧,取得特殊的藝術效果。這里的《水蛇——I》,便是運用蛋彩、瀝粉、貼金等多種方法畫成的。畫中淡青色的人體同婉蜒的蛇體交織在一起,金、翠兩色的水草紋穿插其間,組成一種近乎抽象的、由點和線構成的音樂的韻律。他的另一件《水蛇——R》是橫構圖,也是近乎抽象的裝飾化構圖。這兩件水蛇系列作品,表現了克里木特晚年創作中追求怪異、畸形和色情的傾向。這主要是受到他的朋友、著名心理分析學家和精神病醫生弗羅依德的影響。由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影響,奧地利經濟蕭條,藝術家的生活也相當清苦。1918年2月6日,身患感冒的克里木特並發傷寒而去世。他的主要作品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又被毀於戰火,現今所存已為數不多。
莫迪里阿尼
在藝術大師及其流派層出不窮 、交相輝映的20世紀初,莫迪里阿尼的名字算不上突出和響亮。但是回顧那一段光輝的歷史,他又有著不容忽略的意義;他是一個真正的獨行者,游離於所有時髦的藝術流派之外,又與新藝術觀念保持著懸緊密的關聯。莫迪里阿尼所創造的獨特的藝術樣式並不居於某一時尚,而是超越了時空的限定』成為一種恆定的美的形態。他的作品以詩人的氣質和雕塑家的眼光刻畫出人間的種種個性』創造了一種特殊的風格。也正是那些線條精緻、色彩柔和、筆觸生動的作品,確立並且鞏固了他在現代藝術史上的地位
莫迪里阿尼的一生宛如一顆光芒四射的慧星 ,一閃即逝。隨著時間的流逝,莫迪里阿尼的名字不但沒有被世人遺忘 ,反而更加光彩奪目「因為,在這個令人困惑的20世紀之初 ,他的藝術成功地履行了一個藝術家的使命,永遠地訴說著存在於人類命運之中的靈魂的永恆哀愁。
莫迪里阿尼的作品雖然受新印象主義、立體主義、原始藝術的影響,但他不像畢加家、馬蒂斯、布拉克或戰後的康定斯墓、克利那樣,在視覺上成為繪畫革命的旗手,而是似乎不台時宜地堅持著15世紀義大利藝術的傳統精神。他獨具的詩人氣質和雕塑家的眼光,深刻地創造了一種特殊的藝術風格。
宗教景觀
在文化景觀中,宗教景觀的形象是很鮮明的。其影響也是深遠的。然而,各個宗教往往各有特點,彼此差異較大。總的說來,宗教景觀表現突出的是寺廟建築、墳地布置、聚落結構,以及地名特徵等方面。
(一)寺廟建築
寺廟建築在宗教景觀中占重要地位。它是為神和信徒們所建的建築物。這些建築物在規模、風格、裝飾、用材以及作用上,無不表現自己的特徵。
1.基督教堂。在基督教中,對羅馬天主教來說,教堂按其意義是神的住所,聖壇是舉行重要宗教儀式的場所。為此,天主教的教堂在建築上極力表現其高大、豪華,以取得神的歡樂,並給教徒們以庄嚴肅穆的氣氛。天主教的教堂一般在社區的中心位置,無論從建築藝術和裝飾風格上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新教的教堂與天主教的教堂相比有明顯的不同,形成強烈的反差。在新教徒的觀念中,教堂只是教徒們集中進行禮拜的地方,上帝雖然來教堂與教徒相會,但是並不住在教堂里。同時,新教徒反對天主教那種追求豪華的形式主義傾向,講究樸素實用。新教的教堂都比較小,裝飾簡朴,這種不大引人注意的教堂卻對新教徒有更大的吸引力。這是因為對教義比較虔誠的新教徒認為,只有通過奉獻和簡朴的生活才能達到拯救人類的目的。新教的教堂為體現這種思想,在設計上不追求浮華的外觀。
教堂的建築風格主要有羅馬式、拜占庭式和哥特式三種。羅馬式教堂是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以後,一些大教堂普遍採用的建築式樣。它是仿照古羅馬長方形會堂式樣及早期基督教「巴西利卡」教堂形式的建築。巴西利卡是長方形的大廳,內有兩排柱子分隔的長廊,中廊較寬稱中廳,兩側窄稱側廊。大廳東西向,西端有一半圓形拱頂,下有半圓形聖壇,前為祭壇,是傳教士主持儀式地方。後來,拱頂建在東端,教堂門開在西端。高聳的聖壇代表耶穌被釘十字架的骷髏地的山丘,放在東邊以免每次禱念耶穌受難時要重新改換方向。隨著宗教儀式日趨復雜,在祭壇前擴大南北的橫向空間,其高度與寬度都與正廳對應,因此,就形成一個十字形平面,橫向短,豎向長,交點靠近東端。這叫做拉丁十字架,以象徵耶穌釘死的十字架,更加強了宗教的意義。
拜占庭式建築的主要成就與特徵是穹頂在方形的平面上,建立覆蓋穹頂,並把重量落在四個獨立的支柱上,這對歐洲建築發展是一大貢獻。聖索菲亞大教堂是典型拜占庭式建築。其堂基與羅馬式的一樣,呈長方形,但是,中央部分房頂由一巨大圓形穹窿和前後各一個半圓形穹窿組合而成。東正教教堂的特徵是堂基由長方形改為正方形,但在建築藝術上仍保留拜占庭式風格。東歐的教堂是突出穹頂,提高鼓座,使穹頂更加飽滿。現在蘇聯紅場上的華西里·伯拉仁內教堂就是著名的拜占庭式教堂建築。其特點是中央一個大墩,周圍八個小墩排成方形,上面各有一個大小不一的穹頂。該建築是世界宗教建築中的珍品。
哥特式建築是以法國為中心發展起來的。在12—15世紀,城市手工業和商業行會相當發達,城市內實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體,市民們以極高的熱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爭勝來表現自己的城市。另外,當時教堂已不再是純屬宗教性建築物,它已成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為市民大會堂,公共禮堂,甚至可用作市場和劇場。在宗教節日時,教堂往往成為熱鬧的賽會場地。
哥特式建築的特點是尖塔高聳,在設計中利用十字拱、飛券、修長的立柱,以及新的框架結構以增加支撐頂部的力量,使整個建築以直升線條、雄偉的外觀和教堂內空闊空間,再結合鑲著彩色玻璃的長窗,使教堂內產生一種濃厚的宗教氣氛。教堂的平面仍基本為拉丁十字形,但其西端門的兩側增加一對高塔。著名的哥特式建築有巴黎聖母大堂,義大利米蘭大堂,德國科隆大堂,英國威斯敏斯特大堂。
新教的教堂,各派教會亦有差異。總的來說,教堂建築比較簡朴,大都為長方形禮堂。內部由於重視講道,講台一般置於顯著地位。新教加爾文派的教堂甚至沒有聖像、宗教畫、彩色玻璃和聖壇。近期,歐美各國建築藝術呈現多樣化,宗教建築也擺脫舊的傳統風格,出現一些新的式樣。
2.伊斯蘭教清真寺。伊斯蘭教的宗教建築主要是清真寺。清真寺上是供作該社區教徒集會的地方。與天主教堂不同的是,它不是聖所,而是為教徒集體作禮拜用的地方。
清真寺開始時使用基督教現成的東西向的巴西利卡式建築,由於作禮拜時需要面向聖地麥加,採用橫向建築,大殿進深小而面寬。大殿之前三面有迴廊,都向院子敞開。故形如我國的四合院。伊斯蘭清真寺建築的重要特徵是穹頂,成為統率整個建築物的主體,形態十分壯觀。另一特徵就是塔,每座清真寺都有塔,上有許多小亭子,它是阿訇們授課,並召喚教徒禮拜用的,故稱宣禮樓。起初,塔在大殿前院一側,後來作為裝飾用,建成對稱式,並置於四角。塔多為多角形,高達幾十米。渾圓穹頂與尖而高聳的塔形成鮮明的對比,成為建築藝術上的一大特色。伊斯蘭教反對偶像,故清真寺內與天主教堂相比,顯得樸素庄嚴。清真寺吸收當地建築特點,故各地的形狀和結構並不完全一致。最著名的清真寺是麥加的清真寺。
3.佛教寺廟。佛教建築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塔。它起源於印度的窣睹波。印度最初建塔是為埋藏佛的舍利用的。世界各國的佛塔
Ⅳ 古埃及新王國時代的有哪些著名的壁畫代表作
新王國時代的壁畫十分繁榮,在錫提一世、阿門霍蒂普二世、拉美西斯二世之妃尼菲塔涅,貴族庇多——阿門阿普特和涅克特等許多墓窟中,均發現精美動人的壁畫,畫風流暢,色彩絢麗,多方面地反映了古代埃及的現實生活。其中最為人們所熟悉的作品如《宴飲圖》(庇多——阿門阿普特墓)那一對圍繞著豐饒的糧囤跳舞的裸體女奴,姿態自然生動,使人彷彿聽到她們舞步的節拍。《三個奏樂女》(庇多——阿門阿普特墓)姿態各不相同,富有音樂的韻律;《河上獵雁圖》(涅克特墓)構圖龐大,主題突出,色彩鮮明生動。它們都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是古代藝術中的精美之作。
Ⅵ 我國還有哪些其他著名的古代壁畫
《千乘萬騎群象繞塔圖》。東漢明帝時,由於明帝本人的愛好,壁畫創作之風更盛。派使赴西域求來佛法後,在新建的白馬寺繪制了《千乘萬騎群象繞塔圖》,這是中國佛教寺院壁畫的肇始。
《卜千秋墓壁畫》。卜千秋壁畫墓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位於洛陽城北0.5公里處郊區邙山鄉澆溝村邙山南麓洛陽市麵粉廠內。1976年發現並由文物考古部門發掘,出土銅印上陰刻有篆書「卜千秋印」,故名卜千秋壁畫墓。《卜千秋墓壁畫》保存完整,內容新奇,繪畫技藝高超,是研究漢朝歷史文化藝術的珍貴資料,在中國和世界美術史上也有著重要的地位,是罕見的國寶珍品。
河北安平漢墓壁畫,東漢晚期彩色壁畫。壁畫畫在中室和前室的南耳室以及中室的南耳室。中室的壁畫是在四壁上畫著墓主人出行的情況。上下共有四層,每一層均有一個主車和大量車騎伍伯(武官)、辟車(文官)之類的導從。前室的南耳室畫守門卒、侍衛和一些掾吏;中室南耳室門旁畫守門卒,南壁畫墓主人坐於帳中,帳後有二侍女,帳左側也有二侍者;東壁畫二吏執笏躬立;西壁畫伎樂圖;北壁畫一大建築圖。這些壁畫用筆流暢有力,在賦彩上渲染得濃淡適度,有著凸凹明暗的立體感。
莫高窟壁畫。敦煌石窟壁畫中的人物畫、山水畫、動物畫、裝飾圖案畫都有千年歷史,自成體系,數量眾多的特點,都可成為獨立的人物畫史、山水畫史、動物畫史、裝飾圖案畫史。特別是保存了中國宋代以前即10世紀以前如此豐富的人物畫、山水畫、動物畫、裝飾圖案的實例,這是世界各國博物館藏品所未見的。
《帝釋梵天圖》。完成於1444年的北京郊區的法海寺大雄寶殿中的壁畫《帝釋梵天圖》,在性格描繪上頗具匠心,畫法亦沿用唐宋遺法,瀝粉貼金,風格精密富麗。這幅壁畫的作者是工部營繕所的畫士官宛福清、王恕及畫士,在一定程度上也顯現了宮廷畫風的特點。
Ⅶ 中國最出名的古代壁畫叫什麼名字
永樂宮壁畫。
永樂宮壁畫是中國古代壁畫的奇葩,位於山西省芮城的永樂宮版(又名大純陽萬壽宮),其藝術價值最高的首推精美的大型壁畫,它不僅是我國繪畫史上的重要傑作,在世界繪畫史上也是罕見的巨制。永權樂宮壁畫是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整個壁畫共有1000平方米,分別畫在無極殿、三清殿、純陽殿和重陽殿里。其中三清殿是座主殿,殿內壁畫共計403.34平方米。畫面高4.26米,全長94.68米。
永樂宮壁畫為道教宣傳畫,目的在於揭示教義和感召人心,其繪制時間略早於歐洲文藝復興,幾乎和元代共始終。現存壁畫面積1005.68平方米。
國家郵政局2001年發行了《永樂宮壁畫》郵票。
Ⅷ 古代壁畫都是以什麼為主
一、古時的壁畫大多以繪畫的方式直接完成於壁面進行創作。
二、干壁畫,在粗泥、細泥、石灰漿處理後的乾燥牆面上繪制;
二、濕壁畫,基底半干時,以清石灰水調和顏料繪制,須一次完成,難度較大;
三、蛋彩畫,以蛋黃或蛋清為主要調和劑的水溶顏料,在干壁上作畫,不透明、易干、有堅硬感;
四、蠟畫,蠟與顏料混合畫在木板或石質上,再加熱處理;
五、西方還有油畫,是指畫於亞麻布或木板上的一種壁畫形式。
六、壁畫是最古老的繪畫形式之一。如原始社會人類在洞壁上刻畫各種圖形,以記事表情,這便是流傳最早的壁畫。至今埃及、印度、巴比倫、中國等文明古國保存了不少古代壁畫。在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壁畫創作十分繁榮,產生了許多著名的作品。我國自周代以來,歷代宮室乃至墓室都有飾以壁畫;隨著宗教信仰的興盛,壁畫又廣泛應用於寺觀、石窟(例如敦煌莫高窟、芮城永樂宮等)。我國至今仍大量保存著著名的佛教壁畫和道教壁畫遺跡。這些遺跡有部分已經被列入了世界文化遺產的保護名錄,作為我們古代文明的見證。
Ⅸ 壁畫的代表作有哪些
第18王朝末期擔任阿蒙神祭祀之職的王族納赫特的陵墓的壁畫就很有代表性。這一墓室的壁畫中,不僅有描繪墓主人帶著家人、駕著小舟漁獵游戲的場面,而且有表現歌舞歡宴的場面。其中著名的作品有《三個女樂師》《漁獵圖》《舞樂圖》等。《三個女樂師》描繪的是3個女樂師正在演奏的場面,中間一個婦女幾乎是赤身裸體,其他兩個婦女雖然穿著衣服,但畫家著重刻畫的還是女子輕盈婀娜的體態。從這里不難看出當時貴族們精神生活上的追求。還值得注意的是,從這個畫面上可以清晰地看到,這時的繪畫也突破了傳統的表現手法。過去畫人物的下半身總是畫正側面,而這時期所畫的角度則接近正面,這說明古埃及繪畫技巧越來越走向成熟。
《三個女樂師》埃及地區
Ⅹ 中國古代傳統壁畫作者有哪些
古時的畫匠為下三流人士,作品概不署名,所以沒有作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