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閥閱
1. 有名的兩個字對聯高分懸賞
上聯:死
下聯:一個倒寫的"生"
記得是八路軍與國民黨合作抗日期間所作,意為:寧可站著死,絕不倒著生.
2. 歷史上知名的門閥大族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門閥制度是中國歷史上從兩漢到隋唐最為顯著的選拔官員的系統,其實際影響造成朝廷國家重要的官職往往被少數氏族所壟斷,個人的出身背景對於其仕途的影響,遠大於其本身的才能與專長。直到唐代,門閥制度才逐漸被以個人文化水平考試為依據的科舉制度所取代。
由於論者所持角度互異,史書對這種特殊階級的稱謂頗不一致。例如:指家門貴盛者,稱為「高門」、「門第」;強調世代做官者,稱「士族」、「世家」。至於「世族」一詞,兼指政治、社會、文化地位而言,意含較廣。直至現代,門閥等詞彙,仍被用作對有名、有錢、有權有勢之家族的別稱。
典故
「第」,指直接面向大街開的院門,這是古代身份地位高尚的標志。門第指家族背景、地位貴賤。
而閥閱一詞則最早見於《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古者人臣功有五品,以德立宗廟定社稷曰勛,以言曰勞,用力曰功,明其等曰伐,積日曰閱」。這些有功的大臣以及他們的後裔為了彰顯自己的業績,所以在大門兩側豎立兩根柱子,左邊的叫「閥」,右邊的叫「閱」。閥閱指家族功績、官歷等。
這些身份地高位顯的功臣,其權勢往往不止一代,他們的後世子孫也在這種庇蔭之下,通過各種途徑,擔任朝廷的要職,形成家族、姓氏勢力。於是,人們稱呼這樣的家族為門閥。一些朝代甚至以法律的形式,明文規定了門閥所享有的特權,這就成為了門閥制度。
世族和貴族的定義和標准有分別的,雖然有重復之處,但貴族是以正式的爵位等頭銜固定,由國家政權所冊立的,可以因為政權迭更或受封者犯罪或不得勢而被褫奪,而且有些貴族的定義,只限於受勛者本人(如終身貴族),所以不能以某個人是貴族家庭出身,本人就自動成為貴族。
而世族是社會上以人物的背景而接受和承認,故在君主制中,一些王朝敗亡後,舊有的王室和貴族只要沒有被屠殺殆盡,並未被新政權冊封,但受到民眾的尊敬且不須隱姓埋名的話,便可以視為非貴族的世族,而在共和政體中連續超過一代掌握政治、經濟、軍事實權的家族也常被視為世族。所以世族的繁盛與否,有時會被視為一個地方公民社會的發達程度指標。
雖然世界史上各國各地都有世族,為免本條目過分復雜,以下專指中國歷史上的世族發展,外國的世族則涉及該國本身的歷史與文化,可參見各國本身的歷史。
門閥的發展
先秦時已有所謂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孟子·離婁上》:「為政不難,不得罪於巨室。」周王室的世卿巨室大多是周初隨周武王或周公東征的貴胄,王室世襲,子孫繼承余蔭,世世接替,「內姓選於親,外姓選於舊,舉不失德,賞不失勢」[1]。
漢代
世族階級的形成,最早可追溯至漢代。
自漢武帝獨尊儒術以來,無論是朝廷的徵辟,或是郡國的察舉,大多以贍富經學者為上選;但由於經學教授不易,經學大師常將其獨特見解傳與子弟,經由歷代傳授,累世經學往往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雛形已逐漸浮現。
門閥觀念於東漢時期萌芽,公家以經學取士,學者皆以經學傳授子孫,以便入朝為官,隨著經學這門學問代代相傳,也逐漸形成了名門望族,如汝南袁氏的袁紹袁術兄弟,兩人祖先四代中,竟有六人位居三公職位。
東漢末期,戰爭不斷,許多豪強、士紳家族,也逐漸崛起,成為地方上重要的勢力,也是門閥的來源之一。
董卓之亂後,擁兵自重的州郡脫離朝廷中央獨立,士族豪強亦紛紛聚眾起事自保,形成地方上的割據勢力,甚至自命為「諸侯」。
三國
董卓亂後,地方割據。雖然曹操因自己出身宦官家族,與唯才是舉的政略需要,曾試圖大大削弱門第的影響力,不以人才的出身決定其職務;但曹操之子曹丕繼位後,接受了九品中正制的提議,反而大大加強了士族對於官職的壟斷。而東吳之所以能夠與曹魏長期抗衡,亦與獲得江東地區的世族的合作有關。相反蜀漢政權由於長期得不到巴蜀地區士族的支持,後期出現人才匱乏,成為三國中最早滅亡的國家。
漢末以來的社會動盪,使人才流徙,無法進行察舉,所以曹丕採用陳群等的建議,創制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以選拔官吏,擴大政權基礎。其辦法是,在朝廷選擇賢能與有識鑒的官員,擔任其本及州、郡的中正官,由中正官負責查訪散居各地的同籍貫的人事。
中正官是依據是人的譜牒家世、德性、才能評定人才優劣,定為九品,據以作任官的標准。九品中政治初行時,尚能秉持曹操用人「唯才是舉」的原則,不分門第高卑。但逐漸因中正官多由高門子弟擔任,他們在評選時不免偏私,所以制度到後來,中正官被門閥把持,只推選門閥子弟,加速世族階級發展,造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的現象,遂形成嚴格的姓氏等級制度,許多名家大族因而產生。
晉朝
北京大學歷史系主任田余慶論述:所謂門閥政治,「是指士族與皇權的共治,是一種在特定條件下出現的皇權政治的變態。它的存在是暫時的;它來自皇權政治,又逐步回歸於皇權政治。」「嚴格意義的門閥政治只存在於江左的東晉時期。」[
兩晉政權與門閥的結合
司馬懿家族乃世族,故常維護世族之利益。門第愈高,官職愈高。永嘉之亂五胡亂華後,東晉司馬氏定鼎金陵,在江南立國時,有賴於世族門閥之支持,更受朝廷之重視。
永嘉之亂後的世族階級
南方世族
僑姓世族:永嘉之亂後的江南,從華北南遷的士族,多居朝廷要職,勢力龐大,他們自視甚高,仍以中原望族自相標榜,號稱僑姓。僑姓當中最顯赫者為琅琊王氏、陳郡謝氏、汝南袁氏、蘭陵蕭氏等。 吳姓世族:自孫吳以來,原先在江南當地的名族,稱為吳姓,以吳郡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的顧姓、陸姓、朱姓、張姓等門閥(號稱「吳四姓」)為首。
一開始,江南最具權威的是,義興周氏及吳興沈氏,號稱江東二豪,甚至有所謂「江東之豪,莫強周、沈」的說法。但後來,周氏、沈氏與東晉官方關系交惡,涉入了政治風波,逐漸被朱姓、張姓、顧姓、陸姓等門閥超過。
大體來說,吳姓地位被僑姓壓抑,略次一等,且兩者之間的芥蒂甚深。即使同為僑姓世族又有渡江早晚之分。例如:東晉之初,吳郡的人以上國自居,常稱南下的北方人為「荒傖」、「傖父」等,意為出於邊鄙地區的粗野之人。而劉宋以後,渡江較早的華北人反而以「荒傖」來稱呼晚到的華北人。
梁武帝末年,侯景曾請婚於琅琊王氏、陳郡謝氏兩家遭辱而生怨隙,當他南下攻陷建康之後,旋即大肆殺掠門閥士族。江南門閥,在侯景之亂後,已經不再興盛。
北方世族
晉室南遷以後,中原為胡族所統治。
國姓:北魏孝文帝推行漢化政策,命令鮮卑人說漢語、改漢姓,以元姓、長孫姓、宇文姓、於姓、陸姓等貴族為首,號稱「國姓」,由鮮卑姓貴族,搖身一變為漢姓世族,人稱孝文漢化。
郡姓:留在北方的世族雖然是被征服者,卻不願與改為漢姓的胡族相混。他們為區別胡漢,往往在姓氏前冠以當地郡名,稱為「郡姓」,如:太原王氏,即為居於太原郡的王姓世族。
隨著北魏政權的分裂,郡姓又分裂成兩支:一支為經東魏到北齊,仍然保持漢代重經學儒術的傳統,叫做山東郡姓,以崔、盧、王、鄭為大姓。
另一支是經西魏到北周,再由隋而唐,在宇文氏的以關中文化為本位政策下,漸趨胡化的士族,就是所謂關中郡姓,以韋、裴、柳、薛為大姓。
宇文泰在西魏,為了與高歡抗衡,在蘇綽等人的幫助下,更改西遷關、隴地區的山東士族的籍貫為關內郡望,以府兵制為基礎,建立起一個較為胡人化的,兼容鮮卑貴族、漢人豪族的統治集團,也就是著名歷史學家陳寅恪提出的關隴集團。
紛亂的華北,在唐朝有七姓十家之說,如:清河崔氏、范陽盧氏等。
隋唐
自魏晉以來的中國政權,幾乎都為世族所操控。由於隋唐政權有賴關中世族支持擁載,且山東世族仍保有數百年的重閥閱、講經學之傳統,所以依舊享有優越政治及社會地位。
隋唐以來都有君主致力於摧毀門閥,這些長存數百年的山東世族的社會、經濟地位仍十分優越。但是他們對朝代的建立有功勞,所以君主是用溫和的政策改革削弱世族,將其逐漸排除。
在隋文帝任內,廢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舉取士,目的是擇取人才,摧毀門閥任官系統。可惜隋朝國祚甚短,到唐初,科舉並不發達。
唐太宗指示大臣以當時大臣品位高低訂定等級,重新判定《世族志》。結果改定皇族宗室為第一等,其次是皇後外戚長孫氏,民間聲望最高的山東世族崔氏被降為第三等。
武後為對抗掌握政權的唐宗室、大臣,在科舉制度中提升進士科的地位,使科舉制度更加完備。因進士科難考,而有「五十老明經,六十少進士」的說法,所以進士科逐漸受到重視。
這意謂著世族在歷代所享有的優勢,也就是對於經學的優渥學識,隨著科舉制度中進士科的流行,受到挑戰,而主攻明經科的世族影響逐漸衰微。所以唐代出現了由明經科的李黨,也就是山東世族官員,與牛黨進士科新銳形成的牛李黨爭。
華北門閥,在經過了長期的門第觀念影響下,民間仍存有「門當戶對」這種不同門第,不互相通婚的風氣。例如《新唐書杜兼傳》記載,唐文宗欲以公主下嫁世族時,猶感慨地說:「民間脩婚姻,不計官品,而上閥閱,我家兩百年天子,顧不及崔、盧耶!」。這種風氣一直持續整個唐朝,到了黃巢之亂才因破壞而快速消滅。
在唐末的黃巢之亂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傷亡,富饒的家園與產業也慘遭破壞,而華北世族引以為傲的貫冊祖譜也流失,世族衰落,最終與庶民再無區別,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紳士階級取代。
和世族發展、限制、沒落有關的制度
九品官人法 占田制 土斷 北府兵 均田制 科舉 進士科
世族興衰的重要歷史事件
五胡亂華 衣冠南渡 肥水之戰 孝文漢化 侯景之亂 牛李黨爭 黃巢之亂
著名的世族
七姓十家 北魏四姓 琅琊王氏 陳郡謝氏
3. 求一段聖旨文字
聖旨奉天承運皇帝召曰由於旱災嚴重,特命朝廷重臣抗旱,途徑大小城鎮,不得阻攔
欽此
乾隆十二年
4. 什麼叫軍閥
軍閥是指在正常的國家體系內,由自成派系的軍人組成軍事集團,對國家地域劃分勢力范圍,使用軍事手段割據一方,並控制其割據地的行政,司法,教育,稅務等政府機構和所屬官員的任命。軍閥是國家中央政府和中央集權衰弱的產物。軍閥一般都無視中央政府的存在,有的甚至與中央政府分庭抗禮。其軍事集團只服從於軍事首領,並不服從於中央政府。 中國歷史上任何一個朝代的終結都出現過軍閥或是軍閥混戰,比較著名的有漢末、隋末、元末的軍閥混戰和民國初年的北洋軍閥以及直系、皖系、奉系等軍閥的相互混戰。
古代的含義
《新五代史·安重榮傳》:「嘗謂人曰:『天子寧有種耶?兵強馬壯者為之爾。」「軍閥」,這個在20世紀初從日本傳來的詞語,「閥」字在古代漢語中指有功勞或有權勢的家庭,而「軍閥」一詞漢籍古語中亦已有之。從語義學的角度看,「軍閥」一詞的意蘊在唐朝即已出現,《新唐書》載:「郭虔瓘,齊州歷城人,開元初錄軍閥,遷累右驍衛將軍兼北庭都金山道副大總管。」《玉海》記載更為詳細:「郭瓘,開元初錄軍閥(二年四月庚申),累遷左驍衛將軍兼北庭都賜衣一襲薛訥,破吐蕃於武階(開元二年十月甲子)帝命紫舍人倪若水即軍陟功狀拜訥左(一作右)羽林大將軍(一雲十月癸未)」兩則史料的記載稍有出入,但均顯示唐人所謂的「軍閥」是從軍事角度出發的,意思為軍功,但與社會的上層地位有很大的關系。這顯然和當時的社會環境和文化因素有關。
唐代由於採用科舉政策,世族和庶族的社會地位有可能發生變化。實際上,科舉制度僅是為庶族開通了一條通向上層的道路,而世族憑借門第、文化傳統的優勢、長期以來所建立的關系網,依靠科舉世族躋身於政治上層的機會遠大於庶族。所以,社會上的門閥觀念並沒有因此消亡,反而延續了下來。而主要依靠世族不屑一顧的軍功躋身於社會上層的庶族為了提高名望和政治地位,也熱衷於修著譜牒,以便得到特權階層的認可。可以說,唐代的「軍閥」在直接含義上,是軍事意義的,間接含義上才是政治意義的,但無論如何,「軍閥」是唐代時人成為特殊階層的一個條件,這也是「軍閥」一詞的含義後來演變成憑借權勢造成特殊地位的軍人或軍人集團的原因。
近代的含義
近代意義上的「軍閥」一詞,是由梁啟超從日本翻譯而來的。據康有為的學生任啟聖記載:「某年徐(徐勤——引者按)在滬請天游同學三數人晚餐,余亦在座。余偶提軍閥二字,徐高聲說:『軍閥』二字,由梁任公翻譯而來。日本軍人可稱閥,概皆幕府子弟。若中國軍人都是窮光蛋,何閥之有?只可稱軍人,不能稱軍閥也。」
近代「軍閥」一詞與古代「軍閥」一詞形同意異,但其意蘊在古代亦有,只不過不是以「軍閥」這樣一種字面表達方式,而是以「藩鎮」「群雄」「閥閱」等字形的面貌出現。在「軍閥」一詞從日本引進之前,近代大都是以「都督」一詞來表達的,其觀念演變上的指涉,是在「文人當政」和「武人當政」、「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關系中定位的。例如,李大釗在1913年分析當時的形勢時就說:「共和後,又有所謂建國之勛者矣。其今日一榜,明日一榜,得勛位、嘉木、上將、中將者,要以武人為多,而尤以都督為橫,以其坐擁重兵,有恃無恐,上可以抗中央,下可以脅人民。……革命之後,吾民之患在數十專制都督。」⑤「都督」——民初「軍閥」的早期雛形,它的社會身份此時定位在擁有一定地盤、相當大的軍權、占據一定政治地位的個人。這種以個人姿態出場的「都督」,尚未被人看成是一種特殊的社會階層,也就是說,它還不是階級意義上的概念。但是,對都督和其行為的修飾詞語,已表明了社會上對都督這種軍事勢力和軍人專政的不滿,「都督」也就由一個中性詞變成了蘊含貶義色彩的詞語。
從「都督」到「軍閥」的演變具有一定的過程。古代早已出現過的「軍閥」一詞,在近代重新被拾起並賦予新的含義、加以新的運用,是近代中國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和中外文化交流的結果。
所謂軍閥,是指軍人以武力為後盾,割據一方,自成派系的軍人或軍人集團。或是由中央政府或承認中央政府,以保有並擴張自己的權位,忽視國家的秩序法律。
以下為軍閥的定義:
1、由於現實上「勝者為王,敗者為寇」的觀念,很多被消滅或勢力不夠而失敗或被招安的政權或割據勢力,很多都被視為軍閥,如漢末群雄、明末的左良玉等。
2、掌握一個政權的軍隊事務,如:日本帝國時期軍部里的長州閥、皇道派、統制派等各種勢力。
3、指以武力割據一方的政權,主要是用在民初時的武力政權,像張作霖、段祺瑞等北洋軍閥,又或像日本戰國時期的大名。
4、以武力作為政治資本、擁兵自重,佔有國家土地、國家資源,以擴充地盤為唯一目的,對於其他方面的建設通常少有建樹。
5、常是由掌握軍事、經濟的名士演變成軍閥。因中央勢力衰弱,出現能壟斷權力的人。
6、即使是現代民主國家,對於不聽中央政府指揮的地方首長或勢力,而自己為政者,有時也會被戲稱為軍閥,或「地方諸侯經濟」。
在中國歷史上,也出現過諸侯、太守、刺史、節度使等等的地方政權,因日久滋養軍事勢力且因政治、政策、種族或環境等因素考量而有所背棄中央政府
1、東漢末期經過三國。
2、隋末王世充、竇建德、劉武周等
3、唐朝安史之亂後至五代十國
4、北宋靖康之變後到紹興和議(如張浚)
5、元朝時期(如擴廓帖木兒)
6、明朝末期至清聖祖滅三藩及台灣明鄭政權後
7、清末和民國初年民國軍閥
5. 兩部外國文學對比鑒賞文章
《巴黎聖母院》最集中最典型地反映了雨果的浪漫主義文藝觀。其鮮明的浪漫主義特色表現:1.離奇的情節 這部小說情節曲折離奇,富有戲劇性,充滿了現實生活中不可能有的巧合,誇張和怪誕。如:"奇跡王朝"對詩人奇特的審判;加西莫多的劫法場,抵禦千軍萬馬的進攻;母女重逢;加西莫多的屍骨一被分開就化為灰塵等。 這些曲折多變,但在本質上又是真實的情節,大大加強了小說的戲劇性,從而增強了小說的感染力。 2.非凡的人物 小說的人物是浪漫主義的典型人物:愛斯梅哈爾達的美貌和人格力量是非凡的:加西莫多的非凡則表現在他可怕的外貌,奇特的舉動,巨人般的體力,以及對愛斯梅哈爾達高尚而充滿自我犧牲的愛情及表達方式;克羅德的禁慾和縱欲的矛盾等。這些人物的特點,表現了雨果獨具的浪漫主義特徵,即追求誇張,想像而不求細節的真實,不求酷似現實。 3.強烈的對比 作為一種美學理想,對比原則是雨果浪漫主義最重要的特徵,貫穿著小說的始終。 首先是巴黎城市和聖母院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與人民陰暗不幸的生活構成鮮明對比,這樣更突出暴露了封建暴政的黑暗。 其次是草菅人命,任意誣陷的封建王朝與尊重人權,公正廉明的"奇跡王朝"的對比; 最主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對比: 正面與反面人物的對比--愛斯梅哈爾達和加西莫多是善良,真誠和美好的人性的代表,克羅德、法比則是自私、冷酷和丑惡的人性的代表、善與惡十分鮮明地分別體現在這兩組人物身上,產生強烈的對照。 還有正面與正面,反面與反面人物之間的對比以及人物自身對比,如加西莫多外貌與心靈的對比等。對比原則的運用 使得小說的情節和人物顯得更奇特,主題更鮮明,突出。 此外,作者以濃烈的色彩描繪了中世紀特徵鮮明而絢麗的城市圖景,給讀者展現了一個充滿絢爛和奇特聲響的世界。 這些描寫都極強地增加了小說的浪漫主義色彩。 《高老頭》是巴爾扎克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主要是現實主義為主。 首先,《高老頭》著重揭露批判的是資本主義世界中人與人之間赤裸裸的金錢關系。高老頭一生的經歷就體現了這點,自從妻子死後,他對兩個女兒疼愛有佳,然而他的兩個女兒卻因為他的財產開始明爭暗鬥。最終把他榨乾,在自己租來的簡陋公寓里悲慘死去。高老頭之死是這幕家庭丑劇的高潮。高老頭臨死前想見女兒一面,盡管他哭天喊地,可是誰也沒來,死前的高老頭才悟出了資本主義社會的殘酷真理:「錢可以買到一切,買到女兒。」當拉斯蒂涅為籌款治喪在「紐沁根夫婦與雷斯多夫婦兩處奔走」時,他們以「父親死了,都悲痛得了不得」而拒絕會客。在送葬的行列里,出現的是這兩家「有爵徽的空車」。巴爾扎克的揭露與批判真可謂入木三分,力透紙背。 其次,《高老頭》對封建貴族權勢的得而復失,盛而復衰的歷史趨勢,作了細致而深入的描寫。王政復辟時期,爵位重新成為地位的標志,鮑賽昂夫人是「貴族社會的一個領袖」,其府邸是貴族住區「最有意思的地方」,能在這「金碧輝煌的客廳里露面,就等於一紙閥閱世家的證書」,拉斯蒂涅初到巴黎就憑著「鮑賽昂太太表弟」這一稱呼在社交界通行無阻。聖日爾曼的沙龍是暴發的資產階級夢寐以求的「聖地」,為了能夠踏進「這個比任何社會都門禁森嚴的場所」,「一個銀行家的太太作什麼犧牲都肯」。資產階級拚命想擠進貴族行列,但貴族社會卻十分鄙薄滿身銅臭的資產者,已經得到封爵的許多新貴族仍舊被拒於他們的大門之外。 但是貴族社會的表面繁華後面卻潛藏著危機,隱伏著災難。傲慢的貴族領袖最終卻慘敗在她所鄙夷不屑的資產階級小姐面前。鮑賽昂夫人的情夫「葡萄牙一個最有名最有錢的貴族」竟為了20萬法郎利息的陪嫁,拋棄了她而娶了資產階級小姐洛希斐特。這沉重的打擊,迫使鮑賽昂夫人流著眼淚,焚毀情書,退出社交界,隱居鄉下。在告別舞會上,鮑賽昂夫人的強顏歡笑掩飾不住內心的悲愴,而先前被她奚落的但斐那卻得意非凡。
6. 歷史上陳亮的詩那首最有名謝謝!
詩作
【梅花】
疏技橫玉瘦,小萼點珠光。 一朵忽先發,百花皆後春。
欲傳春信息,不怕雪埋藏。 玉笛休三弄,東君正主張。
【送文子赴闕】
直排閶闔挽天潢,到得雲章自帝鄉。電抉雷掀驚偉特,韻成鈞奏快鏗鏘。
紫泥新拜絲綸寵,前席行依日月光。禁侍燕閑如獻納,願將民瘼達君王。
【廷對應制】
皇朝銳意急英賢,虜據中原七十年。際遇風雲凡事別,積功日月壯心愆。
管簫器小誰能識,孔孟人存用則傳。慚負壽皇勤教育,奏篇半徹冕旒前。
【及第謝恩和御賜詩韻】
雲漢昭回倬錦章,爛然衣被九天光。已將德雨平分布,更把仁風與奉揚。
治道修明當正寧,皇威震迭到遐方。復讎自是平生志,勿謂儒臣鬢發蒼。
【詠梅二首】
春回積雪層冰里,香動荒山野水濱。帶月一枝低弄影,背風千片遠隨人。
十里溫香撲馬來,江頭還見去年梅。喜開剩欲邀明月,愁落先教掃綠苔。
【壽曾主管】
累世名稱閥閱高,搢紳維復似英豪。宏才咸許致千里,小試先觀夢四刀。
方正寧容遷嶽麓,清明端可鑒絲毫。文章政事傳家美,須信池中有鳳毛。
豫章此夕誕賢良,非霧非煙遶畫堂。正是庭蘭爭秀發,更當隴麥弄輕黃。
一杯為壽滄溟窄,萬口同詞日月長。朝晚定知歸禁近,千年常得侍清光。
【送文子轉漕江東二首】
九重寤寐憶忠誠,故向長沙起賈生。魏闕絲綸新借寵,秦淮草木舊知名。
已聞塞下銷鋒鏑,正自胸中有甲兵。萬幕從茲無減灶,笑看卧鼓舊邊城。
詔頒英簜促鋒車,暫借長才按轉輸。昔嘆當年無李牧,今知江左有夷吾。
休論足食為先策,自是平戎在用儒。來歲春風三月暮,沙堤隠隠接雲衢。
7. 蘇州的著名景點
1、蘇州園林
俗語說:「江南園林甲全國,蘇州園林甲江南。」蘇州園林從總體上說,具有三個特點,一是造園圖景摹仿自然:以自然山水為主題,因地制宜地利用人工去仿造自然景緻,講求詩情畫意。
二是造園注重淡雅幽靜三是建園突出民族風格。蘇州園林是中國南方古典園林的典型代表,園林中以拙政園、滄浪亭、獅子林、留園為著名,被譽為蘇州四大古代名園。
2、周庄古鎮
周庄古鎮是世界文化遺產預選地、首批國家5A級旅遊景區,位於蘇州城東南,位於崑山、吳江、上海三地交界處。
周庄古鎮四面環水,因河成鎮,依水成街,以街為市。井字型河道上完好保存著14座建於元、明、清各代的古石橋。800多戶原住民枕河而居,60%以上的民居依舊保存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貌。
3、八虎丘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風景名勝區,已有二千五百多年悠久歷史,素有「吳中第一名勝」的美譽,宋代大詩人蘇東坡「到蘇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的千古名言,使虎丘成為旅遊者的神往之地。
4、蘇州博物館
由著名建築設計大師貝聿銘設計,有著傳統的蘇州園林風格,高低錯落,深灰色屋面與白牆相配,清新雅緻。屋頂上金字塔形的玻璃天窗讓博物館內充滿自然光線,館中還有庭院、水池、石橋,既傳統又現代。
5、平江路歷史街區
平江路歷史街區在拙政園以南,已有2500多年歷史,是保存完整的古街區。它與西邊的觀前街僅一巷之隔,卻有與其截然不同的清靜古樸氣息,可以說是不收門票的「古鎮」,隨便逛逛,邊看建築邊吃點小吃,十分愜意。
8. 戰國時期的"士"是指哪一類人舉幾個歷史上有名的"士"並提供他們的故事
樓上都很具體,我就不另贅訴了,我再來補充些:
「隱士」就是隱居不仕之士。
方士對中國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如扁鵲、葛洪、僧一行、邵雍、張君房,他們在醫學、天文歷法學、哲學等方面有傑出建樹。有的方士,如管輅、蕭吉、蔡元定、陳摶、張三豐等,有待重新評價。有的方士喪盡天良,謀財害命,是人類的害蟲。
方士是社會的一個復雜群體,在政治、經濟、文化中有不可忽略的作用,因此,歷代正史都載錄了他們的事跡,從《後漢書》到《清史稿》都設有方士傳。《後漢書·方術列傳》指出「苟非其人,道不虛行」。意為:如果是一個真正的術士,那一定是有真本領的。
"名士"諸如徐庶,"竹林七賢"."竹林七賢"指的是晉代七位名士:阮籍、嵇康、山濤、劉伶、阮咸、向秀和王戎。他們放曠不羈,常於竹林下,酣歌縱酒。其中最為著名的酒徒是劉伶。劉伶自謂:「天生劉伶,以酒為名,一飲一斛,五斗解酲」
我覺的隱士與名士區別不大,名士似乎已包含了隱士.方士怎麼看都有些江湖的味道.
參考資料:http://book.sina.com.cn/nzt/his/fangshidelishi/
9. 古代有什麼知名人物是姓林的
林堅,比干之子,林姓始祖。
林祿,披肝瀝膽,匡扶晉室,為元、明、成、康、穆五世良佐。
春秋
春秋時,林氏散居周、魯、齊、衛等地。戰國時期,趙國宰相長林十五世林皋,居九門(今河北省藁城縣西北),生有九子,時稱「九龍十德之門」.魯國林雍後人遷徙到齊、鄒二郡(今山東淄博),漢景帝時分鄒郡之地置濟南郡,遂為濟南林氏。
晉
至晉代,有林堅八十一世孫林穎,林堅公四十六世孫,家族世為西晉重臣,由濟南徙籍下邳梓桐鄉,為下邳祖,徐州冠族,生有二子:
林懋、林祿。長子林懋,任下邳太守,分出下邳林氏。次子林祿初任琅琊王司馬睿府參軍,黃門侍郎,後佐東晉元帝即位建鄴(今南京),匡扶晉室,領合浦太守。晉明帝太寧三年(公元325年)奉敕守晉安郡。林祿為晉安林氏始祖.世代子孫,俱偕顯貴。歷晉、宋、齊、梁、陳諸朝,英才輩出,奕世簪纓。有「一王、二侯、九將軍」之譽。其後都散居福建各地,今其後子孫遍及福建、廣東、海南、江西、浙江、台灣等地。
隋
閩晉安林十世林茂於隋文帝開皇三年任右丞,定居蒲田北螺村,子孫遂成閥閱,經文緯武,奕世簪纓,顯貴南國。傳至閩林十六世林披,兄林韜為闕下祖,弟林昌為台灣霧峰
林氏祖。批公生子九:
林葦、林藻、林曄、林薦、林著、林蘊、林蒙、林邁、林蔇,同時擢為刺史。世稱九牧林,尊公為九牧林祖。
唐
武後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建置漳州,由陳政之子陳元光任首任漳州刺史。河南光州固始縣的林孔著隨從陳政(陳元光之父)將軍在閩廣征戰,屢立戰功,其後浦南(屬今福建漳州
市)、福州東園、興化(莆田)及江浙兩廣。
唐末至五代十國
唐末至五代十國,河南光州固始縣的王潮、王審知入閩,立閩國,其後發展成林姓較有影響的支系。有林延皓的「控鶴林氏」、林穆的「陶江林氏」、林碩德的「上街林氏」、「濂江林氏」、林廷甲的「福全後安林」等支系。
10. 著名人物評論的摘抄
剛找到的,不容易,喜歡就採納吧。
這是司湯達的
司湯達的墓誌銘:活過、愛過、寫過.司湯達是十九世紀法國傑出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他的一生並不長,不到六十年,而且他在文學上起步很晚,三十幾歲才開始發表作品。然而,他卻給人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遺產:數部長篇,數十個短篇或故事,數百萬字的文論、隨筆和散文,游記。 司湯達的本名叫亨利·貝爾。1783年1月23日出生於法國格勒諾布爾市。父親是一個資產者,但卻擁護王權與教會,頭腦里充滿了貴族的觀念。司湯達的家庭教師是一個神甫。這個神甫對他進行嚴格的貴族式教育,禁止他與一般的兒童玩耍。對他影響最大的是他母親的外祖父。他母親屬於義大利血統,生性活潑,思想較為自由開放,能夠用義大利文閱讀但丁等人的作品。但她在司湯達七歲時便逝世了。司湯達的外祖父是一個醫生。思想特別開放,是盧梭和伏爾泰的信徒,擁護共和派。司湯達少年時期經常住在外祖父家,在那裡閱讀了大量的世界名作。 司湯達的童年,是在法國大革命的疾風暴雨中度過的。 1796年至1799年,他在格勒諾布爾的中心學校上學,那是法國革命時期按照資產階級的革命思潮和教育思想建立的新型學校。司湯達在那裡面系統地學習了新思想,新知識,對法國文學和唯物主義哲學發生了濃厚的興趣。1779年,他來到巴黎,原來准備投考著名的綜合工藝學校,但為革命的形勢所鼓舞,加入了拿破崙領導的軍隊。1800年,他隨拿破崙率領的大軍到了義大利的米蘭。米蘭人民長期遭受奧地利的統治,視拿破崙的軍隊為救星。他們對法國革命的熱情,他們的優秀的文化傳統,對司湯達的影響很深。以後他長期在米蘭居住,寫作,並以米蘭人自居。 從1806年到1814年,司湯達隨拿破崙的軍隊轉戰歐洲大陸。在1812年從莫斯科大撤退時,他擔任後勤軍官。長期的斗爭實踐,使他的共和派的觀點更加堅定,更加憎惡腐朽沒落的封建貴族與教會的黑暗統治。因此,以後他脫下戎裝,投身於文學創作時,他的批判的筆鋒總是指向貴族和教會,便不奇怪了。 1814年拿破崙下台,波旁王朝復辟。資產階級的革命派遭受鎮壓,封建的王公貴族則彈冠相慶。在這種形勢下,司湯達覺得「除了遭受屈辱,再也不能得到什麼」,便離開祖國,僑居義大利的米蘭。在這里,他對義大利的愛國主義人士抱以極大的同情,與爭取民族解放的燒炭黨人來往密切。他的行動,引起了統治義大利的奧地利軍警的注意。當1821年義大利革命失敗,許多愛國者身陷囹圄時,他也被警察當局作為燒炭黨人的同情者而驅逐出境。直到1834年,他被派任為法國駐教皇轄下的奇維塔韋基亞城的領事,才再度回到義大利。 司湯達從1817年開始發表作品。處女作是在義大利完成的,名為《義大利繪畫史》。不久,他首次用司湯達這個筆名,發表了游記《羅馬、那不勒斯和佛羅倫薩》。從1823年到1825年,他陸續發表了後來收在文論集《拉辛和莎士比亞》中的文章。此後,他轉入小說創作。1827年發表了《阿爾芒斯》,1829年發表了著名短篇《瓦尼娜·瓦尼尼》。他的代表作《紅與黑》於1829年動筆,1830年脫稿。1832年到1842年,是司湯達最困難的時期,經濟拮據,疾病纏身,環境惡劣。但也是他最重要的創作時期。他寫作了長篇小說《呂西安·婁萬》(又名《紅與白》),《巴馬修道院》,長篇自傳《亨利·勃呂拉傳》,還寫了十數篇短篇小說。在1842年3月23日司湯達逝世時,他手頭還有好幾部未完成的手稿。 司湯達是以長篇小說名世的。他的長篇代表作《紅與黑》,傳世一百多年,魅力分毫未減。然而,他的短篇小說也寫得十分精彩。其代表作《瓦尼娜·瓦尼尼》、《艾蕾》(直譯為《卡斯特羅修道院長》)等,寫得生動傳神,膾炙人口,堪稱世界短篇小說花園里的奇葩。它們與梅里美的《馬特奧·法爾戈納》、《塔芒戈》、巴爾扎克的《戈布塞克》一起,標志著法國短篇小說創作的成熟。 本書收錄了司湯達的十三個短篇小說。其中《往事連篇》(直譯為《一個義大利紳士的回憶》)、《箱子與鬼》《米娜·德·旺格爾》、《媚葯》、《菲利貝》等五篇譯自法國瑟伊出版社的《司湯達小說選》,其餘八篇譯自法國伽里瑪出版社的《義大利軼事》,茲按寫作年代逐篇介紹如下: 《往事連篇》於1825—1826在英國《倫敦畫報》連載,1826年,法文譯本或者改寫本在巴黎的不列顛書店與讀者見面,開始時無人知道作者是司湯達。司湯達逝世後,他的表弟柯隆伯在整理他的遺稿時,發現了這篇作品的部分底稿,於是把它收入1854年版的《司湯達小說集》。 這篇小說描寫了在拿破崙的軍隊佔領義大利期間的社會風俗,世態人情。保守的人士聚集在教會的旗幟下,企圖神靈於聖母的保佑,阻止滾滾而來的革命浪潮,而教會勢力則趁機製造奇跡,編造所謂聖母顯靈的謊言,蒙蔽愚昧的人們;年輕人,有理智的人則對教會那一套持反對態度,他們歡迎拿破崙大軍的到來。小說敘述了一次重大的歷史事件——劫持教皇的行動,對亂世英雄有一些精彩的描寫。總之,小說描寫的義大利社會是一個保守的、愚昧的社會,廣大民眾視教皇為上帝在人間的代表。因此,拿破崙大軍在義大利失敗,教皇復辟,掀起復仇運動是勢所必然的事。 《箱子與鬼》寫於1829年底。這一年聖誕節司湯達曾把它讀給梅里美聽。這篇小說通過一個警察局長利用權勢,霸佔民女,活活拆散一對戀人的故事,向讀者揭露了西班牙復辟勢力的兇殘與霸道。作為這種惡勢力的對立面,兩個戀人的純潔、善良,為了愛情不惜拋灑熱血的情節,極具動人心魄的力量。 《媚葯》寫於1830年1月,同年6月發表於《巴黎評論》。司湯達自稱寫這篇作品是為了「治療頭痛,散心」。而且他承認參考了十七世紀法國作家斯卡龍的一起作品。他說:「每個時代的調味汁不同。我不過把1660的調味汁換成1830年的罷了。」這篇作品描寫的是一個西班牙少婦鬼迷心竅,拋棄富裕但年老的丈夫。與一個跑江湖的馬戲演員私奔,上當受騙仍不變心的故事。也許這確是一起消遣之作,思想平平,但在創作手法上有獨到之處,尤其是開頭與結尾受人稱道。開頭描寫的時間、地點、氛圍與情節十分協調,很能抓住讀者;結尾言簡意深,給人以想像的餘地。 《米娜·德·旺格爾》寫於1829年12月至1830年1月間。其後又幾經修改。但司湯達生前未拿出發表。直到他死後十一年巴黎的《兩世界評論》才將它刊發。在司湯達的作其中,這是少有的描寫德國人的作品之一。米娜·德·旺格爾出身於德國大貴族家庭。她父親因厭惡非正義的征戰,受到宮廷的監視,最終憂郁而死。她為了追求自身的幸福,離鄉去國,來到巴黎,墮入了愛河。為了達到目的,這個愛幻想的德國姑娘不惜紆尊降貴,喬裝改扮,來到她私下熱戀的人家裡做女傭,不料因高興過度,吐露了秘密,釀成悲劇,最後以身殉情。司湯達通過這個哀惋曲折的愛情故事,展示了德國人與法國人性格上的差異以及對待愛情的不同態度。小說的女主人公米娜·德·旺格爾在作者的人物畫廊里,是一個有血有肉,光彩奪目的人物。 《菲利貝》成於何時,專家們尚未得出定論。有人認為是在1827年至1830年間。也有人認為是在1839年。但法國文學史家克魯才分析了菲利貝與《紅與白》中的主人公呂西安的性格特徵,覺得兩者相近,便認為它成於1835年至1839年間。嚴格地說,這篇東西也許夠不上短篇小說,只能算一個短故事,也有點像中國的筆記小說。內容也確如副標題,是一位膏粱子弟的幾個生活片斷,如經商、戀愛、搬家等,寫得比較粗放。在司湯達的短篇創作園地里,它也許只能算一根小草,但對於我們全面了解司湯達的創作,終究是有益的,因此我們也把它收進集子。 在收入《義大利軼事》的八個短篇里,除了《瓦尼娜·瓦尼尼》成於1829年以外,其餘的都寫於1833年以後。關於這些小說,有些情況需略作介紹。 1833年,司湯達再次來到義大利後,在一個朋友家的藏書室里,發現了一批「古代的手稿」。這些手稿真實地記錄了義大利十六、十七世紀的一些重大的「社會新聞」。司湯達在閱讀之後,大感興趣,認為它們是「十六世紀和十七世紀義大利歷史的有益補充」;它們描繪了「孕育拉斐爾和米開朗基羅一代天才的風土人情」,便花重金購得抄錄權,請人仔細抄錄了某些篇章,保留在身邊,反復閱讀,並以部分翻譯加部分創作的手法,將這些手稿改寫成短篇小說。他在世時,選出《艾蕾》、《維多利婭·阿柯朗波尼》(或譯作《帕利亞諾公爵夫人》)、《桑西一家》三篇結集出版。在他去世十二年後,他表弟整理了他的脾氣據此改寫的短篇小說,並加上描寫義大利人愛情故事的《瓦妮娜·瓦尼尼》,結成一集,取名為《義大利軼事》出版。 1829年發表的《瓦妮娜·瓦尼尼》,是一起短篇傑作。它通過燒炭黨人彼埃特羅與羅馬貴族小姐瓦妮娜的愛情,歌頌了義大利的民族解放運動,歌頌了為民族解放而獻身的燒炭黨人。瓦妮娜是個傾國傾城的美女。她雖然出身於閥閱世家,但視富貴如浮雲,心甘情願地追求一個出身低微,身負重傷,又被官方通緝的逃犯。為了愛情,她甘願舍棄一切,甚至不惜自己的名聲。但為了得到彼埃特羅的愛,她竟然告密出賣了彼埃特羅手下的戰士,破壞了他們的起義。她當初愛上彼埃特羅,是欽佩他為民族解放奮斗的大無謂精神。但由於私心的支配,她的愛情到頭來變成了正義事業的阻力。 作為她的對立面,彼埃特羅表現了可歌可泣的愛國精神。他愛瓦妮娜,愛她勝過愛自己的生命。但是當他必須在祖國的命運和個人的幸福之間作出選擇時,他放棄了後者。為了民族解放他甘於吃苦,當他手下的戰士被捕,起義失敗後,他毅然投案自首,以免被人疑為叛徒。當他得知是自己的心上人告的密後,他憤怒地拒絕了她的解救,與她斷絕了情緣。他的凜然正氣和非凡的人格力量使他成為文學史上一個光彩奪目的愛國者形象。 《岸邊的聖方濟各教堂》是一起描寫「義大利激情」的小說,教皇的侄媳康波巴索王妃表面冷漠、清高,謹守婦道,實際上充滿了不可抑制的情慾。她與法國駐教廷的使館隨員,法國攝政王的私生子暗通款曲。但她一心要獨享情夫的情愛,一旦得知他移情別處,便與教會的野心家勾結,派人暗殺了情夫。司湯達在描寫這對青年的情愛波折時,附帶了幾筆,便把當時教會任人唯親,編織裙帶關系,打著冠冕堂皇的旗號互作私人交易的丑惡事實揭露無遺。 《維多利婭·阿柯朗波尼》寫的是宮廷貴族為情愛和利益進行的兩次陰謀仇殺。小說是以記敘「社會新聞」的筆調寫的。盡管案情十分曲折,解決案件的方式驚心動魄,但最精彩的還是關於初為紅衣主教,後為教皇西利斯圖斯五世的蒙太托的描寫。菲利克斯是蒙太托的外甥和養子。紅衣主教視他為掌上明殊。然而,他在聽到養子被人暗殺的消息後「面不改色」,一點兒沒有震驚的表現。第二天梵蒂岡召開紅衣主教會,人們認為他不會到場,誰知他和往常一樣,第一批到會,而且在教皇本人流淚安慰他時,他也和平常一樣,十分平靜,並且要求聖上不要下令調查案情,說他已寬恕了殺手。他的這些表現,贏得了教皇和其他人的好感。大家都說他是一個了不起的教士。此後不久,他當選為教皇(他在外甥死後的表現無疑為他當選脾氣了道路),臉立刻變了,逼得涉嫌與他外甥謀殺案有關的人逃離羅馬。他的種種表現,活脫脫表現了一個野心勃勃,不擇手段往上爬的高級教士的偽善心靈。 《桑西一家》以哀怨動人的筆調寫了貝阿特麗絲及其一家的不幸遭遇。她是個美麗的少女,正值如花似玉的年齡,本該充分享受父母的憐愛。誰知她父親是只衣冠禽獸,想方設法虐待她,糟蹋她。她忍無可忍,與繼母一起,叫人殺死了這個淫棍。這件殺人案事出有因,理當得到法官的同情,然而教會的裁判機構卻不顧天理人情,判決這位少女及其一家人死刑。作者在這里對司法的不公正表達了強烈的義憤,對不幸的少女表示深切的哀憐。 《帕利亞諾公爵夫人》敘述了一起貴族家庭常有的事情:女主人與年輕的男侍從偷情。司湯達沒有過多地描寫偷情的場面,倒是對處理這件事情的過程作了詳細的描寫,更費了不少筆墨,對教廷內部你死我活的斗爭,作了逼真的展現。兩個偷情者當然被處死了。甚至連腹中的胎兒都不放過。封建大家族裡,這種慘無人道的私刑制度令人觸目驚心。 《艾蕾》是一出催人淚下的愛情悲劇。貴族小姐艾蕾與「強盜」尤拉相愛,遭到父兄的極力反對。不幸在一次戰斗中,她的兄弟死於尤拉刀下。傷心欲絕的父母為斬斷她與尤拉的情絲,把她送進修道院;而尤拉攻打修道院失敗,為了逃避追究,遠走他鄉,失去了聯系。在與情人生離死別,身處惡劣環境,十分痛苦的情況下,艾蕾自甘墮落,先花費重金賄賂,當上了修道院長,後失身於道貌岸然的主教。最後,因懷孕事發,被判重刑。當她聽說尤拉率人前來解救她的消息時,留下一封長信,自殺身亡。這篇名作通過艾蕾這個大家閨秀的不幸遭遇,深刻地揭示出,封建的門第觀念是扼殺青年人幸福的兇手;偽善的教會,修道院是使人墮落的根源。 《血染風情》(直譯為《寵愛過度反害人》)和《蘇奧拉·斯科拉蒂卡》兩篇的題材有類似之處。雖然故事發生的年代不同,一起是1585年前後,一起是1740年前後,但兩篇小說都寫出了封建制度的慘無人道,和貴族修道院的黑幕。那些多子女的貴族家庭為了保證家庭的財產不致分散,往往只把財產傳給長子,對於其餘的兒子只給一定的生活費,對於女兒則一律趕出家門。或者嫁出去換一筆財產,或者把她們送進專門為這些人開辦的貴族修女院。進了修女院則等於進了墳墓,與外面的一切聯系都要切斷。正如《血染風情》里修女說的:「父母把我們送進修道院,家庭財產都被兄弟霸佔,我們被關在這座活人的墳墓里,沒有第二條生路。」但是少女們都是活生生的人,不甘心犧牲自己的青春、愛情、幸福,想方設法與外面的情人幽會。然而這種行為一旦被發現,便要被視為瀆聖罪,輕則打入地牢,終身監禁,重則處死。《血染風情》和《蘇奧拉·斯科拉蒂卡》寫的就是貴族修女們的生活,她們對幸福的嚮往和對命運的抗爭。對受社會與家庭迫害的修女,作者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對她們英勇反抗,追求幸福與自由的行動則予以熱情的歌頌,把這些「淳樸而富於感情的人」稱為「現代文明的先驅」。《紅與黑》靈魂的哲學詩於連是19世紀歐洲文學中一系列反叛資本主義社會的英雄人物的"始祖"法國批判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之作19世紀卓越的政治小說現代小說之父的經典著作19世紀歐洲文學史中第一部批判現實主義傑作美國作家海明威開列的必讀書被英國小說家毛姆認為是真正的傑作的文學書1986年法國《讀書》雜志推薦的理想藏書《紅與黑》是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司湯達的代表作,自1830年問世以來,贏得了世界各國一代又一代讀者的心,特別為年輕人所喜愛。作品所塑造的"少年野心家"於連是一個具有高度典型意義的人物形象,已成為個人奮斗的野心家的代名詞。小說發表後,當時的社會流傳"不讀《紅與黑》,就無法在政界混"的諺語,而本書則被許多國家列為禁書。《紅與黑》在心理深度的挖掘上遠遠超出了同時代作家所能及的層次。它開創了後世"意識流小說"、"心理小說"的先河。後來者競相仿效這種"司湯達文體",使小說創作"向內轉",發展到重心理刻畫、重情緒抒發的現代形態。人們因此稱司湯達為"現代小說之父"。《紅與黑》在今天仍被公認為歐洲文學皇冠上一枚最為璀璨精緻的藝術寶石,是文學史上描寫政治黑暗最經典的著作之一,100多年來,被譯成多種文字廣為流傳,並被多次改編為戲劇、電影。司湯達的墓誌銘:活過、愛過、寫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