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瑤族著名舞蹈

瑤族著名舞蹈

發布時間: 2021-03-02 00:39:40

『壹』 廣西瑤族的一首舞蹈歌曲

金秀大瑤山的《香哩歌》

『貳』 各個民族各擅長什麼舞蹈

1、蒙古舞(蒙古名族)

中國內蒙古自治區以及吉林、黑龍江等省蒙古族聚居地區的民間舞蹈。蒙古民族的舞蹈文化與他們的狩獵、游牧生活有密切聯系。蒙古民族祖先的原始舞蹈形態,在新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鑿刻的陰山崖畫、烏蘭察布崖畫中,有著生動真實的表現。

2、秧歌(漢族)

秧歌是中國(主要在北方地區)廣泛流傳的一種極具群眾性和代表性的民間舞蹈的類稱,不同地區有不同稱謂和風格樣式。在民間,對秧歌的稱謂分為兩種:踩蹺表演的稱為「高蹺秧歌」,不踩蹺表演的稱為「地秧歌」。

3、壯族舞(壯族)

壯族舞蹈源於對狩獵的模仿,但它常與巫師酬神的活動密切聯系。巫師敬神總是邊跳邊唱,樂神消災祈福。最早記錄,花山壁畫中壯族舞蹈的實際是當時壯族先民對蛙神的頌歌。這種舞姿的形狀是兩臂張開彎肘上舉,兩腿蹲成弓步,動作粗獷有力,賦有特色,被稱為蛙形舞姿。

4、新疆舞(新疆名族)

新疆舞的原創民族是維吾爾族,舞蹈活潑優美,步伐輕快靈巧,身體各部分的運用較為細致,尤其是手腕和舞姿的變化極為豐富,女舞姿優美舒展,男舞姿矯健有力,有著濃郁的西域風格,分為賽乃姆舞,薩瑪舞,刀郎舞等。

5、獅子舞(漢族)

漢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中國廣大地區。歷史悠久,漢代已有記載。一般由兩人合演一頭大獅,一人扮武士持綵球逗引。表演上分「文獅」、「武獅」兩種。多用打擊樂伴奏。後經加工提高,採用許多高難度動作,成為舞蹈與雜技結合的藝術舞蹈形式。

6、朝族(朝鮮族)

朝鮮族民間舞蹈之一「農樂舞」俗稱「農樂」,是一種融音樂、舞蹈、演唱為一體綜合性的民族民間藝術。流傳於吉林、黑龍江、遼寧等朝鮮族聚居區。深受朝鮮族農民喜愛,通常在農事勞動和喜慶節日里表演。中國朝鮮族農樂舞,由吉林省文化廳申報,2009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四次會議批准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7、藏族舞(藏族)

藏族舞蹈是藏族民族舞蹈的總括名稱。藏族舞蹈文化源遠流長並與漢族舞蹈文化相互交流,也與周邊民族和國家的舞蹈文化相互影響,形成了獨具特色的中國西藏高原地區的藏族文化。較常見的藏族舞蹈有弦子、鍋庄、踢踏等。

8、苗族舞蹈(苗族)

苗族舞蹈,就是指苗族地區擁有和傳承著中國歷史文化的遺產。苗族是歌舞的富有民族,僅苗族「鼓舞」一項,就近十種之多。且它的支系繁多而分布廣闊,形成了數量眾多、內容豐富的歌舞品種,體現著苗族「鼓舞」歷史的悠久。

9、黑走馬(哈薩克族)

傳統的哈薩克族舞蹈,多以模仿飛禽走獸的動作為特徵,誇張幽默,惟妙惟肖,生動傳神,有極強的表現力和感染力。傳統的舞蹈有《哈拉卓爾哈》(又譯「黑走馬」)

10、賽乃姆(維吾爾族)

原為維吾爾族古代舞曲名。維吾爾族民間歌舞形式之一。流行於新疆廣大地區。形式自由,動作靈活。常在節日或勞動後即興歌舞。

11、扁擔舞(壯族)

壯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廣西地區。舞者為雙數,手持扁擔互相敲擊,打出變化多端的節奏音響,邊歌邊舞。動作多表現農業勞動。

12、蘆笙舞(苗族)

苗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西南、中南苗族居住地區。以邊吹蘆笙邊舞蹈為特點。常帶有表演性和競賽性。

13、阿細跳月(彝族)

彝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多在自稱「阿細」和「撒尼」人的雲南彝族聚居地區流行。為青年男女的一種社交舞蹈。男舞者一般彈大三弦或吹笛子與女舞者對舞。節奏歡快。節日時常在月光下或圍著火把跳至深夜,故得名。

14、瑤族舞蹈(瑤族)

瑤族舞蹈多與宗教祭祀有關,其中最著名的是長鼓舞和銅鼓舞。長鼓舞主要流行於盤瑤支系的瑤族地區。1996年廣西金秀坳瑤到日本演出長鼓舞,大獲好評。

15、孔雀舞(傣族)

傣族民間舞蹈形式之一。流行於雲南傣族聚居地區。孔雀為傣族人民吉祥的象徵。舞姿多模仿孔雀形象,動作優美。有的經過加工成為專業演員的表演舞蹈。

『叄』 瑤族舞蹈類型和種類有哪些

奏時,將母鼓橫於胸前,以右手拍右端的鼓面,發出「嘭」音;左手用竹片打擊專左端鼓屬的邊沿,發出「啪」音。即「嘭——啪啪,嘭——啪啪」的節奏;公鼓,是為了配合母鼓演奏的。公鼓音高,母鼓音低,渾厚,音域寬廣,遠近可聞。舞蹈時,時而鼓聲「嘭——啪啪」,時而男女同聲高歌,時而鼓、歌、舞交織為一體,充分表現了瑤族鼓文化的藝術風格。

『肆』 瑤族有哪些舞蹈

瑤族的舞蹈與狩獵、農事和祭祀等有著密切關系。同時,瑤族傳統的鼓、歌、舞又常常融為一體,即鼓之、歌之、舞之。主要有長鼓舞、銅鼓舞和陶鼓舞等。
(一)大長鼓舞?
主要流傳於廣西金秀瑤山巷鄉坳瑤地區。大長鼓還有公鼓和母鼓之分。公鼓腰細而長,母鼓腰粗而短。演奏時,將母鼓橫於胸前,以右手拍右端的鼓面,發出「嘭」音;左手用竹片打擊左端鼓的邊沿,發出「啪」音。即「嘭——啪啪,嘭——啪啪」的節奏;公鼓,是為了配合母鼓演奏的。公鼓音高,母鼓音低,渾厚,音域寬廣,遠近可聞。舞蹈時,時而鼓聲「嘭——啪啪」,時而男女同聲高歌,時而鼓、歌、舞交織為一體,充分表現了瑤族鼓文化的藝術風格。
(二)中長鼓?
主要流傳於廣東連南八排地區。舞蹈時,把長鼓斜掛於胸前,鼓的左端高,右端低。鼓的節奏往往與大長鼓相反,即「啪啪——嘭」、「啪啪——嘭」的節拍。舞蹈時有一定的高難動作,舞者是而騰空跳躍,時而下蹲盤行,時而左右搖鼓晃肩等。還有吹牛角,敲鑼、擊鼓伴奏。場面歡快、熱烈,表現瑤族豪邁、奔放、堅強和勇敢的民族性格。
(三)小長鼓?
主要流傳於自稱為勉瑤地區。舞蹈動作豐富多采。其中有36套和72套不同的舞蹈動作,舞姿以輕歌曼舞為特徵。主要表現有造長鼓的,也有表現祭祀的等。有獨舞,也有雙人舞或男女混合而舞。舞者往往是口不離曲,手不離舞,足不離蹈。並有嗩吶、鑼鼓伴奏。
(四)師公舞(陶鼓舞)?
流傳於廣西金秀瑤山拉珈瑤區。由若干個舞蹈構成,如「龍女出遊舞」、「雲霧舞」等。其中「龍女出遊舞」是一套表現東海龍王一妙齡少女厭煩龍宮的生活而梳妝打扮、登岸過橋、游鄉入寨、自立門戶等內容的舞蹈動作。舞者隨著陶鼓優美動聽的鼓點翩然起舞,表演得維紗維肖。其鼓點是:
小鼓:咚咚——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咚
○咚咚?
陶鼓:達——嘭達
嘭達
嘭達
○達?
小鑼:當——○當
○當
○當
(五)銅鼓舞?
主要流傳於布努瑤地區。參加的人數多少不限。其中,有的打銅鼓,有的用小木桷相助製造銅鼓的迴音,有的打皮鼓伴奏,有的手持雨帽,不停地穿插於銅鼓舞、皮鼓舞之間,扇風狂舞。時而像雄鷹騰空,時而像猴子攀枝,時而轉身,時而像鯉魚跳龍門。舞姿粗獷有力,生動活潑。?

『伍』 瑤族一般跳什麼舞

瑤族居住地多為亞熱帶,他們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和湖南、雲南、廣東、貴州等省,村寨周圍竹木疊翠,風景秀麗,是中國南方一個比較典型的山地民族。這里雨量充沛、森林茂盛,自然資源十分豐富,所以瑤族的舞蹈伴樂多蟲鳴鳥叫的清脆之聲,他們的 舞姿清新秀麗,溫婉可人。
瑤族音樂、舞蹈與其民間歌謠一樣,是起源於勞動與宗教的。 其舞蹈非常著名的如長鼓舞、銅鼓舞,系祭祀盤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間盛行的舞蹈 還有獅舞、草龍舞、花棍舞、上香舞、藤拐舞等數十種。
同時,瑤族傳統的鼓、歌、舞又常常融為一體,即鼓之、歌之、舞之。主要有長鼓舞、銅鼓舞和陶鼓舞等。伴奏的樂器大 鼓小鼓均有。長鼓舞是瑤族傳統的民間舞蹈。 之所以用這個名字是因為跳舞時使用的是長鼓。
「長鼓舞」在瑤族舞蹈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一般是在瑤族傳統習俗「祭盤王」和逢年過節 串村走寨鬧圩場時表演,也有新屋落成及其它喜慶的日子裡跳,以示祈禱和慶賀。大長鼓有公鼓和母鼓之分。自然兩種鼓的模樣和作用是不一樣的。
公鼓腰細而長,母鼓腰粗而短。 演奏時,演員們將母鼓橫於胸前,用右手拍右端的鼓面,發出「嘭」的 聲音,然後左手用竹片打擊左端鼓的邊沿,發出「啪」音,形成「嘭——啪啪,嘭—— 啪啪」的節奏;公鼓則是為了配合母鼓演奏的。
公鼓音高,母鼓音低,渾厚,大小長鼓兩頭均呈喇叭狀。鼓身均繪有飛龍飛鳳等圖案,並系著綵帶。 舞蹈時,時而鼓聲 「嘭——啪啪」,時而男女同聲高歌,歌、鼓、舞交織為一體,我們可以從中充分認識瑤 族鼓文化的藝術風格。
長鼓舞一般是且唱且舞,內容多表現建房、制鼓、開山、挖地、春米等勞動生活。舞蹈的基本動作也是從這些勞動生活中提煉出來的。演員在表演瑤族舞蹈《舂糍粑》時,她 們身著彩色的民族服裝,頭飾也很豐富。 上衣藍黑相間,手執木杖或者簸箕,隨著輕快的音樂起舞,舞姿歡快,邊跳邊舂,將舂糍粑的快樂之情寓於舞蹈之中。
除長鼓舞外,瑤族還流傳陶鼓舞、銅鼓舞等舞蹈形式。陶鼓舞是由「龍女出遊舞」、「雲霧舞」等若干個舞蹈構成的。比如「龍女出遊舞」表現的是東海一位妙齡少女因厭煩 龍宮的生活而梳妝打扮、登岸過橋、游鄉入寨、自立門戶等整個過程。
舞蹈故事性強,舞者隨著陶鼓優美動聽的鼓點翩然起舞,表演得維紗維肖。而銅鼓舞則是在每年的夏歷五月 二十九的前後三日,人們打銅鼓,跳儺舞,還有人手持雨帽,不停地穿插於銅鼓舞、皮鼓舞之間,扇風而舞。
他們的舞姿粗曠有力,生動活潑,有濃郁的瑤鄉風情。

『陸』 瑤族長鼓舞是什麼舞蹈

瑤族長鼓舞是中國瑤族的一種民間舞蹈,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等省的瑤族聚居地區,多在瑤族傳統節日及慶祝豐收、喬遷或婚禮喜慶的日子表演。瑤族長鼓舞歷史悠久,它脫胎於起源很早的祭盤王儀典及一些巫術活動中的舞蹈,現已發展成為群眾性的文娛活動。長鼓在瑤語中稱為「公」,瑤族長鼓以兩鼓對接,中腰較細,可以握持,兩端各以羊皮面覆蒙鼓面。瑤族長鼓舞有多種表演套路,或專門表現造屋動作,或在舞蹈中融入動植物有趣的形態,舞蹈動作矯健粗獷、生動活潑、神奇怪異、充滿想像力。按表演形式分,瑤族長鼓舞包括「盤古長鼓舞」、「鑼笙長鼓舞」、「桌台長鼓舞」、「蘆笙長鼓舞」、「羊角短鼓舞」等多種類型。按表演人數分,它又包括單人舞、雙人舞、群舞等類型。表演中,鼓的打法有「武打」、「文打」之分,也有「高樁」、「矮樁」之分。??江華瑤族長鼓舞在瑤族地區是觀眾最多的一種文化娛樂形式,它以「曲」的身姿和「擰」的換位展示了動人的曲線美,反映出瑤族人民的生活習俗和精神風貌,有著廣泛的社會影響。連南瑤族長鼓舞屬廣場性的喜慶舞蹈,它是隋唐時期排瑤祖先遷徙到連南時帶入的,其後隨著耍歌堂的興盛而流行起來。這種長鼓舞有單人舞、雙人舞、群舞之分,逢到春節、三月三、六月六、十月十六等傳統節日和耍歌堂的日子,排瑤民眾都會聚集到村前曠地或收割後的田野中,吹著牛角、敲動銅鑼、跳起長鼓舞,以歡慶節日。富川瑤族長鼓舞場面壯觀,竹笛吹奏出優美的旋律,吹蘆笙者邊吹邊跳,打大長鼓、小長鼓和小鑼者按照音樂節奏擊拍,同時喊號子增加氣氛,笛、蘆演奏與號子聲形成多部和聲,高亢激昂、振奮人心,將活動推向高潮。?瑤族長鼓舞的舞蹈語匯十分豐富,從各個方面反映了排瑤的生產生活習俗和原始宗教信仰。它將瑤族的歷史、藝術、文學、宗教等有機聚合在一起,形成平地瑤獨具的長鼓舞文化,具有歷史文化、民族學等多方面的研究價值。隨著時代的發展,制鼓人越來越少,表演藝人日益遞減,舞蹈面臨衰落危機,急需搶救保護。?2008年瑤族長鼓舞已經被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柒』 瑤族的文化藝術

瑤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創造了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藝術。瑤族在遠古時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話傳說。先秦古籍《山海經》就有盤瓠神話的原始記錄。除盤瓠神話外,反映本民族遠古社會生活的神話,還有《盤古開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歌謠在其文化藝術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源遠流長,形式多樣,內容豐富,有講述天地萬物起源的創世歌;記述民族歷史的古歌;表現勞動生活的狩獵歌和農事季節歌;愛情歌;祭祀用的樂神歌;贊頌反抗斗爭的革命斗爭歌等等。其中的《盤王歌》歌詞長達3000多行,歌名多至數十種,為瑤族人民的偉大藝術珍品。此外,還有史詩般優美的傳說、故事、寓言、童話、笑話、謎語、諺語等。有的述說歷史上的不幸遭遇,有的歌頌反抗壓迫的起義斗爭;有的揭露封建剝削的殘酷;有的歌頌愛情堅貞;有的描述民族風物等等,展示了瑤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觀念和社會生活,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瑤族音樂、舞蹈與其民間歌謠一樣,起源於勞動與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長鼓舞、銅鼓舞,系祭祀盤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間盛行的舞蹈還有獅舞、草龍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師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數十種。《盤王歌》有24種曲牌,唱腔相當復雜。民間流傳的生產歌、酒歌,曲調平緩而喜悅;苦歌、哀歌曲調悲痛深沉;情歌歡快動人。瑤族的長鼓舞、銅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廣大群眾歡迎。
瑤族的工藝美術有印染、挑花、刺綉、織錦、竹編、雕刻、繪畫、打造等,形式多樣,內涵豐富,其中尤以蠟染、挑花出名。
瑤族早在唐、宋時期開始,學慣用漢字記錄本民族的歷史,編纂各種典籍。迄今各地瑤族民間散藏著的大量瑤族歷史典籍,包括著名的歷史文獻《過山榜》和數量眾多的宗教經書、歌本、家譜等等,就是瑤族對祖國歷史文化的一大重要貢獻。《過山榜》是研究瑤族歷史的寶貴資料。
瑤族藝術家:藍懷昌(廣西作協主席、文聯主席)、覃福展(學者)、徐兢(青年導演)
主要瑤族文學:《盤王牒卷》(又作《過山榜》)、《密洛陀》、《波努河》(現代小說)、《瑤源傳說》。

『捌』 求一瑤族舞蹈介紹的文章,

瑤族的舞蹈與狩獵、農事和祭祀等有著密切關系。同時,瑤族傳統的鼓、歌、舞又常常融為一體,即鼓之、歌之、舞之。主要有長鼓舞、銅鼓舞和陶鼓舞等。
(一)大長鼓舞

『玖』 哪種舞蹈最能代表瑤族的民族特色

瑤族長鼓舞 花鼓舞

『拾』 瑤族舞蹈的大長鼓舞

主要流傳於廣西金秀大瑤山六巷鄉坳瑤地區。大長鼓還有公鼓和母鼓之分。公鼓腰細而長,母鼓腰粗而短。演奏時,將母鼓橫於胸前,以右手拍右端的鼓面,發出「嘭」音;左手用竹片打擊左端鼓的邊沿,發出「啪」音。即「嘭——啪啪,嘭——啪啪」的節奏;公鼓,是為了配合母鼓演奏的。公鼓音高,母鼓音低,渾厚,音域寬廣,遠近可聞。舞蹈時,時而鼓聲「嘭——啪啪」,時而男女同聲高歌,時而鼓、歌、舞交織為一體,充分表現了瑤族鼓文化的藝術風格。
長鼓舞是瑤族民間歌舞的典型代表。表演時,鼓手左手握住長鼓的鼓腰上下翻轉,右手隨之拍擊,邊舞邊擊。表演形式主要有4人合舞、雙人對舞等。動作主要有造屋、制鼓、耍鼓、模擬動物、祭祀等。舞姿剛健,風格淳樸。有的還可以在一張八仙桌上手舞長鼓,邊打邊跳。一般以嗩吶、鑼鼓伴奏,有時也唱盤王歌來助興。
這種具有獨特民族風韻的舞蹈包含著一段美麗的愛情故事——傳說很久以前,瑤山上住著父子3人,老人臨終前把家產平分給兩個兒子。哥哥貪圖錢財,把家產全部占為已有,弟弟冬比只好流浪在外,給人做工為生。盤古王的女兒房莎十三妹看見冬比人品好,下凡與他結為夫妻。冬比的哥哥想用野法害死冬比,霸佔房莎十三妹。盤古王知道此事,幫助冬比擊敗了哥哥並把房莎十三妹召回了天庭。監別前,十三妹告訴冬比:南山上有棵樹,砍來做個長鼓,打上360個套環,等到十月十六日那天踏環擊鼓,跳上360個圈,就可以象鷹一樣飛上天去與她團圓了。冬比按照十三妹的囑咐,不畏艱危來到南山找到琴樹,做成了長鼓,果然在約定的時間跳了起來,終於飛上天與十三妹團圓了。人們為了紀念這對恩愛的夫妻,以後每逢盤古王婆誕耍歌堂時都要跳長鼓舞。這種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