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里坤著名
Ⅰ 哈密有哪些名勝古跡
1、絲路烽燧 烽燧是古代的報警系統,它往外與長城並存,組成一個完整的軍事防禦體系。但也有獨立存在發揮預警防禦作用的,新疆境內的烽火台就是最好的例證。新疆的烽燧遍布天山南北,它們與絲綢之路中道與北道走向一致,起到了護衛絲路暢通的重要作用。目前哈密地區尚保留各時代的烽燧共51座,是新疆保存烽燧最多和最好的地區。其中尤數巴里坤縣保存的烽燧數量最多,共有29座,哈密市和伊吾縣則分別有19座和3座。 哈密地區最早的烽燧建於唐代,現境內尚遺存唐烽燧4座,這就是哈密二堡的拉克蘇木烽燧、柳樹泉的下馬不拉克烽燧、巴里昆三塘湖烽燧、伊吾前山闊吐爾肖納烽燧。它們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而現今保存的絕大部分烽燧則都是清代建築的。目前烽燧分布密度最高的是巴里坤縣城往西至薩爾喬克一線,這里每隔2—3千米就有一座,連綿相望有13座之多,城如岑參詩所雲:「寒驛遠如點,邊烽互相望」,蔚為絲綢之路的一大壯觀!薩爾喬克烽隧和巴里坤南湖濱的兩個烽燧形狀基本相同,基座成正方形,隧體為向上收縮的稜柱形,均為夯土建築,夯土中夾有紅柳枝,並多用圓木構架。薩爾喬克烽隧長寬各8米,高7米多,隧體上下穿架著四層直徑8厘米左右的木棍。巴里坤湖濱烽隧離公路400米,隧題高大完整,長寬均達10米以上,高9米多,隧體中穿鑿的圓木直徑粗達25厘米,烽隧東南還有積新薪院落遺址。在落日余暉下串聯一線的巴里坤烽隧顯得格外的古樸、嚴整,它再現了古絲路昔日的輝煌。 2、回王墳 又稱哈密王墓,該陵墓位於哈密市西郊回城沙棗井。陵墓建築群佔地面積約1.3公頃,四周有圍牆。建築群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膸大拱拜(即回王墳),埋葬著七世回王伯錫爾及其大小福晉,八世回王默哈莫德及其王妃、王族40人。該墓為新疆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下方上圓,通高17.8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雄偉壯觀,素雅莊重。第二部分是南邊的五座亭式木結構小拱拜,東西排列,為歷代回王陵墓,現完整保存的只有兩座。第三部分為艾提卡大禮拜寺,該寺東西長60米,南北寬36米,佔地2280平方米,可容納5000人做禮拜。大寺頂棚內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飾花卉圖案及阿拉伯文古蘭經,是哈密地區最大清真寺。 3、巴里坤湖 古稱蒲類海,位於巴里坤城西18千米左右。湖面略成橢圓形,東西寬約9千米,南北長13千米,面積113平方千米,湖面海拔1582米,湖中有一南北向砂堤,將湖分隔成東、西兩部分。東湖碧波盪漾,西湖一片銀白,湖東有大片沼澤濕地,湖周是遼闊的牧場。該湖是新疆著名的鹽湖。清代詩人史善長曾作詩贊曰:「灧灧溶溶波一片,古葦纖鱗都不見,周三百里磨青銅,歷萬千年澄匹練」,獨具「迷離市罩山巒」的奇景。巴里坤湖流傳著「漢姑泉」和「蒲類海」的美好傳說。每當盛夏這里帳篷星點,牛、羊、駱、馬成群,湖光山色,分外迷人。哈薩克族牧人常在湖濱草原舉行盛大的「阿肯彈唱會」。 4、蓋斯墓 又稱「聖人墓」、「綠拱拜」,位於哈密市大營門西南的一座台地上。據傳,唐朝初期,先知穆罕默德派遣蓋斯、吾外斯、萬嘎斯等三賢來華傳教,三人都仙逝於中國。蓋斯病逝於星星峽,哈密王曾為其在星星峽修墓。1945年,哈密伊斯蘭教徒捐款將蓋斯遺骸遷葬於現墓中。 相傳蓋斯墓遺骸長約六尺余,胸部肋骨之間皮肉相連,頦下的胡須猶存。蓋斯墓東西長22米,南北寬12米,通高15米,基座方形,圓形拱頂,遍覆綠色琉璃磚,四周為木柱支撐的迴廊,四角飛檐,是一座融阿拉伯與漢族建築風格於一體的建築物。墓地四周築圍牆,牆內載植各種樹木花草,環境尤為典雅幽靜。蓋斯墓有世界上保存不多的伊斯蘭教先賢的遺骨,是伊斯蘭信徒朝的重要聖地之一。 5、鳴沙山 鳴沙山南距口門子約12千米,東側有302省國道通過。鳴沙山位於巴里坤盆地東緣,四周高山環繞,方圓約25平方千米,地面海拔2010米,沙山相對高度由35米至115米不等,沙丘大都作西北棗東南走向,西坡緩,東坡陡。沙丘由金黃細砂組成,峰脊尖峭,蜿蜒蛇行,沙丘互相銜接。沙山底部柳條河散流成一大片綠油油的草甸沼澤,水份經蒸發在鳴沙山周圍形成一個偌大的蒸汽共鳴箱。當人們從鳴沙山頂向下滑動時,由沙粒相互擠壓碰撞產生的壓電能可以轉變為彈性能,再由彈性能轉變為音響能,該音響能經柳條河共鳴箱共振放大後便可發出「嗡嗡嗡」、「嘶嘶嘶」似轟炸機掠空般的轟鳴聲。當多人共同下滑時,其聲響震耳欲聾。滑沙人、聽鳴沙人無不被激越的鳴沙聲激動而歡呼跳躍,手舞足蹈,喝彩聲震天。現該處設有旅遊接待站,備有滑沙爬犁,沙山上建有二百多級登山木梯,為滑沙娛樂活動創造了必要的條件。鳴沙山腹地近年還發現了面積頗大的丘間盆地,盆地中生長著一片茂密的樹高達2米以上的沙棘林,總面積逾0.6公頃,還有一個長年有水的小月牙泉。鳴沙山沙面下濕沙層分布明顯,因此沙上上常生長有茵印綠草,沙丘低窪處還有成片的沙間草葯分布,景觀頗為奇麗。 相傳,唐代樊梨花曾在鳴沙山安營紮寨,一夜之間就被風沙埋沒。西雜述詩中「霧里轅門似有痕,相傳四十八營屯,可憐一夜風沙惡,埋沒英雄在覆盆。」就是對這段故事的描述。這里曾發掘出古代兵器、盔甲殘片等文物,似也印證了上述傳說。遊人面對古兵營和樊梨花馬樁等遺跡。懷古之幽思則油然而生
Ⅱ 新疆有哪些著名旅遊景點
北疆,喀納斯,禾木,五彩灘,白哈巴
中部,魔鬼城,巴里坤草原,火焰山,天山天池,國際大巴扎,賽里木湖,那拉提草原,伊犁
南疆,喀什
Ⅲ 巴里坤草原的資料、傳說
巴里坤草原位於新疆東北部的哈密地區,這里有「天山淞雪」、「瀚海鰲城」、「鏡泉宿月」、「岳台留勝」等八景名勝古跡,是新疆的第二大草原。巴里坤大草原上牛羊肥碩,牧草豐美,空氣清新,綠草如茵,是一處夏季避暑冬季休閑的好去處。
巴里坤草原海拔1650米,雪山晶瑩,松林青翠,雲霧繚繞,變幻莫測。人們稱這種美麗景色為 巴里坤草原
「天山淞雪」。傳說,天山淞雪是遠古時期黃帝開國後,唐堯、夏禹、周穆王西巡「西王母之國」的時候,在「瑤池歡宴」上贈賜的一幅中原絲綉,後來西王母把絲綉化成了「天馬」牧場。迄今巴里坤草原仍有「天馬故鄉」之稱。
編輯本段自然資源
巴里坤是大草原。但巴里坤草原不象內蒙古的草原那樣一望無際,可以看到草天相接的地平線。而巴里坤是盆地,極目遠望,四周與藍天相接的是連綿不斷的山巔。這些山都屬於東天山。特別是南山尤為高大雄偉,山頂有終年不化的積雪,山腰是四季常青的林帶。山頂積雪融化以後,有的順著山溝流了下來,不到山口就不見了蹤影,全都鑽到地下去了。而有的則就地滲入岩縫。俗話說,「山有多高, 巴里坤草原
水有多高」確實不假。因為在山上到處可以見到泊泊的山泉。夏天,水草豐美的高山草甸草場則是牲畜避暑的絕好去處。為數不多的幾條大溝里的水可以流出溝口,便成了山前沖擊扇平原上農田的灌溉用水。
在沖擊扇平原的下面,就是地下水溢出帶了。巴里坤盆地不大,南北也就是三四十公里。因此南北兩山的地下水溢出帶集中在盆地中間,有的地方也有十幾公里寬,這里無數泉眼的泉水竟然匯聚出一條條小河,自東向西流入到巴里坤湖。這十幾里寬的地方植被很好,形成了很好的草甸。古詩《疏勒歌》中的「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據說就寫的是巴里坤。古人也稱這里是「甘露川」。現在人們乾脆就叫「草湖」:草,牧草,湖,水也,既有草有水的地方。草湖與巴里坤人的生存息息相關。
巴里坤草原有效使用面積近20萬面。每年綠草如茵,野花竟放的季節,牧民紛至杏來,游牧湖畔,羊群像飄動看的朵朵浮雲,點綴在綠茵上的氈房,炊煙裊繞,奶茶飄香。這里的牧民保留有純正的哈薩克族傳統,如若到哈薩克族氈房做客,好客的主人一定捧出燙手的酥油茶。醇香的馬奶酒和手抓內熱情款待你,主人還會將悠揚悅耳的冬不拉和粗獷的歌聲撒向草原。每年的草原盛會,這里都會舉行哈薩克族傳統的賽馬、叼羊、姑娘追、摔跤、阿肯彈唱,夏日巴里坤草原的風格永遠都是那麼地熱情奔放。 巴里坤有哈薩克族、漢族、維吾爾族、蒙古族等十多個民族。大草原上有許多美麗的傳說,但流傳最多的一則傳說則是:一位漢族姑娘和一位名叫蒲類海的哈薩克青年合力同破壞湖泊的山魔搏鬥,姑娘被壓在尖山下變成了石頭,哈薩克青年則扭住山魔同歸於盡沉入湖底。姑娘和哈薩克青年用生命為後人換來了安寧幸福的生活。為了紀念他們,人們就把尖山下的數股清泉叫「漢姑泉」,把湖泊稱作「蒲類海」。 春天的巴里坤草原,冰雪隨著溫暖的陽光漸漸融化。 五月中旬前後,風和日麗,小草兒爭先恐後地冒出了頭,在微風細雨的撫慰中漸漸長高。 六、七月份,蝶兒紛飛、鳥兒鳴叫、綠浪翻滾,那可真是風吹草低才能見到牛羊啊。這時,你可要當心了,你獨自進入草原之中就會迷失方向,除非你的個頭長的比草高。 草原上最熱鬧的要數八、九月份了:村民們喂養的牲畜的口糧幾乎要全部在大草原里收取,在八月初,你看那草原的四周,人歡馬叫、機聲隆隆,遠遠看去,一座座白氈房猶如雨後的蘑菇破土而出 巴里坤草原上的冬天來的很早,到了10月底,草原已被冰雪覆蓋,草原上沒有行人,沒有牲畜,逐漸恢復了平靜。
巴里坤草原冰雪情
看完200餘年歷史的清代民宅,看遍3000年前古岩畫的時空,在新疆境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池的殘牆下,又可以暢游冰雕玉砌的冰雪世界,觀賞松濤起伏的林海雪原。今年巴里坤將大力推廣冬季冰雪旅遊。此次冰雪旅遊節將於2005年12月25日開幕,到來年的元宵節閉幕,歷時兩個多月。
冰雕展大氣磅礴
此次巴里坤冰雪節的中心點是放在冰雕展上,在巴里坤縣湖濱公園上萬平方米的廣場上,110餘件冰雕作品晶瑩奪目.有萬人駝隊的縮影、有中國三大名馬之一的巴里坤馬的俊美、還有神舟六號高聳入雲刺破青雲的雄姿。最為輝煌的是冰雕師們將巴里坤老漢城的西城門樓原樣復制了下來,城門樓巍峨聳立,樓前站立著栩栩如生的任尚、岳仲琪等歷代戍邊將軍的高大雕像。 據了解,此次巴里坤縣委專門從哈爾濱請來50餘位專業冰雕師,創作了代表巴里坤濃厚文化歷史內涵和民俗風情的古建築、絲路風情、民俗風情、現代科技、歷史人物及游樂等六大類110餘件作品。這些冰雕作品與巴里坤已經頗有影響的北湖冰雕作品一起,構成遊客第一道冬季大餐。 冰雕群的旁邊,有一個巨型冰滑梯,從滑梯上滑下去,就是一個巨大的滑冰場,冰場冰面金光閃閃,人來人往,熱鬧非凡。 除了這里,值得一去的是松樹塘高山滑冰滑雪場,該滑冰滑雪場舉辦過多次國家滑冰運動會,這里積雪多,風力小,陽光充足,風和日麗,使這里成為一處著名的冬季冰雪運動場所。
城門樓上思古幽情
參觀完冰雕展,遊客可在現今新疆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池內,體味「寒聲一夜傳刁斗」的思古幽情。縣委宣傳部趙副部長介紹,在巴里坤縣西城門樓上,將戰旗獵獵,峰遂沖天,遊客可騎巴里坤馬,體味戍邊將士的生活。也可在高高的城樓上,極目「塞外」風光。 一場大雪後,巴里坤那些古老的廟宇及民宅銀裝素裹,越發肅穆庄嚴。地藏廟、仙姑廟照壁森然、石碑林立,院內的老柳樹枝條燦燦,每一處景點都有一段優美的歷史傳說。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到節日的時候,我們這里還有廟宇開光、巴里坤小曲子表演唱、文藝節目匯演等等。」 人間仙境「黑溝藏春」 當日,記者乘車不到20分鍾,就來到著名的西黑溝「黑溝藏春」景點。西黑溝位於西天山腳下,山裡白雪皚皚,但從山坡頂直到溝底,到處一大片一大片墨綠、青黃相間的松林,陽光撒下來,霧氣沿著山腳向上爬,風起處松濤陣陣,恍若人間仙境。 巴里坤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梅彩說:「巴里坤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遺存,目前巴里坤夏季旅遊產業已初具規模,我們希望通過打造冬季旅遊品牌,帶動巴里坤旅遊經濟發展,使之成為本地的一項支柱產業。我們歡迎各地的遊客來到巴里坤,巴里坤人民的熱情和美麗的景色,會使您流連忘返。」
民族風情
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有哈薩克、漢、蒙古、維吾爾、回、滿、東鄉、土家、撒拉、藏、壯、俄羅斯等16個民族,其中漢族、哈薩克族人數最多。各民族團結友愛,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幫助,共同繁榮進步,為開發建設巴里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長期以來,各民族獨特的民族風情是巴里坤豐富燦爛的文化內涵中最濃重的一筆。
漢族
(一)源流巴里坤的漢族或隨駐軍進入,或因商旅頻繁往來而入,或因大批遣犯、墾民的遷入而至,或因經濟建設的發展支邊而來,遍布縣境各地。據人口普查資料顯示,漢族來源於24個省、市、自治區,絕大多數在農牧區從事農牧業生產。
(二)宗教信仰巴里坤的漢族信仰佛教、道教、基督教。
1、佛教巴里坤民間對佛教的信奉頗篤,不少人家裡都有神龕佛閣,農歷每月初一、十五燒香拜佛,有的還忌口吃素,祈禱消災降福。若信徒因多災許下心願,每年農歷四月初八和五月十六要到觀音廟和地藏寺還願,奉獻面油供果和布施銀金錢。巴里坤信佛人供奉的菩薩有佛祖如來和觀音菩薩。傳說觀世音能給人間送子,所以善男信女頗多,特別是婦女,頂禮膜拜最虔誠。巴里坤城鄉都有觀音廟、觀音閣、娘娘廟。城鄉信佛教的凡生下男孩子若多病,大都將孩子拜許給大廟里的和尚,這叫"赦生",到十二歲時,又以雞、羊或香資布施廟宇,算是把孩子贖回來,叫"贖僧"。有的信徒還把孩子的奶名叫"和尚",以求神佛保佑。每年農歷臘月初八(佛祖成道之日),大廟的和尚煮扁豆粥施捨信徒,放粥一日,算是佛門一樁善舉。
2、道教清代中期,道教隨關內大批漢族遷來而傳入。初時,民眾中只是信奉,通過每年三清廟、老君廟等廟會寄託信徒們的虔誠,無職業傳道者。至咸豐以後,關內職業道士不斷往來。光緒二十七年(1910),駝商集銀1200兩,重修巴里坤與外蒙古接界處的老爺廟(關帝廟),並從關內請來兩名道士住廟傳道,一名叫黃兆基,另一姓名不詳,他們頻繁往來於三塘湖中湖廟。這兩個道士屬於"全真"教派,離家拜師受戒,靜修養性,想苦煉得道成仙。巴里坤的道士多屬於"正一"教派,這類道士不出家,可娶妻生兒育女,又叫"火居道"或"俗家道"。他們除了作道場、上表外,還給民間選擇婚嫁吉日、看陰陽、誦經超度亡靈、書寫符咒"驅邪役鬼"、續家譜等。
3、基督教民國36年(1947),哈密中華基督教靈工團的傳教士李道生、張俊到巴里坤縣傳教。當時,在縣城東街租賃張彥和私宅數間,建立中華基督教鎮西福音所,宣講《聖經》,唱教歌,進行宣傳。參加聽講和祈禱的有周鳳琪、張彥和、聶雋禮、朱義、周老四、梁克昌和十幾名婦女。後來在南街王恩海家開設講壇,到民國38年(1949)已經發展男女信徒百餘人。基督教鎮西福音所曾計劃籌資建立福音教堂,因地址一時不能成交而作罷。新中國建立後,1950年4月,有一傳教士還參加了鎮西縣第一屆各族各界人民代表會議。後來因為基督教在巴里坤信徒不多,活動逐漸停止。1982年秋天,奎蘇鄉閻家渠村農民姜月娥又從哈密介紹來耶穌教,並發展當農民20餘人入教。教徒每星期活動兩次,主要念誦《新約全書》、《舊約全書》、祈禱主。
(三)語言、文字巴里坤的漢族的語言屬北方方言的西北次方言。由於巴里坤的漢族大多由甘肅遷來,所以巴里坤話與蘭銀官話的甘肅話有很深的淵源關系,巴里坤方言以甘肅方言為基礎。與普通話比較而言,巴里坤方言有聲調只有平聲、上聲、去聲三個。1986年繪制的新疆漢語方言分區圖,巴里坤話屬於新疆漢語方言蘭銀官話北疆片。由於巴里坤縣地方偏僻,受外來影響較小,所以方言變化小,動盪不大,幾代之間無大差異。近幾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們的眼界開了,思想也開通了許多,走出去的人越來越多,由於交際的需要,再加上國家大力提倡講普通話,講普通話的人多了起來,而且從人們的內心深處來講,也認為講普通話很有必要。
1、生活習慣
(1)服飾:巴里坤世居漢族人多來自西北各省,服飾比較儉朴。舊社會,貧富之間差別很大,一般平民百姓多穿土布對襟上衣和帶腰大襠褲,自製納幫牛鼻子布鞋,冬季穿白板老羊皮大衣(不掛布面),腳蹬氈筒或短腰氈窩。貧窮農民夏季穿布單衣,頭扎一塊白色或藍色布包巾,冬季穿白板皮大衣、皮褲,腳穿"皮窩子",不穿襪子,裹羊毛線織成的裹腳,頭戴羊皮或狗皮雙耳帽。地主、富人則著綢緞、"洋布",冬季穿掛布面的羊羔子皮大衣,腳穿厚底鑲雲加工氈鞋。女裝多是襟小襖,城鎮中多旗袍。新中國建立後,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衣著亦不斷講究。進入80年代後,衣服的顏色、款式、質地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人們在穿著方面不僅越來越時尚,而且開始追求個性化。
(2)飲食:終年食小麥,日常主食有拉條子、揪片子、面條、炮丈子、包子、餃子、饅頭、花捲、烙餅、稀飯、拌湯、糊糊等。食肉多以牛、羊、豬肉為主,間有駝、馬、驢等肉。食用油以菜籽油為主。以前,大米和其它雜糧很少,現在,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米和其它雜糧的供應非常充足,人們飯桌上的食品越來越豐富。食肉除了以前的那幾種以外,魚、蝦等海產品和雞、鴨等肉類也成了人們的日常肉食品。巴里坤漢民族獨特的風味食品有:蒸餅、羊肉蓋餅子、臘羊排骨等。
巴里坤牧民
(3)住、行:新中國建立前,城鄉居民喜住四合院,上房拔廊起脊,兩側廂房亦拔廊,但為一面出水,立木架,石頭起基。建房時要請"陰陽先生"或道士看"風水",擇吉日動工,立木上樑時要慶賀,房屋竣工後,要請道士誦經謝土(土地神)。屋內盤燒炕或煨炕,冬季用木柴燒炕或用牛羊糞煨炕。新中國建立後,四合院拆除,改建北房,不再修廊,利於採光。無論城鄉,修建房屋時都按國家的統一規劃修建,人們的居住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巴里坤地處邊遠山區,交通不便。解放前,近路以步代車,遠程多騎馬、騎駱駝、騎驢、乘大輪牛車和馬車。新中國建立後,交通工具不斷改善,70年代,自行車是城鄉居民的主要交通工具;80年代,汽車和拖拉機大量增加,但在農村毛驢車仍然起著主要作用。進入九十年代後,交通飛速發展,公路的數量和質量在不斷的增加和提高,交通工具的數量和樣式很多,性能越來越好。尤其是進入2000年後,隨著哈-巴-烏公路等公路的貫通,人們外出越來越便捷,從巴里坤出發去烏魯木齊,在這之前人們需要十幾個小時,而現在乘坐"依維克"只需五、六個小時即可。
2、社會風俗
(1)婚嫁:新中國建立前,巴里坤的男娶女嫁均為父母包辦,婚配年齡小,男十七八歲,女十六七歲。農村還有"童養媳"(兒子很小就把媳婦領進家,長大以後再成家)、"招女婿"(入贅,亦稱倒插門)等婚姻。結婚一般要經過合婚定親、納彩禮、嫁娶、回門等過程。嫁娶時需三天。新中國建立後,婚嫁禮俗有了很大的改進,男女雙方一般均系自由婚姻,結婚年齡也推遲了一些。
(2)喪葬:在舊社會,巴里坤縣的喪葬迷信色彩很濃,男性老人去世稱"壽終正寢",女性老人去世稱"壽終內寢"。辦理喪事的程序很繁雜,有"停屍"、"報喪"、"入殮"、"守夜"、"弔奠"、"出殯"、"攢三"等。操辦喪事均請道士、和尚設壇做道場,超度亡靈,子孫披麻戴孝。安葬後,三天為"攢三"(圓墳),七天後上墳謂"頭期",四十九天為"盡期",以後百日、周年都要上墳祭奠。新中國建立後,隨著社會制度的變革,葬禮逐漸改革,不循舊俗,出殯前開追悼會,寄託哀思。送殯後,喪家便設宴招待親友,以示謝意。
(3)節慶:巴里坤縣的漢族鄉俗四季有節,以農歷計算,主要節日有:春節、初五、初七、元宵節、正月二十、二月二、清明、端陽(又稱端午)、六月六、七月七、七月十五、八月十五、九月九、十月初一、冬至、臘八、臘月二十三、除夕。新中國成立後,一些有迷信色彩的節日已被摒棄,城鄉群眾又增加了公歷紀念性節日,如五一、六一、七一、十一、元旦等,每逢節日都要打掃衛生,搞慶祝活動。
哈薩克族巴里坤的哈薩克族大都從阿勒泰遷入,自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起,或成批或零星陸陸續續遷入,截止民國24年(1935)10月,巴里坤縣境內共有哈薩克牧民4600餘戶、20000多人。30年代,因盛世才搞獨裁統治,鎮壓哈薩克牧民,使巴里坤的哈薩克族大規模東遷,遭遇很悲慘。新中國成立前,巴里哈薩克族的生產活動,習慣上都以"耶利"為單位行動。他們在政治上實行著清政府所建立的王公制度,其頭人為王、貝子、公、昂布、台吉、烏庫爾台、扎欏、藏根等,這些職務都是世襲的。巴里坤的哈薩克族人統屬克烈、乃蠻、瓦克三大部落。這三大部落和各個氏族都以自己的祖宗或本部落英雄的名字作為本部落、本氏族的口號,標志本部落、本氏族的威武和力量。小氏族沒有專用口號的,就用其大部落的口號。哈薩克族信仰伊斯蘭教,至今還保留著一些古代宗教意識,尤其崇拜天、地、日、月、星、水、火等。哈薩克族有自己的語文文字。哈薩克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克普恰克語組,使用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哈薩克文。由於長期和漢族雜居、交往,不少人通曉漢語,並將一部分漢語詞彙借到了哈薩克語中。由於長期從事牧業生產,巴里坤哈薩克族的衣食住行也都保留著游牧生活的特點。
(1)服飾:為了便於乘騎,衣服一般比較寬大、結實。衣服多用牲畜皮毛製作,使用最廣的是羊皮,夏季布料衣服。哈薩克男子冬季多數人頭戴色彩鮮艷的綢面三葉狐狸皮或黑色羔羊皮帽,四棱尖頂上喜插貓頭鷹羽毛為盔纓;夏季多扎用三角布制的頭巾,或黑布和藍色布制的"庫拉帕熱"(尖尖帽)。喜扎牛皮腰帶。內穿白布襯衣和長褲,衣領較高且綉花邊。婦女喜歡色彩鮮艷的綢緞、棉布料衣服,多穿連衣裙,套坎肩,衣袖和前胸綉各種花紋。姑娘和少婦喜歡將銀元、珊瑚寶石和彩珠佩在胸前。女子婚前多戴小圓帽,頂端插美麗的羽毛,婚後披大頭巾。成年婦女的蓋頭大而寬,前後垂到膝下,為前後兩件頭巾組成,前面的蓋頭叫"克買切克",後面的蓋頭叫"齊老飾",冬夏佩戴,不露頭發。男女都喜歡腳登長腰皮靴。新中國建立後,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來,隨著改革開入放的深入,哈薩克的衣飾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姑娘少婦的衣著日趨現代化。
(2)飲食:哈薩克用奶和肉製做各種食品。飲食可分為肉食、奶食、麵食和茶。
(3)居住:在長期的游牧生活中,哈薩克族創造出了一種輕便堅固、拆卸安裝簡單的氈房,氈房由圍牆、房桿、頂圈、門、房氈五部分。還有一種叫一撮毛的的氈房,無房牆,面積很少,多用於野牧駱駝或打獵用。新中國建立後,牧民的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不但氈房寬大潔白,而且在定居點建成了新牧村,新牧村的房屋是土木結構,窗明屋亮,不少牧村已經安裝了電燈、電話。
(4)交通:哈薩克族的主要交通工具是馬,他們把馬比作自己的"翅膀"。哈薩克族有自己獨特的社會風俗。
(1)節慶:哈薩克的節慶多和宗教有一定的聯系,每年有兩個傳統的大節,即肉孜節和古爾邦節。此外,還有"那吾熱孜"節,近似於漢族的春節。除上述節日外,還有許多慶典禮儀,如降生禮、滿月禮、騎馬禮、割禮、獵禮、婚禮、葬禮等。
(2)婚姻:新中國建立前,在哈薩克族中流行著封建買賣婚姻,主要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富人則可以多次娶妻。哈薩克的婚姻是終身的,一般不許離婚。建國前,其兄弟有婚姻的繼承權。
(3)喪葬:哈薩克人的喪葬習俗,是按伊斯蘭教的禮儀進行的。屍體土葬,直接放進墳洞,頭朝西,腳朝東,面朝麥加方向。辦喪事要唱喪事習俗歌,在一年內,死者全家的人不娶、不嫁、不擺宴。婦女四十天不出門,男子外出不參加對歌等活動。
(4)姓氏:古時,哈薩克人只有名而無姓,現在在本名之外,加父名、祖名,以表示自己的血緣和分辯與自己同名的人,連名的順序是:本名後面加父名。
(5)禁忌:飲食方面禁食豬肉、驢肉、狗肉和死亡牲畜的肉,不食非伊斯蘭教徒宰殺的牲畜的肉;在待人接物方面,客人在氈房內不得坐主人的床。吃食物時不能用鼻子聞。吃飯要戴帽子。飯前飯後要洗手,洗手後不能亂甩手上的水。忌諱用腳踢牲畜。拴羊的繩子不能用腳踩。忌諱別人當面數自己的牲畜。忌諱黃色。不能騎騍馬遠行。星期二不宴請、不宰牛羊。星期五不嫁娶和搞娛樂活動。在牧區,忌諱客人在門口下馬。
(6)日常禮俗:殷勤好客。哈薩克以好客聞名,凡是來客,不論是哪個民族,也不論認識與否,都熱情款待;團結互助。當有人家遇到意外災害時,可向部落申請資助。在轉場中,先到的要歡迎新來的人家;講禮貌。講禮貌是哈薩克族的傳統美德,部落里每個成員從小就養成尊重長者的習慣。蒙古族元代,蒙古族是在巴里坤生活的主要民族。清初開始西遷,至乾隆中期,已經所留無幾。清末,隨駝商一批蒙古族由內蒙古遷入巴里坤,不久,又從烏里雅蘇台遷入一批。民國二年(1913),喀爾克見拜部落的一批蒙古族遷入巴里坤。1949年,縣境內有蒙古族281人,1964年增到480人。1985年,蒙古族達927人。建國前,蒙古族以牧主,建國後,大部分兼營農業。蒙古族信仰喇嘛教,由於此教後隨蒙古族遷出而在巴里坤消失,所以蒙古族在喪葬時,就請會念經文的老人,祈禱死者去樂土。巴里坤的蒙古族語言為阿勒泰語系蒙古語組,屬於衛拉特方言,文字自右向左上下連寫。不少蒙古族還精通漢語和哈薩克語。巴里坤縣居住的蒙古族,大多著漢族式衣裝,少數老年婦女穿藍色蒙古族大襟長袍和戴藍頭巾。蒙古族長期和漢族交往,彼此通婚比較多。蒙古族取漢族姓氏的比較普遍,據統計,1985年全縣200多戶蒙古人中,取李、邵、於、吳、陳等姓氏的佔80%以上。在飲食方面以面為主,輔以肉和奶。普遍嗜飲磚茶,喜食炒麵。他們用鮮奶曬曲拉、制奶餅,用馬奶子釀造的酒是招待賓客的佳品。蒙古族牧民居住傳統的蒙古包,製作方法和用料與哈薩克族的氈房相似,但一般比哈薩克族的氈房小。建國後,大部分蒙古族人兼營農業,都能定居或者半定居,普通居住的是土木結構的平房,並備有氈房。蒙古族人也把春節當作最隆重的節日,稱為大年。農歷臘月二十三日,稱小年。蒙古人十分重視農歷五月十三的"鄂博"節,不分貧富,都要盛裝雲集祭敖包,之後,一般都要舉行賽馬、摔跤、歌舞等活動,青年男女藉此互相交往。蒙古人一生有三個大的喜慶日子。第一是出生後七天的洗頭禮;第二是三歲時的剃頭禮;第三是婚禮日。蒙古族葬禮簡單樸素,一般不設靈床,沒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請喇嘛誦經即可。葬式有天葬、土葬、火葬三種。建國後,天葬和火葬廢除,只實行土葬,多是裝棺木土葬,也有個別用藍布裹身土葬。蒙古人熱情好客。維吾爾族維吾爾族遷入巴里坤始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由艾西里甫、阿吾孜兄弟倆攜眷從喀仁什來巴里坤經商。後陸續遷入。他們大部分從事商業、小手工業、飲食業和屠宰業。因維吾爾族長期與漢族雜居交往,多數人通漢語。民國七年(1918),維吾爾族居民集資在漢城北街建起了一座清真寺,民國23年(1934)遷址東街。"文化大革命"中,清真寺以"封、資、修"的產物被毀,"文化大革命"之後,落實和貫徹黨的宗教政策,復建清真寺。清真寺先後有伊瑪目7人、買曾3人。
回族
清乾隆二十年(1775),從甘肅敦煌遷來一批回民。乾隆三十二年(1767)八月,甘肅固原縣(今屬寧夏回族自治區)的30多戶遷入巴里坤。此後,隨著大興屯田,回民陸續遷入。後經同治年間的變亂和民國時期馬仲英在巴里坤的戰亂,大批回民慘遭殺害或外遷,至1949年,縣境內僅有回民22人。建國後,又有甘肅、青海、寧夏等省區的回民又陸續遷入巴里坤。1985年,全縣有回民405人,主要居住在大紅柳峽鄉、薩爾喬克區從事農業。最早將伊斯蘭教傳入巴里坤的是回民。清乾隆時,在巴里坤有職業傳教阿訇,後死於三縣戶,並建有"拱拜寺"。
滿族
巴里坤是滿族在新疆聚居最早最多的縣之一,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安西滿營千餘名滿族官兵攜眷來巴里坤滿城住守,經數十年的繁衍生息和不斷遷入,到嘉慶十一年(1806)年,駐巴里坤的滿族官兵和居民達7234人。光緒十五年(1889)三月,滿營調防奇台,巴里坤僅留下若干滿族居民。建國後,又有幾戶遷走。1985年,僅有滿族1戶5人。
自己慢慢看,裡面資料和傳說都有。
Ⅳ 中國四大鹽湖是哪幾個
【主回答】
中國四大鹽湖分別為 :青海茶卡鹽湖、青海察爾汗鹽湖、山西運城鹽湖、新疆巴里坤鹽湖。
【(4)巴里坤著名擴展閱讀】
一、什麼是鹽湖
鹽湖是鹹水湖的一種,乾旱地區含鹽度很高的湖泊。淡水湖的礦化度小於1克/升,鹹水湖礦化度為大於1克/升,礦化度大於35克/升的則是鹽湖。鹽湖是湖泊發展到老年期的產物,它富集著多種鹽類,是重要的礦產資源。
二、四大鹽湖簡介
青海茶卡鹽湖
茶卡鹽湖,別稱茶卡或達布遜淖爾,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天然結晶鹽湖,是柴達木盆地四大鹽湖之一。「茶卡」是藏語,意即鹽池,也就是青海的鹽;「達布遜淖爾」是蒙古語,也是鹽湖之意。
茶卡鹽湖氣候溫涼,乾旱少雨,屬高原大陸性氣候,年平均氣溫4℃,年平均降水量210.4毫米。湖面海拔3100米,長15.8千米,寬9.2千米,呈橢圓形,總面積105平方千米。
茶卡鹽湖與塔爾寺、青海湖、孟達天池齊名,是「青海四大景」之一,被旅行者們稱為中國「天空之鏡」,被國家旅遊地理雜志評為「人一生必去的55個地方」之一。
青海察爾汗鹽湖
察爾汗鹽湖,是中國青海省西部的一個鹽湖,與茶卡鹽湖齊名,位於柴達木盆地南部,地跨格爾木市和都蘭縣,由達布遜湖以及南霍布遜、北霍布遜、澀聶等鹽池匯聚而成,總面積5856平方公里,格爾木河、柴達木河等多條內流河注入該湖。
由於水分不斷蒸發,鹽湖上形成堅硬的鹽蓋,青藏鐵路和青藏公路直接修建於鹽蓋之上,察爾汗鹽湖蘊藏有豐富的氯化鈉、氯化鉀、氯化鎂等無機鹽,總儲量達20多億噸,為中國礦業基地之一。有著名的萬丈鹽橋。
山西運城鹽湖
運城鹽湖是世界三大硫酸鈉型內陸鹽湖之一。由於其鹽含量類似中東的「死海」,人在水中可以漂浮不沉,故被譽為「中國死海」。
運城鹽湖是個古老而又典型的內陸鹹水湖,地質研究表明,運城鹽湖誕生於新生代第三紀喜馬拉雅構造運動時期,約有0.5億年歷史,自東北向西南延伸,長約30千米,寬3千米~5千米,湖面海拔324.5米,最深處約6米,總面積132平方千米。
新疆巴里坤鹽湖
巴里坤湖,古稱蒲類海,位於新疆巴里坤縣西北18公里處,是一個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盪漾。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
巴里坤湖多年生態環境問題逐漸惡化,湖泊面積萎縮,經過當地政府的一系列政策,現已得到逐步控制。
Ⅳ 巴里坤鹽湖生物概況
巴里坤鹽湖表面鹵水屬硫酸鈉亞型水。在枯水和平水期,表面鹵水可達過飽和狀態,礦化度較高。在鹵水中生存有大量生物,這些生物的成員有細菌、藻類、原生動物、鹵蟲、鹵蠅等。
一、細菌
在表面鹵水中,於高倍顯微鏡下發現了嗜鹽桿菌。桿菌之長度為3μm或更小。還發現了嗜鹽鏈桿狀菌,其由7~10個單桿狀細菌彎曲連接而成。同時,還發現有嗜鹽微球菌和嗜鹽葡萄狀球菌等。
二、藻類
鹽湖表面鹵水中已發現藻類有鹽生杜氏藻(Dunaliella salina)、綠色杜氏藻、舟形藻(Navicula)、橋彎藻(Cymbella)、彎藻屬(Coccoochloris elebens)等。
鹽生杜氏藻和綠色杜氏藻為鹽湖主要的浮游生物種——紅色素藻和綠色素藻。眾多的藻類染紅了鹽湖的鹵水,尤其在高鹽度時,更是如此。鹽生杜氏藻的紅色素是一種類紅羅卜素,然與細菌的紅色素較之更為橙黃色。該種藻類因前邊常有兩條鞭毛,故浮游得很快。
舟形藻屬形態多樣,有舟形、方形、暖水瓶膽狀等。這種藻生長的環境,一般鹽度在10°Be′之下。有時可看到其生長於鹽度為20°Be′或更高的水體中。
三、原生動物
在鹽湖中已鑒定出原生動物有變形蟲、纖毛蟲綱。
變形蟲(Amoeba)屬於單細胞原生動物,像一滴糊狀物,自身沒有固定的形狀。當變形蟲身體內的物質不斷流向某一方向時,其他的部分便會自動收縮,因而,其形狀總是不斷地改變著。
纖毛綱(Ciliata)可進一步鑒定出尖毛蟲(Oxytricha)、膜袋蟲(Cyclidium)和固著足吸管蟲。
原生動物生活於1~17°Be′或更高的鹵水中。
四、鹵蠅
棲居於本鹽湖的無脊椎動物是鹵蠅,其個體較一般蒼蠅細小,長為3~6mm,色黑。它以湖岸線石頭、木材、樹枝以及草苔表面上的細菌和藻類為食。在夏日湖邊之水坑中常見爬滿了黑森森的鹵水蠅,其飛起來成片,甚或遮雲蔽日。
鹵蠅之幼蟲和蛹生活於鹵水中,若集中發育,其顯棕黃色,並可見鹵蠅蛹從鹵水中爬出到岸上,在稀泥軟土中留下彎彎曲曲的特徵的爬痕,這便是鹵蠅演變之軌跡,也是地史時期判斷鹽湖湖岸的有力證據。
五、鹵蟲
巴里坤鹽湖是國內鹵蟲及鹵蟲卵的著名產地。
春夏之際,在巴里坤鹽湖處處可見紅色、黃色和淡藍色條帶(圖版7-2)。鹵蟲往往集聚成血紅色條帶,條帶常平行湖岸或堤壩。條帶寬十數厘米至30cm。棕黃色條帶為鹵蠅幼蟲和鹵蠅幼蟲蛻皮發育區。淡藍色條帶為鹵蠅卵囊孵化發育區。在湖岸及港灣處,由於風和水波的綜合作用,鹵蟲及其卵分別集聚呈帶狀分布。從鹽湖水體到岸邊,依次為鹵蟲帶→綠色藻體帶→白色鹽類帶→鹵蟲卵帶→岸邊沙粒帶。
透過鹽湖表面鹵水往下望,可以清楚地看到,在新近結晶的芒硝層或石鹽層上常鋪滿一層由鹵蟲卵和鹵蟲糞粒以及鹵蟲屍體組成的毫米級紋層。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在鹵水表面樹枝上結晶的潔白如玉的芒硝集合體上附著滿了星星點點的紅色鹵蟲屍體、卵及黃白色糞粒(圖版7-3)。
Ⅵ 巴里坤草原的城門樓上
參觀完冰雕展,遊客可在現今新疆境內保存最為完整的古城池內,體味「寒聲一夜傳版刁斗權」的思古幽情。縣委宣傳部趙副部長介紹,在巴里坤縣西城門樓上,將戰旗獵獵,峰遂沖天,遊客可騎巴里坤馬,體味戍邊將士的生活。也可在高高的城樓上,極目「塞外」風光。
一場大雪後,巴里坤那些古老的廟宇及民宅銀裝素裹,越發肅穆庄嚴。地藏廟、仙姑廟照壁森然、石碑林立,院內的老柳樹枝條燦燦,每一處景點都有一段優美的歷史傳說。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到節日的時候,我們這里還有廟宇開光、巴里坤小曲子表演唱、文藝節目匯演等等。」
人間仙境「黑溝藏春」
當日,記者乘車不到20分鍾,就來到著名的西黑溝「黑溝藏春」景點。西黑溝位於西天山腳下,山裡白雪皚皚,但從山坡頂直到溝底,到處一大片一大片墨綠、青黃相間的松林,陽光撒下來,霧氣沿著山腳向上爬,風起處松濤陣陣,恍若人間仙境。
巴里坤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梅彩說:「巴里坤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悠久的歷史遺存,目前巴里坤夏季旅遊產業已初具規模,我們希望通過打造冬季旅遊品牌,帶動巴里坤旅遊經濟發展,使之成為本地的一項支柱產業。我們歡迎各地的遊客來到巴里坤,巴里坤人民的熱情和美麗的景色,會使您流連忘返。」
Ⅶ 哈密有哪些著名的景點
哈密有什麼好玩的地方
這里山巒連綿,松林遍布,牧場環繞,牛羊成群,鑲嵌著鳴沙山,擁抱著蒲類海,還有如畫的白石頭。「一天穿越四季」,「圍著火爐吃西瓜」,截然不同的天山南北氣候,讓哈密有了南北疆自然景色的主要特徵。同時哈密是一個由維吾爾族、哈薩克族、漢族、回族、蒙古族等28個民族組成的地區,民俗風情各不相同。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哈密王陵
哈密王陵是中國清代新疆哈密歷代回王及其家族的陵園,俗稱"回王墳"、"王爺墳",位於哈密市西南郊之回城。該墓為新疆著名的伊斯蘭建築,下方上圓,通高17.8米,建築面積1500平方米,雄偉壯觀素雅莊重。第二部分是南邊的五座亭式木結構小拱拜,東西排列,為歷代回王陵墓,現完整保存的只有兩座。第三部分為艾提卡大禮拜寺,該寺東西長60米,南北寬36米,佔地2280平方米,可容納5000人做禮拜。大寺頂棚內由108根雕花木柱承重,四壁飾花卉圖案及阿拉伯文古蘭經,是哈密地區最大清真寺。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博物館
館內收藏有原始社會至明清時期的石器、青銅器、陶器、木器、鐵器、毛布、清代服飾和干屍等文物12000餘件,其中17(類)件為國家一級文物。文物以通史陳列的方式分為石器時代、青銅時代、漢—北朝及隋、唐、元、明、清來呈現哈密悠久的古代文明,在通史陳列中還包括有獨特文化面貌的五堡、焉不拉克兩個專題陳列。展廳陳列各類文物1000餘件,有轟動國內外的五堡干屍、精美的古代毛布和屬於北方青銅文化的銅釜、鹿首銅刀等珍貴文物,大部分展品為歷年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有著濃郁的地方文化特色。博物館的陳列設計現已全面更新,處於全疆地州級博物館一流水平。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五堡古墓群和哈密古屍
位於新疆哈密市五堡鄉,距市區70公里,這里的古墓葬群,面積約5000平方米。 1978年開始發掘,被譽為「金發女郎「的哈密干屍,就是在此地發掘出土的。現已發掘29座墓穴。墓葬的形狀為豎穴土坑單人葬,屍體側身屈肢。出土完整干屍3具,一男二女,經鑒定距今2900—3200年。比馬王堆一號漢墓女屍早900—1000年。1986年又發掘出土古屍50多具,同時出土的還有皮衣褲,草靴,毛織品,骨器,木器,陶器,銅器等,古墓群修有陳列室可供參觀。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木卡姆傳承中心
在這里不僅可以為木卡姆傳承人提供排演、演練場地,也是觀光者欣賞木卡姆藝術的小型場地。西半部是專門展現哈密木卡姆的產生、傳承、發展過程及歷史、文化、藝術等方面價值的哈密木卡姆展廳。四層主要用來展示哈密地區現已申報的各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展覽場地。該中心建築外形設計主要突出了「天圓地方」的中國傳統思想理念,上圓下方,建頂部有一個碩大的維吾爾族手鼓覆蓋,其下由四個誇張放大了的哈密木卡姆演奏中最經典、最有特色的樂器哈密艾捷克、哈密熱瓦甫支撐。手鼓頂的底部以圓心點為半徑向周圍輻出12根軸線,這代表了哈密麥西熱甫獨有的車輪舞的象徵寓意,12根軸線則代表了維吾爾木卡姆的十二個套曲;頂部的手鼓向上擺放,下平上凹,象徵了哈密獨有的青苗麥西熱中盛放、傳遞青苗的托盤。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白楊溝佛寺遺址
遺址散布在白楊河兩岸高高的土崖上。河東有3個洞窟、1座佛塔和1座大佛寺。大佛殘高8.2米,估計整身高度在15米以上。大佛寺大殿高5層,這在當時已經是高層建築了。從白楊河上游到中下游六十餘公里,還有一系列的佛教遺址,以及古坎兒井、焉不拉克古墓群、拉甫卻克古城、艾斯克霞爾古城堡等。白楊河是一條璀璨的文化之河,其流域內的古文化被稱為「焉不拉克文化」。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哈密魔鬼城
在魔鬼城可以看到那些酷似城堡、殿堂、佛塔、碑、人物、禽獸形態各異的景觀、令人眼花繚亂的陡壁懸崖、以及混跡岩礫中五光十色的瑪瑙、隨處可見的硅化木、枝葉清新的植物化石,偶爾可獲得象恐龍蛋化石的小圓石頭、鳥類化石,當夜幕降臨時有時會聽到鬼哭狼嚎令人發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們稱之為「魔鬼城」。其實這里還真正存在著古城堡建築、古民房遺址—艾斯克霞爾古城堡:離地面約六米的風蝕台上的長方形的土夯建築有高約五米,前面有門有窗的居住地,據說是古絲路的驛站或是哈密王朝的西南前哨。
當夜幕降臨時有時會聽到鬼哭狼嚎令人發指的嘶叫,因此才被人們稱之為「魔鬼城」。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白石頭風景區
南面幾公里處就是天山北坡,與東天山主峰喀爾里克峰遙遙相對,山頂白雪皚皚,雪線下松林層層密密,平地上有株株紅松。北面為白雲繚繞的巴里坤北山,左右是一望無際的伊葉英格爾草原和巴里坤大草原。夏秋之季,綠草如茵,野花競放,泉水淙淙,景色醉人。羊群象飄動著的朵朵白雲;松林里點綴著座座氈房。傍晚牛羊歸圈,炊煙四起,奶茶飄香。景區還分布著許多古寺廟和古文化的遺址。古寺廟的遺址有天山廟(關帝廟),古文化遺存有天山唐碑,位於天山廟東三十餘步。松樹塘漢代任尚碑、燒陶 遺址。大型冶煉遺址與天山唐碑相映照,「飽千秋冰雪,此中有漢石唐碑」。距白石頭十公里柳條河岸處,千頃碧波的草原上,奇妙地呈現出鳴沙山,是目前國內僅有的四座鳴沙山中最完美、鳴聲最佳、傳有優美傳奇神話的鳴沙山之一。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松樹塘
年平均氣溫在-0.4℃,經常出現6月落雪、8月降霜的現象,是以馱為主,馱挽、馱乘兼用的軍用馬新品種——伊吾馬的產地。
松樹塘南依巴里坤山,北臨綠草如茵的巴里坤大草原,在洪積扇緩坡和山腰、谷地間松杉蔥郁,森林滿坡,雲杉樹一直延展到平野上。據統計,僅巴里坤縣境內的原始森林面積就達5.6萬公頃之多,而山頂終年白雪皚皚。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鳴沙山
在遼闊的草原上,奇妙地出現了一座長約五公里,以石英長石堆積而成的沙山,山呈東北——西南走向,西緩東陡。腳下有條小河蜿蜓流過。當人們從沙山頂往下滑時能聽到從山的內部發出的聲音,猶如萬馬奔騰,海潮洶涌,故名鳴沙山。
哈密鳴沙山沙鳴聲之大,冠蓋全國三大沙鳴(甘肅敦煌鳴沙山、寧夏中衛縣沙坡頭和內蒙古包頭響沙灣)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巴里坤草原
谷內風光秀麗,山峽迂迴,道路蜿蜒,進入谷底則豁然開朗,懸崖絕壁,綠障珠簾,奇花異草,別有洞天,又因山谷盛產葯材而香氣盈溝,即使到了大雪紛飛的嚴冬,溝內依然叢草凝綠,繁花綉錦,雲松遮天,春意盎然。傳說黑溝住著一條黑龍,常年往返於龍宮,帶來了東海春色。
尖山子位於巴里坤湖南岸,凌晨,草原還沉睡在一片灰濛蒙的晨霧之中,頂峰卻已染上了鮮艷的紅光,此景被稱為「尖山曉日」。山巔巨石上,篆刻著「東君偏有意,光照尖山巔」的詩句,傳說是唐玄奘師徒一行去西天取經,到此用手指摳寫的真跡。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巴里坤湖
巴里坤湖位於巴里坤縣西北18公里處,是一個高原湖泊,海拔1585米,四周山巒起伏,水草豐美,湖中碧波盪漾。獨具「迷離蜃市罩山巒」的奇觀。
每當盛夏,這里湖光山色,分外迷人,牧民們游牧湖畔,氈房座座,牛羊成群,牧歌悠揚,是一處避暑旅遊的好地方。
哈密好玩的地方之怪石山
怪石山最怪的就是滿山的小石窟,這些大小不等的石洞有圓形,有方形,像佛龕、像蜂窩、像羊肚,近看小石洞並不深,很圓滑,像人工旋磨出的一樣,小洞直徑1米左右,大洞被稱為「包廂者」,可坐十幾個人。幾座山從山頂到山腳都是「千瘡百孔」,有的稱「蜂窩崖」,有的稱「千佛洞」或「萬佛龕」、「千窟崖」等。每當下暴雨時水從山頂流下,便形成了無數個小水簾洞,景緻令人叫絕!
Ⅷ 新疆巴里坤鎮的鳴沙山的簡介
鳴沙山
木壘鳴沙山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昌吉州木壘縣哈依納爾北5公里處,當地哈薩克人稱其為「阿依艾庫木」,意為「有聲音的沙漠」。其山雄踞沙海,平地而起,共有5座赭紅色的沙丘,其中最大的一座約500米,垂直高度過100米左右,呈現西南至東北走向。平時常有雷鳴號角之聲從內發生,時斷時續,時高時低,忽而聲響如萬馬奔騰、忽而柔細若琴若笛。假如你抓一把細沙奮力揚出,立刻就會激起無數蛙鳴。當你數人並排下滑,但聞遍山雷聲滾滾,大有叱吒風雷之勢。故此得名。
更有趣的是,那流動的細沙不是向下流,而是由下向上流淌,就像湖水因風縐面,盪起一圈圈柔和優美的漣漪。一清代詩人曾:「雷送餘音聲裊裊,風生細 響語喁喁」。可見鳴沙山的迷人之處。鳴沙山下不遠處,有一泉,形同滿月,周圍黃沙浩浩,虎視狼逼,千百年來卻不為其所滅,實在叫人驚嘆不已。但見泉水由沙底而出,清澈透明,飲之清涼甘洌,泌人肺腑。使鳴沙山更添幾處神奇。
天地奇響,自然妙音──鳴沙山,位於甘肅敦煌市南郊七公里的鳴沙山北麓,面積約200平方公里。鳴沙山、沙峰起伏,山「如虯龍蜿蜒」,金光燦燦,宛如一座金山。鳴沙山曾被稱為「沙角山」。處於騰格里沙漠邊緣,與寧夏中衛縣的沙坡頭、內蒙古達拉特旗的響沙灣和新疆巴里坤哈薩克自治縣境內的巴里坤鎮同為我國四大鳴沙山之一。是「郭煌八景」之一,景名「沙嶺晴鳴」。
所謂鳴沙,並非自鳴,而是因人沿沙面滑落而產生鳴響,是自然現象中的一種奇觀,有人將譽為「天地間的奇響,自然中美妙的樂章。」當你從山巔順陡立的沙坡下滑,流沙如同一幅一幅錦緞張掛沙坡,若金色群龍飛騰,鳴聲隨之而起,初如絲竹管弦,繼若鍾磬和鳴,進而金鼓齊,轟鳴不絕於耳。自古以來,由於不明鳴沙的原因,產生過不少動人的傳說。相傳,這里原本水草豐茂,有位漢代將軍率軍西征,一夜遭敵軍偷襲,正當兩廝殺難解難分之際,大風驟起,颳起漫天黃沙,把兩軍人馬全都埋入沙中,從此就有了鳴沙山。至今猶在沙鳴則是兩將士的廝殺之聲。
據《沙州圖經》載:鳴沙山「流動無定,俄然深谷為陵,高岩為谷,峰危似削,孤煙如畫,夕疑無地。」這段文字描述鳴沙山形狀多變,其原因是流沙造成的。遊人攀上沙丘,由山頂往下滑,沙礫隨人體而落下,也會發出一陣陣轟響,近聞如獸吼雷鳴,遠聽如神聲仙樂。自古人們將這一景觀傳為一奇。山體高達數十米,東西綿亘40多公里,南北縱橫20公里,海拔1650米,宛如兩條沙臂張伸圍護著鳴沙山麓的月牙泉。
1994年1月10日,甘肅省鳴沙山─月牙泉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中國三大鳴沙山?
1) 甘肅敦煌「鳴沙山」
(2) 內蒙古達拉特奇「響沙灣」
(3) 寧夏中衛「沙坡頭」
鳴沙山 月牙泉
是國家級重點風景名勝區。鳴沙山,位於敦煌城南約5公里處,東起莫高窟崖頂,西接黨河水庫,整個山體由細米粒狀黃沙積聚而成,狂風起時,沙山會發出巨大的響聲,輕風吹拂時,又似管弦絲竹,因而得名為鳴沙山。鳴沙山有兩個奇特之處:人若從山頂下滑,腳下的沙子會嗚嗚作響;白天人們爬沙山留下的腳印,第二天竟會痕跡全無。
月牙泉被鳴沙山環抱,長約150米,寬約50米,因水面酷似一彎新月而得名。月牙泉的源頭是黨河,依靠河水的不斷充盈,在四面黃沙的包圍中,泉水竟也清澈明麗,且千年不涸,令人稱奇。可惜的是,近年來黨河和月牙泉之間已經斷流,只能用人工方法來保持泉水的現狀。月牙泉邊現已建起了亭台樓榭,再加上起伏的沙山,清澈的泉水,燦爛的夕陽,景緻相當不錯,一定不要錯過哦!
交通:從市區有中巴直達(但也許不是最方便),也可打車到鳴沙山(約需15元左右),體力好的人不妨自己租自行車前往。
門票:80元
購物:從敦煌市區到鳴沙山的途中,有一條街邊有很多小攤的「駱駝一條街」,主要出售一些旅遊紀念品,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用絨布製成的工藝品駱駝,形態各異,可愛逼真,充滿童趣,且價格相當便宜。
特別關照:鳴沙山的日落景觀非常漂亮,不可不看,所以游覽時間最好選在夏季黃昏;在景區乘駱駝時,要先講好價錢,以免麻煩;沙山上風沙很大,最好作一點防範措施。
內蒙古達拉特奇「響沙灣」
響沙灣在蒙語中被稱為「布熱芒哈」,意思是「帶喇叭的沙丘」。它坐落在內蒙古達拉特旗境內庫布其沙漠東端,北距草原鋼城50公里,高大的沙丘呈月牙形狀約有80多米高,橫亘數公里,金黃色的沙坡掩映在藍天白雲下,有一種茫茫沙海入雲天的壯麗景象,好似一條金黃色的卧龍。
銀肯響沙(即響沙灣)居中國各響沙之首,被稱為「響沙之王」。它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南部,庫布其沙漠的東端,北距草原鋼城包頭市50公里,銀肯是蒙語,漢語意思是「永久」,銀肯響沙陡立於罕台河谷西岸,有清泉從坡底湧出。響沙灣沙高110米,寬400米,依著滾滾沙丘,面臨大川,背風向陽坡,地形呈月牙形分布,坡度為45度角傾斜,形成一個巨大的沙丘迴音壁。沙子乾燥時,遊客攀著軟梯,或乘坐纜車登上「銀肯」沙丘頂,往下滑溜,沙丘會發出轟隆聲,輕則如青蛙「呱呱」的叫聲,重則像汽車、飛機轟鳴,又如驚雷貫耳,更像一曲激昂澎湃的交響樂。
響沙灣的沙漠面積約有1.6萬平方公里,沙坡斜度約50°,其上沒有任何的植被覆蓋,從沙丘的頂部向下滑會響起「嗡嗡」之聲。響沙灣的沙鳴奇跡至今仍是一個謎團,千百年來,人們解釋不了響沙的成因,卻賦予它許多美麗的傳說。傳說很早以前;這里是一座規模宏大的喇嘛廟,正當千餘喇嘛聚眾頌經,擊鼓吹號時,突然狂風大作,頃刻間,將寺廟掩埋在沙漠之中,這聲音,便是喇嘛們冤魂未散,至今仍在擊鼓、吹號的聲音..... 傳說固然美麗,但不能揭開響沙之謎。近年來學者提出了「地形說」、「共鳴箱原理」、「靜電學說」來揭示它的成因,還有人認為,響沙灣沙丘之中的含金量較大,因此發出響聲;也有人認為沙漠表面的沙子細且乾燥是沙鳴的原因。然而,沒有哪種解釋將響沙灣的謎團徹底解開。
這幾年,響沙灣又開發了騎駱駝游沙漠、沙漠滑翔傘、滑沙車、地方民族歌舞等旅遊使得響沙灣更具魅力。
這里沙丘連綿分布,景色壯觀,嫩黃色的沙漠,一望無垠,景區內有東西500米長的沙灣,呈彎月狀,沙丘高度110米,坡度為40度,從沙丘頂部滑下,沙子會發出轟鳴聲,形成著名的「響沙」奇觀,是罕見的自然景觀。除此以外,在這里騎駱駝、玩滑翔傘等項目都將讓你興奮難忘。
在這里滑沙,真是件最愜意不過的事了,坐在沙丘上,雙腿前伸,用力下滑時,耳畔會響起「嗡嗡」的轟鳴聲,隨著下滑速度的加快,聲音也越來越響,令人驚異不已。騎駱駝沙海探奇則是另一種體驗,在搖曳不定的駝背上,明麗的藍天、白雲、黃沙都悠遠無邊,讓人有一種神遊物外的不真實感。
沙坡頭
沙坡頭: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以沙漠生態治理與旅遊聖地聞名於世.
《中國國家地理》推出「中國最美的地方」寧夏沙坡頭入選。
寧夏沙坡頭自然保護區
位於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1984年建立,面積1.3萬余公頃,主要保護對 象為騰格里沙漠景觀、自然沙塵植被及其野生動物。
地處騰格里沙漠東南緣,是草原與荒漠、亞洲中部與華北黃土高原植物區系 交匯地帶,植物有422種,野生動物有150餘種,充分展示出一個以亞洲中部北溫 帶向荒漠過渡的生物世界。
該保護區是中國第一個具有沙漠生態特點,並取得良 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護區,是乾旱沙漠生物資源「儲存庫」,具有重要的科學研 究價值。
寧夏沙坡頭旅遊區
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的沙坡頭游覽區是一處景觀獨特的游覽區。
過去,沙坡頭是以治沙成果而聞名。包蘭鐵路在中衛境內六次穿越 沙漠,其中以沙坡頭坡度最大,風沙最猛烈。為了保證鐵路暢通,避免 路軌被沙埋住,從50年代起,在鐵路兩側營造防風固沙工程。這項工程 取得了成功,鐵路兩側巨網般的草方格里長滿了沙生植物,金色沙海翻 起了綠色的波浪 ,包蘭鐵路沙漠段幾十年來安然無恙。這一治沙成果引 起了全世界治沙界的普遍關注,不少外國治沙專家慕名前來考察。
到了80年代,旅遊部門發現沙坡頭有著獨特的景觀,便將它建成一 個頗具特色的游覽區。
沙坡頭游覽區的特色之一是滑沙。遊人從高約百米的沙坡頭的坡頂 往下滑,由於特殊的地理環境和地質結構,滑沙時座下會發出一種奇特 的響聲,人鍾巨鼓,沉悶渾厚,稱之為「金沙鳴鍾」。
特色之二是沙山北面是浩瀚無垠的騰格里沙漠。而沙山南面則是一片鬱郁蔥蔥的沙漠綠洲。遊人既可以在這里觀賞大沙漠的景色,眺望包蘭鐵路如一條綠龍伸向遠方;又可以騎駱駝在沙漠上走走,照張相片,領略一下沙漠行旅的味道。
特色之三是乘古老的渡河工具羊皮筏,在滔滔黃河之中,渡向彼岸。 這種羊皮筏俗稱「排子」,是將山羊割去頭蹄,然後將囫圇脫下的羊皮, 扎口,用時以嘴吹氣,使之鼓起,十幾個「渾脫」製成的「排子」,一 個人就能扛起,非常輕便。遊人坐在「排子」上,筏工用槳劃筏前進, 非常有趣。
許多人在評價中國旅遊區形象的說到,「看的多,玩的少;讓人沉思的,讓人心情愉快的少」,在寧夏這片被中國旅遊界稱之為「中國旅遊最後的處女地」的土地上,當神秘的面紗被掀起時,一次「看的過癮,玩的盡興」現代時尚的沙漠旅遊拉開了序幕。因為這里好看,2005年10月被最具權威的《中國地理雜志社》組織國家十幾位院士和近百位專家組成的評審團評為「中國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因為這里好玩,在2004年10月被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旅遊電視委員會、全國電視旅遊節目協作會、中央電視台評為「中國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
沙坡頭旅遊區位於寧夏中衛市城區以西20公里騰格里沙漠東南邊緣處。這里集大漠、黃河、高山、綠洲為一處,即具西北風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觀獨特,人文景觀豐厚,被旅遊界專家譽為世界壟斷性旅遊資源。
沙坡頭旅遊區是國家首批AAAA級旅遊景區,是第一個國家級沙漠生態自然保護區,是中國三大鳴沙一一沙坡鳴鍾所在地,豐碩的治沙成果於1994年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單位」的光榮稱號,同年被國務院授予「科技進步特別獎」被世人稱為「沙都」。2004年被國家體育總局授予「全民健身二十個著名景觀」。2007年5月8日,中衛市沙坡頭旅遊景區經國家旅遊局正式批准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這里有中國最大的天然滑沙場,有總長800米、橫跨黃河的「天下黃河第一索」--沙坡頭黃河滑索,有黃河文化的代表一一古老水車,有中國第一條沙漠鐵路,有黃河上最古老的運輸工具——羊皮筏子;有沙漠中難得一見的海市蜃樓可以騎駱駝穿越騰格里沙漠,可以乘坐越野車沙海沖浪,咫尺之間可以領略大漠孤煙、長河落日的奇觀。黃河南岸是一塊三面環沙,一面靠山的「U」半島,這里地形優越,景觀奇特,民俗淳樸,資源豐富,可以在演繹中心觀看具有異域風情的、民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可以住宿黃河塞上人家干農家活、吃農家飯、睡農家炕、享農家樂;濱河浴場可以體驗母親河的沐浴,秦代長城和陶窯在這里留下了千古不朽的遺址。
Ⅸ 新疆哈密有什麼著名的景點 急急急!
回王陵,松樹塘,白石頭風景區,東天山牧場,口門子風景區,哈密瓜園,蝴蝶谷,硅化木公園,夏溝,杏溝,巴里坤風景區,鳴沙山,魔鬼城,還有一個很著名 的伊斯蘭清真寺,忘了叫什麼了,還有卡兒井。。。哈密市風景有小新疆之稱,意思是 大部分新疆的美景,在哈密都可以見到微縮版的。還有很多 但我去過的就這么多了。。。。
Ⅹ 駱駝客的巴里坤
2001年夏天我去巴里坤出差,同學劉一直在巴里坤縣上工作,就去找了他聊天、吃飯內。劉同學說起他家鄰居張容老漢是解放前的駱駝客,就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於是就和張老漢聊了很多。據說張老漢是巴里坤最後一個駱駝客。
巴里坤是絲綢之路新北道的重鎮,東進木壘、古城(今奇台縣)、迪化(今烏魯木齊市),西出酒泉、喀喇浩特(今內蒙古額濟納旗)、歸化(今呼和浩特市),也有人稱這條路是草原絲綢之路。新北道是漢唐時期就形成的。左宗棠率清軍進新疆剿滅阿古柏的叛亂時,就是用駱駝從北京運送物資的。
歷史上,巴里坤是草原絲綢之路上的三大著名的商埠之一(另兩個是古城、迪化),清末民初有駱駝一萬多隻,人稱「萬駝城」。那個時代,駱駝是最厲害的運輸工具,小到針頭、線腦,大到槍支、彈葯都靠駱駝客和他們手裡牽的駱駝來完成。
張老漢17歲當的駱駝客。他祖上是從甘肅逃西口過嘉峪關到巴里坤的,民國時期已有三代人在巴里坤繁衍。19歲那年,張老漢家裡窮,父親就叫他跟了駝商當了駱駝客,這一當,就是一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