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學論戰
㈠ 科學發展史上三次最有名的爭論是什麼
一、對熱的本性的認識 :對熱的本性的認識在歷史上有「熱質說」與「熱的運動說」之爭。
二、光的微粒說與波動說的論爭 :17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爭論達到了空前激烈的地步,也就是物理學史上著名的微粒說與波動說之爭。
三、愛因斯坦與玻爾的歷史性論爭:
當玻爾正式提出了他有名的「互補原理」之後,受到了愛因斯坦的強烈反對。從此,這兩位同時代、同行業的科學巨星,直到他們死去之前,共進行了近40年具有濃厚哲學色彩的大爭論.即使是現在,仍可感到這一爭論對現代物理學理論基礎研究所產生的沖擊。
(1)著名科學論戰擴展閱讀:
光一直被認為是最小的物質,雖然它是個最特殊的物質,但可以說探索光的本性也就等於探索物質的本性。歷史上,整個物理學正是圍繞著物質究竟是波還是粒子而展開的。
光學的任務是研究光的本性,光的輻射、傳播和接收的規律;光和其他物質的相互作用(如物質對光的吸收、散射、光的機械作用和光的熱、電、化學、生理效應等)以及光學在科學技術等方面的應用。
㈡ 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中西方哲學的深入交會以及由此引發的三次著名論戰是什麼
一是東西方文化關系的論戰;二是「科學與人生觀論戰」;三是中國社會性質的論戰。
㈢ 生物學發展史上的四次大論戰
人類第一次發現細胞到現在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隨著科學技術和實驗手段的進步,人們對細胞的認識由淺入深、由表及裡,導致了當今細胞生物學的興起與發展.根據其發展過程,可分為四個時期,即細胞學說的創立、細胞學的經典時期、實驗細胞學的發展和細胞生物學的興起.
(一) 細胞學說的創立
1665 年,英國的物理學家胡克 (R. Hooke) 用自製的顯微鏡觀察了軟木 ( 櫟樹皮 ) 和其他植物組織,發表了《顯微圖譜》 (micrographia) 一書,描述了軟木是由許多小室組成,狀如蜂窩,稱之為「細胞」 (cell 原意為小室 ) .實際上,胡克在軟木組織中所看到的僅是植物死細胞的細胞壁.這是人類第一次看到細胞輪廓,人們對生物體形態的認識首次進入了細胞這個微觀世界. 1675 年 (A.V.Leeuwenhoekia) 用自製的高倍放大鏡先後觀察了池塘水中的原生動物、動物的精子,在蛙魚的血液中發現了紅細胞; 1683 年,他又在牙垢中看到了細菌. 1831 年,布朗 (R. Brown) 在蘭科植物的葉片表皮細胞中發現了細胞核. 1835 年,迪雅爾丹 (E.Dujardin) 在低等動物根足蟲和多孔蟲的細胞內首次發現了透明的膠狀物質的內含物,稱之為「肉樣質」 (sarcoide) . 1836 年,瓦朗丁 (Valentin) 在結締組織細胞核內發現了核仁.至此,細胞的基本結構都被發現了.
在 19 世紀以前,許多學者的工作,都著眼於細胞的顯微結構方面,主要從事於形態上的描述,而對各種有機體中出現細胞的意義,均未作出理論上的闡述和概括. 1838-1839 年,德國植物學家施萊登 (M.J.Schleiden) 和動物學家施旺 (T · Schwann) 根據自己研究和總結前人的工作,首次提也了細胞學說 (cell theory) .他們認為「一切生物從單細胞到高等動、植物都是由細胞組成的;細胞是生物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的基本單位」.由此論證了生物界的統一性和共同起源.恩格斯曾對細胞學說的建立給予了高度的評價,認為它是 19 世紀自然科學上的三大發現之一 ( 細胞學說、達爾文進化論、能量轉化與守恆定律 ) .他指出,首先是三大發現,使我們對自然過程的相互聯系的認識大踏步地前進了:第一次發現了細胞,發現細胞是這樣一個單位,整個植物體和動物體都是從它的繁殖和分化中發育起來的.由於這一發現,我們不僅知道一切高等有機體都是按照一個共同規律發育和生長的,而且通過細胞的變異能力指出有有機體能改變自己物種並從而能實現一個比個體發育更高的發育道路.由此可見,只有在細胞學說建立之後,才能明確提出細胞是生物有機體的結構和生命活動的單位,又是生物個體發育和系統發育的基礎.顯然,細胞學說的創立是細胞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此後細胞學很快發展成為一門新的獨立學科,並成為細胞生物學發展的起點.
細胞學說一經創立,很快深入到各個領域中去.在 1885 年,德國病理學家魏爾嘯 (R.Virchow) 把細胞理論應用於病理學,證明病理過程在細胞和組織中進行,提出了「疾病為外力引起細胞間內戰」的著名論斷,發展了細胞病理學,支持與豐富了細胞學說.
(二) 細胞學的經典時期
從 19 世紀中葉到 20 世紀初葉,這一時期細胞學得到蓬勃發展,研究方法主要是顯微鏡一的形態描述,稱為細胞學的經典時期.
這一時期,首先是實驗技術的革新.研究的主要特點是應用固定和染色技術,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細胞的形態結構和細胞的分裂活動. Corti(1851 年 ) 和 Hartig(1854 年 ) 等使用洋紅、 B ō hm(1865 年 ) 使用蘇木精,對細胞進行染色; Oschatz 設計出第一台切片機,而 Ernest Abbe ' (1887 年 ) 設計出一台復式顯微鏡並具有消色差物鏡、載物台下聚光器和照明,這些技術和儀器觀察細胞形態和微觀結構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1841 年,雷馬克 (Remak) 在觀察雞胚的血球細胞時,發現了細胞的直接分裂.其後,費勒明 (Flemming) 在動物細胞中以及施特拉斯布格 (Strasburger) 在植物細胞中發現了間接分裂. 1882 年,費勒明又把直接分裂稱為無絲分裂 (amitosis) ,間接分裂稱為有絲分裂 (mitosis) . 1883 年范·貝內登 (Van Beneden) 、 1886 年,施特拉斯布格又分別在動、植物細胞中發現了減數分裂 (meiosis) .此外,赫特維希 (O · Hertwig) 發現卵的受精和精卵兩親本核的融合. 1888 年,沃爾德耶 (Waldeyer) 把分裂細胞核內的染色小體命名為染色體 (chromosome) .
19 世紀末葉,人們對細胞質的形態觀察也較注意,相繼觀察到幾種重要的
㈣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史上三次大論戰是什麼
第一次論戰——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
第二次論戰——科學行為主義與傳統主義。
第三次論戰——新現實主義與新自由主義。
《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倪世雄著。本書以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史上三次大論戰為主線,全面系統地論述了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歷史淵源及其波瀾壯闊的發展歷程,前後時間跨度為80年,內容涵蓋西方近十個主要學派及其代表人物和幾十種有影響的理論觀點。包括威爾遜的理想主義、摩根索的現實主義和華爾茲的新現實主義。
(4)著名科學論戰擴展閱讀: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介紹:
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國際關系理論又可稱之為「國際關系學」,與社會科學中的其他學科相比較,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年輕,是因為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它只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才逐步發展起來的,至今也不過70多年的歷史。
說西方國際關系理論古老,是說其理論淵源流長,有的甚至可以追溯至2000多年以前,比如古希臘時代修昔底德的戰爭歷史觀、亞里士多德的哲學觀和以後的馬基雅弗里和霍布斯的國家學說、中國古代的兵法思想,都對西方國際關系理論的形成產生過重要影響。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當代西方國際關系理論
㈤ 列舉中國近代史上三次重要的思想論戰
1、戊戌變法中維新派與封建頑固勢力的論戰。
隨著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初步發展,剛剛登上歷史舞台的民族資產階級為了挽救民族危亡和發展資本主義積極奔走呼號,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和嚴復為代表的資產階級維新派以飽滿的熱情宣傳維新思想,同以榮祿、李鴻章和徐桐為代表的封建頑固派進行了針鋒相對的斗爭
2、辛亥革命中保皇派與革命派的論戰
20世紀初,隨著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統治秩序的完全確立,清政府變成了「洋人的朝庭」,資產階級革命運動已經成為中國歷史發展的主流。
但是,當時流亡海外的康有為、梁啟超等為清政府的假立憲所迷惑,繼續鼓吹改良,抵制日益高漲的革命運動,對革命派進行了惡毒攻擊,這種倒行逆施不可避免地遭到了以孫中山、章炳麟為代表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的有力還擊。
3、五四運動後社會主義的發展引起資產階級改良主義者的反對。
在新文化運動中,激進的民主主義者提倡民主,反對封建的特權政治;提倡科學,反對迷信和愚昧;提倡資產階級新道德,反對封建舊道德;提倡新文學,反對舊文學。
新文化運動是資產階級在思想文化領域里的一次偉大戰斗,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給封建勢力以沉重的打擊,喚醒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廣大青年知識分子,促使他們拋棄腐朽的封建思想,追求民主與科學,追求救國救民的真理,形成了近代以來中國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潮流。
(5)著名科學論戰擴展閱讀:
思想論戰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新文化運動前,資產階級維新(改良)派和革命派,在宣傳各自的政治觀點時,都沒有徹底地批判封建思想。經過新文化運動,封建思想遭到前所未有的沖擊批判,人們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民主和科學思想得到弘揚。中國知識分子在新文化運動中,受到一次西方民主和科學思想的洗禮。這就為新思潮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也推動了中國自然科學事業的發展。
為五四運動的爆發作了思想准備。新文化運動啟發了民眾的民主主義覺悟,對五四愛國運動起了宣傳動員作用。
後期傳播的社會主義思想,啟發了中國先進的知識分子,使他們選擇和接受了馬克思主義,作為拯救國家、改造社會和推進革命的思想武器。這是新文化運動最重要的成果。
有利於文化的普及和繁榮。新文化運動提倡白話文,能夠使語言和文字更緊密地統一起來,為廣大民眾所接受,從而有利於文化的普及與繁榮。
㈥ 物理學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爭論
物理學史上三次著名的科學爭論:
一、對熱的本性的認識 :
對熱的本性的認識在歷史上有「熱質說」與「熱的運動說」之爭,其間經歷了兩百餘年直到19世紀中葉熱力學第一定律確立熱的運動說才獲得決定性的勝利。
二、光的微粒說與波動說的論爭 :
光學是一門最古老的物理學分支之一,光的本性問題一直是人們十分關心和熱衷探討的問題,17世紀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這種爭論達到了空前激烈的地步,也就是物理學史上著名的微粒說與波動說之爭。
三、愛因斯坦與玻爾的歷史性論爭:
20世紀最偉大的兩位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和尼爾斯•玻爾對於量子力學的創立與發展,都做出了重大的貢獻。有趣的是,在1927年9月科漠國際物理會議上,當玻爾正式提出了他有名的「互補原理」之後,受到了愛因斯坦的強烈反對。
從此,這兩位同時代、同行業的科學巨星,直到他們死去之前,共進行了近40年具有濃厚哲學色彩的大爭論.即使是現在,仍可感到這一爭論對現代物理學理論基礎研究所產生的沖擊。
(6)著名科學論戰擴展閱讀:
光的波粒二象性
1887年,德國科學家赫茲發現光電效應,光的粒子性再一次被證明!
二十世紀初,普朗克和愛因斯坦提出了光的量子學說。
1905年3月,愛因斯坦在德國《物理年報》上發表了題為《關於光的產生和轉化的一個推測性觀點》的論文他認為對於時間的平均值,光表現為波動;對於時間的瞬間值,光表現為粒子性。這是歷史上第一次揭示微觀客體波動性和粒子性的統一,即波粒二象性。這一科學理論最終得到了學術界的廣泛接受。
1921年,愛因斯坦因為"光的波粒二象性"這一成就而獲得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1921年,康普頓在試驗中證明了X射線的粒子性。1927年,傑默爾和後來的喬治·湯姆森在試驗中證明了電子束具有波的性質。同時人們也證明了氦原子射線、氫原子和氫分子射線具有波的性質。
爭論結束
在新的事實與理論面前,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以「光具有波粒二象性」而落下了帷幕。
即:光粒子的運動軌跡是呈周期性的波。
光的波動說與微粒說之爭從十七世紀初笛卡兒提出的兩點假說開始,至二十世紀初以光的波粒二象性告終,前後共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時間。牛頓、惠更斯、托馬斯.楊、菲涅耳等多位著名的科學家成為這一論戰雙方的主辯手。正是他們的努力揭開了遮蓋在「光的本質」外面那層撲朔迷離的面紗。
㈦ 地質學史上的主要論戰及其代表人物
地質學上三大論戰的焦點和代表人物
水成論和火成論
在近代地質學史上,曾有一場長期的爭論——水成論和火成論的爭論.水成派認為地質變化的原因是水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水成岩.火成派認為地質變化的原因是火山的作用,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岩.講水就排斥火,講火就排斥水,水火之爭,愈演愈烈.
火成論把"地下熱火"看成地質現象的主要動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態.赫頓是火成論的代表人物,這位蘇格蘭天才的主要調查區是加里東造山帶的典型露頭區蘇格蘭高地,那裡有花崗岩和礦脈.他認為地層的固化和海洋上升為陸地是地熱的作用,火山活動是釋放地下能量的出口,有點象瓦特的蒸汽機(當時瓦特正在進行這方面的試驗).他的地質理論長期被說成火成論,其實他本人並不認為所有的岩石都是火成的.他對不整合面的發現和解釋為18世紀的地質學增添了光彩的一筆.
魏爾納是水成說的集大成者.水成論者認為水對地表的改變起決定因素.紀元前,古羅馬人已發現尼羅河兩岸周期性地被洪水淹沒,尼羅河在三角洲不斷增大,另外,陸地上存在海相介殼動物化石等事實.火成說把"地下熱火"看成地質現象的主要動力,地球核心是熔融的液態.由於義大利西海岸火山岩帶的強烈活動,古羅馬人相信有一位主管火和鍛冶的神,稱"沃爾坎"(Vulcan).火山(Volcano),火山學(Volcanology)等詞即來自義大利語的Vulcan.
與魏爾納觀點大相徑庭的一個代表人物是赫頓.水成論和火成論的正式交鋒始於18世紀中葉的法國.1746年,蓋塔爾送給巴黎科學院關於礦帶和岩石分布的記錄.他發現了地層的連續性和空間分布的規律性,並據之作出法國的地質圖.顯然,岩石只有形成在水中才具有連續性和分帶性,對奧費涅火山的玄武岩,他也認為是水溶液的結晶作用形成的.1765年,迪馬雷送給巴黎科學院奧費涅的地質圖,提出玄武岩是附近的火山裡流出來的,柱狀節理是玄武岩曾處於熔融狀態的證 萊伊爾對水成論和火成論的論戰很感興趣,他詳細閱讀有關文章,積累 了有關理論,學說以及各自論點的資料,後來他在撰寫《地質學原理》時充 分闡述了這次學術論戰的情況.
德斯馬雷特被奉為火成論的鼻祖.
魏爾納一直固執己見地拒不承認火成論,但是他的學生卻並不都像他那樣固執.抱著水成論的觀點,魏爾納的學生弗朗西斯在1803年應邀赴法國的奧弗涅進行實地考察,在事實面前他動搖了過去的信念,在一年後勇敢而又謙恭地在法蘭西學院宣讀了放棄過去的觀點的聲明.
18世紀初,化學發展很快,證明在溶液中能夠結晶沉澱出礦物,這對地質學有很大影響.德國學者魏爾納(公元1750-1817)在沉積岩發育地區工作後,熱心於化學成果,竟認為所有岩石都是由原始海水結晶沉澱而成或是洪水沉積物變成的岩石.水成論盛極一時,但不到半個世紀便被火成論擊敗.
蘇格蘭學者郝屯(J.Hutton,公元1726-1797)及其門徒的足跡遍及歐洲,根據豐富資料結合推理, 認為岩石有水成者,但也存在花崗岩等大量火成岩石.郝屯於1795年,出版<>一書,被稱為"現代地質學的創立者".他認識到每次不整合代表一次構造運動,主張宇宙無始無終,現在是了解過去的關鍵.
災變論與漸變論
地質學史上還有災變論與漸變論之爭。19世紀初多數科學家都已認識到地殼是逐漸形成的,生物也是不斷變化的,但是這種變化是突然發生的,還是逐漸發生的,看法不一,形成災變論和漸變論兩種學派。
災變論的代表人物是法國的古生物學家、比較解剖學家居維葉。他詳細地研究了巴黎盆地沉積層,發現不同地層含有不同的生物化石,地層愈古老,所含生物化石愈簡單,與現代生物的差別愈大。居維葉認為這不是環境的緩慢變化造成的,歷史上必定發生過突發的災變。他認為,陸地曾經發生過升降,海水也就有過進退,氣候也變化,這些變化都是突然發生的,而且不止一次。當海底變成陸地時,海生動物死,當陸地下沉為海洋時,陸生動物亡,發生災變的地區的物種就此滅絕。過一段時間,其它地區的物種遷移過來,形成了與原來完全不同的生物種群。因災變而亡的物種殘骸經由沉積、石化形成古地層中的生物化石,所以不同地層的生物化石就不同。這種巨大的災變有四次,最後一次是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的大洪水,也就是挪亞方舟那次洪水。居維葉在發表這些觀點的時候恰好在西伯利亞永久凍土層中發現了皮膚、毛發和肌肉都保持完好的古代四足獸的屍體。居維葉認為這正是災變論的很好的證據。他認為這種原本生活在溫暖地區的動物,由於地殼和氣候的突然變化,一下子變得寒冷,這些動物來不及遷徙,就被凍死了。1825年他的《地球表面災變論》出版,全面地闡述了他的災變論的觀點。
蘇格蘭人賴爾本來是支持災變論的地質學家,後來受法國生物學家拉馬克的生物進化論著作的影響逐漸改變了自己的觀點。賴爾經過長期考察完成了《地質學原理》第一冊初稿,為了修改初稿,繼續國外考察。1829年賴爾在倫敦地質學會上宣讀了論文,在會上展開了激烈的爭論,這是漸變論和災變論的交鋒,雙方勢均力敵。1830年-1833年賴爾陸續出版了《地質學原理》的1-3卷,副標題是「試以現在仍然起作用的各種原因去說明過去地球表面的各種變化」。他堅持用現在已知的自然法則來解釋自然現象,認為古今的營造力是一致的。他認為,通過化石反映出來的物種變化是環境變化造成的,環境的變化是地殼的運動變化引起的,而地殼的變化不是突發的,是一個十分緩慢的過程,微小變化的日積月累形成了巨大的變化。引起這種變化的力量是自然力,如河流、湖泊、海洋、火山、地震,都是現今可以觀察到的。地殼的上升和下降運動是地球自身運動的結果,老的和新的岩石的結構差別是歷史的結果。人類可以根據現在仍然起作用的自然力和法則去推理地球的歷史,自然力不斷地破壞岩層,並搬運到江河湖海中,鬆散的沉積物經過千百萬年的變化形成新的岩石,地震、火山、岩漿活動又將地下的熔岩帶到地表,構成一幅「舊岩層不斷破壞,新岩層不斷形成」的系列畫卷。《地質學原理》一書出版後,經過多次考察,賴爾也進一步認識到在過去的地質時期中,地球也確實發生過由造山運動引起的激烈變化。他不斷修正自己的學術思想和觀點,1836年他發表了《人類演化的地質證據》,放棄了物種不變的思想。1866年重寫《地質學原理》第二冊第九章,這對30多年來一直在英國地質學界居於導師地位的人來說,決非易事。
災變論與漸變論之爭至今沒有結束。地球上的漸變過程是絕大多數人都承認的,可是在地球的歷史進程中到底有沒有突發的災變事件,並引起許多物種的滅絕?現代科學已經找到了部分答案。
地質演化理論
到了19世紀,岩石學、地層學和古生物學皆取得了重大突破。當時的地質學家和博物學家基本上都承認,化石是一度存在過的生物遺骸,是地質和生物過程結合的產物,英國的地層學之父史密斯(W.Smith,1769~1839)還進一步發現,地層及其所含化石呈現出有規律的迭置,因此,即使相隔很遠的地層,也可以根據所含化石來確定其上下關系和生成的地質年代,而史密斯的外甥菲利普斯(Phillips,1800~1874)正是根據這一原理將岩層進行了劃分,建立了岩層劃分的基本框架。在這里,地層是在不同時期逐漸形成的地質學演化思想,已經明顯地存在於他們的頭腦中了。
標志近代地質學演化理論體系化的,是英國地質學家賴爾(C.Lyell,1797~1875)在1830~1833年間出版的《地質學原理》一書。這部書的副標題是「以現在還在起作用的原因試釋地球表面上以前的變化」,書中吸收了同時代諸多地質學家特別是赫頓的思想,總結了大量的地質學知識,考究了地殼升降、火山、洪水、冰川等地質作用,系統闡述了地質均變論的概念。他認為,一個地區的火山岩往往是多期形成的,每一期內往往又是多次噴發和溢流的火山物質造成岩石,考慮到時間長、次數多的因素,每次火山爆發並不都是很強烈的。他還認為,散布在沉積岩地層中的無數同類化石,意味著同一物種曾經繼續了許多世代,與其同時生成的地層不會是短期內形成的,這清楚地表明,地質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演化過程。
地質演化理論的重要性,不僅僅體現在將歷史的、發展的因素帶入地質形成理論之中,更為重要的是,它已經蘊含了生物進化的思想,不難理解,既然地層有它的演化歷史,地球表面上生活的動植物自然也必然有其演化歷史。作為古代地質過程的見證者和古代生物發展的信使,岩石中的化石順序已明白無誤地表明,同演化著的地質過程一樣,生物現象也有一個演化過程,盡管賴爾及其同時代的地質學家囿於傳統觀念,沒有正面論證生物進化的觀點,但科學的生物進化理論卻實實在在是呼之欲出了。
㈧ 1923年中國知識界的一次論戰是
1923年,中國知識界爆發了著名的「科玄論戰」,它涉及並討論了當時科學的社會效果、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科學與人生觀、理性與非理性以及古今與中西等諸多問題。 「科玄論戰」中,玄學派代表人物張君勱認為科學涉及物質現象,是客觀的;人生觀屬於精神現象,是主觀的。他指出人生觀問題不能由科學來解決,應該由玄學來解決。科學派領軍者丁文江則認為不存在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的區分,所有的精神現象都是人的心理內容,科學可以解釋人的心理內容,也必然能夠解決人生觀的問題。玄學派提出要以中國傳統的心性之學來提高人們的道德水平,希望通過人們道德水平的提高來推動整個社會的發展,倒置了「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這一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科學派主張以科學解決人生問題本是為了保證人生觀的客觀性,但由於將物質現象和精神現象混為一談,反而使科學失去了應有的客觀性。 由此可見,雙方都把客觀與主觀、邏輯與直覺、因果法則與自由意志、共性與個性作了絕對化的理解,要麼老死不相往來,要麼試圖以一方吞並另一方。加上論戰雙方對於傳統文化與現代科學的理解都存在著不足,看不到兩者之間的認知活動與意向活動的實質關系,更看不到兩者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所以論戰存在嚴重局限性。 人生觀最終要成為個人的信念而不是知識,因而科學公理不可能普遍適用於每一個個體,所以科學不是萬能的,當然也不會有「推諸四海而皆準的人生觀」。但人生觀又是事實與價值、客觀與主觀的統一,所以要對人生領域作知性的研究,還必須用一種能夠為大眾所認可的規則與方法,這就需要科學的方法。在當代,我們需要將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結合起來,積極促進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良性互動、協調發展,這也是當代科學發展的客觀規律所要求的。
㈨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理論是由兩個或幾個著名科學家爭論而得出的
科學的發展是時代的進步,連牛頓都說他是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所以說每個理論都是前仆後繼的努力,到了時機,被那位更努力的人發現提出了而已,這樣科學才會不斷進步.
如果說我比別人看得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牛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