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的縣鄉

著名的縣鄉

發布時間: 2021-03-09 08:25:44

『壹』 我國著名城鎮村落有哪些

北京市(9個)房山區南窖鄉水峪村門頭溝區龍泉鎮琉璃渠村門頭溝區龍泉鎮三家店村門頭溝區齋堂鎮爨底下(Cuandixia)村門頭溝區齋堂鎮黃嶺西村門頭溝區齋堂鎮靈水村門頭溝區雁翅鎮葦子水村順義區龍灣屯鎮焦庄戶村延慶縣八達嶺鎮岔道村天津市(1個)薊縣漁陽鎮西井峪村河北省(32個)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障城鎮大梁江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南障城鎮呂家村石家莊市井陘縣於家鄉於家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南峪鎮地都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梁家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宋古城村石家莊市井陘縣天長鎮小龍窩村石家莊市鹿泉市白鹿泉鄉水峪村邯鄲市磁縣賈壁鄉北賈壁村邯鄲市磁縣陶泉鄉北岔口村邯鄲市磁縣陶泉鄉花駝村邯鄲市磁縣陶泉鄉南王莊村邯鄲市涉縣固新鎮固新村邯鄲市涉縣偏城鎮偏城村邯鄲市涉縣關防鄉宋家村邯鄲市涉縣河南店鎮赤岸村邯鄲市涉縣井店鎮王金庄村邯鄲市武安市伯延鎮伯延村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安子嶺村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固義村邯鄲市武安市冶陶鎮冶陶村邯鄲市武安市邑城鎮白府村邢台市內丘縣南賽鄉神頭村邢台市邢台縣路羅鎮英談村保定市清苑縣冉庄鎮冉庄村張家口市懷來縣雞鳴驛鄉雞鳴驛村張家口市蔚縣南留庄鎮南留庄村張家口市蔚縣湧泉庄鄉北方城村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北官堡村張家口市蔚縣暖泉鎮西古堡村張家口市蔚縣宋家莊鎮上蘇庄村張家口市陽原縣浮圖講鄉開陽村山西省(48個)太原市晉源區晉源街道店頭村大同市天鎮縣新平堡鎮新平堡村大同市靈丘縣紅石塄鄉覺山村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小河村陽泉市郊區義井鎮大陽泉村長治市長治縣八義鎮八義村長治市長治縣賈掌鎮西嶺村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東庄村長治市平順縣石城鎮岳家寨村晉城市高平市河西鎮蘇庄村晉城市高平市原村鄉良戶村晉城市高平市馬村鎮大周村晉城市高平市米山鎮米西村晉城市陵川縣西河底鎮積善村晉城市澤州縣晉廟鋪鎮攔車村晉城市澤州縣北義城鎮西黃石村晉城市沁水縣嘉峰鎮竇庄村晉城市沁水縣土沃鄉西文興村晉城市沁水縣鄭村鎮湘峪村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郭峪村晉城市陽城縣北留鎮皇城村晉城市陽城縣潤城鎮上庄村晉中市榆次區東趙鄉後溝村晉中市介休市龍鳳鎮張壁村晉中市靈石縣兩渡鎮冷泉村晉中市靈石縣夏門鎮夏門村晉中市平遙縣岳壁鄉梁村晉中市太谷縣北洸鄉北洸村運城市萬榮縣高村鄉閻景村運城市新絳縣澤掌鎮光村運城市永濟市蒲州鎮西廂村忻州市寧武縣涔山鄉王化溝村忻州市繁峙縣神堂堡鄉茨溝營村忻州市繁峙縣杏園鄉公主村忻州市繁峙縣橫澗鄉平型關村忻州市河曲縣舊縣鄉舊縣村忻州市岢嵐縣大澗鄉寺溝會村忻州市岢嵐縣宋家溝鄉北方溝村忻州市偏關縣萬家寨鎮萬家寨村臨汾市襄汾縣新城鎮丁村臨汾市襄汾縣汾城鎮西中黃村臨汾市襄汾縣陶寺鄉陶寺村臨汾市汾西縣僧念鎮師家溝村呂梁市交口縣雙池鎮西庄村呂梁市臨縣磧口鎮李家山村呂梁市臨縣磧口鎮西灣村呂梁市柳林縣柳林鎮賀昌村呂梁市柳林縣三交鎮三交村內蒙古自治區(3個)包頭市土默特右旗美岱召鎮美岱召村包頭市石拐區五當召鎮五當召村烏蘭察布市豐鎮市隆盛庄鎮隆盛庄村黑龍江省(2個) 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寧年村富寧屯 齊齊哈爾市富裕縣友誼達斡爾族滿族柯爾克孜族鄉三家子村上海市(5個)閔行區馬橋鎮彭渡村閔行區浦江鎮革新村寶山區羅店鎮東南弄村浦東新區康橋鎮沔青村松江區泗涇鎮下塘村江蘇省(3個)無錫市惠山區玉祁鎮禮社村蘇州市吳中區東山鎮陸巷古村蘇州市吳中區金庭鎮明月灣村浙江省(43個)杭州市富陽市龍門鎮龍門村杭州市建德市大慈岩鎮新葉村杭州市桐廬縣江南鎮深奧村寧波市奉化市溪口鎮岩頭村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東門漁村寧波市餘姚市大嵐鎮柿林村寧波市餘姚市梨洲街道金冠村寧波市餘姚市鹿亭鄉中村寧波市寧海縣茶院鄉許民村溫州市蒼南縣礬山鎮福德灣村溫州市蒼南縣橋墩鎮碗窯村溫州市樂清市仙溪鎮南閣村溫州市永嘉縣岩頭鎮芙蓉村溫州市永嘉縣岩坦鎮嶼北村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荻港村紹興市嵊州市金庭鎮華堂村紹興市諸暨市東白湖鎮斯宅村紹興市紹興縣稽東鎮冢斜村金華市金東區傅村鎮山頭下村金華市磐安縣尖山鎮管頭村金華市磐安縣雙溪鄉梓譽村金華市浦江縣白馬鎮嵩溪村金華市浦江縣虞宅鄉新光村金華市浦江縣鄭宅鎮鄭宅鎮區金華市婺城區湯溪鎮寺平村金華市武義縣大溪口鄉山下鮑村金華市武義縣熟溪街道郭洞村金華市武義縣俞源鄉俞源村金華市永康市前倉鎮後吳村衢州市龍游縣石佛鄉三門源村衢州市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舟山市岱山縣東沙鎮東沙村台州市仙居縣田市鎮李宅村台州市仙居縣白塔鎮高遷村麗水市縉雲縣新建鎮河陽村麗水市景寧縣大際鄉西一村麗水市龍泉市城北鄉上田村麗水市龍泉市蘭巨鄉官浦垟村麗水市龍泉市西街街道宮頭村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大窯村麗水市龍泉市小梅鎮金村村麗水市遂昌縣焦灘鄉獨山村麗水市慶元縣濛州街道大濟村安徽省(25個)安慶市太湖縣湯泉鄉金鷹村蔡畈古民居安慶市太湖縣湯泉鄉龍潭寨古民居黃山市黃山區永豐鄉永豐村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呈坎村黃山市徽州區呈坎鎮靈山村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潛口村黃山市徽州區潛口鎮唐模村黃山市祁門縣閃里鎮坑口村黃山市休寧縣萬安鎮萬安老街黃山市休寧縣商山鎮黃村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宏村黃山市黟縣宏村鎮盧村黃山市黟縣宏村鎮屏山村黃山市黟縣碧陽鎮關麓村黃山市黟縣碧陽鎮南屏村黃山市黟縣西遞鎮西遞村黃山市歙縣徽城鎮漁梁村黃山市歙縣鄭村鎮棠樾村池州市東至縣花園鄉南溪古寨池州市貴池區墩上街道渚湖姜村池州市貴池區棠溪鎮石門高村宣城市涇縣桃花潭鎮查濟村宣城市涇縣榔橋鎮黃田村宣城市旌德縣白地鎮江村宣城市績溪縣瀛洲鎮龍川村福建省(48個)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閩安村福州市長樂市航城街道琴江村三明市清流縣賴坊鄉賴安村三明市大田縣濟陽鄉濟陽村三明市建寧縣溪源鄉上坪村三明市將樂縣萬全鄉良地村三明市明溪縣胡坊鎮肖家山村三明市明溪縣夏陽鄉御簾村三明市尤溪縣台溪鄉蓋竹村三明市尤溪縣台溪鄉書京村三明市尤溪縣西濱鎮厚豐村三明市尤溪縣新陽鎮雙鯉村三明市尤溪縣洋中鎮桂峰村三明市泰寧縣新橋鄉大源村泉州市晉江市金井鎮福全村泉州市永春縣岵山鎮茂霞村漳州市平和縣大溪鎮莊上村漳州市平和縣霞寨鎮鍾騰村漳州市南靖縣書洋鎮田螺坑村南平市武夷山市武夷街道下梅村南平市武夷山市興田鎮城村南平市順昌縣大幹鎮上湖村龍岩市連城縣廟前鎮芷溪村龍岩市連城縣宣和鄉培田村龍岩市連城縣莒溪鎮壁洲村龍岩市連城縣四堡鄉務閣村龍岩市長汀縣館前鎮坪埔村龍岩市長汀縣三洲鎮三洲村龍岩市長汀縣紅山鄉蘇竹村龍岩市上杭縣太拔鄉院田村龍岩市新羅區適中鎮中心村龍岩市永定縣湖坑鎮洪坑村龍岩市漳平市雙洋鎮東洋村寧德市福安市溪潭鎮廉村寧德市福鼎市磻溪鎮仙蒲村寧德市福鼎市店下鎮巽城村寧德市福鼎市管陽鎮西昆村寧德市福鼎市太姥山鎮瀲城村寧德市古田縣吉巷鄉長洋村寧德市古田縣平湖鎮富達村寧德市古田縣杉洋鎮杉洋村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柏源村寧德市屏南縣長橋鎮長橋村寧德市屏南縣雙溪鎮雙溪社區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鄉棠口村寧德市屏南縣棠口鄉漈頭村寧德市屏南縣甘棠鄉漈下村寧德市霞浦縣溪南鎮半月里村江西省(33個)南昌市進賢縣溫圳鎮楊溪村委李家村南昌市進賢縣文港鎮晏家村南昌市安義縣石鼻鎮羅田村景德鎮市浮梁縣江村鄉嚴台村景德鎮市浮梁縣勒功鄉滄溪村景德鎮市浮梁縣浮梁鎮舊城村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鎮高嶺村景德鎮市浮梁縣瑤里鎮繞南村景德鎮市浮梁縣峙灘鄉英溪村贛州市贛縣白鷺鄉白鷺村贛州市安遠縣鎮崗鄉老圍村贛州市龍南縣楊村鎮楊村村燕翼圍贛州市龍南縣關西鎮關西村吉安市井岡山市鵝嶺鄉塘南村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陂下村吉安市青原區富田鎮橫坑村吉安市青原區文陂鄉渼陂村吉安市吉州區興橋鎮釣源村吉安市安福縣金田鄉柘溪村吉安市安福縣洋門鄉上街村吉安市安福縣洲湖鎮塘邊村吉安市吉水縣金灘鎮燕坊村宜春市高安市新街鎮賈家村宜春市宜豐縣天寶鄉天寶村撫州市廣昌縣驛前鎮驛前村撫州市樂安縣湖坪鄉湖坪村撫州市樂安縣牛田鎮流坑村撫州市金溪縣雙塘鎮竹橋村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江灣村上饒市婺源縣江灣鎮汪口村上饒市婺源縣思口鎮延村上饒市婺源縣沱川鄉理坑村上饒市婺源縣浙源鄉虹關村山東省(10個)濟南市章丘市官莊鎮朱家峪村青島市嶗山區王哥庄街道青山漁村青島市即墨市豐城鎮雄崖所村淄博市周村區王村鎮李家疃村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夢泉村淄博市淄川區太河鎮上端士村棗庄市山亭區山城街道興隆庄村濰坊市寒亭區寒亭街道西楊家埠村泰安市岱嶽區大汶口鎮山西街村威海市榮成市寧津街道東楮島村河南省(16個)洛陽市孟津縣小浪底鎮喬庄村洛陽市汝陽縣蔡店鄉杜康村平頂山市寶豐縣楊庄鎮馬街村平頂山市郟縣堂街鎮臨灃寨(村)平頂山市郟縣李口鎮張店村平頂山市郟縣渣園鄉渣園村平頂山市郟縣冢頭鎮西寨村新鄉市衛輝市獅豹頭鄉小店河村濮陽市清豐縣雙廟鄉單拐村漯河市郾城區裴城鎮裴城村三門峽市陝縣西張村鎮廟上村南陽市鄧州市杏山旅遊管理區杏山村南陽市內鄉縣乍曲鄉吳埡村信陽市光山縣文殊鄉東岳村信陽市羅山縣鐵鋪鄉何家沖村信陽市新縣八里畈鎮神留橋村丁李灣村湖北省(28個)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雙泉村大余灣武漢市黃陂區李家集街道泥人王村黃石市陽新縣浮屠鎮玉堍村黃石市陽新縣排市鎮下容村闞家塘十堰市竹溪縣中峰鎮甘家嶺村宜昌市長陽土家族自治縣高家堰鎮向日嶺村六組襄陽市棗陽市新市鎮前灣村荊門市鍾祥市客店鎮趙泉河村孝感市大悟縣芳畈鎮白果樹灣村孝感市大悟縣宣化鎮鐵店村八字溝黃岡市紅安縣華家河鎮祝樓村祝家樓垸黃岡市麻城市歧亭鎮丫頭山村黃岡市武穴市梅川鎮同心村李壠垸咸寧市赤壁市趙李橋鎮羊樓洞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崔家壩鎮滾龍壩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白果鄉金龍壩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鐵爐白族鄉鐵爐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鐵爐白族鄉細杉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五里鄉五里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鶴峰縣中營鄉三家台蒙古族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百福司鎮新安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來鳳縣大河鎮冷水溪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利川市涼霧鄉海洋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大路壩區蛇盤溪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甲馬池鎮馬家溝村王母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豐縣清坪鎮中寨壩村鄭家壩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椒園鎮慶陽壩村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縣沙道溝鎮兩河口村湖南省(30個)衡陽市常寧市廟前鎮中田村邵陽市隆回縣虎形山瑤族鄉崇木凼村岳陽市岳陽縣張谷英鎮張谷英村張家界市永定區王家坪鄉石堰坪村益陽市安化縣東坪鎮黃沙坪老街益陽市安化縣馬路鎮馬路溪村郴州市永興縣高亭鄉板梁村永州市零陵區富家橋鎮干岩頭村永州市江永縣夏層鋪鎮上甘棠村永州市祁陽縣潘市鎮龍溪村永州市雙牌縣理家坪鄉坦田村懷化市辰溪縣上蒲溪瑤族鄉五寶田村懷化市會同縣高椅鄉高椅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夯沙鄉夯沙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碗米坡鎮首八峒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阿拉營鎮舒家塘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都里鄉拉毫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鳳凰縣麻沖鄉老洞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高峰鄉岩排溪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紅石林鎮老司岩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縣默戎鎮龍鼻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邊城鎮磨老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縣排碧鄉板栗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德夯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吉首市矮寨鎮中黃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苗兒灘鎮六合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龍山縣苗兒灘鎮惹巴拉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大壩鄉雙鳳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靈溪鎮老司城村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永順縣小溪鄉小溪村廣東省(40個)廣州市番禺區石樓鎮大嶺村韶關市仁化縣石塘鎮石塘村深圳市龍崗區大鵬鎮鵬城村汕頭市澄海區隆都鎮前美村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松塘村佛山市三水區樂平鎮大旗頭村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碧江村江門市開平市塘口鎮自力村江門市恩平市聖堂鎮歇馬村湛江市雷州市白沙鎮邦塘村湛江市雷州市龍門鎮潮溪村湛江市雷州市南興鎮東林村湛江市遂溪縣建新鎮蘇二村肇慶市端州區黃崗街道白石村肇慶市封開縣羅董鎮楊池古村肇慶市廣寧縣北市鎮大屋村惠州市博羅縣龍華鎮旭日村惠州市惠城區橫瀝鎮墨園村梅州市梅縣水車鎮茶山村梅州市梅縣南口鎮僑鄉村梅州市梅縣桃堯鎮桃源村梅州市梅縣雁洋鎮橋溪村梅州市梅縣雁洋鎮石樓村梅州市梅縣雁洋鎮松坪村梅州市豐順縣埔寨鎮埔北村梅州市蕉嶺縣南礤鎮石寨村梅州市興寧市羅崗鎮柿子枰村汕尾市陸豐市大安鎮石寨村河源市和平縣林寨鎮林寨古村清遠市佛岡縣龍山鎮上岳古圍村清遠市佛岡縣高崗鎮社崗下村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南崗古排清遠市連南瑤族自治縣三排鎮三排村東莞市企石鎮江邊村東莞市茶山鎮南社村東莞市石排鎮塘尾村中山市南朗鎮翠亨村潮州市潮安縣古巷鎮古一村象埔寨潮州市潮安縣龍湖鎮龍湖古寨雲浮市雲城區腰古鎮水東村廣西壯族自治區(39個)南寧市江南區江西鎮揚美村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拱洞鄉平卯村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東田村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四榮鄉榮地村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丹洲鎮丹洲村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獨峒鄉高定村柳州市三江侗族自治縣林溪鄉高友村桂林市龍勝各族自治縣和平鄉龍脊村桂林市灌陽縣洞井瑤族鄉洞井村桂林市灌陽縣水車鄉官莊村桂林市灌陽縣新街鄉江口村桂林市荔蒲縣馬嶺鎮永明村小青山屯桂林市臨桂縣四塘鄉橫山村桂林市靈川縣潮田鄉太平村桂林市靈川縣大圩鎮熊村桂林市靈川縣定江鎮路西村桂林市靈川縣靈田鄉長崗嶺村桂林市靈川縣靈田鄉迪塘村桂林市靈川縣青獅潭鎮老寨村桂林市靈川縣青獅潭鎮江頭村桂林市靈川縣三街鎮溶流上村桂林市平樂縣沙子鎮沙子村桂林市興安縣白石鄉水源頭村桂林市興安縣漠川鄉榜上村桂林市陽朔縣白沙鎮舊縣村桂林市陽朔縣興坪鎮漁村欽州市靈山縣佛子鎮大蘆村玉林市北流市民樂鎮蘿村玉林市玉州區城北街道高山村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金鍾山鄉平流屯百色市那坡縣城廂鎮達臘屯百色市西林縣馬蚌鄉浪吉村那岩屯賀州市鍾山縣燕塘鎮玉坡村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秀水村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朝東鎮福溪村賀州市富川瑤族自治縣新華鄉虎馬嶺村賀州市平桂管理區鵝塘鎮蘆崗村賀州市鍾山縣回龍鎮龍道村來賓市象州縣羅秀鎮納祿村海南省(7個)海口市龍華區新坡鎮文山村海口市龍華區遵譚鎮東譚村海口市瓊山區國興街道上丹村三亞市崖城鎮保平村文昌市會文鎮十八行村東方市江邊鄉白查村定安縣龍湖鎮高林村重慶市(14個)涪陵區大順鄉大順村涪陵區青羊鎮安鎮村九龍坡區走馬鎮椒園村綦江縣東溪鎮永樂村忠縣花橋鎮東岩古村忠縣新生鎮鍾壩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金嶺鄉銀杏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石家鄉黃龍村石柱土家族自治縣悅崍鎮新城村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梅江鎮民族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蒼嶺鎮大河口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河灣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酉水河鎮後溪村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南腰界鄉南界村
四川省(20個)成都市邛崍市平樂鎮花楸村攀枝花市仁和區平地鎮迤沙拉村瀘州市瀘縣兆雅鎮新溪村瀘州市敘永縣分水鎮木格倒苗族村遂寧市射洪縣青堤鄉光華村南充市閬中市老觀鎮老龍村南充市閬中市天宮鄉天宮院村巴中市巴州區青木鎮黃桷樹村雅安市寶興縣磽磧鄉夾拉村委和平藏寨雅安市石棉縣蟹螺藏族鄉蟹螺堡子雅安市雨城區上里鎮五家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理縣桃坪鄉桃坪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馬爾康縣沙爾宗鄉叢恩村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茂縣黑虎鄉小河壩村鷹嘴河組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縣雁門鄉蘿卜寨村甘孜藏族自治州得榮縣子庚鄉八子斯熱村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更知鄉修貢村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泥巴鄉古西村甘孜藏族自治州爐霍縣新都鎮七灣村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縣梭坡鄉莫洛村貴州省(90個)貴陽市花溪區高坡苗族鄉批林村貴陽市花溪區石板鎮鎮山村大寨貴陽市開陽縣禾豐布依族苗族鄉馬頭村遵義市赤水市丙安鄉丙安村遵義市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大坪鎮龍潭村遵義市鳳岡縣綏陽鎮瑪瑙村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吉昌村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石板房村安順市西秀區大西橋鎮鮑屯村安順市西秀區七眼橋鎮雲山村銅仁市德江縣楠桿土家族鄉興隆社區上壩自然寨銅仁市江口縣太平土家族苗族鄉雲舍村銅仁市石阡縣白沙鎮馬桑坪村銅仁市石阡縣白沙鎮箱子坪村銅仁市石阡縣國榮鄉樓上村銅仁市石阡縣國榮鄉葛容村高橋自然村銅仁市石阡縣河壩場鄉小高王村銅仁市石阡縣聚鳳仡佬族侗族鄉黃泥坳村銅仁市石阡縣聚鳳仡佬族侗族鄉廖家屯村銅仁市石阡縣聚鳳仡佬族侗族鄉瓮水屯村銅仁市石阡縣石固仡佬族侗族鄉公鵝坳村銅仁市石阡縣五德鎮大寨村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縣巴鈴鎮百卡村卡嘎布依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往洞鄉增沖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往洞鄉則里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丙妹鎮岜沙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谷坪鄉銀潭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從江縣下江鎮高仟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揚武鄉排莫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劍河縣南哨鄉翁座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隆里鄉隆里所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錦屏縣河口鄉文斗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上郎德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下郎德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郎德鎮南猛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控拜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壩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蟬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高場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高興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壩寨鄉青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大稼鄉鄧蒙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德順鄉平甫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鄉岑扣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鄉高青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地坪鄉滾大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歸歐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九江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平架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洪州鎮三團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九潮鎮高寅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九潮鎮貢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九潮鎮吝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雷洞瑤族水族鄉金城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蠶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沖寨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登岑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地捫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高近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流芳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茅貢鄉寨頭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孟彥鎮芒嶺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高冷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紀登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紹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育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尚重鎮朱冠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雙江鄉黃崗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述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岩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宰拱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岩洞鎮竹坪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永從鄉豆洞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肇興中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紀堂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紀堂上寨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堂安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肇興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平江鄉滾仲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興華鄉八蒙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興華鄉擺貝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鄉大利村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栽麻鄉宰盪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瑤山民族鄉董蒙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永康民族鄉太吉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荔波縣永康民族鄉堯古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卡蒲毛南族鄉場河村交懂組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壩街鄉壩輝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怎雷村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三都水族自治縣拉攬鄉排燒村雲南省(62個)曲靖市會澤縣娜姑鎮白霧村曲靖市羅平縣魯布革布依族苗族鄉羅斯村委臘者村玉溪市元江縣青龍廠鎮它克村保山市隆陽區板橋鎮板橋村保山市施甸縣姚關鎮山邑村保山市騰沖縣固東鎮和平村保山市騰沖縣固東鎮順利村保山市騰沖縣和順鎮水碓村昭通市威信縣水田鄉灣子苗寨村麗江市古城區大東鄉大東行政村麗江市古城區金山鄉貴峰村麗江市古城區金山鄉漾西村麗江市古城區七河鄉共和西關村麗江市寧蒗縣永寧鄉落水村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谷宇村麗江市永勝縣期納鎮清水村麗江市玉龍縣白沙鄉白沙村麗江市玉龍縣寶山鄉石頭城村麗江市玉龍縣石頭鄉桃園村普洱市江城縣整董鎮城子三寨村普洱市景東縣大街鄉三營村普洱市景東縣文井鎮清涼村梁家組普洱市瀾滄縣酒井哈尼族鄉勐根村老達保組普洱市墨江縣聯珠鎮碧溪古鎮村普洱市墨江縣那哈鄉牛紅村委勐嘎村普洱市寧洱縣同心鄉那柯里村普洱市思茅區龍潭鄉龍潭村南本小組臨滄市滄源縣勐角鄉翁丁村臨滄市鳳慶縣魯史鎮魯史古集村臨滄市鳳慶縣魯史鎮沿河村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大勐准委會勐准組(村)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碗窯村碗窯組臨滄市臨翔區博尚鎮永和村委上永和村臨滄市臨翔區平村鄉那玉村委東崗村臨滄市臨翔區章馱鄉勐旺村委勐旺大寨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縣光祿鎮西關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官廳鎮蒼台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縣西庄鎮團山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瀘西縣永寧鄉城子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縣西三鎮可邑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彌勒縣西三鎮膩黑村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寶秀鎮鄭營村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縣董干鎮新寨村委城寨村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諾族鄉洛特老寨村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勐罕鎮曼春滿村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易武鄉十字街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太邑鄉者么村委大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喜州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喜洲鎮周城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金華鎮劍川古城大理白族自治州劍川縣沙溪鎮寺登村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禾甸鎮大營庄村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禾甸鎮舊邑村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雲南驛鎮雲南驛村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博南鎮曲硐村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博南鎮花橋村大理白族自治州永平縣杉陽鎮杉陽村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寶豐鄉寶豐村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檢槽鄉師井村大村大理白族自治州雲龍縣諾鄧鎮諾鄧古村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縣永建鎮東蓮花村德宏傣族景頗族自治州隴川縣戶撒鄉曼東村西藏自治區(5個)昌都地區芒康縣納西民族鄉上鹽井村昌都地區左貢縣東壩鄉軍擁村日喀則地區吉隆縣貢當鄉汝村日喀則地區吉隆縣吉隆鎮幫興村林芝地區工布江達縣錯高鄉錯高村陝西省(5個)銅川市耀州區孫塬鎮孫塬村渭南市韓城市西庄鎮黨家村榆林市綏德縣白家礆鄉賀一村榆林市佳縣佳蘆鎮神泉村榆林市米脂縣楊家溝鎮楊家溝村甘肅省(7個)蘭州市西固區河口鄉河口村蘭州市永登縣連城鎮連城村蘭州市榆中縣青城鎮城河村白銀市景泰縣寺灘鄉永泰村天水市麥積區麥積鎮街亭村天水市麥積區新陽鎮胡家大庄村隴南市文縣石雞壩鄉哈南村青海省(13個)海東地區互助縣丹麻鎮索卜灘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丹麻鎮哇麻村海東地區互助縣東溝鄉大庄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五十鎮北庄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五十鎮寺灘村海東地區互助縣五十鎮土觀村海東地區循化縣街子鄉孟達山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保安鎮城內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隆務鎮吾屯下庄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年都乎鄉年都乎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年都乎鄉郭麻日村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曲庫乎鄉江什加村玉樹藏族自治州玉樹縣仲達鄉電達村寧夏回族自治區(4個)固原市隆德縣城關鎮紅崖村一組固原市隆德縣奠安鄉梁堡村一組中衛市沙坡頭區迎水橋鎮北長灘村中衛市沙坡頭區香山鄉南長灘村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4個)吐魯番地區鄯善縣吐峪溝鄉麻扎村哈密地區哈密市回城鄉阿勒屯村哈密地區哈密市五堡鎮博斯坦村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特克斯縣喀拉達拉鎮瓊庫什台村

『貳』 在中央蘇區時期,興國是著名的什麼縣

蘇區模範縣、紅軍縣、烈士第一縣、將軍縣

興國縣,位於江西省中南部,贛州市北部,東倚寧都,東南鄰於都,南連贛縣,西鄰萬安,西北界泰和,北毗吉安市青原區、永豐,連接吉泰盆地,距贛州市82公里、省會南昌346公里。全縣轄25個鄉鎮、1個經濟開發區、304個行政村、8個城市社區,全縣國土總面積3215平方公里,總人口80萬。興國建縣於三國,至今已有近1800年的歷史。

興國是中國著名的蘇區模範縣、紅軍縣、中國烈士第一縣和譽滿中華的將軍縣,「江西十佳魅力新城」之一。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陳.毅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這里工作和戰斗過。蘇區時期,全縣23萬人口,參軍參戰的就達8萬多人,為國捐軀的達5萬多人,全縣姓名可考的烈士達23179名。孕育了56位共和國開國將軍,其中:上將2位、中將6位、少將48位。

『叄』 明清的著名市鎮有哪些

明清是市鎮經濟迅速發展時期。市鎮的發展仍以江南為盛,據近人研究,江南八府一州明後期有市鎮329個,至清乾隆嘉慶,增至517個,約有20個已是千戶以上的大鎮。這些市鎮仍多由農村市集發展而來,但有些已全屬新興。如蘇州府的新涇市,明初尚為荒野,嘉靖間即已建市。杭州府的唐棲鎮,宋時無名,明初開運河,後又修塘岸轉漕,頓成南北孔道,清康熙時稱市,乾隆時稱鎮。吳江縣的盛澤鎮,明初尚為村落,嘉靖間成集市,居民約百家,清初已成大鎮,乾隆時有千百餘家。又震澤鎮,元時為村落,民數十家,明成化間增至三四百家,嘉靖間又倍之,到清雍正時建為縣。

值得注意的是明清在江南市鎮貿易中已出現市場專業化的趨向。清乾隆《嘉定縣志》記:「布商盛於南翔,花商盛於羅店。至新涇鎮涼鞋,安亭、黃渡鎮藍靛,亦為商賈所集」。特別是隨著農民家庭手工業的發展和部分手工業專業戶脫離農業,出現了手工業專業市鎮。有人統計,明清江南地區有蠶桑與絲織專業市鎮25個,包括唐棲、硤石、南潯、菱湖、雙林、王江涇、濮院、盛澤、震澤等著名市鎮;有棉花與棉紡織專業市鎮52個,包括三林塘、朱家角、江灣、羅店、南翔、新涇、楓涇等;有米糧專業市鎮13個,包括楓橋、滸墅關、黎里等。此外,還有以冶鐵著稱的嘉興爐鎮、吳江村市,以陶業著稱的嘉興千家窯、杭州瓶窯鎮等。

明清時期,華北、華中的市鎮經濟也頗有發展。沿大運河的山東張秋鎮、直隸(今河北)河西務,明代即帆檣如織,商賈攢聚。山東的周村,明清之際開始發展,清康熙時已成大市。直隸灤州的榛子鎮,興於清初,號稱三省通衢。河南商水縣的周家口鎮,南北通冀楚,東西達淮揚;正陽縣的陡溝店,則發展為布匹集中之市。江西鉛山縣的河口鎮,明萬曆時即成重鎮;清江縣的樟樹鎮,則成為葯材總匯。東南閩廣市鎮的發展,不少與海上貿易有關。西北、西南則市鎮尚少,主要是發展縣以上的貿易。

清代「四大鎮」 到清代,有所謂「天下四大鎮」者。其中景德鎮原名新平鎮,宋景德時因承造御用瓷器出名改稱,但當時還只是個瓷器集散市場。至明清,窯灶林立,發展成為「煙火逾十萬家」的瓷器最大產地。朱仙鎮,南宋時岳飛追擊金兵至此還是一荒村,元開賈魯河,成為通往開封的水陸轉運點,至明清逐步發展為一商業大鎮。佛山鎮,宋為墟,明代宗時尚稱鄉、堡,但因「工擅爐冶之巧,四遠商販恆輻輳」,民廬達萬余家,清初設治稱鎮。漢口鎮,明初還是漢陽城外一荒郊,明成化間漢水改道,因其地當江漢交匯之處,商賈日盛,嘉靖間成為鎮。清代繼續大發展,乾隆三十七年(1772)有居民32209戶,嘉慶十八(1813)增為36929戶,號稱「九省通衢」,成為長江中下游第一大埠。這四大鎮實際上已是全國性的商業城市或手工業城市了。

作用與性質

市鎮經濟的發展,在原有的城市和墟集之間形成一級市場,形成了城市、市鎮、墟集三個層次的商品流通網路;手工業市鎮的興起,更有促進小商品生產和手工業從農業中分離出來的作用。但是,直到鴉片戰爭前,市鎮經濟的發展還很不平衡,偏重在中國的東南。市鎮貿易的商品,還主要是農民自給有餘的農產品和農家副業產品,因而它帶有農副產品初級市場的性質,為長距離販運貿易提供基礎。

『肆』 中國最著名的三大人才之鄉,你知道幾個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出人才的地方,比如天下名人過一半的河南,狀元最多的江浙和禮儀之邦的山東。今天我們來說說中國三大才子之鄉。
中國出人才最多的是湖北黃岡蘄春、江蘇宜興、江西臨川。下面來一一介紹這三個才子之鄉。說到湖北黃岡,大家肯定是想到了高難度的黃岡試卷,湖北黃岡中學也是如雷貫耳。那麼這個蘄春縣是個什麼地方呢?

蘄春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以北,隸屬黃岡市,著名「教授縣」,以人才輩出著稱。面積2397.6平方公里。總人口103.4萬人。北倚大別山,南臨長江,風光秀麗,景色宜人,氣候溫和,四季分明。地處中國「中三角」中心地帶,與武漢、南昌、合肥等大中城市同屬「1小時城市圈」。4300多位教授從這里走向全國,有中國第一教授縣美譽,僅北京大學蘄春籍教授15人,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50多人,全國100強各大學中有蘄春藉教授260多人,提起蘄州,可能90%的中國人不知道,但說李時珍,吳承恩無人不曉,文學巨匠吳淑,國學大師黃侃,文理論家胡風都從蘄州走出,約500米的狹長街道上走出200多位博士,教授等。
湖北蘄春所在地黃岡素有唯楚有才,鄂東為最之說。黃岡名人燦爛繁星,共有1600多人,其中進士944人(5名狀元,61人官至二品以上),舉人中傑出者192人(黃岡共有舉人3985人),近現代名人466人
江西走出了:王安石;東方戲聖湯顯祖、理學大師陸九淵、詩人宴殊、晏幾道、文章大家曾鞏……自宋自清臨川700多人考中進士,800餘卷著述收入(四庫全書),近1800人列入(中國名人辭典) 。

江蘇宜興:歷代曾出進士近400人,現代也是文人薈萃,從宜興走出了26位兩院院士,近100位大學校長,如央行掌門人周小川,檯球小子丁俊暉等名人。 宜興市,簡稱宜,古稱「荊邑」、「陽羨」,位於江蘇南部,太湖西岸。中國著名陶都。

『伍』 中國十大最出名的縣城,有你的家鄉嗎

廣西陽朔縣

湖南鳳凰縣

浙江桐廬縣

江西婺源縣

甘肅敦煌市

山東蓬萊縣

沙縣

山西平遙縣

福建安溪縣

長沙縣

『陸』 延吉都有哪些縣市,區 和比較著名的鎮子麻煩各位給的全一些!辛苦了!

延吉下屬沒有市縣,他本身就是一個縣級市!延邊屬於地級市,他是延邊的首府!延邊下屬六市兩縣,和龍市、敦化市、龍井市、圖們市、琿春市、延吉市、安圖縣、汪清縣。延吉市只轄6個街道、4個鎮:進學街道、北山街道、新興街道、公園街道、河南街道、建工街道、小營鎮、依蘭鎮、三道灣鎮、朝陽川鎮。

『柒』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僑鄉

中國第一僑鄉」是指廣東省江門轄下的新會區(市)、開平市、台山市、恩平市、鶴山市俗稱「五邑」,是聞名世界的華僑之鄉,其中台山華僑在國內眾多華僑之中對世界的影響力最大。加拿大最高領導人是台山華僑,美國州長和商務部長是台山華僑,美國眾多華人政府高官是台山華僑。香港有四分之一市民原藉江門五邑,澳門三分之二市民原藉江門五邑。江門市素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包括 開平、恩平、新會、鶴山、台山。江門有「中國第一僑鄉」之稱。中國最著名的僑鄉有四個:台山、潮汕地區、梅州和泉州。前三個僑鄉的華僑大部分分布在東南亞,只有五邑的華僑主要分布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東南亞屬於中華文化圈,而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則是新興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代表西方文化圈,因此不難看出,泉州、潮汕地區和梅州的華僑為當地所引進的文化還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延續,唯獨五邑僑鄉能夠看到中外文化的交流,這一特點在中國的僑鄉中是最顯著的。 江門是廣東省中南部的一個地級市,地處珠江三角洲西部。江門地區又稱「四邑」、「五邑」。江門全市由新會、台山、開平、恩平、鶴山六個縣級市組成,面積9541平方公里,江門約占珠三角地區的1/4,人口412.64萬,其中市區人口達133萬。江門五邑是全國著名僑鄉,僑鄉文化獨具魅力,有「中國第一僑鄉」的美譽。祖籍江門的華僑、華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萬,分布在全世界五大洲107個國家和地區,其中,五邑籍華僑、華人分布在亞洲地區的約佔20%,美洲地區的約佔70%。 新會新會,古稱岡州,是廣東歷史文化名城,現為廣東省江門市的一個市轄區,地處中國大陸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的銀洲湖畔,扼粵西南之咽喉,據珠三角之要沖,瀕臨南海,毗鄰港澳,陸地面積1387.02平方公里,人口78.9萬。 新會是全國著名僑鄉,旅外鄉親和港澳台同胞7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港澳、東南亞、美國、加拿大等多個國家和地區。改革開放以來,海外僑胞累計捐資贈物總值13億港元。
編輯本段台山市
台山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毗鄰港澳,南臨南海,幅員遼闊,總面積3286平方公里。市內人口93萬,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等92個國家和地區的台山籍鄉親130多萬,主要是旅居美國、加拿大、澳洲、巴西、墨西哥、馬來西亞、新加坡和香港,其中旅美42萬多人、旅加18萬多人。「全國第一僑鄉」、「內外兩個台山」「排球之鄉」「廣東音樂之鄉」、「中國曲藝之鄉」、「飄色藝術之鄉」 之美譽。
編輯本段開平市
開平地處五邑僑鄉中部,總面積約1659平方公里,人口約68萬(2004年統計數字),轄2個街道和13個鎮。共有2個市區,分別為三埠及長沙兩條街道,面積約108平方公里,人口約21萬。因原開平縣縣城三埠鎮被潭江分割為長沙、新昌和荻海三個區域,與武漢三鎮有相似之處,故有「小武漢」之稱。開平是全國著名的僑鄉,旅居海外華僑主要分布於美國、加拿大、香港,約有75萬人,均分布在68個國家和地區。 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 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
恩平 恩平位於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邊緣,東連開平、台山,南鄰陽江,西接陽春,北達新興,距廣州180公里。全市總面積1689平方公里,2002年總人口47萬人。另有港澳台同胞12萬人,海外華僑42萬多人(分布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全國著名僑鄉)。委內瑞拉共和國(委國)的華人有九成以上都是恩平人。恩平號稱「委國華僑之鄉」。 鶴山 鶴山是全國著名僑鄉之一,位於廣東省南部珠江三角洲腹地,東與佛山市南海區、順德區隔江相望,北與佛山市高明區;南與江門市蓬江區、新會區;西與開平市、新興縣接壤。325國道、江鶴和佛開高速公路、江肇公路縱橫貫穿全市。 世界文化遺產—開平碉樓與村落

編輯本段人數第一的僑鄉:泉州
泉州:地處福建省東南部,是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經濟總量連續15年名列全省第一,是福建省經濟中心。 全市土地面積11015平方公里。總人口774萬人(不含金門縣), 泉州籍華僑華人總數達750.93萬人,分布在130多個國家、地區,90%分布在東南亞。泉籍華僑、華人在100萬人以上的有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在10萬人以上 中國第一僑鄉
的有新加坡、泰國、緬甸、越南、美國、加拿大。旅居港澳地區的泉籍鄉親有77萬多人,其中香港69.42萬人、澳門5.85萬人。 在台灣,有44.8%的漢族同胞(約900萬人)祖籍泉州。 【晉江】 本土人口104.45萬人 華僑、華人和港澳同胞110多萬人、祖籍晉江的台灣同胞100多萬人。 分布在世界五大洲6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為最多。 【石獅】本土人口30.31萬人 現有旅外華人、華僑21.27萬人,台灣同胞達30萬人 分布在世界33個國家,其中大部分集中在東南亞,特別是菲律賓;有新華人華僑1.62萬人,其中香港同胞5.37萬人、澳門同胞0.86萬人 【惠安】本土人口92.18萬人 旅居海外僑胞90多萬人,台灣漢族同胞中約有90多萬人,分布在五大洲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東南亞一帶為主 【南安】本土人口148萬餘人 旅居海外的南安籍華僑華人150萬人、港澳同胞20萬人、台灣同胞達150萬人。華人華僑遍布於東南亞和日本、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以及西歐等36個國家和地區。 【安溪】本土人口108萬 旅居海外的安溪籍華僑華人100多萬,港澳同胞1萬多人,台灣同胞達280多萬人,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等29個國家和港澳地區。 【永春】本土人口54萬人 現有海外華僑華人、港澳台同胞120萬人,其中華僑華人116萬人。分布在世界五大洲的47個國家和地區。台同胞有4萬多人 【德化】30.50萬人 籍華僑華人主要集中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和港澳地區,海外華僑華人12.33萬、港澳同胞0.34萬 【鯉城區】26.74萬人 海外華僑華人24萬多人、港澳台同胞6萬人多人。 【洛江區】17.10萬人 共有華僑華人14.3萬人,港澳同胞2.01萬人, 【泉港區】數據暫無 【豐澤區】數據暫無 新生代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大幅增加,華人、華僑的僑居國、僑居地區的范圍更廣了,特別是歐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其中有投資移民,也有留學出國人員;在華人、華僑和港澳台同胞中,學歷普遍較高,其中有一大批高學歷的階層,如碩士、博士、博士後等,並開始出現了「旅美校友會」。

『捌』 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僑鄉

廣東、福建及海南島有很多縣歷史上旅居海外的華僑較多被稱為三大僑鄉 。

僑鄉,主要是指國內某些華僑較多而僑眷較集中的地方。一般沒有以省級地區來劃「僑鄉」的。

著名華僑陳嘉庚先生,曾經被毛澤東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1、廣東:

廣東,名由嶺南東道、廣南東路演變而來,簡稱「粵」,省會廣州,是中國大陸南端沿海的一個省份。

位於南嶺以南,南海之濱,與香港、澳門、廣西、湖南、江西及福建接壤,與海南隔海相望。下轄21個地級市(其中2個副省級城市),119個縣級行政區(60個市轄區、20個縣級市、36個縣、3個自治縣)。

2、福建:

福建,簡稱「閩」,位於中國東南沿海,東北與浙江省毗鄰,西面、西北與江西省接界,西南與廣東省相連,東面隔台灣海峽與台灣省相望。南北最長為530千米,東西最寬為480千米。

福建省現轄福州、廈門、莆田、泉州、漳州、龍岩、三明、南平、寧德9個設區市和平潭綜合實驗區(平潭縣)。省會為福州。

3、海南島:

海南島是中國南方的熱帶島嶼,面積3.54萬平方公里,人口925萬,島上熱帶雨林茂密,海水清澈蔚藍,一年中分有旱季和雨季兩個季節。

海南省的居民包括漢、黎、苗、回、彝、侗、瑤等30多個民族。世居的有黎、苗、回、漢等族。千百年來,古樸獨特的民族風情使本島社會風貌顯得豐富多彩。其中最具有特色的便是黎族的生活習俗。

(8)著名的縣鄉擴展閱讀

按華僑華人的祖籍劃分,廣東籍佔54%,福建籍佔25%,海南籍佔6%,其他省、市、自治區共佔15%(其中以台灣、廣西、山東、新疆、雲南為主)。

在東南亞,粵籍、閩籍和其他省市之比為5:3:2;而在亞洲以外,粵籍占絕大多數。若以方言劃分,使用閩南(泉州)、廣府(廣州)、潮州、閩東(福州)、客家五種方言的人。

占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80%左右。使用前三種方言的,每一種都超過500萬人,後兩種則約300萬人。

根據廣東省政府網數據,廣東籍的華人華僑有2000多萬,廣府籍800多萬,潮汕籍700多萬,客家籍500多萬。另有福建數據,福州籍華人華僑有300多萬,閩籍客家華僑近200萬。故各省客家華僑共約700萬左右。

其中較有影響力的有: 閩南籍的陳嘉庚、李清泉、鄭周敏、黃奕住、李光前等,廣府籍的駱家輝、容閎、陳宜禧、陳啟沅、陳芳等;

福州籍的黃乃裳、林文鏡、曹德旺,陳清泉等,客家籍的胡文虎、張弼士、葉亞來、李光耀、羅芳伯等,潮汕籍的陳慈黌等;

廣西籍封奕敏等。他們都是華人華僑中的傑出代表。體現了海外華人華僑艱苦奮斗,自強不息,愛國的精神。

『玖』 中國著名的蔬菜之鄉有哪些

1、中國辣椒之鄉——雞澤縣

雞澤縣。雞澤縣位於河北省南部,邯鄲市東北部,雞澤辣椒久負盛名,暢銷國內海外。當地於1996年6月被中國特產之鄉組委會命名為「中國辣椒之鄉」。雞澤辣椒曾榮獲「全國優質產品」、「中國辣椒之鄉」、「中國特產名品」、「中國辣椒產業龍頭縣」、「省級龍型經濟」、「河北省辣椒調味品之鄉」等多項榮譽。

2、中國黃花菜之鄉——祁東縣

地處湖南省中南部的祁東縣是「中國黃花菜之鄉」。 該縣抓住國家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的機遇,通過電商將黃花菜銷往全國,利用跨境電商向泰國、越南、印尼等國家出口,帶動了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開辟了農村脫貧致富的新路。湖南省祁東縣的黃花菜是全國最大的黃花菜產區,佔全國總產量的70%以上,2002年獲得國家黃花菜原產地稱號。

3、中國姜蒜之鄉——安丘市

「中國姜蒜之鄉」位於山東省濰坊安丘市,該市是農業部命名的「中國姜蒜之鄉」,有全國最大的生產基地,同時又建有全國最大的姜蒜批發市場,所產大姜塊大絲少,色澤鮮艷,味帶清香;大蒜頭大瓣勻,汁液粘稠,辛香可口。

4、蘆筍之鄉——曹縣

山東省曹縣被國家農業部命名為『蘆筍之鄉』。曹縣蘆筍種植面積達20萬畝,年產優質蘆筍18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六分之一,是中國最大的綠色蘆筍生產基地。蘆筍是指石刁柏嫩莖,因其嫩莖挺直,頂端鱗片緊包,形如石刁,枝葉展開酷似松柏針葉,故稱石刁柏;又因其供食用的嫩莖,形似蘆葦的嫩芽和竹筍,故中國已有很多人習慣將石刁柏稱為蘆筍。

5、蔬菜之鄉——聊城市和壽光市

蔬菜之鄉是指山東省的聊城市和壽光市,這里農業設施農業,是冬暖式大棚蔬菜的發祥地。世界第一部農學巨著《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就曾生長於此,壽光人民在長期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孕育並豐富發展了綠色文化,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農業景觀。

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於每年4月20日-5月20日在山東壽光蔬菜高科技示範園定期舉辦。

『拾』 中國最有名的槐鄉是什麼地方

槐鄉是指山西洪洞,當年外遷的人們就是從槐樹底下背井離鄉的所以叫槐鄉。
洪洞縣是山西人口第一大縣,隸屬於山西省臨汾市,地處山西省南部,臨汾盆地北端,東隔霍山與古縣交界,西靠呂梁與蒲縣相連,北與霍州、汾西縣為鄰,南與堯都區接壤。
洪洞縣是中華民族古老文明的發祥地之一,被稱為「華人老家」。轄區有252處人文名勝及自然景觀;年平均溫度12.3℃,年平均降水量493.3mm。
洪洞縣轄9個鎮、7個鄉,463個行政村,國土總面積15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9萬畝,戶籍總人口74萬人(2012年)。
至2014年,洪洞縣轄9個鎮、7個鄉,分別是:大槐樹鎮、甘亭鎮、曲亭鎮、蘇堡鎮、廣勝寺鎮、明姜鎮、趙城鎮、萬安鎮、劉家垣鎮、淹底鄉、興唐寺鄉、堤村鄉、辛村鄉、龍馬鄉、山頭鄉、左木鄉。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