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知名
A. 山西省代表人物詳細資料,著名人物
馬德 (1916~1947)
馬德(1916~1947)原名馬啟慶,曾用名天行、林堅。山西河津人。1934年在太原國民師范學校畢業前,國民黨政府拋出「中學生畢業統一會考」制度,妄圖打擊、破孩參加反日反蔣運動的進步學生。馬響應中共山西工委抵制會考的號召,暗示畢業班同學以交白卷的形式拒考,後與同學40餘人被校方開除。1935年馬到陝西,考入西安高中。次年冬,參加了西安學生為紀念「一二·九」運動一周年舉行的--活動。「雙十二」事變......[詳細]
原蕪洲 (1903~1973)
原蕪洲(1903~1973)山西河津人。幼時在私塾和教會學校讀書,15歲父親病故後,家庭無力供他繼續上學。他勤奮刻苦,第二年考上官費資助的山西省立第一師范學校。五年期滿,又考入山東曲阜大學預科。這時,他失去官費資助,家中又無錢接濟,只讀了一個學期就-退學;曾四處謀職,想積攢繼續求學的費用。先在陝西府谷教了一年小學,又去河北尋找舊友董其武。董其武所部剛被張作霖繳械,自身難保,原只得奔波於豫、鄂、北......[詳細]
馮欽哉 (1890~1963)
馮欽哉(1890~1963)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後改名敬業,字欽哉。山西萬泉(今屬山西萬榮)人。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入運城宏道學堂學習,宣統元年(19 09)加入中國同盟會。次年考入太原山西優級師范學堂。1911年10月29日太原起義,馮參加學生隊上街維持秩序。後回家鄉組織武裝,成立萬泉縣獨立大隊,任隊長。次年中華民國成立,又回太原繼續上學。1913年夏入伍,同年冬任山西陸軍暫編師直屬騎兵......[詳細]
張漢民 (1903~1935)
張漢民(1903~1935)化名田慎頤。山西稷山人。幼讀私塾。1920年春考入新絳縣中學。1924年西渡黃河,到陝北安邊堡楊虎城創辦的教導隊學習軍事,後任國民軍第三軍第三師炮兵營副營長。1925年冬加入中國共產黨。1926年,隨楊部南下關中,駐守三原,同直系軍閥劉鎮華部作戰,配合西安的反圍城斗爭。1926年11月西安解圍後,被國民軍聯軍駐陝總司令部調到西安任軍事政治隊隊長,協助魏野疇培養幹部。後任......[詳細]
同恕 [元] (1254~1331)
同恕(1254~1331年),字寬甫,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其五世祖時遷居關中,遂為奉元路(治今西安市西北)人。他出身書香世家,聰明穎悟。青少年時,唯一愛好讀書,日讀數千言,孜孜不倦。13歲時,以熟通《書經》的優異成績為本鄉學校的第一名。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年間朝廷分設中書六部,選各地名士為官。陝西行省推舉同恕到禮部任職,他卻不願為官。1312年,元仁宗愛育黎拔力八達即皇帝位,拜他為國子司業,三......[詳細]
王凱 [宋]
王凱(生卒年不詳),字勝之,北宋將領。祖籍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市),其祖父王審鈞曾任永興軍(治所在今西安市)駐泊都監,戰死,遂家於京兆(今西安市)。其家為富豪,凱疏財好結交。於終南山下打獵,踐踏了民田,被捕至官府。時寇準知永興軍,以凱曾祖王全斌、祖父王審鈞於朝廷有功勞,故錄凱為三班奉職,監鳳翔、盩厔稅。後歷左右班殿直、監益州市買院、慶州合水鎮兵馬監押,監在京草場,雄州兵馬監押,擢門祗侯、定、邢、趙......[詳細]
薛端 [南北朝] (516~558)
薛端(約516~558年) ,原名沙陁,宇文泰讓改名端,字仁直。西魏、北周時大臣。祖籍河東汾陽(今山西萬榮縣境),其祖父時遷居馮翊夏陽(即今陝西韓城市)。薛端少年時專心讀書,不慕功名。北魏孝武帝元修即位時,司空高乾推薦薛端為參軍,並賜爵汾陽縣男。他見當時北魏的政局動盪,戰亂不止,無心從政,即棄官回鄉。魏永熙三年(534),北魏朝廷內訌,孝武帝與權臣高歡之間矛盾加劇,高歡發兵逼近洛陽,孝武帝西逃關中......[詳細]
尹翁歸 [漢] (?~前62)
尹翁歸(?~前62年),字子兄,西漢大臣,河東郡平陽縣(在今山西臨汾西南)人,後遷居杜陵(在今西安市東南)。尹翁歸原任東海郡太守,以政績優異而調入京試右扶風,一年後正式任用。他在任重刑法,選拔和重用那些清廉平正的下屬吏員,誰若違抗、失職,必加處罰。他對京兆府所屬各縣歹徒的犯罪情況有專門的簿冊加以登記。某地發生盜賊案時,他便將這個縣的主管官員召來,把那些奸險狡猾的首犯的詳細情況告訴他,教他們用類推......[詳細]
柴啟琨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19~2005)
柴啟琨 (1919-2005) 山西省河津縣人。一九三七年參加八路軍。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蘇魯豫支隊第二大隊排長、連政治指導員,教導第五旅十三團營副政治教導員、團政治處保衛股股長,濱海軍區政治部保衛科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濱海軍區警備旅第一團政治處主任,第二團政治委員,華中野戰軍第三縱隊九師二十五團政治委員,浙江軍區警備第一旅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詳細]
李文一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07~1975)
李文一(1907—1975)原名李公選。山西省萬榮縣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政治部副主任。一九0年被晉升為少將軍銜。榮獲二級獨立自由、二級解放勛章。一九三七年參加八路軍。一九三八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教導大隊政治指導員,教導第五旅政治部宣傳科科長,濱海軍區第二十團副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山東軍區警備旅第二十二團副政治委員,濱海軍區後勤部政治委員,華東軍政大學校務部部......[詳細]
牛明智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牛明智,山西省芮城縣人,一九三七年參加山西抗敵決死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任武鄉縣游擊第三大隊政治指導員,山西遊擊第二團營政治教導員,八路軍一二九師太岳縱隊決死第一旅政治部組織科副科長,科長。解放戰爭時期,任大岳軍區第四十二團政治委員,華北野戰軍第十五縱隊四十四旅政治部主任,第十八兵團六十二軍一八五師政治部主任。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師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師政治委員兼幹部部部長......[詳細]
楊文安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12~1967)
楊文安(1912—1967)原名楊輅。山西省芮城縣人。一九三七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同年參加山西戰地總動員委員會。一九三九年參加山西新軍。抗日戰爭時期,任山西戰地總動員委員會游擊第三支隊隊長、副支隊長、支隊長,保安第二區一支隊營長,山西新軍暫一師第三十六團副團長,山西新軍教導大隊大隊長,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大隊長,第七分校大隊長,晉綏軍區第八軍分區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西北野戰軍第一縱隊三五八旅參謀......[詳細]
閻捷三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05~2006)
閻捷三(1905~2006年),山西晉城南村鎮東常村人。著名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少將,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193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經歷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四軍10師連長、江西軍區教導營副營長、獨立6師參謀長、粵贛軍區獨立6團團長、彭(湃)楊(殷)步兵學校軍事教員、軍委幹部團2營教員。參加了中央蘇區反「圍剿」和舉世聞名的兩萬五千里長征。到陝北後,陝北紅軍學校軍事主任教員,慶陽紅軍大學教導師......[詳細]
張世珍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張世珍,別名張卓吾,生於1905年8月1日(清光緒三十一年七月初一)。山西聞喜人,原名張卓吾,以字行。北方陸軍軍官學校第二期步兵科畢業。獲頒二級解放勛章。1932年3月出任第73師(兼師長傅作義)第210旅(旅長葉啟傑)第420團(團長薄鑫)第1營第4連上尉連長。1933年6月調任第1連上尉連長。1936年5月升任獨立第218旅(旅長董其武)第420團(團長李思溫)第1營少校營長。9月22日敘任陸......[詳細]
張文舟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12~1986)
張文舟,(1912—1986)山西省沁縣人。一九三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一九三五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曾任察綏抗日同盟軍第二師排長,紅二十六軍第二師副連長,中共陝北省委軍書部參謀科科長,參謀長,中共延川縣委軍事部部長,紅二十九軍司令部作戰科科長,軍參謀長。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部作教科科長,參謀處處長,陝甘寧晉綏聯防-備第三旅參謀長。解放戰爭時期,任陝甘寧晉綏聯防-備......[詳細]
車敏瞧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1912~2005)
車敏瞧(1912年-2005年),山西省垣曲縣人。1936年參加革命,同年1937年由共青團轉入中國共產黨。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一級解放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是吉林省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物生平1912年,車敏瞧出生於山西省垣曲縣。1929年至1935年,在山西太原國民師范學校學習。1934年,參加中華民族抗日武裝自衛會山西分會。1936年,在上海從事地下黨工作,6月加入中共青年團。1......[詳細]
胡尚禮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河南省軍區原政治委員(副兵團職待遇)。胡尚禮同志是山西運城人,1936年參加革命,1938年入黨,歷任政治指導員、太岳軍區團參謀、連長、營長、團參謀長、副團長、團長,師參謀長、高級步兵學校戰術教授會副主任、駐越南軍事顧問團副團長、昆明軍區炮兵副司令員、副軍長、軍政委、武漢軍區政治部副主任等職。1976年10月至1979年6月曾任中共河南省委書記。胡尚禮同志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中華人民共......[詳細]
張獻奎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軍事科學院原副院長。張獻奎同志是山西忻州人,1936年參加革命工作,193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指導員,教導員,股長,營長兼教導員,團政治處副主任、主任、政治委員,支隊長等職,率部參加了百團大戰中的嵐縣寨子村戰斗,汾離公路和離嵐公路三角地區的游擊戰,攻打文水信賢的戰斗。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團長等職,率部參加了仁岩鎮、東庄、呂梁、汾孝、羊馬河、隴東、三邊、蟠龍、榆林、沙家店、黃龍、......[詳細]
張政 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
原福州軍區後勤部顧問(紅軍老戰士、副兵團職待遇)。張政是山西省陽曲縣人,1936年參加山西省犧牲救國同盟會,193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9年入伍。他歷任幹事、股長、科長、團政治處主任、團政委、兵團直屬政治部主任、軍分區副政委、師政委、軍政治部組織部副部長、原解放軍政治學院政治部組織部部長、原福州軍區後勤部副政委等職。張政同志1964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曾榮獲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二級解放勛章和一級紅......[詳細]
谷景生 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國少將
「一二·九」運動主要領導人之一、我軍優秀的政治工作領導者谷景生同志11月28日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1歲。谷景生,山西省猗氏(今臨猗)縣羅村人。1929年參加革命活動,1932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1933年任《反帝新聞》主編,抗日同盟軍團政委。1934年至1935年,他先後擔任共產主義青年團北平市委書記、北平左翼文化同盟書記兼「左聯書記」,組織開展左翼文化活動,引導許多進......[詳細]
B. 山西運城歷史上最著名的人物是誰
有很多著名的人啊,我都說出來你自己看看吧
姓名 生卒年月 籍貫 官職 業績及主要著作
舜 傳說中五帝之一 建都蒲坂
禹 治水有功,建都安邑
嫘 祖 今夏縣西陰 教民養蠶
風 後 今運城解州 黃帝大臣 發明記載寒暑、歷法的方法
後 稷 今稷山 堯舜農官 教民稼穡
地理學家
裴 秀 224-271 今聞喜 晉泰始司空 地圖學家,著《禹貢地域圖》
軍事家
廉 頗 今稷山 趙國大夫 輔佐趙王執政
關 羽 169-219 今運城 漢壽亭侯、前將軍 以忠義、勇武名世,被尊為武聖、關帝
薛仁貴 614-683 今河津 唐朝大將 征遼、征西有功
張守珪 ?-739 今平陸 唐開元輔國大將軍 征討突厥、契丹有功
張 儀 ?-前310年 今萬榮 秦國大夫 縱橫家,輔佐秦襄王建立霸業
教育家
王 通 584-617 今萬榮 哲學家、教育家,著《中說》
史學家
司馬遷 前145-前86 今河津 漢太史令 史學家、文學家,著有《史記》
司馬光 1019-1086 今夏縣 宋哲宗時宰相 歷史學家,著有《資治通鑒》
裴松之 372-451 今聞喜 南朝永初大中大夫 史學家、注釋家,作《三國志注》
裴 駰 今聞喜 裴松之之子 以注釋《史記》著稱於世,作《史記集解》
裴子野 469-530 今聞喜 裴駰之孫 史學家,著有《宋略》20卷
董 狐 今聞喜 晉國史官 秉筆直書,孔子稱其為「良史」
書畫家
衛夫人 272-349 今夏縣 書法家,著《筆陣圖》
張彥遠 今臨猗
薛 稷 649-713 今萬榮 唐睿宗禮部尚書 唐初四大書家之一,擅長畫鶴
文學家
郭 璞 276-324 今聞喜 東晉建武尚書郎 文學家、著《爾雅注》、《山海經注》
柳宗元 773-819 今永濟虞鄉 唐順宗時尚書禮部員外郎 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柳河東集》
王 維 701-761 今永濟 唐尚書右丞 詩人、畫家,有《王右丞集》
薛道衡 540-609 今萬榮 隋司隸大夫 詩人,明人輯有《薛司隸集》
王 勃 650-676 今萬榮 唐虢州參軍 初唐四傑之一,有《王子安集》
王 績 585-644 今萬榮 隋秘書省正字 詩人,有《東皋子集》
聶夷中 837-884 今永濟 唐咸通進士 詩人,有詩集2卷
王之渙
盧 綸 748-800 今永濟 唐德宗時戶部郎中 詩人,有《盧戶部詩集》
司空圖 837-908 今永濟 唐乾符禮部郎中 有《一鳴集》、《司空表聖文集》
戲劇家
關漢卿 1220-1300 今運城 戲劇家,著有《竇娥冤》等60多部劇本
郭寶臣 1856-1919 今臨猗 戲劇表演家,著名的有《摘星樓》等百餘本
哲學家
荀 況 前313-前238年 今新絳 思想家、文學家,著有《荀子》篇
薛 瑄 1389-1464 今萬榮 明正統禮部右侍郎 有《讀書錄》、《薛文清公文集》
近代戲劇表演藝術家
王存才 1893-1957 山西省政協委員 代表作《六月雪》《走雪山》《虹霓關》《殺狗》《掛畫》《對銀環》等
閻逢春 1917-1975 今運城 中國戲曲家協會理會 《薛剛返朝》《法門寺》《大報仇》《反徐州》《放飯》等
王秀蘭 1932- 今臨猗 《殺狗》《竇娥冤》《澗水東流》等
武俊英 1956- 今新絳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 《蘇三起解》《西廂記》等
王藝華 1957- 今萬榮 中國戲劇協會會員 《鬧龍宮》《會襄陽》等
景雪變 1960- 今運城 《劉胡蘭》《小刀會》《打金枝
近當代著名人物
楊深秀 1849-1898 今聞喜 清末維新派,戊戌六君子之一
李岐山 1879-1920 今運城 陸軍部咨議 辛亥革命山西骨幹人物,少將銜
王用賓 1881-1944 今臨猗 立法委員兼法制委員會副委員長 《晉陽公報》總編,倡儀取消「國民公會」
薛篤弼 1890-1973 今運城 國務院秘書長 《河東日報》社長,投身辛亥革命
姚以價 1881-1947 今河津 起義軍總司令 著有《世風校正》《抗戰實錄》《讀書札記》
李健吾 1906-1982 今運城 北京政協委員 著名作家,戲劇家,文學翻譯家
當代黨和國家領導人
李雪峰 1907-? 今永濟 中南局人民政府副主席
姬鵬飛 1910-? 今臨猗 外交部副部長
程子華 1905-1991 今運城 山西省委書記、國家建委副主任 組織領導了「文化大革命」以後的第一次全國縣、鄉選舉。
傅作義 1895-1974 今臨猗 國防委員會副主席、水利部部長 綏遠抗戰,忻口戰役,太原守城戰
董其武 1899-1989 今河津 陸軍69軍軍長 百靈廟戰役、平型關戰役
其它
姓名 生卒年月 籍貫 主要業績
外交家 裴 矩 公元547--627年 聞喜 調查了西域各國政治、經濟、文化、交通、山川、河流、特產、民情風俗等情況,著《西域圖記》三卷
裴世清 不祥 聞喜 是隋代第一個率政府級出訪日本的友好使團,為發展中日友好關系作出卓越的貢獻
廉 吏 裴 度 唐憲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宰相
裴 俠 聞喜 居官清正廉明,愛民如子,生活十分儉朴,常以粗糧瓜菜為食,為人民所擁戴
裴 寬 聞喜 一生居官清廉,剛正不阿,為民清命,不徇私情,政績卓著
裴 垍 聞喜 經他推薦提升之人,大都是忠臣良吏,唐「元和中興」局面與他選拔人才有著重要關系
八仙之一 呂洞賓 唐代貞元十四年 芮城 舍棄人間功名富貴,修化學道,為人治病解危,游蹤遍及江河南北
絕代佳人 楊貴妃 719--756 永濟 原唐玄宗兒子壽王李瑁的妃子,後被玄宗霸佔。公元七四五年被封為貴妃,福及族人,可謂寵貴赫然
巨富 猗頓 春秋時期 臨猗猗氏 原是春秋時代魯國的貧寒書生,後來經商成為與陶朱公齊名的巨富
陶朱公 范蠡 春秋時期 運城陶村 先為越國大夫,助越王滅吳後,棄政從商,終成為列國大富翁。
C. 山西運城最著名的是什麼!
運城市在華夏文明發展史上,是一塊讓炎黃於孫世代依戀與感恩的聖土。在這決深厚的黃土地上,涵養著華夏民族人文精神的血脈之根,噴涌著華夏民族歷史長河的源頭之泉:當人們捧讀這個偉大民族發祥史的宏篇巨著時,不難發現。那蒼涼悲壯的開篇第一章,便有這塊土地上初民們活動的記載;當人們津津樂道華夏文明昔日的輝煌時,也正是生活在這決原始莽荒土地上的初民們,最早高擎起了東方神州文明的火炬而彪炳於世界歷史的天空。
歷史悠久 華夏源頭
運成市處黃河中游,是華夏民族主要發祥地之一。遠在更新世平期,這里就有古人類活動。據考古學家對目前中國境內最古老的舊石器時代遺址芮城縣西侯度古文化遺址的發掘考證,早在「元謀猿人」之前即距今180多萬年前,這里的先民們已經開始用火。萬榮縣荊村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出土的谷類炭化物中有黍稷及殼皮、證實河東先民在四、五千年以前已掌握了種植高梁的技術,從而開中國高梁栽培之先河,夏縣西陰仰韶文化遺址蠶繭化石的出土,又證實在原始社會時期,河東先民對養蠶技術的掌握。廣泛流傳在本市的民間故事諸如「後稷教民稼穡」,「嫘祖養蠶」等,當是對這一時期種植業、養殖業發展狀況的口頭反映。
傳說為歷史的影子。在人類未有文字之前,人們是依靠傳說來敘述歷史的蹤跡;相傳,女媧氏乃黃帝之母,其生活在古代典籍稱之為「汾陰腺上」的地方。便是今萬榮縣的寶井鄉。史書有軒轅黃帝「掃地為壇於汾陰」(今萬榮縣)以祭祀後土的記載:黃帝與蚩尤「戰於鳴條」,「殺蚩尤於中冀,蚩尤股體身首異處,而其血化為囪,則澥之鹽池也」「澥之鹽池」亦稱「解池」,即今運城鹽池。解梁、解州亦由此而得名,帝堯禪位於舜,《孟於》記載:「舜生於諸馮,遷於負夏,耕於歷山,漁於雷澤,卒於鳴條」。諸馮、負夏、歷山、雷澤皆在今垣曲縣境內;鳴條即今聞喜縣、夏縣、運城市境內的鳴條崗;運城市舜帝陵恰位於緊靠峨嵋嶺的大小嶷山之陽。《史記·帝本紀》(集解)注雲:「舜都蒲坂」。蒲坂即今永濟市的古稱。史載舜好音樂,嘗彈五弦之琴,歌《南風》之詩。運城鹽池周圍既有名曰《南風》的民謠傳唱,池神廟又有舜彈琴之處的「琴台」遺跡。大禹治水,鑿龍門。開三門、導黃河之水東流入海,天下之民始得安定,後「踐天於位於安邑」;龍門、三門分別在今之河津市、平陸縣境內;禹都安邑即今夏縣境內的禹王城遺址。安邑之名則由「民安居樂業於邑」而未。大禹之子啟建立了中國奴隸制社會第一個王朝—夏,仍定都於此,夏縣之名便由此而得。
從史詩般慷慨悲壯的古老傳說,到煙海般卷性浩繁的古代典籍;從地下文物的不斷出土,到地上古跡的完好保存、充分印證了運城市是華夏文明的主要發祥地,在這片襟山帶河的壯麗土地上,深扎著炎黃子孫最古的血緣之根,澎湃著華夏民族歷史長河永不幹涸的源泉。
人文薈蘋 英賢輩出
運城市是浩翰的中華文化海洋中的一座「寶島」。當華夏文明進入有文字記載的殷商時期,第十一代王高宗武丁舉傅說為相。使商王朝得以中興,為史家所稱道。這位賢相便是今平陸縣人,他不僅在治國方略上顯示出卓越的才能,而且發明的「版築術」在中國建築發展史上佔有開先河的地位。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稱霸、戰亂不已,人民他受兵燹之苦,時汾陰人張儀入秦為相、提出「遠交近攻」的軍事外交策略,游說諸侯,為兼並六國,建立統一的秦王朝立下汗馬之功,成為叱吒風雲的歷史人物。與之同時代的還有大思想家、教育家荀況(今新絳縣人),他的著作《荀子》千百年來一直深刻影響著後人.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寶庫中的經典傳世之作。西晉時期,官至「司空」的著名地圖學家裴秀(今聞喜縣人),總結前人制圖經驗,提出了「制圖六體」,最早將比例尺、方位、距離、地貌標高等技術用於地圖的繪制,在世界地圖史上佔有重要位置,與古希臘天文學、地圖學家托勒玫並稱為世界古代地圖文上東西相輝映的兩顆明星。他所繪制的《禹貢地域圖》、《地形方丈圖》為中國歷史地圖的珍貴文獻。
隋、唐與兩宋,是中國封建社會得到充分發展的時期。此時河東大地更是英賢輩出,各領風騷。生於隋絳州龍門(今屬萬榮縣)的王通,19歲便懷著「濟生之心」西遊長安,向隋文帝進《太平十二策》,提出「尊王道,推霸略,稽古驗今,以安天下」的治國方略而飲譽海內。後在故鄉設教授徒,唐初的賢臣名將魏徵、李靖、薛收、房玄齡、杜如晦等皆出其門下:王通弟王績、孫王勃皆為名重一時的文學大家。尤其王勃,被尊為「初唐四傑」之首。他的「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兵長天一色」的佳句更是千古雋永,胳灸人口,被後人推為「觀止」之作。唐代的歷史因了詩歌的璀燦格外輝煌,而根生於河東大地的詩人、文豪更是燦若繁星。王維、盧綸、聶夷中、司空圖、耿諱(均為今永濟市人)等,用他們一首首令人拍案叫絕的作品使唐代的詩壇異彩紛呈。唐王朝的式微並不意味看文學藝術的衰落,「安史之亂」後的中唐時期,被後來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文學巨匠柳宗元振臂而出,在與韓愈積極倡導古文運動的同時,寫出了許多千古不朽的佳作,他所著的《柳河東集》,在中國文學史上永遠鼓盪著自強不息的革新精神。宋代,陝州夏縣(今夏縣)人、著名政治家、史學家司馬光主持編撰了《資治通鑒》。這部不朽的編年體巨著,不僅為爾後歷代統治者視為治世寶鑒,而且被後世學者視為政治歷史學研究的經典。中國文學史上可與唐詩宋詞相媲美的是元人雜劇,而居元曲作家首席地位的關漢卿便是河東解州(今運城市)人。他一生創作了66部雜劇。其中《竇娥冤》、《望江亭》、《單刀會》等久演不衰,在個國戲劇史上獨樹一幟。
在這個時期,河東市的教育事業已相當發達,以教育治家、興家,名臣累世的三晉望族裴氏、王氏、薛氏、柳氏更是門庭顯赫。其中以聞喜縣裴氏影響最大,史稱「將相接武,公侯一門」。尊師重教,蔚然成風,書院林立,學者雲集。明代著名理學家、教育家薛瑄,為官剛正不阿,廉沽愛民,致仕後回鄉設教授徒,創立「文清書院」,形成「河東學派」』「秦楚吳越未學者救百人」,文章道德,蜚聲海內。僅有清一代,進士及第者達367人。
幾千年來.這塊土地上不僅孕育了眾多名標青史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藝術家、教育家、歷史學家、而且孕育出了眾多威震華夏的勇武戰將。戰國時河東稷(今稷山縣)人廉頗,驍勇善戰,公而忘私,顧全大局,「將相和」的故事成為千古美談。唐代大將軍、絳州龍門(今河津市)人薛仁貴,高宗時期率軍戰勝九姓突劂於天山,威名運播邊陲;其於平陽郡公、左衛大將軍薛訥鎮守邊疆,戰功顯赫,特別是東漢名將關羽(今運城市人),忠肝義膽可昭日月,英武蓋世威震華夏,與儒家始祖孔於被後世尊為文武二聖,祭祀廟宇遍布神州、遠及海外,其精神品格為全球炎黃子孫世代崇敬。
追求光明 勇於革命
運城市是一塊具有強烈人格尊嚴與民族尊嚴的土地,因而也是一塊具有不甘屈辱,反對壓迫,抵抗侵略,追求光明進步光榮傳統的土地。早在十六國時期,匈奴首領赫連勃勃率軍入境侵擾,汾陰人薛通領宗族千餘人築城防衛,抵禦強敵。隋未龍門人毋端兒揭竿起義、反抗煬帝暴政。北魏時期汾陰人薛永宗領導農民起義,遭魏太式帝大軍鎮壓,寧死不屈,全家赴汾河殉難。明未以後又爆了榮河(今萬榮縣)白璋等人多次起義。到了清未,先是「戊戊六君子」之一的聞喜縣人楊深秀因鼓吹維新變法圖強,與譚嗣同等六人慷慨赴死;繼有猗氏(今臨猗縣)人王用賓(同盟會員,後任中華民國司法部長)、安邑(今運城市)人景定成(同盟會員,後任山西軍政府政事部部長)、李歧山(任河東軍政分府民軍總司令)等參加辛亥革命;又有河津通化(今屬萬榮縣)人姚以價在太原領導新軍起義,任起義軍總司令,用槍桿於推翻了清政府在山西的腐敗統治。
民國15年(1926)春,中國共產黨登上了河東政治舞台,率先在運城建立了全市第一個黨支部—中共運城支部;民國17年,中共河東特委成立「七七事變」後,河東兒女在中國共產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開創了中條山、稷王山、呂梁山等抗日根據地,與全國人民一道,贏得了民族解放戰爭的偉大勝利。之後,在兩種命運、兩種前途決戰的關鍵時刻,河東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支援晉冀魯豫野戰軍和西北野戰軍進行著名的晉南戰役、運城攻堅戰、並運送解放軍指戰員強渡黃河,挺進中原,轉戰西北,沉重打擊了國民黨的反動統治在三次國內革命戰爭和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中,先後有王鴻鈞(臨猗縣人)、鄧國棟(河津市人)、嘉康傑、丁行(夏縣人)等60000餘名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生命,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誕生
D. 山西的著名城市有哪些
太原市:杏花嶺區
小店區
迎澤區
尖草坪區
萬柏林區
晉源區
古交市
清徐縣
陽曲回縣
婁煩縣
大同市:城答
區
礦
區
南郊區
新榮區
陽高縣
天鎮縣
廣靈縣
靈丘縣
渾源縣
左雲縣
大同縣
陽泉市:城
區
礦
區
郊
區
平定縣
盂
縣
長治市:城
區
郊
區
潞城市
長治縣
襄垣縣
屯留縣
平順縣
黎城縣
壺關縣
長子縣
武鄉縣
沁
縣
沁源縣
晉城市:城
區
澤州縣
高平市
陽城縣
陵川縣
沁水縣
朔州市:朔城區
平魯區
山陰縣
應
縣
右玉縣
懷仁縣
晉中市:榆次區
介休市
太谷縣
祁
縣
平遙縣
靈石縣
壽陽縣
昔陽縣
和順縣
左權縣
榆社縣
運城市:鹽湖區
空港新區
永濟市
河津市
芮城縣
臨猗縣
萬榮縣
新絳縣
稷山縣
聞喜縣
夏
縣
絳
縣
平陸縣
垣曲縣
忻州市:忻府區
原平市
定襄縣
五台縣
代
縣
繁峙縣
寧武縣
靜樂縣
神池縣
五寨縣
岢嵐縣
河曲縣
保德縣
偏關縣
臨汾市:堯都區
侯馬市
霍州市
曲沃縣
翼城縣
襄汾縣
洪洞縣
古
縣
安澤縣
浮山縣
吉
縣
鄉寧縣
蒲
縣
大寧縣
永和縣
隰
縣
汾西縣
呂梁市:離石區
孝義市
汾陽市
文水縣
中陽縣
興
縣
臨
縣
方山縣
柳林縣
嵐
縣
交口縣
交城縣
石樓縣
E. 運城十大名吃都是哪些
運城十大名吃是萬榮涼粉、解州羊肉泡饃、聞喜煮餅、聞喜花饃、北相羊肉版胡卜、黍面油糕、垣權曲炒祺、芮城麻片、稷山麻花、運城豆沙糕。
1、北相羊肉胡卜
是山西省運城市垣曲縣的著名傳統特色小吃之一。垣曲炒祺是以白面、精鹽、芝麻、食油、雞蛋、花椒、白糖、五香粉等為原料,做成或方或長的塊狀,配以當地特有的白土炒制而成。
F. 山西河津前幾年為什麼能達到山西首富縣級市
煤挖的早,環保局不管,遍地小煤窯,焦化廠,鋼廠。結果污染太嚴重,被國家環保局盯上了,這不一下就蔫了?
G. 河津在全國的名氣咋樣
作為一個河津人,我到太原 ,有些人或許是他們的常識少吧,竟然都不知道河津內!我很憤怒,不過那的容確是事實!
要是全國的話,更別說了,只有咱自個把自個兒當盤菜吧!
所以說提高河津的知名度和影響力還得努力呀!
政府得做做工作了!
H. 山西最出名的煤老闆
2009「胡潤百富榜」13日公布,根據該排行榜提供的資料,李兆會家族,姚俊良家族,賈廷亮、王鎖蘭夫婦位列山西富豪前「三甲」。 據了解,今年「胡潤百富榜」上榜富豪1000位,上榜門坎從去年的7億元人民幣提高到10億元。 運城聞喜李兆會家族以100億元的財富排名第59位,比2008年的第32位下降了27位,財富也少了25億元,但仍居「胡潤百富榜」山西首富的位置。李兆會家族的產業以鋼鐵、金融為主。 太原清徐姚俊良家族以70億元排名第112位,2008年該家族以68億元排名第91位。姚俊良家族的美錦能源以煤炭、化工、金屬材料為主要產業。 呂梁賈廷亮、王鎖蘭夫婦以68億元排名第123位,而2008年該夫婦以16億元排名第507位。賈廷亮、王鎖蘭夫婦經營的大土河焦化主要以煤焦產業為主。 呂梁柳林邢利斌排名第137位,財富為60億元;太原張新明家族以40億元排名第250位;呂梁中陽袁玉珠以28億元排名第395位。另外幾位財富在20億元以上的是:晉中介休李安民家族以26億元排名第422位;太原趙進宏家族以24億元排名第465位;長治沁源孫宏原和運城河津薛靛民以23億元排名並列第483位;長治潞城韓長安以22億元排名第496位。 「胡潤富豪榜」財富為10億元以上的山西富豪有10位:陽泉王國瑞,17億元;呂梁孝義李生貴,16億元;長治陳忠孝,15億元;介休龐茂堂,15億元;長治任鐵柱,13億元;朔州高靖海,11億元;呂梁孝義溫克忠,11億元;太原趙華山,11億元;河津史躍武,10億元;臨汾襄汾王建國,10億元。 「(他們)大部分來自農村,初始學歷不超過高中,憑借機遇而獲得成功。」山西省社科院研究員夏冰總結說。此次上榜的山西富豪,除了年輕一代的李兆會和史躍武有過求學經歷外,擁有研究生學歷的韓長安是其中學歷最高的。其他富豪大多屬於農民企業家,從開辦煤礦、焦廠、運輸企業起家
I. 山西河津屬於哪個市
河津古稱絳州龍門,隸屬於山西省運城市,因地處濱河要口,當黃河要津,故名。河津位於山西省西南部,運城市西北隅,呂梁山南麓汾河與黃河交匯的三角地帶,東迎汾水與稷山縣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省韓城市相望,南有台地與萬榮縣毗連,北依呂梁山與臨汾市鄉寧縣接壤。轄區東西寬27.5公里,南北長35公里,河津市總面積593平方公里,地理坐標為東經110°32′-110°50′和北緯35°8′-35°17′,海拔高度在367.5米至1107米之間。至2016年,河津市下轄2個街道、2個鎮和5個鄉,計9個社區、14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41.17萬(2017年),榮獲「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稱號。
中文名稱
河津市
外文名稱
Hejin City
別名
古耿、耿城、耿都、耿鄉
行政區類別
縣級市
所屬地區
中國華北,山西省運城市
歷史沿革
河津市歷史悠久,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集居。龍門,最早記載於《尚書·禹貢》:「導河積石,至於龍門。」因戰國時期魏國的軍事要塞皮氏邑位於河津市,漢代在此置皮氏縣。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年),改為龍門縣,從此「龍門」專指今河津。「河津」一詞首見於漢代地理名著《三秦記》:「河津,一名龍門」,意謂黃河津渡。
河津市行政區劃概況
1.夏帝不降三十五年,殷侯上甲微滅皮氏國(又叫皮氏部落)。
2.公元前1525年商祖乙曾遷都於耿。[1]
3.公元前1524年,商祖乙封弟弟祖丙於耿,建立嬴姓耿國。[2]
4.西周建立後,滅商耿,封周室族人於耿,建立耿國,為姬姓耿國。[3][4][5][6]
5.公元前611年春秋時期,晉獻公滅耿[7],把耿地賜給大夫趙夙為采邑。[8][9][10][11]
6.戰國時,邑地屬魏國皮氏。
J. 山西有哪些名人
山西有武則天、衛青、霍去病、王昌齡 、王維。
1、武則天
武則天,名武曌,並州文水(今山西文水縣東)人。十四歲入宮後為唐太宗的才人,唐太宗賜號「武媚」,唐高宗時初為昭儀,後為皇後,尊號為天後。
67歲時自立為皇帝,定洛陽為都,改稱神都,建立武周王朝,武則天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正統的女皇帝,也是即位年齡最大、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
4、王昌齡
字少伯,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唐代著名邊塞詩人,被後人譽為「七絕聖手」。他早年貧苦,主要依靠農耕維持生活,三十歲左右進士及第。最初擔任秘書省校書郎,後來被貶到嶺南。
5、王維
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出身河東王氏,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
山西是一個歷史名人輩出的地方。悠久輝煌的歷史,美麗富饒的山河,為山西造就了眾多的優秀人才,在山西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特殊的人才,同時又影響著山西乃至全國的命運。在中國歷史上,山西大地上涌現的各種優秀人物,群星璀璨。