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山水著名
A. 說明日本枯山水和日本茶庭的特徵及歷史演變過程
枯山水源於日本,多見於禪宗寺院。顧名思義,枯山水並沒有水,是乾枯的庭院山水景觀,在些枯山水甚至排除了草木。其主要特點,用山石和白砂為主體,用以象徵自然界的各種景觀。如白砂可以代表大川、海洋,甚至雲霧,石頭則可寓意大山、瀑布等等。
枯山水又稱假山水(鐮倉時代又稱乾山水或乾泉水),是日本園林獨有的構成要素,堪稱日本古典園林的精華與代表。日本人好做枯山水,無論大園小園,古園今園,動觀坐觀,到處可見枯山水的實例。枯山水之名最早見於平安時代的造園專著《作庭記》,不過這時所言的枯山水並非現在通常所指的那種以砂代水,以石代島的枯山水,而僅僅指無水之庭。不過那時的「枯山水」已經具有了後世枯山水的雛形,開始通過置於空地的石塊來表達山島之意象。真正的枯山水還是起源於鐮倉時代,並在室町時代達到了極至,著名的京都龍安寺庭園就誕生於這一時期。禪宗美學對於日本古典園林的影響非常深刻,幾乎各種園林類型都有所體現,無論是舟游、回遊的動觀園林,還是枯山水、茶庭等坐觀庭園,都或多或少的反應了禪宗美學枯與寂的意境。不過這些庭園形式當中將禪宗美學的各種理念發揮到極至的,還是當屬枯山水。雖然日本禪宗庭園的另外一大分支茶庭雖然也簡潔、純粹、意味深遠,在表現禪宗枯寂的哲學意境和極少主義的美學精神上也堪稱絕妙,但在寫意手法上並不突出,其庭池花木的布置是為了營造一種淡泊寧靜的「悟境」,而非隱喻自然山水。
日本由於南北縱長三千多公里,其氣候地形較多變,四季分明,人民生活的側重點隨季節更替,季節的微妙變化賦予日本人民對變化的極度敏感。日本植物生命的季節性變化不僅給花道帶來靈感,還讓人們產生 時世無常 之感,這種精神隨即被融入茅道精神。茅道精神實際正是禪宗哲學的基礎。
日本園林設計師兼禪宗法師枡野俊明就認為,園林是一種特殊的精神場所,是心靈的棲居地。
公元538年的時候,日本開始接受佛教,並派一些學生和工匠到古代中國,學習內陸藝術文化。13世紀時,禪宗在日本流行,為反映禪宗修行者所追求的苦行及自律精神,日本園林開始擯棄以往的池泉庭園,而是使用一些如常綠樹、苔蘚、沙、礫石等靜止、不變的元素,營造枯山水庭園,園內幾乎不使用任何開花植物,以期達到自我修行的目的。
日本列島雖然在一個相對較為單一的環境下發展,但在文明萌發的初期就受到了外來文化的明顯影響。這種本土文化與外來文化的交融構成了日本審美文化的特點。枯山水是可看作日本脫胎於中國園林的延伸,很大程度上貫穿著日本「朝花夕落」以及對於「島嶼生存憂患」的意識,充滿了對生命早逝的悲哀,以及大和民族對「死寂」的世界觀,佛教的觀點,其實也是一種依託,可以這樣思考,同是大乘佛教的中國園林,同是「一花一世界」的抽象理念的寺廟園林。中國人的審美心理是基於生理快感的,因此具有較濃重的生命意識、現實主義精神和功利色彩,是喜樂的;日本人的審美心理更多的表現出一種泛神宗教式的崇拜,多少帶有一點悲觀色彩,這是二者最為典型的區別
禪宗美學終究是來源於悲觀主義的佛教美學,並沒有完全擺脫幻論的痕跡,因此其對於現實世界仍然是一種消極的、虛妄的態度。禪宗美學表達的是一種枯與寂的意念,是一種對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在永恆的時間面前,再絢麗的美都是虛妄的幻象,都是萬物輪回中的短暫的存在。當美好的事物趨於消亡的時候,這種美麗又是多麼絢爛旖旎,多麼哀輓和虛幻!當人們用詩畫庭園等方式將這些易逝的美「永恆」的保留下來的時候,這種「永恆」反倒更添對塵世眷戀的哀愁,要想擺脫這種輪回之苦,惟有進入那種枯與寂的境界,那種擺脫一切人世間慾念羈絆的境界——佗。因此我們無法從日本禪宗庭園中感受到那種至樂之象,而是一種哀怨與枯寂之情,這種哀怨與枯寂之情是與佛教悲觀主義的幻論美學和日本的物哀美學有著密切關系的。
上古的日本民族還保持著對自然泛神崇拜的信仰,因此對自然美有著樸素的親近感。這種樸素的審美意識在後來江戶時代的國學家們的總結下,就是「誠」的概念。
因此,禪宗庭院內,樹木、岩石、天空、土地等常常是寥寥數筆即蘊涵著極深寓意,在修行者眼裡它們就是海洋、山脈、島嶼、瀑布,一沙一世界,這樣的園林無異於一種精神園林。後來,這種園林發展臻與及至——喬灌木、小橋、島嶼甚至園林不可缺少的水體等造園慣用要素均被一一剔除,僅留下岩石、耙制的沙礫和自發生長與蔭蔽處的一塊塊苔地,這便是典型的、流行至今的日本枯山水庭園的主要構成要素。而這種枯山水庭園對人精神的震撼力也是驚人的。與傳統園林相比,捨去水體等活躍要素的枯山水是凝固靜止的,是「永恆」的,也是了無生氣的。枯山水表現的是從自然之中截取的片斷,將這種片斷凝固下來,使其獲得一種不變的「永恆」。這種「永恆」雖然至美,但也至哀。枯山水一方面通過寫意手法表現了自然山水的壯美,另一方面也通過凝固的「永恆」來時刻提醒觀者這種美的無常與短暫,從而勸諭觀者惟有認識並超越這種無常與短暫,擺脫塵世慾念的羈絆,方能達到永恆的精神存在(佗)。
日本枯山水發展至今,備受各國百姓歡迎,還有一個現實的原因,就是可以省略空間和降低成本。這一點恰與日漸擁擠的現代都市的要求相吻合。人們已經迫不及待地將這種藝術從寺院搬到現實社會中,在一些住家門前、公園里、展覽廳內甚至越來越多的仿古餐廳中也不忘辟出一角,堆砌起獨自的山水世界,既增加了藝術氣氛,又拓展了空間。
茶道的建築可分為兩大部分,即茶室與茶庭。 茶室與茶庭是供茶人舉行茶事的地方,所以它們的 茶室與茶庭是供茶人舉行茶事的地方, 「美」是與「用」結合在一起的。也正因為茶道建築是與「茶」 結合在一起的。 築的「 築的「美」源於「用」,所以它的美呈現出多樣、 源於「用」 所以它的美呈現出多樣、 精巧、謙和、雅淡的風格。 精巧、謙和、雅淡的風格。
茶室又稱「本席」 又稱「本席」、「茶席」,在茶道建築中居於至高的地位, 「茶席」 在茶道建築中居於至高的地位, 茶事活動的場所,鬧市中的隱居。 茶事活動的場所,鬧市中的隱居。 茶室質態樸拙,在建築設計上獨具匠心,是一種藝術品, 茶室質態樸拙,在建築設計上獨具匠心,是一種藝術品, 內涵之豐在世界建築中也應當有一席之地。茶室要體現和、 內涵之豐在世界建築中也應當有一席之地。茶室要體現和、 寂的宗旨。 敬、清、寂的宗旨。 茶室是茶人品格、修養、個性的表現,一個合格的茶人, 茶室是茶人品格、修養、個性的表現,一個合格的茶人, 能夠設計別具一格的茶室是必須的能力。 能夠設計別具一格的茶室是必須的能力。每個茶室獨一無 禁止仿造。 里千家茶室咄々斎(とつとつさい) とつとつさい) 茶室的特點茶室的標准規模為4張半榻榻米, 8.186平方米。布局緊湊, 茶室的標准規模為4張半榻榻米,即8.186平方米。布局緊湊, 平方米 利用最小的面積,追求多樣的變化; 利用最小的面積,追求多樣的變化;盡量利用茶室造成主客 之間的近距離,製造一種親密的、能傾心交談的環境; 之間的近距離,製造一種親密的、能傾心交談的環境; 非對稱的特點,如窗孔小而多,並用各種色調,各種形式, 非對稱的特點,如窗孔小而多,並用各種色調,各種形式, 調節出外明暗。特別構造,如地爐、小入口、台目榻榻米、 調節出外明暗。特別構造,如地爐、小入口、台目榻榻米、 小天窗等。給茶室藝術之美帶上了靜謐、神秘的色彩。 小天窗等。給茶室藝術之美帶上了靜謐、神秘的色彩。 用料上採取尊重自然形態的原則,原木、原竹等,所有不必 用料上採取尊重自然形態的原則,原木、原竹等, 要的布置和外表裝飾全部去掉。 要的布置和外表裝飾全部去掉。
茶室的魂魄 壁龕(床間):茶室的魂魄,掛軸、茶花; 最能體現茶道藝術特點; 躙口:最能體現茶道藝術特點; 點前席(主人進行點茶技法表演的地方) 客席; 點前席(主人進行點茶技法表演的地方)、客席; 爐及地爐(出爐、入爐); 爐及地爐(出爐、入爐); 茶道口(供主人進出的出入口); 茶道口(供主人進出的出入口); 小窗:增加節奏變化,調節室內光線等(牆底窗、連 小窗:增加節奏變化,調節室內光線等(牆底窗 連 子窗 、壁龕窗 、爐前窗 ); 水屋:供備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潔用具。 水屋:供備放煮水、沏茶、品茶的器具和清潔用具。
茶室種類小間:四疊半「榻榻米」以下,不使用任何檯子,棚物等。 小間:四疊半「榻榻米」以下,不使用任何檯子,棚物等。 也 被稱為「佗茶的世界」 被稱為「佗茶的世界」 ; 廣間:四疊半「榻榻米」以上,使用檯子,棚物來裝飾。 廣間:四疊半「榻榻米」以上,使用檯子,棚物來裝飾。又 被 成為 「書院的世界」 ; 書院的世界」 四疊半:可被稱為以上兩者。 四疊半:可被稱為以上兩者。
B. 日本枯山水庭的詳細分析
離開金閣寺,造訪緊鄰的擁有知名景觀「枯山水」的龍安寺。在日本的庭院藝術中,枯山水是最有禪意的一個。平安時代成書的《造庭記》給枯山水下的定義是,完全用石頭石子擺放出村莊、山巒和河流的模樣。石頭本是天下最無情之物,藝術家藉此物之狀之態之色之紋,創造出天下最有情的山水,寓動於靜,幻化出一種抽象的形象,自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日本的枯山水,以龍安寺方丈南庭和大德寺塔頭大仙院的兩處名氣最大,而前者的思想和藝術水平遠在後者之上,能親眼目睹龍安寺的枯山水,實在是我此行的一大福氣。
踏上古銅色的木地板,穿過黑暗的甬道,眼前一亮,便是南庭著名的「石庭」,地面設一個大沙盤,滿鋪白色石粒,或象徵宇宙、大海、空間、虛無;石粒中又有山石陳列,或象徵渺小、島嶼、時間、實有;從精神到物質,抑或象徵集合、離散、遠近、起伏。靠思辨誇張,體現了禪宗理想追求的精神內涵,為天下一絕。據說白沙上的石頭一共十五塊,按照5-2-3-2-3排列,但無論從哪個角度,總有一塊看不到,意蘊人生之不完美。我才疏學淺,領悟不到其中深奧禪意,只能坐在階上沐浴著暖暖的陽光,望著這片白色的海和海上的「島嶼」,感受這個雖有幾十名遊人,卻格外清靜的庭院帶來的舒適。
C. 枯山水的藝術特點是什麼
庭園與建築的聯系極為密切,兩者在空間上互相滲透、延伸,小面積的庭園內容極專簡約。以沙代屬水,以石代山,往往是一組或者若干組石景,白沙或者綠苔鋪地,配置少量的喬灌木。
此外別無他物,人不能進入庭院,只可以從旁觀賞猶如大型盆景,即後期的枯山水,石景的平面布局大體上按照直線與三角形相綜合的規律,立體構成則以三石一組為基本單元。
(3)枯山水著名擴展閱讀
枯山水對於植物非常講究。枯山水在營造時很少使用開花的植物,為的是觀摩它的禪宗人員能夠保持平靜,安心參悟,而其它的一些植物則需定期剪修,讓它以一種姿態延續下去。
意境深遠。如同中國古典園林一樣,園子的建造也寄託了精神情懷在裡面,而日本的枯山水則側重表達了質朴,空靈的意境,所以枯山水更像是日本禪宗抽象出來的產物。
D. 日本枯山水式的庭園建築有什麼禪意
在室町時代,在禪宗的影響下,日本出現了枯山水式的庭園。陳志華說,枯山水的大師多數是禪僧,他們不僅把淡泊棄世的情調帶進了園林,而且據說他們用枯山水來表現擺脫了一切生老病死的永恆。沒有樹木花草,就沒有了四季的榮謝和連年的生長,沒有真實的流水就沒有盈涸和運動。枯山水用石塊象徵山巒,用白沙象徵水面和池,只點綴簡素的灌木等。最著名的有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和龍安寺庭院。日本的枯山水具有一種日本特有的禪意。
E. 日本有什麼經典的古典園林 舉個例子 詳細說下
龍安寺位於日本京都,是著名的枯山水庭園。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450年細川勝元將德大寺家的別墅改作禪寺,此後又在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庭院中鋪以白沙。名為「虎負子渡河」的枯山水,由15塊大小不同的石頭組成。石頭放置奇特,據說無論從何角度望去,都必有一塊石頭隱而不見,可依所看之人的不同思想及心境做出各種解釋。
庭園的東北角,有一座古錢形狀的『手水缽』,運用漢字的巧妙,四邊的字加上中間裝水處的『口』,就成了吾、唯、足、知,四個漢字,昭示了「知足常樂」的禪宗教諭。
西芳寺原是作為聖德太子別墅而建的寺院,1339年重建為禪宗寺院。西芳寺的庭園最為著名。其庭園分為上、下兩段,上段庭園為枯山水式園林,下段則為池泉回遊式庭園,滿園生長有100多種苔蘚植物。因此,西芳寺又被稱為「苔寺」。西芳寺是世界文化遺產,是日本最古老的庭園之一。西芳寺景區介紹 進入西芳寺的青苔庭園,就像走進了一個被施了魔法的森林。它是偉大的禪宗僧人夢窗疏石(1275-1341年)在1339年設計的。在過去,它像龍安寺的庭園一樣朴實無華,現在青苔生長起來,已有100多個種類,形成了長在楓樹下面的富麗地毯,也就賦予了這個地方一個通俗的名字--苔寺。
許多參觀者都想觀賞這美麗的庭園,現在要求觀賞它必須最少提前一周申請(京都TIC有詳細的說明)。付一筆可觀的費用,還可誦佛經或做冥想一個小時。雖然花費高了點,但庭園讓你物有所值。
F. 日本京都府有什麼有名的景觀
洛中
京都府觀光地圖[15]
東寺:世界文化遺產。在興建平安京之時,於京城正門羅城門東西各營造了東寺、西寺,以鎮護國家。823年,嵯峨天皇將東寺下賜空海大師,成為「東寺真言宗」的總本山,本尊為葯師如來。寺內有講堂、御影堂、南大門、金堂、五重塔、灌頂院等。其標志性建築為56米的五重塔,是日本最大的佛塔。
西本願寺:是日本凈土真宗本願寺派的大本山。西本願寺的開山祖師——親鸞聖人圓寂後,其女覺信尼於1272年在東山大谷營建廟堂,安置親鸞聖人的遺骨,是西本願寺的發源。1591年,豐臣秀吉捐款移至京都府京都市下京區堀川花屋町下。凈土真宗在日本佛教最大的派別之一,之所以能吸收如此之多的信徒,其主要原因是親鸞聖人主張和尚吃葷娶妻。西本願寺內收藏有許多古代文物,包括許多中國古畫。2011年4月9日將在本願寺御影堂舉行「親鸞聖人750回大遠祭」。
東本願寺:是日本凈土宗真宗大谷派的大本營。德川家康為分化凈土宗的勢力,於本願寺(即西本願寺)之東再建東本願寺,扶植凈土宗的另一門派。寺內的御影堂是世界最大級的木結構建築物。
京都御所:市民休閑的廣場,始建於781年,是日本的舊皇宮,後因遷都移至東京。御所南北長1300米、東西寬700米,共有四門——賢春門(東)、宜秋門(西)、建禮門(南)、朔平門(北);御所正殿是紫宸殿,是天皇加冕即位大典之地。紫宸殿中央設有「御帳台」,是天皇和皇後的寶座;殿左右側有百宮上朝休憩之地。
二條城:1603年,由德川家康所建造,後經德川家光擴建,是京都最有名的歷史建築之一,仿唐朝長安城而建,周圍有東西長500米,南北長300米的高大圍牆。城的中心是「二之丸」御殿,曾是德川將軍的寓所。1867年,幕府「大政奉還」於皇室之時,奉還儀式即在「二之丸」御殿內舉行。走廊鋪設了「鶯鳴地板」(鶯張り),當敵人侵入之時,奔走在地板上,地板就會發出黃鶯鳴叫之聲。
三十三間堂:是日本最寬的殿堂,因為堂內被立柱間隔成三十三間,故名「三十三間堂」。堂內以九面千手觀音坐像為中心,置有1001座千手觀音立像。兩側有28座護法神、風神、雷神立像。每年成人節時舉行騎射儀式——「通矢」。
北野天滿宮:京都北野天滿宮,是日本全國各地天滿宮神社的總社。祭祀著日本的學問與文藝之神——菅原道真,每逢考試升學之時,便有許多學生前來祈願。
下鴨神社:是京都最古老的神社之一,原為豪族賀茂氏所蓋的家庭神社,故名「賀茂御祖神社」。該社每年有兩個熱鬧非凡的大祭,一次是5月3日的「流鏑馬祭」,一次是5月15日「葵祭」(京都三大祭之一),七月還有「御手洗會」。
洛東
名勝古跡圖冊1(20張)
平安神宮:1895年,為紀念遷都平安京1100周年而建,曾是桓武天皇和孝明天皇祭神之地。其造型按平安京八分之五的縮圖設計。院內林木茂盛,是明治時代園林建築的代表。每年10月22日,還在這里舉辦「時代祭」的遊行。
清水寺:是世界文化遺產,地處京都東山上,由延鎮上人所建造。尚存的大部分建築始建於1633年,由德川家光重建。有正殿、鍾樓、三重塔、經堂、地方神、成就園等。被定為國寶的主堂由139根立柱支撐,宛如一個碩大的舞台,被稱為「清水舞台」。清水寺還出現在《源氏物語》、《枕草子》、《更級日記》、《梁塵秘抄》等古典文學作品中。
銀閣寺:原為幕府將軍足利義政的山莊,名為「東山殿」,仿金閣寺而建。寺內有外部全都貼上了銀箔的銀閣。寺內還有東求閣,是日本最古老的四疊半茶室之一。
南禪寺:是由龜山天皇的離宮改建而成,是臨濟宗南禪寺派的總寺院。寺院內有著名畫家狩野探幽的門畫和飲水虎。還有出自小堀遠州之手的「枯山水」名庭——「虎子渡」。禪寺的山門稱為「石川五衛門」,人稱「絕景」。
洛北詩仙堂:建於1636年。曾是江戶時期的詩人石川丈山隱居之地。在其正堂的「詩仙之間」,四壁有江戶時期著名畫家狩野探幽作畫、石川丈題詞的肖像畫。庭園清雅幽靜。
曼殊院:採用枯山水造型,以白沙象徵噴泉,巧妙地引入洛北的名勝,寺內收藏著一千多件寺寶,被定為日本國家級名勝。
修學院離宮:日本京都三大宮殿建築之一,地處京都市北部,原為江戶時代後水尾上皇修建的離宮,後成為巡幸天皇的茶室。公元1884年又成為離宮。宮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十分美麗。宮分為上茶屋、中茶屋、下茶屋三部分。
寶池公園:京都市最大的公園,以寶池為中心,草坪埔地,自然林茂盛,並設有散步小徑和廣場。池畔建有國立京都國際會館,其設計採用日本傳統建築和現代風格相融合的獨特造型。
洛西
名勝古跡圖冊2(20張)
金閣寺:與二條城、清水寺、嵐山並稱為京都四大名勝。金閣寺正名是「鹿苑寺」,原為室町時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的山莊,後改為禪寺。因建築物外麵包有金箔,故名金閣寺。1950年毀於大火,1955年重建。金閣是京都的代表性景觀。
龍安寺:以「枯山水庭院」聞名全日本。在東西走向的長方形庭院里,鋪著白沙,配著15塊大小不一的石頭,石頭放置怪異,不管是從任何角度觀賞,都有一塊石頭隱身不見。這就是日本著名的「枯山水庭院」。
仁和寺:是真言宗御室派總本山。山名大內山,寺院本尊為阿彌陀如來、開基者是宇多天皇。仁和寺有高達二米左右的御室櫻200多棵,4月下旬是賞花的季節。在古代隨筆《徒然草》里開場的一句「仁和寺有一個法師」的句子也非常有名。
妙心寺:曾經是花園上皇的離宮,長500米,寬400米,寺內有47座塔,其中僅有3座對外開放。內有狩野探幽繪畫作品《雲龍圖》也非常有名。
天龍寺:是足利尊氏為供養後醍醐天皇,於公元1339年創建的禪地。天龍寺是臨濟宗天龍派總寺院,地處京都嵐山渡月橋畔。寺內的庭院曾逃過八次火災之難,是第一號國家特別史跡。
嵐山:有「京都第一名勝」之稱,是春季看櫻花,冬季看紅葉的好地方。山下有周恩來總理「雨中嵐山」的詩碑。
嵯峨野:位於優美的小倉山東麓,曾經是皇室的別墅所在地。在日本古代和歌中,它經常被人們吟頌。竹林和楓葉,最為文人所喜歡。山中有許多智者隱居修行的小屋;內中有清涼寺和大覺寺。[
G. 日本的枯山水的禪意有哪些特點
日本的枯山水沒有樹木花草,就沒有了四季的榮謝和連年的生長,沒有真實的流水就沒有盈涸和運動。枯山水用石塊象徵山巒,用白沙象徵水面和池,只點綴簡素的灌木等。最著名的有京都大德寺大仙院和龍安寺庭院。日本的枯山水具有一種日本特有的禪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