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著名醫生
A. 清代御醫有哪些
清代御醫尤德眾出生清朝咸豐5年(1855年-1953年),活了98歲。
尤德眾 清代御醫,出生於咸豐5年,(1855年)。尤德眾17歲跟隨名師學藝,他學識淵博,技術精湛,,中醫葯知識豐富,精通針灸,常常針葯並重。尤德眾性格開朗,醫德仁心,不驕不躁,對十里八鄉的鄉親們有求必應,遇到付不起診費的也不為難,不僅免費為其看診更有葯草相送,年紀輕輕便名聲大噪,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得知府舉薦,進入了太醫院。尤德眾利用太醫院的藏書,拚命的充實自己的底蘊,看了數不清的並不流傳的孤本殘本,他深諳為人處世的道理,深得皇後寵愛。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大清亡了,尤德眾帶著妻小離京回到沂州府莒州尤家莊子村
回到老家的尤德眾帶領兒子尤廷善繼續治病救人,1916年大孫子尤連中出生,1919年40天連陰雨天讓十字路一帶發生澇災,街道水深3尺,圩牆淹沒過半,井水污染,多半民眾患上了痢疾、尤德眾帶領兒子尤廷善治病救人,為無數患者除去病疾,同年小孫子尤會中出生,這為單傳多年的尤家帶來了喜悅。
尤德眾利用就診的閑暇時間教導孫子讀書識字,鑽研葯理。1937年8月,尤德眾送17歲的孫子尤連中參加了武裝抗日加入了十字路抗日游擊大隊。1938年三月尤連中和抗日武裝民眾奮起自衛,在十字路西門外用土槍、土炮炸毀掉進犯十字路的駐臨沂日本侵略軍數百人及敵汽車3輛。
1945年尤德眾送小孫子尤會中參加人民解放軍,從小跟從爺爺學醫的尤會中在部隊里成了衛生兵,1950年隨38軍13兵團首批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
1953年9月,享年98歲的尤德眾與世長辭。
B. 清朝名醫是哪一些
清代的名醫眾多有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邵蘭蓀、黃退庵、計南、毛對山、劉一明、王清任、喻昌、張璐、徐大椿、王士雄等人。
贊同2
C. 清朝有哪些名醫﹖
清朝名醫有:許思文、李茂盛、王三祝、葉天士、薛生白等等。
1.許思文
許思文,清代同治到光緒年間,歙北許村人,他幼讀軒黃之書,克承家傳,立志濟世活人。成年後,長期行醫於長淮之間,是一個能使染上霍亂的病人起死回生的名醫。
2.李茂盛
李莪華(1722~1795),原名李茂盛,山東壽光侯鎮李家官莊人,後定居於壽光九巷。生於清康熙末世,自幼無意仕途而立志為民造福。隨父精研岐黃之術,醫術精湛,尤長外科。尤其令人敬仰的是他醫德高尚,口碑留芳於民間。
李莪華先生憑高尚的醫德、精妙的醫術行醫民間,不知救活了多少瀕臨死亡的傷病者,所以他名垂千古,迄今人們還懷念他,尊之為神仙,世代祭祀,香火不絕。
李莪華生前曾著《臨床驗方》一冊,四方傳抄,遠及鄰縣,惜今已散佚無存。
3.葉天士
葉桂(公元1666年~公元1745年),字天士,號香岩,別號南陽先生。江蘇吳縣(今江蘇蘇州)人。葉桂是清代著名醫學家,四大溫病學家之一。
祖籍安徽歙縣,其高祖葉封山從安徽歙縣藍田村遷居蘇州,居上津橋畔,故葉桂晚年又號上津老人。
5.王三祝
王三祝(1798——1882年),字道馨,號貞一子,安寧區孔家崖真樂庄人。清代蘭州名醫、詩人。
13歲中秀才,熟讀四書五經,此後,廢舉業而致醫道,以行醫為生。他為人豪爽,重義氣,輕財物,醫德高尚,為人治病不受謝,鄉里敬如父母。
王不僅是著名的中醫,而且是愛祖國、愛家鄉的詩人和書法家。他先後著有《達雅堂詩》、《驗方集》等數卷。
他一生篤信理學,以理為貴,倡孔孟之「正學」,以「仁」為本。一生清貧,為人耿直,不求權貴,勤於著述,醫術精,醫德高尚,深受後人推崇。
參考資料網路-薛生白
網路-葉天士
網路-王三祝
網路-李茂盛
網路-許思文
D. 中國古代的著名醫生
(1)先秦時期:扁鵲是戰國時期最著名的醫生,後代把他奉為「脈學之宗」,他採用望聞問切四診法,從脈象中診斷病情。切脈是扁鵲的主要成就。四診法成為我國中醫的傳統診病法,兩千多年來一直為中醫所沿用。
(2)兩漢時期:
①東漢末年的名醫華佗,擅長外科手術,被人譽為「神醫」,發明的麻沸散,比西方早1600多年。②東漢末年的名醫張仲景,被稱為「醫聖」,其代表作《傷寒雜病論》是後世中醫的重要經典。
(3)隋唐時期:①唐朝傑出的醫學家孫思邈的《千金方》,全面總結歷代和當時的醫葯學成果,並有許多創見,在我國醫葯學歷史上佔有重要地位。②吐蕃名醫元丹貢布編著的《四部醫典》,在國內外有重要影響。
(4)明清時期:明朝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載葯物一千八百多種,方劑一萬多個,全面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中國醫葯學,被譽為「東方醫葯巨典」。李時珍重視實地考察和試驗觀察,注意運用比較方法,所以他對葯物的認識和總結具有較高的科學價值。《本草綱目》對葯物的分類反映了由低級到高級的生物進化觀。李時珍還提出「鳥產於林,故羽似葉」的觀點,反映了他在動物適應環境、相關變異以及遺傳特徵等方面的新認識。
Easier said than done.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E. 明清名醫有哪些
明清名醫
李時珍。《本草綱目》
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此書刊於一七六六年,內容包括內科雜病、婦科與兒科,體現了葉天士治病辨證細致,善於抓住主證,對症下葯。其中以溫病治案尤多。
徐春甫 寫有《醫學質疑》一書。
方有執著《傷寒論條辨》8卷,後附《本草鈔》1卷、《或問》1卷、《痙書》1卷(1592)。
楊濟時在家傳《衛生針灸玄機秘要》基礎上,博採眾書,參以已驗,編成《針灸大成》。
《針灸大成》為繼《內經》、《甲乙經》、《銅人》之後,對針灸理論及臨床又一次進行了總結。
傅青主,傳有《傅青主女科》和《傅青主男科》等書,疑係後人託名之作,但其書流行頗廣,有參考價值。
王肯堂(約1552~1638),著有《證治准繩》44卷,《醫論》4卷,《醫辨》4卷,《胤產全書》1卷,《醫鏡》,輯有《古代醫統正脈全書》,含書44種,由吳勉學校刊等。
繆希雍(1546~1627)。著有《神農本草經疏》3卷(1625),《先醒齋醫學廣筆記)3卷
何廉臣 於1916年完成《勘校通俗傷寒論》。初刊之後復經後世學者整理出版。大行於世。何氏又參訂有關名著,出版《重訂感症寶箋》、《重釘廣溫熱論》、《增訂傷寒廣要》等。他對紹派傷寒學術發展貢獻尤多。
望採納
F. 清代名醫有哪些
清代的名醫眾多,有葉天士、薛生白、吳鞠通、邵蘭蓀、黃退庵、計南、毛對山、劉一明、王清任、喻昌、張璐、徐大椿、王士雄等人。
G.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全套30本),分別是以下各部:
陳士鐸醫學全書
葉天士醫學全書
張璐醫學全書
陳修園醫學全書
唐容川醫學全書
張景岳醫學全書
王肯堂醫學全書
武之望醫學全書
周學海醫學全書
喻嘉言醫學全書
徐靈胎醫學全書
薛立齋醫學全書
吳昆醫學全書
張志聰醫學全書
龔廷賢醫學全書
李中梓醫學全書
馮兆張醫學全書
黃元御醫學全書
尤在涇醫學全書
李時珍醫學全書
劉純醫學全書
陸懋修醫學全書
繆希雍醫學全書
沈金鰲醫學全書
孫一奎醫學全書
萬密齋醫學全書
汪昂醫學全書
汪石山醫學全書
王孟英醫學全書
吳鞠通醫學全書
H. 中國古代四大名醫
個人愚見,三人中當以「醫聖」張仲景之醫術為最高!
為便於對其進行總結介紹,現分別將三人之生平簡介如下:
扁鵲之術據傳可起死回生,活死人而肉白骨,醫技如神;華佗可開顱破腦,刮骨療毒,又創出麻沸散,實足以為外科之祖、萬代醫宗,而當之無愧。但可惜的是,二人之術法及其醫法醫技之屬,史書所載均語焉不詳,不太清晰;加之二人均無醫案及醫、葯學典藉傳世以為佐證,故此致二位醫技如神的大家,似乎只是更多地流於傳說而已,無法確知其端的備細!
且現據有限的歷史記述而言,二人生平多遊走於權貴豪門之室、帝王將相之家,可查證的濟世救民案例不多!故此可以認為其醫治對象范圍受到一定的限制,實踐經驗當然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
張仲景則不然,醫聖之生平重大事跡在史書中記述清楚,准確而且詳實,一言一行有史可查,有據可證。且張仲景長期遊走於基層民間,深諳民生之苦,數十年間一直奔波於瘟疫大流行區域內治病救人,活人無數,屬於歷史上極為罕見的平民醫生,只以治病救人為宗旨,淡看名利,不計得失!故此,三人中應以醫聖平生診治之病例為最多,當然其綜合診療救治經驗也應該最為豐富!
據載:張仲景(約公元150~154年——約公元215~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是我國歷史上最最傑出的醫學家之一。 其所著的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確立的六經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也是後學者研習中醫必備的經典著作。
故據現存史料而言,當以張醫聖之醫法、醫技、醫案等更為清晰准確詳實,並再據此而論其醫術為三人中最高!
I. 唐宋元明清的名醫有哪些
唐代有葯王孫思邈。宋代有錢乙。元代危亦林、明代有李時珍。清代有葉天士
J. 明朝的醫學家有哪些
1、萬密齋 ,原名萬全,號密齋。生於羅田(今屬湖北)大河岸,是我國明代與李時珍齊名的著名醫學家 ,被國家中醫管理局評定為明清時期30位著名的醫學家之一。他治學嚴謹,醫德高尚,行醫五十多年,譽滿鄂、豫、皖、贛,名噪明隆慶萬曆年間,後被康熙皇帝嘉封為「醫聖」。
2、薛己:薛己(約1488-1558年),字新甫,號立齋。吳縣(今屬蘇州)人。明醫學家。父薛鎧為太醫院醫官,治病屢獲奇驗,精於兒科,著有《保嬰撮要》20卷。薛己幼承家學,尤殫精方書,內外婦幼、本草之學,無所不通。
3、張景岳:明代傑出醫學家,溫補學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實際的創始者。幼隨其父游京城,十四歲時從京華名醫金英學醫,盡得其傳。中年從軍,曾到過燕、冀、魯等地,後回鄉致力於醫學。於醫之外,亦旁通象數、星緯、堪輿、律呂等學。
4、李時珍:李時珍(1518年7月3日-1593年),字東璧,晚年自號瀕湖山人,湖廣黃州府蘄州(今湖北省蘄春縣)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與「醫聖」萬密齋齊名,古有「萬密齋的方,李時珍的葯」之說。
5、王肯堂:王肯堂對傷寒的貢獻。王肯堂雖然不能說是傷寒大家。但《傷寒准繩》卻傾注了他一生學《傷寒論》、研究傷寒學說、治傷寒病、論傷寒學派得失的心血,對後世傷寒的研究產生過重要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