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知名華人
Ⅰ 中國人民日報 本世紀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百位傑出華人
毛澤東 周恩來 楊振寧 袁隆平 鄧稼先 鄧小平 姚明 蔣介石
Ⅱ 中國的海外傑出華人有誰
陳嘉庚(1874—1961年),又名甲庚,字科次,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教育事業家。陳嘉庚早在年便參加同盟會,募款支持孫中山的革命活動。民國成立後,他一再反對日寇侵略,籌款救災抵制日貨,導致工廠被焚,亦在所不惜。「七七」抗日軍興,他在新加坡組織「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首先把南洋各屬1000餘萬華僑組織起來,他被選為總會主席,華僑領袖地位從此確立。
陳嘉庚的最大貢獻是募集巨款援助祖國的抗戰。便1939年來瞅,他募集的抗戰軍費為國幣18億元,華僑匯祖國之款11億元中捐款約佔10%。南僑總會抗戰義捐約國幣5億元,主要是依靠群眾用各種方式勸募。1940年他率領南僑慰勞團歸國視察各戰區。訪問延安時,所見所聞,綜合觀感,認定中國共產黨是中國人民的期望,表示衷心擁護。
1942年,日寇攻佔新加坡,他被迫避難印尼,在這期間,陳嘉庚作了自稱「俚句」以明志的述志詩,有四句這樣寫道:「爪哇避匿已兩年,潛蹤難
保長秘密,何時不幸被俘虜,抵死無顏諂事故」。他搞到一小包「氰化鉀」藏在懷里,隨時預備以身殉國,表現了他崇高的民族氣節。
1945年日寇投降,他安全歸到新加坡,受到500個社團的聯合歡迎。同年11月8日,重慶團體舉行「陳嘉庚安全慶祝大會」。毛澤東給他高度評價,稱他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毛澤東對他的評價成為歷史性的評價;周恩來及王若飛的祝詞:「為民族解放盡了最大努力,為團結抗戰受盡無限苦辛,誹言不能傷,威武不能屈,慶安全健在,再為民請命」。傳誦於海外。
1949年,他應毛主席電邀,歸國出席全國政協,參加開國大典。他瞅到偉大祖國站立起來了,決心定居祖國,為祖國建設服務。他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歸國華僑聯合會主席、當選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全國政協副主席。
他已耄耋高年,馳驅祖國南北大地,舟車勞頓,席不暇暖,致力於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並對推動華僑愛國大團結、鼓勵華僑支持祖國和家鄉建設起到積極作用。他生前叮囑「把集美學校辦下往,把300萬元存款捐獻給國家」,並一再呼籲祖國統一,彌留之際還對台灣的歸歸深表關切,體現了一個愛國者的赤誠之心。
1961年8月12日陳嘉庚先生在京病逝。「陳嘉庚先生治喪委員會」由周恩來總理擔任主任委員,喪儀極為隆重。周恩來總理朱德委員長親身執紼,廖承志在追悼會上致詞。陳毅在弔唁的時候激動地說:「陳嘉庚先生是一個有骨氣的中國人。作為華僑領袖來說,他是一個傑出的愛國主義者,追隨革命,善始善終,值得後人學習。」
8月15日首全部各界舉行公祭,公祭結束後,靈柩南運,專車經過的許多城市,當地黨政部門和歸國華僑全部到車站獻花圈致祭,最後在集美鰲園舉行了隆重的安葬儀式,陳嘉庚先生永息在鰲園中。
王兆松辛苦下南洋掙基業報效祖國。王兆松先生幼年貧苦,無奈下南洋謀生,經艱辛奮斗,成為馬來西亞著名僑領、企業家。
對於故鄉的公益事業,王兆松一直非常熱忱。1936年,王兆松等人發起成立瓊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旨在開發瓊崖墾殖、礦業、漁、鹽等業。他帶領眾鄉鄰在萬寧置地8000畝,種橡膠400多畝。抗日戰爭期間,王兆松率瓊崖華僑積極捐資,支持瓊崖抗日戰爭。時任瓊崖自衛獨立隊總隊長的馮白駒曾親筆給王兆松致函兩封,贊揚愛國華僑「熱誠義舉,無任感佩」。
海南很多醫院、學校都有王兆松的捐獻。1926年籌建海口海南醫院時,他捐助大洋1000元,被聘為名譽董事;還3次為瓊海中學(海南中學的前身)捐款,獨資為文昌中學捐建圖書館,即兆松樓;文昌清瀾南島小學、會文冠南小學等,也都有王兆松所捐的教學樓。這些教學樓目前都保持著原來的騎樓風貌,仍在使用。
從1934年起,王兆松每年從國外匯款為文昌家鄉修路,還在通往家鄉的公路上建起5座木橋。後來因為匯款麻煩,王兆松在文昌買下3間鋪面房,以房租支付維修費。又在海口買下2棟樓房(今新華北路「長安旅店」和得勝沙51號),託人代理,租金全數用於公路維修和解決鄉親困難,不足部分再從國外匯款。
1955年,王兆松在吉隆坡病逝,終年80歲。
司徒美登(1868—1955),愛國華僑領袖。廣東開平人。1881年去美國,1884年加入洪門致公堂,參加反對清朝政府的斗爭。1904年起追隨孫中山進行革命活動。後在美主持致公堂、安良堂等僑胞團體的工作。抗日戰爭爆發後,發動美洲華僑捐款支援祖國抗戰,曾主辦抗日籌餉局,並到美洲各地宣傳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抗戰的事實。1945年當選美洲洪門致公黨主席。
1948年拒絕參加國民黨召開的「國民代表大會」,同年上書中共中央主席毛澤東,擁護召開新政治協商會議、組織聯合政府的主張,並赴美發動華僑支援祖國解放斗爭。1949年回國,出席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建國後,歷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全國政協委員、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等職。
Ⅲ 世界著名華人有哪些
王微微,Vera Wang,女,著名華裔設計師和婚紗女王
李安 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獲得者
章子怡 李連傑 美國勞工部長趙小蘭
Ⅳ 中國十大傑出人物有那些
1.火箭之父——錢學森
錢學森是我國航天科技事業的先驅和傑出代表,在空氣動力學、航空工程、噴氣推進、工程式控制 制論、物理力學等技術科學領域作出了開創性貢獻,是中國近代力學和系統工程理論與應用研 究的奠基人和倡導人。
6.改革致福領導人——鄧小平
鄧小平是中國共產黨第二代領導核心領導者,馬克思主義者,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中國社會主義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總設計師,鄧小平理論的創立者。
7.中國脊樑——魯迅
著名文學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毛澤東曾評價:「魯迅的方向,就是中華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8.為物理獻身馬大猷——物理學家
馬大猷畢生致力於聲學應用基礎研究,取得了兩項重要的開創性貢獻:創立了聲學中的簡正波理論,並將其發展到實用階段,在建築聲學和電磁理論方面取得重要成果;提出微穿孔板理論並應用於建築聲學和雜訊控制領域,在氣流雜訊研究中取得獨創性成果
9.國家地質研究者李四光——地質學家
中國地質力學的創立者、中國現代地球科學和地質工作的主要領導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傑出的科學家。
10.社會的良心——巴金
在動盪十年後,巴金在撰寫《隨想錄》,內容朴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
參考資料
李四光-網路
巴金-網路
Ⅳ 本世紀中國最有代表性的百位傑出華人名單
劉德華,張瑞敏.李嘉誠,劉翔,趙本山等等,很多!
Ⅵ 中國著名華裔有誰
海外華人主要生活於當地為相對多數民族的新加坡及在當地為相對回少數民族的馬來答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尼西亞與越南。這些地區的海外華人主要是在十六到十九世紀福建省與廣東省,以及後來的海南省。而從十世紀到十五世紀的移民主要是前往馬六甲與東南亞。
20世紀下半葉以來,海外華僑華人地域分布也在發生著變化,其顯著特徵是由集中漸趨分散,即由高度集中於亞洲,尤其是東南亞,向亞洲以外地區 ,尤其是歐、美、澳地區逐漸分散。
Ⅶ 世界政壇上的著名中國人有哪些
心繫香港的范徐麗來泰源、
布希相伴一旁趙小蘭風光無限、
中國「鐵娘子」國務委員吳儀作風嚴謹、雷厲風行,在中國素有「女強人」的美譽
加拿大第一位華裔女總督,來自香港,原名伍冰志,現名阿德里安娜·克拉克森。1999年9月, 由英女王委任,加拿大總理克雷蒂安宣布,克拉克森成為加拿大第26任總督,任期5年。克拉克森成為第一位加拿大移民總督,更是第一位華人女總督。
李世民、周恩來、鄧小平
Ⅷ 中國海外傑出華人有哪些
丁肇中( 1936~) 實驗物理學家。漢族,祖籍山東省日照市。
1936年1月27日生於美國。1960年獲碩士學位,1962年獲物理學博士學位。1963年,他獲得福特基金會的獎學金,到瑞士日內瓦歐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工作。1964年起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工作。1965年成為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講師。1967年起任麻省理工學院物理學系教授。他是美國科學院院士,研究方向是高能實驗粒子物理學,包括量子電動力學、電弱統一理論、量子色動力學的研究。他所領導的馬克·傑實驗組先後在幾個國際實驗中心工作。
由於丁肇中對物理學的貢獻,他在1976年被授予諾貝爾物理獎,並被美國政府授予洛侖茲獎,1988年被義大利政府授予特卡斯佩里科學獎。他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文理科學院院士,蘇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台北中央研究院院士,巴基斯坦科學院院士。他曾被密歇根大學(1978)、香港中文大學(1987)、義大利波洛格那大學(1988)和哥倫比亞大學(1990)授予名譽博士學位。他是中國上海交通大學和北京師范大學的名譽教授。1977年獲美國工程科學學會的埃林金獎章,1988年獲義大利陶爾米納市的金豹優秀獎及義大利布雷西亞市的科學金獎章。
他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校的名譽教授,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委員。
2005年世界物理年活動日前在歐洲啟動。他正領導著來自美、法、德、中等14個國家43所一流大學和科研院所的581名物理學家,在日內瓦建造的世界上能量最大的正負電子對撞機上,探索宇宙中的新物質、反物質.
丁肇中主要科學成就
1.發現丁粒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1)反氘核的發現;(2)25年來進行了一系列檢驗量子電動力學的實驗,表明電子、μ子和τ子是半徑小於10-16厘米的點粒子;(2)精確研究矢量介子的實驗;(3)J粒子的發現;(4)膠子噴注的發現;(5)膠子物理的系統研究;(6)μ子電荷不對稱性的精確測量,首次表明標准電弱模型的正確性;(7)在標准模型框架內,證實了宇宙中只存在三代中微子。
2.領導「阿拉法磁譜儀」實驗探索反物質
李嘉誠 商人 漢族。1928年7月29日出生於廣東潮州市
第一個獲得福布斯終生成就獎的人
1981年,獲委任為太平紳士
1981年,獲選為「香港風雲人物」
1986年,2月6日香港《信報》排出香港十大財團,長實系四家上市公司市值達三百四十三億港元,名列榜首
1986年,3月25日香港大學授予李嘉誠名譽法學博士
1986年,被比利時國王封為勛爵
1986年,香港大學校監、港督尤德爵士授予李嘉誠名譽法學博士稱號。
1989年,1月1日獲英女皇頒發的CBE勛銜
1989年,6月獲加拿大卡加里大學授予的名譽法學博士學位
1990年,12月15日港督衛弈信向李嘉誠頒發「商業成就獎」
1992年,4月28日北京大學授予李嘉誠名譽博士稱號
1994年,被評選為1993年度香港商界「風雲人物」
1994年,11月22日獲《亞洲周刊》頒發的首屆「企業家成就獎」
1995年,12月1日被(香港)「國際潮團聯誼會」推舉為大會名譽主席
1996年,第三期《資本》雜志公布香港華人富豪榜,長實系三間上市公司市值3,250億港元,佔全港上市公司總市值的13.7%,居華人財團榜首;個人資產600億港元,並列全港華人富豪第2名
1999年,《福布斯》(Forbes)世界富豪排名榜中位列第十,是亞洲首富
1999年,4月被英國《泰晤時報》選為千禧年企業家年獎大獎
1999年,5月被英文版的《亞洲周刊》,評選為亞洲區五十位最具權力人物之一
1999年,獲英國劍橋大學榮譽法學博士
1995年-1997年出任特區籌備委員會委員
1992年被聘為港事顧問
1985年出任基本法起草委員
1979年與霍英東等人出任中國國際信託投資董事
李政道:(1926年11月25日—),美籍華裔物理學家,漢族,出生於中國上海。1957年,他31歲時與楊振寧一起,因發現弱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的這項發現,由吳健雄的實驗證實。李政道和楊振寧是最早獲諾貝爾獎的華人。
1957 諾貝爾物理獎
1957 愛因斯坦科學獎
1969 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章
1977 法國國家學院G. Bude獎章
1979 伽利略獎章
1986 義大利最高騎士勛章
1994 和平科學獎
1995 中國國際合作獎
1997 命名3443小行星為李政道星
1997 紐約市科學獎
1999 教皇保羅獎章
1999 義大利政府內政部獎章
2000 紐約科學院獎
2007 日本旭日重光章
楊振寧 1922年10月1日生,漢族,安徽省肥西縣人。著名美籍華裔科學家、物理學大師、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1957年由於與李政道提出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恆」觀念被實驗證明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們兩個人是最早獲得諾貝爾獎的漢族人;其於1954年提出的規范場理論,則於70年代發展成為統合與了解基本粒子強、弱、電磁等三種相互作用力的基礎;此外並曾在統計物理、凝聚態物理、量子場論、數學物理等領域做出多項卓越的重大貢獻。
Ⅸ 在中國知名度和在世界影響力高的超級國際華人巨星是誰
國內男星非李連傑莫屬;女星則是著名導演張藝謀調教的鞏俐和章子怡。
港台的太多了。
Ⅹ 著名的華人有哪些
李小龍,原名李振藩,乳名細鳳,為美籍華人,祖籍中`國廣東省佛山市順德區均安鎮,身高173厘米,體重64公斤。他是一位武術技擊家、武術哲學家、全球范圍內具有影響力的著名華人武打電影演員、世界武道改革先驅者,UFC起源者,MMA之父,截拳道武道哲學的創立人。他對中國電影業的貢獻永不磨滅,在香港的3部半電影,3次打破空前記錄,其中,《猛龍過江》打破全亞洲票房記錄,李小龍隨即風靡東南亞。與好萊塢合作的《龍爭虎鬥》總票房達到2.3億美金。在泰國曼谷拍攝《唐山大兄》時,秒殺泰拳王察爾·鋪。成龍,1954年4月7日生於香港太平山,大中華區影壇巨星和國際功夫電影巨星,在華人世界享有極高聲望與影響。他與周星馳、周潤發並稱「雙周一成」,意為香港電影的票房保證。成龍以功夫片著稱,曾經多次打破香港電影票房紀錄,目前其主演的電影全球總票房已經超過100億元,為華人演員之首。成龍的成名作是功夫喜劇《醉拳》;1994年由他主演的《紅番區》在美國公映後反響強烈,使其成功打入美國好萊塢;《尖峰時刻》系列電影亦獲得極高的票房,並奠定其國際電影巨星的地位。李連傑,1963年4月26日出生於中國北京,英文名Jet Li。著名電影演員、國際功夫巨星、武術家、慈善家、「壹基金」創始人、「國際武術聯合會」、「中國武術協會」形象大使,「世界武博會」形象大使。新加坡籍華人 。曾居北京、香港、美國、新加坡等地,創建了慈善基金:壹基金。2010年12月3日,壹基金在深圳落地,獲深圳市民政局批准,正式成立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會。 朱棣文,江蘇省太倉人,原斯坦福大學物理系主任,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主任,諾貝爾物理學獎,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馮元楨,江蘇省武進縣人,美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主席,國際生物流變學會副主席,美國生物力學國家委員會首任主席、名譽主席,世界生物力學組織主席,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