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著名早點
㈠ 武漢著名小吃有哪些
一、武漢特色小吃及名店
1、老通城--三鮮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大智路1號)的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燴炙人口。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2、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992號(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3、蔡林記--熱乾麵
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製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條基本煮熟,然後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
熱乾麵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李包,他怕未賣完的湯面發餿變質,便把它撈起來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壺,他就把流出來的麻油拌到面條里。第二天,他把這些面條放在沸水裡滾燙幾下,撈起來拌上佐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使人爭相購食。有人間他這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人們說熱乾麵好,他從此就專賣此面。有些飲食攤販看他生意興隆,便向他學藝,也賣起熱干而來。現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乾麵館和攤點,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小吃之一。蔡林記熱乾麵館是其中最有特點、最有名氣的一家。
蔡林記熱乾麵館原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4號,面對水塔。現為連鎖經營,在武漢三鎮有多家店鋪。
4、談炎記--水餃
談炎記水餃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384號,距利濟路口不遠。1920年由黃陂人談志祥創辦。專門經營水餃近八十年,有獨到的製作水餃技藝,從選肉、配料、點味、制餡、制度到包制、熬湯、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標准,如以鮮豬腿、黃牛腿肉制餡,豬蹄熬湯,配上蝦米、香菇、香菜、蔥花等佐料,使水餃的餡嫩、湯鮮、形美、皮薄,吃起來爽口潤腹,余香滿口,吃後留有餘味,使人吃了還想吃。除了傳統的鮮肉水餃,名師談銀山近幾年還陸續研製出冬菇水餃、廠米水餃、三鮮水餃雞茸水餃、蝦仁水餃等新的品種,適應不同食客的口味。
5、順香居--燒梅
「順香居」位於漢口花樓街、交通路的交匯處,是一家經營重油燒梅近五十年的老店。該店的燒梅油重而不膩人,形如銀菊,味道鮮美,久負盛名。
燒梅的製作方法是將肥膘豬肉、饅頭、橘餅、花生米、冰糖、葡萄乾等切成小丁,略炒,以不冒油為度,再用桂花、紅綠絲、白糖調合成餡。麵粉加水適量,放少許精鹽揉和,醒約3分鍾,搓條,切小,案上撒上干澱粉,擀成荷葉形成薄皮,放入餡心,加少許麻油。或炸、或烤、或蒸。其味香甜可口,深受廣大群眾喜愛。
6、福慶和--牛肉米粉
「福慶和」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5號,在六渡橋一帶,以經營湖南風味的米粉著稱。粉質欽滑,味鮮可口。
7、五芳齋--湯圓
武漢「五芳齋酒樓」系倪錦財先生於民國三十五年申請舊漢口政府出資而設,其商號名稱為"上海五芳齋"(清朝咸豐八年始建),營業處所設在中山大道1303號,初創時雇傭工人十餘名,營業(生產)面積幾十平方米,直到解放。
現地處漢口中山大道723號(原為1171號)的五芳齋酒樓,由小到大,由私營到公私合營,直至全民企業,從始創至今,已逾百年之久。五芳齋以質優價廉為核心,自91年以來,相繼獲省(市)商業系統三塊金牌,並譽為"湯元大王","粽子大王",和"糕團大王"。93年國家商業部審核批准,授於 "武漢市江岸區五芳齋酒樓"、"做好做活'老字型大小'"發表文章,要求其他'老字型大小'效仿。
五芳齋的創建和發展,歷經百餘年之久,三鎮皆知,遠近聞名,現今的武漢五芳齋,已由過去單一的"寧波湯圓" 小吃品種開拓到幾十種多味湯圓及速凍系列,常年供應。不斷改革發展,以質量、價格、服務為核心,取得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和消費者的贊譽。
8、小桃園--煨湯
「小桃園」是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64號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該店創始於1946年,有陶、袁兩個小販在這里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漿之類的小吃,後來兩家合作,經營煨湯,店名"筱陶袁",解放後諧音化為「小桃園」,是著名的"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腳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馳名,其原料為黃波孝感一帶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雞,剁成雞塊,先人油鋸爆炒,再倒入內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糧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計原味,營養豐富,是老人,病人、產婦的滋補上品。八封湯和其他糧湯也都各縣特色,鮮香可口,深受食客喜愛。
㈡ 武漢有名的早餐店
蔡明緯早餐店
推薦原因:1、熱乾麵好吃
2、分量大、足
3、服務態度好
㈢ 武漢美食排行榜前十名有哪些
武漢美食排行榜前十名的有熱乾麵、三鮮豆皮、糊湯粉、面窩、豆絲、湯包、燒麥、煨湯、啤酒鴨、糯米雞。
1、熱乾麵
熱乾麵為湖北武漢最出名的小吃之一,有多種做法。通常以油、鹽、芝麻醬、色拉油、香油、細香蔥、大蒜子、蘿卜丁,鹵水汁、生抽為輔助材料。其色澤黃而油潤,味道鮮美。
4、面窩
武漢人過早,最喜歡吃的是面窩。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可見熱氣騰騰的大油鍋,金黃的面窩在裡面翻滾著,散發出誘人的香味。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19 世紀末。
5、豆絲
豆絲是武漢市黃陂區的三大傳統小吃之一,也是長江中下游區域的農家傳統食品,主要分布在湖北東南部、安徽西南部及江西。豆絲是用大米、綠豆等按一定比例打漿攤成餅此時為濕豆絲,一般吃飯是直接抹上醬料或自行包菜吃。
㈣ 武漢最有名的10大早點小吃是哪些小吃
武漢美食當推早點,小巧精雅,造型別致,一律米面為體,兼容別樣,蒸煮煎炸,藝巧味多,舉凡平民達官,學人商賈,南北過客皆其食者,故食不在繁巨,小吃小喝,有味則名。在武漢,一日之美在於晨,一個古典主義的美境。 武漢的早點有熱乾麵、豆皮、湯包、面窩、油條、歡喜砣、糍粑、清湯、水餃、米粉、炸醬面、煎餃、煎包、小籠包、面條、春卷、燒梅、蛋酒、豆腐腦、豆漿、湯圓、炒麵、炒粉等,數不勝數,間或也有外來主義的蘭州拉麵,西安釀皮和美國麥當勞。武漢是一個小麥和水稻復合地帶上的城市,它的早點也是中國小麥文化圈與水稻文化圈兩個食文化圈的大融合,麥子和水稻,代表旱地與水澤,一個製造味道的中庸地帶。 武漢人管吃早點為「過早」,不忌諱自己的街頭巷尾即食性品飲,且引以為榮之際,炫耀在武漢「過早」一個月不重樣。武漢早點的長期繁盛是源於它的開放性,拿來主義是武漢人的好性格,好東西都可以接納,有人吃就會有人做,又有精糙兩吃的寬容精神。在「過早」的名義下,武漢人展示出荊揚相會,九省通衢,江漢大都氣吞山河的食量。武漢人認為,他們在「過早」的時候,上海人就一律在家吃泡飯。武漢的「過早」習俗確實有很長的時間積淀,「過早」一詞最早見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漢口竹枝詞》,實際的「過早」自然比形成文字早。 豆皮:綠豆做的外皮香酥適口,餡料里搭配豐富,有軟軟的糯米,切丁的豆乾和肉末,再拌有蔥花...原有的豆皮是整塊的長方形的,但戶部的改良了,都切分成小塊小塊了,放在碗里用個牙簽插著吃,食客們也覺得方便也衛生了. 面窩:都是油炸食品,比油條的口感似乎更好哦,嚼上一口,滿口的面香,還有芝麻的味道,不好吃都不行噢. 汽水包:比純粹蒸出來的包子吃起來更有味道噢,包子底都被汽水煎的脆脆的,吃的時候包子還呼呼的冒著水汽,一個跪香一個軟面,都在嘴裡嚼著,那口感,哈,那個香~~ 燒梅:看形狀就知道,其實跟燒麥類似,但更秀氣些,不同的餡,不同的口味,不過甜口的似乎更好吃 米粑:老家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汽水粑",這其實就是用打磨好的米漿倒入模具中用汽水蒸制面成的,米漿的原味,口味清淡,易消化,更適合老人和孩子. 蝦仁煎包:做法與汽水包類似,這個早包關鍵是蝦仁餡,份量足,吃起來鮮香,愛吃海鮮類的朋友就不要錯過了它喲~ 歡喜坨:形狀討喜,也得了個好聽的名字,面團在外裹上一層芝麻後放入油鍋一炸,不一會就成了圓球狀了,吃前看著做也成了一種視覺享受了,因是糯米的原料,吃起來香糯可口,一張嘴二下就能消掉一個...哈 蛋花米酒:在湖北,這道甜品是很營養的很補的,配上油條,這就早餐的絕配之一了,夏天的時候,一杯涼米酒能讓你瞬間解暑~~ 糖油粑:和歡喜坨不一樣,它是實心的,裹著糖外衣,口感甜糯,喜歡甜食的選這個是沒錯的~ 熱乾麵:武漢的本土當家早點,芝麻醬,榨菜碎,肉末,再加點自製豆瓣醬,蔥花一撒,拌勻,那滋味,是炸醬面之類的不可比的.... 糍粑:湖北地方一般家家戶戶在冬天時都會打些糍粑在家裡,煮豆皮時放幾塊;早餐一般是用油炸的,吃起來口感香跪碰碰的..喜歡有嚼勁的朋友可以選它噢,越嚼越香~沒去過武漢的朋友或正要去的朋友,建議你們到了武漢後的第一個早晨肚肚一定要留著去戶部去吃早點~~保管你即使在武漢玩的不盡興,但就憑這美味的早點大集也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噢~~~~^
㈤ 武漢最好吃的早點什麼
1、熱乾麵
新浪旅遊配圖:熱乾麵 圖片來源於網路
新浪旅遊配圖:熱乾麵 圖片來源於網路
談武漢的過早,不能不談熱乾麵,他已經和武漢融為一體,和黃鶴樓、東湖、鴨脖子一樣,成為我大武漢金燦燦的名片之一。他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面。熱乾麵是武漢的招牌過早--最出名也最具特色。一種鹼制的熟面,彈性非常好,用笊籬盛著放入開水中燙一會兒,撈起後淋干水,放入碗中再開始加佐料和配料。 佐料無非就是鹽,胡椒,味精之類的,配料則有蝦米,辣蘿卜碎丁,蔥花...。。最重要的是芝麻醬。上好的芝麻一粒就足以齒頰留香,無數芝麻磨成的醬攪拌在 一起當真能香得吞下舌頭。佐料配料齊全,趕緊就著剛起鍋的熱氣迅速攪拌開,芝麻和蔥花的香味在空氣中彌漫開,未曾入口已是垂涎而食慾大振。武漢人每天早晨最愜意的事情就是舒舒服服的來一碗熱乾麵。芝麻醬的醇香,面條的勁道,3.5——4元一碗,再搞碗蛋酒或者是綠豆湯,聽了頭!
哪裡的熱乾麵好吃:
趙師傅天天紅油熱乾麵(武昌糧道街139號)
田記熱乾麵(江漢二樓140號)
李記熱乾麵(中山大道384號附2利濟路車站旁)
2、豆皮
新浪旅遊配圖:豆皮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武漢豆皮迄今已有40年的歷史。老通城「三鮮豆皮」是我大武漢人「過早」的主要食品之一,也是武漢民間極具 特色的傳統小吃。其形方而薄,色金而黃,味香而醉,香菇丁,五香乾丁,榨菜丁,肉丁,筍丁炒一下,加一點鹵汁,裹在糯米里。最初是武漢人逢年過節時特製的節日佳餚,後來成為尋常早點。外地人到武漢,皆以能吃到老通城的豆皮為快。毛主席曾品嘗數次,贊不絕口。喜歡味道重一點的吃貨可以在裝盤時再澆一點湯汁,那個香呀!
哪裡的豆皮好吃:
王師傅豆皮館(高雄路47附3號,近台北一路)
嚴氏燒賣店(自治街240號近十九中)
曾記豆皮大王(漢陽大道五里新村漢陽醫院巷子口)
3、面窩
㈥ 武漢的著名小吃有哪些
武漢美食當推早點,小巧精雅,造型別致,一律米面為體,兼容別樣,蒸煮煎炸,藝巧味多,舉凡平民達官,學人商賈,南北過客皆其食者,故食不在繁巨,小吃小喝,有味則名。在武漢,一日之美在於晨,一個古典主義的美境。
武漢的早點有熱乾麵、豆皮、湯包、面窩、油條、歡喜砣、糍粑、清湯、水餃、米粉、炸醬面、煎餃、煎包、小籠包、面條、春卷、燒梅、蛋酒、豆腐腦、豆漿、湯圓、炒麵、炒粉等,數不勝數,間或也有外來主義的蘭州拉麵,西安釀皮和美國麥當勞。武漢是一個小麥和水稻復合地帶上的城市,它的早點也是中國小麥文化圈與水稻文化圈兩個食文化圈的大融合,麥子和水稻,代表旱地與水澤,一個製造味道的中庸地帶。
武漢人管吃早點為「過早」,不忌諱自己的街頭巷尾即食性品飲,且引以為榮之際,炫耀在武漢「過早」一個月不重樣。武漢早點的長期繁盛是源於它的開放性,拿來主義是武漢人的好性格,好東西都可以接納,有人吃就會有人做,又有精糙兩吃的寬容精神。在「過早」的名義下,武漢人展示出荊揚相會,九省通衢,江漢大都氣吞山河的食量。武漢人認為,他們在「過早」的時候,上海人就一律在家吃泡飯。武漢的「過早」習俗確實有很長的時間積淀,「過早」一詞最早見於清朝道光年間的《漢口竹枝詞》,實際的「過早」自然比形成文字早。
豆皮:綠豆做的外皮香酥適口,餡料里搭配豐富,有軟軟的糯米,切丁的豆乾和肉末,再拌有蔥花...原有的豆皮是整塊的長方形的,但戶部的改良了,都切分成小塊小塊了,放在碗里用個牙簽插著吃,食客們也覺得方便也衛生了.
面窩:都是油炸食品,比油條的口感似乎更好哦,嚼上一口,滿口的面香,還有芝麻的味道,不好吃都不行噢.
糊湯粉:有粉有湯,再泡些油條再其中,一碗早點吃出了多少的花樣味道....
油條:呵,大眾早餐中的主角之一,大江南北都有的東東,就不在此多述了....
汽水包:比純粹蒸出來的包子吃起來更有味道噢,包子底都被汽水煎的脆脆的,吃的時候包子還呼呼的冒著水汽,一個跪香一個軟面,都在嘴裡嚼著,那口感,哈,那個香~~
燒梅:看形狀就知道,其實跟燒麥類似,但更秀氣些,不同的餡,不同的口味,不過甜口的似乎更好吃
米粑:老家有另外一種說法是"汽水粑",這其實就是用打磨好的米漿倒入模具中用汽水蒸制面成的,米漿的原味,口味清淡,易消化,更適合老人和孩子.
蝦仁煎包:做法與汽水包類似,這個早包關鍵是蝦仁餡,份量足,吃起來鮮香,愛吃海鮮類的朋友就不要錯過了它喲~
歡喜坨:形狀討喜,也得了個好聽的名字,面團在外裹上一層芝麻後放入油鍋一炸,不一會就成了圓球狀了,吃前看著做也成了一種視覺享受了,因是糯米的原料,吃起來香糯可口,一張嘴二下就能消掉一個...哈
蛋花米酒:在湖北,這道甜品是很營養的很補的,配上油條,這就早餐的絕配之一了,夏天的時候,一杯涼米酒能讓你瞬間解暑~~
糖油粑:和歡喜坨不一樣,它是實心的,裹著糖外衣,口感甜糯,喜歡甜食的選這個是沒錯的~
熱乾麵:武漢的本土當家早點,芝麻醬,榨菜碎,肉末,再加點自製豆瓣醬,蔥花一撒,拌勻,那滋味,是炸醬面之類的不可比的....
糍粑:湖北地方一般家家戶戶在冬天時都會打些糍粑在家裡,煮豆皮時放幾塊;早餐一般是用油炸的,吃起來口感香跪碰碰的..喜歡有嚼勁的朋友可以選它噢,越嚼越香~
另外偶還要強烈推薦戶部的牛肉麵,味道超贊,狂愛的牛肉麵.....
呵~真是羨慕住在戶部周圍的人們,每天吃的早餐都不帶重樣的,而且樣樣皆是美味....
沒去過武漢的朋友或正要去的朋友,建議你們到了武漢後的第一個早晨肚肚一定要留著去戶部去吃早點~~保管你即使在武漢玩的不盡興,但就憑這美味的早點大集也會讓你覺得不虛此行噢~~~~^
㈦ 武漢有哪些特色早點
熱乾麵、豆皮、糯米包油條、油炸糍粑、糯米雞、面窩、歡喜陀、酥餃、油香等
㈧ 武漢最有名的小吃
你好!!
我最愛吃的就是鴨脖子, 好吃!
下面還有很多武漢名小吃!
1,老通城豆皮
"老通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大智路口一家大型酒樓的名字,以經營著名小吃三鮮豆皮馳名,有"豆皮大王"之稱。這家酒樓創辦於1931年,某地原在古漢口城堡大智門外,為城鄉通道,故名通城甜食店,抗日勝利後復業,改你老通城甜食店。該店仿照湖北民間的傳統小吃豆皮,銳意改進,配合甜食應市,頗受歡迎「製法是將綠豆、大米混合磨漿,在鍋里攤成薄皮,內包煮熟的糯米、肉丁等餡料,用油煎好。特級廚師高金安精益求精,以鮮肉、鮮蛋、鮮蝦仁為主製作餡料,創制出三鮮豆皮,皮包金黃發亮,入口酥鬆嫩香,更加燴炙人口。毛澤東品嘗四次,次次贊賞。外地人和外賓到武漢來都以能吃到老通城豆皮為快。
2,四季美湯包
"四季美"是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江漢路口附近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意為一年四季都有美食供應,如春炸春卷,夏賣冷食,秋炒毛蟹,冬打酥餅等,1927年開業,生意興隆;後有特級廚師鍾生楚等在該店製作江蘇風味武漢化的小籠湯包應市,受到顧客的好評,被譽為"湯包大王",使該店變為主要供應小籠湯包的湯包館。他們制餡講究,選料嚴格,先將鮮豬腿肉剁成肉泥,然後拌上肉凍和其他佐料,包在薄薄的麵皮里,上籠蒸熟,肉凍成湯,肉泥鮮嫩,七個一籠,佐以姜絲醬醋,異常鮮美。為了滿足不同顧客的需要,除鮮肉湯包外,他們還應時製作蟹黃湯包、蝦仁湯包、香菇湯包、雞茸湯包和什錦湯包等。
3,小桃園煨湯
"小桃園"是坐落在漢口勝利街蘭陵路口的一家小吃店的店名。該店創始於1946年,有陶、袁兩個小販在這里搭棚設攤,經營油條、豆漿之類的小吃,後來兩家合作,經營煨湯,店名"筱陶袁",解放後諧音化為「小桃園」,是著名的"煨湯專家」。該店經營的主要品種有瓦罐雞湯、排骨湯、蹄膀湯、八封湯、腳魚湯、牛肉湯、鴨湯等。以瓦罐雞湯最馳名,其原料為黃波孝感一帶一斤半重以上的肥嫩母雞,剁成雞塊,先人油鋸爆炒,再倒入內有沸水的瓦罐內,用旺火糧熟,小火煨透,湯鮮肉爛,原計原味,營養豐富,是老人,病人、產婦的滋補上品。八封湯和其他糧湯也都各縣特色,鮮香可口,深受食客喜愛。
4,談炎記水餃
談炎記水餃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384號,距利濟路口不遠。1920年由黃陂人談志祥創辦。專門經營水餃近八十年,有獨到的製作水餃技藝,從選肉、配料、點味、制餡、制度到包制、熬湯、煮熟等各道工序,都有嚴格的標准,如以鮮豬腿、黃牛腿肉制餡,豬蹄熬湯,配上蝦米、香菇、香菜、蔥花等佐料,使水餃的餡嫩、湯鮮、形美、皮薄,吃起來爽口潤腹,余香滿口,吃後留有餘味,使人吃了還想吃。 除了傳統的鮮肉水餃,名師談銀山近幾年還陸續研製出冬菇水餃、廠米水餃、三鮮水餃雞茸水餃、蝦仁水餃等新的品種,適應不同食客的口味.
5 ,蔡林記熱乾麵
蔡林記熱千面館坐落在漢口中山大道854號,面對水塔。生意興隆,日銷量約15000碗,接待品食者萬人以上。
熱乾麵與山西刀削麵、兩廣伊府麵、四川擔擔面、北方炸醬面並稱為我國五大名面。它既不同於涼面,又不同於湯面,製作的方法是先招面條基本煮熟,然後攜起來排油攤涼,吃時再在開水內滾燙幾下,瀝水,加上芝麻醬、蝦米、蔥花、醬蘿卜丁、小麻油和醋等性料拌勻。上口時香氣撲鼻,耐嚼有味。源於三十年代初期漢口長堤街賣湯面的李包,他怕未賣完的湯面發餿變質,便把它撈起來晾在案上,不小心撞倒油壺,他就把流出來的麻油拌到面條里。第二天,他把這些面條放在沸水裡滾燙幾下,撈起來拌上佐料,熱氣騰騰,香氣撲鼻,使人爭相購食。有人間他這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人們說熱乾麵好,他從此就專賣此面。有些飲食攤販看他生意興隆,便向他學藝,也賣起熱干而來。現在武漢的大街小巷到處都有熱乾麵館和攤點,是武漢人早晨愛吃的早點小吃之一。蔡林記是其中最有特點、最有名氣的一家。
6,老謙記牛肉豆絲
老謙記是坐落在武昌司門口的一家風味小吃店,主要經營牛肉豆絲,兼管牛肉湯菜,隨意小酌。
豆絲是以綠豆、大米等為原料,磨碎成漿,在鍋里攤成皮,切成絲,武漢人很愛吃,有湯豆絲、干豆絲、炒豆絲等多種吃法。老謙記經營的是炒牛肉豆絲,炒時按顧客要求,可以枯炒,也可軟炒,味道各有千秋,區別只在火候。主要原料都是黃牛眉子百溝、濕豆絲、水發香菇、玉蘭片等,外加調味佐料,用麻油煎爐炒熟。吃起來牛肉酥滑鮮嫩,豆絲綿軟滋潤,牛肉與豆絲的味道交合在一起,別有風味。
7,面窩
面窩和熱乾麵一樣,也是武漢人愛吃的早點之一,製作簡單,遍及武漢三鎮的大街小巷,多為攤點經營,或由飲食店兼管,沒有代表性店鋪。
面窩是武漢特有的,創始於清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9年)。當時漢口漢正街集稼咀附近有個賣燒餅的,名叫昌智仁,看到賣燒餅生意不好,就想辦法創制新的早點品種。經過反復琢磨,他請鐵匠打制干把窩形中凸的鐵勺,內澆用大米、黃豆混合磨成的米漿,撒上黑芝麻,放到油鍋里炸,很快就作出一個個邊厚中空、色黃脆香的圓形米餅。人們覺得很別致,吃起來厚處松軟,薄處酥脆,很有味道。昌智仁稱之為面窩,流傳一百多年,成為一種價廉物美的特色早點。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