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廷尉
⑴ 張釋之的後世紀念
主詞條:張釋之祠
張釋之祠,又名張公祠,位於河南省南陽市方城縣西關回釋之路西段北側答,是紀念西漢文帝時著名廷尉張釋之的祠堂。始建年代無考,明宣德四年(1429年)復建,成化十年(1474年)續修;弘治六年(1493年)又修,清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再修。民國年間為縣門公所佔用,1947年解放後為農業技術推廣站所有。1958年後成為縣人民醫院家屬院,1979年列為方城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現祠堂坐北朝南,佔地面積3668平方米,建築面積500平方米,祠內現有明代「漢張廷尉祠記」碑一通,饗殿、祠堂、主持房各三間,為單檐硬山式建築,有長20米的畫廊一處。
⑵ 秦朝著名丞相李斯原來擔任廷尉官職,廷尉是負責什麼的
D。司法和首都警衛
也相當於現在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長.
秦漢至北齊主管司法的最高官吏。漢景帝中元六年(前144)改名大理,武帝建元四年(前137)恢復舊稱,哀帝元壽二年(前1)又改為大理。新莽時改名作士,東漢時復稱廷尉。漢末復為大理。魏黃初元年(221)改稱廷尉,後代沿襲未改,至北齊罷廢。
尉的職掌是管理天下刑獄。每年全國斷獄總數最後要匯總到廷尉;州郡疑難案件要報請廷尉判處;廷尉也常派員為地方處理某些重要案件。有的還可駁正皇帝、三公所提出的判決意見。廷尉根據詔令,可以逮捕、囚禁和審判有罪的諸侯王或大臣。禮儀、律令皆藏於廷尉,並主管修訂律令的有關事宜。屬於分、寸、尺、丈等度量標准之事,亦由廷尉掌管。
廷尉秩為中二千石,屬官有廷尉正和左、右監各一人。漢宣帝劉詢鑒於廷尉派往地方鞫獄的廷尉史任重而祿薄,於是增設秩為六百石的廷尉平四人,以加強對地方司法機構的控制。
東漢時省去右監,四廷尉平省為左平一人。廷尉人選常常擇取出身於律學世家者,如順帝時吳雄,三世廷尉;郭躬一家,以傳習小杜律著稱,數世之中,任廷尉者達七人之多。東漢時權歸台閣,廷尉處理案件有時也須聽命於尚書。遇有重大疑案,廷尉與尚書共同審理,開後世大理、刑部共司刑法的先例。
魏晉南北朝廷尉職掌與兩漢無區別,北齊易廷尉名為大理寺卿。唐代形成京師案件由大理寺卿負責審理、判刑,由刑部復核的制度。元代不設大理寺,審判由刑部直接進行。故至明代恢復大理寺後,受元制影響,又改變成京師案件之審判歸刑部,大理寺卿僅負責復核的制度。地方上所呈報的重罪案件,也是先經刑部評議,再經大理寺卿最後復核。清制與明同。大概就是負責這些吧。。。
⑶ 郯國的國君
郯子 春秋時期郯國君主,己姓(一說贏姓)子爵,少皞澗氏後裔。郯國之君稱郯子,因失籍失載,郯國世系不詳。通常提到的郯子,是指公元前525年朝拜魯國的那位郯國君主,和孔子是同時代人。據《春秋左氏傳》載:魯昭公17年(前525年)秋天,郯子朝魯,昭公盛宴款待。席間,魯大夫叔孫昭子問郯子為何以鳥名官,郯子回答得很詳盡。他說:「少皞是我的遠祖,我當然知道。我的祖先少皞摯初立位時,恰好有鳳凰飛來,這被當成吉祥的徵兆,因此就以鳥為師,用鳥名來稱呼各種官職:鳳鳥氏主管歷法,玄鳥氏掌管春分秋分,伯趙氏掌管夏至冬至,青鳥氏掌管立春立夏,丹鳥氏掌管立秋立冬。另外,還以五雉為五工正,分管手工業….」郯子的一番話,滿座人無不佩服。當時27歲的孔丘,在魯國做個小官,他聽說此事後,立即去拜見郯子請教。這就是韓愈《師說》中提到的「孔子師郯子。」孔子對郯子的博聞多識十分欽佩,尤其是象郯國這樣一個區區小國能夠珍視和保存自己的確歷史文化,更使他十分感慨。孔子後來還特意到郯國游學,在城北十里鋪遇到晉國學者程子,兩人在車上俯身交談,終日甚親,以致車上的傘蓋都傾斜了。後人建蓋亭以紀其事。
郯子朝魯一番話,載入史冊,流傳後世,至今仍是人們研究古代官制和民族形成的重要資料。郯子死後,後人建郯子墓、郯子廟、問官祠以作紀念。歷代文人墨客游覽古郯遺跡,又留下了大量膾炙人口的詩文佳作。人們景仰郯子對歷史文化的重要貢獻,過去在郯子廟中曾供奉「三聖」像,將郯子與孔子、老子並列。為弘揚古郯文化,郯城縣人民政府於1991年9月在縣城駐地建造了郯子雕像。
於定國(前111年—前40年) 字曼倩,西漢時東海郡郯縣人。定國之父於公,只做過縣獄吏、郡決曹這樣的小官吏,因其為孝婦辯怨的事跡載入史冊。元代著名戲劇家關漢卿以此為素材,創作了著名悲劇《竇蛾冤》。
於定國自幼隨父學習刑典之學,熟悉法律。曾為縣獄吏、郡決曹,後補廷尉史。由於他辦案公允,聲譽漸高,受到漢昭帝器重,升為侍御史、御史中丞。漢昭帝死後,昌邑王劉賀即位。劉賀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於定國就與大將軍霍光等一起廢掉了他的帝位。漢宣帝即位後,於定國被提升為光祿大夫平尚書事,數年後又升為水衡都尉、廷尉,位列九卿,成為掌管刑法的最高長官,凡郡國決獄有疑,皆由廷尉審核決定。於定國執法公正,辦案明快。對疑難案件,倍加審慎,他量刑時主張寬平,對鰥寡孤獨著常存哀憐之心。他當了18年廷尉,朝野稱頌,與漢文帝時著名的廷尉張釋之齊名。當時稱:「張釋之為廷尉,天下無冤民;於定國為廷尉,民自以為不會吃冤枉官司。」漢宣帝甘露二年,升任御史大夫,次年又當了丞相,封平西侯,為百官之首。永光元年,因年事已高,漢元帝賜予安車駟馬,黃金60斤還鄉,70歲病卒。
王郎(153—228年) 字景興,三國時東海郯縣人。幼年時熟讀經書,博學多才,年輕時被拜為郎中,認菑丘長。拜太尉楊賜為師學習經書。後在徐州治中幫陶謙掌管文書。當時漢室衰微,群雄四起,關東一帶戰事仍頻,王郎向漢天子請求勤王,漢獻帝見表後十分高興,隨即封陶謙為安東大將軍,王郎也被封為會稽太守,王郎推行仁政,「惠愛在民」,使「稽郡殷實富裕」,很有政績。王郎做太守第四年,孫策兵臨會嵇稽,王郎率兵決戰,因寡不敵眾被俘。孫策因王郎儒雅博學,未加害,留置曲阿不放。曹操於建安三年上表徵聘王郎,出任諫議大夫 ,參司空軍事。王郎精通法律刑理,以治獄見稱。曹丕即位後,王郎升遷為御史大夫封安陵亭侯。魏明帝即位後,王郎被封為蘭陵侯。後任司徒。太和二年(228年),王郎死,謚號「成侯」,死後歸葬故里。今郯城縣港上鎮朗里村,即為王朗故里。
王肅(195---256年) 字子雍,三國時期魏國東海郡郯人。其父王朗。王肅得其家傳,博通經史,著述甚豐,是歷史上著名的經學家。18歲時,拜著名學者宋忠為師讀《太玄》,他勤於思考,常常超越出老師的講解而提出新見解。在學術研究中博才眾長,獨樹一幟,創立了與鄭玄相對壘的王肅學派。王肅所代表的經學被稱為「王學」,在經學史上是佔有一定地位的。魏文帝黃初年間,王肅入仕為散騎黃門侍郎,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拜散常侍,對軍國大事常提出建議,發揮了重要作用。王肅學識淵博,直言不諱,曾向皇帝建言革除政治弊端,撤並那些清閑無用的官僚機構,裁減冗官,使官有實職,職有實事。讓官員少些,俸祿高些,使公家出的費用少,為官者進仕之志高。256年,王肅死,追贈衛將軍,謚號景侯。
何承天(373---447年) 南北朝時期宋東海郯人,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無神論思想家和天文學家。東晉末任參軍及瀏陽令;入宋後,被召為尚書祠部郎,奉旨與傅亮共撰《朝議》,不久補南台治書侍御史。元嘉十六年(439年),何承天任著作佐郎,撰國史。後轉任太子率更令。元嘉19年(442年),立國子學,以本官領國子博士。後升任御史中丞。何承天是一位傑出的天文學家。他繼承舅父徐廣40餘年觀察的天象成果,又親自觀測了40餘年,積累了豐富的天文資料,創制了新的歷法,經朝廷批准自元嘉22年起使用,稱元嘉歷。又創日法,為唐宋歷法家所採用。研究天文學必須有相應的數學基礎,何承天精於歷數,在推算圓周率上有重要貢獻。他求得圓周率為3.1418。作為一位傑出的無神論思想家,何承天在中國古代思想史上佔有重要地位。他寫出了《達性論》、《報應問》、《答宗居士書》等一系列論文,批駁生死輪回、善惡報應和神不滅等謬論,指出「生必有死,形斃神散,猶春榮秋落,四時代換」,有力的回擊了神不滅論。
何承天在數學、歷史、考古學和文學等諸多方面方面都卓有建樹。文學方面有《木瓜賦》等詩文傳世。在音樂方面,他精通音律,曾發明接近十二律的新律,又擅長彈箏,宋文帝曾贈予他銀箏一面,他曾參與撰修國史,《宋書》有志三十卷,大多取材於何承天撰寫的舊稿。
王僧孺(456—522年) 字僧孺,南朝齊梁間文學家,東海郯人。王僧孺仕齊起家,初為太學博士。後任晉安郡丞、侯官縣令等職。齊明帝蕭鸞即位後,下詔求賢舉士。始安王蕭遙光上表推薦僧孺,對他的人品學問給予極高評價。於是王僧孺被任命為尚書儀曹郎,不久又升任治書侍御史。後王僧孺出為錢塘令。梁朝建立後,王僧孺又歷任臨川王後軍記室等職,為官清正,流譽後世。
王僧孺是一位學者,三墳五典無不通曉,對文學也頗有研究。他精通譜諜之學,考定《百家譜》,為整理和保存歷史文籍做出了獨特貢獻。他擅長書法,楷隸皆精。是我國古代著名的臧書家,曾收藏各種書籍萬余卷。
徐勉(466—535年) 字修仁,南北朝時期東海郯人。18歲時即被選入國子學讀書。後因射策考選,被封為王國侍郎、太學博士,後不斷升遷,歷任中書侍郎、尚書吏部郎、五兵尚書、吏部尚書、左衛將軍領太子中庶子、中書令等要職,成為梁王朝的重臣。身居顯位30餘年,清正廉潔,不徇私情,在垂暮之年寫成《戒子書》,訓導後輩要「見賢思齊」,注重修身立德,不要貪於財貨。徐勉博通經史,學識淵博,能熟誦《百家譜》;定百官為九品十八班。並對《周禮》很有研究,還十分熟悉晉朝以來的朝儀、國典。梁初,他受命撰修《五禮》,並作了詳細注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