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杯著名圖案
A. 茶杯的歷史
杯盞的歷史
瓷杯,日用器皿,從古至今其主要功能都是用來飲酒或飲茶。基本器型大多是直口或敞口,口沿直徑與杯高近乎相等。有平底、圈足或高足。考古資料表明最早的杯始見於新石器時代。無論是仰韶文化、龍山文化還是河姆渡文化遺址中都見有陶制杯的存在。這一時期杯型最為奇特多樣:帶耳的有單耳或雙耳杯;帶足的多為錐形、三足杯、觚形杯、高柄杯等等。
戰國至漢代出現了原始青瓷杯,其中漢代的橢圓形、淺腹、長沿旁有扁耳的杯最具代表性。隋代杯多是直口、餅底的青釉小杯。唐代的三彩釉陶杯和紋胎陶杯最有特色,當時還流行盤與數只小杯組合成套的飲具。宋元時期的杯多直口、淺腹、圈足或高足,高足底為喇叭狀。宋杯多以釉色取勝,如龍泉窯及官、哥、汝、均各窯。其中磁州窯釉下黑彩裝飾頗為鮮明。元杯胎骨厚重,杯內心常印有小花草為飾,明清時其制杯最為精緻,其胎輕薄,其釉溫潤,其彩艷麗,其型多樣。明代有著名的永樂壓手杯、成化鬥彩高足杯、雞缸杯等,中早期多見高足杯。清代杯多直口、深腹、腹部有把或無把,還有帶蓋或無蓋的分別,裝飾手法豐富多樣,有青花、五彩、粉彩及各種單色釉。
瓷盞,飲茶用具。基本器型為敞口小足,斜直壁,一般較飯碗小,較酒杯大。據考古或文獻資料證明,瓷盞在東晉時已有製作,所見實物器形為直口直腹壁,餅狀平底足,施青釉,開細碎紋片。南北朝時飲茶之風逐漸流行起來。唐代及五代時期的茶盞以南方越窯和北方邢窯最富盛名。唐時茶盞又稱「甌」,陸羽《茶經》中說:「甌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淺,受半升而已」,由此可見越窯盞的大致形態。越窯盞多配有盞托,其托常常設計成荷葉卷邊狀,上托蓮瓣狀茶盞,頗為精巧動人。越窯盞胎質細膩,釉層均勻,釉色青綠,被陸羽稱為上品是理所當然的。邢窯盞以"白如雪"而聞名,且"天下無貴賤而通用之",由此可見其受歡迎的程度。唐時南北茶盞均以敞口,斜直腹壁、玉壁底足為常見器型。
宋代鬥茶之風大盛,因便於觀察茶沫白色的緣故,所以特別崇尚建窯和永和窯的黑釉盞。連宋徽宗趙佶皇帝也不例外。他在《大觀茶論》中直言:"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為上。"有玉毫條的盞即是人們常說的兔毫盞,產自福建建陽窯。宋時盞型大致有兩種:一為小淺圈足,斜弧腹,口沿直;另一種為撇口,如喇叭,小淺圈足,腹壁斜直。有的以描金裝飾,書"壽山福海"字樣。除建窯外,宋代的官窯、哥窯、定窯,鈞窯、龍泉窯、吉州窯都普遍燒制茶盞。
元代黑釉茶盞相對減少,多見青白釉製品。元代茶盞多直口、胎體較為厚重。明代以宣德白釉盞製作最為精美。成化、嘉靖青花盞次之。明代盞中早期多小折沿、深腹、高深圈足。中晚期多小撇口、深腹、上闊下窄、圈足較淺,裝飾上多繪釉上青花圖案,亦有鬥彩、五彩和單色釉裝飾。清代茶盞的器形、裝飾手法、製作工藝均勝過前朝,其粉彩和琺琅彩繪畫裝飾的小盞更是精美絕倫。基本器形為敞口、弧形腹壁,圈足前期高、大、深,後期相對低、小、淺,皆修制規整。
杯盞的發展史上,兩者相較,杯的產生在先,盞在後,杯多用以飲酒,盞多用以飲茶,杯的器形較小,盞的器形較大,杯多高腳,盞多圈足,杯的紋飾簡約,盞的紋飾繁雜。透過杯盞演變,可窺悟中華民族茶酒文化的博大精深。
茶杯中的歷史
▲「茶」字的起源,最早見於我國的《神農本草》一書,它是世界上最古的第一部葯物書。據有關專家考證,該書為戰國時代(公元前5年-一公元前221年)的著作。
▲我國茶聖一-唐代陸羽於公元758年左右寫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葉專著《茶經》,系統而全面地論述了栽茶、制茶、飲茶、評茶的方法和經驗。根據陸羽《茶經》推論,我國發現茶樹和利用茶葉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歷史。
▲茶葉在我國西周時期是被作為祭品使用的,到了春秋時代茶鮮葉被人們作為菜食,而戰國時期茶葉作為治病葯品,西漢時期茶葉已成為主要商品之一了。從三國到南北朝的三百多年時間內,特別是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佛家利用飲茶來解除坐禪瞌睡,於是在寺院廟旁的山谷間普遍種茶。飲茶推廣了佛教,而佛教又促進了茶灶的發展,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所謂「茶佛一味」的來源。到了唐代,茶葉才正式作為普及民間的大眾飲料。
▲茶葉自古以來就成為中日兩國人民友誼的紐帶。唐朝時,日本僧人最澄來我國浙江天台山國清寺研究佛學,回國時帶回茶籽種植於日本賀滋縣(即現在的池上茶園),並由此傳播到日本的中部和南部。南宋時,日本榮西禪師兩次來到中國,到過天台、四明、天童等地,宋孝宗贈他「千光法師」稱號。榮西撣師不僅對佛學造詣頗深,對中國茶葉也很有研究,並寫有《吃茶養生記》一書,被日本人民尊為茶祖。南宋開慶年問,日本佛教高僧禪師來到浙江徑山寺攻研佛學,回國時帶去了徑山寺的「茶道具」、「茶檯子」,井將徑山寺的「茶宴」和「抹茶」製法傳播到日本,啟發和促進了日本茶道的興起。
▲我國宋代時就已有阿拉伯商人定居在福建泉州運銷茶葉;明代鄭和下西洋,茶葉也隨著銷售到東南亞和南部非洲各國。明代末期,公元1610年荷蘭商船首先從澳門運茶到歐洲,打開了中國茶葉銷往兩方的大門。
▲我國關於茶館的最早記載,要算唐代開元年間封演的《封氏聞見記》了,其中有「自鄒、齊、滄、隸,漸至京邑,城市多開店鋪,煮茶賣之,不問道俗,投錢取飲」。唐宋以後,不少地方都開設了以賣茶水為業的茶館。到了清朝,民間曲藝進入茶館,使茶館成為文化娛樂和休息的場所。
▲相傳我國最大的茶館是四川當年的「華華茶廳」,內有三廳四院。成都茶館設有大靠背椅,飲茶聊天或打盹都極為舒適。
▲我國人民歷來就有「客來敬茶」的習慣,這充分反映出中華民族的文明和禮貌。古代的齊世祖、陸納等人曾提倡以茶代酒。唐朝劉貞亮贊美「茶」有十德,認為飲茶除了可健身外,還能「以茶表敬意」、「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唐宋時期,眾多的文人雅士如白居易、李白、柳宗元、劉禹錫、皮日休、韋應物、溫庭筠、陸游、歐陽修、蘇東坡等,他們不僅酷愛飲茶,而且還在自己的佳作中歌頌和描寫過茶葉。
B. 中國最著名的杯子是什麼杯子
中國歷史最著名的杯子不少,比如夏乳釘爵,戰國水晶杯,漢君幸酒觴,宋油滴天目盞(流落至日本,現為日本國寶),天目元青花雲龍杯,明:永樂青花雲龍壓手杯,成化鬥彩雞缸杯,清乾隆的九龍玉杯和金甌永固杯......個人認為最著名的,最具有代表性的還是金甌永固杯,金甌永固為乾隆為祈願江山永固而做。本身就是以鎮國之器而打造出來的。
C. 求!古代著名的茶杯.酒杯的名字和介紹(如紅樓夢中妙玉用的玉斗等種類的東西)既是古玩,又是用具
官窯脫胎填白蓋碗
分瓜瓟斝
點犀{喬皿]
D. 六面不同圖案的茶杯
綠茶,白茶,黃茶復一般用玻璃杯,稍老制一點的可以用玻璃壺或瓷壺.
花茶用蓋碗,現在喜歡喝花草茶的人一般會用玻璃壺泡可以觀賞到花朵的形態特徵.
紅茶,黑茶,烏龍茶都可以用紫砂茶具
但最好是專用紫砂茶具,否則就會串味,泡出的茶也會失味
本人認為蓋碗是最好的泡茶工具,因為它不會吸味,還能很好的泡出茶的真味!清洗也方便!
E. 什麼樣的茶杯可以在上面刻些圖案
去淘寶吧,有專門賣這種杯子的店
F. 這個圖片里的杯子上的圖案叫什麼好像奶茶之類的也有這個圖案
這個是星巴克的標志,主要是咖啡品牌。
圖案是一個雙尾的美人魚。
G. 茶杯上刻什麼字好看又好聽有意義。
茶杯上面刻字。
可以用茶韻飄香,
或者是茗香等。
其他短的名言警句都可以。
H. 水杯上設計什麼圖案
可以弄個自己的照片或者是和女朋友的合照啊!
I. 誰知道杯子上的這些圖案的出處
這是纏枝花文飾,自古就有,歷代有自己風格特點,沒什麼特殊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