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著名認證 » 著名葯物書

著名葯物書

發布時間: 2021-02-26 09:22:59

⑴ 例舉中國古代歷史上三部著名的醫學或葯物學著作

1.《黃帝內經》成編於戰國時期,是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中醫理論經典著作。系統的闡述了人體的解剖、生理、病理、養生以及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等內容。
2.《難經》是繼《黃帝內經》後的又一部重要的醫學著作。它以問答的形式,人體的生理、病理、經絡、針灸、診斷治療等,還創造性地提出「獨取寸口」及有關奇經的論述。
3.《神農本草經》是我國第一部葯學專著。成書於兩漢期間。全書收載365味中葯。該書所記載的麻黃平喘、黃連止痢、大黃通便、常山截瘧等,不僅是醫葯史上的最早記載,而且目前中醫學仍在使用。
4.《傷寒雜病論》:東漢張仲景博採眾方,創造性地融理、法、方、葯與一體。 此書因戰亂佚散,後經人整理成《傷寒論》、《金匱要方》兩本書。《傷寒論》確立了中醫辨證論治的基本原則。
5.晉代皇甫謐的《針灸甲乙經》是我國第一部針灸專著。
6.《五十二病方》: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3號漢墓中出土了一批帛書醫籍,經整理定名為《五十二病方》。據考證,它約成書於戰國時期,是現存最早的一部方書。書中收載臨床各科醫方283首,還記述有湯、丸、散等劑型。
7.晉代王叔和著《脈經》是我國第一部脈學專著。
8.葛洪著《肘後備急方》,記載了天花等傳染病的候症和傳染途徑,其煉丹術的記載則成為我國制葯化學的開端。
9.隋代《諸病源候論》,列病候1720個,為中醫第一部病因病機證學專著。
10.唐代孫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使臟腑辨證更完善。
11。北宋錢乙《小兒葯證直訣》,提出了以五臟為綱的兒科辨證方法。
12.陳自明的《婦人良方》系統地總結了婦產科的診治經驗和理論。
13.宋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是我國歷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組織編制的成葯典。
14.明代《普濟方》載方61739首,為我國現存載方最多的古方書。
15、明。李時珍《本草綱目》共有52卷,載有葯物1892種,其中載有新葯374種,收集醫方11096個,書中還繪制了1160幅精美的插圖,方劑11096首。每種葯物分列釋名(確定名稱)、集解(敘述產地)、正誤(更正過去文獻的錯誤)、修治(炮製方法)、氣味、主治、發明(前三項指分析葯物的功能)、附方(收集民間流傳的葯方)等項。是我國醫葯寶庫中的一份珍貴遺產。是對16世紀以前中醫葯學的系統總結,被譽為「東方葯物巨典」,對人類近代科學以及醫學方面影響最大。

⑵ 主要的 有名的 實用的 醫學書有哪些

太多了啊 列舉一下吧
先秦:《神農本草經》神農氏 《皇帝內經》
漢代:馬王堆漢墓醫書 《黃帝內經素問》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金匱要略》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葛洪《肘後備急方》、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蘇敬《新修本草》 、王燾《外台秘要》、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北宋:宋慈《洗冤集錄》
回回葯方 忽思慧《飲膳正要》、許國禎《御葯院方》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儒門事親》、朱丹溪《格致余論》、李東垣《脾胃論》、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吳又可《溫疫論》、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條辨》、王清任《醫林改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聖濟總錄》
近代醫學名著 《古今圖書集成》 可能還有很多吧 就知道這些了~~

中國古代著名醫書簡單介紹

《黃帝內經》 簡稱《內經》,原為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時期。注重整體觀念,既強調人體本身是一整體,又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生理、病理現象,指導診斷與治療;把陰陽的對立統一看成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人體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平衡,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就會生病,強調精神與社會因素對人體及疾病的影響及疾病的預防,反對迷信鬼神。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標志著中國醫學發展到理論總結階段。該書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部分內容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亦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神農本草經》 又稱《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非一人一時之作,「神農」為其託名。戰國及秦漢醫葯學家通過對葯學資料不斷搜集整理,最後成書。分為序例(或稱「序錄」)1卷,本文3卷。收載葯物365種,其中植物葯材252種,動物葯67種,礦物葯46種。涉及病證約170多種,包括內、外、婦、兒等科疾病。該書根據功用毒性的不同,將葯物分為上、中、下三品,這是中國葯學史上最早的葯物分類法。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葯物學典籍,所收載的大多數葯物沿用至今,其功效已為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書中提出的葯物學理論和用葯原則大多正確而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該書為中國古代的葯物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對後世葯物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為學習中醫葯的重要參考書。

《傷寒雜病論》 又名《傷寒卒病論》,張仲景著於漢末。書中概括了中醫的四診、八綱、八法,理法、方葯齊備,確立了辯證論治原則;以臟腑論內科雜病,兼及婦、外科疾病,共記載40餘種疾病,對其病因、病機及診斷、治療均有精當論述;載方269首,基本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對方劑的君臣佐使及加減變化已有較高要求,所用劑型已有10多種,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系統的方劑學理論知識。該書為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曾有四五百家對《傷寒雜病論》進行探索,留下近千種專著、專論,形成獨特的傷寒學派,自唐宋以來,其影響遠及國外。

《千金翼方》 孫思邈撰於682年,系作者為補充《千金要方》而編集。卷首為「葯錄」,輯錄葯物800餘種,詳論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錄的新葯和外來葯物。書中對內、外各科病證的診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礎上均有增補,並收載了當時醫家秘藏的漢張仲景《傷寒論》內容,選錄《千金要方》所未載的古代方劑2000餘首。中國刻印或影印本近20版次,日本亦有多種刻印本。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又稱《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宋王惟一撰。刊於1026年,並刻石於相國寺仁濟殿內。系在作者創制的針灸銅人模型基礎上編撰的。書中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和督循任穴的循行、主病及其腧穴部位,參考各家學說予以訂正。附經腧穴圖。該書總結了北宋以前針灸腧穴的主要成就,流傳甚廣,對針灸學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1949年後有影印本。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撰寫於1578年,初刊於1593年。全書載葯1892種,其中植物葯1094種,其餘為礦物及其他葯物,由李時珍新增入的葯物就有374種。書中附有葯物圖1109幅,方劑11096首,其中約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擬定的。每種葯物分列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項。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的科學資料,也提出了相當科學的葯物分類方法,特別是書中將動物葯按「從賤到貴」的順序排列,記載了動物對生活環境適應的重要資料,說明李時珍具備生物學進化思想。此書曾先後刻印數十次,在中國促進了本草學、生物學研究,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出現英、法、德、日等多種文字的節譯本或全譯本。其中的一些資料,直接影響達爾文進化論的形成。

《溫熱論》 清葉桂講授,門人顧景文等據筆記整理而成;《續臨證指南》中稱為《外感溫熱篇》;《溫熱經緯》中稱作《葉香岩外感溫熱病篇》;《醫門棒喝》則稱《葉天士溫熱論》。闡明溫病發生、發展規律,歸納為「溫邪上受,首先犯上,逆傳心包」;提出溫病發展的衛、所、營、血四個階段,表示疾病由淺入深的四個層次;敘述辨舌、驗齒、辨斑疹等意義。在溫病學說的發展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現有多種刊本。

⑶ 中國古代著名醫學著作有那些

1、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是一本綜合性的醫書,在黃老道家理論上建立了中醫學上的「陰陽五行學說」、「脈象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病因學說」「病機學說」、「病症」、「診法」、「論治」及「養生學」、「運氣學」等學說。

從整體觀上來論述醫學,呈現了自然、生物、心理、社會「整體醫學模式」(另據現代學者考證,認為今本中的黃老道家痕跡是隋唐時期的道士王冰竄入)。 其基本素材來源於中國古人對生命現象的長期觀察、大量的臨床實踐以及簡單的解剖學知識。

2、難經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系。

《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3、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

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4、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

5、脈經

脈學著作,西晉·王叔和撰於公元3世紀,10卷。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選錄《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扁鵲、華佗等有關脈學之論說,闡析脈理、脈法,結合臨床實際,詳辨脈象及其主病。

《脈經》系我國現存較早的脈學專書,首次系統歸納了24種脈象,對其性狀作出具體描述,初步肯定了有關三部脈的定位診斷,為後世脈學發展奠定基礎,並有指導臨床實踐之意義。同時《脈經》還保存了大量古代中醫文獻資料。

⑷ 關於葯的書籍推薦

以下為大家推薦的葯學書籍都是眾人推薦的經典書籍,排名越靠前,推薦度越高,越值得大家閱讀。

1.

臨床用葯速查手冊

蘇冠華,王朝暉主編
2009-07-01 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

2.

中葯功效快快記憶法(第3版)

王滿恩,薛建英編著
2015-04-01 化學工業出版社

3.

新編臨床用葯速查手冊 (2012年新版·以科學性、實用性、新穎性為...

蘇冠華等主編
2012-07-01 人民衛生出版社

4.

施今墨對葯(第4版)

呂景山 著
2010-12-01 人民軍醫出版社

5.

任之堂中葯講記

曾培傑 陳創濤
2013-09-01 人民軍醫出版社

6.

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2015年版)

《抗菌葯物臨床應用指導原則》修訂工作組主編
2015-09-01 人民衛生出版社

7.

張仲景50味葯證(第3版)

黃煌 編著
2008-09-01 人民衛生出版社

8.

中草葯彩色圖譜(第四版) 23年!25萬冊!中草葯經典圖譜!

徐國鈞,王強 著
2013-07-01 福建科技出版社

9.

李可經方基礎有效量

孫其新
2014-02-01 人民軍醫出版社

10.

中醫名家名師講稿叢書(第三輯)·張廷模臨床中葯學講稿

張廷模 編著
2010-07-01 人民衛生出版社

11.

黃煌經方使用手冊(第二版)

黃煌編著
2015-01-01 中國中醫葯出版社

12.

葯店店員基礎訓練手冊

謝子龍 著
2013-04-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13.

中醫不傳之秘在於量.尋找中葯重劑取效的秘訣

陳雲志,劉俊主編
2013-12-01 人民軍醫出版社

14.

方劑組成功用「快快」記憶法(第2版)

王滿恩,趙昌編著
2015-01-01 化學工業出版社

15.

朱良春用葯經驗集(修訂版)

朱良春,蔣熙,朱又春,朱建平 著
2007-10-01 湖南科技出版社

16.

漫畫中醫.中葯篇.漫畫中醫系列——百家講壇、健康之路、養生堂、...

羅大倫 著
2012-06-01 人民軍醫出版社

17.

中醫歌訣白話解叢書·葯性歌括四百味白話解(第7版)

高學敏,白玉,王淳著
2013-06-01 人民衛生出版社

18.

中醫歌訣白話解叢書·湯頭歌訣白話解(第5版)

李慶業等編著
2013-06-01 人民衛生出版社

19.

跟師一日一得理法方葯

曾培傑,陳創濤編著
2014-05-01 人民軍醫出版社

20.

中醫名家名師講稿叢書(第二輯)·鄧中甲方劑學講稿

鄧中甲著
2011-08-01 人民衛生出版社

⑸ 古今教人用葯的著名書籍

先秦:《神農本草經》神農氏 《皇帝內經》 漢代:馬王堆漢墓醫書 《黃帝內經素問》 、張仲景《傷寒雜病論》、張仲景《金匱要略》 唐代:孫思邈,《千金方》,明代:王叔和的《脈經》、皇甫謐《針灸甲乙經》、陶弘景《本草經集注》、葛洪《肘後備急方》、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蘇敬《新修本草》 、王燾《外台秘要》、元丹貢布《四部醫典》、《太平聖惠方》、王惟一《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北宋:宋慈《洗冤集錄》 回回葯方 忽思慧《飲膳正要》、許國禎《御葯院方》 、劉完素《素問玄機原病式》、張子和《儒門事親》、朱丹溪《格致余論》、李東垣《脾胃論》、李時珍與《本草綱目》、劉文泰《本草品匯精要》、吳又可《溫疫論》、徐春甫《古今醫統大全》、葉天士《臨證指南醫案》、吳鞠通《溫病條辨》、王孟英《溫熱經緯》、薛生白《濕熱條辨》、王清任《醫林改錯》、《古今圖書集成醫部全錄》、《聖濟總錄》 近代醫學名著 《古今圖書集成》 論語--第一部語錄體典籍 昭明文選--第一部詩文選集 玉台新詠--第一部專錄婦女題材作的詩集 徐霞客洲記--古代游記第一書 古詩源--唐前詩歌最佳選本 古文觀止--華夏文章第一選本 顏氏家訓--古代家訓第一書 詩經--第一部詩歌總集 掛枝兒--明代民歌第一書 夾竹桃--明代作家創作民歌第一書 品鑒部 文心雕龍--古代第一部文學批評專著 詩品--現存在第一部詩歌評論專著 六一詩話--古代第一部詩話體著作 隨園詩話--清代影響最大的詩話 小說部 三國演義--古代第一部歷史演義小說 儒林外史--古代第一部長篇諷刺小說 水滸傳--古代第一部反映農民起義的長篇小說 京本通俗小說--現存最早的宋人話本集 西遊記--古代神話小說第一書 晏子孫春秋--第一部短篇小說集 紅樓夢--古代長篇小說第一書 錦香亭--第一美女傳 聊齋志異--中國文言短篇小說第一書 希夷夢--中國第一部演述夢幻故事的長篇小說 三遂平妖傳--古代第一部長篇神怪小說 再生緣--古代彈詞第一書 瑤華傳--古代第一部以狐妖為主人公的長篇小說 鏡花緣--古代長篇雜家小說第一書 岐路燈--古代第一部長篇教育小說 野叟曝言--古代第一部絕妙小說 雜 俎部 水經注--集魏晉南北朝地理學大成之巨著 天工開物--古代科技第一書 洛陽伽藍記--第一部詳細記載佛教寺院的文史名著 齊民要術--現存最早的農業網路全書;現存惟一一部古代家庭經濟學著作 神農本草經--現存最早的葯物學名著 折獄龜鑒--現存惟一一部古代決獄名著;孤本法學經典 黃帝內經--最早全面闡述中醫學的名著 金剛經--南禪宗主要經典;傳世最早有年代可考的印刷品 六祖壇經--祥宗南宗第一經典 山海經--古今語怪之祖;小說之最古者 太上感應篇--一部在舊中國影響巨大的宣示因果報應的迷信書籍 孝經--古代第一部專言孝道的著作 帝范--古代帝王誡子第一書 考工記--先秦科技第一書 永樂大典卦書集萃--古代最為深入人心的卦書總匯 筆記部 搜神記--古代志怪筆記第一書 世說新語--古代志人筆記第一書 夢溪筆談--中國科學史的坐標:筆記雜史的第一書 智囊--第一部輯錄古人智慧言行的書籍 容齋隨筆--宋人筆記第一書 浮生六記--古代文學史上罕見的以抒情散文筆法寫作的自敘傳 笑林廣記--華廈笑話第一書 史傳部 史記--第一部紀傳體通史 戰國策--第一部國別體史料匯編 漢書--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 國語--第一部國別體史書 資治通鑒--現存現模和影響最大的編年體史書 左傳--第一部記事詳細的史書

⑹ 李時珍編寫著名的葯物書《 》

本草綱目

⑺ 中國古代葯物名著有哪些

1、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

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2、名醫別錄

《名醫別錄》,葯學著作。簡稱《別錄》,3卷。輯者佚名(一作陶氏)。約成書於漢末。是秦漢醫家在《神農本草經》一書葯物的葯性功用主治等內容有所補充之外,又補記365種新葯物。

由於本書系歷代醫家陸續匯集,故稱為《名醫別錄》。原書早佚。梁·陶弘景撰注《本草經集注》時,在收載《神農本草經》365種葯物的同時,又輯入本書的365種葯物,使本書的基本內容保存下來。其佚文主要見《證類本草》、《本草綱目》等書。

3、新修本草

《新修本草》,本草著作,一名《唐本草》《英公本草》,54卷。唐·蘇敬等23人奉敕撰於顯慶四年(公元659年)。計有正文20卷,目錄1卷;《葯圖》25卷,目錄1卷;《圖經》7卷。正文實際載葯850種,較《本草經集注》新增114種。

此書以《本草經集注》為基礎,增補注文與新葯。又將原草木、蟲獸2類,析為草、木、禽獸、蟲魚4類,序例亦一分為二。新增注文冠以「謹案」二字,小字書於陶弘景注文之後。新增用葯用黑大字書寫,末注「新附」。

補注內容中,以記載葯物形態、產地為多,兼述葯效、別名等。書中糾正陶氏謬誤處甚多,為後世辨正葯物基原提供依據。《新修本草》是中國第一部由政府頒布的葯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葯典。原書已佚,主要內容保存於後世諸家本草著作中。

4、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

序例(卷1、2)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卷1「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

5、植物名實圖考

《植物名實圖考》,植物學著作,38卷。清代吳其濬(瀹齋)撰於19世紀中(約1841~1846年),書未成而作者逝,初刊於道光二十八年(1848年)。該書考訂植物名實,然涉及葯用植物甚多。共載植物1714種,仿《本草綱目》分谷、蔬、山草、隰草、石草、水草、蔓草、芳草、毒草、群芳、果、木12類。

附圖1805幅,絕大多數系寫生而成。書中一般一物一圖,圖文對照。其文字內容介紹文獻出處、產地、形態、顏色或性味、用途等。所收植物以見於前人本草者居多,亦收有新增品519種。

作者辨認植物,注重實際比較觀察及采訪民間辨葯經驗,故對近現代考求植物品種甚有價值。其圖形精美,據此常可鑒定植物科屬。書中亦收載眾多采訪所得之植物功用,內涉及醫葯者較多,故於醫葯亦多裨益。

⑻ 我國古代的著名醫書及其作者

《黃帝內經》 簡稱《內經》,原為18卷。其中9卷名《素問》;另外9卷無書名,漢晉時被稱為《九卷》或《針經》,唐以後被稱為《靈樞》,非一人一時之作,主要部分形成於戰國時期。注重整體觀念,既強調人體本身是一整體,又強調人與自然環境密切相關,運用陰陽五行學說解釋生理、病理現象,指導診斷與治療;把陰陽的對立統一看成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產生、發展、變化的普遍規律。人體在正常情況下陰陽平衡,一旦這種平衡被破壞,就會生病,強調精神與社會因素對人體及疾病的影響及疾病的預防,反對迷信鬼神。全面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標志著中國醫學發展到理論總結階段。該書在中國醫學有很高地位,後世歷代有所成就醫家,無不重視此書。部分內容曾被譯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對世界醫學的發展亦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 《神農本草經》 又稱《神農本草》,簡稱《本草經》、《本經》。非一人一時之作,「神農」為其託名。戰國及秦漢醫葯學家通過對葯學資料不斷搜集整理,最後成書。分為序例(或稱「序錄」)1卷,本文3卷。收載葯物365種,其中植物葯材252種,動物葯67種,礦物葯46種。涉及病證約170多種,包括內、外、婦、兒等科疾病。該書根據功用毒性的不同,將葯物分為上、中、下三品,這是中國葯學史上最早的葯物分類法。該書為中國現存最早的一部葯物學典籍,所收載的大多數葯物沿用至今,其功效已為長期臨床實踐和現代科學研究所證實。書中提出的葯物學理論和用葯原則大多正確而具有很高的科學價值。該書為中國古代的葯物學理論奠定了基礎,對後世葯物學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至今仍為學習中醫葯的重要參考書。 《傷寒雜病論》 又名《傷寒卒病論》,張仲景著於漢末。書中概括了中醫的四診、八綱、八法,理法、方葯齊備,確立了辯證論治原則;以臟腑論內科雜病,兼及婦、外科疾病,共記載40餘種疾病,對其病因、病機及診斷、治療均有精當論述;載方269首,基本概括了臨床各科的常用方劑,對方劑的君臣佐使及加減變化已有較高要求,所用劑型已有10多種,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系統的方劑學理論知識。該書為中國醫學史上影響最大的著作之一,曾有四五百家對《傷寒雜病論》進行探索,留下近千種專著、專論,形成獨特的傷寒學派,自唐宋以來,其影響遠及國外。 《千金翼方》 孫思邈撰於682年,系作者為補充《千金要方》而編集。卷首為「葯錄」,輯錄葯物800餘種,詳論其性味、主治等,其中有些是唐以前未收錄的新葯和外來葯物。書中對內、外各科病證的診治在《千金要方》的基礎上均有增補,並收載了當時醫家秘藏的漢張仲景《傷寒論》內容,選錄《千金要方》所未載的古代方劑2000餘首。中國刻印或影印本近20版次,日本亦有多種刻印本。 《銅人腧穴針灸圖經》 又稱《新鑄銅人腧穴針灸圖經》簡稱《銅人經》或《銅人》。宋王惟一撰。刊於1026年,並刻石於相國寺仁濟殿內。系在作者創制的針灸銅人模型基礎上編撰的。書中手足三陰三陽經脈和督循任穴的循行、主病及其腧穴部位,參考各家學說予以訂正。附經腧穴圖。該書總結了北宋以前針灸腧穴的主要成就,流傳甚廣,對針灸學的發展起了一定的推動作用。1949年後有影印本。 《本草綱目》 明李時珍撰寫於1578年,初刊於1593年。全書載葯1892種,其中植物葯1094種,其餘為礦物及其他葯物,由李時珍新增入的葯物就有374種。書中附有葯物圖1109幅,方劑11096首,其中約有8000多首是李氏自己收集或擬定的。每種葯物分列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方等項。書中不僅考正了過去本草學中的若干錯誤,綜合了大量的科學資料,也提出了相當科學的葯物分類方法,特別是書中將動物葯按「從賤到貴」的順序排列,記載了動物對生活環境適應的重要資料,說明李時珍具備生物學進化思想。此書曾先後刻印數十次,在中國促進了本草學、生物學研究,在世界上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出現英、法、德、日等多種文字的節譯本或全譯本。其中的一些資料,直接影響達爾文進化論的形成。 《溫熱論》 清葉桂講授,門人顧景文等據筆記整理而成;《續臨證指南》中稱為《外感溫熱篇》;《溫熱經緯》中稱作《葉香岩外感溫熱病篇》;《醫門棒喝》則稱《葉天士溫熱論》。闡明溫病發生、發展規律,歸納為「溫邪上受,首先犯上,逆傳心包」;提出溫病發展的衛、所、營、血四個階段,表示疾病由淺入深的四個層次;敘述辨舌、驗齒、辨斑疹等意義。在溫病學說的發展上,起了承前啟後的作用。現有多種刊本。

⑼ 一什麼葯物書

深奧的葯物書 有關方面的葯物書
詳實的葯物書專 完善的葯物書
指導性的葯物書 豐富的葯物書
世代相傳的屬葯物書 治病救人的葯物書
著名的葯物書 殘缺的葯物書
破舊的葯物書 ……

如何正確看葯品說明書?
患者在使用葯品時應該仔細閱讀說明書,說明書上面有幾個信息是要關注的,一是葯品的用法用量,因為這關繫到您使用的時間,使用的方法以及使用的量的多少,也可以根據醫生的醫囑來使用。二,說明書里有一個使用禁忌,比如有些妊辰期的婦女、有些老人或者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有不能使用或者是慎用的。同時還要關注葯品的不良反應,比如有些葯品有惡心、嘔吐一類的胃腸道反應,還有些葯品有皮疹一類過敏反應,需要加以注意。服用後若有不良反應,要及時停葯,嚴重時要及時就醫。
有病不可盲目服葯,應到醫院確診,對症治療。

熱點內容
美發店認證 發布:2021-03-16 21:43:38 瀏覽:443
物業糾紛原因 發布:2021-03-16 21:42:46 瀏覽:474
全國著名不孕不育醫院 發布:2021-03-16 21:42:24 瀏覽:679
知名明星確診 發布:2021-03-16 21:42:04 瀏覽:14
ipad大專有用嗎 發布:2021-03-16 21:40:58 瀏覽:670
公務員協議班值得嗎 發布:2021-03-16 21:40:00 瀏覽:21
知名書店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9:09 瀏覽:949
q雷授權碼在哪裡買 發布:2021-03-16 21:38:44 瀏覽:852
圖書天貓轉讓 發布:2021-03-16 21:38:26 瀏覽:707
寶寶水杯品牌 發布:2021-03-16 21:35:56 瀏覽: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