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農著名版本
⑴ 有知道《卡農》最好聽的版本是哪個版本的。
帕赫貝爾的《卡農》鋼琴演奏的我認為比較完美
⑵ 求各種經典版本的卡農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eroCTZ5uf0/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A4NzAzMjUy.html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lINFr2BXZw/isRenhe=1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ZO8L3zQU7Y/
http://v.ku6.com/show/1kxMpJWmyliNc2oX.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gxODY4NzY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Q3MTA4MTQ0.html
不知道你是要純音樂來放鬆呢還是喜歡卡農。。。
這是用不同樂器演奏的卡農,也是純音樂噢。。
最早的卡農是小提琴來演奏的。。
最後一個是鋼琴版的卡農。
⑶ 卡農的所有版本
卡農簡介:
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纏綿極至的音樂,就像兩個人生死追隨。
卡農Canon是一種曲式的名稱,這種曲式的特徵是間隔數音節不停重復同一段樂曲。一般的演奏法是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廿八次之多,可是聽者卻陶醉在這旋律之中,絲毫不會感到單調。能御簡如繁,作者可說已臻化境。作者是德國人 Johann Pachelbel ( ~ 1706),曾是巴哈的老師。不過有人說是當時某位不知名的作曲家,為了售出此曲而冒稱是當時享有盛名的帕卡貝爾的作品。
最出名的卡農是十七世紀德國作曲家Johann Pachelbel (帕海貝爾, -1706)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D大調卡農)。因為有一部被提名為奧斯卡最佳影片獎的電影《凡夫俗子》採用它作為電影配樂,這首曲子便廣為人知,《我的野蠻女友》同樣也在場景中運用了這首作品。這是個德國作曲家,但德國實在很難讓他產生如此美麗的靈感。這是作者在義大利威尼斯時寫的音樂,用了迴旋曲曲式,有無窮動音樂的元素在裡面。而這個音樂之所以在所有卡儂裡面特別有名,因為它帶著一絲義大利式的憂傷,甜蜜寧靜的憂傷。
從來沒有哪一首音樂能象卡農,准確地說,是帕赫貝爾的卡農(Pachelbel's Canon),讓我如此瘋狂地迷戀,伴隨我生命過程中的所有快樂與憂傷。
有個同樣熱愛卡農的國外朋友,在他專門為這首音樂製作的網站上寫道:「它能讓我感受到一種穿透脊骨的顫抖,直達靈魂」------對我來說,每次聆聽卡農,感受是同樣地刻骨銘心,盡管我已經聽了它不下數千遍,盡管我有近40個不同的演奏版本;而每次我都會按照不同版本,一遍又一遍地聽,讓自己沉醉,然後莫名感傷,接著沉默,思緒開始發呆,沉溺在感動之中。
我曾經說,我將遇見我的死,為200年前的音樂淚流滿面,因為聆聽卡農;當年年輕的帕赫貝爾,忍受著愛妻孩子死於鼠疫的巨大痛苦,創作出一組不朽的音樂,以紀念往逝的死者,其中的一首變奏曲,就是後人所稱呼的D大調卡農(Canon in D Major)。准確地說,作為一種曲式名稱,卡農並非特指一首曲子,其原意為「規則」,「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後……最後的一個小結,最後的一個和弦,它們會融合在一起,永不分離」,一如人世間至死不渝的愛情,相愛的兩人生死相隨,纏綿至極。
在帕赫貝爾的卡農誕生後約三百年,好萊塢將其改編成電影《凡夫俗子》的配樂,首次進入流行文化和大眾視野,至今魅力不減,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作品,卻也因此被美國作家保羅•福塞爾在其名作《惡俗》中列為惡俗音樂。盡管如此,人們絲毫不減對卡農的熱愛,在生命的某個幸福或不幸福時刻,仔細聆聽卡農,體會其中包含的無窮音樂元素,一種淡淡的憂傷油然而生,卻又攜帶著一絲甜蜜和安靜。《詩經》里說,執子之手,與子攜老,此般安寧的追求,地老天荒的愛情,又何嘗不是卡農所要表達的呢?
第一次聆聽《卡農》,我就深深地愛上了它……重回工廠,伴隨著柔美的旋律,重溫帕海貝爾、喬治·溫斯頓、我的野蠻女友……
◆電影原聲:《我的野蠻女友》「百日紀念」場景
◆鋼琴曲:George Winston - Variations on the Canon by Pachelbel -Album:《December》
◇大家好,我是flypig,現在在自己的房間裡面用一台筆記本電腦和一個復讀機上的microphone來做這一次的工廠電台。
剛才大家聽到的這個片斷是我從《野蠻女友》DVD里取出來的一段電影原聲。可能很多人知道卡農這個曲子,都是因為《我的野蠻女友》吧……
全智賢彈奏的曲子,改編自喬治·溫斯頓的專輯《十二月》中的《卡農變奏曲》,也就是現在的背景音樂。喬治·溫斯頓改編的卡農深情自然,旋律和聲極富現代新世紀音樂的心靈風格,直入人心。在《我的野蠻女友》一片中,因為劇情需要,音樂監制將喬治·溫斯頓的樂譜作了適當的修改,但其魅力卻絲毫不遜於原曲,為電影平添了幾分靚色。
喬治·溫斯頓,作曲家兼鋼琴家,1949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1972年錄制他的首張個人專輯演奏專輯《Ballads & Blues》。他的專輯《森林》榮獲1995年格萊美音樂大獎。《十二月December》是他「四季」四張專輯里的最後一張,也是最聞名的一張。
柔美優雅極富文人氣息的清新曲風,使其成為新世代音樂中極具代表性的卓越人物。喬治·溫斯頓因為優異的音樂才華而多次獲得格萊美獎和格萊美提名的極高榮譽,每年都因樂迷們的強烈要求而進行100 多場全球巡演,受到世界各地觀眾們的熱忱歡迎。
他成長的蒙他那州的季節變化景象,豐富了他的靈魂。這些優美的鋼琴樂曲都是大自然季節變換時賜給溫斯頓的天籟之音。
◇其實,喬治·溫斯頓的《卡農變奏曲》又是改編帕卡貝爾的《D大調卡農》
◆古典曲目:Johann Pachelbel - Canon and Gigue in D
◇其實,《D大調卡農》的原名應該是《Canon and Gigue in D》,這Gigue是吉格舞曲的意思。
帕海貝爾(-1706),德國著名作曲家,是巴赫的老師。帕卡貝爾擅長演奏風琴,作為德國十七世紀後期的著名作曲家,尤以此曲飲譽至今。
帕海貝爾窮畢生精力所寫的教會音樂,在今天已少有人聽。人們談到巴洛克時期著名的作曲家時,他很少被排上名。即使提到,也多半僅是說他是「數字低音時代」的管風琴大師而已,事實上他的作品曾對巴赫產生過很大的影響。跟他所寫的那些教會音樂堂皇鉅作比較,卡農曲長僅五分鍾,是微不足道的小品。但是,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使帕海貝爾留名後世的正是這首卡農。
◇好的,現在,我們再來聽一曲由一位澳大利亞網友提供的古典木吉他版本《卡農協奏曲》。
◆網友原創:Telemann Quartet - Pachelbel's Canon -from: http://www.mp3.com.au/
◇繼續來說說《卡農》。
卡農其原意為「輪唱」,是一種純以模仿手法構成的復調音樂形式。其特點是同樣的旋律被一個或多個聲部重復,同一調或相關調彼此在時間上重合,也就是同一旋律以同度或五度等不同的高度在各聲部先後出現,造成此起彼落連續不斷的模仿,即嚴格的模仿對位。用同度或八度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就叫作「卡農曲」。
原版《D大調卡農》一般以大提琴啟奏,三把小提琴間隔八拍先後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前後也只有三段不同的旋律,每段更是僅有兩小節的旋律供重復拉奏;大提琴的調子從頭到尾只有兩小節,重復達二十八次之多。這兩個聲部遵守著嚴格的對位法則,各自規律地不斷往前發展,最後光輝地結束,縱觀全曲,曲式雖嚴謹,但作曲家卻能在嚴格的形式中作自由的變化,作曲技巧令人嘆為觀止。
這部作品在一開始是按照原本演奏的,但後人在大致保留原作結構的前提下,做了許多種編曲,以適合吉他、管風琴和室內樂團。在劉嘉玲代言的SK-II廣告系列中,細心的觀眾會發現背景音樂是很簡單的八個音在重復,其實這八個音就是卡農的前奏!有一年家庭倫理片《凡夫俗子》獲得奧斯卡金像獎,它的配樂就是這首卡農。當全世界的影迷醉於劇情的時候,也愛上了這首在悠然不動中卻脈動著勃勃生機的作品。
在電影《我的野蠻女友》中,當全智賢的鋼琴聲在大學階梯課室里響起的時候,滿臉尷尬的車太賢情不自禁穿過人群,將准備以久的玫瑰送給全智賢。這時滿場一片喝彩鼓掌之聲。
全智賢彈奏的這首曲子,也是貫穿整部電影的優雅流暢的鋼琴獨奏,就是改編自George Winston(喬治·溫斯頓)的專輯《December》中的"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喬治溫斯頓,1949年生於美國密西根州的作曲家兼鋼琴家,自1972年錄制個人首張專輯演奏專輯《BALLADS & BULES》至今,其柔美優雅極富文人氣息的清新曲風,使喬治溫斯頓成為先時代音樂界中極具代表性的卓越人物。他的《森林》專輯榮獲1995年格萊美音樂大獎。《December》是他四季四張專輯里的最後一張,也是最聞名的一張。
但是故事沒有完,既然音樂名"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也就是說,這是喬治溫斯頓改編Pachelbel(帕卡貝爾)的Canon(卡農)。
什麼是卡農?其原意為「規則」。指的是復調音樂的一種寫作技法。其特點是各個聲部有規則地互相模仿,也就是後面的聲部按一定的時間距離依次模仿前一聲部的旋律。用卡農手法寫成的樂曲就叫作「卡農曲」。我們熟悉的輪唱曲就是卡農曲的一種。卡農出現於十三、十四世紀。後人常採用古代曲調作為卡農主題。如巴赫的《五首卡農變奏曲》。十九世紀的交響曲、奏鳴曲也常用卡農手法,如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
Pachelbel profile:
Johann Pachelbel
約翰·帕赫爾貝爾
-1706
德國管風琴家、作曲家。年9月1日出生於德國的紐倫堡(Nuremberg)。早年隨施韋默爾(Schwemmer)學習音樂,1669年進入阿爾特多夫(Altdorf)的一所學校接受音樂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學費,次年轉入雷根斯堡(Regensburg)的一所學校。1673年至維也納,成為聖斯蒂芬大教堂(St Stephen"s Cathedral)管風琴師克爾(Kerll)的學生和助手。1677年至愛森納赫(Eisenach),擔任了一年的宮廷管風琴師。愛森納赫也是德國音樂的故鄉,8年之後,J.S.巴赫 在這里誕生。1678年至愛爾福特(Erfurt)擔任管風琴師,在這里教授了 J.C.巴赫(Johann Christoph Bach,J.S.巴赫的兄長,並在雙親去世後成為 J.S.巴赫的監護人)。1683年,他的第一位妻子和兒子不幸死於瘟疫,次年再婚。1690年之後在斯圖加特(Stuttgart)和哥達(Gotha)擔任管風琴師。1695年回到家鄉紐倫堡,擔任聖澤巴爾德教堂(St Sebald"s church)的管風琴師,自此一直到1706年3月3日逝世。
帕赫爾貝爾是巴赫之前偉大的管風琴家之一,也是中德學派的代表人物。他的眾贊歌前奏曲把北德宗教性較強的旋律移植到南德較為抒情的音樂氣氛中去,自成一體。
帕赫爾貝爾最有名的作品是約作於1680-1690年的《D大調卡農》,最初完成時是一首《D大調卡農和吉格舞曲》(Canon and Gigue in D),以三部提琴配通奏低音樂器寫成,但只有《卡農》廣為流傳,此曲注重對位、編排,如同自然、數學公式般以演繹的方式,紡織永無止境的理性之路,給人以寧靜、平和和鼓舞,被稱為「人類理性在音樂上的代表作」。
帕赫爾貝爾作品的體式和技法,對 J.S.巴赫有很大影響
Canon的版本
最原始的當然是四重奏Pachelbel先生的Canon in D major
1966年 維也納音樂節又演奏了大指揮家卡拉揚先生的Canon版本,有一點點的是加了一把小提琴。
1985年 George Winston的December問世,帶來了他獨自改變的鋼琴版本。
(Variations on the Kanon by Pachelbel)
1987年 出了個吉他天皇Nicolas Angeles演繹的現代版本。(Canon (Guitar by Nicolas Angelis))
1992年 大豎琴家Mask和長笛演奏家共同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的周年式上演奏了極其優雅的 Canon in D 。
1995年 日本明星深田恭子,在自己的專輯中也親自演繹了親手改變的Canon。
1997年 全智賢出了張專輯叫 Pure apple ,第六首便是全智賢親自演繹的
Canon Flying In The Sky
⑷ 你聽過的最好聽的卡農是哪個版本
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
卡農」是來一種曲式,巴洛克自時期的作品,有些是沒有題目的,後世就以」曲式+調性「稱之。卡農有許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帕赫貝爾的D大調卡農。卡農屬於復調技法,復調就是有兩條(一般是三條也有七條)及以上旋律同時發展的音樂形式,區別於主調音樂。這首曲子使用的是最簡單的大逆循環,也是完全模仿。復調音樂由於多條旋律之間必須要通過對位來體現和諧,所以各條旋律相互限制使得旋律的起伏性不是很大,自然而然,表達的感情也就不那麼強烈。於是,這樣的特點加上卡農優美的旋律,三把小提琴的旋律完全相同,但是每條旋律都比上一條旋律延後兩個小結,形成了一種互相追隨,循環往復的美。當然,這條旋律說不上是美好、光明還是帶著一絲哀傷或者嘆息,可以是春野的微風拂面,也可以是月下的離人對月吟唱,於是每種心境聽這首曲子都不會有違和感。
⑸ 《卡農》曲的各個版本
這里
http://www.verycd.com/topics/18744/
⑹ 求卡農各種版本
http://224.cachefile14.rayfile.com/d5ab/zh-cn/preview//preview.mp3
豎琴
http://224.cachefile7.rayfile.com/d5ab/zh-cn/preview//preview.MP3
小提琴
⑺ 卡農都有哪些版本
《卡農》。300多年的經典。據吉尼斯記錄統計,到目前為止重新演繹並出版的達200餘種!而實際上《卡農》僅僅是一首全長僅有5分鍾左右的的音樂小品。但它卻帶來了300多年的奇跡,而且還會經久彌新。《卡農》的版本有很多,如小提琴版、鋼琴版、吉他版、大豎琴版、長笛版、童聲版、饒舌版、佛朗門戈版、爵士版,還有經典的搖滾版等。很多,我就不一一舉例了。
⑻ 卡農那麼多版本裡面最好聽是哪個版本呢
我想你說的卡農肯定是《我的野蠻女友》中的那個卡農。我也很喜歡。
卡農有很多版本。首先,我覺得應該了解一下卡農背後的那個美麗傳說。不管你知道不知道,我先貼出來。
帕赫貝爾的卡農全名是《Canon and Gigue in D major for 3 violins and Basso Continuo》(D大調為三把小提琴和巴松管創作的卡農和吉格)。
帕赫貝爾的卡農約作於1680年,三百年後,魅力依然不減,成為最受現代人喜愛的器樂小品。
Pachelbel(卡農的作者),德國人。在他10幾歲的時候,戰亂使他淪為孤兒。流浪到英國的他被英國一個小村莊的天天在教堂彈琴的琴師收養,之後他天天聽那個他彈琴,耳濡目染也學會了鋼琴。
在他們旁邊的鎮上上有一個女孩子叫Barbara Gabler,家裡有錢有勢,Barbara Gabler也是鎮上最漂亮的女孩,自從到教堂聽了Pachelbel彈的曲子,就愛上了他。很多有錢人上門向Barbara Gabler提親都被拒絕了,因為Barbara Gabler心裡只喜歡Pachelbel。但女孩子嘛,都比較害羞,從小被寵到大的Barbara Gabler一直不敢向Pachelbel表白,後來Barbara Gabler就找了個理由,說要去Pachelbel那裡學鋼琴,她對Pachelbel說自己熱愛音樂,希望可以拜師學藝。
Pachelbel很高興的收下了這個徒弟。但Barbara Gabler她的目的並不是彈琴,所以幾乎不把經歷花費在鋼琴上,遭到了Pachelbel一再的責罵。Barbara Gabler心裡委屈,但還是一直跟著Pachelbel,希望Pachelbel能明白自己的心意。
終於有一天Pachelbel對Barbara Gabler說:「你走吧,你真的不適合彈鋼琴。而且你也不喜歡鋼琴。」
在3天後的晚上,在當時Pachelbel教Barbara Gabler鋼琴的教堂里,Barbara Gabler割腕自殺了。
而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的半年裡,他發現沒有Barbara Gabler在身邊,自己少了很多很多的快樂,其實很多事情就是這樣失去了才知道珍惜。Pachelbel在Barbara Gabler離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已經不知不覺的愛Barbara Gabler,只是因為她學琴不努力所以就埋沒了對她的喜歡。當時他准備寫一首歌,做為向Barbara Gabler求婚的禮物,當他完成了卡農的1/3的時候。他被招去打仗了,在戰亂中,自己的生命多次都是九死一生,每當心中不舒服的時候都會想到Barbara Gabler,想到教她彈琴的日子......那段時光真是值得懷念啊。之後他完成了卡農剩下的2/3。
在Barbara Gabler自殺後了第2個月,Pachelbel回到了村裡。他從村民的口中知道了Barbara Gabler的故事和她為自己做的所有事後,他咆哮著,放聲大哭。他找到了Barbara Gabler的家人,問她現在葬在哪。她家裡人都不肯告訴Pachelbel,隨後的一次禮拜,Pachelbel招集他們村和Barbara Gabler村上所有的人,他坐在鋼琴前強忍著淚水,彈出了卡農「Canon(D Major)」彈後,在場的所有人無不落淚。
我們所聽的那個版本的卡農是純鋼琴版本,而且通過這個曲子另外譜出來的作品也多的驚人。而且,有非常多美妙的作品。
看了這個故事和聽過流傳度最廣的《我的野蠻女友》中的卡農之後,我想,在這個曲子裡面,和所有改編的版本裡面,感情沒有多麼大的變化,只是表達和演奏方式改變了。但是也會讓人喜歡。
比如,喜歡搖滾的人,可以聽聽JERRY C的搖滾版本。
喜歡古典的可以聽聽D大調版本的。
還有加上人聲的Canon Flamenco佛拉門戈版,有更多的歡快,但卻是一個故事。
有喜歡鋼琴,喜歡純純的,喜歡容易靜靜聆聽的純鋼琴版本。
而且為什麼世界上有這么多人鍾情於這個曲調的原因也在這里。
因為每個版本,每種節奏,我們能聽到一些我們想聽到的東西,沉迷於能讓我們心動的那些調子和節奏。
如果喜歡的話,我建議每個版本你都可以去找來聽一次。我上面也推薦了幾種版本。當然,雖然會花費多一點的時間和精力,但,每個版本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色。你也就能發現你自己真正喜歡的版本了。
希望對你有幫助。
⑼ Canon(卡農)一共有多少種版本
有個專輯叫做 Ultimate Canon
裡面收錄了15個版本的Canon
可以算作至今最全最正統的一張Canon CD
不過現在很難下載到了
樓主如果有興趣要可以給我留言 我這邊有MP3版本
1. 室內管弦版卡農 — 1970年代電台點播的最愛
百雅(指揮)百雅室內樂團
2. 長笛協奏版卡農 —
詹姆斯?高威(長笛)慕尼黑廣播交響樂團
3. 鋼琴二重奏版卡農 — 人氣票選第一名推薦版
超絕雙鋼琴
4. 三星卡農 — 現代版電子合成卡農
富田勛與電漿管弦樂團
5. 「何如、何處、何時」 — 葛萊美爵士女歌手的福音演唱版
克麗歐?蓮恩V.S.長笛大師詹姆斯?高威
6. 「塵世天使」 威廉 —
漢普頓弦樂四重奏團
7.銅管版卡農 —
加拿大銅管五重奏
8.F大調古樂器版卡農 — 東西交鋒的傑作
尺八(日)與13弦古箏(日)
9.弦樂四重奏變奏版卡農 — 完美的變奏之作
協和弦樂四重奏團
10. 超技吉他獨奏版卡農 — 新秀炫技首演
卡洛爾(吉他)
11.美聲無伴奏版卡農 —
白金美聲無伴奏合唱團
12.「甜蜜家庭」 — 新世紀民謠風卡農
鋼琴、口琴、康特雷琴(傳統彈撥樂器)與低音大提琴
13.吉他&音色合成器版卡農 —
安赫?羅梅洛(Angel Romero)
14.跨界樂團版卡農 — 史上第一個卡農錄音
費德勒與小交響樂團
15.卡農與吉格舞曲 — 原汁原味正統版
⑽ 求卡農的各個版本
卡農有許多類型,主要有:①正格卡農。主句和答句在方向上、節奏上完全一致,一般根據它們之間的音程距離稱呼,如同度卡農、四度卡農、五度卡農等。在正格卡農中,除同度、八度外,其他音程的卡農常用自由模仿,以免形成調性重疊;其中四度、五度卡農除用自由模仿以保持調性統一外,也可採用嚴格模仿,使答句轉入下屬調或屬調。②變格卡農。答句是主句的變形。若將主句的時值成倍擴大,則成增時卡農,反之,則成減時卡農;若將主句各音作反向的模仿,稱為倒影卡農或反向卡農,若將主句各音出現的次序顛倒模仿,稱為逆行卡農或蟹行卡農,答句若為主句之逆行並倒影者,稱為逆行倒影卡農。此外,還有一些其他形式的卡農,如二重或三重卡農,即同時有兩對或三對不同旋律的卡農進行;無終卡農,即卡農的結尾與樂曲開始相銜接而使音樂循環不已者;有終卡農,即答句不再進行模仿,另加結尾部分以構成終止者。http://tieba..com/f?kz=475593621
http://zhangmen..com/%D7%F3%D7%F3jie/166180.html
http://board.verycd.com/t161248.html
http://www.songtaste.com/song/248411/
給你這些下載地址
如果還不全的話就去卡農小家 或者卡農愛好者論壇
再就是去酷狗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